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全文 正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三字经》全文含注音、诠释版

  作为中国传统启蒙教材的《三字经》,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能够了解到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流传海外众多国家,是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

  这部一千多字的《三字经》,似是万千精华被浓缩。更可贵的是,这部经典一直在被不断扩充、不断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包罗万象,蒙学典范。

  作为中国传统启蒙教材的《三字经》,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能够了解到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流传海外众多国家,是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

  这部一千多字的《三字经》,似是万千精华被浓缩。更可贵的是,这部经典一直在被不断扩充、不断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包罗万象,蒙学典范。

三字经全文 正版

经典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道物学三字经》全文

  周现强

  春日暖,四季长,春播种,秋收藏。

  粒辛苦,血汗粮。

  勤而作,劳而创。

  和风吹,百业旺。

  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

  天行健,不息强,地势顺,厚德良。

  修正道,立志向,生我材,为兴邦。

  倡和谐,众愿望,兴道德,国运昌。

  人之春,在少壮,光阴迫,时莫荒。

  生有涯,知莫忘,苦攻学,识无量。

  求学路,曲折长,道为弓,人似箭。

  颅不屈,弦不断,志不渝,永向上。

  大海阔,踏尖浪,高山险,勇攀援。

  坚志向,抱忍让,厉而行,恭而安。

  铁可磨,点在穿,攻必克,胜必谦。

  子学贵,尊师道,感师恩,为人梯。

  红烛照,化春壤,呕心血,育桃粮。

  授知识,传道义,才群出,功德商。

  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量。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己过,言必行,行必果。

