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知识资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说说太阳

  众所周知,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但是,它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因为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只处于中等水平。之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是因为它离地球较近。其它太阳系以外的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也比太阳远27万倍,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

  即使,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但它对于地球,对于地球上的人类却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我们也将会失去宝贵的生命。

  正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以及对人类有极大的好处。如:太阳富有丰富的维生素D、K,所以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之一;阳光照在我们的皮肤上,使皮下血管扩张,血流旺盛,增加有毒物质的排泄和抵抗力,使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肠胃蠕动加强,促进食欲和消化;以及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太阳在宇宙当中虽然显得非常渺小,但是它对于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以及我们宝贵的生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太阳,现在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太阳的知识资料

我知道的太阳的秘密

  地球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说美好的夕阳;汹涌澎湃的潮水;绿荫丛丛的森林。这世界如此的大而我如此的小世界万物尽在不言中。

  虽然是这样的但是我知道太阳的秘密,这是件是多么的伟大而又神圣的事啊。即使每天都一尘不变的太阳也会又他最不告人的秘密。 来自:作文大全 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时候标志的一天的开始同时也正在暗示着用他自己的光明来照亮中世界的黑暗和浑浊,毕竟21世纪是个完美的世纪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污染严重的世纪。相信大家都和城市密切的接触过,那里的空气在拥挤的时候几乎可以使人窒息,街头那些贩卖食品小摊是多么的不卫生,一些穿着名牌的富有的人随地吐痰,还有些不知名的外地工人教小孩随地大小便。作为行人的你虽然感觉不到这世界的危机,但是对于爱环保的人来说那是多么的心痛。 来源:  太阳升到半空中说明中午已经来到,他用那炎热的光照射着大地。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好了许多,那些小摊的老板看到那么热的天气也都收了摊,那些贵族的人为了保养皮肤也都尽量都不出门,那些外地来打工的工人也都不只所踪……不—不—不••••那又使为什么还是那么的难受?使应为城市热效应! 看马路上的穿着铁皮的东西才是这场事件的罪魁祸首,他们不断的排出废气,而却使是时时刻刻的排出来,他们又的是和人不一样的呼吸系统他们吃的不是食物,而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不能再生的资源“石油”,可是他们一点都不会觉得不哈意思他们只知道怎么才能更有动力,只要他们在动那么他们久在不停的进食,同时也在不停的排出他们的废弃物NO2那就是城市的杀手“汽车”。终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黄昏,于是太阳也不得不落下虽然是个不完美的白天,但是终究还是过了一天了。有危机意识的人知道今天、明天、后天••••每天都这样的话迟早会有一天是我们的末日;那些头脑不清的人还在想着这么度过明天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笑话啊,指不定我们的末日真的快要来到了。太阳正在鼓起勇气说明天我一定要照亮你们。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大而我们是那么的渺小,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太阳

  太阳是万物的生命之源,给世界带来了生机、给人类带来幸福。

  有人说,太阳是温暖的,它给人抚摸;有人说,太阳是仁慈的,它给人用紫外线杀菌;有人说,太阳是可怕的,它会使人中暑。我认为太阳是功大于过、瑕不掩瑜的,它虽然使一些地方变得干燥无比,但它也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幸福。

  世界上,有许多歌手、作曲家都在创作歌曲称赞太阳。大到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顶级歌手帕瓦罗帝的“我的太阳”,小到民间作曲家李幼容的“太阳牵着我的手”。优美、柔和或是雄壮、高吭的旋律,都赞美了太阳。

  在世界文明早期,从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形象,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太阳传说,或印加人、玛雅人这两个消失得突然的民族的壁画上,也有关于太阳的图画。

  春天的太阳是温暖的。她伸出慈母般的手,抚摸着天地与万物。被阳光普照的一切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格外精神。太阳创造了宜人的空气,让万物打起精神,扬帆起航,在欢乐中驶向丰腴的夏天。

