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简单介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介绍大熊猫

  熊猫,也叫猫熊、大熊猫、大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数量很少的动物。

  熊猫的生活习惯十分奇特而有趣。它生活在高山的森林里,喜欢吃竹笋、竹叶,一边吃,一边走,一边排粪,似乎不大讲究卫生。它喜欢爬树,常常爬到云杉树上剥皮,用不了很久,就将树皮剥得精光。它喜爱喝水,喝饱水以后,往往像喝醉酒那样东倒西歪,或“醉卧”在河边。

  熊猫很淘气。有时,当猎人出去打猎的时候,它便趁猎人不在家,大摇大摆地闯进猎人搭起的棚子,偷吃猎人的野味。吃完了,还把勺子扔得远远的,甚至把锅挂在树杈上。

  熊猫很机灵。森林里有一种小动物,叫竹鼠经常钻进它的洞里咬竹根。每当听到竹鼠咬竹根的声音时,熊猫便根据声音寻找它的洞口。找到洞口后,熊猫立即不停地向洞里喷着气,并用前爪在地上使劲拍打,这样一来可把竹鼠吓坏了,以为什么野兽要钻进洞里来吃它,于是赶忙逃走。谁知,熊猫早在一旁等待着,看见逃窜的竹鼠,马上扑上去,猎取一顿美餐。

  在大森林里生活,经常要遇到各种野兽的袭击。熊猫对其他野兽的袭击,总是坚决地还击。在熊猫生活的地区,有一种诡计多端的豺狗。这种野兽常常成群结队地跟随在马、牛、羊的后边,乘机扑到这些牲畜背上,然后扭过头从这些牲畜的屁股里把内脏掏出来吃掉。熊猫却有对付豺狗的办法。一旦遇到豺狗,它便四脚朝天仰卧在地上,这样既保护自己的屁股,又可以腾出四个脚爪来对付敌人。当一只只豺狗向它袭击时,它四爪齐抓,连撕带咬。豺狗一个个被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大败而走。

大熊猫简单介绍

介绍熊猫

  一说起熊猫,人们自然会想到熊猫黑黑的眼圈,正在吃竹子的样子,憋得真可笑,这次让我来深入的介绍熊猫吧!

  大熊猫全身毛茸茸的,除了耳朵、眼睛、嘴巴和它的四肢是黑色的外,其他部位都是白色的,真是黑白分明。它有一对圆形的耳朵,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对黑溜溜的眼睛,眼睛外长着圆圆的黑眼圈,就像戴着一副墨镜一样,看上去真可爱。

  有一次,妈妈带我到动物园里的熊猫馆里看大熊猫。那里有几只大熊猫。一只熊猫正在草地上打滚,像一个大皮球,那样子真是有趣极了!它打完滚又走到竹林里,伸出手抓起一大把竹叶,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另一只大熊猫正躺在房子里呼呼大睡,白白的肚子朝着天,有的人看见了,想叫醒大熊猫,于是就对着大熊猫喊:“大熊猫,别睡觉了!”大熊猫好像听懂了我们在说什么,就用手盖住了眼睛,却翻到了另一面继续睡觉,好像对我们说:“求你们,别吵了我要睡觉!”有的人继续喊,大熊猫是在忍不住了,揉了揉眼睛,伸了一个懒腰,起来了!它走来走去,看着我们,好像在找到底是谁吵醒了它。

  我特别想要只熊猫回家养,应为他的样子实在太可爱了,令人忍不住啊!

大熊猫

  一)说到大熊猫,它可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了。我相信,听了我的介绍,你也一定会喜欢它的。大熊猫全身上下都是黑白色的,黑色的部分有:耳朵,眼圈,手和脚。白色的部分有:头和身体。整个身体肥肥胖胖的,像一个圆圆的大皮球。废话不多说,先让我来介绍一下它吧!大熊猫,又名大熊猫食肉目。大熊猫属于猫科动物。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主要分配在中国四川西部,陕西秦岭南坡已及甘肃文县等地。是中国特有种。栖息于海拔20xx——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喜欢独居,除产仔外,无固定巢穴,昼夜均有活动。主要以竹叶,竹杆,竹笋为食,兼食野果,鸟卵,竹鼠等,边走边吃。听,视觉迟顿,嗅觉灵敏,善爬树,游泳。孕期3——5个月,偶尔有3仔。初生幼崽约120克,全身粉红色,有稀疏白色的胎毛,眼睛几乎看不见,到四十多天才睁眼。全由母亲抚育,一岁多才独立生活,5——7岁性成熟,寿命约30年,而繁殖年龄段仅在2——13年。中国的所有大熊猫的数量以降低至900——1200只,所以说大家一定要爱护好大熊猫。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也开始喜欢上大熊猫了吧!

