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沟通与疏导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与孩子幼小沟通的9个秘诀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当孩子无视规则的存在,一定要满足自己的需求时,父母经常会无奈地大吼大叫,或与孩子陷入争斗中。其实和孩子沟通是有技巧的:

  秘诀1: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父母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非常重要。

  秘诀2: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秘诀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在和孩子说话时,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秘诀4: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

  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秘诀5:了解孩子的发展,不要尽说些他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他达不到的要求,让他觉得辛苦,压力大。

  秘诀6: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

  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秘诀7: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秘诀8: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我猜猜看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引孩子。

  秘诀9: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

孩子的心理沟通与疏导

心灵的沟通

  路之所以难走,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题记

  世间的路非常之多,有上天的天路,有地上的陆路,还有底下的“黄泉路”。但最难走的就是通往别人心里的路。

  父母

  父母一般都很难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同时孩子也不愿和父母交流。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有了代沟。父母自己干自己的而孩子做错是也要防着父母。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交流,沟通才能了解彼此,从而关心彼此。这样的一家人才会其融融,幸福快乐。

  朋友

  朋友之间本该友好相处,无话不谈。看起来好像比父母的关系好得多。可朋友只是朋友不能和家人相比。一旦朋友之间有了误会便很难解开。有的是从此不说话,也许过几天就好了;有的是再也不说话,也许几个星期就好了;有的是再也不见面,更别说要说话了,也许因此就断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其实他们也有和好的机会,那就是俩人站在一起把是情解释清楚,再向对方道歉。说白了还是需要互相沟通才行。

  情侣

  情侣之间仿佛永远是甜甜蜜蜜的,俩人幸福的在一起。有时也许回因为某些事而闹别扭,但互相理解对方的情侣一定会再度和好。一旦矛盾闹大就需要有人站出来说清楚(同时也要明白一点如果当你和你的GF或BF发生矛盾时他或她没有站出来解释,那么他或她一定对你不是真心的)又是关于说话,交流,沟通。

  所以再我看来通往别人心灵之路的最好办法是要学会和别人交流,沟通。并且要互相理解,那么不管是父母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情侣之间的爱情都一定会顺顺利利的。

如何和孩子沟通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1、父母与孩子要坦诚交心。

  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心境,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出现了问题后才能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譬如遇到孩子有些不良行为时,如上网成瘾、抽烟等,父母首先要冷静处理,不要气昏了头。要以体贴、谅解的语气鼓励孩子说出原因或心中感觉,巧妙地使用沉默与倾听,领略孩子谈话的要点或弦外之音。由于父母的态度诚恳及友善,孩子会毫无保留地宣泄内心的情感,通过聆听、对话的方式,父母逐渐引导孩子重新思考问题的核心,共同摸索一个解决的办法,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愿意接受他,了解他和帮助他,当然孩子也就会听父母的话,改正不良毛病。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2、要达到良好的沟通,父母温和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威严的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亲子间的沟通。父母只有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感到爱和温暖,才能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达到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3、平等相处,把孩子视为自己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无年龄、无性别、无职位、无地位之分。与孩子交朋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看得起孩子,对他有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完美无缺的标准,高出孩子实际年龄的尺度来要求孩子。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惧怕的心理,甚至是存有戒心,那么他就会敬而远之,不可能向父母袒露心声的。父母只有与孩子平等相处,尊重他的意愿,孩子才会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忧愁,也才不会压抑和膨胀。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4、和孩子交流时要多倾听、少说话。

  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总是自己说让孩子听,特别是当孩子在某一个问题上申诉时,家长就以翅膀长硬了为理由,堵住了孩子说话的机会,而这样的交流,实际上是家长给自己设置了与孩子沟通的障碍。如果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就应当多让孩子说,既算是孩子真的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静下心来,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他倾诉,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加插自己的意见与批评,孩子心中的感受得以抒发后,烦恼自然就会消失一半。这样做不但可增进亲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当遇到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这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当然,孩子也更愿意在这种安全感中多与父母交谈和沟通,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都倾诉给父母。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5、与孩子一起探讨教育的方法。

