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蚂蚁的知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蚂蚁战苍蝇

  蚂蚁,是一种常见的小昆虫,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在学校、去春游、在小路旁、在家里,它们象水一样无孔不入。“ 它们象水一样无孔不入”这个句子用得形象。它由触须、头、胸、腰,和特别肥胖的腹部组成。

  大多数蚂蚁都不超过一厘米长,但那巨大的头和弯曲的颚居然能抬起比自身重150倍的物体,甚至还能“玩弄于掌”!而人类想这样,等于必须一次性举起三辆公共汽车!观察细致,介绍清楚。 暑假时,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去公园散步,这时我发现了一只蚂蚁,它正在四处寻找食物。于是我找了一只半死不活的苍蝇,放在它面前。它围着苍蝇走了几步,又用颚咬了一下苍蝇。苍蝇马上象陀螺一样飞速旋转起来,蚂蚁挥舞着触须,好像在说:“哈哈!食物还是活的。”过了一会儿,那只蚂蚁就走了。可正当我纳闷的时候,小蚂蚁带着一队蚂蚁大军回来了,原来它是去找帮手了。

  能边观察边想象。蚂蚁大军分成几队,向苍蝇发起了进攻,有的咬脚,有的咬翅膀,有的咬脖子,不一会儿,苍蝇就被分解成了几个部分。不一会儿,蚂蚁大军就浩浩荡荡地把苍蝇碎片抬了回去。这段可写详细些。

  啊!一只小小的蚂蚁居然能抬起这么重的物体,自然界可真是神奇啊。

关于蚂蚁的知识

蚂蚁的智慧

  在蚂蚁家族中有着严格的分工:蚁后专管产卵;雄蚁专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勤杂工作;兵蚁保护蚁群安全。它们正是凭借这种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每一只蚂蚁都是弱小的,但它们却能在物竞天择的食物链中留有一席之地,关键就在于它们懂得合作。懂得合作是一种智慧,不懂得合作的人终将被时代遗弃,不懂得合作的种族终将被灾难扼杀。

  我们之所以能成为“高等动物”,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并不是因为上帝偏爱两只脚走路的人。据科考人员推测,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发现自己的力量很弱,容易受到野兽的攻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生存能力很差,于是他们被迫进行合作,抵御外敌,终于抢得了进化的钥匙,在众多强大的生物中脱颖而出。

  但今天的我们呢?就学生来说,一道题,自己会做了,不让别人知道,真“聪明”。殊不知,别人也是这样想的。也许在第n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灭绝了,废墟中仍能看到蚂蚁们忙碌的身影。

  也许在蚂蚁的黑色躯壳中,只知道做好自己份内的任务,却是隐约间参透了自然的法则。而且,没有最重要的位置,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工蚁从来不会因事物繁琐而羡慕上阵杀敌的兵蚁,就像游戏中的肉盾和辅助总是在为队友奉献。

  懂得蚂蚁的智慧,能力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胸怀和远见,有了它,一切的困难都预示着下一个飞跃。

介绍蚂蚁的奥秘

  美丽的自然界中,有一种小而常见的生物--蚂蚁。这种昆虫看起来微不足道,实际上有很多特点。下面,就让我一一来介绍吧。

  有一次,我为了观察蚂蚁,所以在阳台上撒面包屑。慢慢地,有十几只蚂蚁注意到了我撒的面包屑,便开始呼朋引伴。我看到它们的触角有节奏的摆动着,并且爬来爬去,很快就找来了一群蚂蚁。它们聚在一起,似乎在商量计谋。很快,它们就商量好了。它们开始一队队地往阳台上爬,还有一些蚂蚁留在地面上,也许是在等其它的蚂蚁搬好了食物再运回巢穴。蚂蚁爬上来了,较小的面包屑,它们会两只一起抬,特别小的面包屑,它们就只用一只蚂蚁抬。还有一些很大的,它们就会四五只一起抬。我心想:蚂蚁可真团结啊!没过多久,阳台上的面包屑就都被抬光了。这些搬食物的蚂蚁将面包屑交给了在地面上等候的蚂蚁,便一起消失在了草坪中。

