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的意义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共读书共成长作文

  书,人类的朋友。一个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将是终生的。孩子有书相伴的成长年代,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记得孩子刚刚牙牙学语的时候,把一本书放在其面前,她会马上安静下来。翻看色彩丰富的图片书,享受着那份新鲜;从此开启父母陪孩子读书的时代。夜晚,躺在床上,和孩子共捧书,孩子看着书中的插画父母用声音给孩子诠释书中的故事,氛围是温馨的。孩子小的时候,都是讲述有爱的故事,让孩子在爱的故事中成长,感受成长的温馨。

  长大些了,每月带孩子去“逛”书店,挑选适合孩子读的书。做父母的也会挑选一些育儿、家庭教育的书,充实自己。开始的时候,父母会根据自己的判断,为孩子选择适合孩子读的书。孩子大些了,会自己选择喜欢的书。每当走出书店,看到了挑选到的心仪的书,看到孩子满意的表情,幸福感真的油然而生。

  书,丰富了孩子的知识,也增强了家长的教育观念。社会大课堂中,没有如何做家长的学习班,每个做家长的都是在实践中总结教育,为教育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源泉。书,成为了实践补充的动力。从书中,汲取经验的养分,理论结合实践,丰富了家长,孩子从中也受益了。

  孩子的读书,会分几个阶段。不识字的阶段,主要是看些图画书,认知颜色、事物,听爸爸妈妈讲书上的故事。父母在给孩子读书时,让孩子看着书上的字,让孩子也有闻到墨香的感觉,让孩子爱上读书。孩子学习拼音后,选择一些带拼音的书籍,让孩子来读,孩子会从书中自己读到自己能掌握的东西。慢慢的认识的字多了,孩子就能独立阅读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独立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开启孩子真正的读书之旅。

  读书,是个坚持的事儿。做什么事情,认真和坚持是最需要的,读书也是。认真阅读,坚持阅读,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养成众生读书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益的。让我们在读书中快乐的成长吧。

共读一本书的意义

共读一本书作文

  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书是一个充满知识的宝库;书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呀,秦牧曾说:“优秀的书籍像一个智慧善良的长者,搀扶着我,使我一步步向前走,并且逐渐懂得了这个世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优秀的书籍出现,他们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知识。我们家在双休日,都会看一会儿有益身心的文学书籍。

  这次,我看了一本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听爷爷说,他小时候也看过这本书呢!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兴奋之情翻开了这本书,刚看了几页,就被这本精彩的小说深深地吸引了。小说讲了一个出生在穷苦家庭的少年保尔,以惊人的毅力,让人惊叹的勇气,不怕任何困难,加入了红军,以他的热情为党服务。他视恶如仇、正义,不怕任何恶势力。他上过前线,去寒冷的森林修筑过铁路。每次都满身带伤地被领导送了回来。但他总是在伤没痊愈时又溜了回来,让团委书记派任务给他。

  终于,保尔病倒了,他四肢因打仗时脊柱受伤而瘫痪,眼睛也因为发炎而失明了。虽然他的朋友都很为他担心,可他自己却很乐观,坚持写作,竟成功地写了一本书,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妈妈看到了我这本书吧,也要来看,爸爸见了,也加入了战团。我们三人为了一本书而抢来抢去。最后,我们定下了一个计划:早上爸爸看、中午妈妈看、晚上我看。因此,我常常看到晚上11点钟才不情愿地在妈妈的数落下睡觉。

  这就是书的魅力,书香伴我成长!

亲子共读的收获和感悟

  作为年轻的父母,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其实,亲子共读就是的方法之一。一本书就是一座桥梁,一个故事包含许多人生哲理,可以引申出很多话题,孩子在轻松愉快地读书过程中对自己的想法和评价不再掩饰,碰到的问题也乐于向父母请教。

  作为家长,在和孩子看书、共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许多乐趣和惊喜。老师推荐的《小眼睛大世界》这套书非常好,孩子读起来很有兴致。这套书中有一部分介绍了人类的起源和朝代的更替,孩子对此很有兴趣,有时候会问,为什么以前的人会长成那个样子啊,为什么会有奴隶啊?为什么要打仗啊?在给孩子解释的同时,感觉自己也回到了孜孜求学的孩童时光,心里的快乐无语言表。