  败与胜,无天命,得与失,乃既生。

  勤奋者,功必成,开拓者,事必兴。

  图小利,毁名声,贪大财,易丧命。

  贪逸者,生必空,爬行者,难成人。

  私太欲,弊丛生,心怀公,百路通。

  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

  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

  学先辈,慰英灵,传家宝,要继承。

  学女娲,补苍穹,习黄帝,天下公。

  民为本,下为基,民用勤,国尚贤。

  歧伯志,真道献,医世民,医哲篇。

  老子习,庄子诠,慧不用,隐山林。

  周易奸,篡改善,神道设,愚民策

  善恶界,雾迷惑,孔子入,汉武要。

  墨家学,民之技,政不施,官守位。

  为私利,埋智慧,民火热,三千怨。

  民积累,斗争碎,敦颐出,道理员。

  二程继,朱熹满,物与道,存一源。

  微无间,体用全,主未用,荒无边。

  闲多朝,后人见,恶无边,回头岸。

  近百年,倡三民,识知乱,有未用。

  屠宰场,争主权,国家立,文殖民。

  道不及,物太过,巨落差,存弊端。

  防前劣,议在前,立新德,阐久安。

  仿后羿,济苍生。

  思夸父,追永年,效愚公,事成道。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

  学中品,品中荣,苦中练,练中精。

  石中玉,木中松,云中鹤,人中龙。

  知荣辱,守中道,万物育,道之规。

  遵公德,守标度,阈值移,标度律。

  和象数,万法归,兼相爱,交相利。

  见人贤,即思齐,仰高洁,弃劣鄙。

  道物法,辨是非,自择优,自然慧。

  物理性,无矛盾,不对立,讲互惠。

  存差异,原动力,拨千斤,无恶罪。

  庸利禄,过善伪,亢则害,承乃制。

  天地纪,枢机调,通有无,自约为。

  循环机,往复始,自启动,不受累。

  无干扰,自动瑞。

  国之锐,不示人,人自信,自道成。

  自己盘,自调准,人负我,我还人。

  人利我,我利人,三思行,慎中肯。

  宠思辱,安思危,能胜物,常具备。

  文备道,武备器,既互补,协调能。

  福思祸,义量利。

  欲利群,先修己,树新风,从我起。

  兴常态,正纲纪,量失态,纠萌芽,处世训,应牢记。

  真者爱,民所喜,义者刚,民所宜。

  矩者雅,民是需,智者明,民所依。

  信者诚,民所誉,扬正气,振国威。

  明人伦,德第一,法自然,国补制,家道昌,门风正。

  对长辈,尊为上,凡出言,用敬语。

  虐老人,悖情理,天不容,法不依。

  父母老,勿嫌弃,若有病,快就医。

  勤照料,细护理,寸草心,报春晖。

  羊跪乳,鸟反哺,父母在,儿孙福。

  真好爱,是三金,人之根,国之魂。

  真在情,德在心,好在意,爱至尊,尊没萌,莫途迷。

  雾茫茫,雨纷纷,眼未见,未必真。

  千里风,万里云,背后语,莫全信。

  财试人,火试金,慎褒贬,善恶忌。

  良言出,冬亦暖,恶语吐,三冬寒。

  道不邪,觅知音,德不孤,必有邻。

  己不欲,勿施人,己欲立,而立人。

  博爱心,宜长存,忠恕道,伴终身。

  毁人者,必自损,玩火者,必自焚。

  恶为劣,是孽根,善附庸,墙头草。

  柔若水,义薄云,人心归,天下顺。

  德智体,是三宝,争三好,是目标。

  德为上,智为高,体为本,疾不绕。

  登书山,勤思考,游艺海,陶情操。

  莫赌博,勿喧闹,远,斥黄妖。

  戒网瘾,防泥沼,陋习俗,应改掉。

  清肌肤,洁心灵,正衣冠,修其容。

  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听真言,观其行,明真道,计其功。

  精气神,是三妙,克敌弓,不可少。

  精神力,紫气豪,民族魂,华光照。

  男儿德,贵三品,女儿秀,洁技巧。

  能抗争,能沉稳,能高歌,能低吟。

  贫能移,富不淫,威不骄,辱不屈。

  精有源,气有根,心通道,道通行。

  重名节,防微尘,浩然气,贯古今。

  松竹梅,是三友,岁月渐,虚实分。

  松志坚,不倨傲,竹中虚,不折腰。

  梅有香,自争俏,三同缘,品自高。

  轻私利,重友谊,结良缘,忌猜疑。

  遇无礼,莫斗气,求大同,存小异。

  人至察,有知己,水至清,则无鱼。

  传闲言,非儿戏,听谗言,要警启。

  闻流言,不随机,逆耳言,躬听谦。

  有人缘,聚群贤,无良知,众人怨。

  成人美,济人危,见人险,义勇为。

  邦有道,助有规,巧为浮,拙为贵。

  口拙者,无是非,眼拙者,无怨怼。

  愚在表,智在里,勤补拙,大智慧。

  天地水,是三元,养万物,亲自然。

  天道厉,地道严,水性柔,顺而伟。

  慎开发,节能源,播绿色,种福田。

  芳草地,碧云天,杏花村,桃花源。

  元气旺,福气添,心神怡,寿延年。

  天人和,永世安,地球村,乐陶然。

  正清和,是三原,践行者,事必功。

  不信邪,是为正,路不偏,中道行。

  脚不斜,心不惊,中正者,乐平生。

  不浑浊,明为清,阴阳分,泾渭明。

  欲不贪,情不纵,心清者,人必敬。

  合为和,不纷争,和为贵,合则兴。

  一人力,难经风,百人力,能抗衡。

  千人力,大无穷,万人力,四海宁。

  国不和,刀兵起,家不和,骨肉离。

  人不和,心不齐,志不和,道歧途。

  社会和,少暴戾,民族和,国之基。

  将相和,力生威,家庭和,万事吉。

  港澳台,亲兄弟,同根生,共命运。

  和合力,胜万钧,和生祥,归彩云。

  明八耻,不沾边,倡八荣,揭新篇。

  讲文明,忌野蛮,讲礼貌,忌傲慢。

  讲卫生,忌污染,讲秩序,忌散漫。

  讲道德,忌空谈,日日新,生谓易。

  心灵美,无邪念,语言美,无脏言。

  行为美,做典范,环境美,建乐园。

  我中华,开新纪,倡文明,兴正义。

  五千年,文化力,传至今,了不起。

  好传统,莫荒废,万福临,千祥集。

  和谐铭,警世钟,铭在心,贵在行。

  和平颂,贯长虹,和谐曲,咏无终。

  建小康,求繁荣,兴中华,奔大同。

  好世道,万年供。

三字经内容简介及全文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全文欣赏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版本变化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成为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童蒙养正教材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字经》的内容上,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迄今为止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并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如明清时期就有《增补三字经》、《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经》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

  1949年后,又对《三字经》进行修订。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观内容的修订。如:

