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儿童版全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浅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从《弟子规》启蒙

  只要微博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无数的学校和企业在读《弟子规》,把它当作中国古代的“蒙学经典”。

  《弟子规》诞生于清代,而做清代文献研究的黄晓丹老师,接触了大量清代的诗文集、传记和家谱,却从来没看到过哪里提到《弟子规》。她问及研究民国文献的朋友、读过大量现代学者的回忆录和传记的朋友,发现他们也都从未见过《弟子规》。那么,这个据说是“传统蒙学经典”的《弟子规》到底为什么避开了我们的视野呢

  《弟子规》在古代是贤人君子们少年时代的启蒙读物吗

  海峡两岸的研究生把《弟子规》拿来做硕士论文时,都会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作者的生平很不清楚;第二,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一直到20xx年,对《弟子规》的研究文献都太少。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因为没有中举,也没有其他学术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同时代人对于他的记录很少。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同学在她的硕士论文里比对了各家的观点,大致确定李毓秀生于顺治四年(1647)、卒于雍正七年(1729)。东北师范大学的周明杰同学在他的硕士论文里罗列了大陆馆藏的《弟子规》的十二个版本,其中最早的一个刊刻于咸丰六年(1856),而刘雅苓同学在台湾收集到了四个版本,最早的一个刊刻于同治五年(1866)。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弟子规》在作者死后一百多年才被人们注意到;第二,《弟子规》的出版其实是在*片战争之后,是近代的事。

  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历史纪年图,会发现李毓秀生活的年代和《弟子规》的出版物能在市面上找到的年代,都处于中国古代史的最尾端,所以宣传中说“古代出现了那么多贤人君子,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都是因为古人从小读《弟子规》”这是不合适的。

  另外一件我觉得奇怪的事情是,不管台湾还是大陆,所有人要证明《弟子规》曾经很流行,就引用这句话“《弟子规》编成后,因其通俗易懂,易于背诵,甚为普及,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还将其定为私塾、义学的必读教材,甚至作为‘劝善’书籍,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使其广为流传”。事实上这句话的源头是1974年3月,发表在《天津师院学报》上的《<弟子规>宣扬了什么》。作为批判文章,“广为流传”的说法有夸大和臆测的嫌疑,但是其中说“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大概是有根据的。我在《四库大系系列数据库》9153种书里,检索《弟子规》,只找到两条文献。说明它真的没有很广为流传。但检出的一条文献说:“劳乃宣,字玉初,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进士,……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

  这两条文献对照,告诉我们,《弟子规》在最初的使用环境是祠堂、茶馆、书馆,使用对象是干完农活的成年人。这又解释了我的两个疑惑:第一,为什么我看过的所有清代诗人的自传都说自己是从论语、诗经、唐诗开蒙的,因为《弟子规》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下层;第二,为什么《弟子规》里面对儿童的童真童趣没有一点欣赏的意味,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专门写给儿童的。

  我们再回到《清史稿》去看劳乃宣使用《弟子规》的效果,就会发现,他遇到的问题是原先那些成年农民不识字也看不懂政府的法令,经常干些违法的事,学了弟子规之后,能读一些法令了,不违法了。那我就要问了,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拿一本近代才被注意到的,主要用于向那些被剥夺了更高发展要求的农民劝善的行为规范,来作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呢?李白杜甫没有读过它、清代的知识阶层也不读它,它在今天是不是被捧到了太高的位置

  如图所示,从1956-2000年之间几乎没有人提到弟子规,但从20xx年开始,它就飞速上涨,到20xx年曝光率超过“三字经”。20xx年之后的十年间,“三字经”的使用率膨胀了2.4倍,而“弟子规”的使用率膨胀了70倍。它在文献数据库中的检出率对应着它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最近十年里,远远超出《三字经》和《论语》。台湾的情况也差不多,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就说,《弟子规》研究,是到民国八十八年(2000)才得到重视。

  《弟子规》在今天为什么一下就走红了

  故事要从台湾说起。九十年代,台湾迎来了解严后的教育自由化时代,1991年,儒家经典正式从台湾的教育制度中失去独尊的地位。1991年10月17日《联合报》有一则新闻报道此事,新闻题目是《兼容并蓄诸子百家,不再专攻四书内容,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决定重编》。因为官方减少提供儒家教育,那么那些原本就喜欢儒家教育的人,就只能在民间结成团体了。同时,因为九十年代台湾教育在理念上实行“社会观念松绑”和“多元文化教育”,在技术上支持“弹性课时”和“在家上学”,因此不管你是结成基督教教育团体,还是佛教教育团体,还是读经教育团体,都比较容易。

