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工作日志100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社区网格员民情日记

  20xx年4月13日 星期三 天气:阴

  今天,刚刚入户采集居民信息,回到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整理完因换户、新生儿童等原因变化的信息,准备睡觉,可心情还是不能平静,写篇日记吧,把今天入户的情况大概记录一下。

  因考虑到白天很多居民因工作在家的少,入户效果不好,尽量晚上入户,又因老人、儿童休息的早,所以一般在傍晚5点半到8点半之间是最佳入户时间,再加上今天阴天,出去遛弯的少,因此,今天入户效果还真是不错,多数都在家,只是其中有两户出现了点”小插曲“:一户是怕泄漏信息,只留下姓名,民族等基本信息,其他如身份证号、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等一概不说,“啪”门一关,爱谁谁;还有一户就是干脆不开门,在屋里喊:你说社区的就是社区的?赶紧走、走、走,连我们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之后整理好心情,接着入下一户。

  今天入户,让我感触很深,彼此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这是此项工作的前提。可是怎么做呢?我认为:首先要多入户,起码“混”个脸熟,时间长了,居民自然会相信你,而且,入户必须带工作证,最好结伴入户、先易后难、带着政策等,及时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其次,我们要向居民加大宣传力度,并告知采集信息的必要性,比如有涉及居民的民生举措,办理失业证、高龄补贴、孩子上学,甚至家中漏水等,有了信息,会帮上大忙。对居民的基本信息,一定会保密的,这是社区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其实,居民保护自己的隐私是一种本能,也可以理解,而且居民的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但面对社会公共利益,居民应积极配合社区入户采集信息,其实这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

网格员工作日志100篇

网格员的一天作文

  今天,我们少通社小记者来到了莆田市荔城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来参观网格员的日常工作,零距离了解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

  这次带我们参观网格化治理中心的是这里工作的一位主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条街道的监控影像,顿时觉得和警察一样,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各条街道的一举一动。接着,我们听着主任的介绍,原来网格员可以将马路上看到的一些事故报告给警方,就能让警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协助警方工作。

  网格员不仅仅只是帮助警方,还会去帮助一些独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及时给他们一些关心。同时,主任通过幻灯片给我们播放一些网格员去走访各家各户的图片。你以为网格员的工作就这些吗?那就大错特错了,就比如,哪里的河水受污染了,网格员会去实地了解情况,拍摄相应的图片,反映给环保局。又或者,如果有哪家人发生了纠纷,网格员会从数据库找到相应的信息,从而定位,然后去帮助和解。如果你对路边的商铺不放心,可以找网格员去查访,网格员可以去查看一些商铺有没有营业执照,有没有合格证,健康证。网格员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无时无刻地保障人们的安全。

  网格员就像人民坚实的后盾,但是很少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只知道警察,消防员在维护社会治安。网格员却不计较名利,即使鲜为人知,默默无闻,也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

  哦,对了,如果你在马路上看到有穿蓝马夹上面有妈祖图案的,就是网格员,有困难可以去找网格员哦。

网格员民情日记

  为了提高社区网格员服务居民水平,第一时间发现居民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居民诉求,达到民需我帮、民求我应的效果,新华巷社区贯彻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使网格化管理真正成为社区管理的好帮手和与居民交流的连心桥。

  要求辖区网格员每日巡查后将巡查经过和居民反映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在社区网格员日志中详细记录着走访居民的家庭情况以及需要救助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每天走访入户之后,网格员都要把走访情况记录到民情日志上,通过记录工作日志可以及时掌握居民家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则上报到社区领导。网格民情日志已成为连民心、听民声、解民忧的新的有效载体。网格员工作日程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网格员为居民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理解度和信任度,更有效激发了群众反映社区情况的积极性。

社区网格员民情日记

  “陆团长,又在走访啊?”

  “是啊,走走看看,听听聊聊,这一潮的鱼收成好伐啦?”