  1.关于元代历史的“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改为“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关于清代历史的“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改为“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新三字经》完整版全文

  《新三字经》是文化部前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最新推出的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千字韵文。全文以236句、1416字的篇幅浓缩人生哲理、社会经验,既讲辩证关系,又富时代气息,既生动活泼,又合辙压韵,既讲通俗性,又含哲理性,堪称文化启蒙、人生励志、传授人生经验、进行思想教育的新经典。

  立大志

  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

  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倡和谐,民所望,兴道德,国运昌。

  惜时间

  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大海阔,踏浪尖,高山险,勇登攀。守琴心,抱剑胆,温而厉,恭而安。

  铁可磨,石可穿,攻必克,胜必谦。

  感师恩

  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燃红烛,化春泥,呕心血,育桃李。

  授知识,传道义,人才群,功德碑。

  学与思

  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己过,言必行,行必果。败与胜,非天命,得与失,乃互生。

  心怀公

  勤奋者,功必成,开创者,业必兴。贪逸者,手必空,爬行者,难成龙。

  图小利,毁名声,贪大财,易丧命。私欲烈,弊丛生,心怀公,百路通。

  苦中练

  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

  学先辈,慰英灵,传家宝,要继承。学女娲,补苍穹,仿后羿,济苍生。

  思夸父,追光明,效愚公,事竟成。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

  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石中玉,木中松,云中鹤,人中龙。

  守纪律

  知荣辱,习礼仪,不知礼,无以立。遵公德,守纪律,兼相爱,交相利。

  见人贤,即思齐,仰高洁,弃粗鄙。

  从我起

  两分法,辨是非,三思行,慎有益。宠思辱,安思危,福思祸,利思义。

  欲利群,先修己,树新风,从我起。

  兴五常

  兴五常,正纲纪,处世训,应牢记。仁者爱,民所喜,义者刚,民所宜。

  礼者雅,民所需,智者明,民所依。信者诚,民所誉,扬正气,振国威。

  孝第一

  明人伦,孝第一,家道昌,门风立。对长辈,忌无礼,凡出言,用敬语。

  虐老人,悖情理,天不容,法不依。父母老,勿嫌弃,若有病,快就医。

  勤照料,细护理,寸草心,报春晖。羊跪乳,乌反哺,父母在,儿孙福。

  真善美

  真善美,是三金,人之根,国之魂。真在情,善在心,美在意,形在神。

  雾茫茫,雨纷纷,眼见事,未必真。千里风,万里云,背后语,莫全信。

  财试人,火试金,慎褒贬,善恶分。良言出,冬亦温,恶语吐,箭穿心。

  道不邪,有知音,德不孤,必有邻。己不欲,勿施人,己欲立,而立人。

  博爱心,宜长存,忠恕道,伴终身。毁人者,必自损,玩火者,必自焚。

  恶为疾,是孽根,善为宝,乃福音。柔若水,义薄云,人心归,天下顺。

  体为本

  德智体,是三好,争三好,是目标。德为上,智为高,体为本,风华茂。

  登书山,善思考,游艺海,陶情操。莫赌博,勿喧闹,远吸毒,斥黄妖。

