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名人成长故事:海伦凯勒的名人故事

  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被重病夺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又盲又聋的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我的老师安妮 ·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

  1880年6月27日,海伦 ·凯勒的出生让父母高兴万分。她是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孩,6个月已经会说“茶”和“你好”,刚满周岁就会走路了。家里的庭院繁花盛开,鸟儿歌唱,充满好奇心的小海伦幸福地度过了她人生开端的19个月。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一岁半的小海伦突发高烧,医生诊断为急性胃充血脑充血,宣布不治。过了几日海伦奇迹般退烧了,但当她睁开眼睛时,发现眼前一片黑暗,那种惊恐与悲伤的感觉她一生都没忘掉。从此,她开始生活在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

  因为又聋又哑,海伦处在双重孤独中。随着年龄增长,她希望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几种单调的手势根本不够用。每次别人不了解她的意思,她都大发脾气,无法交流的绝望感让她疯狂地踢打哭闹,在地上翻滚、吼叫,直到精疲力竭。7岁之前的海伦是个被宠坏的脾气暴烈,任性妄为的小女孩。

  1887年3月,安妮·莎莉文来到海伦家,这一天成为海伦一生最重要的一天,是她帮助海伦从一只小兽变成了人。

  见面之初,当海伦抓住了莎莉文送给她的洋娃娃时,莎莉文就开始在海伦掌心中拼写“DOLL(娃娃) ”,海伦跟着拼写,却并不懂这字有什么意义。一天早上,海伦照老习惯乱抓别人的饭,当她抓到莎莉文盘中的香肠时,莎莉文一把按住她的手。海伦开始发脾气,满地打滚,还和老师对打……横下心的莎莉文坚决不退让,她下决心首先要让海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四天后,海伦的发作次数减少,她开始注意周围的事物,每天模仿老师在手上拼写一些莫名的字。两周后的一天,当海伦伸手浸在清凉的流水中时,莎莉文抓住她的手,在她湿淋淋的掌心中拼写“水”。海伦挣扎着要抽回手,莎莉文紧握不放,一次又一次写着“水”。突然,海伦触电般停住挣扎,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体会着手掌中的拼字。“水”从她掌心输入脑海,烙印于心。刹那间,她脸上闪耀出顿悟的光辉。原来每种东西是有名字的!

  混沌初开,海伦的生命仿佛从梦中惊醒。她坐在地上笑着,叫着,用拳头捶地。她如饥似渴地要求莎莉文老师快快教给她更多的字,她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这一天,她学了30个字,过了一个月她学到将近400个字。之后,她开始学习阅读……

  “为了得到真才实学,就得攀登奇山险峰。我滑落过好几次,跌倒,爬不上去,但每得到一点进步便受到一份鼓舞。我的心越来越热切,奋勇攀登,渐渐看见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莎莉文老师堪称伟大的教育家,她对海伦的教育耐心而充满趣味,不管教什么,她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做形象讲解。她带海伦到大自然中学习,引导海伦触摸体会动物、植物。海伦无所不问,莎莉文老师无所不答。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海伦收获太多,最大的收获是她找到了自我,开始享受心灵的自由飞翔。被锁在空茫黑暗中的女孩不再孤单,她学会了沟通和参与。只用了半年,海伦就可以用盲文和柏金斯盲校的孩子们通信了。

  海伦是个活泼热情的女孩,爱好非常丰富。她喜爱田野漫步和户外运动,在儿童时代就学会了划船和游泳。她喜欢驾船和风浪搏斗,也喜欢月夜泛舟,她还喜欢编织、下棋、玩盲人纸牌,也乐于去博物馆,欣赏歌剧,或者看戏。她做什么都兴致勃勃,讲给别人听也活灵活现,比健全人的感受还要鲜活。

  读书是海伦的最大乐趣,她学习知识,感受世界,如饥似渴,所有能拿到的盲文书她都反复阅读。莎莉文帮她把很多不是盲文版的书翻译成手语,当老师的手累得不得不停下时,海伦甚至着急到自己去摸书上的印刷体……

  身体上的缺陷挡不住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小海伦宣布自己将来要考入哈佛大学,跟正常的女孩子一较高下。

  为了这这个目标,她离开读了两年的聋人学校,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习。莎莉文每天和她一起上课,以无限的耐心把老师讲的都写到她的手心上,课后帮她查生字,反复阅读课本和笔记。

  19岁,海伦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预习功课的时间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正在努力备课。长期的刻苦学习,让她掌握了大量知识,并具有了超群的记忆力,她拥有了改变命运的力量。

