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意生活的名人事例简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以诗意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人生如花,虽然美丽短暂却拥有无比的辉煌;人生如水,虽然透明无瑕却能涵养万物;人生如梦,虽然终为泡影却能任意挥洒;人生如诗,虽然短小精悍却充满诗情画意。人生美妙却,你是否想过悠闲地品味一下人生呢

  ——题记

  与陶潜东篱赏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人生何其快哉!他不慕荣利,不贪图荣华,仅仅摘几朵菊花就可以满足自己的心境,他的心或许是那个时代最清澈的了,他不被世俗的秽气污浊所沾染,心中自有清泉流,他在品味人生,在诗意地生活,而世俗之人却在糟蹋生命,陶渊明的菊花情结或许是前世今生早已注定,所以他能悠然自得的品味人生,享受人生,这样的人生怎能不陶冶出一个一身高洁的伟大诗人呢

  与王维共居辋川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多么美好的景色啊!王维更懂得品味人生,他选择了辋川作为自己的居住地,在这里他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独自坐在窗前,面对辋川的烟雨抚琴吹萧,心中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

  静谧,王维似乎忘记了居庙之时的荣华富贵,他已真正地返朴归真,这种隐士生活让他快乐。在辋川闲品人生远比同世俗同流合污来的舒畅。辋川烟雨因有了王维而富有灵气,王维也从辋川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与李清照泛舟湖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的少年时光何尝不是充满诗情画意?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天真的少女在湖上自在飘荡,这样的场景是多么令人身心愉悦,微风轻拂,荷花飘香,诗人可以毫无目的,伴着夕阳在鸥鸟从飞的湖上游玩,这样的生活让人羡慕,李清照也在品味人生,她不会浪费这样的闲暇时光,她也不愿将自己锁在名利的枷锁里,于是她选择了品味人生,诗意地生活,这样的释怀让她的人生更加漫妙。

  朋友,或许你正处于喧闹之中,或许你正被世俗的污染所侵扰,请放开你的心,闲品人生,诗意生活,让闲适伴你左右,让诗意隋你身旁。

关于诗意生活的名人事例简短

诗意的生活作文

  诗意,是在绵雨霏霏之时泛舟西湖;诗意,是在萤火点点之时穿梭原野;诗意,是在鸟雀相鸣之时烹茶吟诗作对。诗意,是一幅美好景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诗意的生活,是乐观豁达的。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少时锋芒毕露,中年时功成名就,壮年时大难临头,晚年时再创辉煌却又急转直下,黯然离世。可是无论他的一生怎样波折坎坷,他都没有遗失他的那一份乐观豁达。哪怕在乌台诗案他倍受打击,宦海沉浮,历经世事沧桑。但他仍然凭借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就是在这挫折中,他写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等大彻大悟的诗句,呈现出他的超脱坦然,潇洒乐观的心态。他被贬后,由于他身上的那份重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得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百姓造福:在徐州,他带领官员们防洪筑堤;在杭州,他修筑苏堤;在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引用。

  他乐观豁达的心态可见一斑。你说,他的生活不诗意吗

  诗意的生活,是淡泊名利的。

  陶渊明,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享受着那质朴平淡的乡村生活。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亲近劳动人民,与他们一起播种耕作。在这平和而又淳朴的田园生活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他远离尘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超凡脱俗的人格和回顾自然的淡泊名利的心态。

  “花之隐逸者也”,菊花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著称,而陶渊明的品性与菊花有相似之处,故有“陶菊”之称。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象征着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独善其身的高尚节操。

  他淡泊名利的高尚节操令人敬佩。你说,他的生活不诗意吗

  诗意的生活,亦是一种态度。而拥有这种态度的生活,亦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诗意的生活

  我站在黄河边,聆听滔滔江水,倾吐历史尘埃。

  我仰望泰山顶,细看天上白云,写下壮志凌云。

  我登上长城路,眺望大好河山,打捞逝去豪情。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写下多少传世名篇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为五柳先生。他的性格就像他宅边的五棵柳树一样清高。他自幼爱好读书,有远大志向,力图挽救天下苍生。可是世事苍茫,无奈的他只好归隐田园,每天过着“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好一个陶渊明!他是多么旷达,多么高远,就像他喜欢的菊花一样。他曾构建了文人雅士所赞许的桃花源,但他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后,毅然到南山下,寻得了一间茅屋。虽然清贫,可每天自由自在,过着诗意的生活。

