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英雄的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孤胆英雄传奇故事

  杨世南出生于涿鹿保岱,他看到鬼子们残害百姓,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决定为国出力,就去参军。参军后的他骁勇善战,经常第一个冲在前面,把鬼子打得溃不成军。

  有一次,他因为拉肚子掉队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遇见了一群败下阵来的敌军。敌军高兴得可想而知,本来以为会挨长官的批评,却正巧碰见了杨世南,孤身一人站在树上,如果抓住了他,兴许还能得到奖赏呢。杨世南却不这么想:要是被他们捉住,自己就完蛋了。不行,绝不能让他们捉住。这可怎么办呀?杨世南的脑袋飞速旋转着,搜索着一切能想到的办法。看着敌军一步步逼近,杨世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怎么也想不出好办法来。敌军离他越来越近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杨世南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拼死一搏。只见他镇定自若,站在树上高声命令道:“一排向前,截断他们前进的路线,二排向左,三排向右,守住他们的两边,四排截断敌人的后路。”

  敌军一下子慌了神,忙向后连退了两步,背靠着背,警惕地看着四周。拿枪指着、晃着……杨世南一看有门。抑制住心底的高兴,继续吼道:“你们先在原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动,你们先在原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动!”说着,跳下了树,打量着他们,从容地厉声喝道:“把枪放下就饶你们一命,快点!”他用手掏出手枪,指着惊恐万分的敌人。敌军望望高高站立在他们面前的杨世南,只好低着头自认倒霉,把枪一个个放了下去,灰溜溜地跑到前面蹲在地上。望着堆成小山的枪支,杨世南开怀大笑,押着他们追赶部队去了。

  因此,后人称他为孤胆英雄。

民间英雄的故事

关于英雄的故事

  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英雄烈士的故事

  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花的古诗100首

杨绛《老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