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成人高考时事政治
2020届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
考法03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背景材料】
2019年3月30日晚,“与自然共生”2019年地球一小时主题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等地同时举行熄灯仪式。北京奥林匹克塔、上海东方明珠、武汉黄鹤楼、深圳印力广场等地标建筑准时熄灭景观灯一小时,呼吁公众关注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为2020年由中国主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提前预热。
材料一全世界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以及成千上万的家庭在当地时间2019年3月30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熄灭灯光,参加“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以此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日益紧张的能源。熄灯是一种信号,它代表着你对保护地球的信仰和参与改变的愿望。然而,除了熄灯,地球一小时,让我们用行动超越一小时。不论是乘用公交车、使用节能家电,还是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甚至种下一株花草,只要适合你,都是你超越熄灯一小时的行动宣言。
材料二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已经迈入第12年,今年活动的主题为“与自然共生”。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环保和能源压力,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成为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政策。我们希望这些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应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材料三在环保领域,既有提倡一天不开车的“无车日”,也有熄灯一小时的“地球一小时”。“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展几年来,它一直以“熄灯一小时”的实际行动来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让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节能的好习惯。这项活动的意义已经超越活动本身,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它能让百忙中的人们有机会思考环境保护问题,有时间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其实,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节约能源意识和对地球的责任意识,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材料四“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某班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问题展开了反思和讨论。同学甲说:仅景观用灯熄灯一小时就可以让一个地区的照明用电节省下几万千瓦,意义重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鼓励人们少用电。同学乙则指出:发电量和用电量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同比虽然仍是负增长,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降幅大幅收窄,出现止跌趋升态势,其中部分省份用电量出现正增长。这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迹象。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背景下,不应该再鼓励节电。
【考法突破】
一、经济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经济如何类题型考查政府如何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政府如何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答题要素】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规范解答】(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并执行鼓励能源、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2)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3)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艰苦奋斗,节俭消费。
二、政治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政治归因类题型考查节能减排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原因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分析节能减排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原因
【答题要素】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和工作原则+政府职能
【规范解答】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当然要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②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肩负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节能减排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文化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文化如何类题型考查如何才能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如何才能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答题要素】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的特点
【规范解答】(1)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在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文化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要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氛围。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命题方向】以哲学认识类题型考查对同学甲、乙的观点进行评价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四,运用哲学知识对同学甲、乙的观点进行评价。
【答题要素】矛盾既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规范解答】(1)矛盾既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既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学甲、乙都看到了发电、用电和节电的矛盾,但其认识又都存在局限性。(2)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学甲看到了节电的重要意义,这是主要的。但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鼓励人们少用电是片面的;乙同学看到了当前发电、用电量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主要的。但因此否认节电的重要性也是片面的。
【考法典例】
“地球一小时”是一项杰出的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地球困境的认识,并让人们表现出他们的关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兑现他们的承诺,而且这种改变在“地球一小时”之后还能继续下去,那么它真的会在减少塑料和碳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3题:
1.人们对地球困境的认识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的需要会推动人们对地球困境认识的发展④基于地球困惑的认识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材料没有强调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排除①。认识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②符合题意。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符合题意。认识是一个实践基础上的波浪式前进与上升的过程,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2.人们对地球的关心,源于
①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规律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只有尊重规律,保护好地球,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运动与静止,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
3.对于地球来说,减少塑料和碳排放,意味着
①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尊重规律②人可以创造规律推动事物发展
③人在改变自然同时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人应该顺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塑料和碳排放,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有利于尊重规律,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①③符合题意。规律不能创造,排除②。④观点错误,忽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
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化为思想,当思想化为行动,当行动变成习惯,那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据此回答4-5题:
4.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启示我们
①要用消费行为积极影响社会发展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④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绿色消费及其消费的作用。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并用消费行为积极影响社会发展,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①③符合题意。超前消费不科学,排除②。低碳生活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不会降低消费水平,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
5.上述材料说明
A.要重视量的积累B.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变化
C.量变中包含质变D.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表明量的积累至关重要,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A符合题意。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排除B。C说法不科学,排除。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A。
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不可一蹴而就。热爱自然、珍惜资源,我们更应该深入广泛地宣传节能减排的理念。据此回答6-7题:
6.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这启示我们要
A.推进资源节约社会建设B.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城乡协调、创新驱动、区域协调,排除BCD。故本题答案为A。
7.节能减排,不可一蹴而就。与这句话反映的哲理相似的诗句有
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②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节能减排,不可一蹴而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①③强调重视量变,②强调变化发展,④强调联系。故本题答案为B。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的脆弱。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只要关灯一个小时,我们都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的贡献,改变地球的未来。据此回答8-10题:
8.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联系的必然性、直接性和客观性,排除ABD。故本题答案为C。
9.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启示我们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②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
③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树立全局观念④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强调的是要重视整体,③④符合题意。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高于部分,排除①②。故本题答案为D。
10.下列能够直接体现公民参与节能减排的行为是
A.针对区政府治理当地河流的方案建言献策
B.打市长热线电话举报企业偷税漏税行为
C.用电子邮件发表对市政府关于城区规划的意见
D.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产品质量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义务。公民参与节能减排的行为是公民的重要义务,也是针对区政府治理当地河流的方案建言献策,这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直接体现了公民参与节能减排,A符合题意。打市长热线电话举报企业偷税漏税行为属于民主监督,与节能减排无关,排除B。城区规划不直接涉及节能减排,排除C。投诉产品质量与参与节能减排无直接联系,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A。
“地球一小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公益活动,已在中国成功举办了11年。它融入了个人、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的力量,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到环保的行列。据此回答11-13题:
11.下列标语中与材料主题最符合的是
A.新型工业立县现代农业富民旅游经济兴贸
B.践行新发展理念全民动员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C.为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而努力奋斗
D.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提高速度为目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材料强调的是环保公益,有利于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立县、农业富民、农业示范区等,排除AB。D中“以提高速度为目标”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12.某地举办环保公益活动,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出台,号称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相当多的公众对此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了。这说明政府要
A.体现全体公众的意愿和要求B.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C.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D.不断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工作基本原则。公众的意愿和要求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排除A。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排除B。政府号称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相当多的公众对此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了,警示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工作效率,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C。
13.上述材料表明
①环保公益活动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与社会意识的作用。举办环保公益活动,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否则就失去了“公益”的意义,①符合题意。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会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②排除。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才会推动社会进步,排除③。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出台,表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使得北极熊的家园正在消失。可口可乐一直与地球一小时的发起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道努力,通过包括系列广告在内的环保宣传呼吁全人类关注北极生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并为保护北极熊捐资数百万美元善款,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极光下的北极可以成为人类和北极熊共同的家。据此回答14-15题:
14.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具有重要意义,①②符合题意。③是从经济生活角度讲的,排除。④是从哲学角度讲的,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15.上述材料表明
①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一定的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④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通过包括系列广告在内的环保宣传呼吁全人类关注北极生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表明一定的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发展,排除①。优秀文化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人类和地球是命运共同体,关注地球生物多样性,就是关注人类的发展。地球一小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这一个小时,而是这一小时之外、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益”起在乎与自然共生,从我出发,让地球永不流浪。据此回答16-18题:
16.2019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从发展的角度,意味着
①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具有渐变性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具有长期性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具有无限性
