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叙夹议小练笔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提问!评优择劣杂文随笔

  其一:

  发现一个问题

  鲁迅的一系列作品,是最主要的。老舍的、世说新语,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其他是次要。

  这些在我的「被语文教育生涯」中全都接触过,当时抱着“很重要!是重点!非常有名!”的态度,认真拜读过。

  当时读懂了,后来全忘了。我发誓我当时的感悟不少于我同学的,但是为什么现在情节他们记住了,我一点没印象

  我记忆力差可以排除,所以我怀疑,一是我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过分追逐细枝末节?导致对整体印象寡淡。不可能,我从来注重整体感受大于胡乱分析。二是他们在我同学眼中是已经理解的,所以记住了。而我因为读完仍然迷茫有惑所以记不住?目前看来倒是最可能的。

  我很失落,从应试教育的结果来看,我是非常失败、非常糊涂的。

  我的所有时期的很多老师都指出过我糊涂的毛病。但我目前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甚至毫无头绪,暂时还是不要胡乱分析的好。

  把它放进社会常理,这只是我个人的、不影响活着的小问题。我很伤感。

  其二:

  昨天其实就看完了,看完了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这是我第一本要一边看书一边查资料的书,还是文化不同,很多典故都不是很能理解,犹豫了一天,但还是觉得应该写点什么,而且一定要晚上写,我以为我看完以后会做很对稀奇古怪的梦,结果出乎意料的失眠了,一直在想里边儿故事,痴嗔贪各种欲念淋漓,辩不清真假善恶,从去年的看的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到昨天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我一直觉得这个时期的日本作家带着与生俱来的悲观和消沉,或者用词重一些性格中或多或少的病态,这一点就非常有趣了,我自己从中学开始学习孔子,入世,年轻人就该拼搏向上,懂得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廉勇,我知道这么说感觉我就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莽汉,但我根深蒂固地认为孔老夫子的这种思想不论是过去现在将来,中国外国都适用,我个人比较偏激,所以我刚接触这种丧文化的时候觉得很难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的不断侵袭,我好像渐渐的明白一点,芥川龙之介之所以被称为鬼才,正是因为,一个内心阳光拼搏向上的人,是看不见身后一望无际的深渊,他躲在太阳照不到的某个角落,静静地观察着地狱,他也是静静地描绘着人性,知道这一层,文章中的可怜的六宫公主便不值得可怜,五位香甜的芋粥也如同嚼蜡,夺取老妇人衣服的仆人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替大盗砍头的青年人心中报恩的愿望是那般的朴实……还有很多,精炼的故事,道理却需要层层剖析,说到这,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一方面我非常希望有人能和我弟一样的书,交流不同的看法,另一方面,我又特别不希望我听到别人的见解后会改变自己最原始的想法,所以我就日常纠结,又喜欢给人安利,又希望大家不吃我这波安利……

  但是每当我遇到好的书,还是忍不住安利一波,说真的,《罗生门》它刻画了狐仙猫妖之流,强盗横行,乌烟瘴气,亦真亦假的时空,是人间又恰似地狱,人性的挣扎,是美是丑全凭各位看官自己的见解,就这样吧,虽然感觉没什么人会点开全文[皱眉][皱眉][皱眉]

  要看的话,可以找我借

  这两段话,那段更流畅?那段更让你有想读的欲望?那段的作者你更喜欢?照实讲,我承受得住只是想做一下研究。

夹叙夹议小练笔

2009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详解

  ②……一边……一边

  ③其一……其二……其三……

  Ⅱ递进式

  ……不仅……而且……

  5.分析能力提高的途径:

  ①多读优秀作文,从模仿开始。

  ②多读多思,提高自己的认识、理解能力。

  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议论文写作是否成功,关于在于道理能否说透,分析是否深刻,而深刻的关键在于说理的层次性,条理性。

  写作提纲反映出作者的思路,是写作议论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好的作文提纲应当具有以下几个部分:

  A.标题。标题不应太长。标题要鲜明醒目,最好不要用“××××给我的启示”或“读了×××××的感想”等标题。

  B.中心论点。论点要明确,最好在第一自然段就提出来。

  C.论据。无论是理论论据,还是事实论据,要概括地写几句。

  D.结构层次。大体上分多少段,每段都写些什么,要有“数”。

  E.准备使用何种论证方法。

  【示例】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的提纲。

  【提纲示例】

  甲、题目:“扫一屋”与“扫天下””

  第一段:点明中心论点,“扫一屋”与“扫天下”的关系,是做小事与创大业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要想创大业,必须从做小事开始。(中心立意)

  第二段:提出分论点(一)做平凡的小事,为将来创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鲁迅的话:“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第三段:提出分论点(二)做艰苦的小事,为将来创大业磨练了坚韧的意志品质。举祖逖“闻鸡起舞”的例子。

