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励志短语正能量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跑步励志美文

  王齐是腾讯的老员工,从1999年开始。20xx年,王齐离开工作了14年的腾讯,选择在家休息。之前一直忙于打拼,王齐很少有时间在家,如今休息了,她要好好地陪伴家人。每天下午,王齐就等着下班回来的丈夫和放学回来的孩子,然后三个人一起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进行5公里跑步。以前忙于工作很少锻炼,这一次王齐决定要锻炼好身体。

  王齐原本以为,不就跑个步嘛,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坚持跑步成了越来越难的一件事,要么是丈夫突然要加班赶不回来了,要么是孩子留在学校补课也不跑步了。就连王齐自己,一个人去跑步索然无味,有时碰上有朋友来访,又或者去见朋友,原本计划的每天5公里跑步也时断时续,没能坚持下来。

  有人就建议王齐下载一个跑步APP,这样可以记录自己的跑步过程,可以安排自己的跑步计划,可以督促自己坚持跑步。然而王齐一个个地试了那些跑步软件,不是经常闪退、系统崩溃,就是很难操作、不易上手。

  作为前腾讯资深员工,王齐不禁感到困惑:为何没有一款初跑者简单操作、容易上手的跑步APP呢?也就在这个时候,王齐暗自决定,要开发一款简单实效的跑步软件,督促每一个跑步的人坚持跑步下去。

  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研发一个跑步记录器,那和市面上大部分的跑步APP有何区别,又何谈竞争赢对手?王齐知道,必须找到跑步人群的痛点,这样才有立足之地。

  虽然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够长年坚持跑步的人却不多。为何不能坚持,那就是因为孤独,独自一个人的跑步是孤寂的、没有趣味的。如果让跑步变得有趣起来,那么就会吸引很多的人喜爱跑步并坚持跑步。

  要让一件事情变得好玩儿,才能驱使用户去做。因为玩就是生产力!王齐想到了《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里著名的金句,这让她联想到将要开发的跑步软件就必须是好玩的、有趣的、轻松的,这样的跑步才不会成为负担。

  20xx年6月,一批80、90后员工加盟了王齐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北傲城融富中心B座的北京腾米尼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跑步软件的开发。

  20xx年9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发、内测、改进、磨练,跑跑APP终于成功上线。作为一款跑步软件,跑跑有何特点呢

  跑跑的产品理念就用“游戏化思路”去做跑跑APP,把用户社交与关系链都激发起来。把跑步这件原本枯燥孤独的事情,变得好玩不枯燥,分享跑步照片记录,也成为一种自我激励与证明。而“约跑”这样的应用场景,用户之间的互相激励,把跑步变成话题。

  作为腾讯出来的团队,有着很强的社交基因。让用户集体约跑,在陌生社交方面,也可以以跑会友,形成深度社交。“人机交互”是跑跑的精髓。当你以为你不能坚持跑完的时候,跑友们的支持就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前行!

  好玩、有趣、约跑,交个朋友、拓展社交,跑跑的两大鲜明特性抓住了跑步者尤其是初跑者的需求痛点,上线仅仅3天,就获得了10万的下载量。可以想像,这款跑步APP是如何的受到欢迎。

  产品上线了,也得到了一定受众的欢迎,但离大面积的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怎么办

  作为腾讯的资深员工,王齐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跑跑APP的推广渠道也得到腾讯的大力支持。腾讯有一款比较火的游戏《天天酷跑》,仅仅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两者有着多么吻合的关系。每天超过7000万用户的腾讯的国民级人气手游《天天酷跑》携手跑跑APP,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跑步主题活动。此举让跑跑知名度迅速打开。

  除了《天天酷跑》,腾讯智能手机应用平台应用宝也力推跑跑APP形成战略合作。在20xx年中秋期间,不仅安排了重磅首发大礼包,而且在多个推荐位上给予了曝光,不管是搜索排名、分类展示,还是PC端精品应用包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跑步开始,再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认识爱运动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正是跑步吸引时下人群的最大魅力。跑跑的下载量很快上升到30万人!

