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疫情谈谈人民至上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疫情无情,人有情

  当人们身体不适的时候,是您为他们治疗。有你,真好!当人们重症在身,面临绝望的时候,是您让他们重拾希望。当病毒蔓延肆虐时,您又冲在第一线!白衣天使有你,真好!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本该值夜班的感染科的副主任孙建华,从中午到晚上接诊了一位又一位的发热患者。当天晚上八点钟,一名来自武汉的返乡人员前来就诊,根据流行病学检查,他按照疫情防控诊治流程,本人亲自抽血,那有人陪同肺部ct检查,尽可能减少病人的活动范围,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止了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及早地阻断了传播途径,控制了疫情蔓延。有你,真好!

  一天24个小时,他最多只能睡三个小时,连续九天未回过家,所有的时间都在来回往返于病房和门诊之间,这就是孙建华!有你,真好!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突然爆发的肺炎,医者用他们的身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平安的围墙,有你们,真好!

结合疫情谈谈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战胜疫情心得体会

  2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访问的柬埔寨首相洪森会谈。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洪森首相访华,既是患难见真情,体现了牢不可破的中柬友谊和互信,更是大道之行也,传导着众志成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主动、共同抗“疫”,守护世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生命至上,人类命运休戚与共。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在众多领域广泛运用。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决策施策,所采取措施既是保护中国人民,也是保护世界人民。世界各国应当充分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以中柬关系为典范,始终患难与共,始终同舟共济,始终同甘共苦,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安全命运共同体。

  人民至上,公开、透明和负责的态度是大国担当。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政府以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将病毒置于阳光下。我们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并及时主动同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为国际社会研发诊断方法、开展合作遏制疫情提供了非常关键的信息,让世界人民看清“魔鬼模样”,最大程度地消除社会恐慌。中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国家应有姿态。态度决定一切,我们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积极应对、互联互通,才是我们共同抗“疫”的应有之义。

  人民至上,迅速、有力和果断的举措是大国力量。疫情发生后,中国党和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赢得了世界广泛认可。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开展全民测体温、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集中军队力量迅速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及时有力的防控举措有效减少了病毒人际传播。党员干部舍弃春节假期,暖心服务送上门、广大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国家包机接回滞留海外的中国公民、对确诊患者实行财政兜底、免征疫情防控物资进口关税……这是我们党对14亿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强烈担当。应对疫情,我们要做到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用专业的方式、科技的力量,有效保护人民健康。

  人民至上,尊重、团结和合作的原则是大国共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我们既是利益的共享者,更是风险的共担者。患难见真情。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切身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暖意与大爱。美国、德国、法国、韩国、伊朗和英国等多国政要纷纷表达关切和慰问,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卫生合作。众多国际机构和组织提供技术、物资和资金等各项援助。世界各国人民纷纷为中国人民加油打气,声援抗“疫”一线的战士们。我们要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践行者,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摒弃极端限制的错误思维,勇敢地站在人民利益一边,加强国际社会合作,做真正的“铁杆朋友”,共保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抗击疫情关乎每个国家,战胜疫情世界共同努力。我们要万众一心、携手并肩,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一起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守护全球卫生事业,共同构建更加坚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本是连线成面的人间疫情作文

  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传播,离不开防疫措施的切实有效,离不开医务人员的逆行而上,更离不开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的世界,而是连线成面的人间。

  离开集体,你只是一个孤独的点;融入集体,才能汇聚强大力量。

  长城的坚固靠的是一块块古砖有秩序的排列,金字塔的雄伟靠的是一条条垒石有规则的组合。“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依靠的是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新冠疫情的防控成功依靠的是各行各业的众志成城。离开集体,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孤单的点,如同大海上的一叶扁舟,自然难抵御风浪的袭击,只有彼此团结,连线成面,才能同舟共济,渡过难关。

  双人从,三人众,以爱心为黏合剂,连成坚韧的长长的线,宽广的面。

  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和病毒进行抗争,挽救患者生命;天南地北的建设者们火速驰援武汉,用10天时间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让中国速度再次震惊世界。医生、护士、军人、外卖小哥、建设者、普通人,各行各业的逆行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逆着人流前往一线,无私奉献。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不过是平凡人在危难关头挺身担当。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连点成线,聚线成面,于是弱者感到温暖,让勇者更加坚强。

