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卷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4月1日 星期三 雨

  今天家里包铰子一共包了三大盘,我数了数一盆有68只。这时爸爸问我:“如果有六个人吃,每人得到多少。”我写了一道算式:3×68÷6我想:首先3×68有多少个铰子,我列竖式算出一共是204个。知道了铰子的总数,又知道把它平均分给6个人,那就很容易了,204÷6,列竖式算出结果是34。我告诉爸爸每人吃68只铰子。

  5月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妈妈让我买4棵生菜和两元的豆腐,到了菜店我选了四棵生菜,然后让那个奶奶给我拿了两元的豆腐。然后奶奶告诉我生菜3.9元豆腐2.7元。我算出来一共要多少钱了,一共是6.6元,她应该找我3.5元。我付完钱之后就顺利的回家了。

  我回家之后爸爸妈妈都夸我买得菜好吃。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风和日丽,爸爸带我去钓鱼。爸爸的鱼竿长,有6米,也就是600厘米。我的鱼竿短一些,只有4米,也就是400厘米。爸爸钓的鱼又大又多,大的有35厘米长。而我只钓了几条10厘米左右的小鱼。虽然我没有爸爸钓的鱼大,但是今天我却很开心!

  6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们去买菜,我们买了2斤黄瓜、1斤西红柿,还有2斤我最爱吃的土豆。回来的路上爸爸问我:“黄瓜正好有4只,咱们一家三口,妈妈不吃黄瓜,我们两个人每人吃几只?我想起了以前学的除法,我说:“4÷2=2,每人吃两只。”爸爸点了点头,笑着说:“你算得真对!”

  我今天很高兴,不仅跟着爸爸去买了菜,而且还会算数了,真是太好了。

  2月26日 星期一 晴

  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圆圆的东西,吃的饼干,玩的皮球,水杯垫,好多好多。这就像我今天认识的小数点,这是我的一位数学新朋友。原来它躲在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去超市,它就躲在价签上,面包2.30元,果酱8.90元,这些小数点到底有什么用啊?去掉它看一看面包230元,果酱890元,哈哈,这回知道它的厉害了吧。

  4月1日 星期三 雨

  有一个周末,我院子里的好朋友来我家玩。我准备捉弄一下她,就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咱们每人只能喊出1、2、3、4,4个数,谁先喊道32谁赢,我来计数。你输了要接受惩罚哦!我先喊,2!”她想了想,说“不对!你已经知道了规律,我怎样都会输的!”

  因为32-2=30,30=5×6,5=1+4=2+3,所以我只要第一个喊出2并与她喊的数字之和是5我就能赢。本来我想利用这一规律,没想到竟然被她识破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卷子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日记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看见了这样一个题目:求圆锥的表面积。[题目]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6米,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点长是5米,求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我虽没有学习过求圆锥的表面积,但已经学习过圆柱的表面积,通过圆柱的表面积的解题方法知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一个侧面加上两个底面积,而圆锥的表面积就是一个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侧面是一个扇形,我虽没学过但我查了资料知道求扇形的面积是:扇形的面积=弧长×圆半径×1/2,题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一点长是5米,而弧长是3.14×6=18.84(米),扇形面积是18.84×5×1/2=47.1(平方米),最后用扇形面积加上底面积,就得到圆锥的表面积:47.1+3.14×(6/2)×(6/2)=75.36(平方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日记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有两道题把我给难住了。

  1、体育馆的东区共有30排座位,呈梯形,第一排有10个座位,第2排有11个座位,……这个体育馆东区共有多少座位

  2、有一串数字,第一个是10以后每个数比前一个大5,最后一个是90,这串数字连加的和是多少

  妈妈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如实的对妈妈说了,妈妈听后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淘气的孩子,老师很不喜欢他,因为他上课老做小动做。一次,老师正上课的时候,他又在做小动作,老师就让他算一道题,从1加到100,老师以为他可能就会安静一会了。可他很快就算了出来了,答案是5050。老师很惊讶,就问他是怎么算的。他说:“1+99=100、2+98=100、3+97=100、4+96=100、5+95=100、6+94=100……最后有50个100就是5000,还有一个50,再加上50就等于5050了。”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伟大的数学家,他就是高斯。

  我通过妈妈讲的这个故事,知道了遇到什么事要多想办法,多动脑筋。过了几分钟,那两道数学题就算出来了。

小学三年级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

  一、设计思想: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分析、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上述基本理念,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中,注重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设计一些趣味题型,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欢畅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其次,充分创设学生自主和小组合作探索的情景空间,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真正乐趣。

  二、教材分析:

