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为主题议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伟大的祖国母亲给了我们这样安定的成长环境。让我们学习,才使我渐由无知到有知。敬爱的老师给了我们无限的教育和关怀,才使我们渐由一小小稚儿成长为“五好”学生。当然还由许许多多叔叔长辈的指教 …… 所有的这一切的一切,难道我们不该之恩回报吗

  祖国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环境,让我们可以安心地成长,学习,生活着。我们应该如何回报我们的祖国母亲呢?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最好的回报就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呢

  有人说:“做人首先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如果人们的道德修养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我完全赞成这个观点。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不难忘记,童稚时的孔融将最大最好的梨让给了长辈的动人故事。老子在《道德经》里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一切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趁早学好本领,将来为国争光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今世界是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做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品质修养,还要积极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对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弹指一瞬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了分裂走向统一、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但如果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理论道德的进步社会将会其乱不堪!

  最后,我还想与有志少年共勉四个字:“艰苦奋斗”。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听大人讲:“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伟业,在困苦中创造辉煌,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担起祖国发展的重任!

德才兼备为主题议论文

德才兼备的公务员

  余生也晚矣,关于考试的惊心动魄的事,无需细讲,什么初三年级的中考,一定得考出高分,这样新老师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否则“你就候着吧!”什么最好考上预科班,有相当高级的教师任教呀,等等。都“背”得滚瓜烂熟啦,并且,知道在封建社会,一些读书人想名利双收,就必须通过考试考取功名,所以读到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除了悲凉外,就是切肤之痛的感受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为了以后自己有一个铁饭碗,我们重蹈古人覆辙,参加了类似八股取士的考试——高考,为自己赢得未来的社会地位。

  不料,前日读《青年文摘》上面关于时事的消息,却使我大大吃惊了一阵。那简讯正是关系到考试的。说2007年国家公开实行公务员考试,其中有几个职务的报考人数令人吃惊,是1:5000和

  1:3000,1:2000,1:800的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比例。这不禁让人瞠目结舌,瞪大了眼珠想半天也不明白,不就是几个看起来很平常的职位吗?怎么对广大学生有那么大的诱惑力?居然考不上国家级的公务员之后,还要直击省级的

  公务员考试是不是应该这么火,以及这样火是为什么,这问题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既答不上来,也只好避开,置之勿论。我只记得在蒲松龄的笔下的范进中举后人们对他的态度的不同。尤其是岳父,刻画得惟妙惟肖,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居然要叫女婿为“老爷”“大人’’。县衙里的人几台大轿来,请范进穿官服带官帽,到衙门上任,还要游街一回。但那是古制,延了千把年,到清末就废止了。现在许多高中也效仿古人,将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姓名、照片,大幅张贴在学校附近,并且还颁发奖学金。

  时至今日,考试已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可为什么相公务员考试比高考还要热?归根究底,公务员这位子太眼馋。真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公务员的待遇在一些方面要比外企强的多,例如国家给上医疗保险以及提供其他社会福利项目,退休后的工资和上班相比相差不多。中国从古至今,对“吃皇粮”的人,多少是很钦佩羡慕的,毕竟那是一种荣耀,一种自豪。其实也说明一个问题,有的公务员的月工资是有隐性收入的,许多“清官”不都栽在这上面了吗

  不知公务员考试热是否应该再继续,倒是希望通过考试能考出几个像模像样的德才兼备的公务员来,一则让百姓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二则也不违背当初首倡此事的初衷。真的希望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考试热能有所降温或冷却。

德才兼备方为人才

  读了上述材料伏案而思,感触颇深。“这20名三好候选人学习、身心素质都不错,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不少候选人却“原形毕礴”,其行为令人咋舌,他们真正的道德品质也可见一斑了。为此我不禁要大声疾呼,德才兼备方为人才。

  该校的“三好”候选人或许的确学业出众,才华横滋,但从不少候选人的举止行动看,“德”有欠缺,应补道德这一课,使他们从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处处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虽不能肯定这些学生胸无大志,没有爱国为民的“大德”,但他们却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小德”。或许有人会说“小德算什么”,非也。试想从小事中不能体现有小德,那么将来何以有大德,纵然他们有满腹理论知识,较高的智商,又谈何为国为民作贡献呢?(初中作文

  此外,“某校”在选拔三好学生的时候,特意策划这场特殊的测试,同样让人折服,它证明学校已开始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对人才的要求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这里不正能反映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才”了吗

  综上所述,作为跨世纪一代青年人,每个人都应重视自身良好品德的养成,因为德才兼备才会成才。

德才兼备

  点点繁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情画意的夜景,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境界。然而,在城市中。我们不论如何努力,抬头望见的,却也只是那一方小小的天空,昔日的意境已不复存在。然而,当夜幕降临,难得的,我们仰头看到那点点繁星。虽已没有了平野衬托,却仍旧璀璨,美丽,幻影迷离,使人感到光明的无处不在。

