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用人才,重用人才的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有关人才的议论文高中作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不历经磨难,是在逆境中成长过来的。

  逆境磨练意志。是的,一个人之所以能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是坚定的意志,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玛道夫么?有谁能够想象一个曾经身患小儿麻痹症,连走路都很艰难的小女孩如今却站在辉煌的奥运颁奖台上享受着王者的荣光?然而她的确做到了,她用一次次跌倒与一次次艰辛地爬起铺就了自己走向成功的路。这路上的坎坷与荆棘,我们常人是无法想象的。可正是这种逆境造就了她坚强的意志,成就了她辉煌的一生。

  逆境彰显气节。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正是在逆境中彰显其高风亮节的。朱自清在生活穷困潦倒中,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在昆明联大任教授,当时有的学者谋官,有的文人为财主、达官显贵们写墓志铭之类换取钱财。闻一多对此不屑一顾,常靠借贷度日,甚至拍卖了自己仅有的一件大衣和十分心爱的藏书,他每天拄着手杖,步行20里,拎着妻子用旧蓝布缝制的书袋进城上课,回来就埋头在木板搭成的书案上看书做文章。在他们身上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逆境激发爱心。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洪战辉,他的成长历程是多么的艰辛,精神病的父亲,出走的母亲,拮据的生活……但面对这一切困难,他没有退宿,而是坚强面对,自己的不幸反而激起了对比他更苦、更弱者的疼爱,他细心照顾父亲捡来的妹妹,让妹妹享受到了人间的至爱亲情。

  逆境是磨刀石,逆境是试金石,逆境是助推器,只要我们在逆境面前迎难而上,直面挫折,定能成就完美的人生!

关于善用人才,重用人才的素材

珍爱人才的议论文论据

  1、道理论据: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隋书》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清)魏源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人才。——罗曼·罗兰

  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约里奥·居里

  永恒的东西每个人都会碰到,有限的东西只有某些人才能碰到。——皮士尔

  2、事实论据:

  邓小平慧眼识人才——王兆国

  用人杰得天下。刘邦曾对大臣们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前方的供应,我比不上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双比不上韩信。但是我能够任用这些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一个范增,却不能重用他,因而被打败。对他的番话,大臣们无不心悦诚服。

  美抢购俄科学家。前苏联解体后,美国疯狂地在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科技人才和成果。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第一个收益者。自1992年起,该公司已与俄科学家做成了三笔大交易。第一笔生意是与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达成的,它获得了对俄罗斯光纤研究成果和200名俄科学家的使用权。俄科学家每年从该公司领取的报酬只是720美元,对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俄罗斯人来说,这钱算处上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它根本无法与美国科学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相比。

以人才为话题的议论文高中范文

  “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是有特长的人。“人才”,多么值得骄傲的词语。但我认为人才首先要有德,有人的品德,道德,德是第一位的。假如一个人具有专门技术特长而缺乏德行,那此人的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某年,上海梅陇镇广场以年薪16万的高价招聘“青春大使”。16名大学生进入了最后环节,试题是:你们认为谁能当选本次的青春大使?出题者的目的是让选手们通过合作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展示参赛者的气度和胸襟。不料事与愿违,场上出现的竟是“舍我取谁”、“不像那种绣花枕头一包草”、“智慧猪八戒”等互相攻击,恶语相加,肆意诋毁对手的情境。

  如今的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靠诋毁、攻击对方取胜还是合作、竞争取胜呢?答案显然是后者,因为诋毁、攻击对方只能导致两败俱伤,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一种“冷战”的思维。合作是双赢的、互利的。只有合作才能使社会更加有序、有规,社会才能正常运作,才能进步。

  人的德行的确非常重要。德就像1,其他专业技术、才能犹如0,没有前面的1,后面就是有很多0也还是0!因此,只有人人以1做起,才能把自己*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大海一样胸怀和高山一样气度的人。

以才人与人才为话题的议论文范文

  现今,以“才”相奉,以“才”自栩的人颇多。能勾两笔丹青,能弹两首小曲,写几个字,诌几篇文章便都是有“才”之人。于是乎,拿着我些木“才”去砸别人。再拼个谁的“才”高。随着,扫肓运动的推广,有“才”人可谓是遍地开花。“看,农民工也写博了,点击率还很高。”难不成只需你不“才”,别人就不需有“才”,你有“才”是真。别人就是假“才”、虚“才”、骗“才”了。然后,用你的“才”去抨击别人的“才”。

  至古,有“才”之不乏。也可说,才子、才女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可这些才子、才女,永远有别于“人才”。才人虽多,人才却少。不然,怎会有薪水高低有别,有人愿花高薪却依旧难寻“人才”呢

