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小发明设计方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发明

  回忆,美好而甜蜜;展望,让人充满了幸福和企盼。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环保和空气污染也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在大街上,时不时能看见这样的现象,果皮、垃圾袋到处扔,弄得垃圾成堆,苍蝇乱飞,到处臭气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生活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也不是人们所希望的。所以,我想发明一种小巧玲珑却作用极大的  “环保垃圾箱”。  它是长方形的,和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差不多高。它的风格各异:古典型、卡通型、优雅型、时髦型,应有尽有。它的外形也很别致,蘑菇形的、青蛙型的、猫咪型的、卡通人物型的,千奇百怪。当然,如果这些您都不喜欢,也可以让他原本长方形的身形保持不变。

  每个“环保垃圾箱”上面都设计有生动优美的图案,有小动物、植物、卡通图案、童话故事等,无论您何时看到他,都会有一种美的享受。

  与众不同的是它的身上有三个不同颜色的按钮:分别为绿色、蓝色和红色。另外,他前面挂着三只桶,每只桶上面都有一只手!当你把垃圾扔进它的时候,它里面的智能芯片会辨别出哪种是可回收垃圾,哪种是不可回收垃圾。如果你把可回收的垃圾扔进了不可回收的桶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地将那些垃圾移动到可回收的桶里。假如垃圾已经装满了,它就会发出“嘀嘀”的声音提醒你。只要你将红色的按钮一按,它就会自动将不可回收的垃圾吃掉。当你再按下绿色按钮的时候,垃圾桶就会将吃下去的不可回收的垃圾“消化”掉——散发出一些清新的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后,按以下蓝色按钮,它就会将那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优化处理”最终变废为宝,处理完毕之后,这些“宝”会被传送到第三个桶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来收取这些“宝”,把它们重新送回到工厂里,造出新的产品来为人们服务。

  在污水横流的地方,“环保垃圾箱”的用处就更大啦!把它放在离水边较近的地方,插上一条直通水里的管子,按下绿色按钮,他就可以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一般把脏水、污水全消毒过滤转化成纯净水,从另一条管子流出来的就会是纯净的水,可供人们直接饮用。到那时候,人们就再也不用担心脏水、污水到处横流,担心蚊蝇泛滥成灾、扩散病菌,污染环境了。

  有了“环保垃圾箱”,人们再不用为垃圾和污水烦恼了。看,宽阔的马路上,到处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原来放垃圾的地方,再也不见飞扬的蚊虫,再也闻不到刺鼻的臭气;过往的行人,再也不用捂着鼻子,皱着眉头了。

  当然,现在这一切都还只是幻想,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把它变为现实!

科技创新小发明设计方案

小小发明家

  1、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有趣的玩具。

  (2)激发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造的兴趣。

  2、活动准备

我爱小发明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学校是科技教育基地,乘这股强劲东风,不断丰富示范内涵,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科技活动阵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们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校有更多的科技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和发挥科技活动室的教育资源,加强科技活动室的硬件建设,充实和完善硬件配备、网络活动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小小气象站、科技画廓已装备一新。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平台,基于做到科技教育“环境化”。

  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项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其参与意识,让学生从小接触一些科普知识,对科学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在活动中,注重其广泛性和真实性,重点在“参与”、“普及”四个字上下功夫。无论是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还是六年级毕业生要让学生亲自选题设计,自己动手制作,自己评价,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从中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造兴趣,陶冶爱科学的情操。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发挥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以达到开发大脑潜力,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

  我看到老师在课堂常常会遇到许多麻烦,比如,在数学课上画几何图形时会感到很麻烦。所以我发明了这种简易的折叠尺。

  简易的折叠尺方法如下:

  1、准备10块1分米的木制尺,和同等分量的磁铁;

  2、准备九根帽钉;

  3、准备一些两面胶。准备完,下面就进行。

  首先将十支直尺帽钉串起来,(每支直尺上两都要凿成凸凹面、以备串连)。

  然后将两面胶涂在直尺上,然后在巾上磁铁,每支直尺各贴一块,这样一支简易的折叠尺就做成了

  这种简易的折叠尺便于存放,而且体积小,能够随意收缩。还能够拼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这样老师在数学课上画几何图形时便减少了许多麻烦,既方便了老师,又节省了时间。