  “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出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从小聋盲的海伦,虽然声带没有问题,但因为从来不曾听到、看到别人讲话,所以根本无法学会说话。为了莎莉文为海伦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她第一次连贯说出“天气很温暖”这个句子时,她意识到有一种新的力量,让她从灵魂的枷锁中释放出来,走出了死一般寂静的世界。

  在莎莉文老师陪伴下,经过反复艰苦的锻炼后,海伦走上了演讲台。

  第一次演讲的时候,海伦站在台上发着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声来,自己感觉像射了一发大炮,但后来听别人说,那声音小得像蚊子。但是,从此,海伦会说话了,能演讲了!

  大学时,海伦参与了建立盲人特别委员会的请愿活动,毕业后更是日渐忙碌。作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领导人之一,为了向大众筹募基金,三年时间里海伦与莎莉文跑遍了全国123个城市,对20万人发表过演讲。为此,她还到白宫拜会过柯立芝总统和其他要人,她的努力得到许多人大力支持,收获了辉煌成果。

  21岁时,海伦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处女作《我的生活》,在以后的六十多年中,无论工作多忙,她从没放下手中的笔,前后完成了14部著作。一场大火烧掉了她为《老师》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信件和大部分文稿,这对健全人来说都是重大打击,海伦不放弃。她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该书,这是她献给莎莉文老师的厚礼,莎莉文为此感到无比骄傲。

  1936年,66岁的莎莉文永远离开了海伦,离开了人世。海伦必须得独自面对现实了,每当懈怠、沮丧时,总有一个声音响起来:“海伦,老师可不喜欢你这样。”这慈祥的耳语支持海伦忍受痛苦,重建人生。她辛苦耕耘,开怀大笑。“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享年87岁。

  海伦走遍了美国和世界各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这样评价她: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

顽强不屈的海伦·凯勒

  在88年中,她仅在生命的头2个月中像正常人一样享有光明和声音,88岁,有87年是在黑暗中度过的。虽然失明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努力、刻苦学习,不但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说话,而且还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第一位盲哑人,并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她,就是海伦·凯勒。“十九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这样说。

  海伦的一生是一个传奇,即使她是一个重度残疾人,她都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埋怨过。有海伦这样的对待生活态度,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称为不幸的呢?其实,幸运与不幸运,绝对不是命中注定不可以改变的。有时,幸运可能会成为不幸,关键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生活就像一块冰,你对她冷淡,她汇报你的必然是冷冰的;但是如果你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对待她,她就会化做温柔的春水来报偿你。

  一个残疾人竟如此坚强,而我们这些健全的人,经常因为小小的挫折而放弃,没有海伦那种坚强的意志。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奋图强,将来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之才!

坚强意志的人—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能够不因缺废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上进,所以最后才有卓绝的成就。我们平常人既聪明又健康,假如还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话,真是很对不起自己啊!

  你相信奇迹吗?你相信既盲又聋又哑的人也能成为作家吗?有的,这个人便是伟大的海伦凯勒女士。她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她家里人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苏丽文小姐。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改变了。她了解每个人都很爱她,所以她不能辜负他们对她的期望。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

小海伦·凯勒曾芷君高考状元的励志故事

  在高考季中,香港有一名特殊的状元——被称为“小海伦·凯勒”的曾芷君。之所以被这样称呼,是因为她双目失明、严重弱听、手指触感缺陷,可是曾芷君在“三感不全”的成长历程中,以双唇代替双手,唇读凸感盲文进行学习,最终取得了3科5++,2科5+的优秀成绩,这个成绩在香港高考中相当于“状元分”,而曾芷君也如愿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出生后几个月,曾芷君就因神经萎缩双目失明,只能感觉到光和影,被界定为完全失明:小学时,她的双耳被确诊为中度至严重弱听,要靠助听器与人沟通。不过,上天给芷君的磨难并未就此打住,芷君比海伦·凯勒还要多一重挑战——由于神经萎缩,芷君的手指指尖触感也有缺陷,想要用手触摸盲人专用的点字书也不可以。

  面对困境,父母和老师都无可奈何,可是曾芷君却没有放弃自己,她认为自己必须要接受现实,如果逃避,这个困难就会跟着她一生。于是,她不停地摸索和努力,尝试了身体的各个部位,终于找到了最佳触点——双唇,而曾芷君也成了学校里唯一一个“吻”书的孩子。以唇“吻”书,困难可想而知。曾芷君阅读同样的内容,不仅比正常人多花一至两倍时间,还比其他用手读书的失明人要慢。

