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兴化介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我的家乡兴化

  我的家乡在兴化乡下,放假,我有幸和爸爸在这个季节到爷爷家,让我看见了老家的一片丰收景象和收割前那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稻田。

  夜晚,秋风柔和地吹着。我托着下巴,坐在爷爷家落英缤纷的台阶上,脑海里回想着一件件在家乡发生的难忘的往事。眼前一束束稻穗晃动着秋天的美丽。秋风轻轻吹过,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金黄的大衣,最令人注目的就是这种收获的稻田了。一片金黄的景象,这是大地多么美丽的五彩地毯啊。这里的风景美得让人惊艳,自然禀赋也好得令人称奇。据爷爷跟我介绍,从开始将秧苗插进泥土,到收获金灿灿的稻谷,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但稻田里的精耕细作和平时的田间管理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大热天下田除草、打药、施肥,到了收割的季节,才会收获一堆堆金黄的希望。

  我想,大自然其实还是很厚爱这个地方的,给了他们温湿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勤劳的人民和无与伦比的美。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稻田。

我的家乡兴化介绍

我爱我的家乡兴化

  “笑望海光月,轻扣板桥霜,微风摇曳竹影,我的梦里水乡……”著名词作家阎肃、作曲家孟庆云为兴化度身定做的歌曲——《梦水乡》,经江苏前线歌舞团的著名女歌手朱虹和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谭晶的先后动情演绎,而传遍大江南北,水乡兴化更是大放光彩,闪耀神州。

  在动听的歌声中,我们领略了水乡兴化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真切感受兴化“鱼米之乡”的独特魅力和兴化百姓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兴化地处江淮之间、苏北里下河腹部。东邻大丰、东台,南接姜堰、江都,西与高邮、宝应毗邻,北与盐城隔界河相望。面积之大,位居泰州市第一,全省排列第四。它是个典型的鱼米之乡,物产富饶,民风淳朴。

  我的故乡兴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南荡出土的部分文物考证,境内的人类生存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战国时代楚国上柱国昭阳封地,称楚水、昭阳。五代时设县。讫今是为县级市。自古昭阳好避兵,是大泽之中的桃花源。有诗云:“故园依稀梦里,楚水清澈屏中。天涯比邻咫尺,过去未来情浓。”

  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杰,名闻遐迩。他们中有明代三任宰辅高谷、李春芳、吴甡,“杨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李鱓,“后七子”之一文学家宗臣,著名文艺理论家、“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经学家、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国学大师李详,江淮名医赵海仙等。近代,从这里走出去的学者还有生物学家李继侗、化学家纽经义、地理学家李春芬等。更有许多名家与古城兴化结下不解之缘。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任兴化县令。兴化有生祠。孔尚任,清朝山东人,时任水利官员,因公常驻兴化。居城北拱极台写作名著《桃花扇》。魏源,湖南邵阳人,时任兴化县令,著《海国图志》。

  水乡兴化风光如画:千岛菜花节的成功举办,引来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来此度假观光摄影。全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林——李中镇水上森林公园,更是大都市人回归自然休闲的好去处,她成了一个天然氧吧。这片人工生态林面积1500亩,采用林垛沟鱼的立体模式,水杉、池杉参天,树梢益鸟欢聚,沟内鱼儿跳跃,林内一片生机。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山喜等在此筑巢生息。林中鸟平时有3万多只,最多时有6万多只。黄昏时分,百鸟归巢,遮天蔽日,景象蔚为壮观。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这里游人如织。

  还有不少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景点。如兴化拱极台,施耐庵陵园,四牌楼等等,不可胜数。

  “绿色兴化,扬帆远航,新崭崭的面貌,实在在的小康,奋举勤劳,双手点燃朝霞,托出兴旺富强。”我惟有在歌声中祝福我的故乡,祝福伟大的祖国!

