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的人生哲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舍,得

  舍得,不仅仅是金钱的得或失,还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不仅仅是友谊的得或失,而是一种做人的艺术。舍与得,恰似冰与火,又似阴与阳,是既统一而又相对的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你若要成功,就要把握舍与得的尺度与机理,因为,人生不过百年,但也不过是一得一失的重复。

  某日,一铁公鸡成了暴发户,光芒四射的一百万人民币到了手上,周围的人都劝他放到银行去,抑或是投资到基金会去,可是不,他左思右想:万一银行倒闭了怎么办,银行被人抢了怎么办?投资去么?基金会把钱吞了怎么办?于是苦思冥想,出了最终方案——把钱全都送到海岛上去!

  不出所料,悲剧发生了,满载着金银的船禁不住大海疯狗一般的撕咬,破了一个大洞,船长劝他把钱丢下,逃命要紧。可是不,“不,”他说,“我要跟钱在一起,哪怕要沉入海底也一样!”于是,就这样,他跟锚一样重的钱币,一起沉入了海底,而他是自愿的,这是因为他不懂得,有舍才有得,金钱可以再赚,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譬如在巴勒斯坦,有两个同源同宗的湖,一个湖名为加勒利亚,另一个即是死海。不同的是,前者懂得舍与得,懂得把吞进去的水吐出去,所以湖水清澈干净,四周生机勃勃一片;后者只懂得得,而不懂得舍去,不懂得舍去先前得到的水,只知道一味的吞吃,不懂得吐出,所以湖边寸草不生,了无生气。让水流动,方得一方清澈,这便是流水不腐的道理,万年以来,哪一座湖不遵循这一道理。所以,有舍才有得,只有舍去,方能得到。

  某座面积不大、坐落在赤道上的小岛上,有一群贪婪的猴子,总是抢夺当地居民的粮食、糖吃。村民无奈,于是把一些糖、稻米装进一个广口但瓶颈细小的大钢瓶子里,猴子把手塞进瓶子里够到食物的同时,手也被卡住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愿意放弃,即便是被村民抓住了,也还在拼命地抓着食物。于是一只只猴子就这样抓进了笼子里,然而它们的同伴看见了却依然不心有余悸,依然不改贪婪的本性,继续一只只不停地被送进笼子里。就这样,岛上的猴慢慢地绝迹了。它们不明白机会也是要舍去的。有时,机会只有一次,但当你无法发挥的时候,请放弃,有舍才有得,人,不仅寻找机会,更要为自己创造机会。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只有舍去,才能得到。

舍与得的人生哲理

学会舍去,才能获得

  什么是舍?什么是得?想要获得就必须要舍得。想要大气,要舍得宽容;想要收获,要舍得付出;想要朋友,要舍得真诚。

  李白舍去唯有折腰事权贵才能换来的奢靡生活,赢得自由快活,赢得酒中仙的称誉。陶渊明面对世事,舍去那“五斗米”的富贵,赢得晚年采菊东篱下的怡然自得。屈子看破官场险恶,“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决然投入汩罗江,舍去单薄一命,赢得后世千秋万载赞颂与怀念。舍与得就犹如栽培昙花是一样的道理。昙花一现尤其美丽壮观,但不足之处在于这匆匆一现有点让人意犹未尽。即使如此,我们依旧招架不住那一现的美丽,它给予我们一股动力,舍得不顾一切培养它,这美好的结局背后,却往往隐藏着一条艰辛且铺满荆棘的道路,但只要我们努力,你总能走到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曾经,有一个老板向所有职员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货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励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个个无功而返。

  另外一个员工想了想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货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就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这个故事同样也是在告诉我们,想要获得,要懂放弃,不要太贪心。纵观历史,总有几个舍不得的人,商纣王不舍美人温柔梦,白白断送大好河山,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清王朝权臣和珅不舍名利富贵,结党营私,聚敛钱财,使大清失去了一个个清廉好官,多了一个后世诟病的贪官。

  有舍才有得,人生便是如此,在舍去之后的获得将让我们更加珍惜。而往往舍去就是为了更好的获得,丹麦人在捕鱼时,选择用尺子量取鱼的身长,将不足大的鱼放回水中,这便为了来年丰收的时候,获得更好的收获。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要在最难抉择的时候,做到三思而后行,思虑我们最需要的,其次就是要懂得舍去。

  舍是舍去,得是获得,中国人用聪明才智将其合在一起,是在告诉我们学会舍去,才能获得。

得与舍

  价值——永远无法衡量,世间万事万物的价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她又是一种资源。就如原材料一样,可以转化成万事万物,换言之,任何事物的成本,都是时间。