  例1.通过探讨衣服和下装的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上下装搭配的每种穿法需要两步来确定,一步是上装的选择,一步是下装的选择,一件上装搭配一件下装就是一种穿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穿衣服,数字的排列,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有大量的操作时间,但他们对于衣服搭配中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还是第一次。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排列与组合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感知它们间的不同,且能初步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通过相关的操作活动,能够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4、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及比较(类比和对比)等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排列规律的过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顺序地来计算组合、排列数,初步了解简单事物组合和排列的不同。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衣服卡片、学生反馈单

  七、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教学广角.(极书.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

  这个周末小红班上组织一次秋游活动,她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愿意)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得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点击出示图片例1图(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

  ①师:谁来介绍一下小红衣柜里有哪些上装和下装

  师:那么你会建议小红穿什么去参加秋游呢?为什么

  师:你们提到了那么多不同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如果一件上衣只能搭配一件下装的话,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6种)

  ②a师:不少同学心里已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一起来验证以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是怎样的六种搭配方法,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四人小组活动,师深入小组指导)#p#分页标题#e#

  展示成果并交流:

  b.反馈

  生:我们是先确定上衣的,第一件上衣可以搭配3件不同的下装,第二件上衣也可以搭配三件不同的下装,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33=6(种)

  生:我们是先确定下装的,第一件下装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第二件下装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第三件下装也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222=6(种)

  生:每件上衣都可以和三件不同的下装搭配,就有3种穿法,那么两件上衣就有2个3,就是6种穿法。我可以用算式表示:2×3=6(种)

  师:刚才我们通过用学具摆一摆,得出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如果没有学具,只有一张图,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不同的搭配呢

  A:连线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有顺序的连一连,完成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样连的(巡视)汇报。

  B:字母表示

  师:连线是帮助我们思考的一种方法,如果两图也没有,你能想办法在白纸上把我们刚才讨论的结果简单而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吗

  师:太棒了。不仅能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还能用算式表示过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师展示一种有漏掉了连线的结果,并提问:他为什么会漏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如果没有学生漏掉的,此环节省略)

  照这样的推理如果4件上装和4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呢

  学生进行猜测后,同桌同学相互交流验证。

  师:我们刚才解决的是服装搭配的问题,有什么好的想法想跟大家说吗

  师小结:解决问题要按一定的顺序思考,这样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三)选路问题,加强思考

  我们帮小红解决了衣服的搭配问题,接下来小红开始准备吃早餐,奶奶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你们都做对了吗?你是怎样数完整的呢

  师再次提示解决问题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思考。

  (四)、排列问题,顺序思考。

  1.小红选了一条近的路,然后顺利的来到了少年宫。在少年宫玩得可开心了,最后是过一个幸运大碰撞密码是由□□两位数组成,十位上是2、4、9这三个数中的任意一个,个位上是3、6、8三个数中的任意一个,小红最少几次,最多几次可以打开。

  师:动手摆一摆,并记下来。并思考:怎样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汇报交流:(学生边说师边板书。)

  ①、数字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也可按数位顺序来摆: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然后个位数字;等等

  ②、两点连线(穿插组合)

  你们帮小红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

  (五)、反思总结,收获提高

  师:今天我们跟小明和小红去了少年宫,解决了生活中许多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建议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学习的知识,都是生活中的一些搭配问题,在搭配中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就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操作。#p#分页标题#e#

  八、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九、作业设计:

  1、有些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晚上要打电话给潘老师,老师的电话号码由八个数字组成它们分别是85972(3、5、6)而这个同学记号码的时候记的太匆忙,前面五位已经记下了,但是后面三位只记得数字而忘记了顺序,请同学们帮忙想想这样的电话号码有多少个

  2、握手问题,同学们顺利解决了问题,我们握手祝贺一下,三个人俩俩握手要握几次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导航:[第一单元]写自己的课余生活[第二单元]写身边熟悉的人[第三单元]写一幅秋天的图画[第四单元]写一则观察日记[第五单元]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第七单元]编一个童话故事[第八单元]自由习作

  今日推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

  自由习作作文1我真希望,灾区人民的房子,不是一堆堆的废墟,而是一幢幢美丽壮观的高楼。我真希望,灾区的人民,不是无家可.

2018年人教版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25分)

  1、

  和同样多。○比△多个。

  比少3个,再画个○,就比□多5个。

  △△△

  ○○○○○

  □□□

  3、8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8比9少,8比71。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和△一共有个。

  6、看图,把正确的序号写在里。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长方体有圆柱体有

  二、比一比(2分)。

  三、根据数的组成把算式写完整(6分)。

  2++=61++=7++=10

  四、在○里填上“>”、“<”或“=”(7分)。

  987106986

  3+4610-550+32

  五、计算(20分)。

  8+1=0+7=9-0=2+6=7+3=10-2=

  4+4=3+5=8-1=3+6=10-4=5+5=

  4+3+2=4+2+4=8-5-3=10-6-1=

  六、看图列式计算(40分)。

  7、8、

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温馨提示:卷面整洁2分)

