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必看经典家书
分析《傅雷家书》傅雷—10分爸爸
李尚雪
《傅雷家书》选编了傅雷夫妇与在海外的儿子傅聪及儿媳弥拉的往来家信。这部书中有父子俩对文学艺术的探讨,也有傅雷对儿子的关心与想念;有关于立身处世的谆谆教导,也有对生活琐碎小事的细细叮咛。通过阅读这部书,我深切地感受到傅雷对孩子教育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如果要我为他这个爸爸打分的话,我会给10分。
我为他打满分的第一个理由是由于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傅雷青年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专科,回国后因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而无法与人共事,不能展其所长,于是选择了译述的职业。但在他给傅聪的信中,我们仍能够体会到他的才智与学养的光彩。“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的确变化很多,就是低音部分模糊得很,琴声太扬。”这是他在收听傅聪弹的钢琴曲之后的评价,很是精炼,也一针见血。他也常常与傅聪提出“技巧根本要改,乐理无论如何要有个基本概念”或“弹琴不能凭感觉,必要经过理性的整理,才能深深化入自己的心灵”等告诫。我想,傅聪作为一个学习音乐的孩子,是很幸运的,因为他的父亲有着音乐方面的学养与深入的探索,这使得父子俩有了许多共同语言,傅聪自己也可以从父亲身上学习到许多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满分的第二个理由——傅雷对孩子生活习惯和礼仪上的要求很严格。傅聪刚到国外那会儿,傅雷曾写信道:“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与此类似的话还有:“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他清楚孩子有这些随意的习惯,因此要他万分谨慎。“平时的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要合西洋的礼貌。”因为傅雷知道傅聪来往的圈子中的人大都是德才兼备,有教养的艺术家们,所以傅聪应当遵守礼仪,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些,傅雷自己在留学的时代也很注意,否则,他也不会从小就对孩子们在礼节方面处处强调了。况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将这些杂事也处理得很细致,无论什么都上些心,才能有所成就,我相信这是傅雷的想法。
我为他打满分的第三个理由,是他在书信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来的对傅聪的关怀。“不要在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勉强自己。多留一分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这是一九五五年初傅雷信中的一句话。在那个时候,傅聪在每天参加音乐会的基础上,还要维持八个小时的工作。傅雷知道了,很是操心他的身体,便立即写了这信来嘱咐他好好休息,不要过于奔忙。于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担心便在这短短几句话中体现了出来。“今年夏天务必抽出一个时期去过暑假!”也是他不希望儿子身体累垮而做出的提议。此外,家信中还有一些极其鼓舞人心的话,如:“我做父亲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错误用你的才具与苦功给点破了,我真高兴,我真骄傲,能够有这么一个儿子把我错误的估计全部推翻!”傅雷在收到傅聪成功举办音乐会的喜讯后,提笔写下了这些对儿子的夸奖与祝福,可见他内心的激动兴奋与骄傲之情。
理由之四,傅雷对傅聪关于立身处世的教导深入人心。傅聪在信中写到自己心中苦闷,但因为不想让爸爸妈妈担心,就没有太多地发泄出来。傅雷就回应道:“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他的意思是,只要高潮不使儿子过分紧张,低潮不使儿子过分颓废,就好了,他相信孩子“不是跌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傅聪某次提到自己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傅雷便写:“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完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完美的一天!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他总是能将儿子遇到的各种问题细细分析,然后把它们迎刃而解。可见他是一位有着丰富阅历的父亲,使得儿子感到安心。
满分的第五个理由,是由于他对傅聪含蓄却深刻的爱。“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这是傅聪刚离开家那几天时,傅雷写给他的话,表现了他对儿子到国外学习的不舍而又不得不为的心理状态。从“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的失恋的时候有这种经验。”到“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说明了他对傅聪的思念之强烈。但固然如此,他还是让傅聪在国外发展,因为他明白,只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风风雨雨并从中学习,孩子才会成长为更好的人。
理由之六,傅雷对于傅聪的感情和婚姻方面给予了许多正确的指导。譬如,在傅聪年少时为初恋的问题所困扰时,他告诫道:“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当傅聪和伴侣弥拉在信中告知要结婚的消息时,他又作为长辈给予了慈爱的叮咛:“希望你们二人处理相亲相爱之外,永远能互相尊重事事商量。”如今儿子到了人生的高潮,也是一生中最幸福的阶段,他作为父亲很是欣喜,所以自然要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儿子和儿媳提一些建议。另外,他有句话是我极赞同的:“女性在某些事情上比男人实际得多,她们的直觉往往很准确,而任何年轻的女孩子都有母爱的本能。”这也侧面表现出他在感情中认为男女双方平等,两人都有话语权并要彼此尊重,提醒儿子不一味地大男子主义,也不要学习自己的坏脾气。
