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的三个分论点和举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谈谈舍与得

  何为舍得?有舍方有得。但是,舍总得有个量度才行。

  易牙为了得到主子的重用竟然毫不犹豫地蒸了儿子给主子齐桓公吃。虽然之后齐桓公看到了他的“忠心”,也确实一直很器重他,但是他也却因此抛弃了骨肉亲情,也削减了儿子及妻子对他的敬重。然而他又真正的到了什么吗?升官发财,高官俸禄?难道齐桓公真就打心底里看重他吗?齐桓公哪里会不懂得一个连儿子都舍得杀掉的人还会对谁忠心。而且,就算易牙他再怎么狠心恶毒,在那日落黄昏,凉风袭来的时候,他也会略感悲痛和悔恨吧!

  历史上有懂舍得的人,都是毅然决然的“大方人”乐羊自己吃儿子的肉羹,吴起杀妻,吕不为用妻妾施美人计,竖刀阉割自己这些英雄豪杰怎么就不懂得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爱情,达人性及人格的尊严,高尚?也许,这些他们都懂。可是为了做官,为了坐稳那把官椅,对于他们来说丢掉这一切也是不足为惜的。

  可是当现代作家朱自清无米下锅的时候,他也一直去领那美国运来的救赎粮直到他被活活饿死。作为一个知荣耻的中国男儿,他也深刻的明白自己是不能为那五斗米折腰,因小失大的,他不允许自己扔掉骨气而苟活于世,他舍弃不起这么大一份国耻,所以他宁愿丢弃自己的生命。

  无论是近现代,还是在远古,懂舍与得的人并非是屈指可数的。陶渊明身居五柳,他舍弃了黑暗的官场,却得到了自由闲适;屈原纵身投下尼罗河,他舍弃了苟活于世,得到了世人的赞许;谭嗣同为国捐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舍弃的是无法与得到的相比较的。

  舍弃,并不是要灭人性;获得,也并非指钱物。关键在于两个字值得!

舍与得的三个分论点和举例

舍得与失去

  对我来说,“舍”是控制欲望和要有坚定的意念。而“得”就是经过一番努力所得到的收获或奖励,这两者互相对应、缺一不可。

  记得曾经有一次,妈妈考验我们兄妹俩不喝饮料一个月,就可以获得一百元的奖金。我们不喝饮料一个月就是“舍”,虽然要一个月不喝饮料很难受;可是只要忍过一个月,我们就可以拿到一百块钱了,这就是“得”。虽然在舍的时候很痛苦,偶而还会有欲望要控制自己,但只要想着:“我不能被欲望控制,只剩下几天而已,再忍耐一下就好了。”这样子想就没问题了!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住,最后一定会成功的。在得的时候会觉得特别快乐,因为也许会得到更好吃的东西或是想要的东西,可是你在得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贪心,你也许会因为你的贪心而失去这项东西。

  我觉得舍就像是一种考验,让自己选择舍或是得,有的时候必须先舍弃一些东西,才有可能会得到更大的收获。有的时候该舍就要舍,不该舍的时候就不要舍;要舍不舍是要看当时的情况来做决定,不然该舍的时候不舍,不该舍的时候却又舍去了,那样做反而会失去机会而吃亏的哟!

  虽然得是一件好事,可是不要一直拼命舍,到最后连能舍的东西都没了,这样反而就惨了喔!

舍,得

  舍,得,这两个字,来来往往,在人们心中流转千年。

  舍得,不仅仅是金钱的得或失,还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不仅仅是友谊的得或失,而是一种做人的艺术。舍与得,恰似冰与火,又似阴与阳,是既统一而又相对的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你若要成功,就要把握舍与得的尺度与机理,因为,人生不过百年,但也不过是一得一失的重复。

  某日,一铁公鸡成了暴发户,光芒四射的一百万人民币到了手上,周围的人都劝他放到银行去,抑或是投资到基金会去,可是不,他左思右想:万一银行倒闭了怎么办,银行被人抢了怎么办?投资去么?基金会把钱吞了怎么办?于是苦思冥想,出了最终方案——把钱全都送到海岛上去!