  一位在大屯路居住的李先生,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到1000米。平时下了班后,他会去公园里跑跑步,先是3公里,后是5公里,就连10公里也尝试过。平时5公里的跑步也就半个小时左右,虽然很快跑完了,但李先生总是觉得勉强为之,虽然说是锻炼身体,其实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而当李先生下载了跑跑后,不时地将自己跑步的图片上传,那些有个性的水印设计也为这些图片添色不少。于是,很快就有一个小伙子加为好友,他也是跑步爱好者,一番交谈,让彼此意外的是,两人居然都是江苏老乡,于是话题就多了起来,两人也就成了结伴跑步的好朋友。

  而在北苑路洛克时代中心上班的小祝更有一番有趣的经历,每天和他搭乘一部电梯上班的一个女孩和他同在这栋楼里上班,但小祝却无法探听她在哪个公司。一个周末,小祝去奥体公园跑步,居然意外地碰见了那个心仪的女神,更让他惊喜的是,女神居然也是跑跑的粉丝,她上传的照片加上鲜明的水印,焕发着青春的魔力。于是,小祝打开了一键约跑的即时通话功能:“嗨,美女你好,我知道你也在洛克时代大楼上班,我也是那里的上班族之一,在这里能碰见你的确是我的荣幸。请问,我能约你一起跑步吗?”手机里传来对方清晰的、肯定的声音:“你好!我们一起跑步吧!”

跑步励志短语正能量

一个人坚持跑步三年,都会经历什么女性健身励志

  坚持跑步已有小3年,常说三年一小成。虽然算不上有什么成就,最近的就是去参加了2016年重庆马拉松,想着报名半程,无奈没抽中。3年来,从最初的为了减肥到现在的热爱跑步,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让我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最大的收获是成长了自己。

  曾经的曾经,我是个十足的瘦子,和我同住的女同学,三天吃两顿饭,结果长了三斤。我每天照吃不误,还是一如既往的瘦得有斤有两,叫人情何以堪?她也很无奈的说:想瘦啊,就是瘦不下来啊,并做欲哭无泪状。迄今为止,对比当年,我也只能望而生叹: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后来因做了销售这个一旦踏入就万劫不复的行业,且一干就是近10年。作息时间的紊乱,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不规律,眼瞅着不足90斤的体重就这样肆无忌惮滴一天天养到了128斤(身高158c,我也和很多减肥瘦下来的胖子们一样,好奇的常想去看看38斤肉到底有多大一堆

  吆喝着要减肥,吆喝了好几年。且把最瘦时能穿的裙子特意取出来挂在衣橱外,一打开就能看见,以此激励自己,收效甚微。以至于闺蜜来家里看着我的裙子,幽幽的说了一句:收进去吧,挂外面落了好多灰……

  下定决心要减肥,是20XX年春节回家过年,站在父母面前给他们俩老人家表明减肥心迹,我娘很委婉的说,是要比以前胖了点哈(“哈”是重庆话尾音)。我爹,一个几十年来从未胖过的瘦子,从上到下看了我一眼,说:是该减得了,你只得这点高得嘛!面对最至亲的两位这样的回复,我知道我不能再任自己无止尽的胖下去了……于是坚定的跟老爹说,从今天开始:早餐、晚餐都不用做我的饭。

  20XX年春节的日子记忆犹新。在所有人都大鱼大肉胡吃海喝的佳节里,我逼着自己每天六点起床先喝一杯清水,洗漱之后喝一杯运动活力蛋XX,开始做热身运动,然后顶着寒风外出绕机场(家乡有一军事备用机场)跑道跑一圈,距离6公里。原来在念书时也是学校的体育尖子,加上做销售很多年练就的体能,虽然很久不锻炼,直接来6公里还是能行的。中午一餐正常吃,晚上就吃粗纤维、无油少盐的水煮蔬菜(切忌模仿,每个人的体质各有不同)。

  在这里我特想说:减肥最终需要不是别的,就是意志力!老娘看着我碗里的蔬菜说:去打点饭吃点菜。我有多纠结,不说你都懂的。反而是我老爹,很淡定的说,没有煮你的米哦。老娘一脸错愕的说,你真没有煮她的饭啊?老爹轻描淡写的说:她说了得嘛,要减肥,那就支持她撒!这下我是看出谁是真爱我了……

  刚开始几天的跑步,可以说是激情撑着。到了第4天,身体和心理都有点小松懈。虽然做销售让我长胖了,同时也教会了我很多好习惯。坚持和挑战自我!靠着这样的意志,激励自己,想象自己恢复苗条身材的样子,哈哈,是否减肥人士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我不得而知。

  那个春节在家休整了20天,每天都坚持饮食+跑步,到我离开家回到城市工作的时候,我已经成功减下了XX斤,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心里的小得意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人在节假日之后,都会在生活习惯上有所调整。我也不例外,既要兼顾工作,还要保持锻炼,貌似冲突,实则能相辅相成。因为效果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决心!自由职业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自己安排时间,所以我把锻炼的时间调整到了16:00-17:30,每天7-10公里。从跑步第一天开始到2个月之后,

