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事物恐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介绍恐龙写物作文

  我来向大家再介绍一次恐龙吧。

  本次是先鱼龙,鱼龙引(拉丁语学名:Ichthyosauria,来自希腊语:ιχθυ?,“鱼”和σαυρο?“(蜥蜴”)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今天的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然后是剑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四只脚的食草动物。它们被认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的食草动物一同生活。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可达12公尺长和7公尺高,可重达4吨。

  再是蛇颈龙,蛇颈龙(Plesiosaur)是海中爬行类的一种,海中爬行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这些中形的爬行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它们必须生活在乾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维生。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古生物学家对于Plesiosaur与其他海洋物种的关系,意见分歧。

  其次是三角龙,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三角龙也是最着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最后是盗龙,盗龙(属名:Rapator)意为“盗贼”,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澳大利亚。盗龙长度为9米。盗龙起初是在193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休尼(FriedrichvonHuene)根据他所发现的单一骨头来命名。这个骨头起初被认为来自于一只不确定属的兽脚类恐龙手部;后来这骨头被认为类似阿瓦拉慈龙科恐龙的手指骨头。如果盗龙属于阿瓦拉慈龙科,它将成为该科最大型的成员。但近期的研究显示盗龙可能是种原始的虚骨龙类,类似恩霹渥巴龙。

  谢谢观赏。

介绍一种事物恐龙

介绍一种事物恐龙

  不少人都知道蓝鲸,因为它是目前最大的动物。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还有一种凶猛的生物比蓝鲸还大,那就是恐龙。“恐龙”用拉丁文翻译是“恐怖的蜥蜴”,可见恐龙是属于爬行生物的。

  恐龙里最大的是地震龙,体长45到66米左右,重达160吨,有几栋楼那么高。但不要以为恐龙都是大的,有些小型恐龙重达500克左右,只有几个手掌般大小。如果两种恐龙放在一起,对于小型恐龙来说,地震龙就像是泰山,而地震龙一脚就能把小型恐龙踩成肉泥。

  恐龙主要分为三大类:肉食恐龙、草食恐龙和杂食恐龙。它们也都很好分辨。性格凶猛、吃肉的就是肉食恐龙。性格温顺、吃草的就是草食恐龙。既吃肉又吃草的就是杂食恐龙。

  草食恐龙一般都是群居的。它们睡觉也各有不同。甲龙是头朝里,然后用那重达1吨的尾巴末端部分挥舞,让前来的肉食恐龙惊慌失措。但地震龙和腕龙这一类巨大的长脖龙家族都是站着睡,因为连最凶猛的肉食恐龙都对它们畏惧三分。

  恐龙是蛋生的,蛋有大有小。有的像鸡蛋那么小,也有的像人的脑袋那么大。各种恐龙生蛋也不同。雷龙妈妈就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母亲,蛋但一般生5到10个,存活率很低,因为它是一边走一边生蛋的。和慈母龙比就不同了,慈母龙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在孵蛋,多么慈祥的母亲啊!

  读了我的文章,大家对恐龙有一些了解了吗

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作文恐龙

  前段时间,妈妈到书店给我买了一张恐龙世界大地图。看到这张大地图的那一刻,我好开心啊,立刻被上面各种各样的恐龙吸引了。

  看了这张地图,我知道了恐龙是一种既凶猛又可怕的动物。我还认识了许多恐龙,比如霸王龙、雷龙、易碎双腔龙、棘龙、尼尔龙、食肉牛龙、死神龙、三角龙……

  三角龙是恐龙中的明星,它是食草的,性格比较温和。但霸王龙就不一样了,是个残酷的暴君,逮谁咬谁,逮谁吃谁。我最喜欢的是霸王龙,因为它是霸主,是它那个时期最厉害的。我最不喜欢迅猛龙,感觉它有点阴险、狡诈。