  (二)可爱的大熊猫今天,我和爸爸还有许多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乘车去安吉竹博园参观。我今天是特意去看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地区。人工饲养的小大熊猫主要吃些嫩竹、苹果、牛奶、面包等。8个月以后就特别爱吃、竹子、竹笋。一走进竹博园就看见用竹子编成的凤凰。漂亮极了。沿着园内弯弯曲曲的小路终于走到熊猫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憨态可拘的熊猫躺在一个人工搭建的环境里,站在围栏外,放眼望去,熊猫的身子胖胖的,尾巴很短、皮毛光滑像黑色的绸缎。头和身体是白色的,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两个圆圆的黑眼眶就像戴了一副大墨镜。我听爸爸说熊猫小时候特别活泼、很爱动,整天爬上爬下,可是长大后就特别懒。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饿的时候才摆动着胖乎乎的身体找东西吃。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且数量很少。我希望它们在人类的保护下繁殖的越来越多,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和我一样,近距离的和大熊猫嬉戏、玩耍看它可爱的样子。

  (三)熊猫是我国国宝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动物。熊猫有两个半圆形的耳朵,有西瓜般圆圆的头,脸上镶嵌着两只黑溜溜的眼睛,眼睛的外框也是黑的,像九天九夜没睡觉似的,眼睛下面有一个能吃竹子的嘴巴。熊猫全身黑不溜秋的,肚皮却是白的,四肢也是白的,真有趣。它的四肢短小,身子圆滚滚的,趴在地上走来走去,看起来可爱极了。我真正认识熊猫,是在我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爸妈要带我到漳州动物园看熊猫,我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到了动物园,我直奔熊猫馆。馆里的熊猫一只只站得东倒西歪,其实,那是它们太胖了,看起来好像都站不稳,我被它们逗得哈哈大笑。我去旁边的竹林里摘了竹叶走过来。熊猫一看见我拿来竹叶,都精神抖擞,个个蹒跚地朝我走来。哈,现在走得多稳当啊!我把竹叶拿到左边,熊猫就跟我转到左边;我拿到右边,它们就走到右边;我这样左右移动,熊猫的眼睛跟我转来转去,不停地走啊走,不一会儿,熊猫终于“晕”了,我才放下竹叶给它们吃,它们吃得津津有味。我真喜欢熊猫,我跟它们玩的时候觉得很有趣,我真想养一只。

熊猫简介

  大熊猫起源于900万年以前,历经自然历史的变迁而顽强生存到了现在,成为了人类的朋友和邻居,并演变成了以竹为食的非凡家族。它那毛茸茸、黑白相间的亮丽外表,憨态可掬、温驯善良的形象和独具魅力的风采及奇特秉性,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了和平友好的使者。

  早在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现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成立时,就选中它作为这一国际组织的会徽和会旗的图案,视它为世界范围内一切野生稀有珍贵动物和植物保护的象征。大熊猫作为自然界一种现存的早期生物,对研究自然界及其生物的演化过程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使世界不少学者倾其毕生精力以求取得特殊意义的突破。如何保护好这一濒危物种,使其繁衍生存下去,是所有大熊猫科研保护机构的神圣使命,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介绍大熊猫作文

  大家好,我叫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大家都称我是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也有“活化石”之称。你们可能对我的模样很熟悉。

  憨厚可爱的我性格很温顺,不喜欢打打闹闹。我的体型像一只狗熊一样,胖胖的,体重约110千克,体长约180厘米,尾巴小小的短短的,像一只小老鼠那么大。别看我尾巴小,头可大着呢,头部和身体有黑白相间的绒毛,摸起来很柔软。

  我长期在高山深谷稠密的竹林丛中,整天过着神秘的“隐士”生活。别小看我胖,行动缓慢,但是我能迅速而灵活的爬上高大的树木呢。我的听觉和嗅觉很灵敏,就是有一点不好,我是个天生的近视眼,视力差。我每天都要到小溪或小河边喝很多水,吃饱喝足以后就在大树下呼呼大睡起来。在动物学上,我属于食肉目,但我却喜欢吃素,主要以竹类的竹笋,竹叶为食。可能胖的缘故吧,我怕热,不怕冷,所以到了冬天,我从不冬眠,和平常一样过着快乐的日子。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吗

介绍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属于熊科,身体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它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中国国宝”。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圈养的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大熊猫为什么被誉为“活化石”呢?是因为在100多万年前大熊猫遍布我国的南半球,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持到了今天。大熊猫不是猫,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百分之九十九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是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他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要珍惜它。

介绍大熊猫

  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最喜欢的要属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它胖嘟嘟的样子十分可爱,赢得了很多人的心。

  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体型比较肥硕,富态、尾巴短。体长1。2~1。8米之间,体重80~120千克,最重的可达180千克。它的头部和身体的毛色黑白相间,标准的八字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熊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粉粉的,浑身光溜溜的,只有12克左右,大约20厘米。随着时光的流逝,黑白色调的外衣就会出现,体重也会根据食量迅速增加。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在什么地方吃东西或休息,只是不停地剥竹竿,吃竹叶,99%的食物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吃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

  在野外,大熊猫生活在2000~4000米的高山竹林里,竹林就是它们的家。不过目前大熊猫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加上人类的猎杀,大熊猫数量已经不足1600只了,早已成为珍稀动物。

  800万年前,和它同时代的剑齿虎、猛犸象等动物早已灭绝,只有它幸存下来。所以,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我们就有责任要保护它们!

