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较量无声》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较量无声

  纪录片讲述了苏联解体的启示,美国颠覆中国的手段,并指出党内某些高层干部腐化堕落现象等。语言尖锐,发人深省。

  美国正在用和平演变的手段企图削弱中国,如同温水煮青蛙,我们必须要看清形势,有忧患意识。同时,我国目前仍面临着来自国际方面巨大的挑战,唯有自强方可得到敬畏,而祖国的强大靠的正是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们必须要扛起时代的大旗。作为光荣的南开人,应当时刻把爱国精神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我们学校走过风风雨雨九十七年的根本原因。作为光荣的中国人,我们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奋斗,而拼搏。有国才有家,在外留学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感受,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华人在国外才会得到尊重,才会得到他们应有的权利。我无法想象一个战火纷飞,支离破碎的祖国是什么样子的,可我知道那一定如同人间地狱。青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升民族自豪感,抵御不良外来文化的隐蔽渗透,同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奋发图强,携手共进,使泱泱大中华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纪录片《较量无声》

国防大学的电视片《较量无声》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表面和平,但其內部波濤洶湧的時代,就像是江河一樣,雖然表面如鏡,可河底暗流不斷,《較量無聲》這一部紀錄片,就是向我們展示了那些暗流有多洶湧。

  表面上,我們國家與西方國家和平友好相處了近三十年,但其實我們只不過從熱武器中的戰爭轉化為了思想上的戰爭。他們從青少年下手,用電子資訊、網路遊戲等一些層出不窮的手段在消磨我們這些青少年的意志。社會上一些“親美派”,正在花樣百出的宣傳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和自由,來對比自己的國家有多麼骯髒、淫亂。但他們沒有想過,現在這個政黨下臺了,還有哪一個政黨可以治理好中國

  有同學說我們的官員太腐敗,但請不要忘了,不管是官員的,還是我們這些小市民的道德都在下滑著,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未來,早早的從二、三歲就讓孩子學習英語奧數,卻從不讀一讀聖賢書。如果你說中國傳統文化太迷信,說明你既不懂中國傳統文化也不懂迷信。曾經有人說崖山之後無華夏,但我卻不這麼想,人人都有一顆愛國的心。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創造出無數奇跡,而我們現在只是走丟了的孩子,在尋找一個叫文化的母親。

较量无声纪录片观后感

  观看了《较量无声》的纪录片,深感世界和平迷雾下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此消彼长、不断演化的国家战略博弈力量的对比关系。也让我对于国际间复杂的关系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新的思考。

  《较量无声》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强的武器并不是有形的,无形的武器更加具有杀伤力。意识形态的攻击比多少个核弹的杀伤力都具有破坏性,一个强国的标志并不是在于人口的数量,而是在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对这个国家存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让民众对国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们的国家是二战胜利的结果,但这并不说明战争的结束,冷战的开始将中国再次卷入一场无硝烟的战争。长期以来,中国卷入美苏争霸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国内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国际遭遇发达国家统一的政治孤立,在这种稳定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走过了三十年的步伐。在这一阶段,尽管面临着国内外环境的压力,中国也与国际社会遭遇了各种擦拳磨掌的活动,五十年代初期,中国抗美援朝的打响是中美两国正面交锋的强烈号角,在这场战争中,两国都有巨大的损失。但是,美国的战略斗争对手并非中国,而是中国背后的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冷战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还是国家利益和地位的争夺,是涉及全球权力和尊严的高低问题。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苏联解体一系列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事件,中国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被强化。改革开放以后,实际上就是宣告了我们主动拥抱世界、主动参与世界竞争的消息。改革开放不仅仅是我国对外的态度变化,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对世界格局的一种冲击。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在和平发展的世界潮流和趋势中,全面战争很难打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便转变冷战思维为和平演变方针,这也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的国际现实。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看到,苏联解体以后,唯一能有潜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即是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无论从地缘还是历史来看,未来中国都将是美国十分重要的战略对手。中美的较量历史比较久远,中美的较量是文化的较量、是经济的较量、是军事的较量、是人心向背的较量、是国家统一大业的较量、是方方面面的较量、是对世界文明领导权的较量,它不以国家制度为分歧,不以历史传统为差别,它的较量是新时期国际先进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美国在审视当今世界的具体形式,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成果,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经济限制、文化同化等非武器的挑战和威胁。

  这部视频对国际局势也有很清醒很理智的阐述:对中国在中美博弈中所处的被动处境有深刻的认识,前有"苏东波"解体及革命之鉴,和埃及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这些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更能使国人看清美国披着民主外衣搞颠覆分裂打压围堵的假面。视频对近年来争议非常大的转基因问题所持立场也很肯定:美国动员国家战略资源强力推广的转基因食品,实际上就是美国控制世界粮食生产,然后控制中国控制世界的手段。

  视频真正的警醒之处是终于发现GCD内部出现的问题导致政府失去公信力,在舆论阵地失去了话语权,没有话语权如何保证政权的稳固?(毛主席的枪杆子笔杆子理论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在意识形态上,年轻人已经被精英人士、被普世价值、被众多亲美媒体成功洗脑,在宣传这块阵地上,执政者完全处于下风。从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陈永洲事件可以看出政府正在清理网络舆论环境,如果中国的几大门户网站的意识形态能被政府扭转,中美舆论博弈态势,舆论导向才会朝有利于我方去发展。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个片子,让国人对当前的形势有清醒认识。它的内容应该引起每一位怀有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爱国者的警惕!也让国人能同仇敌忾奋发图强。为中国的崛起添砖,为大中华复兴加瓦!

