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活动记录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幼儿园区角随笔

  许多老师朋友们不知道如何写教育随笔《大班区角随笔范文,锋锋的坏习惯》分享给你,对其他教师的工作开展很有用,把附加内容添加整理了下,希望对读者有用,还有相关值得参阅的随笔性文章推荐给你,大班幼儿教育随笔,大班随笔范文短篇,大班教育随笔范文大班午睡。

  我们的锋锋自理能力很强,是个聪明又能干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喜欢吃白饭,不吃菜;不是自己的东西却一定要说自己的;明明是做错了却始终不承认。我们也和家长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但是效果不明显。今天早上,锋锋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幼儿园,妈妈从他的小书包里拿出了两件东西,一件是彩虹糖,另一样是装饰用的两个小铃铛。妈妈生气的对她说:“这些不是你的东西,不可以拿到家里来,赶快去还了”。

  但是锋锋就僵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妈妈要赶着上班,急急忙忙的就走了。我把他拉到了身边,问他彩红糖是谁的?他不理我,一连问了好几遍,后来终于告诉我是涛涛的。我又对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拿。你要是喜欢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会给你买的!”他会意的点点头,我把彩虹糖给他。他一溜烟的跑了,一开始我还以为他真的去还掉了,谁知走过去一看,只见他嘴里正嚼着糖,还把糖塞倒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我简直要被气炸了,才说好不到一分钟,他就变卦了,我真的要昏倒了。后来我与锋锋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终于我们达成了共识,决定要联手帮助锋锋改掉这个坏习惯。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大班区域活动记录表

小班区角活动随笔

  我们班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为幼儿设立了几个实用的活动区域:游戏区、表演区、美工区、音乐区、图书区。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大胆想象、尽情享受,获得了在作业活动中难以得到发展。

  他们在活动区主动地活动、自由交流,收益颇多。美工区的幼儿相互交流着从家里带来的折纸方法,粘贴大树和小鸟,配合得相当默契,缺少活动材料他们会主动向老师求助,更多的时间是自己安排解决问题。音乐区的幼儿自编的小歌舞有声有色,吸引了周围好多小朋友来观看。

  我发现了许多美好的细节。一次,龙俊小朋友一个人在游戏区玩得很起劲,很投入的拼摆着积木。我悄悄看着,没敢打扰他。只见他一边搭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我很好奇,忍不住问道:“龙俊,你在做什么?”他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老师,你看这边是好高好高的大楼,楼前我还修了一个漂亮的大花园,旁边是垃圾桶。”“老师,你知道为什么我在这里放垃圾桶吗?”国奥问我。我说:“为什么呢?”“因为叔叔阿姨路过这儿时可以把垃圾放到这里面,周围就不脏了,我也就不会生病,可以天天上幼儿园了。”他犹豫了一下问:“为什么总有些叔叔阿姨,把脏东西随便扔到地上?苍蝇落在上面臭死人了。”我想,成年人素质不高我也很无奈,怎么办呢?我只好把龙俊的问题交给大家来思考回答。结果教室里乱了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声讨不注意保护环境的大人们,也有的幼儿替大人开脱,吵成一锅粥。我就引导大家说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这样,加深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区角活动总能引出许多教育契机,达到的效果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区角真正成了孩子健康成长、尽情享受任意挥洒的自由空间。

活动日记

  课间活动可真有趣啊!

  “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火箭般的冲出教室。开始了热闹无比的30分钟热烈的玩耍。先看看校园吧!看一年级的老师有的带着小朋友上厕所,有的带着他(她)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有的小朋友自己在操场上磨练爬树,好像要早早的超过我们。看二年级的和三年级的正在比谁的悠悠球更厉害,只见一个雷霆S把一个光子精灵的悠悠球打败了,你们一定很吃惊,竟然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看五年级的和六年级的更是热火朝天,只见他们正在玩过黄河的游戏,看那些大哥哥们正在使出吃奶劲把对方给拉过来。

  我们班也不会甘拜下风,更是别有一翻风味。只见我们班的男生分成了3波,第一波的男生在玩穿越火线,第二波的男生在玩植物大战僵尸,另一波的男生在比悠悠球。些说说穿越火线吧!看景京源正在和

  李杰“格斗”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杨正“杀死”。植物大战僵尸中温梦瑶发射“炮弹”一炮就一个可真厉害。悠悠球的同学正在激烈的战斗,输了的正在垂头丧气的沮丧,赢了的正在暗暗自喜。看看女生组吧!他们不知是怎么的,都哈哈大笑,笑的最欢的是刘雅欣都开始打滚了,我们也被都笑了。“叮铃铃”上课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院子,

  回到教室,期待下一次下课。

  啊,课间活动真精彩,我爱这个校园!

