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的议论文800字高三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贤德 写优秀品质的作文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与德,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德才兼备的重要标杆。

  恰巧,三国时期蜀国的主公刘备,他字玄德。在我看来,他就是“贤德”的标签,三顾茅庐,请出了孔明,不正是贤德的所在之处吗?见贤思齐,德才兼备先“思”后“备”,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做这样,成为国之栋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德”在人们心中也随之淡去,倘若你随意丢垃圾,那旁人可就怀疑你的道德培养了,于是“缺德”一词常常在我耳边徘徊,可见德行的重要性,它体现了我们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我们应该注重德行,为成为国家之栋梁打下基础。

  有了“德”,我们还要有“才”,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老师的话我常把它挂在耳边,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无才无德是“废品”。由此可见,“德”与“才”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都是很重要的。我们是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德才兼备是我们身上应有的品质,那么,该如何做到德才兼备呢?这就要我们学会见贤思齐了。

  见贤思齐,顾名之义,就是见到贤人,我们应当向他看齐,成为像他一样的人,看自己是否具有他身上的品质,自己是否已经具有这样的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它们各具特色,形形色色的事

  物就要求我们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而做到“内自省也”。反省之后,就要加以改正。这时,我们就离“贤”不远了。

  有了这些品质,我们就成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小贤人,小贤要想成为大贤人,那还得经历各种磨练,从而达到“备”的境界,品德具备,才华具备,还要学会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能否来机会就要看我们是否作出努力,有所作为,倘若你做到了那么,恭喜你成为大贤人,倘若没有那么就要加倍的努力了,德行之花也会为你盛开。

  作为新时代的标杆,我们应当不懈努力,做到见贤思齐,成为一名德才兼备之人,一名德才兼备之人。

德才兼备的议论文800字高三

德才兼备—随笔

  古人有云:“以德服人。”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的历史上,圣贤之人无不德行端正,其次才以才论之。《千字文》、《三字经》、《第子规》……

  无不体现着古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四书五经中也多涉及道德的培养,而这些古籍被古人奉为圣贤之书,足见道德的重要性已在先人心中根深蒂固了。

  而当今的现代社会,人们总将“德才兼备”之人视为人才,“德”仍排列于“才”字之前,其间的深意不言自明。一个人,可以无才,但决不可无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回望历史,秦桧,为一己私利,弃国之危难于不顾,致使一个王朝的覆灭。他,陷害忠良,竟将岳飞此等忠臣良将迫害致死。他,若是有道德,哪怕是一丝丝清正廉明之心,又何以令后人唾弃,留下千古骂名?岳飞,尽管遭奸臣小人所害,但他那精忠报国的“德”,又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怎会不万古流芳?审视今日,计算机黑客是网络中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然而,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的黑客的创造者—一个个拥有出类拔萃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人才,一个个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一己私利,窃取国家机密文件,高价卖给外国,以牟取暴利。他们,因为道德的沦丧,为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个“德”字,卷起历史的风云涌动,掀起历史的惊涛骇浪,震撼着后人的心灵。无数前车之鉴,怎能不令我们对“德”与“才”有正确的权衡和认知

  无德无才,虚度一生;无德有才,或平淡一生,亦或为祸他人;有德无才,虽无丰功伟绩,却也受人欢迎,安然一生;德才兼备,人中龙凤,前途不可限量。

德才兼备的公务员

  余生也晚矣,关于考试的惊心动魄的事,无需细讲,什么初三年级的中考,一定得考出高分,这样新老师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否则“你就候着吧!”什么最好考上预科班,有相当高级的教师任教呀,等等。都“背”得滚瓜烂熟啦,并且,知道在封建社会,一些读书人想名利双收,就必须通过考试考取功名,所以读到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除了悲凉外,就是切肤之痛的感受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为了以后自己有一个铁饭碗,我们重蹈古人覆辙,参加了类似八股取士的考试——高考,为自己赢得未来的社会地位。

  不料,前日读《青年文摘》上面关于时事的消息,却使我大大吃惊了一阵。那简讯正是关系到考试的。说2007年国家公开实行公务员考试,其中有几个职务的报考人数令人吃惊,是1:5000和

  1:3000,1:2000,1:800的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比例。这不禁让人瞠目结舌,瞪大了眼珠想半天也不明白,不就是几个看起来很平常的职位吗?怎么对广大学生有那么大的诱惑力?居然考不上国家级的公务员之后,还要直击省级的

  公务员考试是不是应该这么火,以及这样火是为什么,这问题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既答不上来,也只好避开,置之勿论。我只记得在蒲松龄的笔下的范进中举后人们对他的态度的不同。尤其是岳父,刻画得惟妙惟肖,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居然要叫女婿为“老爷”“大人’’。县衙里的人几台大轿来,请范进穿官服带官帽,到衙门上任,还要游街一回。但那是古制,延了千把年,到清末就废止了。现在许多高中也效仿古人,将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姓名、照片,大幅张贴在学校附近,并且还颁发奖学金。

