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知识介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文化寻根:国粹—京剧

  以前,我觉得京剧就是说话像北方人那样,脸上画得像大花脸似的……但是,通过看京剧的活动后,我从不懂京剧到懂京剧。

  我知道了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和尚小云,创立了旦角梅、程、荀、尚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

  通过看京剧的活动后,我还从不喜欢京剧到喜欢京剧,回家后,还特意上网查找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知道了: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剧,它形成于北京,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舞为一体。

  京剧中的经典剧目有: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水浒传中的游街、杨家将中的挡马、三岔口……

  现在,我既懂京剧,又喜欢上了京剧。有时在家也会看看京剧的节目,看着看着还会来上一段……

中国京剧知识介绍

中国的“国粹”—京剧

  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国粹”!

  以前我并不知道京剧的来历,后来上网查了才知道京剧是由清代时的徽调、汉调传入北京以后,演变而成的。京剧的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打击、管弦乐为伴奏。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京剧表演,那些演员在台上一会儿说,一会儿唱,有时还兴味盎然的表演一番。初看京剧的人可看不惯,他们会觉得京剧很无聊。可老一辈的人就不同,就像我爷爷,专爱看一些戏剧频道,听到那“怪里怪气”的声音就乐,百看不厌。

  我刚进屋,就听到了淳厚浓郁的京剧声——原来是爷爷正热火朝天地看京剧。看爷爷津津有味地看着,样子好惬意!我也不慌不忙地凑上去观看。嘿!看那演员有滋有味地演唱,有声有色地步法,看京剧还真是一种享受!紧接着,出来了一个黑脸大汉,长长的胡须一直长到腰间,黝黑的脸上流露出正直、刚烈的情感。只见他哼了一声:“大胆刁民,往哪里跑!”话一说完,他就把他给抓住了,用恶狠狠地眼神看着他,我真感觉到有点好笑。一会儿,又出来了一个贼头贼脑的白脸的小人,一年就知道他心怀不轨,脸上露出阴险、奸诈的神情。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偷偷到别人房间里拿了一样东西藏在口袋里,然后悄悄溜走了。突然,来了一个青衣花旦,原来她是这屋的主人,她惊讶的发现乱糟糟的,立刻就报了官……

  京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为未来京剧的发展而做出努力!

有关京剧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它已有二百年的历史,是由徽剧、汉剧、昆曲和梆子等融合后,形成的新剧种。京剧的形成过程中,它又汇集融化了各地方剧种的艺术精华,成为了有北京味的、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是我国戏剧史上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剧种,因而人们称京剧为国剧。

  因为我经常陪爷爷奶奶看京剧,所以对京剧也有一些喜爱。知道了要看懂京剧,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一些京剧表演艺术的常识,才能通过欣赏京剧,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看到那些穿着漂亮戏服,画着精致脸谱的演员们在舞台上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那么吸引人,我深深懂得了一个京剧演员的艰辛付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观看京剧表演,不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艰辛的付出,才能有丰硕的回报。

国粹京剧

  “挥毫浸墨,那人,执笔向上,镜中的脸,一半明净,一半靛蓝……”一曲京调,唱尽悲欢离合;一袭长袍,漫卷俗世红尘。脸谱生涯,唱的是情,演的是魂。那一张张红艳的脸,在辉煌的灯光下,已然闪耀了将近千年。每当听到那优雅动听的腔调,便想起宋代诗人葛长庚的:“看千秋戏剧,蹴鞠诙谐。”由此,京剧的魅力跃然纸上。

  京剧,这一中华民族孕育而出的国粹,恰似一朵绽放在华夏大地上的玉簪花,以它那独特的美,惊艳世人。

  京剧的美,美在她的形。当锣鼓声响彻在明亮的戏台周围时,戏剧演员们便伴随着锣声一个个粉墨登场。气质清秀的小生,形如镜花水月的小旦,浓墨重彩的红净,黑眼白脸的方巾丑……形态各异,众美云集。而其中,我更加偏爱的,便是那花旦。不因别的,只因她那传情的眉目楚楚动人。举止如娴花映水、弱柳扶风,恰似那宛在水中央的佳人,让你不觉怦然心动。她在高台之上挥舞着清白的衣襟,是如此的优雅,如此的凄美,将古代闺秀的娴静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形将内外之美结合于一体,触动着人的心弦,带给人美好的意境。啊,好一个国色天香!真是妙哉!京剧的美,美在她的神。一双似乎会说话的眼睛,道尽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想当年梅兰芳拜师学艺,就是因为双眼无神而被拒之门外。从此以后,梅兰芳便每天盯着水中的游鱼和天上的飞鸟看,终于练得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后来,他刻苦练习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戏剧大师。由此可见,神韵在戏剧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京剧的神尤为突出。不同的角色的神色在戏剧家的身上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牵动着万千观众的心。也许就有那么一秒钟,你的思绪会被一个回眸定格,会被一双精神硕累的眸子打动,但无论是深情还是惊艳,那一瞬间的神韵便会带给你永恒的回味,如同一块馍,看似平常,却愈嚼愈甜。啊,真可谓巧夺天工!