  不少父母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到处打听教育孩子的方法,却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如农民种庄稼,知道庄稼最需要的养料是最好的养料,企业家懂得顾客最满意的商品才是最好的商品,孩子最喜欢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家长不妨找孩子一起探讨,什么教育方法才是受孩子欢迎的。家长应当怎么做才是孩子感到快乐并愿意接受的。教育者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方式最直接深刻地影响教育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什么,必须先明确他需要什么

  比如现在的孩子普遍喜欢追星的问题,有一个家长就特别明智,她的女儿偶像是周杰伦,她说作为我个人并不欣赏周杰伦,但因为女儿喜欢,我只好试着去了解,如果父母看不起周杰伦,哪么他必然形成代沟。家长说我搜集周杰伦的资料,他是奋斗出来的天才,青少年喜欢他是有原因的,他生活在单亲家庭,对母亲非常孝顺,这是很感人的,出售周杰伦的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跟女儿学唱他的歌。然后去与孩子有效地引导,理性地对待偶像,母子之间就有了共同的话题。我认为歌唱得不好并不重要关键是与孩子沟通,沟通比水平更重要。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6、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

  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只希望父母充当顾问或支持者的角色,过多的干涉他们会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认为失去了自由,便会产生一种不满情绪,就会躲避家长,并产生隔阂。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7、父母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首先要把孩子看成是自由、独立、完整、有独特个性、人格和尊严的人。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报负和志向;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判断及个人的意愿。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父母尊重孩子才会激起孩子的自尊,人性最大的悲哀是缺乏自尊。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才能获得外界对他人的尊重。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8、父母要与时俱进,讲究教育的艺术。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苦恼的家长,殚精竭虑,什么招都用了,孩子就是不听话。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家长落伍了。现今社会是个多元的时代,孩子面前的诱惑很多,从客观上讲教育的难度确实是增大了,但我们的家长没有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有70%的家长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养育孩子方面的知识,使用的方法多是上一代养育方法的延续,有的则是一成不变的方法来培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难免在教育孩子时力不成心。

怎样跟孩子沟通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1、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在学会倾听孩子的同时,家长要学会向孩子倾诉。沟通是互动的,是双方面的。如果家长只一味倾听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会变成一个只喜欢吐苦水、寻求别人帮助却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帮助别人的人了。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2、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当孩子的玩具坏时,或当孩子和小伙伴闹别扭时,孩子会难过上好半天,如果家长认为:小孩嘛,很快就会忘记的。或者就只会一味和孩子说:“没关系的,要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孩子会觉得你根本体会不到他的难过,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和你说,而是一个人憋在心里了。如果父母改成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嘛?”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3、把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

  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时,很多家长喜欢用训斥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幼儿,孩子在家里没有玩伴,这会让孩子心里对父母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恐惧感,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怎么会敢和爸爸妈妈进行沟通,或对爸爸妈妈提出问题呢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4、和孩子密切相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妈妈们要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密切观察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恼的问题,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和父母交谈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5、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6、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合理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资质和潜能,如果想让你的孩子有良好的发展,那么现在开始先停止按你的喜好来为孩子选择学习的内容,停止逼迫孩子进行一些活动。了解来自于观察,例如:孩子对音乐声特别敏感,听到音乐声就特别兴奋,平时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对音阶的掌握很准确,喜欢各种乐器,那么表明你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很大潜能,可以和孩子进行商量让他参加音乐类的学习。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7、回答时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因为这正是孩子当时的心愿。孩子都是具有好奇心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是他们细想火花的一次闪现,如果家长随意对待,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黄,那么你可能扼杀了孩子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家长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有耐心,认真回答。在方式上不可运用生搬硬套理论解说或成人化口语,尽量采用拟人化或童话式的方法给孩子讲解,符合孩子“泛灵”的特点。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8、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语气