  第四段:提出分论点(三)做繁琐的小事,为将来创大业培养了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习惯。举列宁小时写作文的例子。还可举反例与之对比。

  第五段:联系社会现实,批评当前青年中好高骛远的倾向。

  第六段:总结收束全文,青年人要为创立共产主义大事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乙、题目“扫天下”不必先“扫一屋”

  第一段:点明中心论点,如果将“扫一屋”理解为做小事,将“扫天下”理解为做大事,那么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扫天下”不必先“扫一屋”。(反中心立意)

  第二段:提出分论点(一)“扫天下”与“扫一屋”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大事情并不等于小事情之和。可运用哲学上不同性质的矛盾的观点,从事物的性质来入手分析。

拙见

  今天比较无聊,也不想写作业,就顺手将日记网随便逛了一下,发现了一些……嗯,这样那样的不足。

  首先,是日记网作文的质量。我点开大部分的日记,简短撇开不谈,语言也没有多大的优美。

  其次,是作文底下的评论。

  我不知道日记网对于评论是否有审核机制,但是我看到了某些不太适当的字眼出现。同理,既然是一个开放的网站,你弄出这样的字眼是几个意思

  当然,这些不足之处也可以归咎为日记网刚刚步入正轨,其规划、规模还有需要一定的进步、调整。

  但如果一昧的以此为借口而不做出整改,我不认为日记网能做好到哪里。身为日记网注册的一员,我个人还是期望日记网未来的光辉出现的。

  这只是我比较个人的看法,无聊时敲下这些字,若某些地方说的不大好,还请谅解。

  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带解析范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概;人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犁耕不止的精神。然而有的人总感到不如意,总想让“千里马”与“老黄牛”搞优势互补,从而派生出“千里马”式的“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作文语言描写专项练习

  1、记忆回旋

  1、请你写一写表示说话的词。

  ( )

  2、描写得更具体

  ( )地说 地说 ( )地说( )地说

  ( )地骂 地喊 地问 地答

  2、我是大编剧,看图配台词。

  三、佳作欣赏

  一天,小猴明明和欢欢划船过河时,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欢欢指着船舱,瞪大眼睛尖叫道:“明明快看,船舱上怎么那么多的雨水?”明明弯下腰说:“对呀,怎么那么多的水呢?”

  明明想:怎么办呢?它摸摸后脑勺,高兴地说:“要是把船舱打一个洞,就能把水放到河里去了。”

  于是,明明和欢欢找来了榔头和铁钎,一个扶着铁钎,一个拿着榔头锤铁钎,一会儿就在船底打了一个洞。

  没想到,水不但没有放到河里去,反而“咕噜咕噜”地冒进船里,船迅速沉了,明明和欢欢跳下了船,抓着船沿大声叫道:“救命啊!救命啊!……”

随笔

  昨天作文库出了点小问题,打不开,一直显示域名错误。

  这让我有点慌了,生怕这个平台会就此消失不见,却又无能为力。因为这是个零交流零互动的平台,碰到这种问题,想想竟是连个问问的人都没有。

  于是试了一遍又一遍,换浏览器,换搜索引擎,换手机,每次都能出示链接,可点进就出现错误,看不到网站的任何信息。

  以前有接触过网站域名之类的工作,虽然都忘了是什么时候的事,但隐约觉得会不会是网站,域名到期未续费之类的原因。

  因为心里没底,也有点慌张。

  想想一直都来光顾的作文库如果真的不见了,那是多么令人遗憾又无奈的事。

  我甚至又在开始找写作平台,虽然我知道那里的文字无法像作文库这边随心所欲,但也是个对进步有助力的平台。

  所幸今天作文库又可以了。随心所欲的文字又有了栖身之所,真好!

高二议论文随笔

  生活,就像杯子里装的水,清澈、平淡无奇,和大多数的水并无异样,而它的不一样在于盛放它的杯子,杯子如果普通,则亦不显眼。想来生活的压力和功课的负荷便像是盛装生活的杯子,你若不能使那压力和负荷化作雕刻杯子的力量,也就无法成就精致的杯子,那它终究是平凡的。生活如水平淡,而我们可以选择让其不平淡。

  平淡的生活,造就不平淡的人生。就像蒸汽机的改良者瓦特。如果他只是安于平淡枯燥的生活,在车间里当一名普通的工人。也许他就不会被我们所知道,所敬佩!发明大王爱迪生,用他整个生命去发明、去创造,从一个普通人一跃成为发明家,他的人生足够的绚烂,可你能说他的生活和我们地不一样吗?不,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他在一样平凡的生活里,创造了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他追求不一样人生的方法。这才是不一样的,他的人生已被画上重彩。