  中学时,曾芷君本来可以在盲人学校就读,可为了早点融入主流学校,她选择了一所普通学校,和正常学生同堂学习。在中学一年级时,曾芷君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踏入主流学校就读,是我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面对无数的挑战,我将竭尽所能,用功读书,克服每一个困难。”

  曾芷君确实做到了,课堂上,她捧起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点字笔记,一边埋头用嘴“食字”,一边戴着助听器听老师讲解。英语教授的通识课信息量大、观点多,内容新,课堂上不仅要讨论,还要小组代表发言……一些普通学生看了都要皱眉头的问题,曾芷君从来没有回避。

  普通学生可以靠看电视、看报纸了解时事,这些对曾芷君都是困难,但曾芷君的观点却经常让老师们眼前一亮。学校里不止一位老师感叹:“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掌握那么多学习内容的。”原来,因为阅读速度很慢,曾芷君除了吃饭、冲凉和睡觉外,其余时间几乎全部都在阅读。

  在香港高考,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可以豁免中英文听力考试,但是曾芷君并没有享受这样的“优待”,她认为自己虽然有听力障碍,但是不能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在一次采访中,曾芷君坦言,无论她考出来的成绩如何,都必须学会去面对自己的现实,去接受自己的障碍。

  有句话说,如果一件事情来了,你却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就是这样,它会让你一次次地去做这个功课,直到你学会为止。如同曾芷君那句“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我一生”。我们也应该如此,直面困难才能最终赢得生活。

  海伦凯勒刻苦学习的励志故事

  海伦·凯勒刚生下来时,是个耳聪目明、活泼好动的女孩,她6个月大时就可以很清楚地说些简单的词。不幸的是,1882年2月她因患重感冒而持续高烧,引起并发症,最终导致眼睛失明耳朵失聪。从此她便陷入一片黑暗、没有声音的混沌世界之中。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又聋、又瞎、又哑的女孩却通过哈佛大学的德文、法文、拉丁文、英国文学、希腊语、罗马史等各科考试。这在大学教育尚未普及、入学考试极严、正常人上大学尚属不易的时代,无疑是个伟大的奇迹!那么这个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这首先应归功于她的父母和周围许许多多热心帮助她的人,是他们给她创造的良好教育环境,使海伦·凯勒得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知世界。自从海伦·凯勒大病之后,母亲就想尽办法帮助她了解各种事物,并经常给她以鼓励,父亲也经常引导她到庭院中触摸各种植物。在他们的引导下,凭着自身的聪慧,海伦已能摸索着帮助妈妈干家务,并用手势或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1887年,在发明电话机的贝尔博士的帮助下,一位博学而热心的家庭教师沙莉文(Annie Sullivan)来到海伦身边。她给了海伦无私的爱和帮助,她用手指在海伦的手心里拼写各种事物的单词,并带她触摸身边的各种物品,使她慢慢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海伦掌握了指语的要领,开始与别人交流思想。与此同时,在沙莉文老师的培养下,海伦还形成了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性格。

  1888年5月,海伦·凯勒到波士顿的帕金斯盲校就读。1890年3月26日起,海伦在声学专家沙拉·赫拉的指导下用触摸嘴唇的方法开始学习发声,终于说出了清楚而完整的句子,一时间,海伦成了闻名遐迩的新闻人物。

  1893年贝尔博士邀海伦参观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使她大开眼界。此后,海伦便开始系统地学习专门学科,先后学习了拉丁文、算术、人文地理、法文、德文等课程。

  1896年10月,海伦·凯勒萌生了到大学读书的念头,而且她所选择的学校是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这所学校入学考试极严,许多优秀学生都难以通过,海伦却知难而上,向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努力。她先到哈佛大学附属的剑桥女子学校读预科。在三年中,她学习了英国史、英国文学、德文、拉丁文、物理、天文等课程,为进入哈佛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99年6月30日,海伦顺利通过哈佛大学拉多克利夫女子学院的入学考试,取得哈佛大学入学资格。

  海伦·凯勒能进入哈佛大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聪慧的天资和不懈的努力。尽管不能听见声音,看到事物,但她仍表现出很高的悟性,同正常儿童一样聪明活泼,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更是她认知世界的动力。这是凯勒走向成功取得成绩的基础。另外,海伦有着非凡的毅力,凡是她下决心要达到的目标,她总是排除一切险阻,去争取达到。正如她在回忆录中所说,她无法像旁人一样走在宽广平坦的大路上,但崎岖不平,甚至满是荆棘的小路仍然是路,只要有路,她就准备去走,再艰险也决不回头。