  终于成功的把体重从128斤降到了103斤!!!大获全胜!坚持至今,我已经成功的将体重控制在了三位数以内。

  喜欢独处的我,相比较和一群人跑步而言,我更偏重一个人跑步。这也是我选择跑步锻炼的原因,不需要人配合,只要一身运动装,一双跑步鞋足矣!没有打扰,可以放空大脑什么都不想,专注于自己的心率、呼吸和脚步;可以给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把一些想不透的事拿来细细琢磨,理出头绪来;可以边跑边备课,大声的讲出来,把周遭的一切都当成我的学员;可以边跑边学语言,最近是边跑步边学德语;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与人物,自得其乐……

  热爱跑步,还因为她可以无处不跑!跑过家附近自己勘定的长中短5条不同的路线;跑过工商、邮电、交通、重大等不同的大学校园;跑过两江四岸的沿线滨江路;和合伙人一起外出时,行囊中总要有一双跑步鞋,并力邀2位合伙人一起跑起来,我们一起跑过橘子洲头的湘江畔、成都、天津、上海、北京胡同……我们相约今年要去香港、云南、浙江、山东,还有好多好多地方留下我们一起奔跑的身影与足迹……

  如今的爱上跑步,只因当初为了减肥。事情的真相往往让人很神伤,没有关系!就让真相随风飘散吧,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一个老人跑步的励志故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不停奔跑的老人的故事。

  澳大利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超长距离跑步比赛,参赛人员要从悉尼跑到墨尔本,全程约875公里,是世界上最艰苦的比赛之一。比赛耗时5天,吸引着许多世界级的运动员参加,这些运动员年龄通常在30岁以下,经过了专门的训练,背后还有耐克这样的大公司资助。

  然而,1983年,有一位61岁老人的出现,使得这个比赛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这位老人名叫克里夫·扬。

  出现在起跑线上时,克里夫穿着一身工装,脚上则是一双工作鞋。观众们起初以为克里夫是一名观众,当他走向工作台检查号码并来到运动员中间时,人们无不表示震惊。

  媒体对克里夫的到来立刻感到好奇,纷纷过去采访。他们对克里夫说:“你真疯狂,你无法完成比赛的。”面对人们的质疑,克里夫回答说:“我知道我一定行,你看,我在一个农场里长大,那里没有卡车和马,无论什么时候,即使是暴风雨快要来临,我都必须外出放羊。当羊乱跑时,我总是能抓住他们。所以,我相信我能完成比赛。”

  比赛开始后,克里夫很快就被所有人甩到了后头。人们的话题转移到了克里夫本人身上:克里夫居然不会正确地跑步!他看起来更像是在拖着脚步走路。更多人甚至开始担心起他的安全来。专业的运动员都知道,比赛要花费5天时间。为了跑完全程,他们一般一天跑18个小时,睡6小时觉。可是,克里夫不知道这些。第二天早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克里夫居然出现在比赛队伍中,原来,他整夜都在跑!

  有记者好奇地问克里夫,他余下来的比赛打算怎样完成。克里夫的回答让人们怀疑,他声称他会一直跑下去,直到完成比赛。

  克里夫就这样一直跑着,每天一点点地接近领跑运动员集团。最后一个晚上,在别人还在沉睡时,他超过了所有的参赛者,第一个撞向了终点线,还创造了一项新的赛会纪录!

  克里夫获得了冠军1万美元的奖励。赛后,他说他并不知道还有奖金,坚称他不是为了金钱而参赛。最后,他把自己所得的全部奖金用来购买礼物,送给了其他运动员,此举让澳大利亚人肃然起敬。

  2003年,克里夫81岁时因病去世。今天,由于能节省体力,“克里夫·扬式拖步走”已经被许多参加超长距离马拉松赛的运动员所采用。而且,在现在的比赛中,人们也已经不睡觉了。人们知道,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像克里夫·扬一样,整日不停地跑。

  点击展开全文#art_sho;z-index:900;botto;;padding:0;%;height:50px;border-botto solid #f9f9f9;background-i-gradient(hsla(0,0%,100%,0),#f9f9f9);color:#1c6bcc;text-align:center;line-height:170px}#art_sho{position:relative;font-size:14px}#art_sho,#art_sho{position:absolute;top:-20px;left:50%;display:inline-block;-left:-4px;;height:8px;border-botto solid #1c6bcc;border-left:1px solid #1c6bcc;content:' ';transfor(-45deg)}#art_sho{top:-15px}

关于跑步的励志故事

  下次再去大M吃饭,你一定要注意留神一下身边的服务生,说不定哪天人家就成大明星了!怎么?不相信?在刚刚落幕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就有这么1位麦当劳走出来的世界冠军。