  后来,爸爸看我对恐龙这么入迷,又带我看了好几部关于恐龙的电影。这些电影都好恐怖,好血腥,特别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的。我完全被里面惊险的画面吸引了,一边担心,一边着急,幸好最后还是人类取得了胜利。最让我喜欢的一部是关于霸王龙复仇的动画电影。说的是一个变异的特暴龙杀死了一只小霸王龙的爸爸妈妈,后来小霸王龙历经磨难,长大后克服恐惧,最终打败了这个特暴龙。看到这,我更喜欢霸王龙了。

  我喜欢恐龙世界大地图,也喜欢和恐龙有关的许多东西。

我所知道的恐龙

  在我学小学语文课《恐龙的灭绝》时,知道了好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有头上长着三只角的三角龙;有背上长着一片帆的公龙;有长着一张鸭嘴的鸭嘴龙;有身体很长的梁龙;有尾巴上长着四支利剑一样尾刺的剑龙,还知道马门溪龙的头颈长长的,还有肿头龙的头上有个大疙瘩,霸王龙的头颈粗粗,因为我们家有只霸王龙的玩具。

  可是也产生了好多像这样的疑问:“这样一种奇特的生物到底有哪些种类?最大的有多大?最小的有多小?”“恐龙生活在哪个年代?”“恐龙到底比人聪明,还是比人愚蠢?”“同时为恐龙为何有的吃素(植物),有的吃荤(其它动物)?他们的“饮食习惯”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它们和人一样,曾经也是地球的主宰,是什么原因使它们突然之间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这么多的问题,有的答案课文中有,有的就没有,在三爸的帮助下,我在网上查到相关资料,同时还找到了一幅幅形象各异的恐龙图片.

  同时也明白了,为了我们的明天,人类需要和平,为了我们的明天,需要我们去保护环境,为了人类的命运,请我们共同去保护地球”。

介绍恐龙的作文

  雷龙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走一步,就会发出好似雷鸣般的响声。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20多米。仿佛是一架会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长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长着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脸上长着三只大角,每只都足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忘而生畏。

  鱼龙长得很像海豚,它可以潜入水中寻找食物。

  翼龙的身体两边长着宽大的翅膀,它展翅高飞时,就像在天空中飞翔的轻型飞机。

  霸王龙是凶猛无比的肉食恐龙。它大大的脑袋,短短的身子,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

  伤齿龙并不是长着受伤的牙齿,而是长着能让动物受伤的牙齿。

  大约在六千五百万年以前,恐龙突然神秘消失。

关于恐龙的说明文

  恐龙是最受我关注和喜爱的猛兽之一。恐龙的样子很威猛,曾经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恐龙分为两大类:食肉性和食草性。食肉性恐龙的牙齿非常锋利,便于快速杀死猎物。而食草性恐龙吃的是青草、树叶等,不需要锋利的尖牙。所以,一般恐龙的食物链是食肉性吃食草性。

  这么多种类里,我最喜欢的是霸王龙,它的体长可达13。7米,体重7-8吨左右,臀高将近5。2米。霸王龙的血盆大口张开后宽约1。3米,有60颗牙齿,每颗足有30厘米长,就像一把把匕首一样相互交叉,能咬穿猎物的骨头。

  霸王龙的身体和后肢都很强壮,强壮的后肢还能踢死猎物。但是,它的前肢却退化了,只剩下1米。人们猜测:它是为了牺牲前肢重量去支持自己有更大的嘴巴和脑袋,来保持身体的平衡。霸王龙有集体捕捉猎物的习惯,它们首先把猎物围起来,然后扑上去,用匕首般的锋利牙齿撕咬猎物的皮肤。把它咬死后,再一起分享猎物,一只活生生的巨大梁龙很快就只剩一副白色骨架。

  大约过了几百万年后,一颗陨石突然从太空朝地球冲过来,直接重重地撞了上去。地球很快就被橙红色的大火和蘑菇云包围住了。陆地上,恐龙们慌忙四处逃窜,却被不知何处来的大石头和土沙掩埋、被洪水和大火淹死、烧死……恐龙就这样灭绝了。

  不过,上述原因只是一种猜测。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没有得到完全破解,但愿人们能早日攻克这个未解之谜。