  戒网瘾,防泥沼,陋习俗,应改掉。清肌肤,洁心灵,正衣冠,修其容。

  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走如风。听其言,观其行,明其道,计其功。

  精气神

  精气神,是三宝,克敌弓,不可少。精神力,紫气豪,民族魂,华光照。

  男儿品,贵似金,女儿魂,洁如云。能抗争,能沉稳,能高歌,能低吟。

  贫不移,富不淫,威不屈,辱不忍。精有源,气无垠,心通道,道通神。

  重名节,防微尘,浩然气,贯古今。

  重友谊

  松竹梅,是三友,岁月寒,不分手。松有志,不倨傲,竹有节,不折腰。

  梅有香,不争俏,三结义,品自高。轻私利,重友谊,结善缘,忌猜疑。

  遇无礼,莫斗气,求大同,存小异。人至察,无知己,水至清,则无鱼。

  传闲言,非儿戏,听谗言,要警惕。闻流言,不唱随,逆耳言,宜听取。

  有人缘,群贤聚,无良知,众人离。成人美,济人危,见人险,义勇为。

  邦有道,助有规,巧为浮,拙为贵。口拙者,无是非,眼拙者,无怨怼。

  愚在表,智在内,勤补拙,大智慧。

  亲自然

  天地水,是三元,养万物,亲自然。天道厉,地道严,水性柔,顺而险。

  慎开发,节能源,播绿色,种福田。芳草地,碧云天,杏花村,桃花源。

  元气旺,福气添,心神怡,寿延年。天人合,永世安,地球村,乐陶然。

  合为贵

  正清和,是三经,践行者,事必功。不信邪,曰为正,路不偏,中道行。

  脚不斜,心不惊,中正者,乐平生。不浑浊,曰为清,阴阳分,泾渭明。

  欲不贪,情不纵,心清者,人必敬。曰为和,不纷争,和为贵,和则兴。

  一人力,难经风,百人力,能抗衡。千人力,大无穷,万人力,四海宁。

  国不和,刀兵起,家不和,骨肉离。人不和,心不齐,志不和,道分歧。

  社会和,少暴戾,民族和,国之基。将相和,力生威,家庭和,万事吉。

  港澳台,亲兄弟,同根生,共呼吸。和合力,胜金玉,和生祥,彩云归。

  讲礼貌

  倡五讲,揭新篇,尊四美,扬新帆。讲文明,忌野蛮,讲礼貌,忌傲慢。

  讲卫生,忌污染,讲秩序,忌散漫。讲道德,忌空谈,日日新,不间断。

  心灵美,无邪念,语言美,无脏言。行为美,做典范,环境美,建乐园。

  奔大同

  我中华,开新纪,倡文明,兴正义。五千年,文化力,传至今,了不起。

  好传统,莫荒弃,百福临,千祥集。和谐经,警世钟,铭在心,贵在行。

  和平颂,入太空,和谐曲,咏无终。建小康,求繁荣,兴中华,奔大同。

《地理三字经》全文

  三字经保罗万象,朗朗上口,是智慧之精华,有人也借助这种形式,把地理知识编成了三字经,颇有韵味。

  又一法 龙上论 用双山 左右分 生旺方 喜事临 小玄空 辨水路 看生克

  明休咎 池塘水 用辅星 贪巨武 三吉神 水见面 法最灵 沟壑水 放宅下 宜顺行

  小中大 论奇贵 并禄马 取贪狼 重纳甲 上御街 贵无价 挨星法 又不同 用九星

  排九宫 分顺逆 廉入中 星坐起 翻向逢 每八位 一卦通 夫与妇 各相从 随元运

  判吉凶 当令水 喜冲融 惟空位 忌水冲 阴损婆 阳损公 艮寅申 巽巳丙 坤申庚

  乾亥壬 此十二 阳顺行 丑癸子 戌辛酉 未丁午 辰乙卯 此十二 阴逆走 坤壬乙

  巨门出 艮丙辛 是破军 巽辰亥 武曲位 甲癸申 贪狼行 午丁庚 四弼星 隔四位

  夫妇真 向与水 同一行 一四七 二五八 三六九 各一家 龙穴水 不可差 一四七

  管天卦 二五八 管地卦 三六九 管人卦 惟父母 互相连 乾加巽 巽加乾 八天卦

  对宫穿 丙加戌 戌加丙 壬加辰 辰加壬 八地卦 库中寻 寅加辛 辛加寅 申加乙

  乙加申 八人卦 贵人真 穴配龙 向配水 是一家 更为美 曰辰戌 曰丑未 此四支

  单阴位 曰甲庚 曰丙壬 此四干 单阳名 曰子癸 与午丁 曰卯乙 与酉辛 两相比

  是双阴 曰乾亥 与坤申 曰巽巳 与艮寅 两不杂 双阳亲 星合运 大吉神 星背运

  福减轻 论金卦 须两得 局合向 龙合穴 穴穿山 龙透地 局玄空 三合利 第一法

  局配龙 穴更合 妙无穷 第二法 是移龙 左右挨 忌缝中 第三法 先配龙 现外向

  两不同 第四法 是脱龙 据水插 局亦通 第五法 是换龙 局亦换 良最崇 第六法

  是就龙 局可借 外库从 以上法 不一门 阴地诀 已尽倾 惟阳宅 别有因 八宅书