  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马上给我……”、“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许……”、“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也许你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说出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因此,当你很生气时,一定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去和孩子进行交谈,因为人生气的时候是会失去理智的,不要让不理智的情绪控制住你的语言。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9、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常变换新鲜的话题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能吸引孩子。因此有时一些啰嗦的话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是要运用得当。

  跟孩子沟通的方法10、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父母与孩子对谈的题材,大部分是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等,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孩子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当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与孩子说童言有利亲子间的沟通的重要性,因此,父母在平时对待孩子提的要求,如果是合理的,就不应该只是答应而不兑现。而对于孩子提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一味的使用严厉的词语来拒绝,以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因此,充分理解孩子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反应是父母们应努力做到的。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心得

  1、阅读

  从3岁开始,就买了很多故事书,带画的那种,每天晚上给她讲故事,经过半年左右变成一块看书,慢慢让她自己看。

  从生活中教她认字,小孩模仿能力很强。很快就能学会,用了一个星期教了有几百个常用字。

  这样她基本就能很顺利地自己把故事看完整。(不用缠着我老给她讲故事了)

  阅读课外书是她最大的爱好。琴拉得再苦,中间休息放松就是看书。有时喜欢的书能看好几遍。(现在是个小哈迷)

  语文没有报过课外班,大部分知识都是从课外书上获取(孩子的课外书家长一定要有选择性的给孩子看)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成绩想差都难。

  2、数学

  在幼儿园时,就接触一个叫“蒙特梭利数学”那时就对数学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来又买了几本关于数学的故事书,

  既学了数学知识又不枯燥,一直到现在,数学是我最放心的。从4年级开始我想是否要给孩子报个奥数班呢,当时反对的声音也很多,

  我心想着,去试试吧,不给她要求什么,了解下奥数怎么回事就行,由于出去旅游,8次大课少上两次。但是孩子还是考出了相当优秀的成绩。

  摇摆不定中我们又坚持了一直到现在。真的很庆幸自己和孩子的坚持!

  3、英语

  英语从幼儿园开始的。最开始买的光盘,迪斯尼神奇英语,看着动画听英语。

  就这么放给她听,玩的时候也放,不刻意的教,只想让她对英语不陌生。(这是我当初的真实想法)

  报课外班是一年级下学期,因为离家近就选了阳光外语(我就是个懒人)来来回回接送方便

  在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早上起来吃过饭后20到30分钟的英语读背,其他时间就没摸过英语。

  有一点,每天起床后先打开复读机播放英语,开始洗脸刷牙吃早餐,这一二十分钟真的很重要,

  每每期末拿回奖学金,(前三获10%学费奖励)让我这个当妈的开始对这小家伙刮目相看了!

  4、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的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刚入学孩子书写能力较差,我就每天像监工一样的站在孩子后面,要求书写工整

  (为此还撕掉了好几个本子,孩子大哭道,妈妈我好不容易才写了这么半页,你怎么就把它撕掉了,你还我本子)现在想想当初我真狠心哪!

  三年级后开始植入作文,孩子一会儿跑过来问妈妈这个字儿怎么写,那个字儿怎么写

  刚开始我总是拿笔认真地写给她看,到最后一有不会就来问,自己懒的翻字典,动脑子

  对策------再来问字儿的时候我就不写了。答妈妈也不能确定怎么写,字典才是最好的老师,以后有不会的字儿要去找你的字典老师了!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时,及时加以赞赏,从而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做完作业后,自己检查,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不急于指出,提醒孩子检查下你的作业

  慢慢孩子就养成了独立学习和仔细认真的能力。

  还有一个就是坚持。

  其实上面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爸爸妈妈们都知道,但是孩子有很多不定性的,

  把一个好的习惯坚持下来却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我们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有位教育学家总结说:家长辅导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每个孩子的特质不同,所以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

  信息来源请我和孩子共度的时光

  最后,预祝同学们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中学!