  蚂蚁是一种有团队意识的生物。热带雨林中的蚂蚁,在搬家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河流。大家都知道,蚂蚁是无法在水中存活的。那么在遇到河流的时候,这些蚂蚁会怎么做呢?电脑告诉了我有趣的答案:这些蚂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只一只地组合起来,慢慢地,就会变成一个球形。它们往前滚,一直滚过河。这种方法虽然会使最外面几层的死亡,但是可以使大部分的蚂蚁存活下来。从这个故事中,足以充分证明了蚂蚁是有强烈团体意识的群居昆虫。

  此外,蚂蚁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个美称--大力士。所有的动物,包括我们人,都无法举起超过自己重量三倍的物体,而蚂蚁却可以举起超过自己重量一百倍的物体。这是为什么呢?我在网上查了查,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后,终于揭穿了这个“谜”。原来,蚂蚁脚爪里的肌肉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原动机”,比航空发动机的效率还要高好几倍,因此能产生相当大的力量。我们知道,任何一台发动机都需要有一定的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或其他重油。但是,供给“肌肉发动机”的是一种特殊的燃料。这种“燃料”并不燃烧,却同样能够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为机械能。不燃烧也就没有热损失,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化学家们已经知道了这种特殊“燃料”的成分,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磷的化合物。这就是说,在蚂蚁的脚爪里,藏有几十亿台微妙的小电动机作为动力。

  蚂蚁还有一个特点:不会迷路。一次我在路边吃冰激凌,由于太热了,冰激凌很快就融化了,滴落到了地上。我低下头去看,发现在远处有一群蚂蚁正朝我滴落的冰激凌进发。我心想:这么远的路,蚂蚁怎么可能会自己回家?于是我蹲在路旁,想看看它们怎么回到巢穴。它们享用完了冰激凌,又沿着原路走了回去。我很惊奇,觉得很不可思议。我想了一会,终于想出了眉目:是不是这些蚂蚁和狗一样,在行走时会遗留下一种特别的记号,然后凭借着敏捷的嗅觉回到洞穴呢?为了验证自己的话,我再次放了好吃的食物在路旁,等把蚂蚁引来后,就用手指在它们行走的路途上划几笔。果然,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说完了这么多,你总该对蚂蚁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我非常喜欢蚂蚁这种团结的小生物,你呢

小动物蚂蚁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动物,数量最多的昆虫,由于蚂蚁是社会上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常称蚂蚁为“蚁”。

  蚂蚁分为三部分,头、胸、腹。蚂蚁有六条腿,蚂蚁卵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工蚁体细小,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蚂蚁要细看才会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胸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

  蚂蚁分为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这真和人类一样,还分工和兵呢!蚁后是群体里体形最大的,触角大;雄蚁头圆小,触角细小;工蚁是无翅的,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

  为什么蚂蚁可以举起比它重10倍的东西呢?因为它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了手上,就像同学们一样,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了考试上。蚂蚁可以搬非常重的东西,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耍,还可以去“斗笠”般的水池里喝水。

  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甚至3-7年,蚁后败可生存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50多年,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1年。

  蚂蚁常常被人类伤害,有的人还故意捉弄它,但我却不一样,我非常爱惜小动物们,我和它们在一起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快乐事情。

奇妙—蚂蚁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动物——蚂蚁。别看蚂蚁非常小,但蚂蚁有许多值得人们学习的品质。

  首先,蚂蚁有勇于奉献的精神。每当遇到水灾或火灾时,蚂蚁不像其它动物四处逃窜,而是迅速抱成一团,滚出火海或大水的包围。这样,即使在外面的蚂蚁会被烧死或淹死,但里面的蚂蚁得以保全生命。

  其次,蚂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每当外出觅食的蚂蚁发现食物时,它不像其它的动物一样独自吃掉,而是叫来自己的同伴,齐心协力,共同把食物运回自己的巢穴,集体分享。