  我将发明的折叠尺送给了马老师。老师夸赞我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并且鼓励我以后要多动脑筋,勇于发明,勇于创新。

如何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第一步,确定发明的对象。

  第二步,构思设计。第三步,开始制作。第四步,实践检验与改进。

  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何东亮

  背景资料

  o头脑奥林匹克

  “o是英语“odysseyofthe”的缩写,即“头脑奥林匹克”,是一项开发学生大脑潜能、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性创造实践活动。“让我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让我在未知的道路上遨游,让我用我的创造力把我居住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三句话是o宗旨。

  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新技法(七)

  十 二 步 法

  十二步法是创造发明活动中所常用简单技法,也是操作性极强,容易推广的创新技法。

  1、加一加。

  辅导辅导老师利用范例,启发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一点东西,使之更完美,性能更优越。如为方便青少年写生字,可在铅笔头加一块圆柱形橡皮,便变成橡皮头铅笔。又如《安全婴儿碗》,就是利用玻璃胶把软塑料易可贴加在不锈钢碗上创造而成的小制作小发明。又如旅行水杯装上热水后不容易打开杯子,我们可以利用自行车气门芯制作减压阀,安装在水杯盖上,加上密封茶杯便成了"减压水杯"。"加一加"这种创新方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2、减一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有物体步骤较多的,不方便,这明需要在钻研物体结构性能基础上进行改新,尽可能减少其不必要的步骤而不影响效果。如《红烧鱼》中发现用锅铲与叉相替使用不方便,一同学思考:能不能用一个工具完成铲与叉两个动作呢?在辅导老师帮助下,该同学成功制成扁平叉,平可作铲,侧可作叉,减少了使用的麻烦。

  3、代一代。

  在操作中如果发现范例结构欠科学,在现实中有许多麻烦,可在关键部分采用另一种更科学,更实用的技术结构代替它原有的技术结构。如《安全使用电灯》中用于演示的多用插座容易触电、漏电,辅导辅导老师可启发青少年动脑筋:能不能对插座进行一次技术革命,从而避免漏电、触电。在辅导老师指导下查阅资料,设计许多方案:有旋转插座、有密码式插座、有知能插座……

  4、扩一扩。

  将原有品放大一点,扩大一点,会使物品发生意外的变化。如下雨天,与人合用一把伞,扩大伞面,并且呈椭圆形,以"情侣伞"畅销市场。

  5、缩一缩。

  将原有物品体积缩小一点,长度缩短一点而成了新的物品。如自行车存放不方便,便用"缩一缩"原理设计出一种可折叠的自行车,深受人们欢迎。

  6、联一联。

  将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联一联就会产生出新功能的事物。如19世纪法国青年阿披脱把结果与起因联系起来思考,发明了食品罐头。

  7、学一学。

  学习模仿别的物品原理,形状和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动作、方法等,以求创新。如科学家研究了海盗鸥空中拦截小鸟现象,发明了具有强攻击型的空中截歼机。

  8、变一变。

  它指改变原有物品的形状,尺寸、颜色、滋味、音响等,从而形成新的物品。如上《水果拼盘》时,我们可以利用水果拼装成金鱼戏水,龙凤呈祥……等等各种图案,令人爱不释手。又如我们用变一变的方法,把通常圆形捕蝶网改成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制成可伸缩到圆柱管中去,便发明了《多用合收式便携捕虫网》.

