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育的论文题目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美术教育随笔作文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纵观现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教学中重视审美结果的获得,忽视审美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美理和审美能力,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为了改变这—现状,对欣赏教学进行实践性的研究,立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审美功能,让童眸映五彩。

  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兴起,它不仅重视教师教材的作用,而更重视学生自我的作用;不仅重模仿,而更重视创新;不仅重视知识,而更重视创造。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方法,又针对小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给学生上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艺术并不神秘,就说画画吧,这个行为可以使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下子拥有一个自由叙述的途径,可以无拘无束的进行心灵的秘密对话,甚至先于语言。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家长一定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它,扶植它。孩子总是不容易专注,因为孩子是真正感性的,孩子敏锐的感知着周遭的一切动静,可是一旦对某种行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一下子安静专注了。孩子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

  美术课的实质,除了培养孩子的视觉美感,更要帮助孩子寻找一种特殊的,开放的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角度,最要避免的,是用成年人固有的感受方式,来取代孩子新鲜自由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童年总会过去,有些孩提的感受没有了,但勇气和本能,还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却是完全可以保留下来的,正像马蒂斯提倡的那样,毕生能够像孩子一样看世界的勇气是很可贵的,因为丧失了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也丧失了每一次可能的独创性的表现。

  总之,美术教学要通过美术学科具有情感性的基本特点,注重情感,以情动人,突出感受性,使学生想创新;要鼓励学生面对美术作品,善于表达各自的审美体验,注重内涵,突出表现性,使学生敢于创新;通过采用探索性、自主性、发散式等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突出创造性,使学生会创新。

有关美育的论文题目

学校美育心得体会

  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治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元培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稿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治作用

  才能达到。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自由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达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

关于美育的作文

  古人云:“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因为他们把青春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子。每每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起我的赵老师。

  赵老师有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眼睛里永远都闪烁着自信、坚定的目光。别看她平时笑眯眯的,可是一上课就会非常严肃认真。

  有一次,赵老师站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课。突然我的眼睛不听我的使唤,真想拿根牙签把眼睛撑开,可我还是忍不住瞌睡虫的诱惑,渐渐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还伴着一串串响亮的呼噜声。

  赵老师严厉地喝道:“钱嘉露,起来!刚才我讲了什么内容?!”我在睡梦中被惊醒了,慌慌张张地揉了揉眼睛:“嗯……不知道……”我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接下来的课上,我一点都不敢分心。

  “叮——叮——叮——”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像风似的跑出去玩,我刚要迈出脚,就被一个声音拦住了:“你不许走,留下来,我教你认生字!”虽然我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乖乖留在了教室里。赵老师指着书本上的字,一个一个教我。老师很仔细,听出我错的发音后不厌其烦地矫正。经过赵老师耐心的教导,我终于会读生字了。赵老师这样才拿着课本和教具默默地离开了教室。

  赵老师还有温柔的一面呢!

  一次拔河比赛中,朱鑫磊是我的对手。体育老师一吹口哨:“嘟——”比赛开始了!我使出全身解数,使劲地拽住绳子。有许多同学在旁边喊加油,连赵老师也在为我们呐喊助威。突然,我的手一滑,绳子飞快地从我的手心滑过。我感到撕心裂肺地痛——手心被粗糙的绳子磨破了。赵老师急切地跑了过来,轻声细语地问:“没事吧?还能比赛吗?”我点了点头,再次拿起绳子。粗粝的绳子摩擦着我掌心的伤口,我咬着牙,强忍着疼痛继续拔河。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角逐,终于分出了胜负。朱鑫磊赢了。我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赵老师却在一旁鼓励我:“没关系,下次再努力。”我抬头看老师,老师的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刹那间化成一股清泉流过我的心头。我终于笑了,用力地点了点头。

  赵老师,我们如同一株株少不更事的小树苗,您是那位不辞辛劳的育树者。您用您的满腹热情浇灌我们,用您的七寸教鞭修剪我们,用您的大好年华,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树苗!

