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六年级伊始,李老师推荐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这本书构思精巧,条理清晰,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我们从未经历过战争年代,这本书很好地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平和残酷。
书中我最了解的人是安娜卡列尼娜夫人,她是个很有钱的人,但她从不快乐,从不为自己着想。她总是关心别人,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心情也会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她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取得进步,她的事业终于越来越好,这也是我非常敬佩她的地方。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安娜卡列尼娜也有缺点,但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她有很多姐妹,当她摔倒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神。她也很少评论别人,这一优势使她在后来的事业中加倍成功。我们也不应该评判别人,要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那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的时代,穷穷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而现在的我们在吃穿方面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本书与我们现在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应该随意浪费我们的生命或金钱,而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花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
社会所不容的。她其实是个非常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最后卧轨自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非常高。
当然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现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人,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爱情一直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让她的生活Moveon。为了爱情,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在经历了一场奇怪的感情历程以后,为了让自己静下来,准备看几本小说,滋养一下心灵。最近刚看完安娜卡列尼娜,又犯了爱入戏的毛病,夜里辗转反侧,揣摩书中的人物,闭上眼睛,头脑中雪亮一片,全无睡意。
对于安娜这个人物,即是可爱又是可怜的。男人纷纷为之倾倒,连沃伦斯基的母亲也忍不住说“我都爱上您了”,足见安娜的可爱。但安娜品尝到爱情的甜美和幸福后,整个身心仿佛被唤醒了,尊严、教养、理性、地位,甚至母亲的职责都成了让她痛苦的桎梏。人性里有有真善美,也有自私和欲望,假如人可以退去光鲜的面具和外衣,彻头彻尾的真实,人心里的魔也会无所畏忌的冲出来,让人失去内在的平和,走向精神崩溃和自我毁灭。虽说安娜在不懂得爱情的时候就嫁人生子,虽说卡列宁比不上沃伦斯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醉心仕途,循规蹈矩,死要面子都让安娜不称心,甚至厌恶,也都不是安娜出轨的有说服力的理由。和很多生气勃勃的人们一样,安娜性格里有一股不安分,不惜代价获取成就感的力量。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贵妇,实在缺乏获得成就感的途径,那么拥有一场空前绝后的爱情,正好满足了这份缺憾。从安娜在火车站上与沃伦斯基第一次邂逅的回眸,在吉提家舞会上妩媚动人的打扮,都能看到她心里的魔。以及小说快到尾声处,安娜对爱人疑神疑鬼,心态失衡,见到吉提的丈夫列文时的那段描写,她那么清楚自己的魅力,貌似不经意地魅惑着男人,然后一转身又把他们完全忘了。后来还在吉提面前刻意提到与列文的见面,强调自己很喜欢他。她心里的魔就这样在“追求真实”的召唤下,被引诱出来,扰乱了她的心智,脑子里充斥着妒忌、报复和自我毁灭。这种性格的女人可爱又危险,即使第一段婚姻还算如意,也会因为追求完美且不能自制而早晚要出轨。
爱情能当饭吃吗?安娜就是那种把爱情当饭吃的人,爱人就是生命,就是一切。她不能接受爱人的心里除了她还放下其他的人和事,她在爱人“因为爱而牺牲了一切”“为爱差点杀掉自己”这些表象中获得无上的满足和爱的高潮感。但这正是女人的天真和愚蠢的所在。男人是不能仅靠爱情而活的。双方需求的不对等最终会导致悲剧的结局。安娜得到了爱情,却没能好好把握。她要的太多,要的太不理智。但如果她理智,也就不会出轨了。她的爱情来势汹汹,压倒一切,有疯狂的成分。男人们梦想得到女人疯狂的爱,但得到了也就满意了。疯狂的必不持久。
另外我想说,小说中展示了俄国19世纪贵族们的生活场景,主人们头脑发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写成神秘的纸条,让仆人、车夫们穿梭传递,穷苦人跑断了腿也没人可怜。假如安娜、沃伦斯基都是平头百姓,工薪族,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忙得四脚朝天,每天算计着如何付房租,还房贷,柴米油盐……是否还有时间谈这个轰轰烈烈的婚外恋吗?轰轰烈烈的超凡脱俗的爱情是奢侈品,只属于有闲有钱的人们啊。我等穷人,还是在大学毕业刚工作的那几年里在同学同事朋友里,找个谈得来看着顺眼的,然后结婚生娃,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为人类做点有益的事,培养个质量合格的下一代,有空去游历下大好河山,没事微信上晒晒美食。什么初恋、什么安娜,一切都随风去吧!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开篇的一句话。多么经典的话。家庭虽小,这个在人类社会中最小的“组织”,爱将我们聚集一个屋檐下。但当出现裂痕,漠视、侮辱却将原本幸福的家拆散。