  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海伦一直非常勤奋,反复练习、摸索。特别是在剑桥女子学校上学时,她更是付出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汗水。因为剑桥女子学校是普通学校,没有具有教育盲哑学生经验的老师。因此,海伦上课时,必须由沙莉文老师在课堂上用指语转达回去。她要学的很多学科都没有点字课本,她必须自己将其改成点字才能学习。另外她也无法在教室里做笔记或写练习,作文和翻译都必须带回家去,用打字机来打。在上数学、物理、天文等自然科学时,正常的学生能一看就明的东西,海伦由于生理障碍的原因则需要更多的解说才能了解。这些困难的存在并没有将海伦击倒,反而使其更加坚强、向上。

  海伦进入渴望已久的大学之后,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学习。沙莉文老师一直陪在她的身旁,将教授的话一字一句转成指语传达给她,并且转述没有盲文点字课本的讲义。她必须花数倍于普通人的时间,才能学到讲义的内容。但是她从不叫苦,而且她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1903年,她出版了自传《我的生涯》、《乐天主义》。大学毕业后,海伦与沙莉文在连杉的一间古老农舍里,以卖稿为生。同时,她毕其一生积极致力于盲人福利事业。

励志电影:海伦凯勒的故事

  基本信息

  导演:Nadia Tass

  主演:哈利凯特伊森伯,艾莉森爱略特

  剧情提要

  又盲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因苏利文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学习阅读、拼音、发音,最后终于战胜自己,走出寂静黑暗师生情谊温馨感人。

  内容简介

  天生资质聪颖又可爱的海伦凯勒,年幼时因高烧而成为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女孩,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养成海伦凯勒娇纵的脾气。由于遍访名医均束手无策,导致父亲执意将频频闯祸的海伦凯勒送到疗养院,母亲不舍,坚持将其留在身边。

  海伦的父母从一篇报导中得知海伦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于是求助于柏金斯盲人机构,苏利文老师也由此因缘,而到 海伦的家担任她的家教。苏利文老师具有先天的弱视,几乎全盲,曾动过九次手术才重现光明。初到海伦家,领教其娇纵任性的脾气,却认为她的聪颖尚未启发,对 她充满信心。

  海伦吃饭时总嫌麻烦,常把汤匙丢在地上,直接用手抓着吃,苏利文老师为了教好她这个习惯,于是二人展开了“汤匙大战”,最后海伦终于臣服而愿意听话。

  苏利文老师不遗余力的教导,凯勒夫妇有说不出的感激,然而在海伦有着惊人的进步之际,苏利文老师却以一种忧心 忡忡的表情望着海伦,因为这孩子太无法无天了——粗暴、蛮横、为所欲为,但凯勒夫妇一想到海伦缺少太多东西时,便不忍苛责,任其予取予求。为了彻底改变海伦 的个性,给予完全的教育,她说服凯勒夫妇让她和海伦搬到荒弃以久的小木屋单独相处,以避免她过度的依赖父母的宠爱,爱女心切的凯勒夫妇只给她两个星期的期 限。

  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海伦因初次离开父母的怀抱,索性大哭大闹,赖在地上不吃不喝,苏利文老师强忍酸楚,希望海伦能明白她所教她的一切。

  苏利文老师每天带她认识广大的心灵世界,他们走进了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脉动-空气中阵阵的花草清香、感受树 的生命、即将从蛋壳诞生的新生命;为了突破学习的瓶颈,苏利文老师终日苦思,一次灵机一动,带着海伦到汲水帮浦旁,用力压着帮浦,让海伦感受水的流动,此 时她长久封闭的心灵顿时苏醒了,她像学会了识字、辨物,了解文字的意义、体会事理、深及思考,由生活的无障碍而达心灵的无障碍。

  苏利文老师以无比坚毅的信念、爱心及智慧,像璞玉般来雕琢海伦,给了她全新的生命,如同灯塔般引领她的人生方向。

  点击展开全文#art_sho 0;position:absolute;z-index:900;botto;;padding:0;%;height:50px;border-botto solid #f9f9f9;background-i-gradient(hsla(0,0%,100%,0),#f9f9f9);color:#1c6bcc;text-align:center;line-height:170px}#art_sho{position:relative;font-size:14px}#art_sho,#art_sho{position:absolute;top:-20px;left:50%;display:inline-block;-left:-4px;;height:8px;border-botto solid #1c6bcc;border-left:1px solid #1c6bcc;content:' ';transfor(-45deg)}#art_sho{top:-15px}