  在平凡的生活里奋发向上吧!或许,张海迪的生活比正常人要更加曲折,因为她的身体有缺陷,但她在她的生活里并不自卑、自弃。海伦凯勒的成功成就了她自身的价值。当我们在抱怨自己学习不好或其他的烦恼时,却不知道一直有比我们意志更坚定的人在默默的努力着,即使他(她)有不足,但他(她)还是没有放弃。

  无私的奉献,也是一种荣誉。誉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他的人生加油、助威。焦裕禄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伟绩。以及汶川地震中国中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和白衣勇士,他们为了自己的使命,把个人的生活搁置在工作之外,用他们全部的力量拯救那些正处于死亡线上的患者,他们是最美的,也是最可爱的。

  生活,是绵绵细水,纵使缓慢平静,你也可以让它富含生机,用自己的力量,赋予它活!我们可以的!

2020中考作文指导:叙议结合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如同学中出现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

  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损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损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2、谈看法、说见解

  "一事一议"的文章,虽然是由"叙"生"议"的,但重在"发表议论",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议论,这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区别于记叙文的本质特征。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对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议论的内容也就明确了。

  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如《实力最重要》写道:"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要善于宣传自己》则写的是:"王阿姨买哑人的刀,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刀的优良性能,而我们没看到的人只能与此'良刀'无缘了。哑人无言是处于无奈,但我们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传自己,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明白,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知识要点:所谓"一事一议",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

夹叙夹议,画龙点睛

  经常有一些小朋友告诉我写作文的烦恼。其中有一条是如何才能在作文写出画龙点睛句子,使文章锦上添花。在小学阶段,小朋友学习写作文的范围主要是写记叙文。我觉得如何在文章中夹叙夹议,是一个关键。

  夹叙夹议就是一边叙述,一边议论,或者叙叙再议议,议议复叙叙。是用“叙 ”表述事实材料,提出论据;用“议”进行评论,证明自己的观点。此方法适用于写人叙事的文章。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常见的夹叙夹议的方法有哪些呢

  1、先叙后议法

  这一方法是先叙事,在叙述的基础再对人物、事物或事件进行议论,通过议论表达感想,点明中心,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此方法适用于写人叙事的文章。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一个片段: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段文章先叙述了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阿三因丈夫失业愁得眼睛看不清东西。鲁迅先生照顾她,常劝她多休息,不要干重活,但对自己的身体“一点也不在乎”。他病得很厉害,“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针对阿三与“我”谈话这件事,根据这件事的中心,作者进行了议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叙述和议论结合起得很紧密。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通过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2、先议后叙法

  在作文中,常常在叙事之前先进行议论,这叫先议后叙法。此方法适用于写人叙事的文章。如一个小学生的作文《伯伯》的片段——

  伯伯光荣退休了。他人虽退休,思想却没有退休。他经常在食堂里帮忙,为食堂修锅灶。一天,饭还没熟,鼓风机的通风管里却没有风了。这可把新来的炊事员急得团团转,拿不出一点办法来。恰巧,伯伯及时赶到,仔细听了听,凭他多年的实践经验,断定是煤渣把通风管堵住了。他二话没说就脱下棉衣,找来工具,手伸到通风管里,一点一点地往外扒煤渣。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终于把通风管清除干净了。伯伯望着那通了气的通风管,欣慰地笑了。有些人劝伯伯要好好休养,注意身体,伯伯却乐呵呵地说:“我还是学校的人嘛,学校的事我怎能不管?”

  这段文章首先对伯伯的优秀品质进行议论。赞扬章伯伯“人虽退休,思想却没有退休”,一心想着学校的食堂工作。这样一写,我们对下文记叙的事件的意义就明白了。文章在议论之后,具体记叙了伯伯退休后断续帮助学校的优秀品质,对前面的议论起了具体说明的作用。

  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领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3、状物作文中的“叙”和“议”

  状物作文中,常常要适当地进行议论。议论,本来是对人或事的好坏、是非发表意见。这里所说的议论,是指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中的议论,它直接表达出作者对“物”的评价、看法和态度。

  议论,写得贴切、自然,能使文章增添色彩,更重要的是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使文章的中心明确。如《我们家的猫》一课,一开始就用议论点明大花猫的性格:“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接着围绕着“古怪”,写了不同情况下大花猫如何“古怪”。而最后一句:“看它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状物作文的议论,一般采用先叙后议的方法。如《电脑“管家”》的结尾:“电子计算机是个了不起的‘管家’,它能替人做多少事呀,而且忠实可靠,不知疲倦”,先记叙,到结尾时才议论,点出文章中心。也有先议后叙的,例如《蟋蟀》,一开头就发议论:“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然后才是对蟋蟀住宅的详细介绍。还有的状物文章议论与叙述是夹杂在一起的,如《我们家的猫》课就是夹叙夹议形式的。

  4、正确认识“叙”和“议”