  万籁俱寂的城市之夜,罕见的,一次星斗满天。一闪一闪的星宛若好友璐璐那秋水分明的大眼睛,闪烁不定。星空,尤其是夏末秋初的星空,是温馨的,是迷离的,也是梦幻的。美妙的星空如一个无意间落入的天堂,人们一旦发觉它那令人迷醉的魅力,便再不忍心移开目光。在我为星空痴迷之时,星光已悄然而至,轻柔地吻着我的脸颊,微抚我的发丝,挽起我的手臂,再带着我那万千遐思悄然没入夜色中。

  星辉倾泻,银芒如练。星光笼罩下,万物朦胧,在地面洒下浅浅淡淡的斑驳浮影。忽的,一阵清风徐来,风中带有繁星的呢喃细语,拂过我的耳畔,亦真,亦幻。我屏息凝神,用心倾听,却也只听见“哗——哗——”之音。那是星浅吟的宛转低回的歌谣,那是星轻诵的意韵悠长的小诗,那是星低唱的余音缈缈的安眠曲,散发着自然清新的气息,为我的心灵洗礼,荡涤我心灵的尘埃……万物聆听着星的絮絮低语,沐浴着圣洁的星光,安然的入眠,沉睡……

  点点繁星闪烁,但赏星之人已悄然离去,然而那璀璨的星光,却依然在她心中闪烁……

德才兼备方为人才

  德就是支道德修养,才就是指文化修养,德才同时具备是成功的开始,我们要掌握好德与才的关系,德才兼备方为人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行要靠才能做资本,才能要用德行来统帅,两者不可或缺。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有才华,可道德品质却十分败坏。因此他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可他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有才华,却只当上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一天,他走在街上,看见一个衣服打了许多补丁的老奶奶正在卖鸡蛋。老奶奶身上传来一种臭味,他捂着鼻子走过去,用力地踢翻了装着鸡蛋的笼子,还对那位可怜的老奶奶恶狠狠地说:“卖什么鸡蛋,你身上的臭味太难闻了,死回家去!”老奶奶看着破碎的鸡蛋,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因为那可是他们一家人唯一的生计。

  鸡蛋碎了,他们一家可怎么办啊?街上的人纷纷停下了脚步,因为他们都知道老奶奶家就剩下她和孙子两人了,全靠卖鸡蛋维持生计。这时有人忍不住了,冲上去想打那位县官,却被捕头给挡了下来,还有人拿钱给那位老奶奶。就在这时,那位县官却气势汹汹地说:“好啊!老不死的东西,原来你就是想骗钱啊!”他对着老奶奶狠狠地踢了一脚。

  老奶奶倒在了地上,有人把老奶奶送回了家中。就在那天晚上,人们忍不住了,不约而同地拿起了家中农具走向了县官的住地。大家都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解决”掉这个县官。虽有侍卫招架,可在如潮的民愤面前,不是逃走就是倒下,县官最后还是被人们给打死了。

  有才华而没有德行注定会失败,有德行而没有才能也注定会碌碌无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德才兼备方为人才,我们做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更需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做一个德才兼备之人作文

  司马光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一般每个人都会希望做一个德才兼备之人,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

  《资治通鉴》开篇讲述米智伯恃才骄纵而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故事。在结尾处司马光提出了这样的人才观:“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对于个人来说,德才兼备会让你受益终生,无论什么地方,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总会创造自己的辉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对个人来说,人生的价值是崇高的。

  中国历史上遭遇了很多次侵略。当金人的铁骑踏至大散关时,却再也没能南跨一步;当蒙古的铁骑不到几年踏破了黄龙府时,南宋却支撑了几十年并最终赚了一个可汗;当后金在长城下与明军鏖战时,又度过了二十多年;当日本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中国挺了十四年。原因很多,但相似之处却是有一些德才兼备的人站了出来,岳飞、孙承宗、卢象昇、鲁迅、毛泽东,这些人无可否认是他们的德与才,因为有了他们,国家才有了希望。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就是它的人才数量,因此对国家来说,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是国家之栋梁。

  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首先要从德做起。“德者,才之帅也”,而培养良好的品德,一言以蔽之。感恩而已矣,因为感恩父母对自己的生育教育,所以有了孝。感恩明友对自己困难时无私的帮助,故产生了友爱,感恩老师对自己辛勤的教诲,故产生了尊敬,感恩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故产生了诚信,感恩生活赐予自己的美好,故产生了怜悯……所以感恩一切,你就会发现德就在你的心中。

