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月亮变化过程的日记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月相的变化观察日记

  农历九月初一星期五天气阴

  天空一望无际,万里无云。闲暇时光难消磨,趁着月色,不如去观月亮。奇怪的是今天的夜空中漆黑一片,看不到半点月亮的身影。看来今晚这位美丽的姐姐害羞地躲了起来,我真期盼能看到后面几天的月亮姐姐。

  农历九月初二星期六天气晴

  转眼间第二夜已经到来,我急切地去到同一个地方,在相同的时间去观赏月亮。今晚的月亮姐姐大方了许多,终于肯露出了一点身影,黄黄的,很好看。一联想到月亮今后的变化,我忍不住激动起来。

  农历九月初三星期日天气晴

  整个白天我心里记挂着月亮,心想着:今天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去见我的老朋友——月亮。今晚的月亮比前两天明亮了许多,露出来的部分也增多了,像一把皎洁的玉镰刀。

  农历九月初四星期日天气晴

  放学铃声一响,我拔腿就跑回家。随着夜幕落下,我见着我朝思慕想的身影。只见云雾间隐隐约约挂着一把银弓,我猜想这也许就是当初大英雄后裔射日的那一把吧!这就是我四天以来观察到的月相,等到她变成圆盘那刻该是多么奇妙

观察月亮变化过程的日记

月亮观察日记怎么写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懒懒的天。”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对月亮浮想联翩。

  每当太阳从西边落下时,在天的另一边,月亮就升起来了,喜盈盈地看着我们。刚刚升起的月亮有一些发红,像一个不太亮的大红灯笼。月亮升上了夜空,就换下了红衣裳,穿上了绿裙子,看上去绿莹莹的,像一块翡翠,明亮地挂在夜空中。看,那皎洁的月色,朦朦胧胧的,月光如水,从天上直泻下来,像一道道瀑布。星星正在和云朵玩捉迷藏的游戏,月亮也与他们玩耍起来,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看着月亮,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与月亮相似的美好形象。那月亮不就是一个彩色的皮球吗?孩子们一定喜欢这个变幻着色彩的皮球,也许是他们拍到地面上又弹了起来,就飞到了夜空上,就成了美丽的月亮。夜空中的月亮还像一个大玉盘,这个玉盘是王母娘娘的吗?再一看,圆月还像一颗大珍珠,荧光闪闪,在珠宝商店里,我看到过很多美丽的珍珠,可是月亮这颗珍珠要大得多,明亮无比。当夜空中出现了一弯月牙,这弯弯的月亮就像一条小船夜空中自由地荡漾……

  再看看月亮,我就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古时候,神仙给了两颗仙丹,嫦娥和他的丈夫一人一个,神仙说吃了这仙丹能够长生不老。嫦娥一高兴把两颗仙丹全吃了,接着就感到浑身轻飘飘的,变成了神仙,就抱着她的玉兔飞到了月亮上去。嫦娥在月宫里跳舞,玉兔则在桂树下捣药……我真想飞到月亮上去,希望有一天,我也来到月宫,去看玉兔捣药,和嫦娥一起跳舞。

  大家不觉得月亮还像一块月饼吗?提到月饼,我就想到了中秋节。每年中秋节,我们都会一起坐在外面,边吃月饼边赏月,别提心情又多高兴了。

  月亮是美丽的,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思。在遐想中,我觉得月亮更加美丽了。

  盼望着,盼望着,八月十五终于来了。

  月亮在今夜显得格外美丽,仿佛像一块玉盘挂在空中,光温柔而皎洁,月高雅而朦胧,给人一种平安和谐的气息。

  云儿轻悠地在她的身旁飘动,与月光作伴。风一吹,云娃娃似乎在与月儿玩耍,从左转到右,从上飘到下。我们坐在花园里,一边细细品尝着月饼,一边抬头欣赏着这壮丽、迷人的月亮。

  再看看那些美丽、散发着香气的花朵儿,一个个都熟睡着,似乎怎样也叫不醒,它们的睡姿如此美丽。各式各样的、低着小脑袋的、夜中开放的,都比不过这圣洁的月亮。看着那令人着迷的月亮,我想起了古代作家(诗人)苏轼的一首诗——水调歌头。在这平静的夜晚,的确有几分同感。