④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具有有序性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019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表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前进的和上升的,具有无限性,②③符合题意。①中“总是”表述欠妥,排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17.关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②事物的差异主要是由规模大小的不同决定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根本原因是每一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地球生物的多样性,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D。
18.让我们“益”起在乎与自然共生。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短缺,要想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必须
①坚持以节约为本②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加强能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④建设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为中心的社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对于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具有重要意义,②③符合题意。节约资源要坚持以人为本,排除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
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据此回答19-20题:
19.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表明
①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要把量的积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往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表明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警示我们要把量的积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的原则,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量的积累,排除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而又不断上升的过程,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
20.改变公众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对减轻二氧化碳排放对世界的威胁至关重要。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是说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作用。态度决定一切,意味着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决定”观点错误,排除。④夸大了意识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2020年政治时政专题和热点考法训练各地举行多种祭奠活动缅怀先烈和
时值清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体现着饮水思源等意义。共和国是红色的,没有英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如今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今年清明节,各地广泛开展以“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为主题的各项活动,人们祭扫英烈墓、参观革命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开展红色故事演讲、在网上祭奠英烈等,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中国人认为,捍卫英雄,就是捍卫精神高地;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民族的根与魂。4月4日,“清明节的铭记——尊崇英雄烈士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抗战老战士代表及北京大中小学生、部队官兵、抗战精神志愿团队600余人参加了活动,向烈士们默哀、献花。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清明节的铭记——尊崇英雄烈士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4日启动。抗战老战士代表及首都大中小学学生、部队官兵、抗战精神志愿团队6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抗战老战士代表、参加过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老战士樊玉成、参加过“9·3”大阅兵的新四军老战士储渭,带领少先队员代表一同走向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向在抗战中牺牲的战友献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随着各地清明节文化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深刻铭记革命先烈的历史功绩,传承弘扬英烈的伟大精神,倍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在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清明时节以集体祭拜的方式,致敬先贤。这样的清明文化传承方式,既是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校园传承,也是提升精神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有力举措。
2.文化塑造人生。清明节是一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分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此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被渐渐遗忘了。我们应该弘扬清明文化,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祖先祭祀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它让我们在无形中体验到感恩的情怀。感恩是社会基本的伦理基础,对亡故先人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缅怀之情,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化影响的来源。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改善,清明节文明祭祀已深入人心,网上祭祀、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新祭祀方式逐渐盛行。这些扑面而来的文明祭祀新风,不仅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而且日益形成浓厚的节庆文化氛围。
5.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当下,清明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形式。每逢清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都要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体现了优秀民族文化是民族自觉与自信心的来源。
6.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转型,传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我们应当与时代同行,将意蕴丰富的清明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7.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既可以研究民族文化的历史演进,又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了在新的环境下传承清明文化,政府与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推动工作,清明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结合清明开展祭祀先贤、纪念先烈的活动。
8.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互联网时代,清明文化也有了新的内涵和传承方式。它超越了家庭与一般社会概念,它以其跨越时空的方式营造了新型社会关系。当代社会是网络全覆盖的社会,伴随着科技发展的清明文化传播与实践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清明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它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社会重大春祭节日。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礼俗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亲近自然珍惜生命。这两大传统节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10.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在向英烈致敬的同时,更须传承英烈的民族精神,向着英雄的方向前进。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当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理应挺身而出。
11.发展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借助清明节来临之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出更多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1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清明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清明文化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升新时期文化“软实力”。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意识的能动作用。清明节期间,无论是清明庙会还是清明文化周,无论是“寻找英雄”家人还是迎接志愿军英烈遗骸归国,都是为了建立起民众与先烈“生命的连接”,让先贤先烈的伟大精神激励我们,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努力拼搏、不懈奋斗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铭记逝去、怀念亲人,是在思考现在,以更好地走向未来。这是增强家的向心力、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契机。以家风家训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在祭祖寻根中省思生命的意义,不忘根本、清心明志,重整行囊再出发。
3.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精神追求等要求都与以往大不相同,清明节在今天仍然能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需求之下,必然有其可取之处,也必然与时俱进地吸收了当下的一些现代文化。
4.尊重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清明节有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将生死并置”,即怀念先人、追忆往昔,亲近自然、珍惜生命。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正是好春光、好时候。人们通过踏春寻芳,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更加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在扫墓祭祖中追寻家的意义,在行孝尽哀中体味亲情的价值,是清明节重要的人文底蕴,称为“根的节日”。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无论走到哪里、去往何方,故土家园永远是不变的精神根脉,家庭亲情永远是最深沉的精神依恋。
6.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清明节并非只是日历表上简单的放假安排,而是承载了厚重文化意味的传统节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也应该被重新发现、认识并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7.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社会转型在加剧,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在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上,我们要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通过增绿、治污减霾等工作,努力抓住有利时机,做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让天更蓝、水更绿。
8.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的多重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各种寓意深刻的食俗文化,以踏青为主题的“旅游黄金周”具有的经济功能,插柳、戴花的人类学意义,蹴鞠、风筝更是体育发生学的研究热点,清明的魅力与价值将会与日俱增。
9.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清明节是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日子,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清明节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意境却是相通的。因此,过清明节,不能仅仅停留在祭祖踏青等风俗习惯上,还要赋予清明节更多的文化内涵。
1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清明节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培养社会文明新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且对于营造文明环保的节日氛围,节约自然资源,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1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在历史长河之中,人们在传承清明文化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地融入一些新文化、新习俗,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推陈出新”,每一次新习俗的融入,都是清明文化的一次革新。传承清明文化也需要“推陈出新”,树立创新意识。
1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清明节不管是祭祀扫墓,还是踏青游玩,都要符合社会需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文明先行、安全第一,提倡绿色、注重环保,让清明节变成真正的“清明”,变成符合现代文明气息的传统节日。
【跟踪试题】
1.我们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当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理应挺身而出。在向英烈致敬的同时,更须传承民族精神。之所以要传承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是
A.传统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B.当代文化力量的表现
C.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D.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作用。传承民族精神有利于充分发挥民族精神的作用,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因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C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排除A。B中“当代”表述不妥,排除。D中“物质基础”表述不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2.近年来,为了在新的环境下传承清明文化,我国政府与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推动工作,清明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结合清明开展祭祀先贤、纪念先烈的活动。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①②④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D。
3.祖先祭祀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它让我们在无形中体验到感恩的情怀。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的特点。在无形中体验到感恩的情怀,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深远持久的影响、交往行为和方式等,排除AC。D中“永远不变”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意答案为B。
4.互联网时代,清明文化也有了新的内涵和传承方式,它超越了家庭与一般社会概念,它以其跨越时空的方式营造了新型社会关系。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互联网促进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②互联网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互联网时代,清明文化也有了新的内涵和传承方式,表明互联网促进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①符合题意。互联网超越了家庭与一般社会概念,它以其跨越时空的方式营造了新型社会关系,表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软实力和网络语言,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为C。
5.清明时节以集体祭拜的方式,致敬先贤,这既是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校园传承,也是提升精神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有力举措。这说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③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④优秀文化能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优秀文化的作用。清明时节以集体祭拜的方式,致敬先贤,是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表现,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清明时节致敬先贤是提升精神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有力举措,表明优秀文化能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排除②。③中“文人创造”观点错误,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C。
6.清明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它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社会重大春祭节日。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礼俗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亲近自然珍惜生命。这两大传统节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这说明中华文化
①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是由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以其鲜明的民族性而保持相对稳定④是各民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清明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两大传统节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①符合题意。两大传统节俗主题至今不辍,表明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符合题意。②中“地理环境决定”观点错误,排除②。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实践,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7.清明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清明文化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升新时期文化“软实力”。重视弘扬清明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经济政治关系、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弘扬清明文化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排除②。弘扬清明文化有助于提升新时期文化“软实力”,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符合题意。④中“物质”表述不妥,排除。故本题以答案为A。