我爱我的家乡—兴化

  “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荟萃江南秀色,我的甜美故乡……”我的家乡是一个一年四季都很美的地方。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兴化可美啦!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但最著名的要数菜花了。走进千垛菜花,你一定会被那美丽的景色而迷倒:微风拂过,油菜花全都动了起来,形成了层层波浪。徜徉在油菜花海中,蝴蝶翩翩起舞,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夏天万亩荷塘是“不二地选”的好处。七月,来到万亩荷塘是最好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小姐们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些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荷花们个个群芳争艳、姿态万千、一尘不染、溢清香远、美不胜收。

  秋天在家看电视,不如去水上森林游玩一番。水上森林树木高大粗壮,空气清新,没有一丝污染。水上森林里还有一些娱乐设施:迷宫、划船……在水上森林划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坐在船上看风景、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冬天,大雪纷飞,八字桥广场美不胜收。枝头上挂满了雪,地上铺满了雪,亭子上覆盖着雪。整个八字桥在雪的映衬下,美丽万分,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就是我那美丽、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兴化作文

  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兴化是我的家乡,它地处长江以北,江苏省中部,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兴化的平均海拔只有2米,那里水网密布,河湖纵横,是名副其实的水乡,俗称锅底洼。

  兴化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有生态福地水上森林,有闻名遐迩的千垛景区,有风景优美的乌巾荡自然风光而千垛自然景区更是享誉全国,有千岛菜花之称。垛田自然景区位于兴化缸顾乡东旺村东侧,形成于750年前,当时水多田少,每当枯水季节,勤劳智慧的兴化人民就将低洼处水中的泥土挖上来,堆积到较高的地方,便形成一个个小岛式的垛田。千百个垛田漂浮于水上,置身其中,如同走入迷宫一样。阳春时节,一朵朵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了,犹如一片片祥云漂在水上;盛夏,垛田中一片碧绿,龙香芋的叶子仿佛一把把雨伞铺天盖地;凉秋,垛田五颜六色,一朵朵菊花香远益清;寒冬,大雪过后,垛田白茫茫的,好似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兴化不仅自然风光绮丽,文化底蕴也是十分深厚。现在就来说说兴化的代表性建筑四牌楼吧!四牌楼是一种四门四柱的亭阁式建筑,它两层重檐,八角飞翘,显得十分庄重典雅。它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430年,曾两次被毁,直到1990年,四牌楼才重见天日。今日重建的四牌楼中悬挂着47块牌匾,其中才步七子就是表彰郑板桥的。郑板桥原名郑燮,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他的诗通俗易懂,脍炙人口。他的书法乱而有序,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他画的兰、竹、石水平一流,尤其是画竹更是技高一筹,罕见对手。郑板桥一生清廉,是有名的清官。

  兴化,你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着广大游客。哦,兴化,我爱你!

故乡兴化 我的故乡作文

  我的故乡兴化,虽然没有海南岛风光优美、特产丰富,却也是一个风景优美、与杭州景色不相上下的鱼米之乡。

  五一节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兴化游玩,看外婆。外婆家在一块三面环水的土地上,我们三人雇了一条小船划了过去。我刚踏上地面,就四处看,一条小河像一条蓝色的丝带,温柔地拥抱着一望无垠的水田,河面上一群白鹅在水面上嬉戏,它们有的把头扎入水中;有的在水面上慢慢游动;还有的用力扇动翅膀,发出一声声欢乐的鸣叫。

  河对岸,有许多花,有杏黄的,雪白的,鲜红的………在绿色的草丛中,这些花变得格外引人注目,彩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流连忘返。水田中,有许多农民在插秧,秧苗像小精灵一样落到水田中,只要一天功夫,大地就多了一片翠绿!

  我爱故乡兴化!

美丽水乡—兴化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兴化人,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而来到了扬州。虽然兴化的经济是比不了扬州的,但依照兴化目前的经济水平来说,在将来,兴化绝对不会逊色于扬州的。兴化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2°40’至3393’,东经119°43’至16’。兴化地处江苏省中部下河腹部地区,它在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经济发展区中心,这可真算是长江中三角州经济发展圈。

  兴化是一个水乡,所以也是著名的商品粮、水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提起这个不禁会让我想起兴化的醉蟹与大闸蟹。我的家乡东边是大丰、东台,南接姜堰、泰州,西与高邮毗邻,北与盐城隔江相望。全市的面积大约为2393、35平方千米,现在人口约为156万人,也可以算是多人口地区了。兴化的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雨水充沛,气候温和且四季明朗。真的,兴化的水确实很多。特别是站在桥头,望着下面的湖,那种感觉无法比拟。兴化的独特优势应该是“河”了吧!正是因为这种优势,使兴化的船业有很大的发展,从而也使得兴化的对外贸易愈来愈发达,就像那些沿海地区,经济越来越发达,这应该都归功于交通的便利。