  过了一会,天上的云娃娃藏起来了,天空中美丽的星星露出了亮晶晶的眼睛,时不时地还眨眨眼,呼朋引伴地闪烁着,引来了好多好多的小伙伴,它们和月亮闹着、吵着,铺满了整个天空。望着望着这美丽的星空,我想起了住在月球的嫦娥姐姐,月亮有星星作伴,那她是否特别孤独?不必担心!嫦娥姐姐可以和她心爱的玉兔和桂花树一起过中秋节。她俯视人间,人们快乐地过着节,也一定不会感到寂寞了。她在看什么看得如此开心

  不错,她在看我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有些人正守着电视、捧着月饼,观看着中秋节联欢晚会;有些人去街上玩耍、吃美食、买商品、观看家乡的美景;有些人去公园观看各式各样、有创意、奇思妙想的花灯。在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我想,这个时候应该也有很多人在欣赏最好看的黄梅戏吧!

  那些还在加班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时间像我们这样愉快地过中秋节,但是,他们一看到窗外皎洁美丽的月亮,一定也很开心吧!

  月亮可以代表很多的东西,月亮像穿着纱衣的姑娘,在天上跳着圣洁、高雅的舞蹈。

  月亮像和蔼可亲的年轻阿姨,让我们在月圆之夜过得开心,让加班的人们心情更舒畅。

  月亮还像一位细心的老师,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的含义……

  不管怎样,月亮总是那么圣洁、美丽与和谐。

  我是不是很没用。

  夜,寂静。没有月亮的天空黑洞洞的,像只无形的黑布紧紧的笼罩着这荒凉沉默的大地。“我是不是很没用。”喃喃的重复着,我无法找到另一句话来形容自己了。双脚麻木的向前走着。我不要回去,望着孤寂的黑夜,慢慢的蹲下,不回去了,不要回去了。

  “沙沙-沙沙-”那声音越来越近了。我朝哪儿望去:那人大约有三十来岁,好像是小区里专门扫地的阿姨。只见她长发盘起,几缕发丝垂落。背躬着,手握着扫帚而摆动着。她似乎没有意料到有人会挡住了她的去路,便朝我看来。她的容貌也看的清楚,额头上的几道沟壑下一双不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霸占着整张脸的五分之一,下面厚厚的嘴唇微微干裂。我想,即使在神奇的魔法也无法再将她变成仙女,而在她不远的地方,那肮脏的垃圾车停在那儿,总感觉蚊子在上面盘旋着,还跳起了舞。我皱了皱眉。

  一只粗糙的大手朝我伸来,我看着她,她的嘴角微微向上扬起,给人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但在那小小的眼睛中,我感受到了温暖,令人不自觉的沦陷。我鬼使神差的将手放在她的手心,意料之中的坑坑洼洼,她把我拉起。

  “怎么不回家呢?”

  “我不敢回去,我考的很差。”在那和蔼的语气中,我不禁向她说起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我,我是不是很没用,他们都考的很好。”

  “傻瓜,就这样不敢回家了吗?父母不是为了你的成绩,他们只是希望你以后生活的更好。我没啥文化,但是我是一位母亲,你这么晚还不回家,会让他们担心的。”

  我呆呆的望着她,在她的眼中我看到了母爱的光辉,那么晶莹,那么闪亮,连太阳在它面前都会变的暗淡无光。在那眼中,我感到惭愧,感到无地自容,觉得自己是那么卑微。

  看着她拖着垃圾车朝前走去,我飞快的向家跑去,嘴里叫喊着“妈妈!”

  那一刻,月亮出来了。

  我不知自己在窗前坐了多久,只知太阳已落下,月亮已升起。我无暇顾及这些,仍回想着这次考试。老师念分数时,我的心跳得厉害,越是害怕的事越逃脱不了。我不敢正视老师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不敢听那可怜兮兮的分数,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多少天来努力的成绩,但我不得不信,那可怜的分数就摆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失败了。

  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桌面上,映得我的脸色发白。我想起了父母,此时也许还在辛勤的劳作;想起了父母起早贪黑干活的身影,那样瘦小;想起了父母那在太阳底下晒得发黑的脸,无情的岁月在他们额上刻下了条条皱纹,还有那皲裂的双手;想起每次临行前父母关切的话语、期待的双腿;想起了关心她的一切人。如今……我觉得愧对他们的关心。

