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大峡谷风景区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太行大峡谷之行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壶关东部晋豫两省交界区,据介绍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以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著称于世。大峡谷内的山西缓东陡,受风化和河流冲刷切割,多森林、山岭、峡谷、洞穴、泉眼、瀑布、水潭、河流等自然景观,以雄伟、壮观、幽邃、奇特、秀丽、险峻取胜。大峡谷总面积5848公顷,最高海拔1705米,由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紫团山、青龙峡等景区构成。

  六月下旬,得知旅行社在七月七日组织万人二日游太行山大峡谷宣传活动,为了发展大峡谷旅游项目,宣传大峡谷景点的知名度,包食、宿、三个景点门票,价格便宜,每人299元。于是我便和其他几位驴友报了名。七月七日,我们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万人游宣传活动。

  七日早上,六点钟我们乘车来到翼城高速路口,登上了侯马旅行社的旅游大巴,沿着高速路,一路畅行,出壶关高速路口,进入通往太行大峡谷的景区道路,汽车在蜿蜒穿行。沿途的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奇山怪石,悬崖峭壁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中午十二点到达黑龙潭景区。

  由于这一天来景区旅游的人很多,景区的道路上有来自山西省内各市,有来自京、津、冀、豫、陕、内蒙等地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和各种车辆川流不息,我们在这里等了好长时间。经导游与景区负责人联系,黑龙潭游客太多,为了不使游客集中一起,避免拥挤,景区安排让我们团队先就餐。午饭后,我们乘车来到了青龙峡景区。下午两点多我们随着导游进入了青龙峡景区,终于开始了大峡谷的旅游。

  进入景区,是一片林木翠绿,草坪青青,溪水潺潺,瀑布飞溅,还有攀岩基地的开阔地。我们尽情的观览这美丽的风景,之后随着人流进入了最好景致的一线天,沿着峡谷栈道一路上行,欣赏沿途景色,直达峡谷顶点青龙潭。

  最后原路返回,结束了第一天的旅游,导游将我们带到一农家小院住了下来。首日的游览,虽然因为人多景区没有组织好,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来这里都觉得,值。

太行大峡谷风景区

游太行大峡谷

  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林州市石板岩乡的太行大峡谷游玩。那里群山环绕、层峦叠翠、景色迷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进入桃花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磅礴的石壁,上面写着“飞龙峡”。突兀的石壁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把这座山装扮的更加美丽壮观。

  我们继续往里走,来到了只有一人多宽的栈道,长长的栈道又陡又险,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头的上方就是峭壁,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头。走着走着,我被震耳的隆隆声惊呆了,哇!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宽的瀑布呢!瀑布有三、四米宽,它从巨大的石洞里飞流直下,如同一道雨帘,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这景象真是美丽极了!

  我们沿着弯弯的山

  路,继续往上爬,山路十分险峻,相隔不远就有大大小小的潭,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峡谷中。潭水清澈见底,水中的石头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招来许多小朋友们,他们拿着渔网捉鱼嬉戏。

  走出桃花谷,我们乘坐旅游观光车游览风光秀丽的“太行天路”。车绕行在山腰间,不禁让我心惊胆战。大约有四十分钟,终于到了山顶,海拔约1700多米。“天路驿站”是观赏整个太行大峡谷的最好位置,放眼望去,好像腾云驾雾,

  到了人间仙境。向下望去,连绵起伏的山脉像披上了一件绿衣裳,让我惊叹不已。

  太行大峡谷的风景美不胜收,它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让我流连忘返。

游太行大峡谷之紫团山

  太行大峡谷,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市壶关县,晋城市东部的灵川县和河南省辉县两省交界处的广大区域内。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主要是处于山西省壶关县境内壶关太行大峡谷。

  壶关太行大峡谷集雄、奇、峻、美于一体,位列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是壶关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由青龙峡,红豆峡,黑龙潭等组成。这里的水景、山景、石景、树景、林景和名胜古迹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紫团山,位于壶关县东南六十公里的树掌镇,因山腰有一形成于三十万年前的溶洞,每天日出日落时,从洞口升起团团紫气,所以宋代御旨改其名为紫团山。紫团山又名翠微山、抱犊山,有“南武夷,北抱犊”之说。紫团山峰峦纵横,挺拔峻峭;漫山碧翠,珍禽和鸣;涧水潺潺,长年不息;朝阳夕日,霞光万千;山路蜿曲,直达峰巅。

  早上八点,我与妻子搭乘从平遥至长治的汽车,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到了长治。在长治,我们匆匆地解决了饥饱问题,就直奔长途汽车站。下午一点钟正好有一趟去壶关太行大峡谷旅游服务中心的客车,我们就搭此车前往太行大峡谷。长治到大峡谷游客服务中心大约有四十公里的路程,山道崎岖,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七扭八拐,近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服务中心。