  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在夏季壮观而又让人展开瑕想的暴风雨倾泄时,太阳无法阻拦的热量轻而易举的穿过期乌黑厚密的云层,给大地上的潮湿空气增添了一点热量。天晴时,太阳象一位四川妹,长得挺秀美,性格却火辣辣的,让人们不得不屈服于她高涨的热情。

  秋天的太阳更红更骄。在这丰收的季节里,苹果、葡萄、稻米、小麦,全部都成熟了。在秋天硕果累累的季节里,太阳也高兴得不得了,放出明丽的光芒,使秋天的天空像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清纯,点缀在其中的是淘气小孩一样的白云。

  冬天的太阳似困了,伸出的手,拉上了雪花组成的窗帘,为在地盖上了雪白的被子,便酣然入睡了,与大地一块冬眠,一起等待新一年的辉煌。

  太阳!我喜爱你,是因为你让四季充满无穷的蓬勃生机;当我听到帕瓦罗帝的“我的太阳”我也想起你,是因为你把爱播撒在大地。啊!我的太阳!

太阳与月亮的知识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它是一个质量为1989.1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139.2万k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的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其平均密度为水的1.4倍。太阳与在轨道上绕它公转的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49597870k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轨道半径为384,400公里;直径为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质量是7.35x1022公斤,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太阳的秘密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上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然而,太阳离我们有3万万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5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怎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它表面的温度有6000o℃,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动物,也不会有植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禾,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眼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底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由于受到太阳的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成了无数颗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引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引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育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探索太阳的秘密

  太阳,是由200亿亿吨气体组成的大气体球,太阳,就是燃烧这些气体发出光和热的。大约在50亿年前,在银河系里爆炸了一棵巨大的恒星,形成星际云。由于引力作用,星际云不断收缩,质量向一个中心集中,形成了别状气团。气团的温度和气压迅速上升,达到几百万度的时候,中心的球开始产生光和热。成为了一颗成熟的恒星,称为主序星。

  太阳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有四分之三是氢气。太阳的能量是由氢气变为氦气的热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这种与氢气爆炸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使太阳表面的温度达到6000摄氏度。而太阳中心的温度达到1500——20XX万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应该有多高呀!

  燃烧时的太阳,火焰高达1000多公里,太阳一秒钟,消耗400万吨氢,每秒钟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同时爆炸910亿颗100万吨的氢弹的能量,这样的能量,应该有多大呀!

  从地球上看入圆盘似的太阳,半径却有99点6万千米。约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太阳从里到外依次分为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和表层。太阳的表层通常称为太阳大气,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就是太阳的光球,耀眼的太阳光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色球:在光球的外面,是太阳能够大气的中间层,这一层几乎是透明的,每当日全食的时候,才能看见暗红色的气层。

  这就是太阳。

太阳

  太阳,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颗恒星,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130万千米,其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大约为2000亿亿亿吨,约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表面分为三层,即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其中光球层的温度大约6000K,但它的光最强,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就是它的光球层,色球层的温度要高于光球层,可达几万度,但色球层的光很微弱,只有在日全食时才可以看到。最外层是日冕,温度更高,可达100万度,但它的光却弱到只有借助天文设备才能看到。此外,日冕层还会发生太阳风的现象,太阳风会抛射高速的粒子流,干扰地表通讯系统。除日冕外,干扰地表通讯系统的还有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它们的爆发周期都是11年。

  在太阳内部的中心,有一个密度约为固体铅14倍,磁场强度约为1000-400高斯的日核,其温度约为1500万度,那里一直在发生核聚变,每四个氢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并向外散发出巨大能量,但太阳也要因此而每秒亏损约300万吨的质量。大约40亿年后,太阳中心的氢原子将消耗殆尽,此时太阳将开始消耗它的氦原子作为燃料并且其体积会迅速膨胀。再过大约10亿年左右,太阳中心的氦原子也消耗殆尽,此时太阳的内部将会发生坍缩,其密度会迅速增大到175千克/立方厘米,变成一颗白矮星,但太阳还会继续向外发光,直到太阳完全死亡。然后,它将停止发光,最终变为一颗黑矮星。