观纪录片《较量无声》有感

  再次观看《较量无声》,心里的震撼还是一样强烈。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我从来不知道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这样触目惊心。在最初的震撼过后,对脚下这片大地的爱正在胸腔里奔腾着,像找不到出口的战马一样叫啸。

  从鸦片战争到东方明珠崛起的那些历史在我的眼前变得无比清晰起来。那一片战乱的哀嚎与繁华的欢呼仿佛很近,又仿佛穿越时空般遥远深邃,我在默哀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敬畏与自豪。很久,我想起了我正在观看一场电影,想起这是在一个太平盛世,想起我是一名大学生,然后,担忧深深袭来。

  影片的内容我不想赘述,思路也早已被我忘记。担忧中一个词闪现——居安思危。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年代,但危机却有很多是我们看不见的。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中的美好。我总是能在网上看到一些罔顾道德的事件,并且夸张程度令人无法接受。可是不管是在家乡还是来异地求学,我看到的大多数人都还是善良正直的。我们更多的关注了网络上的负能量传播,却忽视了真实生活中的正能量,在生活中对他人竖起了高高的心墙,这些真实存在的现象都是看不见的危机。正如影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在怀疑自己。

  我有幸看过一本书《乌合之众》,书中的主角是群体,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群体的行为特征。一个人能明白的是非观,一个群体却不一定能明白。所以说一个群体的团结之力是毁灭还是拯救,还得看这个团体的旗帜是什么。把我们大学生看作是一个群体,我们就需要有正义的是非观来引导。我们要警惕成为一个没有正义是非观的群体中的一员。

  作为大学生,自身修养很重要。少年强,则国强不是一句口号,是历经时间验证的深刻体会。面对如此无声的较量,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阵营,同时也要为从前辈的手中接下这种较量做好准备。教育的目的从来只有一个,教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我们的未来。

  这部影片不仅给我们的心灵一个冲击,也让我们更好地明白我们的责任。且不去评论那些历史如何,我们要接受未来的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途中做一块砖。

较量无声纪录片观后感

  《较量无声》总的来说还过得去,即使不是优秀片子,也是还可以的片子。该片对于批判性思维的人或有辨证思维的人倒有所收益,因为给观众提供了许多信息,也提高了一点警惕,但对于盲从的人产生何种作用则难说了。

  我基本上肯定该片后,就不再谈片子的优点,而想说一点不足之处。片子的观点即使不归入那极端观点之类,也属于偏激观点之类。其体现主要有:

  一、片面强调问题,没有全面考虑问题。片中说美国处心积虑,与人民中国敌对,似乎是说中国人民不应有敌人,而没有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总是有敌人,打败敌人的方法是中国自强,落后就要埃打,而不是怪那些国家与中国为敌。片中说许多中国人不了解美国,但片中作者也没有展现其对美国的全面观点。美国是个民主的多面国家,各种力量都有存在,美国有其帝国主义的一面,也有其和平友好的一面。中国正确方针是团结美国和平友好的进步力量,发展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共同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干涉。片中忽视了美国内部正义力量的存在。

  二、没有抓住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对“敌”斗争?还是其它内容。片中强调对敌斗争,没有说明对敌斗争是中国的主要矛盾,还是对敌斗争应服从于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国的主要矛盾在国内还在国外?结束维稳维腐的人治,实现中国的法治和民主化是不是中国的主要矛盾

  三、有些观点有待于商榷。片中说前苏联的解体是苏共领导人的立场不对,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该片作者没有认识到苏联的社会基础状况,苏联政权与苏联人民的关系,苏联不但是人民要求结束原先的统治形式,而且是苏联统治者也大部分要求结束原先统治形式,少部分人动摇于是否结束之间。在这样的历史状况下,苏共再怎样坚持也只是维持多少时间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势。