通过阅读,我对安娜的认识加深。开始安娜的出现是“救火员”,挽救哥哥的家庭危机。给我第一印象是“善良的好人!”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贤妻良母,遇到伏伦斯基,他慷慨救助落难的人,是不是安娜为此留下了好的印象?感情这种复杂的东西不好说。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压抑的家庭,安娜的丈夫只顾得向上追求个人的仕途,从年龄上有差异,性格上也差别很大。他们的夫妻之间却是毫无感情可言。
伏伦斯基第一次见到安娜,就为她的美丽,她的举止高雅深深吸引。抛弃对吉蒂的追求,专注与安娜。两个人有着共同的话题,安娜被父母包办的婚姻,在此时浪漫的追求下,她平静的心就开始起伏。
到两个人走到一起,到此,我对安娜的印象还不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
作者对平常的家庭生活描写很到位,很成功,除了安娜,还有陶丽,一个丈夫有外遇,普通女性在这种情况下的痛苦,为了孩子,重新与丈夫和好。有吉蒂,一个单纯的女孩,在伏伦斯基和列文之间,不知道选择谁好,虚荣心使得她爱慕虚荣,不愿意接受心地善良、从乡下来的列文。期望收获美丽的爱情,却因为伏伦斯基移情安娜,被抛弃。
这些人之间除了亲情,有爱情,有友情。爱与矛盾并存。
伏伦斯基与安娜,尤其安娜的所作所为不为上流社会接受,成为众矢之的。安娜的丈夫卡列文知道安娜的出轨,先自欺欺人,后无比痛苦,他先考虑这件事对自己的地位的影响。他以儿子要挟安娜,以为这样就会留住安娜,保住面子。极端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加剧了矛盾。
卡列文的做法,当今社会许多不幸的家庭,也多是如此。没有孩子倒也罢了,但有了孩子,这类矛盾的解决,有多少人顾及对孩子的影响?安娜开始就不舍得孩子,不愿意丈夫的离婚条件。
矛盾不解决,就只能加深,安娜与伏伦斯基逃离。为了幸福地长相守,安娜最后只能放弃自己亲爱的孩子,想离婚。但此时的卡列文却被别人挑唆,坚决不同意离婚。
悲剧就此在向深渊滑去。安娜原来打算去乡下,逃离原来的生活,可现在的情人伏伦斯基却依旧迷恋上流社会。安娜为此也曾经努力,想回到上流社会,但此时却被别人唾弃,被别人侮辱。她只能蜗居在家里,独自忍受寂寞、孤独带来的打击。她现在没有了一切。而伏伦斯基依旧像以往一样,活跃在上流社会,出入俱乐部、赛马、喝酒与朋友聚会,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在加深。
尤其安娜的猜忌让她的心开始扭曲。我开始不喜欢此时的安娜,她的变坏,让我痛心:勾引列文,刺激吉蒂,尖酸刻薄的话,预示着不幸的到来!所以我对安娜此时的做法,感觉到她变得讨厌起来。
对伏伦斯基的猜疑,争吵,已经让她“精神错乱”,时时刻刻想到自杀。她不去弄清楚事情真相,卧轨自杀,我想到在安娜与伏伦斯基初次见面的火车站,那时就遇到一个人被火车撞死,此时安娜卧轨。难道这是命运
再看看同样为命运困扰的列文,他在不断思考中成熟。婚前甚至怀疑吉蒂是否真的爱自己,婚后繁琐的家务让他感觉丧失自由。一场暴风雨,他担心自己的孩子,从心底涌出的伟大的爱,让他找到了自己思考的答案。
爱是这部长篇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安娜追求的梦被火车碾碎。伏伦斯基后悔晚矣。他曾经那么的爱着安娜,得到幸福后,他没有与安娜交流,没有考虑安娜精神世界的需要。尤其在矛盾刚出现时,为什么不想办法去解决?小矛盾变成大矛盾。
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发生。为钱的有之;为情的有之;为性格差异的有之;但离婚就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离婚后,这些人就能找到幸福?过去永远无法忘记,带着压力的生活,像玻璃一样易碎。
所以,我们若能像作品塑造的列文,过普通人的生活真好!真真实实的幸福,才是最幸福。
安娜没想明白的问题,我们从列文身上学会了。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大师精辟的话,警示着我们。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花20多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对列文和基蒂的印象要比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印象要深。安娜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所限制,如果摆在现在,是不至于有那么悲惨的结局的。或许就像现在的大多数婚外情一样,会离婚结婚,也会对原来打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重新结婚之后也未必一定会很幸福!相反列文和基蒂哪种平凡琐碎也很热烈的幸福,让人觉得多么切近生活,自己也可以这样热烈平凡地幸福着。列文的各种矛盾的想法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做法,对于还处于思想波动期的年轻人也是恰当的一个例子:矛盾又有独立,想融入大众,又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并骄傲地保持自己的特点,并追求和达到了自己的幸福。总得来说,觉得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有天真执拗的孩子禀性,又能独立和坚持自己的立场,让人又气又爱。只是基蒂的理解和爱,最终让他能够很幸福,一对可爱的人儿。
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阅读习惯,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阅读或写作,正如列文一样,是想通过阅读,能够寻找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问题的答案。但即使找到或者未能找到,找到之后又推翻,依然主要还是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该做的,去过自己的生活。而把文学或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那还有很遥远的路。或者本身就不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走的路,并不会花特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琐屑,并努力把周围能做的做好。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去年冬天读文艺理论方面的书,发现作者极为推崇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书。后来偶然读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看到里面也提到了这本书,说是安娜第一次见到伏伦斯基就是火车压死了人,后来安娜选择死的方式也选择了卧轨,这种对称的情节是一种美。于是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今年终于抽出时间,从7月1日到8月4日,历经一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今天,我补完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决定趁热打铁,把这些天在我脑子里盘旋的想法写下来留作纪念。