太阳

  说到太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太阳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再常见不过了,可是,有人仔细地观察过一次太阳吗,我就这么观察过一次。

  说到太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太阳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再常见不过了,可是,有人仔细地观察过一次太阳吗,我就这么观察过一次。

  那是一年的夏天,我因为背上长了痱子,难以入眠,喷上花露水后,清爽多了,可是精神被提起来了,更睡不着。此时又是凌晨3点了,我拉开了窗帘,向外看去,也不知道呆了多少分钟,东方忽然显现出一股鱼肚白,那种颜色让人感觉嫩嫩的,我把头转向了东方,目不转睛的看着,过了一会,东方越来越亮,稍稍变了一点黄色,又过了一会,那里变成橙色的了,这种颜色维持了很久,到凌晨五点的时候红色的太阳已经露出了半个头,好像一个调皮的娃娃。六点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顿时,光芒万丈,灿烂的阳光,普照在大地上,火红的太阳活像一个红色的大气球。

  太阳慢慢上升,到了中午了,太阳变得金黄金黄的了,放射出炙热的光芒,我的头顶直冒汗,不过这种灼人的感觉到了两点很快就消失了,此时的太阳又在由黄色变为橙色,下午五点到六点的时候,是太阳最橙的时候,像一个大橙子。夕阳放射着余辉慢慢的落了下去。

太阳的知识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年,它还可以继续燃烧约50亿年。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 。

  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半径约为70万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虽然如此,她在宇宙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

太阳的知识

  太阳(Sun)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罗图上度过了主序生涯的一半左右。它是一个质量为1989.1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139.2万k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的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其平均密度为水的1.4倍,但这一平均密度隐含着很宽的密度范围,从超高密的核心到稀薄的外层。

  作为一颗恒星太阳,其总体外观性质是,光度为383亿亿亿瓦,绝对星等为4.8,他是一颗黄色G2型矮星,有效温度等于开氏5800度。太阳与在轨道上绕它公转的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49597870k光秒或1天文单位)。按质量计,它的物质构成是71%的氢、26%的氦和少量重元素。太阳圆面在天空的角直径为32角分,与从地球所见的月球的角直径很接近,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而离我们的距离恰是地月距离的400倍),使日食看起来特别壮观。由于太阳比其他恒星离我们近得多,其视星等达到-26.7,成为地球上看到最明亮的天体。太阳每25.4天自转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纬度自转得快),每2亿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太阳因自转而呈轻微扁平状,与完美球形相差0.001%,相当于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6k地球这一差值为21k月球为9k木星9000k土星5500k。差异虽然很小,但测量这一扁平性却很重要,因为任何稍大一点的扁平程度(哪怕是0.005%)将改变太阳引力对水星轨道的影响,而使根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对广义相对论所做的检验成为不可信。

  太阳基本物理参数

  半径:696295千米.

  质量:1.989×1030千克

  温度:5800℃(表面)1560万℃(核心)

  总辐射功率:3.83×1026焦耳/秒

  平均密度:1.409克/立方厘米

  日地平均距离:1亿5千万千米

  年龄:约50亿年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则是宙斯(万神之王)的儿子。

  太阳,这个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它究竟由什么物质所组成,它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它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也比太阳远27万倍,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

  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氦约占27%,其它元素占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是6000摄氏度。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太阳内部的结构。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物理理论和对太阳表面各种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阳内部结构和物理状态的模型。这一模型也已经被对于其他恒星的研究所证实,至少在大的方面,是可信的。

  太阳的核心区域虽然很小,半径只是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太阳那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太阳核心的温度极高,达1500万℃,压力也极大,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从而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物质的传递,才得以传送到达太阳光球的底部,并通过光球向外辐射出去。

