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题目惊艳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7年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家国情怀源于家族情怀

  在宗法制家族无碍于历朝历代绵延之后的今天,有谁会想到它也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呢?当家假日长辈召开的家族聚会成为年轻一代人的苦恼,其本质是传统文化的式微,更是青年人正在失去其根基之状态。

  的确,家族聚会自古而有之,想必不愿参加之人也自古而有之,而如今争议之所以激起波澜无疑是因为如此之争议已成为社会共同问题。作为年轻人,我可以充分地理解小王的心情——在面对一群自己并不熟悉的长辈关于学业、事业与嫁娶等一系列直接的发问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实属必然;况且在人口迁移如此轻而易举的当今,各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宗族基础早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彼此渐行渐远的同族人,能重聚首已属不易,更别提相聚时的冷淡气氛。小王的苦恼确有其根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辈们召开家族聚会的时间选在节假日。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假日其目的无非有二:缅怀先人和庆祝阖家团圆。当人人都在为“年味儿淡了”而叹息时,家族的聚会无疑是一个散发着团圆气息最大的发热源。其次,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探索,不难发现,不论是世界、国家还是地区范围内,对人口一个重要的划分就是民族。正因有了长期历史形成过程和法律的条文保护,民族内部才自觉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民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天然合理;同样,作文民族的衍生体,家族同样拥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姓氏”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家族的紧密性。再者,回到现实意义,当下的家族体系早非古代时那般阴森可怖、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了,其更多时候只依靠血缘和一些极强的意识形态——长辈心中对后代们深深的挂念维系。笔者认为,这点是小王应该承认的。故当从各个角度分析过后,不难得出,小王的行为首先是忽视了家族是几乎一切传统行为存在的基础的事实,其次低估了宗族制度的普世价值。

  正如前文指出,诸如小王一类的年轻人已不算少数才有可能形成的社会争议,笔者认为虽然传统家族观念的确具有相当合理性,但如若始终不能够让年轻人接受,最终在年代上形成断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为此,除了(与其)通过小王的父母、长辈对其施加言语上的压力,不如通过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让年轻人不再抵触家族聚会。引领他学习、了解家庭、家族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应该是第一步,其次便是能平心静气地带领他回味家族曾带给他的美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这个时代最应该具有的家庭的关怀,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

  作为小王,乃至小王代表着的新一代人,只有真正了解到了家族情怀的普适价值,才能最终上升到国的层面,拥有了“家”,才最终能拥有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题目惊艳

以家国情怀为话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1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5年春节团拜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对家庭的眷恋始终牢牢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基因之中。每年春节前夕,如候鸟归巢般的返乡春运大军便是中华民族浓烈家庭观念的真实写照。 一年到头无论再忙也要回家过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陪家人说说话,叙叙情;一边看春晚一边期待午夜钟声敲响,无不体现着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寄托着人们对于平安、健康、幸福的期许。“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而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则体现了“家和”的理念。

  有一句歌词写得很好,“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往往把“国”称为“国家”,这是因为“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大家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只有每一个家庭和谐美满,整个国家、社会才会安定团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正是因为国人对于家的重视,才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只有家教良好、家风和美、亲情和睦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社会个体,才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贡献力量。

  因而,“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当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将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国家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平安、健康、幸福是每个家庭最朴素的梦想,只有当这好梦圆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关于疫情下的家国情怀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字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曲《国家》唱响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人们的心声,爱国爱家情怀油然而生,爱国爱家的故事也萦绕于心……

  在抗疫的战场上,志愿者也是值得我们崇敬的。汪勇,一个普普通通的快递小哥,疫情暴暴暴发后,他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杨雪,一个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发起组建了一个"守护天使"车队群,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运送物资进方舱。现在车队群里有69人,完成医护人员接送超过800人次,运送医疗设备和物资募集有20多次,完成的物资运输超过500吨。

  一度时间,我常常在报刊上、在电视里、在网络中看到一夜爆富的“大款”、涂脂抹粉的“小三”、红得发紫的“大腕”。而英雄董存瑞、邱少云却被嘲讽;大地主刘文彩、大恶霸黄世仁反而被平反.每当看到这些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帖子,我就气愤得无语。

  在这次新疫情阻击战中,我高兴地看到冲在最前线的不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小三”,也不是那些搔首弄姿的“明星”“大腕”,而是科学家,是人民子弟兵,是白衣天使,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是人民警察,是出租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最底层普通劳动者。他们才是闪闪发光的金子,才是最可爱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家国情怀感动天地!他们的家国情怀让人泪奔!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病毒藏住了全国各地的喧嚣,口罩遮住了你我最灿烂的笑容。在春节这个最热闹的传统佳节,城市静得出奇,它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是一场特殊的考验,别害怕漫长的黑夜,这只是黎明曙光来临前的征兆。前线有艰苦奋战、不辞辛苦的医护工作人员,后方有向武汉源源不断输送爱心的华夏子民,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我们本就是一体,我们用口罩和防护服隔离了病毒的入侵,却永远不会隔绝爱的传递。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江西卷):家国情怀中的个人担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意在引导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思考祖国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考生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的场景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印记。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10年过去了,汶川重新站了起来,他们会感受到在废墟上崛起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众志成城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考生还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在体验奥运会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民族自豪感。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青年学子们日益成长,国家各方面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为中小学生讲课;蛟龙号、“复兴号”高铁、大飞机、航母出海试航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显著;城市更加宜居、乡村更加美丽、文化更加繁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那些为取得这些辉煌成就而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建设者们的精神世界,已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发育的精神营养。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引发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认识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这是很有意义的。题目引导考生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写作背景广阔,写作内容贴近考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议论可发。