  做到才,一些人总是感觉难。其实方法上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正如贝多芬之才,是从小就实践出来的,所有才能,只有你实践才会拥有。其次要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再则“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才之多少,不仅在于天资,更在于后天的努力,王羲之将十八缸水洗黑,终于成为一代书圣,刘勰在庙中博览群书,才写出了《文心雕龙》这部体大思精的作品……总之,方法上还是看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再说态度,首先要严谨。没有严谨的态度,再学习也不过略得皮毛甚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没有一位学者不经过严谨的判断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要“精益求精”,因为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然后要“不耻下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总之,学习的态度是为了求真才,在学习中,自己也会发现这些态度。

  “德才全尽谓之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做一个德才兼备之人,不让人生虚度。

德才兼备

  古人有云:“以德服人。”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的历史上,圣贤之人无不德行端正,其次才以才论之。《千字文》、《三字经》、《第子规》……

  无不体现着古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四书五经中也多涉及道德的培养,而这些古籍被古人奉为圣贤之书,足见道德的重要性已在先人心中根深蒂固了。

  而当今的现代社会,人们总将“德才兼备”之人视为人才,“德”仍排列于“才”字之前,其间的深意不言自明。一个人,可以无才,但决不可无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回望历史,秦桧,为一己私利,弃国之危难于不顾,致使一个王朝的覆灭。他,陷害忠良,竟将岳飞此等忠臣良将迫害致死。他,若是有道德,哪怕是一丝丝清正廉明之心,又何以令后人唾弃,留下千古骂名?岳飞,尽管遭奸臣小人所害,但他那精忠报国的“德”,又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怎会不万古流芳?审视今日,计算机黑客是网络中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然而,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的黑客的创造者—一个个拥有出类拔萃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人才,一个个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一己私利,窃取国家机密文件,高价卖给外国,以牟取暴利。他们,因为道德的沦丧,为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个“德”字,卷起历史的风云涌动,掀起历史的惊涛骇浪,震撼着后人的心灵。无数前车之鉴,怎能不令我们对“德”与“才”有正确的权衡和认知

  无德无才,虚度一生;无德有才,或平淡一生,亦或为祸他人;有德无才,虽无丰功伟绩,却也受人欢迎,安然一生;德才兼备,人中龙凤,前途不可限量。

  以“德”为题的作文

  泱泱大国,何以昭德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大国,以其“诚”“信”“礼”“义”“智”闻名于世,为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近代史上,虽然我们经历了数不清的沧桑屈辱,但如今,经济腾飞,国力增强,我们洗刷了曾经的耻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然而,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民族正面临着一个可怕的灾难——道德的缺失。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你是否想过,泱泱大国,何以昭德

  明胶海虾,虾“明”心黑

  当我看到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报道时,真的希望自己正在做一场梦,梦醒一切便消失。我一向是不惮以最坏的语言去评价我们的食品的,但这一次,我还是真的被震惊了。从最初的注水猪肉,到“红心”鸭蛋,再到后来的“结石”奶粉,再到假鸡蛋、“老鼠乳鸽”,我早已被陆地上的“美食”吓怕了,于是我把目光投进了海里。然而,装着明胶的海虾,把我的心也一起投进了海里。在利益面前,道德被一个又一个商家摒弃,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美食”,杀死了一颗又一颗中国人的心。

  “二代”当道,谁与争锋

  自从“我爸是李刚”事件以来,拼爹、拼权、拼钱的“官二代”“富二代”们当道,做出了一系列无知而荒唐的举动。在感慨世风日下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入地反思一下,这些“二代”们的专横霸气源自什么?高官、富商、明星,这些生活在社会顶层的成功人士,他们身上包裹着耀眼的光芒,给予了子女足够的物质享受,也给予了子女足够的荣光,却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使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养不教,父之过。在孩子们成为社会的笑柄时,他们又何以自容呢?什么时候这些“二代”们能够担当起古老中国的传统道德传播的义务,“二代”将会蜕变成一个让人尊敬的称呼。

  感动中国,黑夜曙光

  在这一桩又一桩的丑剧过后,我们的内心仍然存在希望,因为在中华道德的天空上,仍有星光在闪耀。我们无法忘记将一生奉献于慈善事业的歌手丛飞,无法忘记当机立断、冒着生命危险接住幼童的吴鞠萍,也无法忘记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却淡泊朴素的朱光亚,更无法忘记救死扶伤、不计个人名利的医学泰斗吴孟超……这一颗又一颗的明星,在黑夜中照耀着我们的心灵,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让我们知道,泱泱大国,永远德合四方,泱泱大国,必以我来昭德。