  最后,蚂蚁有预报天气的功能,每当快要下雨的时候,蚂蚁就会成群结队的往高处搬家,或者加紧储备粮食。这样,人们就会知道天即将下雨了。

  因此,我们要保护蚂蚁,与蚂蚁和谐相处。

关于蚂蚁

  若是问你世界上力气最大动物是什么时,有人可能会想到体积庞大的大象,有人可能会想到身手敏捷的老虎,或许还有人会提到沙漠中的骆驼。但想必很少人会想起渺小、不起眼的蚂蚁吧。说出来,恐怕没多少人会轻易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美国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家马克莫费特,是一位对亚洲蚁颇有研究的学者。根据他的观察,10多只团结一致的蚂蚁,能够搬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5000倍的蛆或者别的食物,这相当于10个平均体重70公斤的彪形大汉搬运3500吨的重物,即平均每人搬运350吨,从相对力气这个角度来看,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所以,一些十分沉重的食物没多久就会被浩浩荡荡的蚂蚁大军搬运完。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时,没多久就会有一大群蚂蚁前来接应?我也试图寻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因为那时还小,没太大的毅力,所以不是那么的成功,唯一能做安慰自己的答案也无非是蚂蚁能发出一种气味,这种气味使得蚂蚁与蚂蚁之间似乎变为“心灵相通”,所以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不久,就会跑来援军。

  一般的,蚂蚁可以分为四类: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四类蚂蚁系系相关:蚁后与雄蚁进行交配,“新郎”寿命不长,不久便会死去,蚁后脱掉翅膀找到合适的地方繁殖后代。发育成熟的蚂蚁又根据形态特征分为工蚁和兵蚁。工蚁主要是伺养幼蚁和蚁后,兵蚁是为保卫群体的一种“武器”。又有谁能想到小小蚂蚁竟分工如此精密。把生活处理的井然有序,有条有理。

  说完了蚂蚁的分类,该讲讲它们的生活习性了。

  蚂蚁在15℃~40℃之间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5℃之间。冬季低于10℃就会进入冬眠。蚂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可见蚁后当初选洞穴的用心之深。

  蚂蚁,一种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却不知蕴藏了多少秘密。它的身世可谓是个谜,可这个谜不知何时能解完。或许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万年。

  蚂蚁不会迷路的秘密

  一天下午天气有些闷热,我坐在奶奶家的槐树下纳凉。突然,我看见一只蚂蚁,它似乎发现了一块小蛋糕屑,努力地想把它搬走,但无奈那蛋糕屑对于它那小小的身躯来说,实在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于是它去找来了它的伙伴,这样它们才搬走了蛋糕屑。

  那一刻,我好疑惑。蚂蚁算不上是高级动物,所以对于只走过一次的路线,不可能牢牢记住。那么,它是凭借什么才能顺利的带领着它的伙伴们找到食物呢?为此,我查了许多资料,还做了一个实验。

  找三个瓶盖,呈三角状摆开;用两条木片连接瓶盖,使两片木条同时搭在一个瓶盖上;然后把一只蚂蚁放在这个瓶盖上,在另一个瓶盖上放一点蛋糕屑,第三个瓶盖上什么也不放。

  我用笔驱赶着它走上了那条有蛋糕屑的路,然后静观其变。蚂蚁寻到了蛋糕屑后,环着它走了几圈,嗅了又嗅。在这时,蚂蚁被我不留情意地狠狠地赶上了“回家的路”,待它回到它本来待的那个瓶盖上,我又把那两个木片交换了位置,观察蚂蚁的情况。只见它走上了那个没有蛋糕屑的路。

  通过资料和实验,我知道了蚂蚁是凭借一路上留下的气味才带领它的伙伴找到了蛋糕屑。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各有各的本领,在它们的身上我们发现了一些秘密。但我坚信,我们现在看见的只是冰上一角,在未来,我们终将看见这座壮观而绚丽的“冰山”。

小蚂蚁

  今天,我观察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劳动能手的小动物——蚂蚁家族。

  蚂蚁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大家庭,大家庭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工蚁,第二种是兵蚁,第三种是蚁后。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用处,下面就让我来给你一一讲解。

  公蚁是最普遍的蚂蚁,占蚂蚁家族的80%,主要工作室:找食物、运食物、挖地道、喂幼蚁、喂兵蚁、喂蚁后、保护幼蚁、保护蚁后….只要是粗活,都由工蚁完成。

  兵蚁也是蚂蚁家族里重要的成员,占19%。工作室赶走敌人,与工蚁一起保护蚁后。是战斗的好士兵。

  蚁后在这个家族里是最稀少的,只有一两只,任务是不停地产卵。工蚁、兵蚁都是它生的,是一族之长哦!

  蚂蚁家族真是分工明确啊!