因为本书篇幅比较长,我担心自己没有耐力,就事先看了一下网上的简介,当时在我的想象中,一定是伏伦斯基不爱安娜了,所以她卧轨自杀了。如果这样的话,和《包法利夫人》就差不多了,后来我发现不是。当初读完《包法利夫人》,我不信服的一句评论是——社会压迫了包法利夫人,我觉得并不是,包法利夫人的不幸很大程度我觉得只能怪她自己。
可是,安娜不同。
安娜是一个美丽又聪慧的女人。伏伦斯基也是真心待她的。只要她能离婚,他愿意娶她。即使他没能离婚,他也放弃了很多和她生活在一起。他们吵架时候,他也多次主动低头道歉,在她死后,伏伦斯基痛苦不堪,整个人彻底颓废了。这些都能说明他对她是真心的。
安娜的悲剧确实在于社会。
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夫妇之间的不平等,在于妻子不贞和丈夫不贞在法律上和舆论上受到的制裁都不一样。”
的确是这样。直到现在,在我们的时代,依然是这样。女人总是弱势群体,即使现在有一些平等,但是,女人总要付出更多。现在的女人为什么这么辛苦?因为又要工作又要顾家。
但是在我们的时代,如果婚姻不幸福,女人是可以离婚的,孩子也是可以争取的。但是安娜不可以,卡列宁不离婚,她就不能离婚。她就只能和伏伦斯基过着没有名分的生活,从而被整个社交界所抛弃,所排斥。
讽刺的是,伏伦斯基却可以随意出现在公众场合,也不被别人排斥,这就是男人和女人受到的不同对待。
正因为如此,安娜必须待在家里,无论读多少书,无论她多么聪明,但是被外界屏蔽的她,只有伏伦斯基了。而伏伦斯基虽然爱她,但是活着总要有其他的事情,他不可能日日夜夜只和安娜厮守。
而安娜,当她生活的重心只剩下不断去思虑伏伦斯基爱不爱她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悲剧了。没有谁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爱情也是。伏伦斯基不在她身边的每一分钟,她都没有安全感,生怕他爱上别的女人,生怕他离开她。于是,在一起时,就总在猜忌,总在吵架。伏伦斯基仍然爱她,但是他渐渐地不再有那么多耐心去哄她,安慰她。于是安娜就疯了,她不能接受伏伦斯基不爱她,她要报复他,于是她卧轨自杀了。
爱情像一枝玫瑰花,没有合适的土壤,花期并不长。而安娜不能接受她的爱情死亡,于是她就抢先一步死了,她成功了,她让伏伦斯基永远不能忘记她。但是,他们的幸福,也永远没有了。
而这,并不能怪安娜。
她是一个诚实的女人,她向卡列宁坦白了一切,可是,她却并不能获得自由。“安娜不爱她的丈夫。她要生活。上帝赋予我们心灵这样的欲望。”社会道德很少考虑一个人的灵魂,可是有的人她就是有精神需要的。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算一个政要人物,她也衣食无缺,可是,她没有爱情,她想要爱情,怎么办呢?我们也常常这样评价一个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作什么呢?《平凡的世界》里少平非要离开双水村去闯世界,为什么呢
什么时候,道德可以进步到怜悯众生,关注人的精神需要,那么一定有更多人可以幸福吧。而人生的质量,不在于外部的吃饱穿暖,而应该更多地取决于内心世界的丰盈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可以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吃饭时候还在思索,却感到头脑混乱,只是清晰记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轨自杀的,很残忍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异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蛇自杀,这些可怜的人啊!都说红颜薄命,一些不假的,这些红颜几乎都是兰心惠质,沉鱼落雁。哎,可叹,可惜,可怜……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我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写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一点不逊于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人,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自杀的女人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都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不过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相见恨晚,彼此一见倾心,坠入爱河。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弗龙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弗龙斯基一再劝导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弗龙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基季最后与莱温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龙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他自费带着一个连队去前线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多莉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想见见列夫托尔斯泰,很想问问他,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莱温的生活、思想。