心理疏导心得体会

  这几天,我观看了郭喜青老师讲授的《学生关爱与心理疏导》的视频讲座后,对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复杂的。实施教育转化的过程是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教育者必须既具备爱心、热心,又具备耐心和恒心,既要注意具体的方式方法,还要有长期实施计划的心理准备,从而铲除滋生心理问题的土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怎么跟小孩子沟通通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一:故事教育

  “和小孩子讲道理,他能听得懂吗?”许多父母也许会质疑,但是千万别小看孩子的能力!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与他对话,效果通常不错。你不妨也试一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尝试和孩子正向沟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二:一致性的教育模式

  如果孩子已经入托了,父母多与学校的老师沟通也是很必要的。父母可以将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将记录带到学校和老师一起讨论,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量一致的教育模式,这样才不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同时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也比较容易把握,易于引导。

  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三:坚持原则

  “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吧!省得他哭闹不止,弄得大家精神崩溃!”不少父母在孩子耍脾气时,会采取妥协、满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极的解决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是如此反而会让孩子更加任性。所以父母应该拥有正确的教养观念:疼爱孩子,但不要溺爱孩子,在孩子淘气时要坚持原则。当孩子吵闹时,要用他可以理解的话语告诉他,那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孩子一再坚持,比方说他哭着闹着非得要去麦当劳用餐,那是鬼灵精怪的他在试探你的忍耐底线,只要一次赖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会如法炮制。建议你不妨事先和孩子说清楚:今天的行程有那些?有没有麦当劳?这样才不会让孩子予取予求。

  面对害羞的宝宝父母应该怎么办

  不少家长抱怨,2岁的孩子很害羞,见到陌生人就畏畏缩缩地躲在父母身后,往往害怕出现在大的场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大大方方的呢

  专家指出,2岁的孩子并不会特别怕生,孩子怕生与否,其实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2岁的孩子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世界,但是由于刚刚学会说话和走路,所以当身旁有陌生人或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可能会比较敏感,再加上他们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会出现紧紧贴在父母身后的情形。

  解决的方式很容易,只要孩子身边有熟悉的人陪着,协助孩子熟悉环境,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孩子过于怕生的问题。

  另外,许多家担心孩子生病,而不常常带孩子外出,这也是造成孩子怕生的一个原因。

  专家建议,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多接触同龄的孩子,训练他们快速熟悉新环境的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产生怕生的心理。

心理疏导心得体会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1、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2、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评价难以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总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搞小动作、做鬼脸等现象,无时不展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气愤、激怒、伤心,非想揍他一顿,还是用乐观的心态来教育他,我想,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宽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静心去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我想这样的耐心和宽容教育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难以沟通怎么办

  与孩子沟通的方法1.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长

  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家长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当的语言和举止,阻碍了孩子与你的进一步交流。这里可以参考家庭教育指导师顾晓鸣老师提出的“好家长十大好习惯”,作为学习的榜样。

  终身学习,和孩子一道成长的习惯;

  真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习惯;

  言教、身教、心教相结合的习惯;

  诚实守信的习惯;乐观和快乐的习惯;

  不代替孩子成长的习惯;

  发现和赞扬孩子的习惯;

  让孩子承担责任的习惯;

  关心和引导孩子学习的习惯;

  家校合作、沟通第一的习惯。

  如果家长能够具有其中的多数习惯,我想您和孩子的沟通就没有大的问题了。

  与孩子沟通的方法2.保障交流的时间,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

  家长不能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业的发展期或顶峰期,是单位的骨干或领导。他们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应酬,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在学业上辅导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

  其实,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忙碌而停止成长,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反而思想变化得比以前更快。这段时间,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障碍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须要让他说出来,所以家长每天无论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听他讲话,使他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满足。

  家长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高中生在学校学到的是课本知识,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多来自父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接受家长的一切想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家庭教育观念也要发展和更新。家长千万不要以为你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支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切,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家长,就可以代替孩子成长,把你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交流都不是平等的,孩子必然会抵制;错误的交流方式,孩子必然会逆反;错误的做法,最终使家长与孩子形同陌路。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充分尊重孩子,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交流就比较容易进行了。