蚂蚁

  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要先把食物吃进去,然后再吐出来喂养幼虫,成虫之间也以这种方式交换食物,幼虫的发育需要一定合适的温度,因此工蚁经常将它们搬来搬去,维持合适的发育地点,蚂蚁一般按照不同的任务分为工蚁、雄蚁和雌蚁,幼虫发育成哪种蚂蚁完全取决于幼虫阶段的喂养条件。

  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有的种类没有单独的兵蚁分工。

  一般的蚂蚁都是雌性的,但它们不负责生育,只有蚁后生育。一个蚁巢中也培养一批雄蚁和雌蚁,它们不工作,只是进食生长,都有翅膀,到成熟后一起飞出蚁巢交配,交配后雄蚁很快死亡,雌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作巢,吃掉自己的翅膀,成为蚁后,产卵发展一个新的蚁巢。

  蚂蚁是用分泌物的气味来进行交流的,由于它们平时都生活在一个蚁巢中,所以这种交流方式比其他膜翅目的昆虫发育的要好,一个蚂蚁如果发现了食物,它就会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气味,其他的蚂蚁就会沿着这条路线去找食物,并不断地加强气味。如果这里的食物被采集完了,没有蚂蚁再来,气味就会逐渐消散。如果一只蚂蚁被碾碎,就会散发出强烈的气味,立即引起其他蚂蚁警惕,都处于攻击状态。有的种类的蚂蚁还会散发一种迷惑敌人的气味。

  蚂蚁和其他昆虫一样,是依靠触角辨别气味的,触角的第一节膨粗,有膝状弯曲,非常灵活。由于触角是一对,因此既能辨别气味的强度,也能辨别气味来源的方向距离,成虫以互相交换反哺的食物,通过其气味互相了解对方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对方发现的食物等信息。同时也能区别对方属于从事那种任务的集团,如负责挖洞筑巢的,或是负责搜集食物的等。蚁后也不断地分泌一种气味,一旦这种气味停止了,工蚁就会培养新的蚁后。

  蚂蚁用两个大牙叮咬的方式进行攻击或自卫,咬时会分泌出蚁酸,刺激被叮咬的伤口红肿疼痛。

  蚂蚁的种类很多,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集中生活方式比较特殊的蚂蚁:

  在非洲和南美洲有一种行军蚁,它们不筑固定的巢,而是成集团地活动,不停地迁徙,一路上吃掉所有它们碰到的昆虫和小动物,在行进过程中工蚁用自己的身体为幼虫和蛹搭建临时宿营地。行军蚁用气味分辨自己的家族,任何外来者都会受到攻击。

  在亚马逊河流域,有几种蚂蚁专门掠夺其他种蚂蚁的蛹,孵化后将它们当作自己的奴隶,这样它们省去许多喂养幼虫的麻烦。如红牧蚁大部分工作都是依赖于奴隶完成的。

  蚂蚁一般可以清除动物尸体,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农业,有的种类的蚂蚁可以捕食农业害虫,如织叶蚁(Oecophyllas)可防治柑橘叶甲,竹筒蚁(Tetra)可防治甘蔗螟虫。但也有许多种蚂蚁会危害农作物,保护害虫,破坏建筑物,甚至攻击咬伤人。

  但对建筑物造成极大破坏的白蚁并不属于蚁类,是属于等翅目的昆虫,虽然白蚁有些习性和蚂蚁相似。

蚂蚁—神秘的王国

  1.档案摘抄 蚂蚁简介 蚂蚁,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种类甚多。群居性,有明显的多型现象,包括雌蚁、雌蚁与工蚁三种不同的型,有时尚有由工蚁变型的兵蚁。成虫体小,多呈红褐或黑色,一般雌蚁与雄蚁有翅,工蚁与兵蚁无翅。大多数种类挖土筑巢,亦有栖息树枝等孔穴中的。食性复杂,较低等的种类为肉食性或多食性,较高等的为植食性。