中班区域活动随笔

  中班上学期,幼儿园决定让我班试点实验班,主要在区域活动开展上进行试验,开创出一种非正规活动的进行模式。因为是实验班,所以幼儿园的决策层和实验班的所有老师一起共同策划和布置了班级的区域布局。我们中班的场地因为是改造的,所以本身有点挤。但因为区域的需要,又放置了六张正方形的小桌子。刚放进来的时候,老实说,我觉得很挤。因为习惯了传统的集体教学,觉得好像没有一块大大的空场地作为集体教学的位置,好像不知道小朋友要怎么坐。一直都在这种感觉中。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场地就是这样的,就必须得要面对现实,要根据新场地来安排活动。

  现在我们的集体活动基本上在前面部分的场地上。后面的桌子,我们渐渐地发现它的好处了。因为小朋友经常会有程度不同的,学习的进度不同,完成任务的速度不同,那些先完成的人和后完成的人一般都是我们老师比较难管理的部分,完成快了没事干,完成慢了,又管不着。但是现在我发现麻烦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因为,每次先完成的,我就打发他们去参与区域活动,因为有平常玩区域的经验,他们一般也能自主地开展起来,有些孩子还能坐一些自主的事情,比如上次他们玩过什么了,兴趣还有,这次就又去玩了。而且,他们在后面玩区域尽然一点也不影响前面孩子的学习。这种情况,让我可以专心辅导好剩下来的孩子的学习。

  有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我又打发那几个所剩无几的孩子到后面去继续完成。我自己对大部分的孩子继续下一个活动。有些孩子比较做事比较细心,作品做得很仔细,但是花的时间很多,有时候,老师也不忍心打断他,但是因为场地和环境的关系,会忍痛打断。但现在因为有了这个条件,我就可以允许他做完。比如今天做手工“花仙子”,有几个孩子做得慢一些,我就可以不打断他,让他安心在后面做。只要不影响吃饭就行,对他来说,能坚持做完手中的一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种完整过程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昨天的骨干教师展示课中,中班的一位孩子专心做伞到最后,老师也没打断他,我觉得就很好。

  区域小桌子,一个我原先并不怎么认可的设施,现在慢慢地越来越发现它的好处了。也许是我的做法,随着环境的改造在改变,但是真正的,其实我知道,是我的教育观念在改变,这种观念的改变他是一种进步。因为,我觉得我的新做法让我的教育过程变得轻松起来。

中班区域活动随笔

  今天的体育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我带幼儿模仿奥运会上的运动项目,对模仿比较好的幼儿,进行了模拟颁奖活动。义淳小朋友模仿的是游泳项目,虽然模仿得很好但动作不够协调,我把“金牌”挂在了动作比较协调的薄姝宇脖子上,没想到义淳回到座位上哭了起来。义淳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平时做事都比较认真有条理,这次因动作不够协调没有得到“金牌”而哭了起来。我赶紧走过去对她说:“不要哭,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这次没有拿到“金牌”我们以后多练习等下一次比赛,你肯定拿到‘金牌’”。听了我的话,义淳停止了哭泣。过了几天,义淳的妈妈见了我说:“孩子这几天,天天在家里练习游泳姿势,还缠着他爸爸带他到游泳池里去游泳,我们没办法只好每天晚上趴在床上纠正她的动作,义淳现在到了入迷的阶段。”听了义淳妈妈的话,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没想到“一块金牌”会给孩子这么大的影响,为了圆义淳的“金牌”梦,我班又开展了一次模拟运动会,这次义淳表现特棒,不但动作好,而且还把动作教给同伴,小朋友们为她喝彩,我也把“金牌”挂在了她的脖子上。

  孩子的兴趣都是靠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提高,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只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表现,从中可以找到孩子的兴趣,只要正确的去引导和培养,也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成就和快乐。

幼儿园大班区域随笔

  在周三的区域活动时,孩子们都玩得很投入,忙得也不亦乐乎,心情愉快的我在每个小组里指导着。

  忽然,王俊龙对我说:“老师,她不肯给我积木,我搭不出好看的房子了。”邱雨也抢着说:“他一直问我要,我自己都搭不好了。”

  原来,邱雨和王俊龙在认真的玩建构区,邱雨想搭一个漂亮的花园,王俊龙想搭建一座小房子。但是由于材料比较有限,所以他们在玩的时候感觉自己少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积木,于是王俊龙只好问对方要一些积木,但是要了几次,邱雨也不愿意给他了,因为自己也越来越少了,感觉自己要完不成漂亮的花园了。看到邱雨不愿意给自己积木了,王俊龙只好向我“求救”了。

  了解了情况后,我问:“你们搭的一个是花园,一个是房子,那么,房子可以不可以建在花园里呢?”“可以!”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那你们能不能合作呢?王俊龙可以在邱雨的花园里搭建房子,邱雨可以在王俊龙的房子外面搭建围墙和一些玩的地方,邱雨也可以用雪花片来装饰花园,做出各种花朵了呀!”