议论文德才兼备

  古往今来,“先成人后成才”一直被奉为教育准则。可时至今日,人们仅仅把“成才”作为判断标准,给予了这类学习好、分数高的能人另一个称呼——学霸。学霸的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德才兼备,方为“学霸”。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真正的“学霸”不只是考试成绩上的优胜者,更应该是综合能力的强者;真正的“学霸”绝不是只会考试的书呆子,而是胸怀大志、德才兼备的人。然而,在如今的人眼里,“学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人们偷换了概念,学霸的评判标准已经下滑到了仅追求成绩的“名列前茅”,我们不应忘记学霸的初始含义:德行和才学极高的人。

  就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学霸”这个词,因为“霸”总是给人一种霸气与凌厉之感。这恰好就需要德行的补充,通过德行修养变得温和,便可消除凌厉之气。而且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学”还深深地扎根于德行的大地。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先修德成人,然后成才,这也是要求“学霸”德才兼备的原因。

  追忆往昔,钱学森跨海越洋,克服种种阻挠,一心回到祖国怀抱,只为把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放眼当下,更有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放弃人人羡慕的富贵路,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出国留学,潜心深造,却最终抛却了大洋彼岸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返回祖国。他们若无一心向国的高尚情操,若无超出常人的道德素养,怎能被世人铭记?他们不仅是才学方面的”学霸”,更是道德上的“学霸”,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一座真正的“学霸”丰碑,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反观当下,一些曾被称为“学霸”的高校学生,他们有的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仅因学习成绩优异而被高校录取,却频陷自杀案、杀人案,我认为,这些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霸”。显然不能,因为他们缺少一颗端正的德行之心。一些“神童”提早步入大学,生活却不能自理,仍需母亲陪读,终被劝退。这现代版的“方仲永”令人痛心,使人叹息。天资过人、聪明绝顶,难道仅以此标准就能称他们为“学霸”吗?当然不能,因为他们不能自立自强。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同龄人中还是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学霸”的。还记得曾经被人们“顶礼膜拜”的清华双胞胎学霸姐妹花马冬晗、马冬昕吗?她们追求的远远不是成绩、高分这么简单。姐姐马冬晗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兵乓球、看书、写文章、听音乐,妹妹马冬昕曾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还有复旦“门萨女神”张安琪,更是一个典型的“全能型学霸”,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心中的学霸,有才有能,积极阳光。

  学霸不可随意称呼,通往学霸之路仍然漫长。欲成学霸,不仅应在学业上有所建树,更应提升道德修养,锤炼精神,修正言行,拥有丰富而强大的内心,成为一个既有端庄德行,又有丰厚才学的学霸。

  德才兼备,方为“学霸”!

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人是这样评价德和才的“德大于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非良人,无才无德是非人,德才兼备圣人也。”

  我认为在学校不光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而做人的根本在于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和知恩图报。

  以礼待人就是对待任何人无论老幼、贫富贵贱都应该讲文明有素养,不看势力交朋友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诚实守信既是交友的要素,也是成功的基础。试想谁愿意与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交往呢?一个人如果失了信,就算他再怎么强大也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与支持。《史记》中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直到最后有兵来攻打却无人前来救援,西周灭亡了。可见信守承诺对一个人来说是多麽重要。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这样的恩情永远说不完,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何谈爱家爱国。

  做人还应该懂得知恩图报,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份恩情要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只有德才兼修,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作文(议论文)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德,道德修养,才,文化修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会离成功更近。所以,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来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时的君主,凭借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奸臣,称霸京师。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贪婪地忘记了为臣之道。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只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的蔡氏书法,来讨得当朝者的欢心。

  忽视道德修养,便像蔡氏一样,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与才学,也只会损伤他人和社会。然而陆游则不然,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拥有着崇高德性,后世称他做“爱国诗人”便是例证。

  陆游生于豪门世家,但由于战乱,父亲带着他整日颠沛流离,其间他酷爱文学,也正是这点,让他知道了岳飞,他看书看得痴狂,便拿起剑开始习武,书中的岳武穆让他钦佩不已。当岳飞的死讯传来,陆游便像一位战士抄起武器一样,写下了这篇《满红红》,其间有谁能明晓他内心的伤痛。后来他极力想入仕为官,出关杀敌,不过年迈的他怎敌的了数万金兵,后来他便“拜赐头衔号放翁”,虽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远大抱负,却不得志。不过一颗赤子之心还是点燃了他的晚年,一篇篇佳作无一不在证明,他的一生融入了整个国家的兴衰,也正是伴着这坎坎坷坷,使他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

  我们应该学会把握好德与才的关系,没有才华,只有道德只是一滩死水,没有道德,只有才华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总而言之,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未来的______500字左右

脚下的路,远方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