  京剧的美,美在她的声。国粹生香,余音绕梁,婉转动听的曲调连绵不绝。京剧以她那独有的声调,结合汉调与徽剧的精髓,时而慷锵有力,时而宛转悠扬,时而雄浑端厚,时而清脆高昂。配合着形与神,声音唱出了京剧的魂魄。儿时看着爷爷奶奶听戏,他们的神情是那般的陶醉,心中大有不解,如今看来,醉的就是那声音吧。京剧的声音似乎是越听越有味儿,它唱出了古老的中国风,唱出了先辈们的智慧,更唱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听到《霸王别姬》,就不禁潸然泪下;听到《穆桂英挂帅》就不禁精神抖擞。这就是京剧之声的美,啊,这就是中国范儿!

  京剧,我们的国粹。她将传达着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与憧憬,永远地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的艺术文化舞台上显现出她那独有的耀眼光辉。

中国的国粹—京剧

  你是否还记得爷爷嘴里哼着小曲?你是否还记得电视里画着浓妆,穿着漂亮戏服的艺术家?你是否在书本里不止一次的看过唱着委婉曲调,手成兰花指的图片?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中国国粹——京剧。是什么样的魅力使他经久不衰?是什么样的背景造就了这一文化瑰宝?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着神秘的艺术……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在以现在的首都北京为中心,遍布在全国各地。京剧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剧种:在清代是原来在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京剧。

  京剧作为一门艺术,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表演方式。比如伴奏,在京剧常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主要以胡琴为伴奏而武场主要以鼓板为主要伴奏。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大多数人只大多数人只知道前四个而不之后三个,其实后三个行当已经不再立专行了。每个行当也有不一样的表演形式,四功的技艺也各具特色。京剧的剧目主要演出历史故事,传统剧目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剧目在三,四百个以上。

  无石不成班—石牌当时可供表演的戏台多打多达800处,不仅有戏圆、戏楼还有花戏台。上镇横街的长乐大戏院可容纳600余人,专供徽调、皮簧西班牙出。在安庆民国初期就有民众大戏院,当时全国有名的京剧角基本上都来此地演出过。从京剧界老科班出来的人,不在安庆演上10天,不唱连本,在当时都会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角儿。苏唱街梨园—徽班进京的出发地在扬州,他们出发前一定要到位于苏唱街的梨园总局碰碰头,商量日程、表演剧目。苏唱街是唯一从老扬州存留下来的直接与戏班有关系的街道。

  1917年以,优秀的京剧演员大量涌现。京剧是国粹、国宝,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我们不能遗忘他。京剧在历史上是独立而优秀的艺术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祖国的传统文化 京剧

  京剧是祖国传统文化之一。京剧,是流传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它以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拥有众多名角,名剧目而成为中国戏曲杰出代表,饮誉世界。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通称黄皮戏。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续进入北京演出,同时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融化,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现在我们称为京剧。

  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角色行当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点,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剧是以完整的故事情节,悦耳动听的声腔,色彩艳丽的服饰,更用高超的表演艺术吸引了古今中外广大观众,让人们享受到了中国戏曲的魅力,也使人们从故事情节中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劝人为善受到教育。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魂宝,祝愿它继续发扬光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初识京剧

  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形成于北京,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博采众长,吸收了各种剧种的精髓,故称“国粹”。历史上的京剧演员以梅兰芳最为著名,他留下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经典作品,为中国戏剧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电视上,看了艺术家梅兰芳《贵妃醉酒》的表演——杨玉环双盈水袖,抖动瓒珠,婀娜的身姿,随着轻盈步伐的转变而摇曳,竟有“云鬓花颜金步摇”之态。她圆润的歌喉,从舞台上传出,气贯长虹。她眼里似乎闪着泪花,却又坚定不移。在胡琴声中,她的歌声渐渐退去,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那一次音乐课上,陈老师准备教我们一些京剧的入门动作。我心里暗笑,不就是那几个简单扭捏的动作吗?但是很快的,我发现自己完全想错了。陈老师先教我们兰花指,她边比试着边讲解:“首先五指放松,自然分开,然后,中指无名指拇指向内弯曲,拇指保持直立,压于中指第一指节,无名指略高于中指……”她继续讲解道:“不同类型的京剧演员,兰花指的手势是不同的。老旦,就是十指平伸,而微微翘起的……”