  时至今日,考试已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可为什么相公务员考试比高考还要热?归根究底,公务员这位子太眼馋。真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公务员的待遇在一些方面要比外企强的多,例如国家给上医疗保险以及提供其他社会福利项目,退休后的工资和上班相比相差不多。中国从古至今,对“吃皇粮”的人,多少是很钦佩羡慕的,毕竟那是一种荣耀,一种自豪。其实也说明一个问题,有的公务员的月工资是有隐性收入的,许多“清官”不都栽在这上面了吗

  不知公务员考试热是否应该再继续,倒是希望通过考试能考出几个像模像样的德才兼备的公务员来,一则让百姓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二则也不违背当初首倡此事的初衷。真的希望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考试热能有所降温或冷却。

议论文德才兼备

  古往今来,“先成人后成才”一直被奉为教育准则。可时至今日,人们仅仅把“成才”作为判断标准,给予了这类学习好、分数高的能人另一个称呼——学霸。学霸的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德才兼备,方为“学霸”。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真正的“学霸”不只是考试成绩上的优胜者,更应该是综合能力的强者;真正的“学霸”绝不是只会考试的书呆子,而是胸怀大志、德才兼备的人。然而,在如今的人眼里,“学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人们偷换了概念,学霸的评判标准已经下滑到了仅追求成绩的“名列前茅”,我们不应忘记学霸的初始含义:德行和才学极高的人。

  就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学霸”这个词,因为“霸”总是给人一种霸气与凌厉之感。这恰好就需要德行的补充,通过德行修养变得温和,便可消除凌厉之气。而且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学”还深深地扎根于德行的大地。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先修德成人,然后成才,这也是要求“学霸”德才兼备的原因。

  追忆往昔,钱学森跨海越洋,克服种种阻挠,一心回到祖国怀抱,只为把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放眼当下,更有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放弃人人羡慕的富贵路,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出国留学,潜心深造,却最终抛却了大洋彼岸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返回祖国。他们若无一心向国的高尚情操,若无超出常人的道德素养,怎能被世人铭记?他们不仅是才学方面的”学霸”,更是道德上的“学霸”,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一座真正的“学霸”丰碑,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反观当下,一些曾被称为“学霸”的高校学生,他们有的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仅因学习成绩优异而被高校录取,却频陷自杀案、杀人案,我认为,这些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霸”。显然不能,因为他们缺少一颗端正的德行之心。一些“神童”提早步入大学,生活却不能自理,仍需母亲陪读,终被劝退。这现代版的“方仲永”令人痛心,使人叹息。天资过人、聪明绝顶,难道仅以此标准就能称他们为“学霸”吗?当然不能,因为他们不能自立自强。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同龄人中还是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学霸”的。还记得曾经被人们“顶礼膜拜”的清华双胞胎学霸姐妹花马冬晗、马冬昕吗?她们追求的远远不是成绩、高分这么简单。姐姐马冬晗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兵乓球、看书、写文章、听音乐,妹妹马冬昕曾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还有复旦“门萨女神”张安琪,更是一个典型的“全能型学霸”,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心中的学霸,有才有能,积极阳光。

  学霸不可随意称呼,通往学霸之路仍然漫长。欲成学霸,不仅应在学业上有所建树,更应提升道德修养,锤炼精神,修正言行,拥有丰富而强大的内心,成为一个既有端庄德行,又有丰厚才学的学霸。

  德才兼备,方为“学霸”!

作文(议论文)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德,道德修养,才,文化修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会离成功更近。所以,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来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时的君主,凭借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奸臣,称霸京师。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贪婪地忘记了为臣之道。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只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的蔡氏书法,来讨得当朝者的欢心。

  忽视道德修养,便像蔡氏一样,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与才学,也只会损伤他人和社会。然而陆游则不然,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拥有着崇高德性,后世称他做“爱国诗人”便是例证。

  陆游生于豪门世家,但由于战乱,父亲带着他整日颠沛流离,其间他酷爱文学,也正是这点,让他知道了岳飞,他看书看得痴狂,便拿起剑开始习武,书中的岳武穆让他钦佩不已。当岳飞的死讯传来,陆游便像一位战士抄起武器一样,写下了这篇《满红红》,其间有谁能明晓他内心的伤痛。后来他极力想入仕为官,出关杀敌,不过年迈的他怎敌的了数万金兵,后来他便“拜赐头衔号放翁”,虽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远大抱负,却不得志。不过一颗赤子之心还是点燃了他的晚年,一篇篇佳作无一不在证明,他的一生融入了整个国家的兴衰,也正是伴着这坎坎坷坷,使他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

  我们应该学会把握好德与才的关系,没有才华,只有道德只是一滩死水,没有道德,只有才华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总而言之,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理想的议论文800字高中

水的精神蕴含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