  因为政府减少提供儒家教育,民间就涌起力量弥补这一真空,就在1991年台湾教育部停止《四书》为中学唯一文化基本教材的同时,民间就有人在家自己教读经了。王财贵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二十年间,王财贵的读经书目其实是有窄化的趋势,最初他的读经书目包括中西经典,但后来为了“便利、普及、实效、实证”的目的多次修订,真正普遍得到实施的,读得最多的也就是《弟子规》。而同时台湾各种宗教团体也希望借着读经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在1993-2000年之间,台湾天帝教、一贯道、佛教的各种组织都捐印了大量读经手册和书籍。而这些宗教团体捐印得最多的就是通俗易懂、篇幅简短、不涉及形而上辩论的《弟子规》。十年前,大部分人获得的第一本《弟子规》都是从佛教寺院里拿来结缘的。

  但《弟子规》在大陆的流行,更要归功于净空法师。20xx年,净空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江西庐江汤池奠基,20xx年开始对外招生。到20xx年解散之间,总共耗资2亿。汤池实验号称仅仅读弟子规就可以使犯罪率降低、离婚率降低、外出打工的人回归乡土、婆媳不吵架以及夜不闭户。这个理想也吸引了大量寻求心灵寄托的现代人,在06-08年之间,大量的白领辞去工作从北上广奔赴汤池。

  我们讲了这么多,说《弟子规》写出来是到*片战争后,流行起来更要到二十一世纪,无外乎就在证明,它并不是“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材料。

  那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有同学在写关于传统蒙学的硕士论文时,综合了十位学者的观点,发现他们说得都差不多,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异议,就是分为五类。用郑振铎先生的命名法,就是“伦理、故事、识字、常识、诗歌”五类。而且在每类之中,都有十分丰富的文本可供使用。我自己是读古代文学的,我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有多么大量的故事、常识、诗歌。我自己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就被这种东西迷住了。因此我想说,传统蒙学是非常丰富的,《弟子规》顶多属于其中“伦理类”文本里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不大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以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把一千多字的《弟子规》读个五百遍一千遍的话,不要说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儿童,也远远不够培养一个合格的古代儿童。这样的小孩就是放到古代,也是一个只会复述一些僵化的道理,而不知道自然知识、生活常识、不会讲故事,不懂得鉴赏诗歌,没有用处,没有趣味的人。他在古代也不会受欢迎的。

  为什么说《弟子规》会给现代人带来了心灵冲突

  那么我这部分其实要想讲两个结论:第一,《弟子规》不能代表传统蒙学的全貌,要防止对传统儿童教育的窄化;第二,传统中本身存在很多互相对抗互相补充的因素,这是传统不断焕发生机的动力来源,要防止对传统的极端化。因为它极端化的一天,就是死亡的那一天。

  有人问:“《弟子规》不属于传统经典,那么有没有可能,它正是因为符合了某种现代性的需要,而具有被重新经典化的可能呢”?就我自己而言,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中有三个必须得到平衡的诉求:过去传统文化资源的如实继承;当下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未来发展潜能的酝酿。

  首先,说古代的贤达都是读了《弟子规》才成为贤达的,这就不如实;

  其次,要谈当下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就要谈到现代的儿童观。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说,“童年”是被发现的,在现代之前,所有国家所有文化,都不认为童年具有独立的价值。在那时候,文化假设童年只是成人的准备期,童年缩得越短越好,儿童越像成人就越得到表彰。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童年”被赋予了独立的价值,随之衍生的,就是儿科学、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产生,以及专门的童装、儿童语言、儿童游戏场所、儿童保护法案的出现。现代心理学,不管是皮亚杰还是艾瑞克森,他们都认为你人为缩短童年期,就会带来不可更改的创伤,发展就没有后劲,潜能就没法实现。因为这个前提假设是根本不同的,你无法在一个“童年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假设之下,去执行一种仅仅着眼于训导儿童成为成人的行为规范。

  第三,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而言,当下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告别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儿童必须学习如何在陌生人社会中与人合理合法相处的技能。