满分的第七个理由是因为傅雷教给了傅聪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它。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人格培养,可以使孩子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并想法子解决。他在给傅聪的信中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他以为,对于过去所做的事情,就是要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来做借鉴,以免将来重蹈覆辙,所以一定要敢于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傅雷也在后面表达了对儿子的信任:“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在一九五五年末,傅聪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与不满,认为自己非常“自私软弱”。傅雷在收到他的信后,立刻回道:“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齐扔掉了,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和平恬静,才能真正心胸开朗的继续前进!”这是他对傅聪的鼓舞鞭策,也使身在海外的傅聪内心感到属于家人的温暖力量。
理由之八,他对傅聪一直在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每走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你更应当战战兢兢,郑重将事!”这是在傅聪的进步和发展中,傅雷给他写的话,他希望孩子应当从客观的角度重视自己,因为他是被祖国派出去学习的,肩上担着沉重的担子,所以需要时刻注意。“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同时,傅雷也一直在培养他信赖祖国、热爱祖国的精神。“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在傅雷的教导之下,傅聪在生活中也一直与祖国牢牢建立着心的结合:不管家庭在国内的不公遭遇或者自己所背负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祖国,不受敌对国的威胁利诱,也没有说过或做过任何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种高尚的品德,与傅雷在数万里外给他殷切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满分的第九个理由,傅雷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十分和谐。他几乎在家书中多多少少都提到了来往的亲友们。无论他们是日常的交往,还是对傅聪优秀成绩的祝贺,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傅雷同朋友们的亲密。“出站时沈伯伯再三劝慰我。”“昨晚五点钟,马太太从北京来长途电话……”“今天清早柯子岐打电话来,代表他父亲母亲向我们道贺。”这些关心固然是由于朋友本身的品行,但也源自于傅雷对他们的真诚付出。比如他为了朋友的要求,花费一天时间认真审核作品,又或者是毫不避讳但却巧妙地指出朋友的缺点并真心地希望他们有所改进,这些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傅雷。
满分的最后一个理由,是傅雷的坚毅和时时刻刻地为儿子着想。他极少在信中提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假如有了也是寥寥数笔带过。“元旦一手扶杖,一手搭在妈妈肩上,试了半步,勉强可走,这两日也就半坐半卧。但和残废一样,事事要人服侍,单独还是一步行不得。”这信的背景是傅雷跌伤了右腿,伤势还颇为严重,但他依旧在信中没有多强调,为的就是不想让儿子转移注意力。之后,他还阐明“大概再要养息一星期方能照常”来让儿子放下心。即使是在“反右运动”的那段时间里,傅雷受到长达一年的错误批判,他也没有在信中告知实情。“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如此艰苦的处境下,傅雷依然为了避免引起傅聪的愤懑情绪影响学业而给儿子减轻压力。他的意志受到了如地狱毒火般的锤炼,可依旧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诲。
以上十条理由,便是我给傅雷打满分的原因。我觉得,傅聪之所以可以成为“钢琴诗人”,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刻苦努力和天赋,还是因着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根支柱——他的父亲傅雷。在他异国漂流的生活中,是傅雷的书信给予他指导和鼓励,让他在海外似孤儿的处境里,感觉父亲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拥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与挫折,最终成为了非常了不起的人。所以,傅雷作为一个父亲,是极其负责任的。慈父笔下信,游子心中暖,因为傅雷,傅聪才得以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远。
傅雷家书第一到十章读书笔记
读《傅雷家书》有感《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初看《傅雷家书》的时候,首先感到的是傅雷心切和望子成龙,字里行间句句流露出对子女的严格而深刻的教育,每封家书都映照出他对子女的爱之切和情之深。像所有中国的父亲一下,傅雷对子女的爱是热烈而又深沉的。他把行动上羞于表达的爱,当面说不出来的话通过书信传递给子女,使孩子虽然远在国外,但一样体验到父亲浓浓的爱。我在读《家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我的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对我或者正面教育,或者循循善诱,都是因为爱!