  一个好片子应给观众一个客观公正,全面合理的观念,而不是只强调一面的观点。

国防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

  片中认为中国的腐败是由于美国思想渗透影响的结果。按这样的逻辑,美国的腐败应该比中国多,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腐败遍地,而美国却廖廖无几。有两个世界公认的政治学原理:1、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2、权力只对来源方负责。根据这两个原理,就会明白中国为啥腐败那么多,因为中国官员的权力过份集中而且没有监督和制约,而且权力来源于上级而非民众,所以中国官员腐败现象很普遍,官员天天喊着“为人民服务”,却只对上级亲近却与民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美国对政府权力有着深刻的认识,知道绝对的权力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美国宪法的设计就是避免权力的集中并且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所以才通过三权分立、司法独立、新闻舆论自由、多党竞争、地方自治,官员直选等多种手段对政府权力进行分散和制约。美国官员都是民选的,所以官员不用受亲民教育就和民众有着很强的亲和力。世界清廉指数评比中,排在前面的全部是民主国家,没有一个集权国家。

  三、美国是否要残害中国

  片中认为美国是一个对别国怀有恶意的国家,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看看美国占领过的国家:日本、南韩、德国现在无不是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美好。其它跟着美国的国家也都过的很不错。再看看那些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苏联东欧已经抛弃了社会主义,朝鲜和古巴也奄奄一息。美国之所以要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是因为:历史上的非民主国家像苏联、希特勒、二战前的日本、现在的北朝鲜等,无不是对外侵略成性,对内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以社会学的角度看,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光着屁股的原始人,而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已经是穿着裤子的文明人了。美国想让中国穿上裤子,但是中国某些人怎么也不肯,硬说美国人让中国人穿裤子是残害中国人。

  四、关于选举的认识

  片中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说的是一个去美国考察总统选举的中国官员回国后发表微博:选举是一个政府获得权力的基础。但片中却是以警告的口气说这句话的,对选举有着明显的敌视。官员经普选产生已是世界和中国人的共识,我国宪法也规定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知道片中为啥连中国的现行宪法也敌视

  五、对苏联倒台的认识

  片中认为苏联倒台是一个历史悲剧,是美国搞的鬼。但事实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给苏联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最后苏联人民自己抛弃了这种制度,与美国无关。现在的俄罗斯人民实行免费医疗、生活水平较苏联时期有了较大提高、可以选举领导人,官员财产公开。比苏联时期不知强了多少倍,世界普遍认为苏联解体是人类的进步。

  六、对中国前途的担忧

  中国现在经济高速增长近三十年,到现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像人口红利,出口贸易,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等已经逐渐消失,中国经济近几年一直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消费,却长期停滞不前。中国经济现在增长乏力。想一想,前苏联、印尼、北朝鲜、智利等拉美国家以前都有过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但是,几十年后,由于政治改革滞后,最后无不引发社会动荡,先前取得的经济成就也都没有了。

  中国现在的表现与这些国家很相像.

观纪录片《较量无声》有感

  昨天看了国防大学拍摄的《较量无声》,感触尤为深。脑海中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个念头:世界上最强的武器并不是有形的,无形的武器更加具有杀伤力。意识形态的攻击比多少个核弹的杀伤力都具有破坏性,一个强国的标志并不是在于人口的数量,而是在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对这个国家存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让民众对国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之前我们也讨论过中国方面的信仰问题,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媒体手段的不断更新,社会上形成了多种文化价值观,以致使现在的民众形成不了一种共同的信仰。而这也恰恰成为了其他国家深入我国内部,甚至是想扰乱我国社会秩序的主要方式。试想一下,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其他国家要想采用有形的武器亦或者是发动战争之类的来获得对我国乃至于对世界的主动权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民众的意识形态着手,引用在革命期间所说的"深入群众,各个击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对另一个国家的主动权。所以如何让民众产生对国家的信任感是一个国家当前乃至以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观看完《较量无声》之后,我才真正知道了解到所谓的"较量无声"的根本含义,从民众的意识形态下手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获取对一个国家的主动权。而恰恰就是这样的方式既不会从正面上割断两国的友好交谊,又可以同时获得对这个国家的主动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在新媒体技术不断传播的高信息社会,利用网络的形式将一种民众接受的价值观深入贯彻,

  将这个国家为人民所鄙夷的价值观"添砖加瓦",从而使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唾弃感,从而不断向往外国的思想,这样就是所谓的"无形的战争".虽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但在思想观念上却一直徘徊在中西方的边缘上,所以要想获得对世界上的主动权亦或者更为简单地说不能为其他国家所削弱或控制,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如何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责任感就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否做到位。而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解决民众的价值观问题在当今社会来说简单地说就是——信仰问题。想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之前2013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和学者都数次提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民众的信仰问题,所以解决民众的信仰问题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现在就建立一个共同的信仰而言,首先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的来源应该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因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其又指导我们实践的行动指南,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就可以找到它的社会支撑点;其次这个信仰还必须被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不能像所谓的"共产主义"那样太抽象化了,就可能地可以用大众化语言表达,使其深入民众;最后就是在对待新媒体手段的方式上,尽可能地我国也利用起这个资源将我们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以一些民众容易接触和感触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民众从新媒体的利用中也可以感受到我国的信仰价值观。

  对如何解决民众的信仰问题,我由于知识有限,所以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疫情当下感恩公司的句子

疫情短句六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