  窗外,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窗内,依旧如故。痛苦的回忆,让我感到太累了。我抬起头,想让大脑舒展一下。突然,一个高大笔直的形象闯入我的眼帘。我定睛再看,原来是窗外那棵白杨,那棵曾在一次次在风雪袭击后,顽强生存下来的白杨,它比以前更高,更直了。我突然又想到居里夫人、爱迪生、威灵顿将军……一阵冷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打了一个冷战,脑子清醒了许多:不,我决不能退却,我要夺回过去那曾属于我的第一。失败只代表昨天,只能意味着过去,过去的一切只能化作零,我要重新开始,以新的姿态面对失败,迎接下次挑战。

  满脸的泪水化作一股神奇的力量,涌入我的全身,我拉亮了灯,宿舍一下温暖了许多。我看着被泪水浸湿的试卷,擦干泪水,握起笔,开始认真总结,寻找失败的原因……我要让这次失败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拓展阅读】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自《诗经陈风》中发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咏叹开始,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最早的有名可查的咏月诗人,要推屈原。他在《天问》中问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意思是问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从此,清光无限的月华常常辉映着诗人多情的双眼,盈虚如彼的月亮常常出没于古代的诗篇。到汉魏六朝,月更成为诗文歌赋的直接描写对象。南朝周祗《月赋》中的月被赋予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审美内涵,谢庄《月赋》中秋月的纯净之美在山水的背景中得到更生动的体现。而陶渊明《闲情赋》中“月媚景于云端”,不但写出月的自身之美,还写出月为世间景物增添美感。

  一代枭雄曹操,对月也情有独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他对人才的渴盼,犹如月升月落;他对人才的倾慕,犹如众星望月。于是他对人才发出了深情的呼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处奔走的贤才名士呀,哪里才是你们的用武之地?充分表达了作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宽广胸襟。

  古诗人对月痴爱者,莫过李白。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有430多首提到了月。在这些众多的月亮意象中,有静态之月:如清月、明月、圆月、残月……有动态之月:如月出、月涌、月升、月落、月圆、月亏……有不同时间的月:古月、今月、春月、秋月、冬月、夕月、晓月……有不同地点的月:松月、萝月、林月、江月、海月、山月……也有各种形态的月:玉盘、玉轮、玉镜、玉环、玉钩、玉弓……他借月进行自然与人情的互释、内心与外界的沟通,赋予月亮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哲理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他望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言的思念在俯仰之间,月光剪影出思乡的绝唱。他念月:“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东山的明月落向何方,东山的白云飘向哪里?正是他归去来兮的矛盾心理。他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通过“人、月”的反复对照,从生命观念开拓庄重的宇宙意识。他呼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他揽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在飞动健劲的形象中,看到诗人对高洁理想的向往追求。他邀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伴他饮、伴他歌、伴他舞,明月是他的挚友,是他的知音。他留月:“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月不可留却要“长留”,月挂不住偏用“松”挂,突出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他寄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与“君”的心灵都如明月般光洁,“我”与“君”的友谊就像皓月样永久。他赊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在洞庭湖边跟月亮商量先赊点月光,然后拿这点月光上白云边买酒喝。他买月:“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这不止是对金钱社会的嘲弄,更宣告明月无私的高尚品格。他还摩月,“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辞月,“弯弓辞汉月,插羽普轨骄。”梦月,“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步月,“醉起步秋月,鸟还人亦稀。”泛月,“轻船泛月随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他乘月而去,“耐可乘明月,香花上酒船。”引月而来,“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就是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或心仪的美女,都以明月取名或寄托。据《李翰林集序》记载:“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李白的乐府诗《相逢行》,写得非常香艳,其中“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是形容这个漂亮的女孩子好像云中的月亮。天空因明月而生辉,诗坛因李白而辉煌。“酒入豪肠/七分化作冰冷的月光/剩下的三分啸作剑气/绣口一出/就是半个盛唐。”这是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在漫长艰辛的旅途上,在寂寞孤独的岁月里,唯有明月安慰着李白那颗伟大而孤寂的心灵,守望着那方浪漫而敏感的家园。