神秘的恐龙

  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出现在大约两亿一千万年前,最后确神奇地灭绝了。今天我们所知道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由恐龙的化石得来的。

  恐龙的种类很多,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可以分为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和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它们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地上爬的。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如此的庞然大物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所以叫它“震龙”。

  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很长的时间,直到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了。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小天体撞击说”,6500万年前的一次陨星撞击地球导致了火山喷发和地球气候的巨大变化,最终使恐龙在地球上灭绝;另一种是“火山大爆发说”,即火山群爆发,熔岩浆喷出,接着便是冰雪世界来临,导致恐龙的灭绝。

  至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至今还未找出答案,这将是人类心中的一个谜,让我们去探索科学秘密吧!将来这个秘密就让我们去解答!

恐龙的种类及介绍

  拓展阅读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骼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骼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骼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振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破解它。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曾有人估计,恐龙的种类大约在900~1200种之间,科学家认为,已发现的恐龙,大约是曾存在过的恐龙种类的1/4。

  恐龙是生活在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很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统治了地球大约8000万年(1.44亿年前---6500万年前)

介绍恐龙的作文

  在一亿多年以前,地球上有很多恐龙,而且种类繁多,比如三角龙、霸王龙、棘龙和迅猛龙……

  单脊龙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食肉恐龙,在快速运动中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双冠龙身长约六米,体重约500千克,很善于奔跑。双冠龙的口鼻部很窄,而且十分灵活,这种结构有利于双冠龙将隐藏在岩石裂缝或狭窄空间中的小动物衔出来吃掉。剑角龙长约2.5米,体重53千克,头上长有骨质圆顶。剑角龙背部十分强壮,后腿上长满了肌肉。迅猛龙的体型不大,与火鸡相近。但是,迅猛龙的头部很长,大脑所占身体的比例很大,这表明迅猛龙是一种聪明的恐龙。

  恐龙时代有三个纪,分别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有以食植物为主的,比如板龙、巨刺龙、巨椎龙等等。也有专门食肉的,比如埃雷拉龙、斑龙、似鳄龙等等。

  恐龙是卵生的,有些恐龙就是靠偷别的恐龙的蛋生存的。一旦小恐龙破壳而出,就会得到大恐龙的细心照看,直到它们能独立生活为止。但是有些恐龙会在产蛋后就一走了之,让蛋自己孵化,长大。

介绍一种事物恐龙的作文

  现在世界上的霸主是人类,但在6500万年前,人类还未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种庞然大物将地球统治了一亿多年,那就是恐龙。

  恐龙大致分为两类:蜥角类与兽脚类。蜥脚类为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庞大,拥有自卫的方式,植食性恐龙中也有许多创造了世界奇迹,如“易碎双腔龙最大个体长达60到80米,重达220吨,约为两个蓝鲸的大小,接下来介绍蜥脚类恐龙的“死对头”兽脚类恐龙。兽脚类恐龙多为肉食性的,性情凶猛残暴,有的单独行动,有的则集体作战。

  说了这么多,那恐龙长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目前似乎还没有答案,这么说有人就会抗议了,那电影中的恐龙长啥样,以前的恐龙就长啥样,不对吗?对不起,电影中只复原了骨骼和皮肤,没有复原软组织,那为什么不复原呢?因为几千万年过去了,恐龙的软组织也早已消失,所以我个人猜测恐龙的外貌,再加上羽毛,脂肪等各种软组织可能像极了一只肉乎乎的金刚鹦鹉。

  恐龙曾在地球上那么厉害,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目前靠谱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气侯的变化使恐龙灭绝,一种是陨石撞击使恐龙灭绝。陨石撞击假说大家已经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当然,这也是最可靠的假说,所以我打算仔细说说气候变迁,恐龙早已在地球上存活了一亿多年,早就被中生代二氧化碳含量极高的大气适应了,但是65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突然降低,使恐龙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的症状,最终陨石在对恐龙又“插了一刀”,使恐龙灭绝。

  我想,一个物种灭绝,又一个物种诞生,这才是自然平衡的道理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铁路先进班组事迹材料

中专自我鉴定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