而这两个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都没有什么关系纠葛,只在最后,见了一面。以后有机会去莫斯科寻找一下答案吧。或许我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了解一下他那个时代的整体状况。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让人看得很揪心,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爱是什么?何以有如此魔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作文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热烈真挚,一种妩媚却真诚,充满活力而且轻盈,聪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热情感性,八年不懂爱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爱时可以不顾一切,断然放弃名誉家庭甚至儿子。安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正直不放荡。当她一经接受弗龙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也曾对弗龙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诚单纯的,爱变爱的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卡列宁,这个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
这么一个冷酷的政界高官,一个从小便是孤儿不懂得爱只会追逐名利的人,一个让安娜八年后想起便会哆嗦的丈夫!他是现实卑劣的,为了前程娶下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冷漠对待安娜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无疑不能给安娜带来她所心心念念的爱情。他和安娜的结合,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是个错误。安娜心中对爱情的渴求与可列宁的冷酷无情完全无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后才会如飞蛾扑火式的深爱弗龙斯基,因为他能带给她所谓的爱情。
我想在我看来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丽的头。
爱,只有简单笔画,却比想象复杂。安娜跟弗龙斯基的爱情,到最后可以说只是单行线。
安娜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她曾对弗龙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弗龙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弗龙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可是后来弗龙斯基对她的爱已愈走愈远。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弗龙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安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龙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当被寄托所有的爱情消失不见,若爱最后只是单行,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伏伦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伦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伏伦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后与列文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伦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陶丽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陶丽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安娜和伏伦斯基因为爱情,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表面上似乎是在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而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借由此文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
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用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并在当时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经历了重重波折、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以及遭受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打击后,与渥伦斯基那所谓的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被遗弃,最后安娜身着那一袭与渥伦斯基初次见面时自己所穿的黑色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卧轨,结束了自己绝望的爱情与生命,安娜独自承担了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的后果,给人们留下了无限悲伤。