  且把“人才”变“人材”可能更好解。人才好比满园的木树,经过劈砍变成“木材”,材方有用,而树也不过只是光合作用,释放点氧气,新鲜新鲜空气罢了。木树很多,各有各的姿态,所长,成木成林时间,成长周期,千姿百态,馨人耳目。可成“材”却是另一回事。成“材”必经历练之苦,犹如“钢铁的练造”。成材者,是一种境界,方知自身可为何处所用,方知自身为何人所用。我要写字,拿块木头,告诉我,纸是由木质所制,我要木头何用。我需要电来运转机器,给我一湖水,告诉我,水能发电,我费时费力,开动台机器还要有个巨大的前期工程。我要的是服装设计图去投入生产,你给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何用。

  “人才”是成品,“才人”是原料。永远沉溺于自身原料,原料再多,也无处需要。相反,原料少的,把少有的原料锻成材就是“人材”。沙子平凡,洗出了金就是高价品,就是人才。没有人会去拾捡地上的沙子,可金子呢

  所以,勿自溺于自己的几个糙字、糙画,踏实的做做手头的工作,服务于因服务的对象。别人需求你的存在,你才是“人才”。

善于用人之道

  精于用人之道的李嘉诚深知,不仅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注重发挥人才特长,恰当,合理运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团”里既有朝气蓬勃,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又有一批老谋深算的“客卿”。香港商界盛传李嘉诚左右手与“客卿”并重,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精明过人,集律师与会计师于一身的李业广和叱咤股坛的杜辉廉,后者为李嘉诚在股票发行,二级市场上的收购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1987年香港股灾之前,为李嘉诚的集团成功集资100亿港元。

  在总结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形象地说:“大部分的人都会有部分长处部分短处,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又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一部分作用。”

  李嘉诚这一番话极为透彻地点出了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

  还要善于管理人员:这种人才高明之处,就在于既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和专门业务的知识存量,又了解和把握经营管理规则,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存量和规则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操作自如,得心应手。微软公司以比尔盖茨为代表,聚集了一大批这样的人才,在技术开发上一路领先,在经营上运作高超,使微软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目前,微软拥有众多精心挑选过的员工,他们以其才智,技能和商业头脑闻名,是公司长足发展的原动力。比尔盖茨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说过:虽然自己并不是每一天都痛快,但他不愿与别人交换这个工作。他觉得能够与一群充满智慧的人去工作,去交流,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微软公司市场部一名员工对记者说,他曾在另外两家外企工作过,进入微软后,每天都和一群非常有才气的人工作在一起,感觉自己提高很快。他认为,这个年轻的公司是最让他心动和倾心的公司,对年轻人充满诱惑力。

  微软公司管理的一个独到之处是充分授权,这与微软公司特殊的历史,文化有关。微软早期主要由软件开发人员组成,强调独立性和思想性。公司一些高层人员在写工作报告时,常说一句比较中国化的词,叫“责任到人”。这表明公司非常重视人的作用,愿意给予员工提供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和潜能。

珍爱人才

  1、道理论据: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隋书》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人才。——罗曼·罗兰

  2、事实论据:

  邓小平慧眼识人才——王兆国

  用人杰得天下。刘邦曾对大臣们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前方的供应,我比不上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双比不上韩信。但是我能够任用这些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一个范增,却不能重用他,因而被打败。对他的番话,大臣们无不心悦诚服。

  美抢购俄科学家。前苏联解体后,美国疯狂地在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科技人才和成果。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第一个收益者。自1992年起,该公司已与俄科学家做成了三笔大交易。第一笔生意是与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达成的,它获得了对俄罗斯光纤研究成果和200名俄科学家的使用权。俄科学家每年从该公司领取的报酬只是720美元,对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俄罗斯人来说,这钱算处上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它根本无法与美国科学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相比。

量才任用人尽其才

  水深则菱浅,水浅则稻香;水不深不浅则荷美也!