  9、改一改。

  是指从现有事物存在缺点入手,发现该事物的不足之之处,如不安全、不方便、不美观的地方,然后针对这些不足产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导致创新的发明线索。如《欢乐的生日》中,生日蛋糕所用蜡烛,一岁用一根,若七十岁、八十岁岂不浪费了许多蜡烛?于是,便把整十岁改为一根特型蜡烛,就节约了成本。

  9、搬一搬。

  将原物或原设想,技术移至别处,使之产生新的事物,新的构想和新技术。如激光可移到打孔、切割、磁盘、唱片、测量、照排印刷等方面。

  10、反一反。

  就是将某物的形态、性质、功能从正反、里外、横竖、上下、左右、前后等加以颠倒,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如法拉弟利用"反一反"原理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

  12、定一定。

  是指对某些发明和产品定出新的标准、型号、顺序或者为改进某种东西,为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以及防止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做出一些新规定,从而导致创新的发明技法。如电热水器,水开了需要及时关掉电源,怎样通知人们呢?于是采用"定一定"方法,设计报警器。当水沸腾时,沸水蒸汽冲击出水口,振铜片,发出刺耳的报警声。又如《测量体温》中的温度计以前标准不一致辞,后人们统<

创新发明,你也行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需要破解的技术难题都存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很多人身上都隐藏着创造的潜质。只要处处留心,鑫动脑筋,刻苦钻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照样能在创新发明中大显身手。

  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大发明家只上了3个月的小学。被恩格斯称为“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的“珍妮纺织机”,其发明者哈格里沃斯原本是英国一个普通工人。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成就中,有75%来自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小项目。人们司空见惯的拉链,怎么看都不起眼,却在美国《世界科学》杂志1986年评选出的“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项发明”中,位居榜首。

  当然,与那些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专门实验设备和国家支持经费的科技人员相比,普通人的发明创新之路无疑更为坎坷,需要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挫折和艰辛。

  建设创新型国家,即需要一大批专门的科技人员,更离不开亿万普通人的热情参与。创新发明小学作文 ,你也行!

小发明

  ——写出过程,写清方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脑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平台。

  2.指导学生会有序,完整的描述整个创作过程,突出制作过程的描写。

  3.写出自己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大胆想像,体现出你的创作过程。

  【教学重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小制作或者小发明写清楚,使文章有条理。

  【课前准备】

  剪刀、矿泉水瓶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是否觉得小制作有东西可写,而小发明稍微难一点呢?试试,如果你在实际生活中敢于把使用的用具进行合理改造,你就成了小发明家。有的同学想发明新型的航天飞机,深海探宝器、水面行走鞋、轻便折叠桥……你想发明什么呢?你进行过什么制作?你今天就一展风采,登台亮相吧!

  二、制作过程与方法

  1.教师将自己准备好的剪刀、矿泉水瓶拿手出来,边演示边讲解制作方法,完成小发明——花瓶。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制作过程。

  3.制作前后的心情。

  三、写作过程引导

  其实,搞小制作,小发明就是这么容易,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你平时留心观察生活现象,养成动脑子的好习惯,提出自己认为较好的方案,并付之行动,你的发明制作就会成功。怎么样,写出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你的才干吧。

  首先用剪刀将瓶身上部约1/3处减掉,……;其次沿着瓶身从上到下剪至瓶身底部约1/3处止,瓶身周圈都剪成约2厘米同宽的细条,……;然后把剪好的细条下折90度,……;再将剪好的细条,四条为一组进行编花,依次进行至最后一个细条……;最后花瓶发明成功。……

  四、板书设计

  写好开头:引用式,倒叙式反问式

  发明制作前:信誓旦旦轻而易举

  中发明制作中:信心百倍镇定自若眼高手低

  (详写)

  间

  发明制作后:意犹未尽

  抓住制作过程中的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等描写

  写好结尾:自然式照应式点题式

科技小发明简单制作

  每当我上学和放学时,我都会看一下橱窗里我四年级暑假做的小发明——风铃。

  那是四年级的暑假,我很多作业都已经做完了,只有小制作这项作业让我很伤脑筋。一次,我无意中看见客厅里有一盒已经过期了的“三精牌蓝瓶口服液”,我好奇的走过去,打开一看,满满的,只喝了一瓶!我望着这些好喝的口服液,想喝,可是又已经过期了。扔了,又觉得可惜,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我可以把瓶子里已经过期了的口服液倒掉,把外面的瓶子收集起来做成一个漂亮的风铃呀!”。说干就干,我先把瓶子从盒子里拿出来,用剪刀在瓶口上刺了一个小洞,然后把瓶口朝下,让口服液一点一点的倒出来,待全部的口服液都倒完后就把瓶子放在桌子上。从家里找出一些以前美术课上没有用完的的卡纸、双面胶,又找出毛线、剪刀等工具。待一切准备完毕后,就正式开始制作了。