  这是最近我们在走访过程中经常能听到的对话,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陆团长”的,就是我们朝阳社区第一网格团长陆央定。

  陆央定是我们五龙乡工会副主席,早年曾任工办主任,是乡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因为自家就在边礁村第一网格,所以对网格里的家庭和人都十分熟悉。走访时总能听到他用大嗓门热情地跟群众打招呼。“忠元哥,最近身体好吗?”“海平,听说你儿子考上大学了,恭喜啊,以后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可以享儿子福啦。”每每这时,群众们都会开心的跟他聊上几句,有什么事情也会第一时间跟“陆团长”反映:“最近渔船都回来了,其他村的人都跑来给人家织网,我们自己村的反而都在家休息,没人叫我们去做,这叫什么事啊。”“你们自己平时也要留心,事先托好嘛,那人家才知道你们也想做啊。”央定伯一边说,一边就帮忙联系上了,当天下午,那几个闲赋在家的妇女就都去帮忙织网了。

  网格内有户情况比较特殊的家庭,户主叫刘阿华,已经卧病在床多年了,每月都需要400多元的医药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靠打工维持自己小家庭的清贫生活,小儿子年近40仍未嫁娶,靠一条小船打渔的收入来补贴父亲的医药费;妻子张伟菊双目失明,除了要照顾丈夫、负担家务之外,抽空还要帮人织网来赚点生活费。我们团队走访入户之日,看到她睁着一双空洞的眼睛一边诉说,双手还一边不停的挥着梭子,大家都深有感触,很想为她做点什么。她希望政府能够每月给他们一些生活补贴,但根据政策限定,他们家的情况不符合低保户或低保边缘户的条件,无法享受政府每月的困难补助。我们陆团长详细又耐心的向她解释了我们的政策,并且表态说一定会帮助他们想办法,也会经常去关注与探望他们。转身,他立刻联系社区,社区相关负责人告知已经让他们家每年享有春荒、冬令补助,但是这种临时性的补助金额有限,他们也在想其他的办法。回到乡政府之后,央定伯将此事与民政部门负责人商量,民政部门负责人建议张伟菊可申报享受残疾人“托安养”政策,但名额有限,不一定能申请的到。央定伯立刻将所需要的资料帮忙填妥,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同时也将他们家的情况到社区刚成立的慈善工作站备案,让他们也多加关注。之后又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张伟菊,她激动地说“只要政府会照顾,都是对我们百姓的福利,谢谢领导的关心,这么积极地帮忙争取。”

  央定伯说过:“我们群众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对政府有意见、对生活有抱怨是正常的,我们需要让他们对着我们发牢骚,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所想的,解决他们所需要的。何况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我们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满足了,真的是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和谐就是这么来的。”

  而正是我们陆团长如此和善的态度和如此雷厉风行的处事方式,我们群众都特别信任他,都说只要求助陆“团长”,就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网格员民情日记

  网格员的工作量大繁杂,网格员们不仅需要身在岗,还需要心到位,真真切切地“身”入网格,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力所能及的难点。网格员们谈起写日记的感受时,社区第一次将民情日记本发放到他们的手里时,他们对这个日记本并不在意,每天只是简单的记录工作情况,最后成为了“流水账”。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简单的日记内容越来越丰满了,走街串户,群众家里的大务小事,生活冷暖都在日记里,帮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我辖区的一户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丈夫一直做一些零时工,自己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们的网格员在下网格走访入户的时候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将她的实际困难和需求详细记录在自己的“民情日记本”上。就在近日我辖区中天印染厂需要招聘一名保洁员,网格员得知后第一时间通知这户居民,告知她这个岗位的一些基本情况,并主动与工厂工作人员联系,很快解决了就业难题。

  “多跑、多问、多记、多想”,掌握社情民意——通过“民情日记本”和便民联系卡,使社区网格员能够第一时间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社区能及时掌握动态、解决问题。

社区网格员民情日记

  5.网格民情日记

  6.网络公司实习日记格式9篇

  7.关于网络的日记400字

  8.网页制作实习日记

  9.互联网公司实习工作日记

  10.网络工作日记

网格员民情日记

  谁家有“空巢老人”,谁家下水道堵塞急需疏通,谁家邻里矛盾纠纷需要调解……凤凰街办大桥社区3名网格员人人有一本“民情日记”,上面记录着社区里的大小事情。

  翻开第二网格网格员吕司琪同志的民情日记,有这样一篇记录:20xx年5月13日,第二网格网格员周春江到金色港湾小区5栋2单元1103室居民谈秀平家,了解物业把他家自来水停了一事,原因是该居民购房时开发商欠她钱没还,她要用物业费来抵。了解情况后,网格员通过对双方负责人协商、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物业答应送水,谈师傅也答应补交物业费…….