8.清明节是一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此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被渐渐遗忘了。这提醒人们
①要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②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要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和习惯④要克服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的倾向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素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被渐渐遗忘了,要求我们要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克服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的倾向,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决定”表述欠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阅读问题,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A。
9.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转型,我们应当与时代同行,将意蕴丰富的清明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只有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才能与时代同行,将意蕴丰富的清明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D符合题意。A与C讲的是面向世界,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破除陋习,排除B。故本题以答案为为D。
10.每逢清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都要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体现了优秀民族文化是民族自觉与自信心的来源。这表明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都要回乡扫墓祭祖,体现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自觉学习健康文化,排除②。材料没有涉及“三观”,排除③。回乡扫墓祭祖活动有利于营造弘扬清明文化的氛围,对人民产生积极的影响,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11.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改善,清明节文明祭祀已深入人心,网上祭祀、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新祭祀方式逐渐盛行。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网上祭祀、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新祭祀方式逐渐盛行,表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A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性,排除CD。故本题答案为A。
12.借助清明节来临之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出更多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市场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文化。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其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只有打造出更多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A。
13.清明节有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将生死并置”,即怀念先人、追忆往昔,亲近自然、珍惜生命。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正是好春光、好时候。人们通过踏春寻芳,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更加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这表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
A.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天人合一B.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D.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亲近自然、珍惜生命,通过踏春寻芳,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发展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排除AB。C中“消除”表述不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14.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的多重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各种寓意深刻的食俗文化,以踏青为主题的“黄金周”具有的经济功能,插柳、戴花的人类学意义,蹴鞠、风筝更是体育发生学的研究热点,清明的魅力与价值将会与日俱增。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素养不是先天形成的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清明文化代表文化发展的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优秀文化的作用。各种寓意深刻的食俗文化,以踏青为主题的“黄金周”具有的经济功能,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清明的多重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插柳、戴花的人类学意义,蹴鞠、风筝更是体育发生学的研究热点,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素养,排除②。④中“代表文化发展的方向”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15.在扫墓祭祖中追寻家的意义,在行孝尽哀中体味亲情的价值,是清明节重要的人文底蕴,称为“根的节日”。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无论走到哪里、去往何方,故土家园永远是不变的精神根脉,家庭亲情永远是最深沉的精神依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看到运动绝对性,还要看到静止相对性B.价值判断与价值的选择要做到因人而异
C.分析事物客观联系,更要分析主观联系D.面对客观条件,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无论走到哪里、去往何方,故土家园永远是不变的精神根脉,要求我们看到运动绝对性,还要看到静止相对性,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价值判断与价值的选择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排除BD。联系是客观的,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A。
2019届重大时政热点复习科技之光
1.★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与此同时,我国第二艘航母首次出海试验,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成功诞生,北斗导航系统开始服务全球……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中国科技全面发力,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稳步迈进。
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这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大桥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大桥建成将极大便利居民通行,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的重要枢纽。
【知识链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2.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宏观调控,支持高科技硏发,加大对科技事业的财政支持和投入。
3.积极参与囯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4.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保护知识产权。
【设问举例】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工智能+健身”的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答:(1)经济效益:①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健身需求,提升健身体验,引领健康消费观念,为健身消费创造动力。②可以提供更好的运动产品和服务,提高健身房的市场占有率,塑造科技健身、时尚健身的品牌和形象,培育竞争优势,增加利润。③促进科技创新,带动人工智能+健身相关产业发展,刺激健身消费,引导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2)社会效益: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引导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宣传北京奥运的科技、人文和现代的理念,推动全民健身,构建健康中国。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意义。
答:①港珠澳大桥精湛的施工工艺和世界桥梁建造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是中华文化独特性的表现,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大桥被外媒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有利于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助于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地方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命题风向】
1.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拉开帷幕。大型多媒体交响乐《良渚》在本届大会上进行首演,通过艺术与科技、世界与民族的完美融合,为嘉宾们呈现了5000年良渚文明的源远流长。另外,乌镇设置十余个5G基站,嘉宾可以通过5G网络+8K高画质的视频来观看相关节目。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②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服务于人民群众④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说明
①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开辟更广阔的认识对象
②探测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探测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对月球的全面认识
④月球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历经6年的前期准备和9年的建设,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开通。
为实现海陆空交通的互不影响,大桥采取了世界首创的桥、岛、隧一体方案。全长6.7公里的海底隧道,由33节大型沉管在海底对接而成,每个沉管重量超过8万吨,而沉管对接的精度达到了厘米级。这在世界桥梁建造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在隧道两端有两座人工岛,为了快速成岛,采用深插式钢圆筒围护技术,创造了中国奇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力量。在整体桥梁的设计上,大桥主体桥梁大量采用预制钢结构建造,总用钢量足以建造十座鸟巢。精湛的施工工艺,让大桥使用寿命长达120年,成为世界桥梁建设新的标杆。
(1)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意义。
(2)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请运用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C2.A
3.(1)①港珠澳大桥精湛的施工工艺和世界桥梁建造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是中华文化独特性的表现,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大桥被外媒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表现,大桥建成通车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创造活力,提升创新能力;③有利于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②港珠澳大桥采取了世界首创的桥、岛、隧一体方案。在整体桥梁的设计上,大桥主体桥梁大量采用预制钢结构建造,让大桥使用寿命延长,这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表现,是在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海底隧道由33节大型沉管在海底对接而成,每个沉管之间对接的精度达到了厘米级。
2015年时政热点解读: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
一、【背景材料】
2014年9月5日,为期三天的“2014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在北京闭幕。会议期间,与会中外代表就“中国改革:执政党的角色”这一主题,围绕“中国改革:共性与特色”、“中国改革:多元与共识”、“中国改革:竞争与共赢”三个分议题展开交流研讨。各国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专业领域,对中国改革的背景、特色、优势、挑战、前景等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提出了很多有独到见解的观点和看法,增进了对中国改革和执政党角色的了解和理解。与会外国专家学者对会议的成功召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议议程新颖丰富,既有理论研讨,也有实践考察,既有专家交流,也有高层对话。中外学者通过为期三天高密度、高质量、高层次的思想交流交融交锋,获得了一手信息,增进了客观认知,引发了理性思考,也看到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开放务实的中国共产党。闭幕式后,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邀请学者代表与中外媒体见面,分享参会感受并回答提问。
二、【理论分析】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话会的主题是“中国改革:执政党的角色”,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从根本上说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人活力。
(3)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决策制定时,党不是单纯地对决策进行解释,而是去基层倾听百姓需求,通过媒体搜集社会舆论意见、联合智库深入研究问题,并将这几方面意见汇集起来,真正让百姓满意,实现良性互动。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国情和特色,都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都有不同的经济状况和民族风情,但只要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外学者通过为期三天高密度、高质量、高层次的思想交流交融交锋,获得了一手信息,增进了客观认识,引发了理性思考,这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结果。
(3)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路一带”是中国政府现在正在推动的重要战略。所谓“一路”是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谓“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一带”体现了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三、【跟踪试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在讲话中表示,当前,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热议的话题,除一些客观描述外,也有大量二手甚至多手的素材,导致信息失真,甚至扭曲。此次对话会将为对中国感兴趣、对中国共产党感兴趣的人建立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提供更多一手素材,让更多人听到、感受到正宗的中国共产党。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是最重要的国家机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当代,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这句话充分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具有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改善党的领导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3.建立“对话会”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中国共产党:
A.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战斗力 B.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
C.树立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D.能从根本上改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4.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当决策制定时,我们不是单纯地对决策进行解释,而是去基层倾听百姓需求,通过媒体搜集社会舆论意见、联合智库深入研究问题,只有将这几方面意见汇集起来,才能真正让百姓满意,实现良性互动。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
B.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
C.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卓有成效
D.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得民心
此次对话会的议题为“中国改革:执政党的角色”,正是中国共产党希望向世界传递的重要信息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各项符合中国共产党的角色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着“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与改革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党的意志通过改革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改革既要体现党的意志,也要体现国家的意志 ④在改革中,党要行使好各项国家职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李源潮在会见“2014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代表时说,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希望与会代表实地了解中国发展变化,坦诚交流对话,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为推动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作出贡献。据此回答7—9题.