  因此我最后要谈到学习《弟子规》这样的文本会给现代人带来的心灵冲突。我并不觉得读《论语》会导致这样的冲突。

  当涉及到那些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的内容时,《论语》和《弟子规》带来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因为《论语》不是一个行为规范,而是一个建议。论语基本上是讲一个大致的道理,孔子从来不越出他的时代和处境隔着几千年的社会落差直接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而且《论语》之中具备着多个声部,使得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个恰当的建议。所以当现代人读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时候,我们不会有焦虑觉得不要坐在凳子上了,赶快去弄一张席子铺在地上。但是《弟子规》每句都是在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哪怕他完全不知道你是谁,你的具体处境是怎样委屈的,它依然以强烈的训导口吻和死板规定对你提出种种要求。这使得我们必须歪曲自己的生命经验来凑这个文本,导致生命体验的虚假化。

  我非常喜欢荣格心理学中对于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可能存在的圣贤之说的堕落化的解释。他们说,所有圣贤的教谕,都来自于他们真诚的生命体验。而当你能真正体验宇宙的真实、生活的本质时,这种觉醒的经验是不需要你额外再提醒自己去记住的。只有当人不能再获得这种体验时,才会希望将它记录下来,甚至变成教条,靠意志来执行。而如果它只是教条,而不能与自己真实的体验结合的话,就会带来道德的虚伪化。这就是所有圣贤之学堕落的轨道。

  如果我们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只着重外在的行为规范,不着重内在的心性涵养,那它必然也是堕落的。

  我想,无论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能在现代社会实现儿童个人的潜能的最大发展”,还是“如何能传承传统文化中优雅和高贵的内容”我都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在千千万万的文本中选择《弟子规》。

弟子规儿童版全文

浅谈儿童教育《弟子规》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成为圣贤。正如谚云:“读书志在圣贤。”今天的家长不希望孩子做圣人做贤人,而是希望他做大官发大财,这使现代教育陷入危机。

  做圣人做贤人其实就是现在的德育。做圣人做贤人要从孝道入手,所以从小就要教孩子知书达理,孝敬长辈,尊重朋友。

  今天的社会里,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教?为什么青少年犯罪率在不断增高?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自私

  我想,必须从教育上检讨。

  古时候的教学好教,为什么好教?从三四岁就开始教,扎根!长大之后纵然受到社会的污染,也不至于离谱。《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这个道理。成人的时候要想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方式、断掉自己的习气就太难太难了。

  《弟子规》告诉我们为学之道的次第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现在,家庭和学校弄颠倒了。德行为本,变成了成绩为本,结果是,成绩上去了,人没做好。

  圣贤之道从孝道开始。孝道从《弟子规》开始。

  1.入则孝在家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俗语说,“父母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听取父母的教诲和经验以及教训,将使孩子终身受益。违背道德的、父母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坚决不要去做。

  有人就说了:那孝就是什么都要依着父母,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了?这就是走极端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真正的孝还在于当父母有了不对的地方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劝谏。《弟子规》告诉我们,要“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这样做,才算圆满的孝道啊!

  2.出则悌“悌”,就是敬重兄长,也泛指敬重长辈。在外,对尊长要有恭敬的态度,对同学同事要像在家对兄弟姐妹那样友爱互助。现在的孩子在家里被宠惯了,不知道如何和家人相处,又如何能与外面的人和睦相处呢

  3.谨而信“谨”,就是生活中的日常小事要谨慎。穿衣服重在整洁,不求华贵,行为举止勿失君子之风,不要高消费、挥霍浪费,做事情不要太匆忙、草率,也不要怕苦怕难而退缩。

  “信”,就是做人要讲究诚信,同时也要有高尚的信念,向圣贤之道迈进,看到别人的长处要“见贤思齐”,这样自己的德行才会提高。

  4.泛爱众“泛爱众”,就是广泛地爱所有的人,就是要有一颗爱心,但是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否则,两个人的品德都有缺陷。

  5.而亲仁“亲仁”,就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亲近仁者,仁者就是善良有智慧有魅力的人,向他学习,德行会进步,过错会减少。