  3月19日,23岁的鲍里斯·贝里安在美国波特兰举办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以1分45秒83的成绩爆冷夺得了男子800冠军。这是他第1个世界冠军,而仅仅1周前,他才刚刚以1分47秒19、领先对手150巨大优势拿下自己的第1个全美冠军。

  辉煌的成绩伴随着传奇的历史——就在1年多前,他还仅仅是1名靠送外卖为生、睡在朋友家沙发上的年轻人。

  2014年夏,在大学苦苦挣扎3年的他终于决定退学——因为那里不适合他!“妈妈和姐姐都和生气,但我认为,‘我已经知道在这没有未来,留下只是浪费时间。’”

  无所畏惧的鲍里斯退了学,没存款也没人帮忙实现跑步梦想,可谓前途一片渺茫。

  幸好,家乡的1位好友为他提供了帮助,这使他有了几个月的时间去为奥运梦想筹资。那时,他白天在麦当劳打工,晚上训练,夜里在任何免费的地方睡觉,但鲍里斯从来不惧困难。

  “我喜欢睡沙发。我感觉很好。”鲍里斯回忆那段生活时说。

  尽管他坚持训练,但就像没舵的小船一样盲目。那年11月,他遇到了卡洛斯·汉德勒——他是2013莫斯科世界田径世锦赛女子800牌得主布伦达·马丁内斯的丈夫兼教练。

  卡洛斯意识到鲍里斯的天赋,在知道他高中时400跑出过46.9秒后,他认为鲍里斯能做得更好。

  “他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跟他说了情况后,他邀请我加入(大熊俱乐部)田径队。”对这位伯乐,鲍里斯话语中充满感激。

  离开麦当劳,鲍里斯在加州开始了有计划地训练:每周跑55英里(约88.5k,外加循环训练和核心训练。

  以往他的最好成绩只有1分48秒89,而去年5月,他已经跑到了1分45秒30。

  鲍里斯第1次得到了钻石联赛的邀请。当记分板上的时间定格在1分43秒84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的脚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几周后,在摩纳哥,他跑出了1分43秒34的全美第5快的成绩。

  10天前,在赢得了第1个全美冠军后,他只在波特兰食物卡车上庆祝了一下。

  回想2014年,在麦当劳每小时8美元的工作,他说:“1年前,我只是个普通人,现在我是全美冠军,世界上顶尖的800选手之一。这太疯狂了!”

  而现在,他已经是新科世界冠军了!

  而赢得了40000美元的他还没有签约赞助商,不过他拒绝猜测未来:“那有经纪人来处理,而我会继续比赛。”

跑步励志美文

  我有一个学生是学舞蹈的,她告诉我,舞蹈老师对学舞蹈的女孩子要求相当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老师曾经这样教训她们:“当你练舞特别累想休息的时候,就问自己:我死了么?如果回答是‘没有’,就要继续练。什么时候练死了,就可以不用练了!”

  其实,不止是练习舞蹈,一个人想在他所在的行业出人头地,都要付出远远超过常人想象的努力和心血。

  2002年,我在北京工作,住在清华大学旁边的小区里。傍晚经常去清华大学的田径场散步。有一次,妈妈从老家来北京看我,我就带她去田径场散步,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年轻的教练带着二十多个7-10岁的孩子来到场地练习长跑。做完准备工作,教练一声令下,孩子们开始一起奔跑。一圈,两圈,三圈,孩子们都跑得大汗淋漓了,有些孩子们的体力渐渐支撑不住,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渐渐拉开了。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跑在了前面,年纪小一些的孩子跑在中间,两个小不点(看样子只有五六岁的样子)跑在了最后。20分钟以后,年纪大一点的孩子都跑完了规定的圈数,只有那两个小不点还差两圈没有跑完,看得出来他们已经没有力气了,一开始我以为教练看到这两个最小的孩子支撑没下来就会让他们停下来休息,但是没想到教练根本就没有让他们停下来的意思。他们虽然支撑不住了,但是没有教练的命令,也没有一个敢停下来休息,他们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吃力地向前奔跑……

  跑到最后一圈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实在太难受了但是又不能停下来,就开始哭,随后另外一个孩子也开始哭,最后两个孩子一起哭,但是让我震撼的是他们虽然在哭,但还是咬牙坚持着奔跑,最后让周围所有人动容的是——两个小家伙手牵着手,肩并肩,一起哭着向前奔跑!看到这里,周围清华大学的学生,我的妈妈还有我,都为他们鼓掌,呐喊:“加油!”