  用先天 两相对 不强牵 正有碍 开两肩 山用正 一统三 门用零 纳甲安 乾坤配

  艮兑连 此四卦 属西边 坎离合 震巽连 此四卦 属东偏 更有法 更有法 合十装

  门论正 各有方 迎生旺 大吉昌 至消纳 仍后天 御街水 贵之元 小中大 三神全

  顺流去 福绵绵 若命卦 又不然 看九宫 分三元 论合婚 小游年 安床窖 大宜焉

  门与宅 合成卦 抽爻象 分兴败 判阴阳 辰戌界 犯五鬼 补天医 犯六煞 延年推

  改一门 分三行 上中下 各有因 至层数 看动静 生和吉 克泄病 至分房 每层论

  东西宅 配人命 至宅山 辨阴阳 有子母 有君臣 但母气 不一论 地支重 天干轻

  惟四库 四维并 曰得禄 曰长生 重母气 赛本身 宅外水 辨九星 寅午戌 申子辰

  武曲水 倒五行 亥卯未 巳酉丑 向巨门 水倒右 曰巽丁 坤庚土 破军水 倒左寻

  曰辛癸 艮甲乙 廉禄水 左去吉 曰乾丙 贪狼同 朝右去 不须疑 合则富 背则贫

  此一法 断宅灵 若天井 即太极 尤紧要 关祸福 静而方 走回廊 虽有煞 亦能降

  若移徙 安窖?西南阴 东北阳 气口配 卦象装 堪舆理 已尽详 愿后学 勿遗忘

中国历史三字经全文

  启洪蒙,溯源流,混沌开,盘古出,

  分天地,理阴阳,传九皇,至伏羲,

  结网罟,画八卦,女娲氏,为神媒,

  治洪荒,始造人,王天下,历千年,

  神农出,号炎帝,播五谷,尝百草,

  至榆罔,德渐微,天下反,蚩尤霸,

  战涿鹿,炎黄胜,争阪泉,属轩辕,

  称黄帝,始华夏,金少昊,水颛顼,

  木帝喾,火唐尧,土虞舜,为五帝,

  司空禹,逐商均,夏后启,家天下,

  传三世,寒浞篡,四十年,少康复,

  四百余,桀无道,成汤征,放南巢,

  商都亳,九世乱,定都殷,盘庚迁,

  六百年,殷商尽,朝歌破,帝辛焚,

  武王发,兴西周,分天下,封列侯,

  成康治,厉幽休,东迁洛,王气收,

  先五霸,闹春秋,后七雄,战权谋,

  秦一统,行郡县,度量衡,天下同,

  陈胜王,又刘项,子婴降,三世亡,

  汉高帝,亡项羽,都长安,朝在吕,

  历文景,武帝雄,十二传,暂且终,

  新王莽,大改革,失众心,归刘玄,

  光武帝,振汉业,近皕年,又生乱,

  终遭献,魏受禅,共三分,汉偏安,

  晋代魏,三归一,传四世,国祚迁,

  胡翟兴,南北分,十六国,多纷扰,

  魏统北,分东西,又齐周,为北朝,

  宋代晋,传齐梁,再传陈,号南国,

  隋代周,南北统,文皇治,炀帝乱,

  天下反,有李渊,起太原,建号唐,

  尊高祖,传太宗,再高宗,有女主,

  武氏周,中宗复,至明皇,安史乱,

  盛世衰,共三百,改朱梁,再李唐,

  晋与汉,周五代,宋代周,统中原,

  北有辽,西有夏,鼎天下,金灭辽,

  又亡宋,居中原,迁西域,迁江南,

  蒙古兴,屈欧亚,忽必烈,建大元,

  九十余,国乃改,退漠北,换大明,

  朱元璋,号洪武,至建文,燕王叛,

  假靖难,帝位篡,治盛世,三百年,

  李闯王,进北京,崇祯缢,明祚亡,

  山海关,吴氏开,满清入,传十帝,

  康雍乾,称盛世,咸同光,洋人侵,

  至宣统,清世终,孙中山,闹革命,

  袁世凯,大总统,张作霖,称北洋,

  蒋中正,闹北伐,南北并,倭寇侵,

  齐抗战,共八年,终胜利,国共合,

  复又分,阋于墙,居大陆,迁台湾。

三字经全文文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三字经》全文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权阉肆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清世祖 应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人遗子 金满嬴 我教子 惟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道德经害人不浅

读道德经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