  一、口算。(6分)见卷末

  二、填空题。(28分)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

  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

  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6分)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B、千克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B、厘米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B、2900千克C、3330千克

  4、一袋大米重15。

  A、克B、千克C、吨

  5、小包装食盐每袋重500。

  A、克B、千克C、吨

  6、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合。

  A、6060千克B、6600千克C、60060千克

  7、回形针的长度是28。

  A、厘米B、毫米C、分米

  8、一个南瓜重3。

  A、千克B、克C、吨

  9、一张床长米。

  A、2B、3C、4

  10、一本书大约重150。

  A、克B、千克C、吨

  七、动手操作(每题2分,共6分)

  1.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比1分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相当于2个3厘米那么长的线段。

  八、解决实际问题。(30分)

  (1)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2)绕足球场的跑道一圈有400米,跑5圈有多少千米

  (3)水果店运进一车苹果和梨,苹果有900千克,梨有2100千克,这车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4)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5).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4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

  (6)、一头黄牛重300千克,一头水牛重400千克,两头牛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它们比1吨少多少千克

  三年级口算测试

  班级:姓名: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590+70=800×5=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2018年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姓名班级分数一、我会填。(共30分)

  1、数一数。(共4分,每空1分)

  2、在里填上“>”“<”或“=”。(12分)

  25013379

  78326544

  65+154-11+342+23

  3、(4分)

  57

  4

  4

  4、数一数(共10分,每空2分)。.(1)一共有只小动物,

  (2)从左数排第4,排第,

  (3)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4)从右边起圈出3只小动物。

  二、比一比、填一填。(共8分)

  1、画一画。(4分)

  (1)画和一样多。(2)画,比多1个

  2、比一比。(4分)

  ○○○○○○○■■■■■

  ☆☆☆☆★★★

  ○比☆多_____个;★比■少_____个。

  三、我会算。(共22分)

  1、口算(14分)

  9-5=2+8=2+6=

  5+3=7+3=4+6=

  10-7=8-4=6+3=

  4+5=9-7=10-8=

  8-0=10-5=2、连一连(8分)。

  四、数一数,分一分。(共8分,每空2分)。

  五.看图列式。(8分)

  1、△△▲▲▲2、○○○○○○○

  六.用数学。(24分)

  1、2、

  3、4、5、6、

  4.、:、、、、、、

苏教版数学上册全程测评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测评卷(一)12.第六单元测评卷

  2.第一单元测评卷(二)13.第七单元测评卷

  3.第二单元测评卷14.分类测评卷(一)

  4.阶段测评卷(一)15.分类测评卷(二)

  5.第三单元测评卷16.分类测评卷(三)

  6.期中测评卷(一)17.分类测评卷(四)

  7.期中测评卷(二)18.期末测评卷(一)

  8.第四单元测评卷(一)19.期末测评卷(二)

  9.第四单元测评卷(二)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五单元测评卷21.期末测评卷(四)

  11.阶段测评卷(二)22.期末测评卷

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其中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3.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也就是时。

  4.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时长40。

  (2)爸爸每天工作8。

  (3)李静跑50米的成绩是13。

  (4)做一次深呼吸要4。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二、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6分=600秒

  2.分针走一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3.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4.小红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到达学校,她在路上用了20分钟。

  5.小军早上6:30起床,小强早上6:40起床,小强比小军起得早。

  三、单位换算。

  1时=分5分=秒

  4时=分3分=秒

  20分+50分=分

  24秒+48秒=秒

  1时-40分=分

  四、在○里填上“”“”或“=”。

  6分○60秒160分○3时

  4分○200秒3时○300分

  250分○5时60秒○60分

  10分○600秒120分○2时

  五、我会写。(写出每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

  1.

  2.

  3.

  六、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一个钟表显示的时间是11:45,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3.小军、小红和小伟三个好朋友住在同一个小区,他们一起去公园游玩。

  (1)汽车还有5分钟出发,汽车什么时候出发

  (2)他们什么时候到达公园?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4.一根长24米的木棒,每4米锯一段,锯一次用4分钟。锯完这根木棒用多长时间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秒针分针时针秒针60秒时针1时2.时分秒秒3.16011601

  4.5秒5.(1)分(2)时(3)秒(4)秒

  6.小明小丽

  二、1.?2.?3.√4.√5.

  三、60300240180707220

  四、==

  五、1.6:00306:30507:202.3:00904:3015

  4:453.3:452107:1531012:25

  六、1.9时20分-35分=8时45分

  2.11时45分+5分=11时50分

  3.(1)8时+5分=8时5分

  (2)他们9:30到达公园。

  9时30分-8时5分=1时25分

  4.24÷4=6(段)(6-1)×4=20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子女思念已故父母的诗句

一年级语文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