  6.有余力则学文先把上述5个方面做好,然后好好学习文化。

少儿国学启蒙一起诵读弟子规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优秀的“国学”中蕴含着现代教育的精髓。为了让洪坡小学的小朋友们养成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星星之火”社会实践队特推出国学开讲之《弟子规》,以德育为出发点培养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容的生活态度等。

  “人之初,性本善……”校园里响起了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犹如春风袭来,让人神清气爽。而此时小朋友们正端坐在课室当中,目光认真地跟随着小老师的教学用棒在黑板上滑过的《弟子规》板书,大声地朗诵《弟子规》。在《弟子规》国学课堂上,小老师首先以故事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进而结合《弟子规》再阐释故事中蕴涵的道理,给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小朋友们大声朗诵《弟子规》这一表现来看,这一种以兴趣引导小朋友学习的教学方法显然得到了不错的成效。除此之外,在课堂外,小老师会给小朋友们每人发一张《弟子规》例行表,它要求小朋友们对自己一天的行为按照表上的《弟子规》指示的行为规范去划分等级,表上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优秀,一般,较差;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在第二天上交《弟子规》例行表,让小老师根据小朋友们对自己行为的等级划分做好总结,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加强培养小朋友们缺乏的方面。在小朋友的积极配合下以及

  《弟子规》国学课堂采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朗朗的读书声在国学风中来回飘荡,鸟儿驻足聆听,树叶也跟着晃起了脑袋,小河流踏着读书声淙淙流淌……《弟子规》国学之风应当被传扬,应当一代代传承下去。

适合儿童的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学习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

  《弟子规》适合让小孩子读吗

  孩子上小一,最近学校语文作业让孩子回家背诵《弟子规》。因为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此文,看得似懂非懂,从网上下载了注释,准备给孩子通过理解加深记忆。一看之下,才发现这篇《弟子规》所倡导的很多东西正是传统家庭教育中相当负面的和需要反思的。坦率的讲,我个人对《弟子规》上面的很多观念是持否定态度的。

  比如这句:“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其解说是:父母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

  就事论事的讲,它给孩子传达的是父母永远是正确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要投父母所好。可是为人父母在如今应该是少数不经过职业培训就可上岗的职位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相当多的为人父母者,并非时刻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及面对孩子需要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孩子在六岁之前,家庭影响是其第一因素,我就发现,孩子身上好的不好的习惯和言行大都能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到来源,孩子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己的不足。我们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只不过我们比孩子有更多的阅历而已。我就告诉我的孩子,除非是神,没有任何人从来没有错过,不要盲目的迷信权威。我和孩子爸爸每每都会为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所以我们从来不需要教孩子什么是以理服人。

  此外,给孩子灌输行事以投父母所好为准则,从大处说是在鼓励愚忠和盲从,无益于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建立,而这些对于孩子成年以后不管是成就一番事业还是养家糊口都是很重要的。

  还有这句:“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其解说是:父母亲爱护孩子,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是难能可贵。

  我个人认为,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不应该有任何附加条件,因为孩子无法选择父母,而父母是可以选择的,如果讨厌孩子,就不应该草率地把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如果是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而对子女产生厌恶的父母,首先应该检讨的是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自身是否做到了合格父母,如果不是,就应该在要求孩子改变之前,让自己先改变。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父母长辈打着为孩子和爱孩子的名义,强迫孩子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更有因为小孩背不好唐诗、写不好字、或不想上课外辅导班而体罚孩子致死的极端例子。这样的“爱“,孩子如何承受得起,这样的为人父母者,如何能够要求孩子无条件的孝顺。

  在大致了解了《弟子规》的内容后,我是无论如何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背诵、理解和接受它。在和老师沟通后得知,也是一些孩子家长强力推荐的,但不是必须要读的。

  这几年,传统文化回归,能够理解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读经典,《弟子规》它是经典和传统没错,但经典的和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对于已经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的成年人来讲,我们在读像《弟子规》这样的文章时,会选择性的接收,但6、7岁的孩子还不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让孩子去背诵这样的文章,无疑是会让孩子认为上面的一切都是被提倡的和应该效仿的。

  说个题外话,之前看到有个孩子家长(不知到是爸爸还是妈妈)在网上发言说,天经地义,孩子就应该在家服从父母,在学校服从老师,长大工作以后在单位服从领导。不可思议,这是在培养公民呢还是在培养会说话的机器呢?!

