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沂蒙故事简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红色沂蒙

  现在的临沂很美丽,沂河是我们这里比较有名的景点。看,在附近的小广场上,几位爷爷正在晨练呢!他们有的舞剑,有的挥刀,练得多认真呀!由此,我想到了我曾经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见到的一尊雕像:一位老爷爷拿着石头向敌人砸去,他的脚下还有敌人掉落的钢盔和刺刀。这位老爷爷是一位普通的百姓,他虽然没有武器,但也拿起石头和敌人英勇作战,保卫我们的祖国!

  沂河附近的小广场上还有欢乐玩耍的小朋友。他们有的吹泡泡,有的和大人一起玩拍手游戏,有的在和小伙伴追逐嬉戏……玩得可开心了!可是,战争时期的儿童可不像我们这样幸福。烈士陵园里还有一座塑像,是一个小兵在老兵怀里睡觉的情形。小兵手里握着枪,依偎在老兵的怀里睡着了,老兵怕他凉着,便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小兵的身上。小兵也和我们一样大,可他没有坐在洁白的教室里上课,也没有在宽阔的广场上玩耍,而是上了战场,和其他士兵一起打仗!我想,他可能是刚打完了一场恶仗,太累了,便在荒郊野外和一位老兵依偎在一起睡着了。

  我有一个刚出生的小妹妹,刚满月,还只能被人抱在怀里。每当我看见小妹妹在五婶的怀里喝奶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一幅这样的画面:在孟良崮战场,一位因参加战斗而受伤的伤员躺在一位红嫂的怀里,这位红嫂把她自己的乳汁给伤员喝,让他快快康复起来,好继续参加战斗。虽然红嫂不能参加战斗,但她可以救助伤员,给我们的部队帮忙。这就是我们团结的精神!

  小广场上经常会有一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玩耍。看,他们多么快乐、幸福啊!可是以前战争时期的家庭并不是欢乐,而是牺牲!渊子崖战役中死去了许多老百姓,许多家庭因此破灭!一天,莒南县渊子崖村的八路军因为执行任务走了,渊子崖村里只剩下了老百姓们。可是敌人偏偏在这时侵略了这个村庄。于是,村民们便拿起种菜的用具和敌人对战。小朋友们组成儿童团,用自己平时用来玩的弹弓打敌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大人们便到敌人身后,一下子就反敌人打死了。村民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黄昏,八路军赶来了,把敌人全部都消灭了。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用血汗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红色沂蒙故事简短

红色沂蒙故事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 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 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

  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回响,那些纯朴亲切的沂蒙儿女,仿佛穿越历史的画卷,向我们走来: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为了中国革命无私无畏的“沂蒙母亲”、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身怀有孕在冰水中肩扛门板搭浮桥的无名妇女……每次重温经典,回顾历史,都会发觉英雄的事迹总有穿透尘封的力量,先烈的精神永远绽放耀眼的光芒。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的阴霾终于散尽,纷飞的炮火已成记忆,但历史的瞬间早已沉淀成为永恒,英雄的影像业已定格永垂不朽,“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已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更是沂蒙精神扎根的沃土,绽放的膏壤。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学生,心中充满大爱,却惟独没有自己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用一辆破旧三轮车载回孩子们“精神食粮”,播下希望与梦想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类似的事迹还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有的为人们所熟知,有的终生默默无闻,但“沂蒙精神”一直都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熠熠闪光。

  深沉的目光由远而近,遥远的思绪回到身旁,沂山脚下、弥水河畔的骈邑大地上,朴实无华、默默耕耘的园丁队伍中,“沂蒙精神”早已经满园怒放、吐露芬芳。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在这片一千八百公里的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先贤英烈和这些光辉形象面前,我能做些什么呢,又该做些什么呢?选择了教师,我无怨无悔;走上了讲台,我热血澎湃。在这个岗位上,我哭过,失落过,彷徨过,但我从没有后悔过。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我从内心里立下誓言:我要用爱和责任,无愧于三尺讲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班上有一个全校出了名的坏孩子,在家长眼中她是叛逆的,在老师眼中她是不可理喻的,在同学眼中她是不受欢迎的。她,学习成绩不好,早恋,打架,逃学,暴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有了自当教师以来所不曾拥有的满满幸福感。

  认识这个小女孩是在一次感恩教育课上,我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作业,每人写一句话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她这样写到:“爸爸,妈妈,我多想你们经常回家”。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如刀绞,一个年幼的孩子,究竟要承受多少的心伤、要用多少的叛逆来伪装内心的凄凉。

  课下的时候,我及时找班主任了解这个女孩的具体情况,父母感情不和,各自忙自己的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在与她的父母的沟通过程中,更感受到了父母的无可奈何。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由于年龄段的原因,会表现出种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或者调皮、或者古怪、或者敌对。这个时候,我能做到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给予她更多的温暖和关爱,约她谈心、一起吃饭、一起谈论理想和未来,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一次课上,我热情洋溢的讲授新课。班上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劲儿的起哄,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我的温和提醒却换来了他的横眉冷对。尴尬的氛围夹杂着难以言表的委屈,怀着不平静的心情结束了纠结的一课。

  课下的时候,这个女孩走到我跟前:“老师,时间太紧,就写了这么多,你看看吧!”我一怔,随即朝她微笑并表示了感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把折叠成心形的信带回了办公室。

  “老师,也许我们班的人个别同学总惹你生气,让你难堪。对不起。我挺喜欢你的,即使内心难受还强颜欢笑,不容易的,辛苦您了。”。

  看着这张字数不多但饱含深情的字条,仿佛自己找到了心灵上的知己,一股暖流涌进心头,眼泪也禁不住流了下来。而给予我这种高峰体验的,竟然是一个被全校师生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诚挚的祝福,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用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块黑板,一盏孤灯,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真正内涵。望着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唯有以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热血、我们的汗水,去唤醒青春的迷惘,去抚平孤独的忧伤,去点燃澎湃的激情,去催发奋进的力量。

  我要把梦想放在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稚嫩的心从此开始飞翔;我要把自信注入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的生命之歌从此开始嘹亮。我要用爱和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入职十年感言精辟

节能减排手抄报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