  与孩子沟通的方法3.掌握沟通的方法,拓宽沟通的话题

  与孩子沟通是门学问,家长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

  父母应细心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发育特点,家庭教育就必须根据孩子的心身发育特点来进行。将“我讲”变“我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时,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与尊重;对孩子讲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过语言、目光或体态表示肯定;对于孩子的错误观点不要急于纠正,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要理解孩子由于年龄和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表达内心想法而可能产生的偏见或者误会。

  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如果孩子性格内向,父母应主动与孩子交谈,鼓励孩子谈谈学校、老师、同学,对某一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时,父母应予以赞扬;当孩子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时,父母也不要急于指正,要耐心地与孩子交换看法,统一认识,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地愿意与父母交谈。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喜欢交谈,父母就应多听孩子讲,这样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信任父母。

  无论什么性格的孩子,既然已经是高中生了,就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长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烦心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父母的难处,产生为父母分忧的念头。当孩子能够理解父母,愿意为父母分忧时,家长要表示欣赏,并与孩子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采纳孩子有价值的建议。这样,孩子会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长大了,同时又使孩子学习到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沟通,不要局限于语言的沟通,还可以采用玩游戏、听音乐、做有益的事情等方式培养亲子关系,最主要的是在沟通中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话题不要仅限于学业,应该拓展话题。家长应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想说什么,想听什么,感受如何?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沟通肯定会畅通,交流肯定会融洽。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多谈如何学做事、学共处、学做人等话题。孩子愿意听,愿意聊,就表明他已经在心里接受了家长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这样,就无须家长再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大道理了。

  如何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是门学问,值得家长们不断地深入探究并牢牢掌握。这门学问,归结成一句话就是:孩子在成长,家长也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并给予孩子信任、鼓励和支持。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你当朋友,与你沟通无极限。

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沟通技巧

  1、运用谈话的技术

  用平静严肃的表情对孩子讲话,用词应简单,避免不必要的体温。

  2、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首长要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接受家长所讲的话。讲话时不应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不要居高临下

  如果父母想要接近利了解孩子,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和新的谈话方式。

  4、适当的转移

  孩子心情很坏地向家长讲述一件事情时,家长最好不要与孩子谈论事情的本身,而可以围绕该事情谈些自己的感受。

  5、体会孩子的体温中隐含的意思

  孩子的话题往往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对外界发出的信息也常常令人费解,必须通过一番琢磨才能悟出他的意思。

  6、态度严肃语气坚定

  父母拒绝孩子时,即便不说“不”,也要态度严肃、语气坚定。同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面部表情也应当严肃。让孩子一看就知道,这样的表情意味着“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最好给我停下!”同样,在教育孩子的礼貌上,也需要有好的技巧。

  7、让孩子二选一

  给孩子选择机会,会让小家伙感觉自己有“权力”控制局面。鼓励1-3岁的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选择,有助培养其独立性。但是选项不宜过多,对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而言,“二选一”即可。比如,“在家里只能滚球,在室外可以扔球。你选择哪个?”

  8、亲自示范并告诉孩子

  有些孩子不停地做某件恼人的事,其原因就是小家伙不知道还有啥别的事情可做。这时,父母最好能给予示范并告诉孩子怎样做更好。比如,2岁的亨利老是爱戳小妹妹,家长可以告诉亨利,“亲亲妹妹”或类似的提示,下次小亨利就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9、用“可以”取代“不行”

  听到父母说“不”时,一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要求。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前不准吃糖”,那么只会导致孩子怒气冲天。如果父母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种表达方式,孩子会乐于接受。

  10、耐心解释说出感受

  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行为。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这会让我很伤心。别敲了,好不好?”跟小家伙讲道理似乎是徒劳之举,但是的确会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他所做的影响了别人,要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二年级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推荐

怎样说鼓励孩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