大熊猫的介绍

  熊猫初生的幼崽非常小,大小近似小熊猫的幼崽,体重仅有90-131克(最重的也仅有170多克),平均约为100克左右,仅占母体体重的1/900。而黑熊的初生幼崽为母体的1/200-1/300,相对地比熊猫要大3倍以上。

  故熊猫实际上是早产儿,出生时两眼紧闭,全身呈浅红肉色,仅具有稀疏的白色胎毛。身上的胎毛长些,约有0。5厘米,头部、四肢及尾部的毛较短,约为0。2厘米。尾巴较长,约为体长的1/3。头型比她们的父母要扁平而圆钝些。初生幼崽虽然小,但叫声却相当大,与她们的个儿很不相称。

  时而项初生婴儿的哭声,时而又象初生小狗的叫声。随着个体的长大,其叫声也就逐渐减少。两个月以后,类似婴儿的啼哭和象小狗的叫声消失了,只有呼唤声了。约一周时间,幼兽的耳朵、眼圈和肩部开始长出微微发黑的毛蔟。十天以后,后肢也出现黑毛,耳朵的黑毛更明显,眼圈的黑毛扩大呈为圆形,直径约有1厘米长。半月左右鼻孔和嘴角的周围出现黑色。

  接近20天,原有的黑毛增浓,胸部出现黑毛,眼圈黑毛继续扩大,并由圆形变成斜长方形,与成兽相似。这是她们的颈子和前后脚掌也出现黑毛。25天以后,黑毛扩展到整个颈部和胸部,眼圈也扩大多了。新的白毛也长出,黑白分明。到50天,胸部中线 以及腹部偏下的部位毛色为红棕色,其余为黑色,但略带深棕色,尾尖也出现一撮黑毛。初生的幼兽,四肢甚为软弱,完全不能站立。

  在两个月以内,基本上不活动,除了吃奶,就是睡觉。当饥饿找奶时,虽极力爬动,也只能偶然地向前移动一点,多采用左右翻滚滚动。两个月以后,稍能活动,并能爬约两步,但 四肢并不协调。两个半月以后,后肢能够支持身体,还能勉强走几步,3个月时,后肢开始有力,能走1米多远,但仍不够稳,时有翻倒。

  4个月以后,能跑几步,并爱打滚,常爬到母亲的背上玩,滚下来又很快的爬上去。4个半月以后,特别爱活动,当母亲吃竹叶时,也学着玩,但还不会吃。半岁时开始学会吃些竹叶。 幼兽体重的增加,最初较慢,半岁以后正直春季,增加较快。一般说雄性幼体比雌性幼体同月龄增重要多些。

介绍国宝大熊猫

  我们国家有很多珍贵的动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全身胖乎乎可爱的大熊猫。如果你没见过它,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大熊猫全身毛茸茸的,除了耳朵、眼睛、嘴巴和它的四肢是黑色的外,其他部位都是白色的,真是黑白分明。它有一对圆形的耳朵,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对黑溜溜的眼睛,眼睛外长着圆圆的黑眼圈,就像戴着一副墨镜一样,看上去非常可爱。

  有些小朋友可能会问大熊猫是猫吗?那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它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国宝呢?那我们就先来了解第一个问题,大熊猫不是猫,不要一听到大熊猫里有“猫”这个字就认为它是猫,大熊猫属于熊科动物。

  然后再了解第二个问题,大熊猫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居住与海拔2400至3500米高山竹林中。它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度以下的缓坡地形。

  最后再了解第三个问题,物以稀为贵,不仅由于其数量少,大熊猫是人们常说的活化石,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这对于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球的环境变化,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听完这么多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后,小朋友们对大熊猫是不是有所了解呢?希望小朋友们都能给爸爸、妈妈、姥爷、姥姥、爷爷、奶奶讲解一下吧!

介绍大熊猫

  大熊猫在我国已经很稀少,是一级保护动物,还称为国宝。

  大熊猫的毛是黑、白两色,大熊猫很笨拙,它八字形的黑眼圈,像一副墨镜。

  大熊猫爱吃箭竹,它生活在四川,它的历史有上百万年。

  大熊猫爱睡觉,如果有人给它送东西来,它不吃,就是那样傻傻地睡着,有时它在翻跟斗,我以为它醒了,可是这只可爱的大熊猫却还在睡觉,我觉得很奇怪

  大熊猫还被称为“和平大使”,它来到美国、加那大等很多个国家,它是友谊的象征。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妈妈对初三孩子的鼓励和期望寄语

以自由与束缚为话题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