  听完了我的话语,他们想了想说:“对呀,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呢?这样子就可以变成更大更好看的花园了呢。”说完,两个孩子开始合作起来,一个做房子,一个搭围墙、做花朵,很快就有了更好看的花园了,邱雨开心地把自己做出来的花朵装饰进去,一下子他们就完成了。他们一起欣赏自己的杰作,感觉特别的满意。也在一边观察的我,心里也快乐极了。

  在解说时,我请他们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也非常自信地介绍了他们的作品,还同时强调了他们刚开始抢积木,导致自己都搭不好,后来他们合作起来就变成了更好看的花园。

  孩子的快乐往往来自他们自己的成就,自己的成就又往往来自他们的合作!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平时我们也要多设计一些让孩子们亲密合作的活动,在他们动手又动脑的同时,也加强了交流、理解与合作,孩子们在交流与合作中才能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幼儿园区域活动随笔

  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区域的更换,本周所设置的区域有——小医院、探索区、建构区、图书角、数学区、健康区。在每个区域中也相应地投放了不同的材料,有探索类的玻璃纸,小电筒,电线等,还有各类书籍,在绘本分享区中有各种材质精美的绘本故事。每个区域的设置我们班内老师都进行了周到的考虑。

  和往常一样,幼儿在自主地进行着区域活动,我观察着各个区域中幼儿的区域活动情况,从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幼儿对于自己进入的区域都是自由选择,但缺少对区域的认识性,存在着几个区域乱玩的现象。这样一方面各区域的活动情况显地比较乱,没有规则性,另一方面区域的材料也会随幼儿的到处更换而变换到另外的几个不同区域中。在活动进行中,我也给予了区域活动中的幼儿及时的指导,希望在对本次活动的反思中吸取不足之处,在下次的活动中一定会考虑地更加周到,让区域活动更加地完善。

大班区域活动随笔

  区域活动是实现大班孩子教育发展目标的良好途径,针对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给孩子们开设了美食一条街,益智区,阅读区,手工四个活动区,让孩子自由游戏,以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益智区中的“找不同”无人来玩,这种游戏材料是新投放的,“找不同”游戏的材料也算丰富,图片色彩鲜艳,孩子们应该喜欢的,可为什么不能吸引孩子们呢

  我通过认真的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思考这个区域的材料环境,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材料缺乏趣味性

  投放“找不同”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的能力、有耐心、认真、专心做一件事的好习惯。但是很多孩子来到都是一看看,二翻翻,三就走人了,没有一个感兴趣的。

  2.活动中幼儿缺乏成功感

  幼儿在其他活动区中活动结束后都有作品给大家展示,从中得到一种满足,快乐,而益智区中的“找不同”却没有作品呈现。

  3.材料有难度

  两幅画或是两种物体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这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因为这种活动要求孩子必须有耐心、细心、还要专心才能完成。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黄伟妍等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观察资料:

  晨间活动的时候,两组小朋友们在兴致勃勃的拍皮球,还有两组小朋友在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突然,看见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师,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叫他们不要踩小草,可他们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来了,老师,你再不去制止的话,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先,是黄伟妍和几个女小朋友。我就沿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原先,他们在踢秋呢,我就走过去,准备和他们去说说,可他们却无奈地说:“老师,如果我们不在草坪上守门,摔交的话就要摔疼的。”“那你们能想个两全起美的办法吗?”我说道。“啊,老师,你能不能借个垫子给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就能够不用怕摔交了”“能够啊,我们一齐去拿吧!”

  状况分析:

  平时透过上课和活动,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记住老师的教导,在实践时,虽然有的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就很好了。

  启示:

  平时继续加强教育幼儿的品德意识,让幼儿不仅仅能在幼儿园做到,平时在家时更要有意识得保护花草树木。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案例片断一:

  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案例片断二:

  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的,就务必做得。

  反思:

  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用心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好处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代替,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

  智取”的方式。教师明知孩子们都想吃草莓,为什么必须要孩子们说假话呢?即使有人真心谦让,从受益者方面看,是因他人谦让而轻易获得的,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用心好处。教师真正就应做的是尊重幼儿,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孩子的教育应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正当竞争,发挥潜力的竞争,就是一种美德。品德培养不应独立于创造力培养之外。公平竞争、按劳取酬,既是美德,又是一种优秀素质,是一种智慧和潜力。我们就应让孩子在这样的努力进取中,德、能同步提高。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中班观察记录表100篇简短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大班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