  我的头脑中闪现出商店里见过的很多风铃的样子,可就是不知该做什么样子的风铃。我找来很多的美术书,终于在三年级的美术书上找到了“海底世界”风铃。我和妈妈商量了很久,决定就做它。

  我先用一张蓝色的卡纸,把它剪成了圆形,然后又在圆形上剪掉了 一个锐角,再把刚刚剪掉的那个角的两边用双面胶粘了起来,这样就成了一个漏斗形状。接下来,就要做吊坠了。吊坠是各种海底生物。我在一张红色的卡纸上画了一只大螃蟹,举着大而有力的大脚,鼓着一对大眼睛,样子好威风啊!我用剪刀细心地剪下来。再剪一条肥肥的大鲤鱼、背着厚厚的壳的小乌龟……再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各种颜色的毛线,每个生物的背后都粘上一根。其次就是在每个生物的下面吊上一个瓶子,这下可把我难道了,怎样才能把瓶子稳稳地吊在上面呢?直接套在瓶口上吧,不好看,而瓶子是玻璃的,又不能在下面打个小洞,怎么办呢?我望着瓶子发呆。突然,我的视线落在桌上的牙签上,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把牙签分成两段,拿起一段,用毛线从中间绑上,再把牙签斜着放进瓶口,把毛线提起来。瓶子就稳稳地吊起来了。我用同样的方法把所有的瓶子都吊上了。最后把所有的连着生物和瓶子的毛线从漏斗的中心穿过,拧成一股。这样一个漂亮的风铃就做好了。我美滋滋的拿给妈妈看,妈妈也特别喜欢,直夸我做的真好,并和我一起把它挂在了客厅里。

  每次我到客厅,我都会看看我的风铃。每次起风的时候,我的风铃就会“叮咚、叮咚”地唱歌,在风中翩翩起舞。

  这就是我的小发明——风铃。

我的科技发明

  同学们经常会买一些饼干放到家里,当作零食吃,可是一般的盒盖不好,轻轻一碰,摔到地上,盖子立刻就坏了,里边的饼干全部漏了出来,很不好收拾。还有饼干放的时间一长,饼干就容易坏,吃不了只好把饼干扔掉为此我伤透了脑筋,终于想到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

  对饼干我一窍不通,不过对盒子我还是略知一二的。饼干盒盖不紧是因为里面有空气,而饼干容易变质,也是因为接触到空气,只要让饼干盒里没有空气就行了。可是怎么才能把空气抽空呢,我打开抽屉寻找资料时,拉开抽屉突然有一阵风,对了,在盖子下面弄一个小洞,在侧面弄一个像抽屉一样的东西,只要不停地抽拉抽屉,空气顺着小空抽出来,盒子里面的空气就会被抽空,这样盒盖就不会那么容易掉下来了,无论你买在多的饼干只放到这样一个盒子里面都不怕坏了。而且你不用刻意去记要用多少次才能把空气抽空,你只要一直拉一直拉,等你拉不动了里面的空气也就没有了,你也不用担心会拔不出来,只要轻轻一拔就行了。

  怎么样,我的科技日常生活小发明是不是既实用又简单!

