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杨利伟铜像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航天员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二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准备期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带领大家赴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缅怀聂荣臻元帅、众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号召大家以强烈的责任感、精湛的技术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务,稳操接力棒。

航天员杨利伟铜像

英雄杨利伟叔叔

  人们从古至今就有飞天梦,就有想探险宇宙的梦想,这些年,中国总算圆了这个梦。杨利伟叔叔是中国航天第一人,是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倍感自 豪。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这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因为中国首次载人卫星快要发射了。

  人们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五号送行,为杨利伟叔叔送行。身穿航天服的杨利伟叔叔登上了航天飞机。“十,九,八,七……一”,航天飞机腾空而起,很快突破大气层。当电视台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时,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呼起来,有的人甚至热泪盈眶。杨利伟叔叔在宇宙飞船上为我们全世界人们做着报告,为我们开辟宇宙新天地。杨利伟叔叔为中国人圆了飞天梦,从此,宇宙上有了中国人的脚印。但是,英雄背后的故事或许我们都不知道。宇航员训练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仅限的食物下生存,把比自己重9倍的东西压在身上……而且杨利伟叔叔还十分勇敢,如果卫星发射不成功,那他肯定得牺牲了。

  换了我,我肯定不敢冒生命危险去太空的。而杨利伟叔叔却相反,他不怕死勇敢地为祖国忘我奋斗,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所以,杨利伟叔叔是个伟大的英雄。

榜样杨利伟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一定会问:“你心中的英雄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杨利伟!”是的,杨利伟不仅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现在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

  10月16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天早晨,杨利伟搭乘的“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经过21小时完成环绕地球14个圈后在内蒙古草原顺利着陆。身着宇航服的杨利伟被人群和鲜花簇拥着走出飞船。他满脸微笑地向祖国人民致意。从此以后,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蓝天、白云之上,在神秘的宇宙之间,“中国宇航第一人”诞生了。中国成了第三个送人进入宇宙的国家,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优秀共产党员杨利伟从此名扬中外。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听着英雄的故事,心灵随之震撼。

  参加初级教练机训练的杨利伟,为了顺利架机飞上蓝天,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分分秒秒都不放过,全都用在钻研航理知识,进行地面练习、体能训练上。为了锻炼坚强无畏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杨利伟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双腿肿了又消,消了又肿。万米越野,杨利伟顶着凛冽的北风跑,手耳冻得麻木,内衣却被汗水浸透。长途拉练,杨利伟常常走在最前面,双脚磨出血泡,他总是一声不吭。意志坚强的他硬是通过了淘汰率为93%的部队精简整编。想想我们,别说在烈日下站两个小时,就是站一分钟也会叫苦连天。有一点点伤风感冒连学也不肯上了,更别提把腿站肿,把脚磨出血泡了。想到这里,我的脸不由自主地红了。

  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要经过各种特有设施的“技术考验”。其中最让人难受的是坐在转椅里,锻炼人体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力。这种转椅每分钟最快转速24圈,也就是说2.5秒就会转一圈。那种眩晕的滋味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每次训练下来,杨利伟全身就像瘫痪了似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即使这样,杨利伟硬是挺了过来,制服了这一大难题。

  杨利伟能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不仅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祖国培养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献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今日的中国才会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此同学们,我要告诉你们,让我们以今日的英雄为榜样,争做明日的英雄。

建国60周年时代楷模:杨利伟

  简介: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21日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少将军衔。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2003年10月15日9分50秒,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2008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航天科技展示馆

工厂开业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