7.在我国,很多重大方针、政策及法律的出台,背后都有民主党派及政协调研、建言的影子。这表明:
①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②全国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立法权 ④民主党派对很多重大方针、政策及法律的出台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人活力 ③坚持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 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各方面的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与会代表的坦诚交流对话,有利于:
A.不断完善多党合作机制 B.理性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C.紧紧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增进对中国改革和执政党角色的了解和理解
10.实践证明,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国情和特色,不同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和谐相处。这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11.中外学者通过为期三天高密度、高质量、高层次的思想交流交融交锋,获得了一手信息,增进了客观认识,引发了理性思考,也看到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开放务实的中国共产党。这告诉我们:
①要敢于承认客观事实 ②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机械地效仿别人
③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④意识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一路一带”是中国政府现在正在推动的重要战略——所谓“一路”是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将进入海洋、拥抱海洋,多方向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所谓“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中亚、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欧和西欧。据此回答12—13题。
12.“一路一带”说明:
A.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变化的实质就是发展
B.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D.发展是事物变化的趋势,事物的变化决定事物的发展
13.这些战略将增进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合作共享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这表明:
A.立足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解决事物的矛盾
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D.要立足整体,学会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
14.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国如何推进落实这一雄心勃勃的改革蓝图、顺利度过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世界为之瞩目。对话会的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对话平台,促进国内外学界、思想界与中国领导层、决策层、实践层等进行坦率、深入、建设性地交流,以国际比较的视角,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执政党在中国新一轮改革进程中的角色。
请你为对话会的交流提出几点方法论建议。(至少三点)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B 6.A 7.B 8.A 9.D 10.C 11.A 12.B 13.D
14.(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话交流要坚持从中国的历史的现实的实际出发,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话交流要考虑不同国家的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3)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话交流要围绕中国改革这一主题,力求在交流中取得共识,在竞争中取得共赢。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满分零分作文为什么总有人信
高考结束一周了,早已被证实为谣言的所谓“高考满分作文”和“高考零分作文”依然在微博和朋友圈内热闹地传播。似乎辟谣也无法阻止对高考作文议论的热情。其实,无论是所谓“高考满分作文”还是“高考零分作文”的谣言,每年都在传播,而且传播的套路漏洞百出。试想,高考刚结束,阅卷尚未结束,这类作文就已经在网上铺开了,可能是真的吗
即便如此,这些作文依然在网上被大面积传播。有人明知是谣言,还是转载收藏,称为自己的孩子留下作参考,为将来高考作文“加码”。
网络文章传播的基础是重视和认同,不重视就不会点开,不认同就不会转发。
先说重视。一方面,高考作为全国性统一考试,无论从参加人数,还是社会对其的重视程度,都是其他考试所不能比拟的。高考既是分水岭又是分岔路,而高考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社会热点的晴雨表、引领思辨精神的指南针。因此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多数是社会所关心和期待的话题。
另一方面,参加高考的学子实际上代表着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怎么看待我们这个社会,有什么话想说吗?从这个层面上讲,作文既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渠道,也是社会认识他们的桥梁。
事不关心,关心则乱。在舆论的重视与期盼下,谣言已经作好了出发的准备,但它还飘不起来。它还需要一阵“风”,这阵“风”叫做认同。
不可否认,确实有些流传于网络的高考“满分作文”写出了水平。这其中既有一些语文老师所作,也不乏文学爱好者的优秀作品。这些文章里有含而不露的感情,有岁月深沉的积淀。有些营销号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为博取大众眼球毫无底线,招募写手仿佛流水线般“生产”出一篇篇所谓“高考满分作文”和“高考零分作文”。这些作文或看似富有哲理,实则无病呻吟;或对社会发展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大肆批判,文章看似针砭时弊,实则拒绝承认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努力。
在阅读趋向碎片化的今天,匆忙阅读导致的不辨真假和即便看出假来也“看热闹”的心态,使其得以广泛的传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满分作文”中的“哲理”还是“零分作文”中的“诚实”,确实迎合了一部分网民的期待。帕特里克·亨利在著名的演讲 不自由,毋宁死 中提到,人们总是容易沉迷于希望的幻想之中,痛苦的现实来临时,我们往往会紧闭双眼不敢面对。同时,人们又只愿意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实,例如,“看到最新的高考满分作文了吗?祖国的下一代,对某某问题也有怨言”。这种将现实扭曲折射的“哈哈镜式”的作文表达,刚好迎合了这部分网民的口味。但迎合读者的口味,就是可以造假传谣的理由吗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作文变异为“全民作文”的悲哀
作为“中国式高考炒作”的奇葩,高考首日炒“高考作文”之灼热,并不在高考后炒“满分作文”和“高考状元”之下,大抵不出“年年岁岁炒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光景。今年高考首日,各地高考作文题第一时间被各式媒体放出后,“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点燃国人关注狂热,迅速抢占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转发率制高点,一些地方还推出成人写高考作文大赛之类创意,“高考作文”俨然变身为“全民作文”。
媒体炒作高考作文无可厚非,原本“醉翁之意不在酒”,并非真的追捧高考作文,而是藉以制造热点吸引眼球收获关注,从而提升自身影响力。对受“全民作文”狂热裹挟的考场外成人“粉丝”而言,无论写出什么,皆与考生临场高考作文本义南辕北辙。“全民作文”写作者也许意在名次奖金,抑或心仪练笔过程取乐,但肯定不是在乎的关注高考作文命运。其背后折射的,则是挥之不去的分数情结、功利心态和漠视高考作文命运的集体无意识。
高考作文存在之理由,在于其能考查考生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多年来,吾国应试作文教学“祖宗之法”便是过度强调“审题”,说白了,就是逼迫学生绞尽脑汁揣摩出题者“旨意”,尽管其“旨意”到底是什么东东,恐怕连出题者自个儿也难说清子丑寅卯。要命的是,导致的恶果大同小异,审题“思考”越多“偏题”几率越大。比如2012年饱受诟病的某省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收起”,就让考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遑论顺利下笔成文。类似搞怪作文题不胜枚举,其提出问题本身无需思考,却在审题上给考生层层设障。请问,诸如此类魔幻作文题,如何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怎能不鼓励学生猜题押题投机取巧?对此乱象,国人理性反应应当是:诟病、反思、建言和促改,而非狂热追捧把高考作文变为“全民作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作文考题殊途同归看重学生独立思考。比如新加坡某年高考试题:“科学鼓励质疑,而宗教排斥质疑,你怎样看?”如是题目审题无有难度,考生自然不会离题偏题;而且,考生必须正面回答问题,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题旨更无先入为主倾向性,考生大可不必迁就任何人“圣意”,独立思考直抒己见便可搞定。而阅卷官从考生阐述中,可以科学评估其真实水平:思维、积累、视野、表达、感情乃至境界。无独有偶,孕育过卢梭、伏尔泰、左拉、雨果和巴尔扎克等巨匠的法国,高中应试作文竟然是:“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什么?”“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解释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等等。再比如这些作文题:“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工作,是否仅仅为了有用?”对基础教育长期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国人而言,面对以上尖锐问题,我不禁请问,我们有几个高中生能自如回答?又有几个成人有能力有勇气深入探讨?我再请问:假如不直面并回答这些问题,谈何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训练?又如何能考查出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2019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
作为大家最关注的题目之一,不仅因为其分值巨大,更因为作文题目中包括着重要社会现象、人们思想态度的一种反思。但事实上,很少人会真正试图去研究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命制背后的实事内涵。大多数老师只会教学生套作名人的例子,拼凑些名句名言,但这几乎成了阅卷者最厌恶的写作风格之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作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如果是一个烂泥潭又有谁知道它的深浅呢。所以想写好考场作文,既不是拼凑名人素材,也不是盲目抒情,而要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20xx年高考作文题目考的是铁路检修工人老计坚守岗位的内容。这一题目,让那些只会教学生写名人故事、风花雪月的老师完全崩溃。更有甚者,还有鼓吹在考场上要写记叙文、散文来标新立异之辈,学生们在考场上一见此题完全手足无措。于是,杨老师告诉你,在高考前中宣部(主管教育)部长提出新闻战线要“走转改”。“走”就是“走基层”,要报道平凡世界的闪光品质。只要你了解这一点,就知道这是当时最重要的时政之一。杨老师带你练过这个类型的作文,你上了考场,无论考老计老刘还是老杨,你都会写!然而,很有学校的老师甚至连都没有听过,更不要提“走转改”这样重要的时事了。
我在课上举过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宋代文坛领秀欧阳修提出“诗文革新运动”,主张一扫西昆体的浮靡之见,而要反映社会现实。科举的时候,欧阳修又是命题者,又是阅卷人,曾巩是当年的状元,苏轼是榜眼,如果他们的文章文字清浮如西昆旧体,可能被录取么。曾巩最早被欧阳修所欣赏的文章叫《时务策》,相当于“曾巩谈时政”。苏轼当时的考场作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纵谈古仁者以忠厚为本行刑,反思今日宜行仁政。阅卷者欧阳修看了都说,这小子我以后都得让着他点。
如果你今天的文章仍然浮华虚饰,一无真情实感,二无现实眼光,三无文采篇章,在阅卷者眼里简直无可取之处。而以上三点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现实眼光,才能关注和体会自己所处的世界,才能抒发真性情,正所谓“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有了现实眼光,自然可以引证古今,以史为据、以史为鉴进行分析,而决非套作之流。
