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必读十大书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经济专业相关著作阅读参考书目

  1.巴曙松

  巴曙松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在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担任兼职教授并指导研究生,曾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银香港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助理总经理、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业务部高级经理等职务,参与中银香港海外上市项目,并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巴曙松研究员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企业融资决策与货币政策问题。巴曙松博士在商业银行总行不同业务部门、海外和国内分支机构、证券监管和基金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跟踪研究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证券市场监管和证券投资基金理论研究等领域出版了一系列前沿性的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1《中国外汇市场运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该书为经济科学出版社“金融市场理论前沿丛书”之一。2《新兴市场经济中的商业银行》(世界银行专题培训教材,参与翻译的译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运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4《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5《金融改革路在何方》(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6月份出版。7《金融的江湖》,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年版。8《中国经济真实增长的故事》,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年版。9《直面金融业的世故与天真》,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迟福林

  迟福林,1951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近些年致力于经济改革问题与经济政策研究,研究的重点是转轨经济理论与政策。著有《论转型时期的经济改革》、《走向大开放》、《为改革鼓劲》、《迈向新体制-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经济转轨的迫切任务》(英文版)、《中国:改革决定未来》(中、英文版)《改革还有很长的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转向结构性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大开放战略》、《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主笔和主持向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交的70余份政策建议报告产生一定影响并受到有关决策部门的重视;主持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先后举办的百余次重大国际、国内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促成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

  3.董辅礽

  董辅礽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开拓性的贡献,在学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常年从事教学的董辅礽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人才,这些人才如今正活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企业界。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董辅礽研究的重心开始从所有制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转向对资本市场的研究。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是他所有制改革理论研究的逻辑延伸。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著名观点:一是发展论。他认为,发展是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发展是规范的基础,必须坚持发展中规范的基本原则,中国经济20多年的发展经验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婴儿论。他认为,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不发达,资本市场非常弱小,从政策的角度看,需要像对待婴儿一样去爱护它,促其健康成长。与此同时,他也非常鲜明地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4.党国英

  党国英:1957年6月出生。陕西子长人,研究员。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7年6月在兰州大学学习,1988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75年2月至1978年2月在陕西子长县插队;1982年2月至1985年9月在甘肃庆阳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87年6月至1994年在兰州大学任教;1997年6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现任宏观室室主任。

  现从事农业经济学研究,主要业务专长是农村制度变迁问题研究。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农村社会权威结构变迁与农村稳定》(论文),《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5期;《关于社会稳定的一个理论及其在农村分析中的应用》(论文),《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第3期;《关于社会冲突的一个假说及其实证分析》(论文),《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论文),《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译著;两译者之一),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樊纲

  樊纲,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主要著作《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主笔)、《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思考》、《中国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等学术专著和《经济文论》、《樊纲集》、《走进风险的世界》《发展的道理》等论文集,在《经济研究》等中国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灰市场理论》、《论改革过程》、《改革的动态理论》等学术论文近百篇,在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1年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1992年被破格晋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暨“过渡经济学”。

  6.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1998年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厉以宁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这一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他的这一理论与政策主张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促进了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

  1.当代中国经济改革2.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2版3.转轨中国4.变革中的中国经济5.吴敬琏自选集6.经济范畴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动作7.市场经济基础知识8.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9.社会主义经济模式问题论著选辑10.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论文选(上册)11.建国以来经济核算论文选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书

  7.盛洪

  1954年12月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6年和199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继获得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盛洪对经济学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兴趣。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先后致力于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产业经济理论和中国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度的结构、起源和变迁的研究;文明的冲突、融合与整合问题的研究;上百篇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1987年以后,他又注重介绍和翻译新制度经济学的文献;组织翻译了罗纳德·科斯教授的论文集《论生产的制度结构》,近年来又主编了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集《现代制度经济学》。他的专著《分工与交易》是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尝试之一;专著《治大国若烹小鲜》是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政府的学术努力;他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和论著《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代表了过渡经济学领域的领先水平;他的随笔集《经济学精神》和《在传统的边际上创新》透露了他普及经济学的努力、和对文化与道德问题的关注;他的文集《为万世开太平》则交织着理性主义的冷静思考和关注天下未来的文化激情。

  8.魏杰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国务院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室主任等职,兼任全国13个省市经济顾问、15家企业经济顾问,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1993年在经济学界第一个提出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彻底分开的治理金融秩序建议,受到了有关方面“启发很大”的高度评价。

  主要研究领域:自1979年开始研究经济学,先后着重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企业财产制度问题,非国有企业问题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包括企业制度、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问题等。

  最近的研究方向:企业制度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企业产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内在结合及互动性,企业中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内在结合的产权制度体现,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约束性的体制表现等。

  9.吴敬琏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1979年开始,吴敬琏教授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比较研究方面,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国内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论”和“整体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坚持市场化改革而被称为“吴市场”。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等,在理论上始终一贯,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2000年以来,吴敬琏教授先后对基金黑幕和中国股市进行抨击,引发了学界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争论,先后当选为2000年和2001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

  10.张曙光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副主笔),上海三联书店,1990;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年第2期;关于地区经济差异变动的另一种解释,《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中国经济学--1994(执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一、二集)(执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经济学随笔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测算(英文版),与张燕生、万中心合作,1998年。走向繁荣之路(经济学随笔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经济学必读十大书籍

经济管理类必读经典书籍

  1.《21世纪管理的挑战》

  2.《成果管理》

  3.《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4.迈克·哈默:《公司再造》/《再造企业》20世纪90年代最优秀的一个管理思想家

  5.《兰德决策》这是一本解释如何决策的好书。我们中间大道理懂的不少,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时却经常范一些低级错误,这本书能教我们一些基本的方法。

  6.《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书籍

  7.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看不见的新大陆》

  8. 松下幸之助的巨著:《松下幸之助管理全集》(很厚的)

  9.爱德华·戴明《转危为安》(Out of the Crisis)一书是他最成熟的管理著作

  10.《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1.(美)柯林斯等:《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平凡的道理,但是却非常有现实价值!

  12.威谦·大内:《Z理论》Z理论创始人

  13.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之父

  14. 世界级经典教材哈罗得·孔茨的《管理学》

  15.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译著海南出版社,笔调活泼,极富有吸引力

  16.(美)斯莱沃斯基等:《发现利润区》中信出版社,比《基业长青》更加实在、细致而真切地剖析了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价值而获取利润的成长之道。

  17.拉里·博西迪:《执行》

  18.菲利浦·科特勒:经典教材《营销管理》一印再印,风靡全球。任何一位营销人,不管他涉世未深,还是资历深厚,都受到该书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影响。

  19.《管理的实践》,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

  20. 管理大师彼德斯的代表作:《追求卓越》

  21. 金昌为、莫博涅/著:《蓝海战略》商务印书馆,2005年5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在家上网课的家长评语

道德经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