  人生就是一道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单选题组成的考试。权衡取舍全由自己。

  得到与舍去,也可以说是世间万物形态上的转变,有得到的,就一定会有舍去的。只不过因为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的价值观,舍去的与得到的有时候不一定会被发现。

  世间万事万物,包括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而这些东西的成本,都是时间。

  假设某人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可以用这两小时去和爱人聊天或打两小时零工,得到的东西截然不同,如果聊天,得到的是精神层面的收获,而打工,得到的是物质层面的收获。对于他来说,得到精神收获的同时舍去了物质收获。得到物质收获的同时却舍去了精神收获。说到底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转化。但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简单的例子只是少数,大多数转化过程是错综复杂的一个庞大工程,也许涉及到的人都无法统计,毕竟我们不是以个体存在,存在的是整个社会。因此物质可以交换或给予,精神可以通过书籍电影口传心授等方式交换或给予,但请思考,这些精神与物质最先是由谁创造的?而创造这些东西的人用的时间成本又是多少?创造这些东西的人在交换和给予过程中得到了什么?舍去了什么?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也许会得到成千上万个答案,无所谓对与错,权衡取舍全由自己。

舍和得

  所谓“舍得”,就是“愿意割舍、放弃某物”,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舍得”就是“有舍有得”,只有愿意放弃、割舍一个事物,才能在放弃的同时得到另一种精神或者是物质上的事物!

  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舍得之间,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我们品位到了人生的智慧,体味到了活着的乐趣!

  在做人方面,我们应该学会舍得“小气”。在舍得“小气”的同时,我们学会了大度。我们不在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相反,我们总是宽宏大度,所以,我们活得很快乐!

  在处事方面,我们应该学会舍得“狭隘”。在舍得“狭隘”的同时,我们学会了宽容。我们不在因为朋友、同事间的一次小误会而记恨某人,相反,我们与朋友、同事之间总是相处融洽,互相关心,互相体谅,所以,我们活得很快乐!

  人活一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应该学会舍得“虚伪”。在舍得虚伪的同时,我们学会了谦虚。我们不再因为“好面子”不懂装懂,相反,我们总是不懂就问。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什麽人,他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都是我们的老师!

  面对家庭,面对社会,面对祖国,我们应该学会舍得“索取”。在舍得“索取”的同时,我们学会了奉献。奉献金钱,奉献爱心,甚至是奉献生命,在奉献这所有的一切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一个团结的祖国……

  舍得之间,品位智慧人生!

人生的舍与得

  “舍得,舍得。”这是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一句话,解释为“愿意割弃”之意,殊不知“舍得”的真正涵意是很磅薄的,将“舍得”分解为“舍”与“得”,多舍多得,少舍少得;先舍而得,有舍才有得。

  我走路时,专心致志的走,舍弃当个滑手机的低头族,却得到安全无虞;我舍弃电玩的五光十色、镜花水月,孜孜矻矻的学习,而得到令人骄傲的成绩;我舍弃游玩嬉戏的光阴,到敬养院服务孤苦无依的老人们,滋润他们的生活,闪耀我的人生。凡是舍弃安逸,经过苦难的洗礼,历经奋励之后,才会有闪亮的获得。

  我可以舍弃看电视的时间,使爸妈好好的充分休息,更能快意驰骋于职场中,自信昂扬,叱咤风云,挥洒着他们的风华;我可以舍弃安逸,上课专心听讲,而得师长的春风化雨;我可以舍弃我发呆的时间,替爷爷奶奶抓抓背、按按摩,使他们能展露出欣慰的笑容。

  背负病障的海迪,钝重的笔耕流露出坚忍不拔的毅力,如同傲鹰翱翔于嶂谷险壑之中,自信昂扬,画过一道道飞越的轨迹。她拥抱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深深浅浅的呼吸,把握分分秒秒,镌刻人生藏经。上天舍弃她应有的幸福轨道,却使她获得坚强无比的心灵,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自怜,在轮椅里,琢磨生命原矿里最珍贵的意志,砥砺人世间最难负荷的阻碍,劈荆砍棘,乘风破浪,一路得意。她不埋怨上苍舍弃她应有的正常身体,她咬紧牙根地翱游于“把眼泪收起来,把笑脸摆出来;把伤口遮起来,把胸膛挺出来。”的字字珠玑中,于人生的转弯处,勇敢展现自我的实力,成就自己的人生。

