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预算怎么做,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

互联网 2024-05-19 阅读

各位网友,你们好,今天的主题是行政单位预算怎么做和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我知道,有很多人对这两个问题存在着诸多疑惑,本篇文章就是来帮助大家解答这些疑问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如果本文能够为你解惑,不妨关注我们的网站,这样你可以看到更多的有用信息,谢谢!

行政单位预算怎么做,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

政事业单位如何进行预算的编制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种新型的财政拨款方式,简化了传统的财政拨款过程,提高了资金的支付效率,对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库集中支付是统一账户的支付,相对于传统的资金拨付而言,减少了各个级别的资金传递,因此具有集中资金支付的特点。但是这种支付依赖于强大信息化设备以及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如果没有健全的信息支付管理系统,就很难实现对预算情况的监控,无法达到资金优化的目的,因此,国库集中支付功能实施的保障需要构建科学的支付管理体系,才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达到资金高效运用的目的。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特征

国库集中支付视域下,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资金预算工作,才能实现内部资金使用的有效控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经营单位不同,存在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投资,二是公益性资金。

其中,政府投资的部分主要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建设、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转,财务收支方面的不计提利润,只需做好接收资金的收付管理。对此为了保证资金的高效运用,企事业单位应做好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资金预算管理办法进行资金的运用,不得发生随意挪用资金、浪费资金等不合理使用资金的情况,以此保证资金的高效利用。公益性的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事业,是保证政府实现职能的资金保障,比如建设公共厕所、救济站等,这些建设没有营利性质,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一些资源提供和资源建设。

二、国库集中支付视域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

1.用款计划申报不合理

国库集中支付视域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拨款需要根据资金预算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在进行资金申报之前,事业单位应做好资金统筹工作,根据资金使用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用款预算,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单位内部资金的有效控制,还实现了资金高效运用的目的。但是在具体的应用环节中,往往存在预算和实际用途不匹配的现象,出现了资金使用超额、资金浪费的不良资金使用现象。

比如事业单位内部设定了设备购买预算,在对该预算的申报中,设备的采购采用了直接支付的采购方式,设备应用部门也按照该方式进行采购,但是由于采购过程商家的限制、设备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变更了设备采购方式,由此而引发了不能按照既定的计划来完成设备的支付,还增加了申报程序,导致资金无法实现高效运用。此外还有一些资金的预算没有额度限制,引发了资金运用问题,致使一些突发状况无法使用资金。

2.预算编制不够细化

国库集中支付中,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要提前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对单位内容的用款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高效的利用国库支付的资金,保证单位内容资金的收支平衡。但是由于预算编制是超前性的编制,是一种计划性的编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会和现实资金使用出现不匹配的现象,但是作为预算,就是要缩小差异性,使资金使用更加贴合实际。但是在实际的预算编制中,主要由财务人员负责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而预算编制不仅仅单纯的涉及了财务部门,还涉及了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只有清楚单位内部的资金应用结构,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内部其他业务部门包括管理层很少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加之财务人员缺乏和其他部门人员沟通,导致预算编制出现了不匹配、金额设置不合理等不良的资金使用现象。而这严重阻碍了单位内部资金的有效控制,也不利于实现资金的高效运用,根本达不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

3.信息系统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是针对单位内部资金支付而制定的系统,这种系统满足了单位内部的资金往来需求,同时符合了会计制度,具有鲜明的单位属性特点。而国库集中支付具有自己的支付系统,是专门用于财政支付的系统,具有鲜明的政府属性特点。由此可见,两个系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备兼容的系统属性。

在这种情况下,单位内部的核算体系需要建立在两个系统之上,在具体的办公中需要遇到单位内部核算的时候运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系统,遇到财政支付问题需要登录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不仅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容易产生信息时效性差、信息不匹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洞察资金来源情况,因此很难实现单位内部资金的有效控制。

4.结算受阻,不通畅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资金控制主要由后勤部门负责,后勤部门不仅要做好账目往来的相关工作,还要负责其他的管理事宜,工作繁多,工作量大。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往来工作就会受到干扰,出现了结算不畅的现象。

一些事业单位建设管理和财务管理是分开核算的,比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会出现两个账套,一个是专门针对某项建设的管理账套,另一个专门针对日常事务的账套。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视域下,事业单位的所有支出均来自零余额账户,零余额账户不具备向下级部门划拨资金的功能,因此当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申请了仪器购买、相关设备添加等申请的时候,就无法进行支付,产生结算受阻的现象。

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

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

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预算业务是行政单位的一项重要管控内容。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完成的优劣、员工素质的高低都体现在预算绩效之中。每位员工都应重视预算管控。