在高考前杨老师为学生们精析了20xx重要的时事及其命题思路,请看这是我对20xx年各城区一二模作文进行的深入解析:
作文题目时事
20xx海淀一模:李太奖文化软实力
20xx西城一模:有我还是无我走基层:奉献
20xx东城一模:动物冬眠、迁徙走基层:坚守
20xx海淀二模:结伴同行走基层:团结
20xx西城二模:小确幸中国梦:幸福
20xx东城二模:拼凑与创造文化软实力:创造力;
明白了这些,才真正懂得命题者不仅仅考查你的语文功底,还在考查你的现实眼光。一个年青人不能只是沉湎于个人的小世界、小情感,而要有济世经国的眼光与抱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于同龄人的好文章来。只可惜很多学校的老师在高考前还在孜孜不倦地教学生写文人故事,有的老师还把从网上搜来故事凑成毫无逻辑的集子发给学生,面对厚厚的故事集学生完全不知应该从何下手。还有的老师只会不停地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而对于其背后对平凡世界闪光品质重点报道的时政却一无所知,学生们在感动流泪之后仍然是面对考题的茫然,或者对着考题继续流泪。
以下是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一个文学家、一个科学家进行讨论
科学家说: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
文学家说: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就像一部掌上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围绕二者的讨论展开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作文时政复习资料
正文
文章第一部分
★开头方法:开篇点题,陈述现象、阐明危害和解决好的意义
1、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说问题时最好用分号间隔)
2、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套话要因情况而定)
文章第二部分
★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策体制不完善。(结合材料)
其次,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结合材料)
再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结合材料)
最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结合材料)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业受气候影响极大,收益难以实现保障,入不敷出;
贫富差距:区域性差异、行业性差异、城乡间差异、个体间差异;宏观政策、市场机制、法律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导致;不公平现象
安全生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监督工作不彻底、执法检查工作走形式;重效益轻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落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钱权交易;权利寻租
房价调控:土地审批、调控政策失衡;政府操盘;地方政府以扩大建设为政绩,为开发商充当保护伞,开发商无规划搞开发;信贷体系松懈;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房价上涨使一部分人以购房为投资导致房价上涨的恶性循环;炒房团
生态保护:水、大气污染;草皮、林区沙化;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淡水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均资源不足;
节约型社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能源需求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
和谐社会:城乡不和谐;地域不和谐;阶层不和谐;城乡二元化;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障制度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资源与经济增速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造成对生态破坏,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弱势群体:自身条件所致;社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欠合理;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到位;监督监管不落实
循环经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可参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文章第三部分
★第三段可参考以下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注意要以对应第二段提出的分析为主,以外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落实。
2、要做好。文章,增加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机制的平稳运行
3、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行为予以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
4、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于。行为予以一票否决。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5、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6.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
新闻媒体要对。行为大胆揭露,公开曝光,使。无藏身之地,
要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医疗体制改革:医、药行业分开,降低药价;院务公开,采取监督、举报措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专业素质提高与思想道德建设并重;加大政府投入,以农村为重点;建立一个覆盖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卫生常识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三农问题:摆脱户籍制度束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包括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在外谋生和生活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适时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之中,
贫富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高保低;税收杠杆调节;
公平分配;公平竞争;消除贪污腐败现象;消除不公平现象;完善监管制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安全生产: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普及安全常识和技术知识;规范生产单位生产行为;规范相关行业(安全评价、咨询、检验检测等)行为;执法监督;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专项治理整顿;舆论监督;安全保障制度;安全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房价调控:严格审批土地征用,控制土地一次性出让规模;提高信贷利率;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抑制高价位住房开发;对房产开发、保有和交易环节提高税率;杜绝形象工程;提高房产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房产市场整顿监管,清理建设相关乱收费项目;控制建筑成本;规范销售行为;信息引导;价格检测调控
生态保护: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监督管理;退耕还林;畜牧业采取游牧方式;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节约型社会: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约意识;抓住薄弱环节,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系统优化,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不合格、超标行业加强清理整顿;加强监督管理;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企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能耗标准纳入其中;
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调整社会结构;利用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和谐;实现阶层间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口和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环保与个人利益冲突;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弱势群体: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构;监督监管;法律保障;社区扶持作用;经济杠杆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分配差距;建立稳定、发展、和谐的发展机制;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投入;全民动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文章第四部分
该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时政热点
1。习近平最近又用了哪些古典名句
(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出处】“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澳大利亚虽然远隔重洋,但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建交42年来,中澳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两国成为好朋友和战略伙伴,两国人民从中受益良多。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释义】志同道合的人,即使隔山隔水也不觉得遥远;志趣相悖的人,即使近在眼前也不觉得亲近。
(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出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澳分别地处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属东西方文化,两国关系能达到今天的高度,最重要的经验是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合作实现共赢,以交流筑牢友谊。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释义】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三)“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出处】“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正是两国人民源源不断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汇聚成了中澳友好关系之海。我深深感到,中澳关系发展在两国都有深厚的民意基础。—2014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
【原典】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释槛囚鲍叔荐仲战长勺曹刿败齐”
【释义】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辽阔,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
(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中新关系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意义。中新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规划了宏伟蓝图。中新两国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充分展示了两国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毛利族谚语说:“你我篮子在一起,大家生活更美好。”让我们携手合作,谱写中新关系发展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2014年11月20日习近平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会举行会谈