  年龄那么小的孩子居然有那么强大的自律能力,忍受着身体上巨大的煎熬,还是不断地朝着目标奔跑。这一幕,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顶格,化成一股永远激励着我的力量。

  众所周知,如果想成为一名长跑选手,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训练。而自我训练最最重要的就是强大的自律。如果规定自己早上跑一千米,有的人坚持不了几天,就开始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赖床,最后就不了了之。

  有的人可以坚持的久一点,平时可以坚持训练,但是遇到比较大的风雨天,还是会松懈下来。

  再有些人,可以坚持得更深一些,即使遇到风雨也坚持每天的训练,而且逐渐加大长跑的时间和强度,并持之以恒。

  但是,真正的绝顶高手与普通选手的最大区别,就是二者面对狂风暴雨的天气使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大风呼啸,风雨交加的天气,普通选手连门外都不愿意多看一眼,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休息。而高手一定是继续在风雨中训练,直到筋疲力尽才回到家里。擦把汗,换件衣服,再回头冲进屋外的风雨。

  绝顶高手,永远不跟别人竞争,永远与自己竞争。

  他们会有一种时刻都高于常人的“自我要求”,这种要求体现了他生命的最大价值。他会为了这个要求而释放全部的生命潜能,充分地绽放,从而实现难得的自我跨越。

  哭泣着向前奔跑,这就是草根青年们对待生命真谛的最最真实的态度!

跑步励志美文

  当四处加油声喊起,我只能听自己呼吸,这一刻只有孤独自己,才可以相信我可以,当我们加油声喊起,只是为了能告诉你,这一刻有我和你一起,冲顶的路途不孤寂,奔跑不只为了第一。

  选择真实的自己,有多少路可以上山岗,你要亲手去开辟,奔跑不只为了第一,倾听内心的声音,每一步都在证明你,存在的意义,当四处加油声喊起,我只能听自己呼吸,这一刻只有孤独自己,才可以相信我可以,奔跑不只为了第一。

  为了创造出神奇,让世界为你去喝彩,你要感谢你自己,奔跑不只为了第一,对手只有你自己,当你努力迈开第一步,冠军已是你,奔跑不只为了第一……。

  做人难,难在安身立命,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小的个人;大世界人太多,这么多的人与人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挤,时空莫逆,来路莫测。

  千难万难,难的是如何给自己在这个拥挤的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渐渐发现,其实人生所需甚少,按照内心的声音向这个世界索取,往往获益匪浅,它不仅可以满足你外在的需求,甚至可以连心灵的空缺一块弥补。

  于是在那些感觉自己的一切都被欲望捆绑,满脑子想法都被现实束缚的日子里,我开始跑步了,与其纠缠不清,不如淡然放下。一天、一年、或者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无为而无不为。

  奔跑时,把眼光放远,把目标细化,我在呼吸之间找到了取舍之道,在脚步的交替中找到了平衡之感,每天只享受于跑步的过程,只做好这一件事,认真去做,量力而为。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奔跑,回顾以往,发现这一年虽然只做了这一件事,但收获颇丰。

  我变得不再复杂,简单行事,我变得规律生活,更能享受到心灵的自由,我变得不拘泥于细枝末节,更能从容应对生活和工作上的一切,原来梦想、理想并不需要多么崇高伟大,心向所处才贴合最真的自己。

  只把一件事做好,就是生活本初的节奏,再忙再累的日子都会云淡风轻,再苦再咸的生活都不值一提。

  岁月烙印在我们心底的就只有静好,因为我们当年的某一时刻,只想着把手头的那件事做到极致。

  因外力而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叫想法,不为其它所累而不愿放弃的才是梦想。这种无法放弃的力量就来自于内心。

  不要荒废时光。毋贪眼前之乐,年少尽量多学点文化,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培训智慧,年稍长后才有在生活的 夹缝里游刃的资本。不要自卑自贱,也不要好高鹜远。

  人活在世,懂透了一部书抑或精于一件事,就不用心慌,就是有挫折,也是暂时的。社会机制本身必然为学有所专技有所长的人提供机会。要相信这个,因为社会的运转需要这样的人。

  向着自己的梦想、理想而向前奔跑,只要坚持下去,虽然最终没有获得成功,但向前奔跑时经历过的东西,永远是自己在成长中的一笔财富。

  奔跑不只为第一,更重要的是向着自己的梦想而一点一点的努力,自己意义上的成功,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发挥出自己的毅力、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使自己磨砺成一把锋利的剑,在前行的路上能够披荆斩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奔跑不只是为了第一,向前努力、向前奋斗、向前拼搏,成功将会属于我们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家访记录表幼儿园

一封红色家书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