  我们做家长的所期待的是孩子渐渐认识故事书里的优美字汇与辞藻,培养对图文的审美观,以及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藉此探索自我,了解外在世界,进而建立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可我觉得,对孩子要求不要太高,现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而亲子共读的重点是孩子“想要阅读”,因为有了阅读欲望,孩子才会主动去接近图书,而不断的阅读才会带来持续的进步。

  还有一点感受就是在共读活动里,家长作为引导者,我们应经常表出现鼓励孩子的行为,不管孩子选择什么书,提出什么问题,发现什么观点,都要去鼓励,在他们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并延伸

  问题激励孩子的想法、肯定孩子自己的思考方式,正面回答孩子的回应等等。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小的时候不一样,社会的发展,多媒体的普及让孩子了解的世界更加宽广,而我们的思维在他们看来就有点落伍了,而亲子共读给我们与孩子的交流提供了机会。

  亲子同读要确立这样的原则:首先、读经典的书、读适合的书;其次,每天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然后,要经常和孩子聊聊书中的内容。最近孩子在背诵传统文化中的《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也是影响的一种,它三字句,句子短小,形式整齐,押韵上口,它的前后句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明白,通俗易懂,孩子喜闻乐道。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一起,边读边给孩子解释其中的典故,每一个典故就是一个小故事,孩子听得很有兴致,记忆起来效果也很好,寓教于乐。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平等的,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品质,书籍是知识的源泉,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亲子共读就是提升孩子品质的桥梁和纽带。

共阅读、同成长

  前几天,在浏览网页,看到了一个非常醒目的字眼“阅读改变人生,公益‘再’行动”的公告,我点击进去一看,原来是“大管家”老师博客里的一篇文章,是一份第二届校讯通公益捐书活动倡议书,活动的主题是:“手拉手、共阅读、同成长”,让大家捐出一本书,献出一份爱,让更多的人都有书读,活动开始的时间是九月六号,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昨天,我打开了网页,好多博友都开始行动了。都点亮了爱心,献上了祝福,写上了自己要捐的书的数目,在他们的博客头像下方都有一颗红色的爱心标志。 这颗红红的爱心标志,让我心动,于是我开始行动了,立刻献上祝福,填好捐书信息,进到自己的博客里一看,一颗红红的爱心标志在我的名字前面,是那么的耀眼、闪光。 有言必有行,今天,我开始在书柜里翻了个遍,寻找着适合他们的书,经过精心挑选,选出了一整套8本的《快乐课堂》、《傲慢与偏见》、《迪迪日记》、《一百个科幻故事》和《学会珍惜》共十二本,这些书有的是我的奖品,有的是我们洛阳的真人真事的记录。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也是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我觉得这些书有的在书店不容易买到,应该更有阅读意义。我希望远方的同学们也很喜欢,从中收获多多。 书找好了,一本一本檫拭干净。我准备做个爱心卡,我觉得自己做的更有意义。

  首先,我找来了一张彩纸,在粉红色的卡纸上画上两个对角“心”,小心翼翼的用剪刀剪下来,寓意着我们可以心连心,一起放飞梦想。 接着,我把贺卡上的两只小熊剪了下来,贴在爱心卡的中间,那两只小熊手拉着手坐在一起,我在爱心卡封面的小熊旁画上了一对翅膀,我希望我们可以和远方的同学们手牵着手,一起阅读、一起成长、一同展翅高飞。 最后,我在卡片里面写了一段发自内心的祝福语:读书可以使人进步,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手拉手,一同畅游书海,感受读书的魅力,一同成长! 收拾完毕,我把书送到了邮局,带着我的心愿,带着校讯通所有人的心愿寄走了。

  朋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点亮爱心,写下祝福,为渴望阅读和学习的同学们点亮一盏通往希望的灯,让爱汇集成涓涓小河,融入爱心的海洋,让书香伴爱远行吧!