我的科技小发明

  在暑假里,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要求每人要制作一个科技小发明,开学时还要比赛颁奖。

  我本来就不擅长制作这些,但是老师却要求必须得做,开学时还要上交。于是,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万能的百度身上了。我立刻打开手机,上网搜索一些简单的科技小发明。想按照上面的模型,来制作一个。不过最令我头疼的就是,种类太多了,我都不知道应该做哪一个。而且,再加上我有选择恐惧症,让我不知所措。在经历了半个小时的筛选,我终于决定了,就做最简单的投石车。只需要拿一个小木板,把雪糕棍粘在上面,再把瓶盖粘到棍上,最后只用给车装上拿瓶盖做的轮子就大功告成了。恐怕只用五分钟就能完成,我又在想,这个会不会太简单了,拿出去肯定没面子,我还是找些别的做吧!就这样,我又要开始在这行大的互联网中寻找了。找了好久,也没找到一个我喜欢的,这些都太难了,有的还需要用电。正当我要放弃之时,希望出现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我满意的作品。乒乓球发射器,我的希望之光。

  现在竟然找到了要做的小发明,那后面的就简单了,只需按照上面的步骤一步步完成即可。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我忘记找材料了。铅笔,皮筋和胶带我都有,好像就缺一些硬纸板。不过,前不久妈妈就把家里所有的硬纸板都卖了,现在已经空空如也。看来,需要等到妈妈去买东西时才有可能得到硬纸板。对了,昨天妈妈买的快递到了,快递的盒子好像还没丢,我赶快拿了过来。这下东西就都齐全了,该我大显身手了。虽然,我对这个一窍不通,但是根据上面的步骤还是挺简单的。剪一块长方形的硬纸板,在前面开两个一样大小的圆孔,然后把铅笔插入孔中,再拿出硬纸板剪出两个小正方形。把小正方形稍微向外倾斜地粘贴在硬纸板的另一头,两根皮筋一头套在铅笔上,另一头套住硬纸板做的撞锤,并用胶带固定。把乒乓球放中间,拉起撞锤再放开,乒乓球就能飞出去了啦!

  做完后,我就开始兴奋地玩耍起来,竟没想到这个小发明竟然这么好玩,让一个不喜欢打乒乓球的我都玩上了瘾。因为这可是我做了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成果,所以我才会觉得非常有趣。

  2、发明作文,小发明作文,我的小发明作文,科技小发明作文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

  9、自动瓶盖

  妈妈烧菜的时候,倒油倒酱油总要两只手操作。一只手拿瓶子,另一只手取下瓶盖,很不方便。我设计的自动瓶盖(如图),用一条铁片,一截铅丝和一个螺母就可以制成。倾倒油瓶,重力使螺母下垂,自动揪开瓶盖;油瓶直立,重力使螺母复位,瓶盖又自动盖好。这样,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拿勺子,再也不手忙脚乱了。只要把铅丝支架松一松,把自动瓶盖拆下来,然后换上一个瓶塞,就可以到商店买油了。

  方便饭菜挂罩,夏天存放饭菜很不方便。放在竹篮里吧,孔大,苍蝇能爬进去,篮底面积又有限,放不下多少。我设计的饭菜挂罩很简单:用铅丝弯五个圆盘,用四根结实的线绳连结起来。上面装挂钩,外围用网眼窗纱罩住,搭接处可用尼龙搭扣封住。用时,把挂罩挂起来,把碗放在各层圆盘上。苍蝇蟑螂都进不去。不用

  时,可以折叠存放,不占地方。

  10、烤馍器

  妈妈正忙着做饭,弟弟非要急着吃烤馒头,一个火怎么能同时派两个用场呢做一只简易烤馍器,就帮大忙了。找一个漏了底的小铁盆,把底剪掉。在盆壁上剪出几个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把长方形铁片向里掰一掰(见上图),就成了烤馍盒。做饭的时候,把盆倒扣在火上,把馒头切成片放在烤馍盒中。这样,上面炒菜,下面的馒头片也烤好了。

  11、自动防溢装置

  煮饭的时候,如果没人在锅旁边,水开时饭锅很容易溢出来,这一直是件很恼人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自动防溢装置。构造如图所示:在锅盖钮处固定一块圆铁片,在两个锅提把间搭一条木横梁,在正对锅盖钮处装一块磁铁(可以用扬声器的磁铁),仔细调整磁铁与圆铁片的距离,使得锅盖稍一掀开,就能被磁铁吸上去。在横梁上,还可以用旧闹钟改作一个报警铃。先把闹铃发条上满,当锅盖被吸开时,能撞开闹铃钮自动报警。有了这套装置,煮饭时就可以放心了。开锅的时候,只要锅里的泡沫稍稍把祸盖顶起一点,磁铁会立即把锅盖吸开,这样就防止了溢锅。同时闹铃报警,呼叫主人。

  12、简便机械手

  鸡蛋刚在开水里煮好,用手去拿会烫手。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来试试看,包你满意。准备一个洗衣夹和两把调羹,如图绑好。瞧!拿热鸡蛋多方便!怎么样这个方法不错吧!