  到了服务中心,时间已近两点,游客甚少。一买票,游车司机就招呼我们上车。待我们刚坐稳,车就开动了。车子悠悠地行进在山谷里,道路两侧都是悬崖石壁,峭壁下的陡坡上是连绵不断、茂密的林子,就连峭壁上的石缝里也长着树,树叶像被雨水刚刚冲洗过似的,青翠欲滴。车子好像被夹在石缝之间,缓缓地前行着。

  当车子行进到一个“丁”字路口,路标上写着:“紫团山”、“黑龙潭”由此右拐,我们和另外一位独行者就此下车,转道紫团山和黑龙潭。

  跨过通往西山口的小石桥,我们踏上了去“紫团山”和“黑龙潭”方向的柏油路。迎着似火骄阳,忍受着油路地热的炙烤,徒步大约半小时,我们来到一处断崖绝壁前。石壁如刀劈斧削似的,齐刷刷的,几乎是垂直的,高约数十丈。石壁与道路对面的悬崖之间的山口非常狭窄,仅有十来米宽,可是不见通往山内的路。山口下又是一垂直的个弧形石崖,高约三四十米,石崖的上端凹槽之下约一两米的位置有一处直径大约四五十公分的圆形石洞。一条白练从洞中飞出,直泄而下,跌入底部的深深的水潭里,泛起团团白沫。爬上峭壁下的陡坡,我们才看到迎面的峭壁脚下有一个人工凿成的石洞,这是农业学大寨的成果,是通往山里的惟一通道,恰如《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进入桃花源的入口似的。穿过人工通道,里面是一番别样的景象,一潭湖水清澈碧秀,潭水右侧的岸上有一排垂柳,倒映在水中。水潭另一侧的山坡上是密密的林子,树林的绿色映在潭水里,更加重了潭水的绿意。通过湖水上空的小桥,我们来到了紫团山的山门前。

  紫团山的山门很像欧洲童话世界里城堡的大门。大门右边是由五层巨石堆摞起来的,左边是用巨石筑成的一所小房子,是山门值班室,窗户歪歪扭扭的,其外表是用水泥浆涂刷过的,看上去更像童话里的城堡了。

  通过山门,迎面是两侧绝壁峭立、狭窄如门的入山口。从山门到山口的石台阶坡度极大,一直通往山谷的深处。缘石阶而上,穿过山口,便进入两边峭壁间的夹缝里,低头可见那紧靠石壁的小道下清洌的流水径直冲出山口;仰望两侧山体、石缝、陡坡,完全被绿色遮盖,使得峡谷显得更加狭窄,这就是一线天。一线天为一道天然石缝,两侧石壁高约百米,人行其间,如入清凉世界,凉风习习,仰观天幕,如神笔勾开一条线。再往里走,山道变成了台阶。台阶随着山势曲折而上,周围都是浓密、茂盛的森林,林间花香浓郁,鸟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当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冒着淋漓的汗水,来到紫团山云梯下时,我们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全身的力气几乎消耗殆尽了。

  要到紫团洞,必登云梯。云梯夹于一道石缝间,有近千级的台阶,约三四百米长,坡度极大,近乎直立。石缝下面最宽处也不过四五米,越往上越窄,最窄处仅有一米多。有些游客来到梯下一看,就被吓的退却了,赶紧原路返回。我们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向上攀登。右边的石壁上顺梯装了一条与云梯同长的铁链,供游人攀扶,每隔一段,有一处比较宽敞的供游人休息的平台。我们拽着铁链,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爬。到了第一个平台,回头俯视,谷底被森林塞得满满的,面前的悬崖石壁被西边的阳光照射让人睁不开眼。仰视天空,头顶上仅有一条很细的蓝色线条,显得是那么的遥远。回过身来,仰望云梯的上端,还是那么的远,我们又开始继续上行。且行切歇,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了云梯。巅峰之上有一简易的茅草亭,亭下有一老农正在销售从山里挖来野生药材。我们来到亭子里坐下来休息,置身于一线天之巅,顿觉碧霄空荡,心清气爽,困乏全消,而且真有一种“山高我为天”的感觉。

  要到紫团洞,还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我们启程循着登山台阶继续向上行进,登山道两侧松柏成林,郁郁葱葱,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人行林间,鸟鸣树巅,我们终于来到了紫团洞前。