读《傅雷家书》,我受到了很多的成长教育。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谦虚待人、谨慎做事、礼仪得体;遇到挫折不气馁,取得成绩不骄傲,做人要有气节、有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我很庆幸在初三这个暑假读到了这本书,因为我正处于摆脱青涩,探知世界,走向成熟的人生关键阶段,还有很多内容我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接纳,但正像我爸爸对我所说的:“这本书值得你一直读,读一辈子!”
读《傅雷家书》,我最受震动的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他敢于让儿子自己去闯,支持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傅聪虽有磨难但最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这与其父亲支持他大胆地闯是分不开的。傅雷让孩子从小就出去冒险,接受挫折教育,独自应对国外生活的种种挑战,而不是溺爱孩子。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我们所有人都不能依靠爸爸妈妈一辈子!
《傅雷家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使我更加理解和明白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的爸爸妈妈没有傅雷那样学富五车的才华,更没有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高深造诣,但是他们像傅雷深爱着傅聪一样深深地爱着我!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傅雷家书第十章读后感
父爱,没有母爱的温馨与娇纵;没有友爱的直接与热情;却拥有了一种明智与深沉。
《傅雷家书》是傅雷以书信的形式写给他的儿子的一本家信集。那一封封书信,那字里行间,都表现着傅雷对儿子的浓浓的爱。当我在阅读时,脑海里不由地闪现出一个伏案写作的背影。看啊,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微笑;看啊,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眼含忧虑;看啊,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而他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儿子的严历家教。他无时无刻不在用书信鞭策和鼓励着他的儿子,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已的亲身经历以及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且一丝不苟,礼仪要得体。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气馁,取得了成绩不骄傲,要更加地努力。但在此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正确地理财,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这些教诲都体现着傅雷的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和傅雷一样也是一个对子女非常严厉的父亲,曾几何时,我也曾因此怨恨过他。在那时的我看来,他严肃、严厉、甚至有点不近人情。当我在取得优异成绩时,他并没有如我所想的那样夸奖我,只是淡淡的嘱咐我要继续努力,当我考试失利时,他也没有安慰我,只会皱着眉头,严肃的与我讨论失利的原因,我想,如果不是母亲告诉我父亲会在暗地里为我成绩高兴,为我失利担忧,我恐怕会一直怨恨父亲,一直理解不了父亲对我的爱,而现在,我什么都懂了,他并不是不爱我,只是习惯性地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
在教育孩子上,父亲与傅雷的想法是相同的,他们用严厉掩饰着自己的温情,将期盼倾注在孩子身上。哪怕会被孩子记恨,会被孩子不理解,也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直到看到了孩子站在成功的封顶。
《傅雷家书》想表达的远不止这些,然而,我的拙笔却只能写出它最浅薄的一面,父爱,并没有母爱那般温柔,父爱深沉如壁石,于无言中坚定,执着的守望者我,给与我前行的力量,我想,我大概不会忘记这本书,不会忘记那些字句,不会忘记那样一个父亲,因为这会让我一生都受益匪浅,或许我做不到傅聪那般成功,但却能够尽自己所能,不至于让父亲失望,让他也可以像傅雷一样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在此。我想说,《傅雷家书》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看到那样的一个父亲,更谢谢你让我真正地理解那份明智又深沉的父爱。
《家书》开篇(P1-10)读后感
今天我开始阅读傅雷所著《家书》一书,颇有感受。
读前,翻看全书。我发现本书是以书信的方式按时间先后顺序组合成书的,别同于一般文书,结构新颖。
开头一二篇主写父亲因做了对不起孩子的事,而感到良心不安,以泪洗面。从而悟出无论做父母还是做子女相处的过程才是成长的过程之理,但对于父亲做了何事只字未提。因此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早有听闻《家书》体现出浓厚的父爱。一二篇后,爱的帷幕正式拉开,我从父亲的字里行间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对孩子的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外面的篾千万不要自己拆,很容易刺坏手,而你的手不用说该有特别保护。粗绳子也容易伤手,你一定要拖工友们代班……睡眠必须充足,一切以身体为重,这是基本的本钱。”
一本书,一段旅程,开始了,我准备好在书海中遨游了。
傅雷家书第一到十章读书笔记
编入了1954年至1966年间的家书180多封,其中大部分是父亲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一部分是 母亲写给儿子的作为文学翻译家的傅雷,一生译著达三十二本,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不仅仅是家书,更是傅雷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傅聪的教育的文字篇本,其中最长的家书达七千多字.只有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赶一封家书才可达到如此字数.在家书中傅雷和现实中大不相同,完全颠覆了那个冷酷的傅雷,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慈父的形象.