  李白,自太白,号青莲居士,他自幼豪放飘逸,喜欢饮酒,他也是想着做官。可是仕途多险。当他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他却大呼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衣飘落,转身离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由此可以看出太白对生活的无奈,但他依然乐观,更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好一个李白!多么浪漫,多么诗意的生活。

  李清照,我国第一位女词人,长相美丽、清秀。小时候便走进了文学的殿堂选择了诗词的道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三言两语就把一个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勾勒了出来。儿时的她,是那么快乐、无忧。可是,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在她的身上。国破、家亡,太多的愁与忧,压在了她柔嫩的肩上,她由衷地感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纵使这样,透出的愁苦也不是那么深。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凄美的意境。

  诗意的生活,是用诗词勾勒,情感描绘的山水画。诗意的生活浪漫、豪放、飘逸。

  我一定能在诗词的篇章中找到属于我的一页,我一定能进入诗意的生活!

诗意人生作文

  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九位文艺女神中,最动人,最有魅力的是诗神缪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星空中,诗的星座是无可争议的冠冕,诗的生命永远青春,不曾老去。

  合理的人生位置,既不靠近钱,又不靠近权,而是靠近灵魂。吟诗颂词,字字珠玑间,无疑是聆听心声,扣撩心弦的。人生自有诗意,有了诗,生命或许不会多些什么,但没有诗,生命总会少些什么。到底是什么,有了才知道。

  诗中有战场,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烈;也是“大漠穷秋塞草肥,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苍凉;是“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成忆辽阳”的思念,也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追悔……

  诗中有田园,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静谧,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朦胧;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平实,也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惊喜;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共居,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处……

  诗中有理想,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军旅情怀;也是“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功名万户侯”的从政愿望;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梦想成真,也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梦想落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也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牺牲……

  诗中有挚爱,是“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决”的坚贞,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钟情;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憧憬,也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盼;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也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的誓语……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生命需要铭记,但总会被忘记,也许诗歌除外,“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善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如是说,“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沉重的阴影……”叶芝在27岁那看对茅德冈发下如此笃定的誓言,过往皆是云烟,也许诗的庄严词的媚惑能给我们留下曾经的回忆,这应是诗人都坚信的吧!

  诗就像我们的梦想,我们不厌其烦地饰之以华美的辞藻、恢宏的志向,瑰丽的想象,诗人往往常伴不幸,因为在这个滚滚红尘中,也许当我们失去所有,只剩梦想时,才会将它重拾。诗人诃客于跌宕中以生命的力量创作而出了不朽的诗篇。留住了情感,最后也留住了自己,所以我们远隔千山万水,听得到他们深沉的意志的回想,那声音仿佛说着:我从未走远,亦即将归来。

  品味诗词,如品珍茗,“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理更为宁静和更少苦难……我坚持认为: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马可·奥勒留《深思录》中这样说道,所谓人生的诗意,即是叩开心扉,挣脱现实的桎梏,再不接受命运的摆布和囹圄,以新的姿态迎接大海和天空,不甘平凡,是诗的真谛。

  生活中总有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缺少了它们无伤大雅,但如果没有的话,生命将失去很多精彩,诗歌亦如意。

  在诗歌的殿堂里,李白的“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高傲令人仰羡,杜甫的“尔曹身与名俱来,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情怀使人憬悟,此外,还有着贺知章“金龟调酒”的潇洒,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李贺“呕心沥血”的苦吟,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豁达……诗人总是多情的,他们也不仅是高高在上,他们也有着贪嗔痴怨怒,这些都毫无意外地流露于他们的诗作中,如柳永秦楼楚馆的浅唱低吟,李商隐的缠绵悱侧的多情,陆游与唐婉的生死绝恋,温庭筠与鱼幼薇的爱恨纠葛……因诗结缘,“佳人基有倾城色,造成情渡有缘人。”诗带来了爱,也引起了恨,然而这一切本与它无关。

  人生自是有诗意,此恨不关风与月。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许诗有时光嬖宠,不曾老去,只在那儿静静地缱绻眷恋,脉脉无言……“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有梦的人生,诗意从不缺席。

诗意地生活美文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旷达的苏轼如此诗意地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的陶潜如此诗意地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狂放的李白如此诗意地生活。如花般万紫千红,人生亦有千种姿态,那么我们又应如何诗意地生活呢