有人说在描写女性的作品中,《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无疑是一流的,在万千作品的女性人物中,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最为丰满的一个。她敢爱敢恨,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这无疑是极具反叛精神的。当时的社会婚姻只不过是政治的附属品,是极为物质和利益化的。因为婚姻大都并非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所以很多人在婚后会出现有情人的行为,但是人们为了名誉、地位却极其虚伪的维持着这种表面的婚姻关系。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却在这种情况下突兀的显示出了自己的疯狂,对真爱追求的疯狂。
记得小说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这无疑是她的真性情,而这一“不检点”的举动也将她的私情“暴露”了出来,并且在事后疯狂的她竟然还对丈夫说出了“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这样的话。安娜爱她的儿子,用她的话说儿子是她的命根,当她想用自己的名誉换儿子时遭到了拒绝。她曾经是社交界的名人,可是却因为她对真爱的追求而遭到了社会的巨大压力,受到种种冷遇,社交界不能容她,连她旧日的亲戚朋友都拒绝与她往来。可是这些还不是主要的,令安娜伤心的是自己受到了那个她奋不顾身爱上的渥伦斯基的冷淡,一场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终于在这种打击下结束了自己的年轻生命,是抗争还是悔悟?安娜·卡列尼娜是那么的真实、血肉丰满,读到她死去的时候,仿佛一切就发生在眼前,她的故事和她的那种反叛精神使她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当然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还塑造了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等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但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最具光辉的,最为激情与活力的。
虽然小说只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但托尔斯泰目光十分的锐利,并且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他的小说是真实的,是当时俄国的“一面镜子”。而这来自于他的智慧,来自于他敏感而浩瀚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他的诚实。我相信托尔斯泰和他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一定会触动着当时乃至今后很多的人。
记得老师在讲完《安娜·卡列尼娜》时说:“当爱情成为一个女人生命全部的时候,也就是她悲剧生活的开始。”虽然不能只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安娜·卡列尼娜》,但是,相信看过这部书的女性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有更大的触动,托尔斯泰的安娜死了,死在了19世纪的俄国,但是托尔斯泰想表达的安娜思想还在,并将与《安娜·卡列尼娜》一直随时间辗转下去,不再是悲剧。
初中读后感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毫无疑问,安娜很漂亮,满激情和活力,热心又善良。一出场的女神气质无疑虏获了所有人的好感。她漂亮,所以在社交场合独领风骚;她诱人,所以弗龙斯基对她一见倾心。可是她不够聪明,聪明的女人可以像穿花蝴蝶一般游刃有余,安娜卡列尼娜却随着她的感情心意去走。世上最不幸的事情就是一个不聪明的女人还那么贪心。
确实,安娜卡列尼娜是个贪心的女人。安娜迷恋弗龙斯基,于是不理会世俗舆论和他同居、出国;她又舍不得她的儿子廖秋沙,所以死活不肯离婚;她不愿离开曾经令她变成众人焦点的社交圈,她一边像祥林嫂一样乞求朋友亲人的理解和宽恕,一边像个放荡的女人一样以自己的魅力勾引每一个来访的男人,包括基季的丈夫列文。她渴望把她想要的一切都抓在手中,一样都不能放,却不明白质量守恒的道理,没有人可以享尽一切好处,安娜不是千手观音。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空虚寂寞冷的俄国上层阶级贵族妇女,离开上层社会的社交和吹捧就无法存活,她收养了一个农家女孩,像个小宠物一样置放在自己身边,却不愿意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些许关心,在乡村建学校对她而言更是无稽之谈。她高高在上也凄凄惨惨戚戚,因为失去了唯一的消遣方式,安娜几乎是病态地抓住自己想要的,憎恶自己不想要的。大概是中国传统的那种“一夜夫妻百夜恩”的说法的影响,我不觉得她的丈夫做错了什么,让她一直骂他是个恶魔,卡列宁即使痛苦,也不曾把妻子极尽贬低。那种典型的基督徒式的隐忍与安娜无节制的索求形成强烈对比。不过也是,一个女人,一个年轻好动,魅力四射的女人,是永远不可能安于现状的。她没做错什么,她只是太美了。当美本身就是一种错的时候,这种美必然要走向毁灭。
安娜自杀了,意料之中,只是我没想到她离开的理由是这样可笑,因为她总怀疑弗龙斯基要出轨,当弗龙斯基要回去看他的母亲,星期一才能回乡下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崩溃了。她是个把感情完全依附在别人身上的女人,对弗龙斯基寸步不能离,当然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安娜在走向弗龙斯基的过程中不断在失去她所想要的、她所拥有过的东西,弗龙斯基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了。如果失去他,她真的就一无所有。
我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一书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至少提醒了当代女性应该具备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优秀品格,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盲目的把爱情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理性处理自己的感情,毕竟人生中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为了爱情就寻死觅活的实属不值。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傍晚,我斜卧在窗前,台灯的光辉与耀眼的星辉交相呼应。我轻轻翻过手中的书,仿佛有丝丝墨香传来,而我如蝴蝶般翩飞在文字的绿荫下,落叶轻轻划过水面,在我的心湖激起片片涟漪……