关于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海伦·凯勒

  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父亲亚瑟是位南方邦联老兵。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 (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最后于1904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而这么多年来沙利文老师则一直留在海伦•凯勒身边,并将教科书与上课内容写在海伦•凯勒的手掌上,让凯勒能了解其内容,可说是对海伦•凯勒不离不弃,因此海伦•凯勒一生均十分感激她。 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Life)。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海伦凯勒能够不因缺废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上进,所以最后才有卓绝的成就。我们平常人既聪明又健康,假如还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话,真是很对不起自己啊!

  你相信奇迹吗?你相信既盲又聋又哑的人也能成为作家吗?有的,这个人便是伟大的海伦凯勒女士。她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她家里人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苏丽文小姐。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改变了。她了解每个人都很爱她,所以她不能辜负他们对她的期望。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

  几年以来,当她的第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海伦凯勒虽然五官残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学教育。以后更致力于教育残缺儿童的社会工作,这种努力上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效法,海伦凯勒真可算是个身残志坚的人。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介绍

  海伦·亚当斯·凯勒(Helen Ada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残障教育家,又译为海伦·海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也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在导师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认为视力和听力丧失的悲剧往往发生在那些因贫困而无法给予孩子及时治疗的家庭。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引发的罪恶现象,海伦加入了美国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of A)和国际产业工人协会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成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曾著有《我是怎样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和《我为什么要加入 IWW》两篇文章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但西方历史教科书往往褒扬海伦·凯勒早年与疾病抗争的故事,而其成年后作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事实被故意忽略了。在《老师告诉我的那些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犯下的错误》书中曾提到这一点。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巨作。《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由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译而成,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海伦·凯勒》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也是试用本六年级下册第九课《我的老师》选入北师大版初一教材,《再塑生命》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中的生命之歌。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共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海伦凯勒励志求学故事

  美国著名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小时候患上了猩红热,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正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拴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拴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当然莎莉文老师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让海伦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海伦感受发声的震动来练习说话。海伦把自己的学习分成四个步骤:

  每天用三个小时自学。用两个小时默记所学的知识。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用三个小时所学的知识默写下来。剩下的时间她运用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她只有一个信念:她一定能够把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记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还有不屈不挠的信心,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能熟练地背诵大量的诗词和名著的精彩片段。到后来,一本20万字的书,她用9个小时就能读完,并能记忆下来,说出每章每节的大意,还能把书中精彩的句、段、章节和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在2小时之内写出来。海伦的记忆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普通人的正常水平。

  据说,在哈佛大学读书的一个博士生听到海伦·凯勒的事迹后,很不服气,决定要和她比试比试。在严格的时间规定和教员的监督之下,他们进行了3轮比赛,博士生服了。他摘下博士帽,恭恭敬敬地戴在海伦的头上。经过学习,海伦突破了识字关、语言关、写作关,先后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出版了14部著作,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与褒奖。

  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1959年,联合国发起了“海伦·凯勒”运动,号召全世界人民向她学习。

海伦.凯勒励志的故事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

  有这样一本书,让人百读不厌。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海伦.凯勒励志故事

  海伦.凯勒是美国的教育家、慈善家。

  海伦刚出生时,是个正常的婴儿,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了又瞎又聋的小哑巴----那时她才19个月大。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一位老师照顾她。所幸的是小海伦在黑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老师。

  就这样,在安妮.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凭着触觉----用指尖代替眼睛和耳朵,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她在10多岁的时候,名字就传遍了全美国,成为残疾人的楷模。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这个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音,并通过这些手段获得知识的20岁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德拉克利夫学院学习。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却很多。而且,她著了7册书,比一般“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别声音,又能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和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手,5年后你们再见面握手时,她也能凭着握手来认出你,知道你的美丽的、强壮的、体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人。

  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造命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大学毕业那年,人们在圣路博览会上设立了“海伦.凯勒日”。她始终对生命充满信心,对事业充满热忱。她喜欢游泳、划船以及在森林中骑马;她喜欢下棋和用扑克牌算命;在下雨的日子里,就以纺织来消磨时间。

  海伦.凯勒凭着她那坚强的信念,终于战胜了自己,体现了自身价值。她虽然没有发大财,也没有成为政界传人,但是,她在人生事业中所获得的成就比富人、政客还要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好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注意,被《全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海伦凯勒感悟和启示

安徒生童话主要内容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