【原典】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先秦)《周易系辞上》
【释义】二人齐心协力,凝聚的力量就像锋利的刀能斩断金属;志趣相投,同心同德的人互相交流,就好比闻到兰花的香气。
(五)“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出处】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斐济《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原典】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释义】以权势作标准交朋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便随之断绝;以利益作标准交朋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出处】我们要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正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脚踏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岛国人民也在努力振兴民族经济和推进区域合作。双方完全能够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斐济《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原典】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释义】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2。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传递三大讯息
据日前的人民日报新媒体报道,正在福州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来到严复故居进行考察。据报道,工作人员说,《政治学》等经典名著都由严复首次翻译引入国内。李克强补充道:还有《国富论》和《论法的精神》。他指着展柜内的《天演论》说,严复的翻译确实做到了信、达、雅,这本书我插队时也读过。
李克强赞誉严复: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具体而言,李克强总理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至少向外界传递出了三个方面的讯息。
其一,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伟业,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开民智”至关重要,人人“放眼看世界”至关重要。当今,我们有必要在开放先驱博大精神的辉映、感召下,强有力地推进开放进程。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并不单纯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臧否,其更代表了一种导向——当今,严复终生的秉守、追求,并未取得成功,当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有必要继承、完成严复未竟的事业,有必要人人成为“放眼看世界”的严复。
其二,中国将全方位地向世界敞开心胸,将成为现在和未来,世界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中国的开放事业,历经上个世纪最后20年的风风雨雨,以及新世纪迄今依然不平静的历程,纷争、讼论依然未完全平息。中国走什么路,依然严峻而现实。严复认为,即便尧、舜、孔子生在今天,他们也会向西方学习。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盖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重要的在于:“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变革——“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
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一如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这,或许就是李克强总理吁请所有中国“记住严复”的肇因。
其三,赞誉严复,是一种汲取、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中国的反****,目的还是为了开放,为了将中国引向现代文明国家。而,开放的成功,离不开反****的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着实是在为后反****时代、后变革时代的中国计,是在为中国的未来计——在当下大力反****的同时,不忘未来发展,筹谋未来发展,布局未来发展,起步未来发展。
这,或许就是严复浮出当今现实水面的深层内涵。(祝振强)
3。公祭日:以国之名悼,以历史之名缅怀
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今天,站在历史的凭栏处,人们以某种肃穆仪式追忆逝者、缅怀英灵。悼以国之名,祭以民族之大义。
民族劫难,无法因时间消逝而抹去;历史疤痕,也被许多人的记忆存档。77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中,一场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屠杀,让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让山河为之泣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亦是中华民族永远消不掉的伤痕。
77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可对那些死难同胞的悼念、追思,却丝毫不能因时间河流的冲刷而淡去光色。与追悼逝者伴随的,还有对这场屠杀关联命题的思考,如民族复兴、和平愿景、人道尊严等等。而这些,都始于对历史的铭记,正如某句名言所说的: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也正基于此,让铭记历史找到一个可倚靠的栏杆,让激越情绪得到一个集中迸发的出口,成了我们“以史为镜”“汲取教训”的方式,也是抚慰逝者的必由路径。
如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标注着刻度的日子,能以警钟鸣响,唤醒我们或已沉睡的民族历史记忆,也在传达历史痛感中砥砺我们前行。随着今年2月全国人大对公祭日的立法确认,13亿人民终于得以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寄托哀思,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共同祭奠中,我们可宣示正义的音量,也凭吊生命的凋零。
要知道,在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站立着的从来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的苦难指控着每一份指向无辜者的罪恶,也提示着战争的残酷。我们无法轻易将其简单化约为一个抽象的群体,只能把他们经受的人道主义灾难写进史书。
公祭日是为“溯及过往”,更是为了提醒今人:勿忘历史。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当然,这不是什么历史宿怨的低回,也非民族主义的发酵,而是让我们能穿透时空迷障,去打探到历史的幽深之处,对灾难进行记忆的温习,进而知耻而后勇,化痛感为前行的动力;究其旨意,也绝非培养什么仇恨,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而恰恰是让我们在是非之辨中,懂得守护和平。
诚然,我们无法穿越到历史现场中去,去亲历、见证那些罄竹难书的恶,可擦拭掉记忆石碑上的尘埃,至少能让历史被看见。它有利于将罪恶的指证存照,据了解,随着国家公祭日临近,新征集的7602件珍贵文物、《南京大屠杀辞典》等著作及大屠杀死难者姓名,都以较为丰富翔实的确凿事实,向世界揭示了大屠杀的真相,也让罔顾公义、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不攻自破,让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无法讳认那一段历史。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就是为了照亮未来,让未来不必罩上历史悲剧的阴影,能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而今,我们集体为过往的逝者悼念、缅怀,在记忆苦难的仪式感召中记住那些伤痕,也在民族情感的共振中找到一种奋进推力,既不忘来时的路,更为找到通往未来的方向。
4。“亚洲版奥斯威辛”应被全世界记住
77年前南京那个最冷的冬天不仅应该被中国人铭记,更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伤痛记忆。12月13日起,时为中国首都的这座城市陷落后的一个多月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了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抢劫、焚烧破坏,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77年后,中国将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那场灾难中的死者,在13日举行国家公祭。这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固化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本侵华罪行史实,并将其上升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由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设立的这个公祭日,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7年后才来临的以国之名的公祭,正是要与当前一些人的“历史健忘症”针锋相对作斗争,尤其是警示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正视历史,妥善处理现实问题。
南京大屠杀事件被称为“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屠杀”,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例。南京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早已将日本军国主义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但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右翼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抹黑幸存者,甚至将南京大屠杀诬为虚构,辩称为是为镇压俘虏叛乱,试图将真实的历史记忆彻底抹去。他们还参拜供奉有侵略并屠杀中国人的日本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他们甚至篡改历史教科书,企图将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记忆中抹去。不少日本人不知道有南京大屠杀,却只记得日本是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认为二战中日本是受害国而非加害国。否认南京大屠杀及其他战争残暴行为,实际上成为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进而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突破口。
中华民族在二战中遭受了巨大伤痛,在国家层面集中祭奠死难者,这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符,也符合国际惯例。二战后,美国、俄罗斯、波兰等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形式祭奠遇难国民,加强民众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的历史记忆。
令人遗憾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认知度比起二战中的其他一些惨剧,要低得多,没有获得相应的历史地位。
在西方,由于战后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及东西方阵营的长期对峙,南京大屠杀历史一直没有引起国际社会足够关注。今天,许多人不了解这场灾难。
今天,欧美国家的一些人对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刻意漠视,在中日历史和领土主权争端中采取纵容日本一再破坏战后秩序,这就是新的绥靖政策。这是遗忘历史的表现。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必将重蹈覆辙。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将被迫重演历史。
因此,在明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中国举行国家公祭,是对日本右翼的警示,更是要让这段惨痛的历史在全人类的记忆中扎根,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从而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越来越多亲历与见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衰老、离世,以国家公祭的方式掸去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上的灰尘也十分紧迫。