  中国有我,我在中国。作为新世纪出生的我们,没有谁能够抛下国家去实现所谓的个人担当。同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我们又应该如何于家国情怀中沉着应战呢

  作为“世纪宝宝”中的一员,一边成长一边见证着中国梦圆:从曾经2008年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到现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再到将来2020年全国实现小康……我们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在2000年遥不可及的梦的实现,同时,在享受之余,时代的警钟也向我们敲响,是新一代的我们接班了。

  响应习主席的号召,积极投身于新能源开发及人工智能的研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同时也要为曾经的“两个百年计划”做好首尾工作。我深知,当我们回头看到18年间上一代人的幸福生活相比,这又算得上什么呢?这是我们的义务与使命,一代人的老去,必须有新的活水注入,才能是我们中华之水永不枯竭。

  同样地,如今2035年,正值18岁的你们也将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成就而呼唤,可你们应有的,更应是于家国情怀中的个人担当。你们也会有2035年这个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与挑战,同样也应去响应国家号召,做好新时代的主力军。你们所搭建出的新大厦,也将成为上一辈人的宽慰,成为新一代人的风向标。

  人生代代无穷已,我们所共同期盼的中国,正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前仆后继、殚精竭虑所构建的。只有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极致地发挥,砥砺前行,才会有一个姿态更窈窕的中国面向世界。

  家国情怀中的个人担当,是个人能力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对家国兴荣的助力,不论哪一个青年人,鬓微霜,肢未颤,当不负时光,为国效力。这其实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吗

  泰戈尔曾说:“我的骄傲,是因为时代的脉搏,此刻在我的血液中流动。”那么风华正茂的你们,手握时代命脉,还不打算燃烧自己的青春,让自己的青春安放于合适之所吗

家国情中国梦

  “江山如画军旗扬,长城巍峨万里长”,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九十载春秋,如今已成为震撼世界的劲旅。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90周年的风风雨雨。

  90年前南昌起义的枪声,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腥风血雨中诞生。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兵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反击,消灭了其有生力量。在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个一个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站了起来,在期间,一些国家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死了,但他们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将是一个永久的丰碑。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前辈们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成就了我们现在的和平世界。

  忆灾难来袭,这支队伍的军魂就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我们的子弟兵,个个都有这军魄。当洪水、冰雪、地震袭来时,他们不知何谓退却,无所畏惧,争先向前,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生死临头也大义凛然。

  战士们用汗水和献血换来的新中国来之不易。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让家国情怀常开不败

  为什么那些捐躯赴国的义士能被人们永远铭记,而再显赫的商贾权贵也终究只是历史洪流中的过眼云烟?原因很简单,支撑我们铭记的,是血脉深处涌动的暗流,名曰——家国情怀。

  家国家国,先有家而后有国。家是国的根基,国是家的延伸。千千万万甘于奉献的你我,组成了一个个的家。在这里,我们共同生活,共同成长,我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碰撞,最终融聚成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于是,便有了国,有了千千万万代薪尽火传的家国情怀,有了无数个甘愿为此牺牲自己的人。

  “夫天下有大勇者,其志甚远,所怀甚大也。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如是写到。家国情怀,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在国面前,再无小我,汇成一个大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此时,过多的言语表述已是多余,这时,唯有昂首阔步地站出来,坚定,而自信地呐喊:“我所站立之处,便是我的国,我的家!”

  掀开历史的风尘,家国情怀曾无数次地出现。这是曹植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烈;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气;是抗金将士“义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悲凉;是拉耶夫斯基“为了祖国,连坟墓都觉得可爱”的无畏;是黑格尔“只有一个生命献给祖国”的遗憾。

  拥有家国情怀是每个国家的人所独有的。可是,同时我们也应理性地释放我们的情怀。在网络上,常有键盘侠身披“家国情怀”的大衣,对一些不捐款、不转发爱国新闻的人进行道德绑架。当他们高举“家国情怀”的圣旗,带领更多人走向深渊时,我们,又该如何正视家国情怀呢

  这种行为,对于家国情怀,无异于拔苗助长,花儿非但不能盛开,更有可能凋零。而如何,才能是这朵花儿常开不败呢

  韩非子曰:“言爱国者多,披战甲者少。”这揭露了问题的本质。有时,家国情怀并不是满嘴爱国,而是蕴含于你的一言一行中。是别人侮辱时的一句维护,是看到祖国荣誉时的欣喜与自豪。无须过多言辞,仅此,足矣。