  活成闪光的点,带动长长的线,构筑完美的面。

  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单的点,而是线上的一个点,面上的一个点。抗疫事业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的搅局就可能让疫情防控全线崩溃,让全国人民的努力付之东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历来强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引领作用。作为面上的一个点,我们既要认清自己的坐标,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以身作则,尽己所能;又要效仿先贤,学习英雄,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这样才能活成闪光的点,带动长长的线,构筑完美的面。

  世界不是一个冷漠的世界,每一个美好的你聚在一起,就是长长的线、宽广的面,就是美好人间。

结合疫情谈谈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战胜疫情心得体会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飞机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总书记的铿锵之行,无疑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建立起了最强的必胜信念。

  人民,始终是总书记最根本的牵挂。从一下飞机,习近平总书记就乘汽车前往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在最艰难最危险的抗疫战场听取了解患者收治、医务人员保障、科研攻关等情况,并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人员予以肯定和致敬。总书记还特别指出:“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放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最危险的战场上,亲临慰问,亲自部署,掷地要求,这是人民领袖“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心声吐露,更是他“始终把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生动诠释。

  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必须持续推进“防”“治”并行,坚决遏制蔓延势头。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和英勇奋战,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了积极向好的转变,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救治患者、科研攻关、人员管控等防控任务依然异常艰巨繁重。特别是身在湖北、武汉的人民,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面临着较大的威胁和挑战,必须推进“防”“治”并行,坚决遏制蔓延势头。当前,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疫情防控形势和压力持续加大,尤其需要注重国际合作和联系沟通,采取更加有效、可控的人员流动机制,继续做细做实“防输入”“防扩散”工作,遏制蔓延势头;同时,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致力于科研攻关,加强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调配,推广运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策略,提升救治水平和效率,从防治角度“两面狭击”共同抗敌,才能真正筑牢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筑牢防疫机制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湖北和武汉等疫情严重地方的群众自我隔离了这么长时间,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继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目标,人民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指向。我们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针对性、人性化地同步推进疫情防控和民生服务工作。比如: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儿童等特殊群体要建立起“点对点”联系机制,实行包户到人,勤加走访探视,及时提供暖心帮助和服务;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市场供应、价格动态,相关部门要建立沟通协调、强化监督指导的联动机制,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回应群众关切。对疫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要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和弘扬正能量,营造增强信心、温暖人心的范围;及时高效公开疫情防控信息,增进与群众之间对话交流,建立起更加牢固的群防群控防疫机制。

  人民,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调研时热泪盈眶地发出:“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人民,是我们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最坚实的靠山,更是创造奇迹、写下功绩的时代功臣。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关键的还要靠人民,必须靠人民。回望这一个多月以来,无数家庭安心宅家、舍身奉献;无数人民成为志愿者,奔走在排查走访、物资运送中奉献自我、勇敢担当,正是我们“伟大的人民”,汇聚起无坚不摧的抗疫力量,才取得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成绩,弥足珍贵,倍加珍惜。当前,疫情防控已经步入最为紧要的阶段,必须要严格落实总书记的部署安排,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开展防疫宣传、卫生整治,教育引导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高他们自我服务、自我防护能力,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要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动员群众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一鼓作气、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强大合力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伟大发展成就在中国人民奋斗创造中走来,威胁人民健康的疫情也必将在中国人民英勇战斗中消散。只要我们永远葆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这场全民战“疫”,有太多感动值得书写

  导语

  庚子鼠年,注定不平凡。

  一场疯狂来袭的新型肺炎,让全国人民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虽然无法外出聚会,虽然宅得久了难免无聊,但大家都不会为此而抱怨。

  因为我们都明白,就在此时此刻,还有太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

  我们相信,只要有他们在,春天一定会如约而至!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有太多的英雄,值得我们歌颂;有太多的感动,值得我们书写。

  为此,素材君整理了一批最新鲜的作文素材,现在分享给大家。

  83岁的疫区逆行者

  2003年,钟南山因抗击非典表现突出而为国人熟知。

  17年后的今天,新型病毒再次来袭,当年的“抗非英雄”已经年逾八旬,但他依旧义不容辞,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疫情蔓延时,钟南山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