  有人可以舍弃生命的长度,但也可扩展生命的宽度,丰富他的生活,缤纷他的人生;有人可以舍弃优越的生活,遁入深山修行,而获得自我心灵的沉澱;有人可以舍弃自己的休间时间,投入志愿者奉献的行列。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平平凡凡的一般人,却有着超脱的智慧,崇高的节操与无比的爱心,于现代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苦闷中,寻找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心灵发泄的出口。

  唐朝布袋和尚写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舍了直冲激进,得了无灾快活;舍了勾心斗角,得了百年之身;舍了功名短利,得了朴实无华。智慧所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与观念。念一转,心就开了。心境一开,就可了解“舍”与“得”是一体两面,因果而转,先舍后得,先得后舍,舍舍得得,得得舍舍。我想,每个人的人生应是如此吧!

舍与得决定人生

  要想拿起更多的东西,我们必须学会适当地放下,如果你什么都想得到,最后只会变得一无所有。

  世间万事,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

  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舍弃无所谓的生存。——歌德

  穷人:财富是自己争取来的,别人的利益自己不要惦记,自己的利益不要舍弃。

  温州人:财富是一种回报,人生是一种博弈,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时候,要做到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因为,敢于舍弃,善于舍弃,才会有大收获。

  贪是人类祸害的根源。吃亏是福,贪得是祸。

  人生充满诱惑、充满陷阱、充满机遇而又充满挑战。该舍弃的应该大胆的舍弃,该抓住的要毫不犹豫地抓住。

  学会努力克制,就要有坚定的目标,风雨变幻我自岿然。

  要成功并不容易。想要获得成功就得要有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做每件事都要用上自己所有的劲头和力量——当接到命令时,既要做到怎么要求怎么去做,又要按其精神实质去做。做你能做的一切而不仅是你不得不做的。

  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更何况千变万化的人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

  舍,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一种新的获得。

  一个人不能永远做一个英雄或胜者,但一个人能够永远做一个人。——歌德

  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又有失,有时放弃是为了大踏步的前进,是为了更多的拥有。放弃是真正的勇气,也是真正的智慧。

  适当退一步,放下自己的架子,从小事做起,一步步让人了解你,只要是金子,迟早你会有发光的一天。

  不干可干可不干的事,不做可有可无的人。

  暂时的让步不是吃亏,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进,固然需要努力;退,更需要智慧用心。只退不进,是懦夫的行为,只进不退,那是莽夫。只有进退得当,在面对失败是,才会从容,进而潇洒成就人生。

哲理散文《舍与得》

  “舍得”一词,追根溯源,最早出自《了凡四训》。“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故《金刚经》云:应无所著而生其心。在传人中国后,迅速与中国传统的老庄道学思想相互融会,成为“禅”的一种哲理。随着光阴的流转,“舍得”这一禅理,又迅速渗透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演进为一种雅俗共赏、启迪心智的“生活禅”。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天与地,阴与阳,水与火,山与海一样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是相辅相成的动态体,存在于天与地之间,存在于物与心之间,存在于豁达与微妙之间,而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它囊括了万事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舍得是选择,舍得是承担,舍得是忍耐,舍得是智慧,舍得是痛苦,舍得是喜悦,舍得是漫漫人生的一本经。不否认,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们有着太多的,欲望,对金钱,对名利,对情感。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因此,我们只要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成功的门环。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左传》中有句话“君以此始,则必以此终”也就是说,你选择了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职场,一个环境,一个氛围,就相应的要承担由此而带来的付出与后果,选择了一个人的勇猛,就要迁就容忍他的暴戾,选择了一个人的智慧,就要迁就容忍他的狡诈。舍得无非就是人在江湖,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既不能物我两忘,又不能物我两得,而不能身不由己,随心所欲。要知道你自己究竟是要什么,不要什么。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不做什么。红尘俗世有多少人,活得好辛苦,活得好无奈,活得一无是处,累死累活,究其原因,就是把自己活丢了。没有把“舍得,舍得,何舍?何得?”,这本经吃透念好,活学活用。

  贾平凹先生有一篇文章,说的也是《舍得》,诚如先生所言: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这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平凹先生是个参悟透了人生的奥妙与玄机的人,的确,“舍得”二字,从理论来说,看似简单明了,一望见底,但是要具体运作起来,讲究就大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至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如。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这是人们对佛教布施观念在寻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布”,是流通的意思,“施”是给予的意思。舍得,便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舍得还是一种时空的转换,精神和物质的交流,人情和礼节的传达。从古至今,有无以数计的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了悟。