让美育成就生活的诗情画意作文

  美育,从字面上理解,即“美”的教育,意为培养对美的感知。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按这种说法来看,时下当红的短视频文化能娱乐大众,流行歌曲也能让人感知到美,难道这就是美育?不!美育绝不会如此肤浅。

  美育能够陶冶心灵。蔡元培说过,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在人生路上,我们必定会有挫败之时,难免觉得抑郁感伤,看不见未来的希望,此时,美育就能带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走在清风徐徐的岸边,听着缓缓流畅的抒情音乐,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灵还未腐化,我们对美的感知也从未消失。感谢美育,是它培育了我们活泼敏锐的心灵,让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美育,也有助于人格的养成。一个接受过美育的人,一定是一个处变不惊的人。因为他对美已经有了独到的见解,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美丽之处,自然也就乐观向上,遇事能够泰然处之,颇有优雅之风度。不止如此,美育与人格中的“爱”也息息相关,因为能感知到美,所以会更加爱。自爱、爱家、爱国、热爱生活,均是由美育一步步搭建和联系起来的。

  美育当然也有利于科学思考,美育看似属于文学范围,与科学毫不相干,实则不然,它能通过影响人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影响思维规律和行为习惯。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认为,蒋英给他介绍的音乐艺术让他体会到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让他能够避免机械唯物论,思路更为广阔。其实,不只是他,另一位科学家杨振宁也有类似的体会,由于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学习体悟《孟子》,在他长大以后遇到无法解决的科学难题时,他还是会翻开《孟子》等中国经典文学,从中得到启发。科学家遇到的难题和瓶颈都能从美育中解决,可见美育对科学思考的益处之大。

  所以说,美育并不只是为娱乐和审美,它能汇集的是心灵人格思维,还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能贯彻的也不是短暂的现在,而是一个人的一生。

  梁实秋曾说,你给生活意境,生活才会才能给你风景。美育,就事关我们拥有的意境和见到的风景,让我们重视美育,成就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家庭美育内容为题目的作文

  家庭美育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生活环境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家庭环境的美化,对孩子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房间布置应保持整齐、清洁、朴素、美观。购置家庭生活用具,也要尽可能具有美的形状、线条和色彩。

  家庭生活的气氛要和谐、愉快,家庭成员相互之间要做到亲密和睦、相互关心,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舒适、温暖、愉快,也会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情操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父母要注意使孩子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符合美的要求。要教育孩子在穿着上注意整洁、朴素、美观、大方,反对奇装异服,奢侈浪费和追求时髦。仪表要落落大方,言谈举止要文明礼貌。

  借助于文学艺术手段对孩子进行美育是家庭美育的重要方面。文艺作品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并且富有形象性、直观可感性等特点;家长要给孩子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文艺作品,增强孩子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抵制那些低级庸俗和颓废没落的东西的影响。

  另外,父母还可以经常带领孩子走出家庭,到大自然中去,向孩子揭示自然的美,这也是美育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美的感受特别强烈和深刻,它将铭刻在儿童的心灵中,终生难忘。我们祖国的美丽的自然景物,是进行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最具体、最直观的美育教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学会认识自然美、了解自然美、欣赏自然美,而且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开扩他们的胸襟,充实他们的知识。

  总之,只要我们一留心,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家长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美育与人生价值作文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就像月光,无用,却使人心柔软。”其实,文学、音乐、美术,这一系列看似无用之物,皆如柔曼月华一般笼罩人类文明与历史,照耀人文光辉。而对于个体来说,美育更是不可缺,只有借助美育之光华涤荡人生,才能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有更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认识人生的价值。

  美育之华,振人心魄,催人奋进。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词人,面对长征路上重重天堑,他笑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面对时局动荡历史变迁英雄俱往,他慷慨而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面对百万雄师跨越长江,解放战争取得光辉战果,他更是留下千古绝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句流传千古的诗文,背后是一首首激昂奋进的革命史诗。至今抚卷追忆,犹觉胸生豪情,热血难凉,此间美育之华,振人心魄,催人奋进。

