为何说麦迪35秒毁了一生(麦迪35秒后为什么说用一生换)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为何说麦迪35秒毁了一生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为何说麦迪35秒毁了一生以及麦迪35秒后为什么说用一生换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为何说麦迪35秒毁了一生(麦迪35秒后为什么说用一生换)

一、为何麦迪的35秒13分被人津津乐道呢

提起NBA最精彩的绝地反杀,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说是麦迪时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5秒13分,要知道,正是因为麦迪的13分,才使得当时的火箭队以一分之差险胜,毫不夸张的来讲,麦迪的这场比赛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进入NBA十大精彩对决的前三名。但你知道吗?在NBA还有着一位球员,他在28秒内连续得到11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米尔萨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何米尔萨普的28秒11分的知名度不如麦迪的35秒13分。

麦迪

首先是比赛得分环境,麦迪的35秒13分是发生在整场比赛的最后一节的35秒,毫不夸张的来讲,NBA的绝大部分球员遇见这种情况应该都会慌了神,毕竟在35秒的情况下落后12分,想要追平都几乎不可能,更别提反超了,但麦迪做到了,这也是麦迪35秒13分被人熟知的原因之一,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13分几乎全是靠麦迪自己一个人,毕竟最后几发进球全队没有任何人得到助攻这也直接说明了麦迪的个人实力。

米尔萨普

而米尔萨普的28秒11分尽管也是在最后时刻,但他却每个进球几乎都是在队友的帮助下完成的,也就是说,麦迪和米尔萨普的进球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更重要的一点是,米尔萨普的球队当时处于顺风局势,这也是米尔萨普不如麦迪人气高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就有些戏剧性了,那就是球员的命运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麦迪向上帝借了35秒,却要用一生来还。这句话并没有夸张地成分,在精彩的麦迪时刻之后,时间不久,麦迪也就因为伤病无法继续训练和比赛而被迫退役,而米尔萨普却仍旧活跃在NBA的赛场上。因此,从球员的命运来看,显然,人们都比较喜欢悲观的英雄事迹。

正因如此,才使得人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谈论麦迪而并非米尔萨普。而这,也是米尔萨普名气不如麦迪的第二个原因。但话说回来,仔细比较麦迪和米尔萨普后我们不难发现,麦迪在整个NBA的地位和影响力都要比米尔萨普高上不少而正也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才使得人人尽知35秒13分,却无人问津28秒11分。

二、麦迪35秒后为什么说用一生换

因为从麦迪时刻过后,姚麦先后受伤,无缘全员健康征战季后赛,直到最后退役也没能拿个总冠军来完美的结束生涯。

麦迪35秒用余下一生换来的

因为伤病,麦迪联盟最快的第一步没了,身体也不能随意想怎么做动作就做了,麦迪从这里开始状态极速下滑,退出了联盟四大分卫行列。

洗尽铅华,麦迪生涯最后的颠沛流离,也使他产生了退役的想法,但麦迪心里还是想拿个总冠军来完美的结束生涯的,于是麦迪在2013年四月签约马刺,征战季后赛,奈何这一年马刺是进了决赛,

但被雷阿伦第六场的一个最后扳平比分的三分破坏了,加时马刺输给了热火,第七场马刺也抵挡不住热火,输掉了总决赛,麦迪就这样宣布退役,结束了自己的16年生涯,跟艾佛森一样终生无冠。

麦迪时刻:

在2004年12月10日,休斯顿丰田中心球场火箭主场对马刺的比赛,在麦蒂完成一个圈顶三分之前,火箭68比76落后8分,比赛仅剩35秒,所有人都以为火箭已经放弃了,火箭队的球迷都已经开始离场了。

但麦蒂没有这样想,他用进球吹响了反扑的号角.,麦蒂先是一个“打四分”,然后再一个三分球射出了马刺的篮筐,78比80的比分令马刺乱了阵脚,终场前1秒,麦蒂从圈项偏左的位置起跳,顶着防守者布伦特.巴出手,球在空中划出圆弧,如此完美,几乎令人窒息。

麦迪绝杀马刺,怒吼着发泄心中的不满,而这场81-80的胜利带给了火箭三连胜,麦迪惊天地泣鬼神的表现,也让人看到了上帝再次披着1号球衣下凡打球,只是这次时间换成了35秒,而这场比赛也成为了麦迪时刻。

在这一神勇表现后,麦迪也成为了火箭队第一个达到单赛季2000分、400板、400助的球员,继哈基姆-奥拉朱旺、摩西-马龙、埃尔文-海耶斯后加入单季2000分俱乐部。