  除了李白,写月影响较大的还有苏轼。在他的笔下,月同样千姿百态、佳趣无穷。在他的作品中,描绘了思念的月,亘古长空的月,皎洁如霜的月,残缺的月,凄迷的月……如黄昏的月“思檐初挂弯弯月”;窗前的月“壁月琼枝,明月窥人”;春夜之月“淡月朦胧”;秋末之月“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泛舟观月“对酒卷帘邀明月”;失意观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眺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更多地表达了苏轼对理想的追求:“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名写自然之景,实把月当作理想的化身。“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写澄清月色,抒高洁情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叹人生如梦,引明月为知己。“扶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变成作者终身追求的理想化身。如果讲李白对月的观赏是近距离的观照,那么苏轼笔下的月是远距离的审美。与李白的浪漫热烈相比,苏轼更多的是现实与冷静。《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对月亮进行了极具个性化的描写,浸透了他独特的生命感受和人生思考。所以李白的月纯美,苏轼的月冷艳;李白的月代表空灵飘逸的人生理想,苏轼的月代表清醒的人生体悟。通过两位诗人的写月,我们也可以看出两个朝代诗歌的不同风范:宋诗比冷静。唐诗对生活是更多的投入,宋诗相对独立于现实之上;唐诗对社会洋溢着浓挚的热情,而宋诗对人生保持着一股严肃的风格;唐诗多是一种人生的沉醉,宋诗则是对人生的观察和超越。这样,李白的风格源于唐的韵美,苏轼诗风则源于宋的意幽。

  写月诗人中不得不提唐朝的张若虚,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由春、江、花、月、夜五个优美的意象相互交织,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单就“月”这一意象而言,其在诗中竟一共出现了15次。这轮皎洁的明月在月色的变幻中谱写了诗人怎样的浓郁情怀?诗从“江天一色无纤尘”一句开始,由景及情,从大自然景色转到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作者在这一部分中,无论是探索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还是抒发男女相思与离愁别绪,笔端仍处处不离春江、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对大自然奥秘的思索和诘问,是由江月而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是天地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是因江月而生。在抒发离愁别绪、相思之情时,则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以月亮徘徊不前,渲染思妇怀念丈夫的缠绵之情。“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月光的帘卷不去、挥遣不走,形容思妇对游子的相思深情。抒发的感情随着春江的流淌而延伸,随着月升月落而起伏变化。月夜的清丽和抒情的缠绵,春江的悠长和思绪的邈远。正由于此,才使这首诗亦情亦景,情景交融;亦真亦幻,真幻相映,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受到了历代读者的喜爱。

  古人写月的诗文何止成百上千首,我们只是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相离”,是爱的呼唤;“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是爱的深思。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是爱情的见证;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是孤独的伴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是对杜甫的慰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苏轼的怅惘。

  明月向来就承载着太多人的期盼,也承载着太多人的情感。因为月亮的永恒、美丽、亲近,所以古代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它的身上,因而生发出许多感人的诗句,其中表现乡情、亲情、友情、爱情、闲情,无不尽致,最耐玩味。

  (1)《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刍论》

  (2)陈培:《谈谈苏轼笔下的“月”》

  (3)《古人心中的月亮》

关于月亮观察日记

  4月1日星期三晴

  今天晚上约六点二十分时,我望着天空。月亮!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于是我猛地想起了现在是上半月,月亮是在上半夜出现的。月亮朝东面凸出,在天空中位置为西。月亮的光很黯淡也很柔和,它周围的那一小片天空也被照得有些发白。我仔细看月亮发现并不是那种纯白色的,上面有一点点一点点黑色的东西。可惜,我用数码摄象机不能拍下月亮的样子,但那黑色的奇怪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呵!月亮!你真是有无穷的奥妙等着人类去探索啊!

  4月3日星期五晴

  今天是农历初八,听老师说,今天的月亮是只能看到一半的。我立刻走到了我家面朝西的窗子往天上看去,月亮仍象前几天一样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上。我把月亮画了下来:凸面朝东。月亮的光仍是那样皎洁,只能看到一半,象一只玉西瓜——可不要被天狗吃了呀!呵呵!开个玩笑!我看着窗外的月亮,赶紧来到电脑桌前查阅了相关资料,以便对初八的月亮更了解,得知这是由月球的公转和自转而产生的现象。并且,它的公转和自转都是自西向东的。然而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是平均每天推迟50分钟的——呀!我一拍脑门。难怪我这几天发现,月亮不仅升起的时间晚了,而且我在与前一天的同一时间观察的时候,月亮的位置会变呢!噢!月亮真奇妙啊!