  美育之华,涤荡思想,引人沉思。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在物理学领域摘取累累硕果而闻名于世,而闲暇之余,他将绝大部分时间都交付给了自己的小提琴,伴着悠扬的琴声在物理世界自由畅游;“杂交水稻之久”袁隆平也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如清澈溪流在山间流淌,诉说对祖国的无限挚爱。由此观之,美育与理性的世界并不冲突,相反,她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涤荡人们的思想,洗去嚣喧浮尘,使人获得更纯净的心境,更纯粹的灵魂。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当今社会,人们变得愈加浮燥、功利起来,音乐、美术课程被一再压缩,语文甚至被视为“无用”科目,种种社会现象促使我们反思,抛弃美育的同时,我们还抛弃了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便是优秀人格的养成,高贵灵魂的塑造。

  因此,我们不妨慢下脚步,让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形成一个浓厚的美育氛国,“美育者,与智育相辅,与德育相成”。如此,才能真正培育出更符合时代的多元化人才。

  愿你我皆能携手前行,以美育之华照耀人生,涤荡心胸,向灵魂深处索取纯粹,以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最终认识人生价值,获得人生圆满之境。

让美育之花开在我们心中作文

  济慈说:“真即是美,美即是真。”而我们要能体会这种美,就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这就需要美的教育。换句话说,美育是一种刚需。

  美育是一种刚需,它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自然万物,无一不美。东晋的谢安一日在雪际举行家庭聚会,便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哥哥的女儿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女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女诗人谢道韫。试想,由漫天白雪而想到春日飞絮,若非经历了美育的熏陶,又怎会如此诗意盎然呢。因而,我们需要美育,美育可以让我们在未来庸俗的生活中留一点浪漫想象美育是种刚需,它能给我们更加健康的天生和健全的人格。方千干节与美相对的是丑。一个人如果能从小接受关于美的教育,那么它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心的人,成为一个心怀理想和理想主义的人。相反,一个人如果生长在诸如自私、野蛮、剥夺遍地的环境里,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那么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坏大,给社会的安宁和谐带来隐患。孟子的母亲就知道学人哭丧是不美的,学人做生意是不优雅的,而学人读书是美的。所以她在学堂边定居,让孟子学习礼义教化,经历美育的熏陶。在这种过程中,孟子慢慢成为一个具有高贵人格的大丈夫,“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美育是一种刚需,它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积聚与传播。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美育。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需要知道,用地沟油是丑,卖假药是丑,给孩子打毒疫苗是丑,官员贪腐是丑,我们需要知道助人为乐是美,恪尽职守是美,为正义呼喊是美,为人民服务是美。有这样一个结论:坏人不觉得自己是坏人。经过美育,让人得以知是非善恶,真假美丑是当今社会的刚需。上于个人,美育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留恋这个世间的美好。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于社会国家,美育能够让社会正气安然,安定祥和。因而,美育是对人进行的一切关于美好的教育,是一种刚需,于人于己,于国于家。

美育

  在这个竞争压力大的社会上,很多家长学校更注重孩子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美育的教育,设置很多家长觉得那不重要,我的想法却恰恰相反。

  首先,我们所说的美育是指对审美能力的一种培育,它不仅仅局限于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欣赏美的作品,更多的还在于对现实生活中对美的发现,以及对美的道德方面的发现和认识。而我之所以说我们需要美育,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教育,是因为美育能直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对美的事物与美好品德进行一个更上一层的鉴定和选择,它会教我们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它能够对个人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美育让自己在面对艺术,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时有一个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能够树立其个人的发展方向,促使我们全面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分专注于智育培养,有时往往会忽视甚至轻视对美育的培养。的确,在这个教育体系所置的环境下,智力开发比提升审美更加重要也很有必要,可是审美能力的有无并非是无关紧要的事,美育能够帮助你在智力培育的同时,树立更好的判断标准,建立全面的人生观,让你能更好地去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而这些能力又能够促使你进步,在面对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教你判断好坏,判断是否道德,而这些是智育中无法获得的东西。