  田忌与齐王赛马,以下肆对齐上肆,上肆对齐中肆,中肆对齐下肆,舍了小负之悲,得了全胜之喜。李煜治国无方,舍明政之法,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婉约诗赋。苏轼仕途坎坷,于是舍弃安逸闲适的生活,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放绝唱。诸葛亮自出茅庐,火烧赤壁,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谓之,“舍私益,得百世流芳。”越王勾践亡国被俘,卧薪尝胆,饱受欺辱,谓之,“舍王尊,得江山社稷光复”。韩信以三千将士迎战二十万赵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谓之,舍生死,绝退路,最终得到的是以弱胜强,“百二秦关终属楚”。司马迁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经纶,背负宫刑屈辱,铸就史家之绝唱,谓之,“舍奇耻,得美绝正史”。陶渊明仕途不平,历尽沧桑,后归隐于山林泉下,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乐,谓之,舍名利,得自然之奇趣。王羲之勤练十八缸,终成大器,成古今之书圣,谓之,舍闲娱,弃安逸,得“《兰亭序》绝世之美体”。李时珍一生行医济世,救死扶伤,历经二十七年艰辛,终成中医之巨著《本草纲目》,谓之,“舍个人之安乐,得天下之安康”。林则徐凭借一身正气于虎门销烟,弘扬我国威,捍卫我尊严,谓之,“舍个人之安危,得民族之大义……”

  古偈云: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这是什么道理呢?古人修行要修福又修慧,你不修福,就没有人供养你。你不修慧,你就会愚钝。佛就是福足慧足,福满足了,慧满足了,所以,才叫“二足尊”。我们也要福慧双修,不要学那个罗汉供应薄,修慧不修福,就是供应薄。修福不修慧,就像象身挂着的一串璎珞,虽然美观,但很愚痴。

  所以,要在面子与里子之间,名来与利往之间,拿捏好分寸与玄机,即是双赢。舍得之间,舍之,得之,参透了这一妙门,即是福报。欲得而先舍,有舍才有得,大舍自我,大得于世,既死亦活。

  舍一木,非舍生,木非生,生非木,木为幻相,舍为真得,一舍一得,灵大自在,神大收放,生有大趣,是谓“大悟”。佛曰:“大自在者!助人者,得天酬。舍因得果,舍不得舍,得不到得。欲得先舍,得舍得得,得得得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舍为布,舍为施,舍以修禅。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得笑,得到欢乐,舍得宽容,得到大气。舍得诚实,得到友谊,舍得面子,得到实在。舍得酒色,得到健康,舍得虚名,得到逍遥。舍得施舍,得到美名。舍得红尘,得到天尊。水舍形,而处处得形,山舍行,而无处不山。木舍足,皆有木存,鸟舍地,得御风之利。水因无色无形,而得大形大色。山因固守,而得人爱之,亲之,画之,颂之。木因无足,得人之足,得鸟之足,得兽之足。鸟得风之力得远,得俯瞰。故谓舍既得,得既舍,舍舍得得,不可兼之。翼束金,则难飞,解金则翔空。此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念好舍得经,才能走好人间路。

舍与得

  舍——舍弃,得——得到,人生路漫漫,我们必须学会舍与得。“舍得”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精神境界。“舍得”需要智慧,需要勇气。

  宋代词人苏东坡讨厌官场上的黑暗与险恶,不愿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便舍高官得清闲。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又聋又哑且双目失明,她能成为一名作家,是因为她舍弃了与伙伴们玩耍的机会,休闲娱乐的时间才得今日之辉煌。

  我们不能只得不舍,要有收获,必有付出,付出便是一种舍。虽然它有代价,但人们在此方面付出时定能在彼方面得到数倍的回报。

  黄继光胸口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为潜伏忍火烧,这些“最可爱的人”所付出的一条条宝贵鲜活的生命。他们生命的舍去重于泰山,得到的是祖国安全的保障,是亿万人民的幸福生活,个人生命的“舍” 比起这种“得”来微乎其微。

  日常生活中的“舍”与“得”无处不在。学生们经常遭遇到的“舍得”是学校的选择,就读专业的选择。我们中学生面临的则是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选择,为了国家用工的需要,我们有时必须舍弃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那些成名成家的人前半生,求功名,求建树,追求绚烂,是“得”的过程。后半生,需要急流勇退,放弃以前的一切执著,回归平淡,这是“舍”的过程。我国历史上“舍”得最漂亮、最潇洒、最动人、最不朽的莫过于陶渊明、朱希真,一篇《归去来兮》、《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将手边功名的舍弃是何等飘逸!不要以为只有能“取得”的人是大智大勇,那些能毅然割舍的人,实在具有更高的智慧与更大的勇气。