三、为什么说麦迪向上帝借了35秒 却用一辈子来还

NBA名宿伊塞亚·托马斯曾经勾勒过一幅宏伟蓝图,在1995年选秀大会之前,手握首轮第七位选秀顺位的他,将全部目光都对准了凯文·加内特。为了这个瘦高但天赋异禀的南加州高中生,他愿意拼尽全力,以换得将其带入职业联赛。

不过,托马斯的想法没用多久就彻底作废了,时任猛龙执行副总裁的托马斯发现,如果要想选中加内特,那就必须得到更高的选秀顺位,比如华盛顿人手中的首轮第四位。向上交易的难度之大,让托马斯很快就放弃了他的蓝图,与此同时,时任森林狼总经理凯文·麦克海尔打来电话,想征求老友托马斯的建议。

麦克海尔的顾虑是,加内特在高中时代曾被认为性格极其不稳定,那么,进入NBA之后是否可以持续发展?托马斯听到后,据实相告,他说,所有关于加内特场下的传闻都是不实之说。至于在场上,一切都有目共睹,如此明显的天赋足以击败任何顾虑。

最终,麦克海尔在首轮第五位挑选了加内特,使其成为了二十年来第一个从高中直接跨入NBA的球员。而托马斯则强烈预感,加内特将拥有无比伟大的职业生涯。

说一千道一万,托马斯得为猛龙的未来重新规划,瞪大了眼睛寻找那些可以成为“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托马斯的惯常用语)”的球员,因为只有找到具备这种特质的球员,老兵们才会乐于支持,并且迅速成才。要知道,有很多年轻人都有不错的天赋,可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结果,当他们来到繁华世界后,往往会迷失自我,挥霍掉自己的天赋。从这个角度来说,选秀就是风险投资。

托马斯苦苦寻找了两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利用手中的第九顺位,从另一座高中内挑走了他的infrastructure,那个人就是特雷西·麦格雷迪,一个被托马斯视作瑞士军刀般的球员。

“就是那么一瞬间,他让我想起了‘冰人’格文,尤其是他身上那股轻松无比的劲头,”托马斯最近回忆说,“简单来说,他似乎很轻松就能完成一切你布置下来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他甚至无需玩命训练。”

麦迪十六年的职业生涯,在其几乎不世出的天赋庇荫之下,过得舒适轻松,同时也因此而备受质疑。

总有人询问,以麦迪这般天赋能力,为何总也过不了季后赛首轮,更尖锐的批评者则认为,麦迪懒惰至极且非常自私,脑子里只想着自我,从不顾及团队。仗着自己的天赋,他从来不去想除了得分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可以帮球队获胜的事情。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在职业生涯中麦迪的确为自己写下了极为壮丽的一笔。比如他无需艰苦训练,就能轻松单场砍下62分……在所有人都绝望时,他却以一己之力在35秒内砍下13分,拿到奇迹般的胜利。

“人们贴在麦迪身上的标签是,从不刻苦训练,极其懒惰,但我想说,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托马斯说,“只要你看他打球,你总能发现,这家伙永远能够出现在最正确的位置上,比球场上任何一个人都快,以至于只要他愿意,你再怎么努力,都难以望其项背。而这种无可消除的时间差,给麦迪留下了充足的休息时间。”

尽管已经是十六年老兵,而且只拿着马刺为他开出的1.6万美元,但麦迪依旧是总决赛期间每次训练场上仅次于GDP组合的采访焦点。场边记者们总会把录音笔、镜头毫不吝啬地对准这位只有在垃圾时间才会登场的球员。听上去很心酸?两届得分王、七届全明星球员只能和帕特里克·米尔斯一样,站在场边挥舞毛巾。

麦迪的个人表现毋庸置疑,不过,他给球迷们留下更多的,是无尽的遗憾。自从2009年接受左膝微创手术之后,他取之不尽的爆发力一夜之间就被静悄悄地带走,一去而不复返。在他2012-13赛季在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征战期间,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其职业生涯已经完全终结。若不是马刺在四月裁掉斯蒂芬·杰克逊签下他,谁也不知道麦迪是否还能重返NBA——这最终让他突破季后赛首轮魔咒,并成为NBA历史上第三位从未征战常规赛,但却在总决赛中登场打球的球员。

时至今日,麦迪依旧能激起人们无尽的好奇心。

在总决赛期间,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样的场景:训练刚结束,邓肯、帕克、吉诺比利都空下来可以接受采访时,但记者们更愿意将麦迪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看着只在第二场和第三场打过几分钟的麦迪,有记者甚至百无聊赖地“帮”麦迪回忆他久疏战阵的时间有多久。