同读书,共成长

  我是一个“读书迷”,任何书都愿意看:历史,考古,科学,科幻,家里仓鼠也有近百册。在家里,在床上,在地铁里,巴士上,在商场里,书店中,总有一本书让我魂牵梦绕,沉迷其中,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奇幻感受。我也常常与父母们讨论书中剧情,一家人,同看,同乐,同悟。母亲喜欢在网上购买书籍,一买就是一大摞,她也十分喜欢看书。有一次,母亲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卑鄙的圣人——曹操》8册。真牛!文中的剧情总是引人入胜。

  我在看书时总是全然不顾,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自己手头上的事儿。一次,我在看《霍比特人》,很好看。我在做作业的时候,书就在手边上,我强烈抑制住自己不去翻开,可我怎么也克制不住自己了,抓起来就看了起来。这事妈妈可是不允许的呢!我津津有味看了一页又一页,真有一种“窃读”的滋味呢,但是大事不妙,被路过的妈妈发现了,还是挨了一顿不可避免的数落,真遗憾,不能再看下去了,唉——

  其实,有这本书改编的电影我也看过。它是家喻户晓得《魔戒》的前传呢!妈妈也曾经看过,也因为看书也常常走神呢,可入迷了。

  再说说爸爸,他很爱看报纸,读报,也常常与我和妈妈交流呢,一起讨论时事新闻,人我们与时间接轨与世界接轨!现在,父母也在手机上浏览,看书看报,读了历史,才明白了世界 。

共读书

  看到学校“共读书、共成长”的征文题目,不禁令人浮想联翩。转眼间,孩子已经上初中一年级了,回想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历历在心。孩子从小自立自强,热爱读书,学习积极主动,生活独立性也很强,很少让我们家长操心。

  在孩子出生之前,家里已经准备了不少书籍,既有家长为自己准备的各方面育儿、教育、科普的,也有为孩子准备的故事、游戏、音乐方面的书。像所有即将为人父母的家庭一样,对自己的孩子信心百倍,不把孩子培养成才誓不罢休。孩子出生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刻,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家长的辛劳和汗水。后来和孩子交谈,孩子说从小到现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那本有声书,书本打开后不但会有音乐伴奏的讲故事,而且每一页打开后是一幅立体的图画。每天下班回家,我放下手中的东西,第一件事就是和孩子把这本书再读一遍(准确说应该是再听一遍),这已成为孩子牙牙学语时每天的固定节目,孩子对所喜欢事物的耐心和毅力令大人自叹不如。

  孩子一天天长大,与孩子共同读书自然成了家中的固定节目,每天睡前阅读是雷打不动的,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中国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大批图书陆续读完了。在读书过程中,在孩子睡梦中的微笑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间读书成了孩子的习惯,书籍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和孩子一块选书,和孩子共同读书,然后交流读书心得,成了家里的常事。孩子的爱读书成了家里亲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了教育更小弟弟妹妹的榜样。逢年过节,亲戚给孩子的礼物大多是书籍。逛书店成了全家的一件乐事,周末节假日全家一起逛书店,徜徉在书海里,闻着墨韵书香,全家一起选书,为决定选那本书而争论不已,各说各的理由。选定后大家轮流阅读,然后交流阅读心得。在和孩子选书、读书的过程中,共同见证了孩子的成长。

  随着孩子的长大,读的书也越来越多,如杨红樱系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探险、中国古典名著等古今中外的大量书籍。现在正为孩子的读书犯愁呢,随着学习压力加大、作业的增多,孩子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家长不得不压缩读书时间。忙里偷闲,孩子捧上一本喜欢的书,就像是抱了一块宝贝一样,爱不释手,舍不得放下,一定要读完,才肯罢休,简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面临期中考试的缘故,学习比较紧张,每天都要做不少的作业,不得不让那些喜欢的书寂寞了一阵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至今是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在孩子的假期中,我们经常和孩子一起到各地旅游,旅游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过程。自己的所思所学,要能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和验证。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追寻中,才能开眼界、阔心胸。

  有人说:“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

  高尔基说:“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印证了生活的艰难和读书的意义。

  读书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丰富了我们的家庭生活。在阅读过程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树立了理想。孩子的成长见证了全家共同的进步,读书已经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读一本书

  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书,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给我们指引着成功的道路。

  书让我们知道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如: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看过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不可貌相;《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也被带进了那个时代,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个小女孩的痛苦。这个故事,使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光阴、岁月。

  书让我知道了很久以前的故事和事情。如:《三国演义》它让我知道了战争时期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也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阴险狡诈的人。还让我知道了许多的军计。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上下五千年》那一篇篇耀眼的历史,使我们永远刻在心中的最深处。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写得棒、写得妙。读一本好书,可以使我们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

  书上的字,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在我们的脑海里快乐的跳着优美的舞蹈。书是一对幻想的翅膀,让我们遨游在蔚蓝的天空!