这是一本旷世奇作,其中的许多隽语让人体味悠长,主人公安娜的悲惨命运也使我感概。
犹记她的首次出场,是那般优雅的贵妇人,她的心仿佛由水晶雕琢,天真而善良。即使她努力掩饰,却依然无法遮蔽她内心深处的活跃与生机勃勃,她渴望自由而真诚的生活。这样的她如何不让人喜爱,就连我都陶醉在她的光芒下了。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变了。也许是因为爱,也许是因为内心的谴责,也许是因为无力的惶恐,她的美丽竟失去了魔力。她整天无所事事,胡思乱想,内心惶恐的思绪暴露在阳光下,发芽滋长,充溢心扉。她对弗隆斯基的爱如烟雾般铺天盖地,像牢笼束缚着双方的心灵。不知何时,她的爱已不是爱,而是占有,且那般卑微。最终,她也因为这撕裂的灵魂,在铮铮声中,与泥土融为一体,坠入死亡的深渊。
她短暂的一生是个悲剧,但这份悲剧的发生又能怪谁呢?她本身就是矛盾的结合,她厌恶上流社会的虚伪,却无法放弃奢华光鲜的生活;她厌恶自己与弗隆斯基的相爱,却陶醉在爱情的滋润中;她厌恶丈夫的冷漠无情,却又对他怀着所谓的歉疚之心。如果只是如此罢了,也没有什么。但她做过最错的事却是将爱情当作生命的唯一,她将灵魂摊开在弗隆斯基面前,让那份神秘荡然无存。神秘是人一生中最美丽的风景,它引领着人们前行,当神秘不在,探索的乐趣便不在,终究会使爱情枯萎,产生厌恶,导致双方心神俱疲。
安娜其实也只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罢了。新理念与旧思想的冲撞,让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少数人能够获益,大多数人只能作为时代变迁的火药,将自己伤得体无完肤。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力量逐渐壮大,等待一个特殊的时机,引领思想的变迁,社会的改革。这些在冲撞中牺牲的人,例如安娜,的确是可怜的,但更多的是一种必然。这是世界的需要,也是生命进化必须经过的路程。
我们都是在雾里前行的人,背后的一双大手,操纵着我们的命运……
作者以安娜这个人物作为切入点,从安娜悲剧的一生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小说的历史悲剧,最终得出自己的感慨与结论——安娜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时代的牺牲品。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安娜艳冠群芳,在火车上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此展开。虽然安娜勇敢地告诉自己的丈夫一切实情,希望能离婚,但看重社会地位的卡列宁,难以忍受夺妻的耻辱,以安娜最心爱的儿子做威胁,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要被遗弃,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拒绝和安娜离婚并逼她放弃儿子。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安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但作为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部小说。当时的社会是多么黑暗,多么残酷啊!她容纳不了安娜,很难说现在的社会能容纳这样的女人。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最绚丽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我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正如安娜,她始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柔弱的身躯,我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可人真的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
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因为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因为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
然而产生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四)安娜本身: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和个人幸福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造成安娜的大胆反抗行为,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因为爱而对所爱的人产生猜疑或嫉妒等,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在生活中保持一份警惕和小心亦不为过,关键是要能妥善把握好猜疑的尺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情的能力,严格来说是经营爱情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与生俱来的,必须后天认真学习才能熟练掌握。于是我想,许多生活中的爱情失败者会不会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爱情能力的培养造成的呢?在爱情和婚姻中最最可怕的就是以猜疑为依据,既不求证,也不给机会解释或改正,便开始实施不可逆转的报复,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有人说:安娜的悲剧也是内涵丰富的社会悲剧。是啊,我们都期盼着理想、宽容、仁慈,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这一则悲剧带给人们的启示,更是深刻且恒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