  如果我的家乡能够好好的利用这个优势,那么兴化的经济将会变的很好。现在许多人都跑出去做生意,其实没必要,在兴化本地做不是很好吗?可以依靠生产水产品,我自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要因地制宜,由水来做生意,挣钱很容易。用水来养些特色水产品,如鱼呀,虾呀,蟹呀之类的,这里温度适宜,比较湿润,算是对养殖很有益吧另外,再种植些瓜果蔬菜的也行。但是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质量已远远不如以前了。

  听老一辈的人说,小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去河里捉鱼捉虾,那河水很清澈,他们还会直接饮用。他们从来不会往河里排放污水或扔垃圾,他们会在河里洗衣服,那种生活想想是多么惬意,我们这辈人是看不到了。现在靠近河边的人家总是把垃圾往河里扔,也有人会用含磷的洗衣粉洗衣服,水质变得越来越来差,水变的很浑浊。用碗舀起一碗水,也要沉淀的好久,一眼望去湖水真的好脏。为了兴化的将来,我想作为兴化人,应该要很果断的尽力去保护家乡的环境。兴化的历史悠久,据考证,许多年前人类在这里生活劳动,繁衍生息,这里还有过“汉唐古都,淮南名郡”的美称。兴化是江苏省的历史名城,曾经有许多的名人从这里走出去,例如《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还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另外还有中国“黑格尔”之称的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清代光绪帝的老师—刘熙载。

  目前,兴化正在努力发展历史文化,也与现代相交辉。最近新建好的古街(在郑板桥纪念馆的附近),另外不得不提起兴化的四牌楼,一个像亭子的地方,上面(内部的上面)悬挂着47块81人次。书体各有风格,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我认为目前在国内也十分罕见。兴化的旅游业也是很值得一提的。乌巾荡公园,拱极台,沧浪河等地,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和全国最大的水上罗刹上方寺便是广大人民的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另外,兴化的油菜花田更能让你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千岛菜花目前已被评为全国的一,这种美景我们怎能错过。兴化的水产品很丰富,我们那有句话说得好来兴化能干啥,来的就吃鱼蟹虾。这足以体现我们兴化的水乡

我的家乡江苏兴化

  “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荟萃江南秀色,我的甜美故乡……”唱起这首歌,我的脑海里就涌出家乡独有的景色:千垛菜花。

  我的家乡在江苏兴化,之所以叫千垛菜花是因为以前农民们在水中取土堆田,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个湖中小岛。每年的三四月份那一片片黄灿灿的菜花竞相开放。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直叫,好像也在赞美这菜花。我一走进花丛,啊,好香!闭着眼睛,闻着这花香,我也好像是一朵油花菜,随着风轻轻晃动着优美的身姿。看到这里,我想到一首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好美的景色,好美的诗,令人陶醉!所以每年的千垛菜花节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妈妈也会带着我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呼吸着甜美的空气。

  我的家乡,不仅仅只有菜花,还有有着“天然氧吧”之称的李中水上森林,那里也是鸟类的天堂。清晨,呼吸着新鲜空气,听着鸟鸣,仿佛仙境一般。

  我的家乡,不仅是景色优美,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河蟹之乡”。每年到了秋天,兴化有名的“红膏大闸蟹”就上市了。“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是红膏蟹独有的特点。有次妈妈买回来放锅上一煮,那香气,别提多诱人了。掰开蟹盖,蟹黄晶莹红润,脂膏丰满纯正,咬上一口,鲜香溢甜,可好吃呢!

  说了这么多,小伙伴们是不是也想来看一看,尝一尝呢?我会在这座江南水乡欢迎大家的到来哦!