  而又有人疑问在学业为重的环境下哪有时间去欣赏美。其实美育不只要欣赏美,更重要的在于辨别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之所以认为没有时间进行美育,是因为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能在纷繁的社会中抓住那些温馨、美好的美的瞬间,并且加以放大,传递给更多人去感受美好,这也是美育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当你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中,美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冲击,洗净我们心灵中的创伤,推动我们进步,抚慰我们向前。

  在这个过分注重智育的社会,我们应该重视美育的培养,让美育填充我们心灵中对美好的向往,让社会充满美,发散美,构建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美育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写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语言、一种音乐、一种服饰,那不仅是单调的,更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在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领导人站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高度,顺应文明互鉴的时代潮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倡议”。这一倡议,不仅是对文明交流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更是超越“文明冲突”旧论、书写文明新华章的不二法门。

  不同文明之间能否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又该有怎样的相处之道?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绕不开的内容。很长时间以来,“文明冲突论”以其浓重的宿命论色彩,让一些人在看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前景时,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与迷惘,甚至在看待他者文明时滑向了对抗与冲突。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到在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呼吁“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领导人的“文明交流互鉴共存”思想,不仅突破了“文明冲突论”的窠臼,更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路。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对此,领导人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换句话说,“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应该看到,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不同文明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完全可以在实现文明和谐的基础上,让人类文明同放异彩,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这些年来,从访问英国时谈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东西方文学巨匠,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谈到法门寺的域外琉璃器;从与印度总理莫迪的“西安会见”,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宝蕴楼茶叙”,每逢出访或在国内举行外事活动,领导人经常在署名文章、演讲、活动中观照“文明交流互鉴共存”这一话题,这几乎成为外事活动“标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随着领导人的身体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善于发现、欣赏、借鉴其他文明的价值,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就能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滋养。

美育议论文:美育是一种刚需

  从应试教育转化成为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观念的一大转变。应怎样使这一转变经久地持续下去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素质教育贯穿在所有的教育过程。而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力蛙强,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在其它四育之中,影响且规定着其它四育及其功效。

  那么,素质教育与美育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呢?我们应该从美育这一命题出发,去探讨一下其中的关系。美育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说法。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狭义的美育主要是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中所达到的最高水准,也就是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不仅追求灵魂的完美,而且是超过这种完美的“天人合一”。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人们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这一美育观的重新明确,高度地评价了美育的地位与作用,把美育从一般的、泛泛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提的层面中超拔出来,凸现出来,构成了一个宏观的图景,在这个图景中,我们可以看到素质教育所折射出的明晰的影了。从论域范围看,素质是人们特有的综合能力,是社会物质活动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因此,素质教育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物质活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素质教育是审美教育(美育)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素质教育就谈不上美育;而美育反作用于素质教育。这种关系决定着素质教育只有和生动活泼的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完美的个性、高尚的人格,再加上德、智、体、劳教育,我们才会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最高的目标。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中国儒家的《乐记》、《礼记》,古代的先哲们早就注意到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诗”“乐”的陶冶情性、塑造人格的特殊作用,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又一独出的建树。

  然而,由于科学对教育的异化和当代“左”的教育思潮的影响。这一教育观念并没有健康地递传下去。目前,素质教育与美育脱节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的一些同志还没有真正地理解美育的广大而又丰富的内涵,只限于对美育狭义的理解,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再者,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素质教育与美育以及各种能力培养的联系,我们要深入地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把美育贯穿在其中。

  要想在教育实践中切实地把素质教育摆在首位,美育,是一个极好的切入口;重视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可以把目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改革向更深更广的层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安全行车标语大全

员工执行力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