在1955年1月26日的信中,当时傅聪正在"得意"之时,傅雷劝戒孩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首先,说明控制 情绪的必要,其次,冷静客观的分析前因后果引以为签,从而越来越坚强.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封信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儿子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同时他借儿子成功之机给予他更多,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
"坚强"是贯穿这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孩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放心了!"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体现:a不怕挫折,b永远保持谦卑之心.也就是胜不骄,败不馁.这也是我们可以学到的
傅雷严谨的治学态度
傅雷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从.的字里行间中看的出来.傅雷身为一个教育家,文学家,自然想要教育孩子成为和他一样的得人.但孩子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于是用信传达爱意的接力开始了.傅雷在每封家书中都不写白字,这是很重要的像我们再考试时都写白字.这一点傅雷做的不错,这既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教育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做事要认真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此外,傅雷还在信中教儿子识更多的外文,甚至整篇都用法文或英文 书写而成.另外看你还会发现傅雷是个做事雷厉风行得人例如有的信就十分短小,简要地说明用意就好了.傅雷治学严谨在他的绝笔中也可以看出,事物的清单为完成的事一项一项的,一点也不凌乱,一点也不像出自面临死亡的人的手笔.从他的绝笔中我们 还可以看出他不但治学严谨,而且富有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国和爱子之情.此外绝笔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不会去猜测后面隐藏的东西.从而产生新一轮的文字灾祸.傅雷一辈子坚信自己的信念,他没有死.
傅雷家书十四章经典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从1981年出版到现在,已经增订了五版,发行100万册,可见这本书的影响之大。1984年我大学将要毕业时,读到了《傅雷家书》。当时的感觉《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父爱的教子书。不久前重读《傅雷家书》,从中感受到了傅雷浓浓的爱国情怀。
从唯物主义的朴素观点看,爱国是一种对故土亲人的天然朴素的道德感情,具有强烈的自觉性和认同感。从傅雷给其子傅聪的书信中,他们父子之间对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理解和精神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在1956年3月1日晨的信中,他写道:“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块,为你的成功而高兴,为你的烦恼而烦恼,为你的缺点而操心!”全书真实地记录了傅雷先生“大器之成,精心雕琢”,把儿子培养成材的过程。傅雷先生曾有志于美学及艺术史论的著述,却终于遗憾地不能实现。但在他给傅聪的家书中,充分体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素养及深刻的探索。他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他对于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受的心灵的历程,体会得相当细致深刻。他对傅聪说:“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殊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地种在自己的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这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及厚实。”这充分说明,傅雷把儿子的教育、生存发展与社会、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把儿子的家庭幸福、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自己国家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爱国的关键是“爱”,有了爱才会在言行中表现出爱国的道德品质。有了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勇于为她牺牲。可是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大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基础之上,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对儿子远在他乡异国,傅雷最担心的是儿子埋头艺术生活、脱离实际、脱离政治,害怕儿子对祖国有所隔阂。因此,在许多书信中,他谆谆教育儿子:“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傅聪在异国飘泊的生活中,从父亲的书信里吸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使他时时得到父母的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困难。这些书信,不但是亲人联结的纽带,也是傅聪与祖国联结的纽带。傅聪在国外,不管国内家庭的残酷遭遇,也不管自己背了多大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叛祖国,没有说过有损祖国的话,没做过有损祖国的事。所以傅聪信赖祖国、热爱祖国的精神,是与傅雷的教育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