  13、水开报警

  妈妈让我烧水。我一边烧水,一边学习,好几次丢下书本看水开了没开。怎么办呢?我把水壶盖顶上的顶钮旋下来,按壶顶口大小削一块小木塞。找一只金属哨子,照着哨嘴的大小,在小木塞上开条槽。把哨嘴插入槽里。烧水时,把带有哨子的木塞塞在壶顶口。水一开,哨子便"嘟嘟嘟"地叫起来。这样可以等听到哨子响以后再去灌开水,多方便啊!

  14、余温热水

  为了充分利用两用炉的热量,我用铁皮焊制了一只弧形水箱,用铁丝将它紧紧地固定在两用炉的炉壁上。水箱的顶部开一个洞,装上漏斗灌水,水箱的下部装上一个水龙头放水。这样既不影响做饭取暖,而且随时有热水可用。

  15、油满自动停灌

  我家煤油炉上用的煤油指示计断了,妈妈加油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加满了没有,油常常溢出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在煤油瓶的瓶塞上装了一长一短两根空心塑料管。长的那根一直插到接近瓶底,露在外边的那头和短的一般齐。灌油的时候,将两根塑料管同时插到煤油炉的注油孔里。这时候,短的那根塑料管往煤油炉里灌油,煤油炉里的空气顺着长的那根塑料管跑到煤油瓶里。当煤油炉里的油灌到油面和长塑料管的管口相平的时候,长塑料管里不再有空气流动,煤油瓶里的油也就不再流动,这时候你就知道油已经灌满了。

  16、自动水位报警

  每天晚上我都要帮妈妈把水缸挑满,因为屋里暗,看不清楚,往往挑得太多,水从缸里漫出来,流了一地。于是我做了一个自动水位报警器,就像图上画的那样。浮在水面上的是热水瓶上用的软木塞。软木塞上插了一根铁丝或铜丝,上面焊了一小片薄金属片。贴墙钉了一个硬铁丝做成的圈架,用来固定软木塞使它不至于乱漂动。然后,利用干电池在墙上装了一个电灯的线路。这样,当水倒到一定水位的

  时候,铁丝上的金属片就会和固定在上面的金属片相接触,使线路接通,灯泡就会自动发亮。它告诉我,缸里的水已经满了。

  16、捣蒜的一个新方法

  夏天,人们经常用蒜调凉菜。但是,在碗(或其他器具)里捣蒜的时候,蒜会从碗里蹦出来。我有一个方法,不会使蒜从碗里蹦出来:用一块纱布,绑在捣蒜锤的把上,纱布刚好盖在碗上。捣一下,纱布也随着捣蒜锤落下来,盖严了碗,蒜就不会蹦出来了。

  17、做煤球不脏手

  有时候买来的煤球碎了,就要自己做煤球,往往把手弄得很黑。到了阴雨天气,煤球还不容易干。我自己动手做了个做煤球器,既不会弄脏手,又不用在碎煤球末中加水,做出煤球来不要太阳晒,可以随做随用。找一根700毫米长的自来水管,做一根直径和水管内径相等的50毫米长的圆木柱,再找一根700毫米长,比木柱细一些的钢筋(或木棍),插在木柱里,另一端装上把手,放进自来水管内,做媒球器就算做好了。当你把自来水管往煤里一插,管里就有了许多煤,再用力拿住把手往下压,压几次就把手轻轻往下一推,一个煤球就出来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市场调查信息期刊

消费情况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