  不出所料,悲剧发生了,满载着金银的船禁不住大海疯狗一般的撕咬,破了一个大洞,船长劝他把钱丢下,逃命要紧。可是不,“不,”他说,“我要跟钱在一起,哪怕要沉入海底也一样!”于是,就这样,他跟锚一样重的钱币,一起沉入了海底,而他是自愿的,这是因为他不懂得,有舍才有得,金钱可以再赚,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譬如在巴勒斯坦,有两个同源同宗的湖,一个湖名为加勒利亚,另一个即是死海。不同的是,前者懂得舍与得,懂得把吞进去的水吐出去,所以湖水清澈干净,四周生机勃勃一片;后者只懂得得,而不懂得舍去,不懂得舍去先前得到的水,只知道一味的吞吃,不懂得吐出,所以湖边寸草不生,了无生气。让水流动,方得一方清澈,这便是流水不腐的道理,万年以来,哪一座湖不遵循这一道理。所以,有舍才有得,只有舍去,方能得到。

  某座面积不大、坐落在赤道上的小岛上,有一群贪婪的猴子,总是抢夺当地居民的粮食、糖吃。村民无奈,于是把一些糖、稻米装进一个广口但瓶颈细小的大钢瓶子里,猴子把手塞进瓶子里够到食物的同时,手也被卡住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愿意放弃,即便是被村民抓住了,也还在拼命地抓着食物。于是一只只猴子就这样抓进了笼子里,然而它们的同伴看见了却依然不心有余悸,依然不改贪婪的本性,继续一只只不停地被送进笼子里。就这样,岛上的猴慢慢地绝迹了。它们不明白机会也是要舍去的。有时,机会只有一次,但当你无法发挥的时候,请放弃,有舍才有得,人,不仅寻找机会,更要为自己创造机会。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只有舍去,才能得到。

得与舍

  价值——永远无法衡量,世间万事万物的价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她又是一种资源。就如原材料一样,可以转化成万事万物,换言之,任何事物的成本,都是时间。

  人生就是一道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单选题组成的考试。权衡取舍全由自己。

  得到与舍去,也可以说是世间万物形态上的转变,有得到的,就一定会有舍去的。只不过因为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的价值观,舍去的与得到的有时候不一定会被发现。

  世间万事万物,包括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而这些东西的成本,都是时间。

  假设某人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可以用这两小时去和爱人聊天或打两小时零工,得到的东西截然不同,如果聊天,得到的是精神层面的收获,而打工,得到的是物质层面的收获。对于他来说,得到精神收获的同时舍去了物质收获。得到物质收获的同时却舍去了精神收获。说到底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转化。但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简单的例子只是少数,大多数转化过程是错综复杂的一个庞大工程,也许涉及到的人都无法统计,毕竟我们不是以个体存在,存在的是整个社会。因此物质可以交换或给予,精神可以通过书籍电影口传心授等方式交换或给予,但请思考,这些精神与物质最先是由谁创造的?而创造这些东西的人用的时间成本又是多少?创造这些东西的人在交换和给予过程中得到了什么?舍去了什么?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也许会得到成千上万个答案,无所谓对与错,权衡取舍全由自己。

舍与得的

  什么是“舍与得”?所谓的舍与得就是:我不一定要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壁虎遇到危险时,他愿意舍弃他的尾巴,可是换回了他的生命,如同如果我得到一只智能手机,却失去了眼睛的健康减少去了与家人一起聊天的时间。

  有一次,我放弃可以参赛的机会,但可以让同学代替我,我就很开心了!因为人人都有机会!我们要让给人机会!不能自私!也有一位公车司机,让我很感动!因为那时在流行“SARS”,只有那位司机愿意载那些病人,他舍去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他获的大家的赞赏!

  我们人都有缺点就是自私,想要的到一切,以为都是一定的!我们也常常付出,别人也看得见,但不一定付出多少,就要得到多少,当我们付出,没有得到奖励也没关系!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以后一定会有福报的!一个人能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利益他人,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慈悲的表现!但是现在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希望不断的取,不断的得,而且是愈多愈好!我们所说的舍是“当舍则舍”﹑“该舍就舍”,“舍得”-能舍才有得。

  不为私利之舍,不仅利人而且利己。

舍与得

  人世间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主人,也没有永远的主人。事物在取舍之间,自有它的定数。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怎么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巧取豪夺也没用。 有这样一个典故:一个贪财的人背一麻袋金子过河。遇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可他舍不得,却最终舍掉生命。身陷绝境,除自身之外,一样也留不得。想必,这财主一定是守财奴式的土财主,他不懂舍得之道。 事物都既相生相克又相伴相生。在人们想到“得”的时候,很可能是得不到。而俗众不想“舍”的时候,可能已舍去很多了。历史中有很多贪财、贪权、贪色的人,常日里,看似得到了很多,最后却又什么也没得到,不想舍,可最后连自由、性命都舍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不“舍”而不“得”。这道理看似简单,很多时候就是领悟不到。