  一本本“民情日记”,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网格内方方面面的情况,这些来自网格里的第一手资料,成了社区网格员们工作的指向标。“居民们把我们称作‘贴心管家’,这是一种信任。通过记录‘民情日记’,工作更有了针对性,居民反映的问题也能尽快得到解决,这是一种快乐”,大桥社区主任吕司琪这样说道。

社区网格员民情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因为星期一有演出,星期日的下午,临时加了一个班

  7月1日是党的生日,社区准备在7.1前出一版报纸,庆祝党的生日。在走户期间有一户居民廉叔,他非常喜欢看我们社区的的报纸,连去年的都留着,这次,我一定要单独给他送一份

  感悟:廉叔,他非常支持社区的工作,还有我的工作,此刻,特别谢谢他老人家,如果居民都这么高的觉悟,我们的工作将非常好做。

农村网格员日记

  我来金川社区工作已有5年,是众多网格管理员中的一位。工作中的喜悦常会给我带来享受,而其中的委屈也会给我带来烦恼。但我想,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坚持做到为居民服务,情况一定会好转,居民也一定会理解的。

  今天,就让大家和我一起,通过我们作为网格管理员的工作片段,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

  2月5日上午

  这次来到孙承亮家,已是第8次了。“生活还好吗?有什么困难?”门刚打开,我就关切地问到,并将带来的米和油递了过去。孙承亮老伴魏改肖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语言表达受限。看到熟悉的面孔,虽然说不出话来,脸上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年底了,我们代表社区来看望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我们会尽力帮助解决。”魏改肖老人拉着我的手,连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还过得去,谢谢,谢谢你们的关心。”

  3月9日晚8:50

  “有人在家吗?我是金川社区的,今天来复核住户的相关信息。”“怎么又来了,前段时间不是登记过了吗?”“按照规定,对流动户是每月走访一次,对常住户是每季走访一次。”“我不管你是月还是季,这么晚了,你们烦不烦呀,现在休息。以后再说吧。”“不会耽误你很长时间,只要……”,话音未落,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类似这样不配合工作的情况,还算是好的,有的住户连门都不开,甚至恶语相加,蛮不讲理。直接赶人走。”

  这只是我们网格管理工作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受委屈、不被理解、不配合是常有的事。

  类似这样的委屈,对于一名网格员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了。受了委屈之后,我还是不离不弃,继续满怀热心地工作,我爱这个岗位,我也珍惜这份工作。

农村网格员日记

  随叫随到 甘当居民的服务员

  早上七点半,缕缕阳光穿过蓝色的玻璃照在我的脸上。今天是周六,准备睡个懒觉,手机确响了起来,王阿姨打来电话,问我有时间没,家里电脑突然连不上网了,想让我过去帮忙看下什么毛病。无奈,很想再睡一会儿,可想要让群众接纳我、认可我,就必须对他们的诉求有求必应,帮助办实事,哪怕是点滴的小事。想到这里,我立即从床上跃起来,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随便扒了几口饭就走,走到门外心里感叹,网格员不好当呀,工资又低,周末还要随叫随到,为群众做好服务。帮王阿姨修完电脑,走在回来的路上碰到肖姐抱着孩子神色匆匆的赶时间,走上前一问,原来是她妈妈冠心病犯了正在医院抢救,我赶紧接过孩子帮忙照看着,让她去忙自己的事。周六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虽然照顾小孩很累,但看到王阿姨和肖姐真心实意、热情的招待,心里的不快马上烟消云散,这何尝不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认可呢。

  我负责8号网格快一年了,虽然为居民做的都是小事、平凡的事,但如今当我走进居民楼,总能听到很朴实的话语,闺女,进来喝点水,到这吃完饭再走,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就很感动,这是对我的信任、接纳和褒奖,群众就是这样朴实,你对他们好,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就会记住你。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父母寄语小学生一年级

学校廉洁文化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