  紫团洞,位于白云寺下的紫团山半山腰处,坐东面西,洞口狭小,仅容一人爬行而入。现已在洞口旁另辟新门,供游人出入。逐渐西沉的太阳直射着紫团洞口,虽然时间已经不早,紫团洞口的游人还在出出进进,一直没有间断。我们也随着人流缓缓入洞,但见溶洞曲折迂回,四通八达,深不可测,传说它与河南清华相通。很早以前清华一牧羊人来此山牧羊,不慎将数十只羊掉入洞内,无法寻找。他心情沮丧地返回家乡,可到家后却意外地发现羊群已回到圈中。洞内最高处达五十米,最低处一二米,最宽处三十米,洞深二点五公里,已开发出的游程近千米。洞穴狭阔不一,高低错落。最阔处可容千人,最窄处一人难于侧行。内有下行的陡坡,也有难以攀爬而上的台阶。夏日的洞内清凉舒爽,泉水丁咚,妙趣横生。紫团洞属显明显得溶岩地貌,景点繁多,景观奇特。入得洞来,迎面是一只张着大口,形象逼真的老虎,守护着洞口。沿台阶而下,游道两侧一边是豆山,一边是米山。这豆山与米山还有一段济世救贫的美丽传说。在一巨石檐下,有两条石鱼头。石鱼两头相对,这便是二鱼对吻。每条鱼五米多长,据考证它们为地壳变动时留下的一对原始鱼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玉女盆上有天然石盖,盖上有仅容一手而入的小口,把手伸进去,可以摸到永不干涸的泉水。顺游道侧足而下,现一石亭,厅壁有穴,穴穴相通,其状如龙,亭上两洞,恰似龙眼。攀壁而上,出龙眼,洞渐阔,乳石如虎、如狮、如仙,千姿百态,不可名状。顺道前行,遇一石岭,其状如蛙。花果山上的“仙桃对石榴”是一平台之上,凹下两个草帽大小的圆坑,深三寸许,底部浑圆如盆,盈满清水,一个歪嘴仙桃,一个双耳石榴置于盆中。及至南天门,两柱擎天。入南天门,洞势急下,洞底石纹,宛如祥云。黑龙王宫,乳峰嶙峋。一柱独立,恰似托塔天王。七音钟,是一个高两米多的钟乳石柱,以石击之,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过了通天河,及至水帘洞,细水由天而降,形成一道水帘。步入龙宫,宫顶祥云悬空,五龙腾飞在祥云里。五龙聚首,龙头形象逼真,有鼻有眼有角,活灵活现。每龙各守一方,降福人间。

  紫团洞里景致众多,各有千秋,但最妙处莫过于五龙聚首,让人一看便叫绝。真是天造地设,鬼斧神工。

  紫团洞的确是一个不寻常的洞。它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人世间有哪位天才的艺术家能创作出如此神奇的艺术作品呢

  出了紫团洞,继续沿游道上行,我们来到白云寺。

  白云寺置于紫团山巅,寺院坐北向南,正殿在北,东西两翼为偏殿,分前、后两进院落。该寺始建于北魏,明、清、民国时屡有续建。寺院占地大约近千平米,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寺内的过亭保存了大量的清代木雕、砖刻艺术精品,值得仔细观赏。

  置身于紫团山顶,俯视四周,紫团山峰峦叠嶂,奇峰险峻,涧水悠长,山青林秀,洞幽景奇,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传说、历史事件,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地。

  登紫团山,我感触良多:意欲临高,必积跬步;欲观美景,必在于恒;意欲悦心,必劳其身;意欲豁达,必以清心。这就是我登紫团山的收获。

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大峡谷,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市壶关县,是壶关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由青龙峡,红豆峡,黑龙潭等组成,集雄、奇、峻、美于一体,也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绵延40多公里的太行山大峡谷,相对高差200米~800米,峭壁陡立,峡谷纵横,极为壮观。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引人入胜的溶洞,遍布群山的林海,尽在峰峦涧壑之中。景区主要以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三大峡谷组成,串联黑龙潭、紫团洞、真泽宫、羊肠坂、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天桥、万佛山、十八盘等多个景点,构成了雄浑壮丽的太行山大峡谷奇观。

  其中我不得不为你介绍青龙峡的美景。青龙峡虽说只是其中的三峡之一,但是我认为青龙峡的美景,是所有峡谷都无法攀比的。光从青龙峡的外门看里面。到处是绿树,围绕中心一大片空地,其中花坛和石雕就不计其数。花坛是由石头雕刻的,围绕中心摆放的六个。在春天,光看,眼睛就觉得十分舒服。光闻,浓浓的清香扑鼻而入,使你陶醉在其中。

  看石雕吧,瞧,那么多的石雕,最大的就属那个雕得栩栩如生的狮子头了。高鼻凹眼,张开血盆大口,就连脸边的毛都雕得十分逼真。那张嘴,大得出奇,足以让我蹲进去了,或者躺在那里面,而且还能活动,站在它面前,仿佛真的有一只巨大的狮子要向你扑来的感觉。

  峡谷外,只能看见那些个数如细菌一般多的树木。进入谷内,便看见里面的招牌美景——瀑布。白色的瀑布从高处往下落,如千匹万匹白色战马,向前进攻。瀑布落到了池中,溅起了巨大的白花,犹如水中的白色荷花。池中有着很多的鱼,把头伸出来,好像在赞美这瀑布。用李白的一句话来形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还有红豆峡,红豆峡和12座雕像。雕像就是十二生肖,足以让一个人坐上去的。峡谷里的湖面绿绿的,绿得让人舒服,绿的让人陶醉。

  古诗云:“若非紫团山顶雪,错把壶关当江南。”峡内自然风光独特秀美,气候温和宜人,同时太行山大峡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历史事件,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地。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情况说明书格式范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