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是什么(就业协议书是什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就业协议是什么,以及就业协议书是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就业协议是什么(就业协议书是什么)

一、三方就业协议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

三方协议就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一种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的户籍档案和五险一金等系列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之时(即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是《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之后自行终止的。

三方协议还没有签就丢了,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找学校再找一份回来的。虽然在学校可以补办,但比较费事,千万别拿别人的复印或者用别人的协议,因为协议上面都有固定的编号的,到学校的就业办去咨询下。最好是知道你自己的编号,这样才方便补办。

如果是签过了就业协议,自己保留的那份丢了,基本上没有关系,今后比如转正定级什么的只要去人才市场或者人才中心凭身份证就能调阅相关资料的。也可以写个证明,说明自己丢了,然后到人才市场让他们复印一份,盖个章,和原来你自己那份是等效的。

协议主要是在产生纠纷时派上用场(三方协议还会被用来应对就业率考评),需要你找出三方协议来主张权利的纠纷很少,所以首先不用太过担心。再说如何预防风险,尽早联系学校要一份校方保存的协议的复印件,通读并且弄懂协议条款,知道你有哪些权利可以行使,也要注意自己有哪些义务需要履行。日后如果发生纠纷,需要用到三方协议,你可以拿出复印件,对方一般不会否认协议的存在。如果他要是主张你的复印件存在伪造部分,那就是他有责任拿出他们保存的协议原件来证伪你的复印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就业协议书是什么

就业协议书是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协议书也是学校派遣毕业生的依据,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将根据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递学生档案。

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关系的正式凭证,也是毕业生毕业后到人事、教育等部门办理就业报到手续的必备材料之一,因此,毕业生必须妥善保管。

就业协议书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订立的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实质上是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求职最终签署的合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签约一定要慎重,同时协议书的填写更加不可忽视。

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确定,因此,应届毕业生要特别注意签约事项。高校就业办一位老师说,大学生签三方协议前,要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要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有效。应届毕业生还要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

三、签订就业协议是什么意思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处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

1、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2、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计划进行派遣。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3、一般来说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就业协议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4、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大体认可,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承诺履行协议,高校不作为第三方。高校只在"有关信息及意见"一栏填写(或制作长条章加盖)学校的联系电话、邮箱、邮寄地址及相关意见等信息。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是编制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和将来可能发生违约情况时的判断依据。

5、现实中就业协议存在的尴尬现象,必须先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才发毕业证的现象(不签三方,不发毕业证)。这样,就业协议不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而是未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就业协议找熟人盖章没事吧(三方协议找熟人盖章没事吧)

开发方案怎么写(方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