  4月5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初十啦!都说十五的月亮又圆又美,但是在我看来,初十的月亮也够美的啦!你瞧——恩?哎呀!今天的月亮又向东方偏移了一点儿!月亮现在已经成瓜子状,月亮的两头有些尖,但很亮,仍是那种恬淡的美。当我站在我家门前的健身公园里再次看月亮时,我更觉得月亮象一块玉做的鹅卵石。真的!只不过,这块鹅卵石高高地挂在天上——哦!月亮!你多么神秘!你的变化又是多么的有趣!

  4月6日星期一阴

  再过四天就是十五了!天啊!——我是在为圆月的即将到来而兴奋吗?不,我是在为今天晚上——十一的月亮而赶到惊奇。天啊!以前我可从来没有发现过十一月亮的美——线条流畅而优美的鸡蛋状。看!那椭圆的“鸡蛋”镶嵌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发出那一点点柔和的月光……当然,我现在仅站在窗户边看月亮是看不到的了,须探出身子,把头向上仰望,才能看到那群星璀璨中微弱而又皎洁的月光……

  月亮可真是变化多端啊!

  4月10日星期五阴

  “晓庆!快来看看天上的银盘子哟!”坐在阳台上的爸爸大喊了起来。我很奇怪——天上的银盘子?——哦!我明白了!我问爸爸道:“爸爸,今天是不是十五啊?”爸爸很疑惑:“你怎么知道啊?”我笑了,来到了我家阳台上——我家阳台朝东,爸爸坐在那儿刚好能够看到十五的月亮:“我们的科学老师曾经和我们说过,一般来说,十五的月亮最圆,也最象银盘子,叫满月!”爸爸赞赏地点了点头:“恩——真能干!”我又笑笑说:“通过近几天的月亮的观察,我收获不小哩!”接着,我便和爸爸一起坐在阳台上赏月——啊!十五的月亮是多么美好啊!

  4月15日星期三阴

  现在已经是下半月了,俗话说得好:“下下下东东”——下弦月是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在天空中东面出现,并且凸面朝东。前几天因为下半夜根本起不了床,所以一直遗憾没有能观察到下半月的月亮。但今天我下决心,一定要在今天丑时(夜里三点钟)起床观察月亮!我调好了爸爸和我的闹钟(夜里一个人起床我害怕,所以要请爸爸陪同)……

  “丁零零……”闹钟准时在夜里三点钟响了。我晃了晃自己的脑袋,便一骨碌地起身穿好衣服和爸爸一起来到了阳台上看月亮——啊!今夜的月亮凸出的方向变了——凸面朝西(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即画下来的)!这让我有些惊叹!“好回去睡觉了!”爸爸嚷道。为了保持好充足的睡眠,我不得不乖乖回到了床上!哦——月亮你可真麻烦!

  4月19日星期日阴

  今天虽然看不到月亮——(月亮在下半夜出现,爸爸怕影响我的睡眠,不让我半夜起床),但是,这几天的观察已经让我对月亮的变化掌握了一些规律,我推想,今天的月亮是这样的:在天空中的东面,凸面朝西,形状——形状应该象一个C字吧!但是这只是我的推想,毕竟,月相是变化无穷的。呵呵!今天的观察日记就先写到这里吧!

  4月22日星期三晴

  这几天我一直生活在下半夜看不到月亮的遗憾阴影之中。唉,只能靠以前观察月亮的经验和知识来推想下半夜的月亮的样子了——在天空中位置为东,凸面朝西,是一轮美丽的上弦月,发出皎洁的月光,一层银白色的薄纱在夜深静寂无声时悄悄地为沉睡着的大地披上了……

  4月25日星期六晴

  啊!今天是四月初一了,今天是看不见月亮的——初一和三十的晚上是看不见月亮的。是啊!有一句歇后语说得好:三十的晚上盼月亮——没指望。呵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虽然没有月亮,但天空给我的感觉却因为月亮的“消失”而变得孤单,月亮带给我的又是另一种羞涩美……