  “舍”与“得”是一个不等式,二者不可兼得,解好这个不等式的唯一标准是:舍功名得安闲,舍平淡得超俗,舍小义得大义,舍小家得大家。

人生中的舍与得

  “舍”是什么?“舍”是舍去自己本来拥有的,或心里想要的。那“得”又是什么?“得”是自己想拥有的东西。我喜欢得,不想舍。但要获得,不能没有舍,俗话说:“有舍才有得。”有时真正舍去了一些东西,反而得到了更好的收获。

  我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和姐姐一直都在学习画画。有一天晚上,爸爸下班回来告诉二姐:“有一个画画比赛,你要不要参加?可是明天就要截止了。”“喔!”低头族的二姐回应了一声。九点时爸爸催促二姐快点画,二姐一小时就圆满完成。在姐姐画的时候,妈妈也鼓励我参加。因为我是矮冬瓜,所以平时九点半就一定要准时上床睡觉,妈妈就让我自己考虑是否参加。我想了一下说:“好!”我全力以赴努力认真的画图,但坏心的瞌睡虫一直爬上我的眼皮,害我都快张不开眼皮,我死命地撑着,舍去宝贵的睡眠时间,硬着头皮画到半夜两点,终于大功告成。

  俗话说:“皇天不负苦心人。”这次的比赛我拿下了小学组的第一名!我快乐的像中了第一特奖的得奖人,三天三夜睡不着觉。我舍去我的睡眠,没想到迎接我的是──奖状和奖金!我以前总觉得“舍”都是不好的,现在我改变了以往的观念。我以为“舍”是一位面恶心善的神,祂不是只让人得到更多物质上想要的东西,祂其实给人们更多的热情、勇气、坚持、努力的信念,要你深刻的去体会。

  “舍”和“得”使我明白付出必有收获,胜利永远属于最艰忍的人。我学会平心静气对待任何事物,再也不斤斤计较了。

  你可能也喜欢:鸭妈妈的自述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生命,这般花开一样憔悴

有舍有得方为始终

  人类自诞下尘世以来,就面临着各种矛盾。成功与失败、理智与鲁莽、聪慧与愚笨等等。似乎这些词从一开始就是以对立的形式存在的,但若能参透其本质,不难发现,所有的矛盾都和只两个字有关——“舍”与“得”。

  《道德经》中有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这样一来,即使是柔弱也能战胜刚强。这句话用现世的话来讲,说的就是“舍”与“得”的关系。

  贯古今,穿未来。试问哪个成功的人没有经历过舍与得这项选择?十六岁的爱迪生在火车上专注做实验时,因为列车颠簸差点引起火灾,左耳被列车员打聋,年老后又得了一身的病;司马迁忍受宫刑饱受狱中折磨写下了《史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不张扬,不吹嘘,默默投身于文学创作事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如果爱迪生选择了和其他人一样过着安逸的生活贪图享乐的话,也就不会有“发明大王”的美誉和几千项研究专利;如果司马迁当时选择了向权贵低头换来半生苟活的话,也就不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如果莫言因为条件的艰苦而选择了放弃写作的话,也就不会成为中国长久以来的诺贝尔奖第一人。

  可能你会说,这些只是因为他们有着常人没有的天赋,普通人根本难以做到取舍分明。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将谈论的范围缩小一些。我们学生这个群体当中,因为懂得取舍,有人名列前茅,有人成为吊车尾,因为懂得取舍,很多人从幼稚变得懂事成熟。仔细想想,如果我们能在一些细节上懂得取舍,譬如将那些本不该浪费的时间用来读一篇有意义的文章,或是和朋友们谈笑风生,是不是我们的人格也会因此变得不同

  这么说来,似乎“舍”与“得”与我们每个人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父母因为深爱着对方而愿意将就自己来包容对方,同时,他们也因为爱着子女而愿意用他们的青春年华来换取我们的茁壮成长。我们作为地球上独立的一个个体,本可以活的潇洒任性,但我们却可以为了社会的和谐懂得约束自己做一名守法的公民,说起来也是因为懂得取舍。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社会本就良莠不齐,它允许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也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人存在,我们的社会才是相融的、流通的。但如果我们懂得把握舍取的力度,不难成为一个明道的人。条条大路通罗马,有时候,失去了不一定是真正失去了。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舍得,不仅是两种选择形式,更是一条处世法则。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学生自我鉴定600字大专

我最喜欢的一堂课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