我的家乡之兴化

  慢慢地,静静地。我们走出了学校,走进小桥,走过街道,路人抬起头来,把我们的旗帜瞧,不错,蓝底红字:板桥初级中学,我们用欢愉的眼神告诉他们:我们是有根的板桥人!——题记

  四牌楼前,我们停下了。面对这四脚朝天顶天立地,却又不失内涵的"世纪老人,仅用肉眼看到的是沧桑,是尘封,几经历历史变乱但却不失儒雅的四攒坊,仅用内心来表达的是崇仰,崇仰,崇仰!47块牌匾整齐立于亭内,开科第一,忠孝同胞,五朝元老,育天下才。我轻声读着,感受着历史的变革与精道的书法灵魂。

  五朝元老,为明朝谨身殿大学士相同高谷而立,高谷曾历事成祖,宣宗,仁宗,英宗,景宗五朝,所以称为五朝元老;中原才子,为明朝宪副宗臣立,宗臣是嘉靖二十九进士,屡任京宫。因病休假归里,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东海贤人,为明朝哲学家韩贞立,韩贞祖辈以烧窑为业。他心慕圣人之学,曾拜泰州学派哲学家王艮为师。虽家庭贫乏,但不以为苦,仍热心周济别人,人称乐吾先生。韩贞的乐于助人,继承了我国以德为本的优良传统。而乐于助人岂不是德所在,为何而不为呢

  凝望着四牌楼前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房子,还有巍巍而崛的八字桥,幽幽伸向远方的石子小路亭台楼阁,一草一木,不论凝固了多少世俗气息,都改变不了那古色,悠远的历史味道。熙来攘往的人群,或立或坐,都在思索,追求,在这里,我们的心是纯粹的,是安详的,我们在追溯漫漫历史的伟大足迹!

  或许是继承了板桥人就应具备的坚持不懈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素质。我们又来到了朝阳十二景之一的玄武灵台。

  玄武灵台又称拱极台,拱极台高为九米,加上城墙内侧,原有都市的夯实的土城泥土,使城墙顶宽达4米,底宽达12米,站在这座古代的高层建筑下面,正是感慨万千,除了慨叹自己的渺小外,也更为敬佩古代人名的智慧结晶。

  随着人流,我登上了玄武灵台的台阶,台阶层层叠叠,别有一番韵味。似乎是揭示了兴化斑驳的历史和历史长空外,古代人民的灿烂的智慧结晶。风儿吹动着我的秀发,我的脸颊迎面而来的是昭阳书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抚摩历史长墙,我问清风,我问流水,你在暗示我什么

  转身,是楼台亭阁的依城傍水,是参天大树的遮天盖地,是幽幽小路的曲曲伸伸,是美丽华江园的柔美安静

  尘封的历史变革,它,是永恒的。美丽的风景是否依存?碧波荡漾,湖水波光粼粼,翻涌着历史洪涛,照应着楼台,大树,小桥我回过头去,便随慢慢人流下了楼阶。

  望着蓝天下,飘扬的蓝色旗帜,更定格了我的梦想,我的期望,我们是永恒的板桥人!

  综合实践活动结束了吗?结束了吗?我问我自己。对,没有结束,他永远都不会结束,作为板桥人的一分子,我们应手拉手,肩并肩前进,前进。我们为我们的目标前进,前进!追溯板桥人道德品质精神,我们还在努力,努力!

  我爱我的家乡,兴化!

我的家乡—兴化作文

  家乡,是一个五颜六色的调色盘,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家乡,是黑暗中的光明,是沙漠中的绿洲,给我留下了难以破灭的印象。

  从前在家乡,大马路上都是来来往往的自行车,莫不过是电动车、摩托车;可现在,到处是私家车、巴士车。出门时还要注意过往的车辆,谨防出现交通事故。门口的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跳绳、毽子变成了电子玩具,黑白电视机变成了高清影院,粘鞋的泥巴路变成了崭新的公路……啊,家乡的变化多大啊!现在的兴化不是那个穷乡僻壤的小镇,而是正在“变身”成为繁华都市。如今的郑板桥故居、水上森林风景区、缸顾油菜花风景区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旅游景点,各地的旅客们也接二连三的来我们兴化旅游。我为我是兴化人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我从小就是在兴化长大的,所以对兴化的人土风情也颇为了解。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游览兴化的景物,像:郑板桥故居、施耐庵陵园等,我不仅知道了这些历史人物,还了解了关于这些人物的历史故事。如: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又名郑燮,字克柔,汉族,江苏泰州兴化人。乃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一生主要住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经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作有《板桥全集》。