  但是就在1月18日傍晚,83岁的他却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老院士靠在高铁餐车座椅上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刷屏”,让太多网友“泪目”。

  如果说消防员是火灾现场的“逆行者”,那么医务工作者就是重大疫情爆发时的“逆行者”。

  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我们的安宁都来自于钟南山们的负重前行。

  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

  “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疫情爆发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

  “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这位传染病专家、浙大教授如是说。

  她与钟南山一同,前往防疫一线连续查看现场,赶往北京做疫情汇报,郑重建议“隔离”武汉。然后再连夜回到杭州,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医院接诊。

  让我们感慨的是,不顾劳累、无畏生死的她,已经73岁高龄!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之人。

  此刻,我们庆幸,也自豪,国士仍在!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2003年,第一军医大学曾组织一支24人的医疗队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时隔17年之后,这支医疗队的全体队员(现属南方医院)再次写下请战书,向组织申请前往一线抗击新型肺炎。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申请书上的最后一句话,是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这个庚子年除夕夜最响亮的誓言!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在这次战“疫”中,收治的全部是新型肺炎的确诊患者。

  院长张定宇是个急性子。“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在疫情中“逆行”的日子里,张定宇往往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每天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张定宇的爱人在武汉第四医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线。1月14日,她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治疗。

  分身乏术的张定宇,忙得一连三四天都顾不上去看妻子一眼。

  “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疫情还没发生前,有空的时候,张定宇会去徒步。他说,我很珍惜还能走路的时间。

  而眼下,他要与命运叫板,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用渐冻的身体,托起患者的信心与希望,托起更多人的生命与健康。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

  为解决医疗资源不足,更好地应对新型肺炎,1月23日,武汉市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建设蔡甸火神山医院。

  6天之内盖一个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医院!

  单说土方工程,要平整的场地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要内转的土方足以填满57个游泳池。

  这些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速度。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

  很多工人在除夕夜接到开工通知,那时春晚刚开始,年夜饭刚端上桌,但他们却像战士一样义无反顾地奔赴施工现场。

  “一晚上上百台挖掘机就赶到现场了!“现场的市民边拍视频边感叹。

  高峰期有1500名建设者和280台套施工机械设备同时奋战,公路上,长达两公里工程车队鱼贯而行。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背后为之付出的成千上万的劳动者。

  我们总说中国有“基建狂魔”,其实哪有什么“魔”,全都是一个个朴实而善良的劳动者。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超越人类极限,创造世界奇迹的“魔力”。

  你“逃跑”的样子真帅!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感动我们的不仅是那些守护生命的专家、医生,还有千百万心怀善意的普通人。

  1月27日,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小华山派出所内,一男子匆忙丢下500个口罩,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

  民警急忙追赶,却并未追上,只好用敬礼表示谢意!

  网友们纷纷伸出大拇指,为这个热心男子点赞:你“逃跑”的样子真帅!

  善良是最好的慰藉,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在一个人人释放善意的社会,再厚的冰雪也会融化,再强的病毒也将无处可逃。

  好句好段

  01. 新年,本应万家团圆,但今年对千千万万医护人员而言,却是一个不寻常的新年。因为职责与担当,他们义不容辞,奔赴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线。他们也是普通人,却用身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

  02. 他们每天超负荷工作着,为了节省紧缺的防护服,他们尽力避免上厕所,因此一整天不敢喝水。当战斗终于告一段落,脱下战袍时,谁都不知道,湿透他们的到底是汗水还是泪水。

  03. 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今年的万家灯火,是一群把自己包裹在闷罐子防护服中的白衣天使在守护。

  04. 别人回家,他们出发,从新年到前线,只隔一列动车。所谓伟大,就是平凡人在本可以保持沉默的时候,拼尽全力燃烧自己,为世界发出微光。

  05. 危难之际,总有一些普通人,愿意为我们以生换死。而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的儿子或女儿,又是谁的父亲或母亲。

  06. 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

  07. 在我们为“逆行者”点赞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串门、不聚会,外出戴口罩,回家勤洗手。保护好自己,就是对“逆行者”的最大支持。

  08.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我们相信,大地回春、疫情消散、隔离解除,就在不远的明天。

  09. 等疫情过去,记得对医护人员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当有人暴力伤医,请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我们遭受病痛时,请相信医生是最希望我们痊愈的人。

  10. 等疫情过去,记得放过野生动物。话有该说的也有不该说的,东西有能吃的也有不能吃的,任何生物都需尊重、服从自然规律,包括人类!