进行预算业务控制应把握四个环节。第一,明确预算业务控制的原则、任务、目标及职责。第二,把握预算编制与审批,通常采用“两下两上”程序,使资金需要与供给密切结合。第三,把握预算执行与调整控制。强化资金使用监督,若发现较大差异,应及时调整,以更好地发挥预算的作用。第四,把握决算与预算评价控制,这是行政单位应关注的重点。既要注意数据的真实可靠,还要关注预算资金使用是否有效,并依据评价的结果改进工作,以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预算业务控制的范围、目标及职责

××局(委)预算业务是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预算编制与审批、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等。

(一)相关制度

《预算法及实施细则》、《××区区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单位费用报销制度》、《单位职责权限相关制度》。

(二)预算控制的原则、任务及范围

1.预算控制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结合、收支平衡。

2.预算控制任务:积极筹措预算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发挥预算控制作用,提升预算管理效益。

3.预算业务范围:包括收入、支出及结余,并根据需要进行明细分类。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涉及政府采购的预算,按政府采购项目、品名和限额等规定执行。预算结余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有无余额

(三)预算业务控制目标

根据国家方针政策、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准确地反映资金需求,实现收支平衡,有效使用国家预算资金。

1.预算编制目标。部门间沟通协调充分,预算与资产配置密切结合,预算与工作任务相适应,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内容完整,项目落实,数据准确。

2.预算执行目标。根据批复预算严格安排各项支出、指标分解审批下达,保障基本需求;项目支出与项目进度相协调,严格控制追加调整,充分发挥预算对产业发展及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3.预算分析目标。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执行的有效性,杜绝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事项发生。

4.决算编制目标。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分析决算执行的问题,强化决算全面有效,决算分析结果与单位预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

5.预算管理目标。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增强预算意识,讲求预算效益促进产业发展。

(四)预算业务职责分工

1.局级领导,是预算管理的决策及责任者,对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监督、决算等工作进行统筹协调与决策。具体职责是:制定单位预算业务方针政策;负责审批单位预算草案、预算追加或调整方案;负责审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决策)报告;单位年度预算及决算报告必须经领导班子会通过。

2.计财科,是预算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在预算业务领导小组下开展工作,行使职权。其责任是:拟定年度预算基本要求、政策与标准、编制程序、收支范围、开支标准及资金分配等;负责对各明细项目预算建议的合理性及合规性进行审核,汇总编报单位预算;负责对批复预算进行分解、项目细化,落实到相关部门与岗位,并严格实施;负责拟定年度预算的'调整及追加方案,发挥预算的管控作用;负责预算执行情况统计与通报,监控、分析和检查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负责预算绩效考评及决算报告编报,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机能。

3.采购管理岗位,负责物资采购预算的审核、汇总和编报。其职责是:负责与财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编报汇总采购预算;负责组织采购预算的执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汇总报告采购预算执行结果。

4.人教科,负责薪酬支出的预算。其职责是:提供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等基本数据情况;根据人员增减变动、职务(职称)变动和工资调整,汇总预算结果。

5.业务(职能)科室,是预算业务的执行机构。其职责是:负责本部门基础数据申报,依据本部门的工作任务编制预算方案;对预算控制数据进行调整、细化,形成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对预算执行进行监控考评,向财务部门提供决算所需资料等。

;

行政单位编制预算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行政单位编制预算应当考虑哪些因素?相关内容如下:

1.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

行政单位应当分析过去的财政数据,了解历史开支和收入情况,并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的财政状况。这样可以更好地制定合理的预算数额。

2.政府政策和法规:

预算编制需要考虑政府的财政政策和法规,包括税收政策、财政补助政策等。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能对行政单位的财政状况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及时了解和适应相关政策。

3.项目需求和优先级:

行政单位应当明确各项项目的需求,并确定其优先级。有些项目可能是紧急且必要的,需要优先安排预算,而有些项目则可以延后或调整。

4.经济状况和通货膨胀率:

预算编制时需要考虑当前的经济状况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影响行政单位的购买力,因此需要进行通货膨胀率的预测,以便调整预算数额。

5.人员成本和福利待遇:

行政单位的预算中通常包括人员成本,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等。需要考虑员工的工资调整、福利政策等因素,以确保员工的合理待遇和工作积极性。

6.债务和利息支出:

如果行政单位有债务,需要考虑债务的本金和利息支出。及时偿还债务是财政健康的标志,需要确保债务偿还计划的合理性。

7.资产维护和更新:

行政单位需要考虑资产的维护和更新需求,包括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基础设施的改善等。这些需求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需要提前计划和安排预算。

8.风险管理:

预算编制时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包括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等。行政单位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以应对不可预测的风险事件。

9.公众意见和参与:

在一些项目的预算编制中,需要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参与。政府可能会组织听证会或公开征求意见,以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这些意见可能影响预算的分配。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行政区划何方洪,中国 三级行政区划是什么

行政处罚的措施有哪些内容,行政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