“X,我不知道我在接下来还能否出战,”麦迪骂着脏话说,“我跟你一样都在看球,只是我的座位比你更好。”麦迪心里很清楚,无论马刺有多么接近总冠军,或者是否能捧杯,都与他关系不大。

“听好了,我与所有总冠军球队中并没做什么贡献的角色一样,肯定会被质疑凭什么他就能得到一枚总冠军戒指?”麦迪当时说,“但是听好了,以我现在的情况,我得对你说,我的职业生涯需要一些特殊的东西来定义,尤其是在我遭受了伤病之后。心里确实很难受,一来因为我什么都做不了,二来我很感激能够拥有这样的机会。”

杰夫·范甘迪,麦迪在火箭时期的主教练在观察了麦迪本赛季季后赛中的表现后,是这样说的:“每当我看到他,我总会有强烈的痛苦感,因为我从来没能够帮助他更进一步。

麦蒂是个非常伟大的球员,有着不可思议的坚定。不过,看到他能站在总决赛的场地上,真是打心里为他高兴。”

回忆麦蒂职业生涯第一年,你甚至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离开锡安山教会中学成为猛龙一员之后,麦蒂经历了相当长的蛰伏,似乎永无出头之日。

“那时候,麦蒂过的是暗无天日的生活,”曾经的猛龙队友,与加内特同年进入NBA的达蒙·斯塔达迈尔回忆说,“他沉睡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时候即使机会来了,也就不知不觉地错过了。不过,我倒不觉得他会沉沦下去。在我看来,他那时候在经历成长所需要的代价。”

在麦蒂的新秀赛季,猛龙一口气输掉了整整66场比赛,那个赛季才打了一半,主教练达瑞尔·沃克就被布彻·卡特取代。

不过,眼看卡特教练对麦蒂依旧不理不睬,麦蒂的高中教练乔尔·霍普金斯和阿尔维斯·史密斯忍不住怒气,在当时对着媒体大骂卡特的无能。“在我成为球队主帅后,接到的第一个霍普金斯的电话,就充满了侮辱谩骂,说什么我对麦蒂就是个灾难之类的话,”卡特回忆说,“不得已,我只能反驳他们闭嘴,然后给我一段时间。”

霍普金斯闭嘴了,临时主帅卡特开始想尽办法让麦蒂打出名堂。“他当时简直一团糟,”离开NBA执教高中球队,并因此学会了不要简单地用训练来判断一名球员好坏的卡特回忆道,“后来我才意识到,对于年轻人,你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的身体适应激烈的对抗。你不能一下就把麦蒂扔到场上,让他和查尔斯·奥克利这样的恶汉去肉搏,并希望他能够占据上风。”

布彻·卡特为了帮助麦蒂适应NBA,特意请来了自己在NFL打过外接手的弟弟克里斯,并且制定了一套奖惩分明的训练计划,希望能够帮助麦蒂。那年全明星结束后,卡特将麦蒂摁在板凳上,并对后者说,要想上场打球,就得用训练来赚取比赛时间:一个小时的专注训练换得上场资格。

新秀赛季很快过去,麦蒂在多伦多迎来了堂兄文斯·卡特。能飞善扣的卡特迅速成为了明星球员,而麦蒂也因为稳定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全面。“不得不说,布彻的做法是对的,我是错的。正是因为遵循了布彻的计划,麦蒂才舍得对自己投资,”阿尔维斯·史密斯说,“对于年轻球员,你得尽可能扶着他们走上一段路才行。”

在麦蒂的第三年,猛龙凭借45胜37负的战绩以东部第六的身份打进季后赛,但在首轮面对尼克斯时,因为卡特的低迷,球队惨遭横扫。不过,麦蒂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在季后赛首秀中,他就砍下了25分并抢得10个篮板球。

“简单说,麦蒂在那一轮打得太棒了,”布彻·卡特说,“当时文斯·卡特消失了,就剩下麦蒂在进攻,只不过他的身体对抗略显稚嫩,没法带来持续性的的帮助。

可即便如此,他也总能在第四节关键时刻站出来得分。想想看,当时我们场均命中率只有四成,但却只以微弱分差输给尼克斯,靠的不就是麦蒂吗?”