  我若安好,便是晴天。坚守自我,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却没有放弃;坚守自我,丰富的薪水没有阻拦住钱学森回国的步伐;坚守自我,哥白尼实现了天文学中的根本变革“日心说”。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与种种挫折,有的人迷失自我,失去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有人坚信“我若安好,便是晴天”,终诗意地生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远足的旅人不畏惧路上的艰难险阻,因为他的目标是路途的风景;音乐家不畏惧枯燥的练习,因为他的目标是弹出美妙的音符;成功者不畏惧风吹雨打,因为他的目标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二京赋》,受到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而当时的大文学家陆机却认为这简直是个笑话,但左思却矢志不渝,花费整整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这鸿篇巨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意地生活,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物所动。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尽管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着不可逆转的厄运,但他仍热爱生活,独自一人驾船出海,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这位孤独的捕鱼老人在艰难的环境中步履蹒跚,可他仍未放弃希望,仍一如既往的热爱生活,成为生活的主宰者。热爱生活,你才能感受到人间的四月天,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才能诗意地生活。

  如果可以,请坚守自我;如果可以,请为理想而奋斗;如果可以,请热爱生活。这样你才能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诗意地生活。

诗意的生活

  是谁,

  举杯邀月,

  与月对酌;

  是谁,

  舞姿凌乱,

  洋溢洒脱;

  是谁,

  才华横溢,

  学富五车。

  是你!

  青莲居士——李白。

  太白,

  你胸有大志,

  却怀才不遇,

  饮酒千樽,

  你对月倾诉: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太白,

  你漫拂衣袖,

  斗酒千樽,

  挥毫成章,

  你临海高呼:

  长江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壮志未酬,

  你依然风度翩翩;

  官场失意,

  你依然志在四方。

  我明白了,

  生活宁静淡如水,

  不能给人以志傲,

  几经风雨洗礼的波澜,

  生活才孕育着诗意盎然的情调。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隐士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的雅人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诗意人生哲理生活

  李白曾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愁情,苏轼也有“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烦闷,但也有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开朗豁达。诗情如此,都是诗人情感的流露,而我们常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位哲人曾说:“一花的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也有哲人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些至理名言,这些人生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清楚的。

  人生处处有诗意,生活处处有哲理。诗意的人生,在于我们用诗意的心情对待,哲理的生活,在于我们用理性的心理洞悉。

  王维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向人们描绘了一幅清静闲淡的隐士生活图,而我们又何尝没有向往过这样的生活:在身心极度疲惫的时候,我们渴望这样闲适的生活,这不是逃避,只是暂时的休息;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充满了他对爱人深切的思念,而沐浴在爱河中的人,也会偶尔吟涌两首情诗给自己的爱人,不是有人说过吗:在爱情中,谁都可以成为诗人。杜甫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重抒发了爱国之情,而我们虽说不必如此沉重,却也都在内心深处饱含着对国土的爱恋。

  诗中点点滴滴都浸润着生活的滋味,人生中也浸润着诗意。

  有位哲人曾说:“一花一世界”。的确,我们都可以从生活中很微小的地方看到一种哲理,一个奥秘。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可是他不是哲人,他只是从生活中发现了真理,却做出了比哲人更大的贡献。也有哲人曾说:“把你的茶杯倒空,那么你就会快乐。”确实,一个人在生活中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别人的看法塞满了他人生的茶杯,那么他会活得很累,生活中,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我们都不是哲人。一直都很喜欢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一句话深蕴着对待生活、人生的态度:淡泊、宁静。只有以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去对待生活,才会真正懂得生活的含意。能够对生活有如此理性的看法的诸葛亮,他却不是哲人。

  哲理充满着生活的每个逢隙,生活中却无时不在创造哲理。

  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哲人:让诗意的轻风吹润我们的人生,让哲理的阳光浸润我们的生活吧!

诗意的生活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少时锋芒毕露,中年时功成名就,壮年时大难临头,晚年时再创辉煌却又急转直下,黯然离世。可是无论他的一生怎样波折坎坷,他都没有遗失他的那一份乐观豁达。哪怕在乌台诗案他倍受打击,宦海沉浮,历经世事沧桑。但他仍然凭借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就是在这挫折中,他写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等大彻大悟的诗句,呈现出他的超脱坦然,潇洒乐观的心态。他被贬后,由于他身上的那份重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得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百姓造福:在徐州,他带领官员们防洪筑堤;在杭州,他修筑苏堤;在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引用。

  他乐观豁达的心态可见一斑。你说,他的生活不诗意吗

诗意的生活

  夜风拂动,我展羽翼,在历史高空,携憧憬飞翔。倾力寻找诗意的生活。

  是谁,举杯邀月,与月对酌;是谁,舞姿凌乱,洋溢洒脱;是谁,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是你!青莲居士——李白。