  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夹叙夹议”中的“叙”,实际上就是事例的叙述。它不同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的“叙”,记叙文中的“叙”要求完整地记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和人物活动,须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写清楚。“夹叙夹议”的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它要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一般具有概括性,简明扼要。但这并不等于说“夹叙夹议”中的“叙”就是千篇一律的平铺直叙。根据内容的需要,它也可以有所变化,有所侧重,呈现出多样性。

  作文,不仅记录我们的生活经历,记录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同时还记录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因此,好作文不仅要有“叙”——叙得生动,而且还要有“议”——议得深刻。议是叙述点睛之笔,所以议不能为主,议要恰到好处,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使读者更能理解和品味出文章的主旨来。

  写作文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言语表达活动,文章技法、语言运用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感动、智慧的启迪。要想写好“夹叙夹议”,先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再寻找合适的文章形式,文章形式可以比作思想感情的“外壳”,“外壳”固然重要,内容的品质、质量更重要。

夹叙夹议作文及范文

  一、学案

  【训练目的】

  学会写夹叙夹议的文章,以记叙为主,在记叙中运用恰当的议论进而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

  【训练重点】

  叙议结合

  【写作注意】

  根据不同表达要求,注意叙和议的比重

  关键词: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议论性叙述;分析性议论感悟性议论联想性议论对比性议论

  【复习指导】

  何谓“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既不是一味地记叙,也没有单纯的议论,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记叙,把议论穿插于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中。“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深化),两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使文章内蕴丰富,枝繁叶茂,从而使揭示文章的主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许多得高分的考生,大都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如何处理记叙和议论的关系

  (一)记叙和议论的结合是有机的,二者不能相互脱钩。记叙为主,议论为适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二)合理安排议论的位置。议论用在全文或一个大层次的开头,起提示、概括文章内容、表明作者思想、立场而展开下文的作用。也可以用在文章结尾或一个大层次的结尾,用来深化主题,揭示自己的思想、看法。

  第一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叙”。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记叙性叙述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描写性叙述有浓厚的描写色彩。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事例构成,常采用排比的句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这种“叙”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三种叙述方法,记叙性叙述要把事件的过程写清楚,适合举一个事例时使用;描写性叙述要有对人物和情节的想像再造,适合对一个场景或情境的描述;议论性叙述要选择几个相关的事例,具有概括性,适合列举一组典型事例时使用。在训练中,可以针对所选事例和自己的写作习惯而采取恰当的叙述方法。

  第二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议”。“议”是“夹叙夹议”语段的核心、灵魂,是事例叙述的意义之所在。“议”,有四种常见的议论方式。

  (一)分析性议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形式,是对叙述的事例加以分析,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

  (二)感悟性议论。这种议论在叙述事例之后生发开去,着重表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

  (三)联想性议论。由事例引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过去、现实、未来,联想到包含着类似道理的事例,表达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

  (四)对比性议论。先是对所叙述的事例阐述、挖掘,然后再举出事例与之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通过对比,孰优孰劣,褒贬分明。

  【技法解读】

  “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了这种技能,对写好各类散文和议论文有着重要意义。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许多得高分的考生,大都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多写一些“夹叙夹议”的语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语段写作训练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叙”。

  “夹叙夹议”中的“叙”,实际上就是事例的叙述。它不同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的“叙”,记叙文中的“叙”要求完整地记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和人物活动,须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写清楚。“夹叙夹议”的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它要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一般具有概括性,简明扼要。但是,这并不等干说“夹叙夹议”中的“叙”就是千篇一律的平铺直叙。根据内容的需要,它也可以有所变化,有所侧重,呈现出多样性。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

  看一下摘自高考优秀作文的三个语段:

  (一)那是98年洪水泛滥的一天,肆意的洪水翻滚着、怒吼着,冲向无尽的田野。就在发疯般的洪水中,一位女子紧抱着一棵摇摇欲坠的小树,她就快要被洪水带走了。就在这时,一位身穿军装,有着阳光灿烂笑容的小伙子游过来了,他是那么年轻,年轻得让人为正当青春的生命喝彩。他是那样洋溢朝气,朝气得让人不禁想到正值中午的太阳。他微笑着递过救生衣,铿锵有力地说:“穿上吧!"“可是你呢,你也需要它!”女子含泪喊道。“我是游泳冠军,我不怕水!”说完,他松开手,裹进了洪水中.却从此再也没有起来……

  面对生与死的抉择,面对自己与他人的取舍,他从容地做出了心灵的选择。从此,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的生命永远地融入了滚滚的洪水中,再也无法重复。殊不知他的笑容永映水中,他的声音永响世人的耳边,他的生命永续在人们的心中…

  …他的选择,惊心动魄,催人奋进,我仰慕这从容的心灵选择!

  (二)逆流而上,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感悟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