  “舍得”是一种人生的哲学。舍是一种本领,一种态度,一种境界。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舍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说“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舍与得是对等的,你先舍,然后才能得。一个人只有施予才能获得,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施予。这就是“舍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当然,这种“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丰润,境界的升华。舍得之间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个去琢磨,去感悟。 司马迁舍弃男人的尊严,得到了《史记》千古流传;陶渊明舍弃为“五斗米折腰”,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红岩的英烈们舍弃生命,得到了与青山同在……当然这些都是大“舍”与大“得”,虽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普通人却难以企及。

  “舍”与“得”可以说是一种交易,一种左手对右手的交易,很公平的。怎样“舍”,又怎样“得”?值与不值,在于人们心中的等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等价。常听老人们讲,年轻的时候为了学业、事业,我们舍弃承欢膝下,舍弃与家人团聚,我们觉得值,因为我们得到了学业、事业。但当有一天我们再也没机会承欢膝下、没有机会弥补对家人的亏欠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对当初的选择发出疑问:值吗?多少年来,人就在这样的怪圈中,不断地轮回。 墨子说,贫穷的时候显示出廉洁,富有的时候表现出仁义。再有钱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不要奢望得到占有一切。特别是在物质方面,舍得意味着自己的富有。不是一个人拥有很多才算富有,而是给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舍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个穷人把讨来的饭让给同伴那一刻他就是富人了,正是因为贫穷,他的布施才更有意义。因为这体现了他的心量和胸怀,不像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穷得只剩下金子,人世间的亲情和一切都舍去了,够可怜的。

  人生需要舍得,舍得丰富人生。

  “舍得”,有舍必有得,如今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为何还不释怀。紧握拳头,你什么也没有;摊开双手,你就拥有整个世界。

“舍”与“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舍”与“得”的选择,遇到这种事情你是会选择“得到”还是会选择“舍弃”呢

  我曾经看过一篇短文,叫做《“舍”与“得”》讲述的是一个富豪去做海上生意时,遇到了风暴,海风呼啸,这时,船快要沉下去了,船长大声说:“先生,快扔了黄金吧,不然你会沉下去的”。可是富商没有听着善意的劝告,最后,他抱着属于他的黄金沉下海底,永远的死去了。我读完这个故事,感受到了富翁没有“舍”与“得”这样的心态,他宁可死,也不要舍弃这些黄金,最终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记得有一次元旦,我本来要去公园玩,可是老师发短信说:“今天要上课。”我面入了两难选择,我想出去玩,但是又想到我还要上我最喜欢的课,我心想:“要不然我今天跟老师请一个假,但只是出去玩请假,那爸爸妈妈的钱不就白花了吗?可是这个课是我最喜欢的课,不能因为出去玩,而破坏我对这个课的喜爱之情呀!”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可是最终我选择了去上课,不过,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舍弃了玩的时间,得到许多知识。我很高兴。

  舍得,有舍必有得,只要你拥有这种心态,你会拥有的更多,而你拥有的这些,会让你受益匪浅!

人生中的舍与得

  “舍”是什么?“舍”是舍去自己本来拥有的,或心里想要的。那“得”又是什么?“得”是自己想拥有的东西。我喜欢得,不想舍。但要获得,不能没有舍,俗话说:“有舍才有得。”有时真正舍去了一些东西,反而得到了更好的收获。

  我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和姐姐一直都在学习画画。有一天晚上,爸爸下班回来告诉二姐:“有一个画画比赛,你要不要参加?可是明天就要截止了。”“喔!”低头族的二姐回应了一声。九点时爸爸催促二姐快点画,二姐一小时就圆满完成。在姐姐画的时候,妈妈也鼓励我参加。因为我是矮冬瓜,所以平时九点半就一定要准时上床睡觉,妈妈就让我自己考虑是否参加。我想了一下说:“好!”我全力以赴努力认真的画图,但坏心的瞌睡虫一直爬上我的眼皮,害我都快张不开眼皮,我死命地撑着,舍去宝贵的睡眠时间,硬着头皮画到半夜两点,终于大功告成。

  俗话说:“皇天不负苦心人。”这次的比赛我拿下了小学组的第一名!我快乐的像中了第一特奖的得奖人,三天三夜睡不着觉。我舍去我的睡眠,没想到迎接我的是──奖状和奖金!我以前总觉得“舍”都是不好的,现在我改变了以往的观念。我以为“舍”是一位面恶心善的神,祂不是只让人得到更多物质上想要的东西,祂其实给人们更多的热情、勇气、坚持、努力的信念,要你深刻的去体会。