  我照着老师的手势做了一遍,没过几秒钟便感觉手指都快要抽筋了!我连忙放下了手指,这才觉得好受了些。我想京剧演员唱一遍下来,摆的兰花指不计其数,得需要花多少力气去练习啊!随后,老师又让我们用花旦唱腔加兰花指吊嗓子:“张帅你个小顽皮!”逗得全班哈哈大笑。

  后来老师又播放了京剧的念白和出场的做样,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了每一个行当扮演的角色出场都是如此的繁杂。如:武生出场时左手叉腰,右手手臂微弯,掌心朝外,而老生出场只用眼神会意,微转头即可……

  陈老师说,这节课只是让我们体验一下,连一点点京剧的皮毛都算不上。她讲道,京剧博大精深,连手指尖一点微动都大有考究。比如,著名演员梅兰芳就写过专门考究兰花指的长篇著作——《兰花指集》。单凭一种指法就能写出一本书,可知京剧的学问有多深了!为此,一个演员把一个动作要摆十几个小时呢!我们听到这里不由得大吃一惊!

  是的,京剧就是这样的伟大:它蕴含了我们中华民族坚韧的精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细致入微,都隐藏着无数心血。我深深地为这种“京剧精神”而叹服!

中国国粹京剧

  京剧——中国的国粹,享誉世界的经典艺术。京剧是北京的一种象征,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歌颂,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记得小学四年级,我省为了迎接从南非来的一批特殊领导人,让我与京剧曾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第一次接触京剧,由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好长一段关于京剧的经典及传奇故事。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中国戏剧大师——梅兰芳,知道了他为了京剧苦苦练习,不怕挨饿受冻,一心只想着圆戏剧梦。

  我们接演的是《京剧脸谱》,其中有张飞、曹操、关公等那些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角色。在戏中,剧组年龄最小的我饰演的角色是“李铁梅”。我被选上的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因为我的头发很长。为此,老师还特意给我科普了一下:在京剧《扎红头绳》选段中,就是由李铁梅父亲为她买的一根用来扎头发的红头绳开始的。

  在以后的排练中,越来越多的因为技术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暴露出我的问题,使我不止一次想过放弃,但是后来想想,能从年级里近600人中脱颖而出参加国际交流演出,是多么光荣的事啊!更重要的是京剧是国粹,我可不能为国“抹黑”啊!

  于是,在排练过程中,我一直本着为校添彩,为国争光的信念为之奋斗。通过一次次演技成熟的蜕变,经过一次次枯燥的重复彩排,这一天终于到来……

  晚上的演出,要求中午到场。吃完午饭,就开始了紧张的化妆工作和现场布置。由于京剧对于面部脸谱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剧组专门买来高级油彩。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经历无数坎坷,比如:我的头发在编的过程中打结了,小花旦在戴尖针头饰的时候扎到了肉了,油彩流到眼睛里了……

  不过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半年的封闭式训练,我们剧组及此次演出得到了南非领导人团队的高度赞赏!

  也是通过这次特别的经历,使我对京剧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真是因为这次与京剧的一面之缘,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京剧是一种潜藏在中国精髓的艺术,值得让人热爱、回味。感谢这次我与京剧的一面之缘,虽然之后我没有再过多的接触它,但是正是这次经历,让京剧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终生难忘……

京剧

  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著名的“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进京,合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戈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成为了京剧。京剧也称“皮黄”,有“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但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还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各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优秀的演员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汪笑侬、王鸿寿,刘鸿声等;武生俞菊笙、李春来、黄月山等;小生程继先、德珺如、姜妙香等;旦角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何桂山、金秀山、裘桂仙、金少山等;丑角萧长华、傅小山等;琴师孙佑臣、梅兰田、徐兰沅等;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等。

京剧介绍

  京剧也称“皮黄”,是因为它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演员们把它演绎得活灵活现、气势宏美,使它成为了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京剧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京剧的题材主要以历史政治和军事斗争为主,故事大多取自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折子戏和台戏。全国各地有不少戏迷,他们喜闻乐见,沉迷于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观众带入了艺术殿堂。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

经典成语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