  蚂蚁是人类的朋友。它能消灭大量害虫。据统计,一只雌蚁繁殖的后代,一年内便可捕食1。2亿只害虫成虫和1.5亿只害虫幼虫,堪称杀虫高手。此外,蚂蚁还有各种其他用途。如,印度人酷爱吃用蚂蚁做的酱。在新几内亚,外科医生则直接把蚂蚁用作缝伤口的“夹子”。手术后,把伤口并拢,让蚂蚁咬住伤口两边,剪去蚁身,伤口便被一个紧挨一个的活“夹子”夹住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天文学领域许多发现要归功于蚂蚁。远在上个世纪,埃里兄弟知道一些蚂蚁有捕捉紫外线放射的能力,他们便作了一项试验:他们在天文望远镜上放一盒蚂蚁,把望远镜对准肉眼难发现星体的天空。

  很快,蚂蚁活跃起来——它们发现了一颗星体。以后又多次重复这项试验,每当蚂蚁开始蠕动时,就表明它们表现了新的星体。后来,天文学家借助于完善的仪器证实了蚂蚁发现的新星体。 “蚂蚁王国”的奥秘

  蚂蚁在8000万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社会,而我们人类仅有5000年的文明史。

  人类的许多大城市都有不少都市问题,可是小小的蚂蚁却能建立起组织完好的复杂“城市”。有许多“蚂蚁城”往往由5000万个成员组成,而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也不过才1000多万人。另外,蚂蚁女王(雌性蚁)随时都晓得食物的储存情况。如果食物丰富,她们就多生育,一旦发现食物缺少,就停止产卵。雌性蚂蚁还能够根据“护城卫士”(雄蚁)、筑巢和建立新群体所需的蚂蚁数量来调节其“人口”结构。

  “蚂蚁王国”的蚂蚁们都是彼此平等的,就连蚂蚁女王也仅仅是起“生儿育女”的作用。可以说,蚂蚁国王是一个永远协调一致的“共和国”。在这个群体中,每一只蚂蚁的功能就是设法“说服”其他蚂蚁。例如,当一只蚂蚁找到一个食物源时,它就建议“迁都”并劝其他蚂蚁一齐行动。

  “蚂蚁王国”还有一个奥秘,那就是它们拥有高效的通信手段,并以此自由地传递信息。在蚂蚁的头上长有两根“天线”,每根“天线”由11个节组成,可以同时发出11种不同波长的信号,蚂蚁们靠“天线”的相互摩擦,在数秒钟之内发出信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蚂蚁的“舍己为人”的精神。蚂蚁都是“利他主义”者,只要是集体利益的需要,它们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蚂蚁对同类极其友善,且习惯把食物送给饥饿的伙伴吃。每一只蚂蚁体内都有一附属胃,当它的同伴需要时,它可以把附属胃中储藏的食物献给对方。

  人们很早就观察到蚂蚁是以留在路上的化学物质气味认路的,几百米以外也能归巢。有的蚂蚁,虽然不会在爬过的路面上留下什么特殊的气味,但它们对于往返道路上的天然气味很熟悉,所以也不会迷路。最近研究证实:蚂蚁的视觉更极为灵敏。它们能辨别各种颜色,能辨别和记忆物象及天象等。例如沿路的石头、灌木和树丛等。白天以太阳辨向,黑夜能以天边极光或月光为指针。超过人眼视觉的70倍,对每秒75次的闪光不会眼花缭乱。年老的要比年轻的蚂蚁辨向经验丰富得多。大头蚂蚁比小头蚂蚁视觉好得多。因为蚂蚁眼睛是由许多个单眼组成的小复眼,眼面积与头面积成正比。

  澳大利亚有一种木蚁,是有名的“建筑师”。在营造巢穴时,它们内部分工明确,干起活来有条不紊。“搬运工”专管运输“建筑构件”——树叶,“泥瓦匠”则主司“构件”的拼接和堆砌。“搬运工”劳动时,先由领头的一只蚂蚁咬住叶片。

可爱的小蚂蚁

  朋友们,你们了解蚂蚁吗?让我来介绍介绍吧!

  蚂蚁目前有21亚科283属(afterBolton2003)(主流沿用的是16亚科的分类系统和21亚科的系统相比,新的系统从猛蚁亚科中分出了若干亚科)。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一般体小(0.5-3c,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有翅或无翅。前足的距离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据估计,仅有大约半数的蚂蚁——目前约为11700种——被描述了。一个更大范围的蚂蚁区系研究也有待进行。

  室内环境常见的有小家蚁,法老蚁Mono等。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蚂蚁的资料

信仰崩塌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