  11. 天亮之后,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那些在漫长冬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部分内容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仅用于作文学习,侵权即删。

结合疫情谈谈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战胜疫情心得体会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我们历经过很多磨难,从1998年抗洪抢险,到2003年抗击“非典”,再到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华儿女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并未被困难压垮,反而是愈难愈上、愈搓愈勇。此次疫情,中华儿女依然毫不退缩、尽锐出战,两个多月的奋勇拼搏终于使疫情得到了有力的稳控,中华民族再一次坚挺着不屈的脊梁,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的抗疫风范!疫情虽未结束,但抗疫精神长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抗疫一线,一起感受战“疫”之中的中国担当,一起感受战“疫”之中的“中国范儿”!

  战“疫”之中,全民团结尽显“硬核”范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爆发后,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人民群众,大家纷纷请战、硬核出击,一起筑起了一道坚固不摧的防疫壁垒。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那印在脸颊的“最美压痕”,便是他们“硬核”的职业照;广大公安民警坚守岗位、不辞辛劳,那通红的耳囊,便是他们“硬核”的工作照;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那嘶哑的嗓音,便是他们“硬核”的传讯器;广大志愿者们主动担当、甘于奉献,那堆砌的泡面,便是他们“硬核”的生活餐……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候,“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成了全国人民由衷的呼唤;捐献物资、奉献爱心成了全国上下不约而同的暖心行动。四川巴中一贫困村为武汉捐赠3万余元的爱心物资,云南河口群众们开着摩托车自行把22吨的香蕉装车转运至湖北,河南嵩县村民们连续劳作向武汉捐献10万斤大葱。正是因为大家识大体、顾大局,正是因为大家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我们才能尽快地稳控住疫情,企业也才能尽快地复工复产。这举国上下的精诚团结、这全国人民的奋勇拼搏,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家大爱,更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困难、硬核担当的大国风范!

  战“疫”之中,制度保障尽显“霸气”范儿。自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迅速出击、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严格落实、守土尽责;机关各级战线立足职能、主动担当、积极行动,全国下好一盘棋,由上至下,从党至群,稳步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在这人力、财力、物力井然有序、合力抗疫的背后,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拥有如此快速的反应力和精准的行动力?是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作保障!1月23日,武汉果断采取“封城”措施,“霸气”阻绝传染源;1月25日,基层干部提前结束休假,全面开始入户走访,“霸气”排查到每村每户;1月26日,全国各地开始陆续设岗排查,“霸气”防控潜在因素;2月18日,全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霸气”措施见成效;2月24日,全国除湖北以外日新增确诊病例为9例,首次降到个位数,“霸气”防控稳疫情。从这些举措和成效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障,更是我们对抗疫情的“霸道”武器。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应对措施,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力、决策力和执行力,更为全世界抗击疫情树立了“霸气”的中国范儿!

  战“疫”之中,国际驰援尽显“大气”范儿。截止到3月4日24时,中国新增确诊病例143例,除中国外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14000例。在国内疫情形势依然胶着之际,中国仍然不忘对其他出现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韩国疫情形势严峻,我国紧急援助大量医用口罩;日方检测试剂不足,我国紧急捐赠一批检测试剂盒;伊朗疫情严峻,我国紧急捐赠一批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医疗设备,并派出专家组驰援……可以看到,在危难之中,中国展现出了对国际社会的友好、对友邻国家的关善,这是大国应有的担当,这是大国应有的风范!同时,在防止疫情向世界扩散蔓延上,中国始终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及时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共享着疫情信息、积极回应着各方关切,中国亦展现出了大国应有的作为。中国第一时间采取的封城、设岗排查、入户走访等严厉举措,为战胜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世卫组织部分合作专家提供的数据模型显示,中国采取控制人员流动的措施让境内的疫情传播速度延缓了两到三天,让境外的疫情传播速度延缓了两到三周。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也发出感慨,中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已经避免或至少推迟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做好自己的事,坚守利他的义,以平等之心面向世界,这就是中国道义,这就是中国的“大气”风范!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数学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