  ——题记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土”,于是便有了“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勇于展现自我,才能闪耀舞台,找准适合的位置,才会“人尽其用”

  三国时,庞统人也,与孔明齐名,庞投以仲谋,孙见之,其人浓眉大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出言不逊,誓不任用,庞初头刘备,庞心高气傲,长揖不拜,刘备见其貌亦不甚悦,不予重任,于是乎,庞被委以一小县令,庞亦不满,为泄心中不快之意,便终日以酒作食,酩酊大醉,将其县务弃之不理,使得积案成山,百姓为之愤怒,将其告知以刘备,于是,派张飞对庞以督察,庞酒醒,整衣敛容,卷袖察案,仅半日,断的三月之案,案案分明,人心大悦,均赞庞才能出奇,以此,刘备得了“埋没人才之名孔明出差归来,听闻人言语。于是对刘备叹曰:“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此乃大材小用也。

  “天生我材必有用,别人不用我自用”。合适之位,展现自我。务须愁,识才之慧眼,终会降到你的身上。

  动荡不安的社会,兵荒马乱的时代,他留学日本,学得一身医术,成了一只“海龟”,归来时,看到国人病入膏肓却无从下手,于是,他拿起一支另类的“手术刀”用他独特且深邃的眼光,一支如装满药水的注射器般的“神奇宝贝”,一滴一滴的印在雪白的纸上,成了国人思想的解药,行动的催化剂,于是,国人在他的“药物”的作用渐渐的觉醒。他成了一名杰出的作家,文学家。《药》是他撕心裂肺的呼唤,《狂人日记》是他深沉愤慨的断喝,《祝福》是他替下层人物发出的呻吟。他就是鲁迅,“弃医从文”找到了适合他自己的位置。于是,他的双眼如精微的探测仪,他的一支笔更是那精良的手术刀。

  他,发现并医治了中国人的很多“顽疾”。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有适合的位置,生命价值才能得到最高价值的诠释。

  优秀的人才,出色的才能,合适的位置,才能秀出最精彩的自己。

  量才任用,人尽其才,请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吧!

重视人才的培养、任用

  纵观古今,秦国因极力推行商鞅变法而使国力昌盛,以致最终实现一统天下之伟业。而清政府闭关自守、摒弃改革创新,终致丧国辱权、泱害国民。故此,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器,惟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谋求全面发展。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主席曾高屋建瓴强调。而至今日,我国虽步入经济快速增长的上升期,但却凸现出许多有关创新水平低下以致阻碍发展的问题。据报道,双边贸易规模最大的30种商品中,中方具有比较优势的很少,多数是日本具有优势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创新水平偏低是我国目前亟待正视的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创新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高、所需人才匮乏、体制不健全、科技水平较低等决定性因素阻碍发展。观念是创新的源泉,落后的思想只会阻碍发展,又谈何发展?所需人才匮乏,创新主体力量薄弱,只能是捉襟见肘,想促进社会快速发展谈何容易?创新能力低下、体制不够完善、科技水平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又如何促进发展呢?社会终究是向前发展的,落后就等于挨打。那么该如何才能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使我国步入更快发展的轨道呢

  首先,务必提高创新观念,在思想上有新突破。观念乃创新之本,失去创新的观念,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政府要重视创新者的个性想法,鼓励创新者积极探索,帮助扶持创新事业的发展。破除旧的传统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发展观念。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创新光荣的社会氛围。

  其次,务必创新先进技术,在生产力上有新突破。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成立专门研究技术开发的部门,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创新工作。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发明创造新技术,开创新领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务必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保障创新力度上有新突破。创新需要有环境,需要有健全的体制做坚强后盾。及时出台有利创新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拨款资助等倾斜性政策。坚持走政企分离的道路,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保障和维护创新成果。依法惩处侵犯个人、法人创新产权行为,行为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务必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在人才使用上有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任用。企业要搭建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鼓励人才自由创新。高校要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培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企业与高校应加大相互交流的层面、层次、广度、深度,创新出更多科技文化成果。

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蝴蝶衔着童年远去,我们即将毕业;即将告别童年长不大的回忆;即将踏出小学的大门;即将走向中学的道路。时间不饶人,它把我们拆撒,它让我们长大。

  同学们你们可否记得我们那欢歌笑语,你们可否记得我们那打打闹闹,我们开心过,我们痛苦过,我们一起接受磨难,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我们是一个集体,虽然我们形散了,但,我们的灵魂还是紧紧的在一起。如果有人问我是否还记得我们的小学同学,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当然”。

  亲爱的老师,您每天晚上批改我们的作业批改到11点,有的时候还批改作业到深半夜,您每天都在教导我们要虚心做人,以后长大为国家出力,我们都牢记在心,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在为您举办一场教师节,现在我们快毕业了,记得您那天让我们放学回家时,有一辆车突然冲了过来,您立即把我们推到了旁边,车子没有撞到我们,我们已经被吓得够呛了,我们舒了一口气,您看到我们平安无事,您也自然的叹了一口气,您教完我们这一批孩子们,您就退休了,我估计在毕业那天我会哭的不知道东南西北,老师我跟您的感情太深厚了,我无论如何也忘不了您,等我以后长大了,我一定会回母校来看看,来看看您。亲爱的老师,我爱您