  说到经典,很多描绘了古时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父母之爱、手足之情、朋友之友谊的古代诗词文章,个人认为应该比《弟子规》这样的文章更适合6、7岁的孩子。

  《弟子规》到底适不适合现代小孩

  在北京期间,有个可爱的小学一年级小女生把我当做妈妈。一天,这孩子跟我说暑假作业包括一项背诵《弟子规》。其实这并不意外,寒假时已经布置过一次了。我也跟着她一起背过一段。说实在的,还真不好背,尤其对于我们这年纪,已经不适合死记硬背了。对孩子而言也不好背,因为不理解大多数含义。

  当时思考了一个问题,也跟其他人叨叨过,这《弟子规》究竟适合现代小孩吗

  在此结合与孩子一起背时的一些体会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学习《弟子规》还是有益于做人和修身的。尽管它产生于封建社会,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封建礼教一定贻害现代社会。其中很多应该是做人,或者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现在的孩子通常唯我独尊,而很多家长却听之任之,甚至认为有个性或很可爱。比如“父母呼,应勿缓”是很多孩子做不到的,常常会对大人爱搭不理。“路遇长,疾趋揖”,每个孩子能做到吗?常见的情形是家长常说“叫阿姨好”或“叫叔叔好”,如果孩子没听话地打招呼,家长还会接着说:“不是告诉你要打招呼的吗?”尴尬不?孩子曾问过我:“为什么先给奶奶盛饭啊?”或者“为什么先给奶奶倒饮料啊?”很奇怪吗?其实不难理解,也许从她出生以来,一直是别人先给她盛饭倒饮料,没谁教过她“长者先,幼者后”。是不是现代文明提倡尊重孩子,就应该改为“幼者先,长者后”呢?这孩子的一个优点就是爱学习,经常会问“这样做有什么不礼貌吗?”孩子是一张白纸或者一棵小苗,成就什么样画作或长成什么模样,有赖于大人和社会告诉他们一个正确的标准,是不是

  “谨”的前半段是健康生活的要求,也符合现代的健康生活指南。后半段则是一些行为准则,对我们也是有指导意义的。例如,“缓揭帘,勿有声”我们能做到吗?想想看,在家或者办公室或者其他场合,我们是不是常常被“咣”的一声关门声吓到呢?自己是否能做到轻轻关门呢?是不是知道拧一下把手,而不使劲磕出响声呢?如果我们的行为更加谨慎的话,就不会被其他所谓的文明国家另眼相待了,也不用承受类似于德国酒店那样的屈辱了,是不是?“倘不问,即为偷”应该不只是拿人东西吧,在学术界的抄袭,不标注出处,算不算此类

  “信”的开篇即为“凡出言,信为先”,这难道不是现在国人最缺乏的吗?不也是我们竭力呼唤的吗?至少让孩子从小知道诚信,总比一生都以为欺骗和欺诈是常态的好吧

  其次,《弟子规》中有些提法和要求应该与时俱进,与现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相接,不能生搬硬套。比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符合现代准则的应该是大家平等地坐下来交谈,跟孩子站着说话时,尽量弯下腰或者蹲下,保持目光平齐。再比如,孩子曾问我“丧三年”是什么意思,我说是父母过世后,孩子要守孝三年。孩子很难理解,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还没有明确的死亡概念,更不理解守孝的含义。

  对此,我觉得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无法做到守孝三年,金正日为金日成守孝三年,仅仅是孝道吗?恕我小人心,我觉得更多的是政治谋略。但是不是就不需要孝道了呢?不但需要而且远远不够。不孝的例子不举了,仅仅“不经常探望和问候父母”要负法律责任这条让很多人笑话的条文就足以说明了吧

  现代的孝道应该体现在父母健在的时候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关注和奉养,而非身后守孝三年。

  “不关己,莫闲管”是不是也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尤其在现代社会,那些晕倒在路边的老人,我们要不要管呢

  第三,该如何学呢?确实需要学者大家能对此研究,作出讲解。单靠一知半解我们无法给孩子们讲清其中的要义。当然我也看了一本讲解《弟子规》的书,作了字面的解释,也用古代和现代的例子说明,体例是不错的,但我个人觉得内容欠妥,并不适合孩子阅读。期待更多更适合的著作能带给孩子和成人。

  一家之言,欢迎探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自己的愉快生活!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小结

新课程标准2022版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