那年之后,因为猛龙过于痴迷卡特的天赋,只想着让麦蒂在卡特身边扮演皮蓬的角色,迫使麦蒂选择投身转会市场。当时,麦蒂曾考虑加盟后乔丹时代的公牛,但最终还是选择拥有格兰特·希尔的奥兰多,据说,当时魔术还迫切地想要得到蒂姆·邓肯,开启三巨头模式。

加盟奥兰多,在麦蒂身边的人看来,是个非常糟糕的决定,阿尔维斯·史密斯认为格兰特·希尔比文斯·卡特差远了,来到奥兰多远不如留守多伦多。可对于麦蒂而言,回到处在佛罗里达的奥兰多,意味着自己终于回家了。

“我那时才20岁,以当时的想法来看,回家才是最重要的。”麦蒂说。

被探索欲极强的记者们围起来,望了望远处的邓肯、帕克,麦蒂重新开始回忆自己在奥兰多的那段岁月,回忆着自己曾经以顶尖得分手叱咤全联盟的辉煌时刻。“我必须疯狂得分,因为我们失去了格兰特·希尔,要想扛起球队,我的肩上就得承担更多的任务,”麦蒂说,“那也正是我当时所做的。”

格兰特·希尔在与魔术签约之后,因为脚踝伤病的侵袭,在加盟奥兰多的头两年里,一共只打了18场比赛。留在麦蒂身边帮他力争季后赛资格的,只剩下了达瑞尔·阿姆斯特朗、迈克·米勒、特洛伊·哈德森,与此同时,远在圣安东尼奥的邓肯,正享受着总冠军沐浴下的职业生涯。

“X,你能想象我职业生涯所经历的一切吗?X的!”麦蒂再次骂道,“我也许是这个联盟里为数不多要过着狗屎一般生活的超级明星。”

麦蒂的队友的确不是联盟里最好的伙伴,但几乎所有人都对麦蒂的训练态度有所不满。

“麦蒂比绝大多数球员的天赋都要高,这让他很长时间以来不用努力训练,”奥兰多时期的队友迈克尔·多利亚克说,“他有时候也会练练,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练。

乔丹同样拥有惊人天赋,但在训练时却一丝不苟。可麦蒂呢?要想在训练场见到他,可就得碰运气咯。”

2001年季后赛首轮对阵雄鹿,麦蒂场均砍下33.8分,这让他的狂傲急剧增长——看着被唤作“大狗”的格伦·罗宾逊,麦蒂戏称说他更像是“小公狗”。凭借42分的表现在第三场加时击败雄鹿后,麦蒂狂妄地让记者给罗宾逊带个话:“告诉他下一场洗干净准备好!”没想到的是,第四场雄鹿的防守让麦蒂几乎消失,关键的第四节麦蒂一球未中,将第四场胜利拱手相让,并最终输掉季后赛。

第二年,麦蒂在首轮面对拜伦·戴维斯领军的夏洛特黄蜂。那轮对决,拜伦·戴维斯连续两场取得三双将麦蒂淘汰出局。心里一万个不服的麦蒂在输球后,公开宣称自己才是本轮系列赛中最好的球员。“看看拜伦的球队,再看看我的球队,”场均30.8分的麦蒂当时对《夏洛特观察家报》说,“他的队友能够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

2002-03赛季,麦蒂场均砍下32.1分荣膺得分王,但在他与科比之间相较时,包括其教练在内的不少人都认为,在睡眼惺忪的麦蒂身上,是永远找不到科比骨子里透出来的狠劲。也正因此,首轮魔咒死死将其束缚。

“当科比手感冰凉的时候,他会选择串联队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进攻中从而打破僵局,”时任魔术主帅里弗斯副手的约翰尼·戴维斯说,“你会因此质疑科比打球不投入吗?与此相悖的是,麦蒂也有不输给科比的天赋,但在比赛态度上却饱受非议,至少你绝不会和他人争辩,麦蒂和科比谁训练更努力。我知道麦蒂也在想,我都得了37分为什么还输球,我想说的是,如果他训练刻苦,就能轻松得到47分,从而不用每一场都打得那么胶着。麦蒂是如何看待比赛的,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幸运的是,我们虽然质疑麦蒂的训练热情,但从未因此讨厌他,因为他确实能得分。”

在奥兰多时,人人都清楚如果麦蒂能够融入三角进攻或者普林斯顿体系,他的助攻、篮板能在得分不减的情况下,大幅增长。

可很快人们就意识到,麦蒂才不在乎所谓的体系,他的比赛目标只有一个:把球投进篮筐,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把球投进篮筐,其他的无所谓。

说心里话,在2002-03赛季面对东部第一活塞的季后赛首轮对决中,麦蒂打得非常出色,四场过后,凭借麦蒂43分和46分的出色发挥,魔术3比1领先活塞。不过,麦蒂的骄傲浮上心头后,一切都变了。当时,麦蒂对记者们说“我终于站到了晋级第二轮的位置上”,可殊不知,就在那个赛季开始前,联盟宣布季后赛首轮对决将从以前的五场制改为七场制,换句话说,3比1领先后还有三场比赛要打。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为何提前还房贷不是想还就还(提前还房贷排起长队)

主仆契约怎么写(主仆契约应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