  我希望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要好好珍惜现在的老师,因为,不知道哪一天,时间溜走了,你们想再跟自己的老师待一会就不行了,同学们不要惹老师生气,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长大为国家出力,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用人之道—人尽其才

  所属分类:管理发表评论

  企业的“企”字就是告诉人们,企业无人则止。但有了人才,并不等于就有了一切;只有做到人尽其才,才会拥有一切。那些生命力旺盛的“百年老店”,之所以能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就在于他们采用了“贤者居上”、“能者居中”、“智者居侧”的方针,并大胆启用“能人”、“贤人”,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有一句商业谚语说:“死店活人开。”言下之意是说,做买卖的效益好坏在人才。一个企业,其经营得活与不活,关键是企业决策者能否抓好经营管理,是否做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事实上,一个经营得好的企业,其下属部门都有一批有才干的主管人员,如何使这些人安心于本职工作,并长期保持一股工作的冲劲,这是企业管理和经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研究出不少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充分信任他们,不断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做到人尽其才。

  所以,作为企业家,如果有一种善于识人、用人的本领,能够抓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恰如其分地使人才尽其力量,尽其智慧,必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效能。

  正像当前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大公司一样,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管理企业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人的作用,他们甚至认为: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人事经理办公室。因此,从最高领导人到各级人事部门都很重视用人之道,并建立了整套人事管理制度——从职员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任免、奖惩、工资和解雇等方面,加强对人的科学性管理,做到人尽其才,以确保通用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居于领先地位。

  其实,用人之道就在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过去通用人事部门叫人事管理部,从名称上来看,就知道是在强调“管”。但是,单靠“管”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人事部门的职责就是开发和挖掘人的潜力,所以,现在人事部门称为人力资源部。

  由于通用电气公司人员流动大,调动频繁,每年约有43%的人员的职务或职位有变动。所以,各级人事职员的关系虽然隶属于人事部门,事实上,他们受人事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双重领导。这些人事职员从不集中办公,而是分散到各个业务部门中工作。目的无他,就是为了熟悉和关心职员。

  通用一位人事部经理说:“在一个家庭内,父母关心着每一个成员。同样在公司内,人事部门要以父母之情去关心公司的每一位职员,随时回答他们的问题,经常了解他们心里想什么、干什么和为什么,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心情愉快地工作。”

  通用人事部门根据公司的生产、工作情况制定各部门人员编制。出现缺员时,人事部门首先会在公司内部招聘——通用电气公司人事部门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发出通知张贴在公司布告栏上或刊登在内部刊物上,通知会明确地说明工作性质、待遇以及对应聘人员所要求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公司内部人员流动是不受阻碍的,所以,想报名的员工只需填写申请表——介绍本人学历、工作经历、能力、健康状况等,再附上一封原上司或他人的推荐信即可。人事部门对报名表整理筛选后,通知本人来公司,与用人单位共同进行面谈最后确定是否录用。当然了,如果内部招不到合适的人选,通用人事部门就向外招聘。

  简单说,通用的用人之道是:重视识人、用人,并通过建立整套人事管理制度来加强对人的科学管理,做到人尽其才,以确保公司居于领先地位。

  实际上,在所有企业里,都有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能否发挥他们的作用,关键看做领导的是否善于识别和使用人,这不单纯是方法问题,实质上还是个思想问题。有些企业,特别是领导人常常抱怨人才不安心工作,总想外流,但也只是停留于抱怨,就是不检讨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想检讨吗?以下问题可供参考:

  1.你公司有多少专门人才

  2.这些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了吗

  3.有些人不安心在你公司工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4.你信任过他们、鼓励过他们吗

  如果说,公司的员工好比是演员,老板就是导演。如果“导演”能根据“演员”的不同性格,使每个角色都由最适合的演员出演,那么这场节目一定会取得成功。

  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记住这个原则:用其所好,尽其所能,尽量让员工们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企业的发展也是员工的发展。

  人才不等于完人

  人人都有缺点,人才也如此。如果用人者不是全面地识别人才,只注意某一点,而这一点正好是人才的短处,就武断地得出结论。这种用才方式是极其危险的,大批优秀人才就会因此被抛弃和扼杀。

  因此,领导者选拔、提拔人时,不要求全责备、以偏概全,应当不拘一格、忘短贵长。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就将其打入冷宫或束之高阁。

  人才不等于完人,领导对人才决不可脱离实际地拔高要求,只要他们的缺点不妨害他们所担负的工作,就要加以谅解。对于人才身上的“弱点”,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很可能弱点却是长处。而即使是弱点,只要无碍于工作,无妨大局,也要大胆选拔使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知人善任的名人素材

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