  让我们用真正的热爱灌溉,使家国情怀常开不败!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涵之一。“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字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曲《国家》唱出了我们的肺腑之言,使我们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这可能是这首歌为什么火遍中国的原因吧。

  举个列子吧,像我们刚学过的《木兰诗》,诗中的花木兰。可汗点兵,卷书十二,卷卷爷名。父亲体弱多病,老态龙钟,再说父亲没大儿子,木兰没哥哥。无奈之下,木兰只能自愿男扮女装,替父从征。木兰在沙场上有着"黄金百战千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奋勇杀敌,一心想着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报忠。经过九死一生,木兰才凯旋归来。当然,木兰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是不慕名利,只是求回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闪烁着木兰的英雄豪气。

  木兰对国尽忠,对家尽孝,真正做到了女子的巾帼本色。到最后,木兰又担起了普通女子的责任。这是不是彰显出木兰的家国情怀呢?古往今来,许许多多为国报效的任人物有很多,像岳飞,文天祥他们身上都有数不胜数的优秀品质,我们都应发扬光大,一直传承下去。

  现在,抗疫期间,多少人立下请战书,奔向“战场”?有刚结婚的,也有刚生完孩子的青年人,还有过七旬的老人。他们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荣华,奋身奔向医护一线担当起医生的责任。他们也期望能平安的待在家里与家人团圆,但他们没有,也许他们会累倒在病房中。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小家,只是他们懂得保住大家,才能使小家幸福安康。这难道不是高尚的家国情怀吗

  在学校里,我们认真学习是爱国;在家里,尽孝听话,是爱国;在生活中,热爱生活,是爱国。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在学校里汲取知识的乳汁,长大长成大树守护国家。

  飘扬的红旗下,是无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人要有家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我的家国情怀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家人与祖国哪个更重要?家人是世界,祖国是太阳,我与世界共存亡,可我不能没了太阳。

  在我还牙牙学语时,父亲就抱着我教我背古诗。他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诗人生平,写作背景等有助于理解的东西,我也听不下去,就总是动动这个,摸摸那个,他也到不以为意。但有天下午,父亲那读古诗时严肃的神情把我吓到了,我一反常态,认真看着父亲,我吃惊地看到在他讲到诗人的写作背景时红了眼眶。那天下午父亲讲的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也学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爱国。

  长大后,看了许多书,其中不乏有爱国人士的故事,也慢慢的了解到了一些人,一些事。“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的樊锦诗;“青山忠诚的卫士,死亡的永恒对手,投身于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的救火英雄;舍弃了家人,团圆,奋不顾身坚持站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与为防疫捐献物资的爱心公益者们……

  “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这样才不会愧对于祖国的养育之恩”“只要国家需要我,保证随叫随到”“能为祖国做贡献,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这一件件事,一句句真挚的话语,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弦。不知为何,我竟会想到父亲。

  爱国也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徐锡麟的“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还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更是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父亲教会了我很多道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那次读诗时微红的眼眶下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我想,那可能会陪伴我终生,我也会牢牢地记住它。

家国情怀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诗书万卷,字里行间无不见“家国”。无论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誓言,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奉献之情,还是“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大胸怀,大境界……一切的源头都是深埋藏在华夏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的家国情怀,其早已渗入每个人的血液,流淌着,代代相传。

  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国家,及其文化带着深深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其中带着对家,国,的深情大爱。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好,家亦好。

  而家国情,永存国人之心的原因,正是“自信”。直至2019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日本的两倍多;完成史无前例的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世界第一三峡大坝;杂交水稻的成功培养,获得巨大增产,养活更多的人;嫦娥四号着陆月背,祖国航天奇迹惊讶世界;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神舟飞船,两弹一星,北京奥运,中国女排……等等的国家荣誉,赋予了每位国人强大的自信,我们自信于世界,于祖国,于家。祖国的强大,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是我们引以为豪的。

  家国情,存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厚流光”,其灿烂悠久的历史,对每一个华夏儿女影响甚大,《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故事印在人们心中,使我们懂得,孝敬,就是最大的道德。屈子的《离骚》感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教会后人要为坚持高尚品节,不惧生死的忠贞之情。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我们,指导着我们,我们又怎会不从心底自然而然地生出家国情

  家国情,还藏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于百姓幸福康健的生活中。人常说“没有和平的时代,只有和平的国家。”我们的国家,中国,正是一个支持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在中国境内,没有战乱纷争,没有民族危难,没有社会动荡。若是问有什么,那自然是安定祥和的社会,安居乐业的人们过着舒适祥和的生活。2018年九月,日本台风“飞燕”破坏了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连接外界的唯一桥梁,瞬间机场成为海上孤岛。中国的救援人员以及大使馆人员迅速到达该地,护送我国子民安全撤离。中国的担当,不仅表现在国际大事上,还体现在心系群众,关爱子民上。历经接近七十年,每个国人心中,对祖国的爱,不言而喻。

  人们的家国情,是骨子里抹不去的,对祖国家园的热爱深情。爱大家,并不是要求我们抛弃小家,而是要我们自“小”到“大”,由心而发,流出名为爱的涓涓细流。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家国情怀的新颖题目

爱国好题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