  兴化不仅历史名人不少,水产、物产更不少。例如:①兴化河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红膏等特点,肌肉中含10余种氨基酸,壳含大量钙质,富含蟹红素、甲壳素等,营养十分丰富,药用价值多功能。②兴化青虾个体大,品质纯正,体色为青蓝色并伴有棕绿色斑纹,体表光洁半透明,身体分20节,全身覆盖甲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钙、铁、维生素、硫胺素、桔黄素、尼克酸、细胞色素C和肌酸酐等,甲壳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和蛋白质,兴化青虾除鲜活供应食用,还可加工成冻青虾、剪须虾、冻虾仁、虾籽、虾籽酱等名牌加工产品呢!③沙沟大鱼圆风味独特,别的地方则叫鱼丸子,鱼丸子细小如弹丸;说沙沟大鱼圆之大,在油锅里大如乒乓球般,盛在碗里色泽金黄,圆圆滚滚,里面肉色雪白,挟在筷子上是长的,掉在桌上是扁的,吃在嘴里是烫的,鲜嫩爽口,油而不腻,暖在心窝。④米甜酒,又名糯米浆酒,历史悠久1852年县志上即有记载:“甜酒,其味淡,配烧酒乃适口。”1931年兴化县续志载:“实业糟坊,县境内有七十余家均集东北乡镇,酿酒多以米、麦……原料,总名曰土酒,其以糯米酿造者曰浆酒。”兴化米甜酒是选用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辅以陈酿米烧酒发酵而成的。⑤被誉为兴化安丰一绝的三腊菜历史悠久。相传600多年前,文学巨匠施耐庵在兴化安丰、草堰一带采风、撰写《水浒传》时,其餐桌上常有的一道佐菜就叫三腊菜。三腊菜以野麻菜为主要原料,具有开胃通气、驱寒止痛之功效。几百年来,到了腊月,安丰不少人家都要做一些三腊菜。除自家食用外,还馈赠亲友,三腊菜的名气渐渐传遍大江南北。

  听了我的这些介绍,你一定也动心了吧,那就赶快到我们兴化来游览名胜古迹,品尝兴化的螃蟹、鱼圆,三腊菜等美味食物。我一定会当你们的导游,为你们细细讲解兴化著名的风景,不要错过哦!

我的家乡兴化

  我的家乡在兴化,那里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清晨,人们还没睡醒就听见公鸡在啼叫了。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就像蓝色手帕上绣着几朵盛开的白玉兰。这里的房子四面环水,犹如一条透明的蓝绸子,又像一面硕大的银镜。一阵微风吹过,湖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湖水清澈见底,站在岸边就能看到鱼儿在湖里游来游去,好不自在!有的在开心地享用着嫩绿的水草;有的鱼儿很是调皮,正在水底追逐打闹;还有的静静地躲在水草下,仰望着碧蓝的天空,遐想着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好一副甜美的图画啊!

  一只小木船徐徐划来,原来是渔夫正在捕鱼,只见大网里鱼儿在乱蹦乱跳着,可爱极了!

  “突突突”咦?什么声音?闻声望去,是一艘大铁皮轮船在湖面上行驶。我们这儿的轮船大多数是用来装鱼、虾、蟹等水产品运到各大城市销售的。这一定是渔民们最开心的时候。

  湖的左边是一块块“田”字形的稻田。放眼望去,金灿灿的稻子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一颗颗饱满的稻穗压得稻秆抬不起头。一阵秋风吹来,掀起了一层层稻浪,那“沙沙沙”的稻浪声。是在向人民汇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们这还有著名的游玩景点,“千岛菜花”:每年油菜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欣赏油菜花。还有“水上森林”,那里的树木苍翠欲滴,还有各种鸟儿在枝头上筑巢安家,养育后代。真是景色迷人,而且都是原生态哦!

  听了我的介绍,觉得我的家乡——“鱼米之乡”美吗?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做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书架看书支架

我的书架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