中国人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只有敬畏死者、追念先逝,社会之风俗道德才可以渐渐笃厚起来。在当今中国,举行这样规格的公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爱国”等主张相契合,不单是对死难者的祭奠,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唤醒,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此间观察家指出,中国强化民族记忆的目的不是为了渲染仇恨。正如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所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5。聚焦传统文化引发热烈反响
中央电视台2月27日在北京召开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研讨会。
中国现有村庄约60万个,其中古村落约有5000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村落的有1561个。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部分村落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从中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实地走访,真实记录,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村落的千百年传承,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今故事。
第一季60集节目于2015年1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每晚20点黄金时间首播,目前已播出50多集。节目播出后引发海内外观众强烈共鸣。上海观众赵韬说,《记住乡愁》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维系社群,立规范,建秩序,可供今天大都市中的社区借鉴。深圳观众郝丽萍说,《记住乡愁》是对正在快速消失的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史诗般的记录,很有史料价值。南非观众陈一凡说,节目每集或以一个村庄,或以一个家族,上溯祖宗之德之源,平叙当世安详和谐,深究根源,娓娓道来,展现了一种安详、和谐、质朴、怡心怡性的乡村生活。
与会专家学者对纪录片《记住乡愁》给予高度评价。古建筑学界专家认为《记住乡愁》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记住乡愁》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家认为,在传统古村落中留下了许多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宝贵智慧和经验,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6。邹碧华留下的法治遗产
成熟的法治期待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而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萌芽于对专业素养的深耕和对职业伦理的自觉
上周三,上海一位优秀的法官离开了我们,按中国人的传统风俗来算,昨天已是他的“头七”。7天以来,不分南北,无论上下,法官、律师、教授、学生……整个中国法律界都在惋惜他写下《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深厚学养,回忆他维护律师职业尊严时发出的不懈呼声,谈论他殚精竭虑操刀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忍辱负重。
如果谙熟中国法律职业发展的个中曲折就自然心下明白,邹碧华身后的哀荣不仅仅是业界向其本人的集体致敬,也是各种法治力量一次不同寻常的和解。尽管分享着共同的知识背景、共同的法治信仰,可这些年法庭之上法官与律师常常势若水火,学院内外理论与实践往往形同陌路,偏见与隔阂深埋在缺乏信任的互相鄙夷中,这种法律职业的四分五裂让人痛心疾首。但是,邹碧华的突然离世,却像是触动了联系着各种法治力量共同的神经,自发地融合成了不多见的同声共鸣。
为什么我们在邹碧华身上求得了最大公约数
成熟的法治期待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但它从来不是脱胎自华丽空洞的概念,却萌芽于对专业素养的深耕和对职业伦理的自觉。
多年来司法公信力不高,法律职业的社会形象常常被污名化,个中缘由难以回避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职业化之路上的跌跌撞撞。职业化如若效果不彰,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伦理就参差不齐,结果将导致即使一批批法律人怀抱着法治理想进入这个行业,却会面临“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命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在众人眼中,邹碧华的学识、胸怀、视野和对司法的热情,吻合了人们对成熟法治里一个职业法律人纯粹品格的企盼,他们对邹碧华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心中法治的重新确信。
而对于业界来说,这次共同体意识的意外动员,更要归功于邹碧华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个别陈见拉开距离,由此弥合分歧、达成和解。他清醒地认识到各种法治力量都是为公众输送公平正义的平等一环,唯有珍视这种相生相存的价值纽带,才凝聚起法律职业最大共识、重拾社会对司法权威应有尊重、赢得人民群众对法治未来的真诚信仰。正如他自己曾在一篇博文中写道:“当法官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法庭内就会建立起一种信赖的气氛。当这样的法官多起来的时候,整个司法就会获得受人尊崇的社会基础。”
然而,邹碧华的难能可贵,恰恰反衬出现实中这种职业品格其实并未普遍建立起来。因此,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当邹碧华成为一座为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仰望的高峰时,他所留下的法治遗产,他在无数人心中种下的法治想象,却让我们无法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复查聂树斌案:正义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根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决定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妇女一案,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查。这一天,最高法此举无疑将重重地载入中国司法发展的史册,也必然会在中国捍卫司法公正的进程中竖立起一座里程碑。
……
“每一个判例,都可能为公众的法律信仰添加一块基石;而每一次失误,也都可能成为这一信仰崩塌的链条”,极为引人瞩目的聂树斌案,如果最终无法得到公正的审理,如果最终不能公布一个符合程序正义的法律结果,中国的司法将无法托起全体公民的信赖。反过来,聂案进入异地复查阶段,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已经激发了许多失望者的期盼。三年前,南都社论曾经将再审聂树斌案,喻为中国司法面临的自救之役;三年后,最高法指定异地复查,也许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司法一种迟来的自救。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它只会迟到”,但愿这句出自法官休尼特的脍炙人口的名言,最终能在聂树斌案上得到实现。
社科院学者: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
中国社科院学者房宁认为,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好比汽车大还是司机大。人治就是一个经验性的治理,法治就是一个规范性的治理。法治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可能性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空间中就是人治。
法治不是终点
……
在中国,和法治建设一样热闹的是关于法治的思想论争。这个论争主要在“要不要法治”和“要什么样的法治”两个层面上发生,但是在这两个层面上都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达成共识,不论在官方还是在学界,或是在普通民众的理解中,这两个层面都还处于毛坯状态。
我的上述分析角度,是受到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于兴中最近出版的《法治东西》一书所启发。这本书提出了被很多人忽略的关于法治的第三个层面的问题—“除了法治我们还应该要什么”。这本书有宏大的思想关怀,构建的是关于多维文明秩序的宏大理论,提出了一个超越法治的理想社会图景。
为什么除了法治我们还需要其他力量?于兴中在书中写道:“一个完全建立在智性和法律之上的法治社会只能造就一大堆现世主义的个人主义者,却孕育不出秉性健全的人来。”
我在这里只用于兴中的理论来分析上述这件生活琐事。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我们诉诸的终极因素是什么?除了计较功利得失的法治理性之外,还有讲究个人德行、素养、友爱等修为的心性,还有注重虔诚、悲悯和宽容等属于宗教领域的灵性。这些构成了每个人内心的秉性结构。我们在何时何地何事上愿意诉诸哪一种秉性,这对每个人能够获得怎样的人生意义至关重要。
因此,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面临着“法治或其他”的选择。按照我对《法治东西》的理解,只有在“人生必需”的意义上,我们才应该首先诉诸法治。这些必需包括构成人的生存和尊严的基本要素,在法律上往往表述为人的各种基本权利,但对于不构成人生必需或是人生必需中属于无关紧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甚至应该从其他角度来考虑。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我在谈“法治或其他”之时,这种选择只限于普通个体。对公权力而言,除了选择法治别无旁路,因为在不受法治约束的公权力之下,没有人的“人生必需”是安全的。(叶竹盛)
7。贪官悔过书的功利性分析
“我头上缺少党纪国法这根高压线,忘记了为人为官的底线,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这是昨日媒体披露的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的悔过书内容。落马官员发表忏悔自白,季建业远不是第一个。《法制晚报》记者从近年来的公开报道中发现,至少有53名落马官员进行过公开忏悔。其中,近六成人回忆了自己的贪腐史,剖析个人贪腐原因。最常见的开头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有14人这样表述。
每逢贪官落马,在其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理之外,还有道例牌菜,就是写悔过书,或声泪俱下地向司法机关和公众表达忏悔之意。这些人搭乘人生“过山车”直达谷底,台上威风八面,台下泪眼婆娑,对比之大,也常是坊间热议的话题。但俗话说“嘴是两张皮,张口不费力”,有时见到其中某些人忏悔得信手拈来,就像在背台词,我都分不清这究竟是他们掩藏已久的真心话,还是备好草稿的表演而已。
贪官之所以爱忏悔,与我们积累深厚的“忏悔文化”恐怕不无关系。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经验,从小做错事怕家长打,怕老师骂,最好主动认错,并积极表达悔恨。悔过不能光嚼舌头,情绪的配合也很重要,因为一般来说,大人面对嚎啕大哭的孩子很难下得去手。如果你很冷静,说明态度还不够诚恳。而如果你挨了训还要笑,就跟我小时候一样,别说老爹不信你真的知道错了,还会认为你完全是在挑衅。
当然,对于贪官来说,《刑法》并没有把悔罪作为法定从轻处罚的情节,也就是说,你再痛彻心扉也未必能影响判决。但是,一个把自己摆得较低的姿态会影响社会评价,并有助于改善舆论环境。基于此,对于退无可退的落马官员来说,他可能就有一种侥幸心理,如果我的卑微能让办案人员和外界有一丝恻隐之心,那就应该一试。你也看出来了,无论儿时认错,还是落马后悔过,本质上都是功利的。
从语词的角度分析,忏悔者习惯以“我是农民的儿子”来起头,也透出这种实用主义的心态。强调草根出身,表达的是奋斗之不易,容易为人所同情。此外,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这话的意思还包括我虽有错,本质上还是个好人—瞧,这还是在争取宽大处理。还有一点,拿身份作托辞相比指责制度有漏洞也更为安全。忏悔套路如此相同,以至于观者不能对悔过者的真心与否冀望太高,更别奢谈警示作用。
有意思的是,贪官悔过书还经常被人搬出来,与其此前在台上说过的话作对比,有些就是主抓廉政教育的。我看这种对比倒是更有警示意义,应该多做,看哪些同志打自己脸最重,最不怕疼。
8。媒体评“史上最严”控烟条例:有屋顶就不能抽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4月12日,记者在条例实施倒计时50天宣传活动上了解到,届时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将走上街头,开展控烟执法。
近年各地纷纷出台控烟条例或禁烟暂行规定,尽管配有罚则,但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地方几年没有处罚过一个人。原因很多,比如取证难,再比如执法主体不够明确、人员紧张,甚至包括执法者怕麻烦等情况。此外,还屡屡出现拒绝受罚的情形,由于缺少专门控烟队伍天天上街巡查,就算是抓到违规抽烟者,罚款执行起来也难。有业内人士感叹:“有的人吸烟了,等你人来,他烟头已经掐灭了;还有的客人在抽烟,服务员说老板不在,就是不给钱……”确有一些经营场所出于利益驱动,不愿劝阻消费者吸烟。