  “舍”和“得”使我明白付出必有收获,胜利永远属于最艰忍的人。我学会平心静气对待任何事物,再也不斤斤计较了。

  你可能也喜欢:鸭妈妈的自述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生命,这般花开一样憔悴

舍就是得,得就是舍

  最近,我偶然对舍得这个词产生了一些思考,也许是因为多年工作和生活的历练为自己带来许多新的感悟。或许是对自己人生定位的探索,触及灵魂深处,使我不由自主地要重新思索一下舍得的含义。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于明代袁了凡先生所著的《了凡四训,后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相互融合,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步演绎成为一种哲理。舍得在哲学范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

  在现代人眼里舍就是奉献,得是成果。它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人生必然面对的一种选择。

  舍与得是对立的,但从有舍有得角度,它又是统一的,因此舍得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概念。舍是放弃,却成了成因,结出了得的成果,不舍者不得,得必因舍而得。佛经有云: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万物循环往复,世事沧桑变幻,人生沉浮不定,舍得之道贯穿期间,有舍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道理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统一。舍得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

  舍得是一种人生态度,人不到一定的境界,是不会明白舍得两字的真正含义的,要想到达舍得这样的人生境界,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不经过深刻反思也是不可想象的。人的一生往往很多时候都在取舍之间徘徊,在舍得之中成就自己。世上没有绝对的平衡,只有相对的持平。对于舍与得不可求其绝对的均等。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态,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多,而所得的少。而不愿再去付出,其结果使自己步入一个狭隘的小天地,封闭了自己的发展。

  舍得也不是有一些人简单领会的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实惠做法,而是一种舍以己为先、得以德为本的辩证思想。这里的舍,是一种奉献,一种无私的奉献;得是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还有一生爱国的香港慈善家霍英东先生,数十年里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港元,在推动国内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身前身后名。人生百年,不过是一舍一得的重复。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只有这样财富的境界,才能普济天下。其实懂得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有时我们还真需要选择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见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企业的发展没有十全十美的,往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必须舍掉鱼才有可能得到熊掌,所以这时候你必须舍得。该舍的时候一定要舍得去舍,如果舍掉了该舍的就有可能得到的更多,有时候只有把砖抛出去才有可能引出玉,否则你得到的只是一块砖。鱼和熊掌不能兼顾。这就需要企业家要有不舍不得的大智慧。

  人的一生一世,经常面对许多的诱惑与磨难,不得不在舍得面前徘徊彷徨。笔者认为,该舍的就舍,该得就得。舍得之间,和谐之美这样我们的心就不会很累,心不累,生活也就一定轻松,生活一轻松,你就会觉得世间原来是那么的美好,天地之间为你而生存的东西太多太多,你为天地之间的一切也一定会有太多太多的回报啊,只要你舍得!因此,读懂舍得,实践舍得,会使你的人生之花绽放出悠然的、理智的美丽。

舍与得

  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施就是舍,福就是得;有舍才有得;不舍无得,有舍有得。简简单单两个字,却有着人生的深奥义理。

  快考试了,我与姐姐正在努力把这些堆积如山的课本复习完,我却无意中看到哥哥轻松的玩着电脑,叫人好生嫉妒。但考完试,我与姐姐都考到了不错的分数,哥哥的一张张考卷还是惨不忍睹的不及格分数,看哥哥事后垂头丧气的样子,真是自作自受。我和姐姐舍弃了看电视的时间,获得老师的赞赏,这就是先苦后乐;哥哥舍不得放弃他玩电脑的时间,所以没有得到好的收获,这就是先甘后苦。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每次要去爬山时,哥哥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我们去爬山,到了山巅时,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天空,哥哥说:好险我有来。弟弟没有来,所以他没有办法近距离看到自由自在的鸟儿飞翔,弟弟得到的另一种损失,我则见证了舍得两字的因果。

  人类总是贪得无厌,有了还想再有,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住在城市,而且拚出一番事业的叔叔,他总是没办法空出时间回来陪奶奶,他觉得在城市的生活很无趣,所以搬回来乡下耕田陪奶奶,虽然日子不向在城市一样富裕,但是叔叔搬来乡下,得到的是在城市感受不到的亲情与快乐。有舍有得,有得有舍,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舍得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坏的。老师这么告诉我们。我想,人,要懂得割舍,这样才能让生命更美丽、更精采!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孝顺父母的经典故事

保护环境议论文800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