  太阳光球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太阳园面,通常所说的太阳半径也是指光球的半径。光球的表面是气态的,其平均密度只有水的几亿分之一,但由于它的厚度达500千米,所以光球是不透明的。光球层的大气中存在着激烈的活动,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光球表面有许多密密麻麻的斑点状结构,很象一颗颗米粒,称之为米粒组织。它们极不稳定,一般持续时间仅为5~10分钟,其温度要比光球的平均温度高出300~400℃。目前认为这种米粒组织是光球下面气体的剧烈对流造成的现象。

  光球表面另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便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巨大气流旋涡,大多呈现近椭圆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衬下显得比较暗黑,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高达4000℃左右,倘若能把黑子单独取出,一个大黑子便可以发出相当于满月的光芒。日面上黑子出现的情况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太阳黑子的变化存在复杂的周期现象,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

  紧贴光球以上的一层大气称为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测到,过去这一区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能被看到。当月亮遮掩了光球明亮光辉的一瞬间,人们能发现日轮边缘上有一层玫瑰红的绚丽光彩,那就是色球。色球层厚约8000千米,它的化学组成与光球基本上相同,但色球层内的物质密度和压力要比光球低得多。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处温度越低,而太阳大气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光球顶部接近色球处的温度差不多是4300℃,到了色球顶部温度竟高达几万度,再往上,到了日冕区温度陡然升至上百万度。人们对这种反常增温现象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在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所谓的“日珥”。日珥是迅速变化着的活动现象,一次完整的日珥过程一般为几十分钟。同时,日珥的形状也可说是千姿百态,有的如浮云烟雾,有的似飞瀑喷泉,有的好似一弯拱桥,也有的酷似团团草丛,真是不胜枚举。天文学家根据形态变化规模的大小和变化速度的快慢将日珥分成宁静日珥、活动日珥和爆发日珥三大类。最为壮观的要属爆发日珥,本来宁静或活动的日珥,有时会突然"怒火冲天",把气体物质拼命往上抛射,然后回转着返回太阳表面,形成一个环状,所以又称环状日珥。

  在日全食时的短暂瞬间,常常可以看到太阳周围除了绚丽的色球外,还有一大片白里透蓝,柔和美丽的晕光,这就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日冕的范围在色球之上,一直延伸到好几个太阳半径的地方。日冕里的物质更加稀薄,它还会有向外膨胀运动,并使得热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太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太阳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活动现象,诸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等,会使太阳风大大增强,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例如极光增多、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增强还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卫星上的精密电子仪器遭受损害,地面电力控制网络发生混乱,甚至可能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中宇航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监测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强度,适时作出"空间气象"预报,越来越显得重要。

  在银河系内一千多亿颗恒星中,太阳只是普通的一员,它位于银河系的对称平面附近,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000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

  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年,它还可以继续燃烧约50亿年。在其存在的最后阶段,太阳中的氦将转变成重元素,太阳的体积也将开始不断膨胀,直至将地球吞没。在经过一亿年的红巨星阶段后,太阳将突然坍缩成一颗白矮星--所有恒星存在的最后阶段。再经历几万亿年,它将最终完全冷却。

  万物之源——太阳

  清晨,当太阳从漫天红霞中喷薄而出,把万丈金光洒向大地,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就会油然而生。看到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人们不能不热爱和赞美赐予我们生命和力量的万物主宰——太阳。

  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绚丽多彩的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被称为“阿波罗”。他右手握着七弦琴,左手托着象征太阳的金球,让光明普照大地,把温暖送到人间,是万民景仰的神灵。在天文学中,太阳的符号“⊙”和我们的象形字“日”十分相似,它象征着宇宙之卵。

  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半径约为70万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虽然如此,她在宇宙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地球科普知识大全

红岩精神的内涵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