此次,北京出台的控烟法规,被称为“史上最严”,体现在“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除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之外,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儿童医院等场所的室外区域均为禁止吸烟区域。甚至被冠以“目前国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但是,最严法规要落到实处,仍需要执法有力。
我国香港地区关于控烟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处罚金额高。按照香港的《定额罚款(吸烟罪行)条例》,在指定为禁止吸烟区的区域内或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罚款1500港元。二是欢迎举报。吸烟时间短,“难取证”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存在,市民举报就凸显了作用,据报道,在2012年,香港的控烟督察共收到约1。8万宗有关吸烟的投诉。所有违例吸烟投诉,控烟办公室都会根据既定程序跟进,向投诉人了解详情,例如违例吸烟的时间和地点,针对投诉内容还考虑日后于个别时段到有关地方进行突击巡查。三是加强巡查。控烟督察的巡查时间除一般办公时间外,也包括星期六、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晚间和凌晨时分。对于违例吸烟情况较为严重的公众场所,控烟办公室会重点打击,作出更频密的巡查。这些做法并不难参照,如果内地执法部门择其优点,落地执行,势必能发挥良效。
这些年,一些法律法规或公共政策出台,舆论总不忘冠以“史上最严”的前缀。评价法规、政策是不是“史上最严”,不能光看条款,而是更多体现在执行上。有了钢牙利齿,会不会张嘴?张嘴了,会不会咬下去?如果“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执行到位,真正成为撒手锏,无疑值得期待。
9。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靠谱吗
突如其来的成名,让湖北农民女诗人余秀华陷入从未遭遇过的一场喧哗。据《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这些天来各路人马纷纷上门拜访,媒体来了,出版商来了……当地有关部门也来了,并“试图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城市名片”。
这种情形让人既感欣慰又担忧。让人欣慰的是,成名对余秀华来讲终归是件好事,可看作是对她多年来在逆境中坚持写作的一种嘉奖。这既可以给她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带来现实的一些好处。特别是对每月仍在领取60元低保救助金的她,成名可以给她带来必要和实在的物质帮助。让人担忧的地方在于,热议之下,不乏一些不友好乃至于羞辱性的声音。虽然这可说是一个人成名的代价,毕竟余秀华从未经历过这种人生体验,这种过度消费很可能给她带来不小的困扰和伤害。
一个诗人,成名之后引来媒体和出版商竞相拜访,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当地有关部门“试图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城市名片”的举动,多多少少有将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消费”余秀华的嫌疑。且不论当地有关部门此举的动机如何,单就此举的可行性来讲就大打折扣。文学艺术类名人或者名作,一般来讲都极具个体特质,很少有什么地域属性。不能用一地“特产经济”的思维来支持文学创作。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有违文学规律。
当然,当地有关部门上门慰问余秀华,这原本不是坏事。就算这是马后炮也好,搭便车也罢,总算是一种迟来的问候。当地若想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名片,也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充分尊重余秀华本人意愿。凡事就怕做过了头,如果纯粹把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而不考虑诗人的切身感受,那样也是在消费余秀华,并且可能对她造成新的伤害。
处于当下社会,信息传播高度碎片化,新闻热点一波接着一波。余秀华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也可能转瞬就被抛下新闻舞台,这可能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对她的善意和尊重,要从多关注她的作品,不过度消费她开始。
10。“布衣院士”的最大魅力是“反季节”
我读了媒体关于中科院院士李小文逝世的消息和评论。对于这位特立独行的“布衣院士”,媒体此前早有报道,我也曾经看过相关的报道,略有所知。不过对于这位院士具体是怎么个特立独行,还是直到今天才真正知晓。
身材瘦弱,一袭青衣、不修边幅、光脚穿布鞋,手里喜欢攥着一个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估计包上还印着“上海”两个字,看起来特别的“反季节”;另外一方面,他又是才高八斗,学术成就斐然,扬名海内外的大科学家。这样一个“违和感”爆棚的人,怎么能不让人觉得特立独行呢
由于刚刚读过一篇“金钱颂”,我特别关注了下李院士生前关于金钱的观念。结果发现,这位“布衣院士”也太不给“上帝”面子了。他本是一个完全有能力说“有钱就任性”的人,但他却对学生说金钱的本质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留点钱买酒就行。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愿意把钱拿出来成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的青年学生,自己却穿布衣布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在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竟然被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
如果不是大量媒体的报道,我还真不敢相信在一个几乎全民金钱崇拜、物质狂欢的时代,还有此等奇人,我定会觉得,这是某些部门为了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在塑造典型呢。我还记得此前有媒体报道过,说有某位占据高位的“工程师”,为了参选院士,不惜拿出几千万来打点,并请来“枪手”闭门造车为自己赶制论文。相对于这样的“聪明人”,李小文真是太“奇葩”了。
今天,会来事的“聪明人”是越来越多,实心人和性情中人却越来越少。像李小文这样的,必然会被很多人耻笑为傻气、孩子气、书卷气,一些“理论功底深厚”的人还可能会劝人家要“成熟点”。现在中国人的“聪明”据说已经远播海外,就连老外也会说“别跟我来中国人那一套”,言下之意是,别跟我耍鬼心眼。
不过在我看来,李小文最大的魅力可能也就在于他的“傻气”、纯真的“孩子气”吧,而他之所以瞬间“爆红”,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缺的就是这个。
我并不反对“金钱颂”。我只是觉得我们已经处于一个铜臭味很浓的时代,实在没有必要为金钱这玩意唱赞歌。我知道一个19世纪末的德国社会学家,名叫格奥尔格·齐美尔,写过一本叫做《货币论》的社会学经典著作。这哥们所处的时代,也是资本主义追求金钱至上的时代,不过他的《货币论》通篇讲的就一个意思: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别把它捧得比生命还重要。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什么呢?绝对不是强调金钱的重要性,而恰恰是要认识到,这世界还有比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东西。吴晓波的文章里有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饿着肚子的思想家,最后只能思想自己的肚子。”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至少我从营养不良的李小文身上看到的,不是这样。另外,如果说李小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例,但你别忘记了我们还曾经走过一个饿着肚子也能思考“哥德巴赫猜想”的时代。
在过去,类似这样饿着肚子搞思想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比较稀缺,以至于我们都不再相信这样的事情了。抗战爆发后的西南联大,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正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一个战火纷飞、物资奇缺的时代,产生了无数可观的学术成果:哲学家金岳霖在那个时候写出了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论道》和《知识论》;人类学家陶云逵则冒着战火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创办了“边疆人文研究室”和《边疆人文》杂志;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写出了著名的《热工学》……这样的例子,可以在各种回忆录里找来很多,今天的人们可能听了都有点觉得不大真实,可那就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数学家陈景润:“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我觉得,这句话可能用在67岁便早早离世的李小文身上,也是合适的。在我们这个时代,保持一个纯真的孩子般的心灵,比做一个世故圆滑成熟的人要难多了。真心敬佩李小文院士,老爷子一路走好。
高考时事政治复习计划
一、筛选重大时政热点的原则与方法
1.以近期为主,远期为辅。(时间跨度为2015年4月初—2016年3月底)
2.以经济、政治为主,科技、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生态为辅。
3.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
4.以中国共产党活动为主,民主党派活动为辅。
5.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为主,其他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为辅。
6.以定性热点为主,争议热点为辅。要关注具有全局性典型意义的重大事件和新生事物,而不是关注个别突发事件或者尚不具有确定性的事件。
7.以长效热点为主,短效热点为辅。除了关注当年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对于那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要多多关注。
8.以关注正面事件和传递正能量的热点为主。
二、热点专题复习应坚持的原则
对重大时政热点问题,要注重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复习,宏观把握,微观切入。(这也符合高考(精品课)的命题规律)
从宏观看,应了解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了解热点问题的主要内容和典型的具体的素材;从微观看,要找准切入点,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依托基础知识,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多角度分析说明。
1.要以小见大。高考试题会涉及热点问题,但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一般只是作为大背景出现,同时提供比较丰富的具体信息,突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而设问的角度比较小,具有明显的指向性,重视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要以小见大。“大”,是指要重点掌握重大热点问题;“小”,是指分析重大热点问题的切入点要小、要具体。
2.要以近及远。“近”,是指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远”,是指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要以点带面。就是在分析某一热点问题时,既要把握这一热点的来龙去脉,又要辐射这一热点的相关基础知识,由点到面,构建知识网络。
4.要以我为主。在分析国际热点问题时,要注意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
三、一个具体热点问题的处理
1.找热点材料。热点问题明确后,首先要围绕热点问题收集、整理材料,并对热点材料进行研读分析。整理、分析热点材料时,一方面要弄清楚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领会其核心实质;另一方面要归纳出若干要点,弄清“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整理、分析热点材料是热点复习的基础环节,有些热点语言、观点,在答题时可能用得上。
2.将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进行多角度链接。链接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链接要全面,应尽量涉及四个必修模块,而且不要遗漏每一模块所涉及的知识要点;二是链接要具体,做到心中有数,要具体化、有针对性。
3.以热点材料为载体,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热点专题训练。对热点问题的掌握和运用,最终要落实到训练上。符合要求的试题,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材料要涵盖同一热点问题的多方面信息,设问要多角度、多层次,应尽量考查四个模块的多方面知识,注意系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切入点要小。
4.抓落实和反馈。热点专题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因此,要强化能力立意,总结解题技巧,提升思维品质,掌握提高综合能力的方法,完成“思维”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