观察月亮的日记

  今天,我像前几天一样走到阳台上,向天空的四面八方望去。我一下子就看见了在西方的月牙儿。我很兴奋又很惊喜,兴奋的是煎熬了几天,我终于看到了月亮!惊喜的是没想到初三就有月亮了。

  只见那月牙儿黄黄的,弯弯的,细得可爱。月牙儿的光,没有照亮远处的景物,使得远处的景物看也看不清。过了一会,我突然发现月牙儿下降了一些,就像太阳下山一样。确实是这样,因为天空中又多出了几颗星星!看到星星,我很兴奋,因为这是我从记日记开始,第一次见到星星呢!过了一会儿,月亮又下降了一点。这时候,就会有几颗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星星出现在我的眼前。直到月亮彻底没影了,星星们才把天空挤满了。

  看到这满天星星的情景,我不由地感叹到:“真美呀!”星星虽然多,可是只有几颗是很亮的,其它的就像米粒一样,密密麻麻。这时,周围还是一片漆黑,唯有天空是缤纷多彩的。星星们把天空装点得很神秘,很梦幻,很显然今晚它们才是主角!

  今天,我很兴奋,因为我看见了细得可爱的月牙儿和像米粒一样的星星。

日记观察月亮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奶奶去王城广场看月亮,刚开始我们没有找到月亮,到了广场我才发现并不是没有月亮,而是楼房挡住了。

  在广场上我发现,月亮刚刚从乌云中出来的时候,很像台球中的白球,正好,旁边的乌云是三角形的,很像台球的三脚架里放了一个白球。

  圆圆的月亮还像白色的足球,我真想拿下来看看,到底有没有嫦娥和玉兔。我将来要是当了宇航员就可以真的上去看看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月亮日记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我和爸爸坐在漏天阳台上用高倍望远镜观月。

  我看见镜孔中的月亮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月球上面的环形山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因为爸爸在调试望远镜的缘故。)我看见一个巨大的陨石坑,笼罩在月球表面。它就像一颗颗水珠从空中落下来,落在平静的水面溅起的朵朵水花。在月球的阴面,我看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它们三三两两的分布在月球的阴面上,那些陨石坑好像还在微微的移动呢!我想可能是月球的自转引起的吧

  爸爸又换了一个镜头,我从镜头那儿看到月球变成碧绿色的。我很好奇,于是爸爸把镜头拿下来让我看,原来镜头是碧绿色的。爸爸重新装上镜头,我继续观察月球表面,月球上一坑一岩都看的十分清楚。我还看到六个陨石坑排成了勺子一样的形状呢!

  用望远镜观月,我既看到了月球表面奇妙的地形,又看到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通过这次观月,我对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

中学生作文:月亮是有变化

  夏天的夜晚,我喜欢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尤其是月亮。因为它每一天的形状都不同。有时像眉毛,有时像香蕉,有时像小船,有时像一面镜子。

  初一的时候,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初三和初四的时候,月相变成了娥眉月,月亮的外形就像一个少女弯弯的眉毛。初七初八,月相是上弦月,凸面向西,好像一个被吃一大半的月饼一样。十五十六十七的时候,月相是满月,也叫“望”,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好像一个玉盘,这时,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一直凝望着那月亮,好像真的看见了月亮上有一颗桂树,树下还有一只兔子。还有美丽善良的嫦娥在月亮上凝望着我们。我还想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月,玉兔捣药等故事。接着,二十二和二十三,月亮变成了下弦月,形状和上弦月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凸面向东。又过了四五天,月相又变成了峨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叫“残月”。我还发现,遇到阴天、多云或者雨天的时候,也是看不到月亮的。

  月亮真是变化多端啊,真想长大之后,做宇航员,乘坐飞船到月亮上去看一看,真是期待呀。

月亮变化作文

  还没到中秋节,我就早早地与朋友约定到时一块去观月。

  越近中秋节,我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慢。好不容易熬过了上午,挨过了下午,就等待中秋月亮的出现。心急地揣了几个月饼,心想:平时不观月,今天一定要看个够。