  太白,你胸有大志,却怀才不遇,饮酒千樽,你对月倾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太白,你漫拂衣袖,斗酒千樽,挥毫成章,你临海高呼:

  “长江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壮志未酬,你依然风度翩翩;官场失意,你依然志在四方。

  我明白了,生活宁静淡如水,不能给人以志傲,几经风雨洗礼的波澜生活才孕育着诗意盎然的情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雅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夫……

  你,享誉文坛千百年的陶渊明。

  厌倦官场几十载,尽管不能衣锦还乡,但依然风尘仆仆。“乃瞻横宇”你竟,“载兴载奔”轻?之舟遥遥,吹衣之风飘飘,欣欣向荣之木,涓涓始流之泉。你怡然自得,你欣然自足。你登东皋舒啸,你临清流赋诗。你将自己的情给予田园,你将自己的志溶于隐居。

  我明白了,生活宁静淡雅如风,才能吹散迷离思绪,才能荡尽绞乱心愁,才能感悟如诗画意的生活。

  步迷茫,舞彷徨,南唐后主李煜在寂寞冷秋凋碧树时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心凄凉,情亦伤,楚国大臣屈原在滚滚而逝汨罗江畔叹息:“岂余身之禅殃兮,悲皇舆之败绩。”

  昨日李煜,是历史匆匆过客,虽一生光荣,亦有耻辱,昔日屈原,是沧海桑田一束,此生活有韵味,彼生活有诗意。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沁有香茗;月夜如雾,蒙蒙弥漫,透有清凉,今天的我,追寻与憧憬一种生活,那种生活有股淡淡的诗意。

诗意地生活

  庄周梦蝶,逍遥物外,遨游无形于物我之间,这是一种诗意的生活。陶潜弃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采菊于东篱之外,以隐居的生活,构建了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这也是一种诗意的生活。苏子被贬,而能以豁达之胸襟,或把酒问青天,或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写下传世之文章,他的生活更是诗意的。

  古人以自身为典范,向我们展示了诗意的生活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诗意的生活,如何诗意地生活呢

  将回溯历史的眼睛转向现在,无可否认,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交融交错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固然不会面临物质的匮乏,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面临太多的抉择。正如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冲击着传统的餐饮市场一样,我们的心灵也经受着太多快餐文化的诱惑。缺少内涵而能够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以颓废为主体的文化现象,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全民造星运动,他们固然有着他们的吸引人之处,可以满足一时心灵的快感,但是,缺少深度和文化底蕴的它们是不可能让我们的生活真正变得诗意的。

  于是我要说,诗意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内心世界的诗意,它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它不会由外部世界派生,它诞生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所以,我们每个人不管物质生活如何,都可以活得诗意。

  李白虽然仕途坎坷,却有着一种天生的傲气与才气。他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清高给自己的离京之路铺平了心灵的道路,他徜徉于山水之间,用那绣口吐出了半个盛唐,留下了无数惊世之诗篇,成就了“诗仙”的美名。虽无锦绣朝服加身,他的生活却充满了诗意。去诗意地生活,我们要的不是外物的丰厚,而全在乎心灵的状态。同样是仕途失意,有人跌足长叹,有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照样在失意后进取,在诗意中成就自我。所以,诗意地生活,源于内心的境界。我们若要诗意地生活,自当把握心灵的崇高。这,是那些快餐文化所无可取代的。

  司马迁,身受腐刑之辱而以顽强之意志,忍辱写下那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位列《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孙膑虽身受膑刑,却著有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之奇书《孙膑兵法》。二位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诗意的篇章,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们无可磨灭的身影。他们的诗意来自于他们心中坚定的理想与信念。去诗意地生活,不一定是要过完美的生活,诗意可以诞生于苦难只中——只要心中的信念不被浇灭。这种源于对苦难的不屈而激发的光芒,是那些颓废思潮所不能理解的。

  当然,我们不会刻意去减少我们的物质生活而寻求所谓诗意。诗意更来自于生活的心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使远”,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唯有把持住自己心灵的空灵与诗意,我们才能把握住我们自己,才能将诗意融入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之中。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万物。笑看花开花落,任事物如何变迁,唯一变的就是那来自心灵的诗意。

  不必采菊东篱下,不必散发弄扁舟,只要我们还有那片心灵的绿洲,我们便可以诗意地生活。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美丽人生视听语言影评分析

头脑特工队心理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