同读一本书

  伟大领袖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凡是古今有成就的人都酷爱读书,书是一座黄金宝库,是无价之宝。

  每逢我的生日,总会收到许多精美的礼物。但当我看到一本本好书时,总是乐得合不上嘴,抱起书就奔向我的书房,连声“谢谢”都忘在了脑后。虽然我那时识字不是很多,但还是借助书上的注音津津有味地品起书来。读完一篇篇故事,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快乐。

  渐渐的,我长大了,读书的胃口也开始大起来,便不再看那些童话、连环画之类的书了。我便捧起简装的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冰心散文》等经典名著。开始还有些走马观花和囫囵吞枣,但后来就慢慢地融进了书里,与书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我还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如:无所不能的孙悟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阴险狡诈的曹操;好识天下英雄的及时雨宋江;性情刚烈的武松;坚强不屈的保尔……他们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书和报纸已经装满了书橱,学习桌上、桌洞里、沙发上到处都是书,妈妈都说我家都快闹书灾了。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书籍伴随着我成长。

  现在,每到星期天和假期里,我都会不自觉地走进书店,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感到无比的惬意。新华书店里,常常会有一个读书如醉如痴的男孩,他有时凝神思索,有时忍俊不禁——那就是我。有时看书入了迷,妈妈来接我回家,我都没听见。在家里,我也会捧起自己心爱的书,读上好几遍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对我总有着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让我百读不厌。

  书,简单的四笔画,却意味无穷。我读书,我快乐!

共读一本书

  父母是严厉的,总是望子成龙,因此,不准我看电视,不准玩,不准看闲书等总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书令我和父母成为了好朋友。

  有一次,放学晚了,我妈妈来学校接我回家。我回家后突然想起我上次买的《童话故事集》,便想拿出来和父母一起分享一下。于是我从书架上一取下,连看也没看一下,就拿到了妈妈面前。妈妈一看书,便说:“宝贝儿,你什么时候想看这种类型的书了?”我一瞧书,原来我粗心拿错了,这是《给您的孩子留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对妈妈说了我拿错了,可妈妈却说:“宝贝儿,既然拿来了,就看一看吧。”

  我虽然对这本书没兴趣,但妈妈开了口,就只好一起看看。十分钟,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妈妈和我把书看完了。看完书后,妈妈对我一反常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以前是她错了,她不该处处管着我,经常不给我自由,她还说自己会改正!我听了,感动极了!妈妈态度的改变,多亏了这本书呀!

  是呀!书中说得好。做为父母不该处处管着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自由藏起来,不要让孩子没有童年,让他们理直气壮做孩子,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呀!自由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的童年。童年是孩子的,做父母的应该给予孩子自由,孩子玩累了,自然会学习,说不定,还能考一个意想不到好成绩呢!

  我和父母共读了《给孩子留一片自由的天空》这本书,这本书拉近了我和父母的距离,同时,我父母通过这本书也进一步的了解了我。

认识到了共读书共成长的真正含义

  共读书共成长,在一起,我觉得只要孩子读书就好,作为家长的我,已经有足够的知识了,可是我错了。

  尤其是最近,当一次偶然,我和孩子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和孩子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光明与声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成全中,海伦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四处募捐用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她曾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劲。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她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话,那这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

  知识给了海伦力量,这力量正犹如一根接力棒又传到我和孩子手上。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曾因孩子眼睛的不好,耳边时常充斥着孩子学习的辛苦和做康复训练的怨言,面对这些无形的压力和学习任务,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呢?是放弃这次艰难的攀登还是迎着困难勇往直前?读了海伦·凯勒的著作,她又一次给了我和孩子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坚信,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信念,美好光明的未来一定属于我们。

  而这次和孩子共读书,也让作为家长的我,认识到了共读书共成长的真正含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内容

垃圾分类好处和坏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