  观月的地点选在丰庆公园内。

  蹦进公园大门,噫,今天人还真不少。个个脸上荡漾着节日的喜悦,说着,笑着。我们刻意挑选了一个美丽、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一边吃月饼,一边无边际地闲聊。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我提议:”咱们来寻找月亮吧!“我们便分头去寻月,找了半天也没看见。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朋友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地大喊:”月亮出来了!“顺着他指的方向,人们都把目光投向那一轮淡淡的、轮廓并不清晰的圆盘,周围不远处还有一丝一丝的缥缈的云。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越来越暗淡,月亮越发显得清晰、明亮起来,甚至发出了一丝丝金光,映亮了周边的云彩。可惜好景不长,不知从哪儿飘来一片乌云,瞬间挡住了月亮无私的光芒,天空变得一片漆黑,渐渐地,又仿佛看见了月亮在乌云里穿梭,几分钟后,月亮用力一跃,终于从云端跳了出来。哇,好一个大金盘!月亮仿佛感受到了我们的赞叹,升得越来越高,亮得越来越灿烂,大地如同白昼,四处流光溢彩。真是千山同一月啊!

观察月亮的变化日

  记一

  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如果是大月,初二天黑以后,一弯孤形新月就开始在天西边出现了。那新月活像是飞蛾的眉,所以人称蛾眉月,蛾眉月那淡淡的昏黄的光线是不足以把夜空照亮的。它在天边逗留不到一个小时就渐渐消失了。如果是小月,那就是等到初三晚上,才能看到那纤细的蛾眉新月升落。农谚说:大二,小三儿,月出,一杆儿。就是讲的每月上旬蛾眉月首次出现的时间。

  从蛾眉月出现头一天算起,每过一天,月亮升起的弧度较前一天大约增加15,而它落下的时间也就随之推迟一个小时左右。到每月的初八或初九,天黑时月亮就会升高到中天,落下时间也就推迟到深夜零点左右了。就是说,这时候仅前半夜有月光,后半夜就是月黑天了。农谚说:初八、初九照半夜。就是这个意思,这时候月亮活像一张弓,因此人称上弦月。这张弓一天天拉满,就叫凸月了。凸月到每月十五就变成了满月。初八、初九以后,月亮升起的高度也在向东天边降低,每天降低的弧度是15左右。月落的时间也继续向后半夜推迟。到农历每月十五,月亮降低从东方天边升起,如果是晴朗的仲秋之暮,十五前两天你会看到:太阳还未落下,东方的圆月已经显现了。所以农谚又说:十五,十六,月亮太阳两头露。这期间,通夜都会有月光朗照。第二天早晨,太阳也从东方升起了。西边还挂着一银盘似的圆月。月亮、太阳两头露,也有这个含义。

  十七、十八,天黑摸瞎。这句农谚是说,过了十五、十六,到了十七,十八以后,天黑时就不见月亮了,月亮到什么时候才出来呢?农谚说:二十整整,月出一更。十五日以后,每推进一天,月亮晚出来又约一小时,到每月的二十月,月亮要等到晚上一更才能出来(古时没有钟表,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概是晚上八九点)。每月下旬,月亮出来的时间越来越晚,以至前半夜不见月亮,只有后半夜才能见到月亮,到二十三日那天,月亮到天亮时才能升到中天。因此又有二十二三,天亮月正南的农谚。这时的月亮又像一张弓了,因为正是下旬,所以人称下弦,十五以后的月亮由圆到缺,人们又称它为残月。

观察月亮的变化日记

  家乡的月亮就像是一个调皮、淘气的小朋友,每天不仅仅变一个形状,有时,它还变很多次呢!瞧,它又变了。

  月亮呀月亮,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变了。这不是夸张,是我真的很想对月亮这么说。不信你看。月亮初一的时候像一条线;初二的时候像眉毛一样;初五、初六的时候银镰;初七、初八的时候又像黑夜里起航的小船;初九、初十的时候月亮就像一个月饼被切了一半一样;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就好比玉盘一样圆。

  月亮就像一位魔术师,一会儿圆得像玉盘,一会儿弯得像一把弓,一会儿又像一叶小船,一会儿又像一个苹果被虫子咬了一口,真是变化多端,千姿百态。

  在月亮的映照下,一天奔流的小河也平静了下来。小河里的鱼也冒着头儿在赏月呢!小河边的人们坐在椅子上,连说话的声音也像月亮那样子地温柔、温和。

  我喜欢家乡的月亮。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二年级跳绳优秀日记100个字

四年级观察日记桂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