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家国情怀源于家族情怀

  在宗法制家族无碍于历朝历代绵延之后的今天,有谁会想到它也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呢?当家假日长辈召开的家族聚会成为年轻一代人的苦恼,其本质是传统文化的式微,更是青年人正在失去其根基之状态。

  的确,家族聚会自古而有之,想必不愿参加之人也自古而有之,而如今争议之所以激起波澜无疑是因为如此之争议已成为社会共同问题。作为年轻人,我可以充分地理解小王的心情——在面对一群自己并不熟悉的长辈关于学业、事业与嫁娶等一系列直接的发问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实属必然;况且在人口迁移如此轻而易举的当今,各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宗族基础早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彼此渐行渐远的同族人,能重聚首已属不易,更别提相聚时的冷淡气氛。小王的苦恼确有其根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辈们召开家族聚会的时间选在节假日。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假日其目的无非有二:缅怀先人和庆祝阖家团圆。当人人都在为“年味儿淡了”而叹息时,家族的聚会无疑是一个散发着团圆气息最大的发热源。其次,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探索,不难发现,不论是世界、国家还是地区范围内,对人口一个重要的划分就是民族。正因有了长期历史形成过程和法律的条文保护,民族内部才自觉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民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天然合理;同样,作文民族的衍生体,家族同样拥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姓氏”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家族的紧密性。再者,回到现实意义,当下的家族体系早非古代时那般阴森可怖、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了,其更多时候只依靠血缘和一些极强的意识形态——长辈心中对后代们深深的挂念维系。笔者认为,这点是小王应该承认的。故当从各个角度分析过后,不难得出,小王的行为首先是忽视了家族是几乎一切传统行为存在的基础的事实,其次低估了宗族制度的普世价值。

  正如前文指出,诸如小王一类的年轻人已不算少数才有可能形成的社会争议,笔者认为虽然传统家族观念的确具有相当合理性,但如若始终不能够让年轻人接受,最终在年代上形成断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为此,除了(与其)通过小王的父母、长辈对其施加言语上的压力,不如通过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让年轻人不再抵触家族聚会。引领他学习、了解家庭、家族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应该是第一步,其次便是能平心静气地带领他回味家族曾带给他的美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这个时代最应该具有的家庭的关怀,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

家国情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家国情怀命题

  林则徐曾说:立国望西。意思是站在中华的土地上,远望西洋。

  近日,xx将校训中的“家乡情怀,世界眼光”改为“家国情怀,世界眼光”,这更改,在强调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在提醒广大xx学子由乡及国,拓展视野,立足祖国。“达,则兼济天下。”约是如此。家国情怀,要求我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成才与否,都要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而世界眼光,则要求我们投目世界,目标远大,争创一流。两者互为补充,相互增进。

  泱泱中华,历经无数风霜雨雪,几经沉浮却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而今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直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国。这正是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献出心血的结果。古有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登岳阳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陆游,疾笔书,北望中原气如山。今有罗阳、航母试验为国捐躯;莫言,追求文学,根植乡土;屠呦呦,探寻青蒿,呕心沥血。正是这些仁人志士的心血奉献,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孕育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铸就了中华千年一脉的民族传奇,创造了中华巨龙腾起的民族奇迹。也正是他们的他们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中华人民五千年,使之渗入每个中国人灵魂最深处。

  斑斓世界炫彩夺目,风云变幻,机遇与风险并存,唯具有世界眼光,才能与时俱进,引领世界潮流;林则徐,海国图志,打开中国近代化大眼。钱学森,出国深造,为国防现代化装上虎牙。邓小平,改革开放,为经济现代化添加引擎。正是这些伟人的世界眼光引领了中国的发展,为中国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流,也正是这些活流的注入,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舞台上大放异彩,也正是他们对卓越的追求,塑造了他们。

  古人曰:“自古忠义两难全。”今人云:“爱国与追求两难全。”最近,传出李嘉诚撤资大陆,高考状元转籍国外,科研人员大量“外逃”,不禁令人发问:在具有世界眼光。追求卓越的同时,是否还能保持家国情怀?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矛盾。爱国情怀,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根。有了根,才能在人世浮沉中保持一份本我,才能在世间磨难中保持本初,在尘世迷茫中保持一份本心。一个有根之人,方能披荆斩棘,直至彼岸。世界眼光是枝叶,只有枝繁叶茂,才能从“世界”吸收养分,壮实自我,进而反馈祖国母亲这片沃土。我相信,举国13亿人的力量,足以撑起一片供中国人民发展的舞台。

  扎根祖国,以望世界,成就自我,铸就中华!

家国情怀时代担当

  2017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续了二题选一、文体特征鲜明的传统,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责任担当意识。无论是议论文"说纽带",还是记叙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题目的选材。正值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选拔什么人才,为国家贡献怎样的接班人,这两道作文题给出了鲜明的答案。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校园风气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呆在教室里死读书,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此外,作为记叙文的专用题目,它的题干保持了一贯的指导性,"有叙述,有描写",提示表达方式上要综合使用;"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顿饭、一辆车、一个人。这也提醒未来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开放视野,关注时代与国家,拥有自觉担当的意识;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势、动向,又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对国家、自我的期许与责任具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有一种情怀叫做家国情怀

  前几天我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山东人总是把家国情怀放在第一位?》我的确被这个题目吸引住了。我不禁在想:山东人的家国情怀大概是被这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教化而来的吧。但我始终觉得这篇文章题目的主体有些狭隘,应该改为《为什么中国人总把家国情怀放在第一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2020年是全新的起点,是浪漫的一年。但新冠的爆发,科比的去世,注定2020年是艰巨的一年。

  虽然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全面控制,我们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初步胜利。但回想几个月前,当全国人民喜迎春节之时,新冠却席卷荆楚大地。一时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省市对口支援湖北。

  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勇敢逆行,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奔赴抗疫前线,谱写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我始终铭记那一张张带着口罩勒痕的脸庞,那是最可爱的脸庞。我始终敬佩十天的时间,火速建成“雷神山”“火神山”两所医院。由人等床,变成床等人。在疫情火烧眉毛的时候,他们主动请战,奔赴前线,置生死度外。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4岁的年龄,原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可在疫情爆发时刻,他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贡献毕生所学。我无法与钟南山院士感同身受,但他的心情绝对更急切。当举国上下抗击疫情时,我们所有人都自觉遵守秩序,并非觉得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新冠爆发是全球性的,但每个国家的应对措施,控制情况各不相同。美国号称自己是全世界自由的灯塔,但这灯塔似乎不怎么亮了。中国仅76天的时间控制了疫情,但美国的疫情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感染人数超过了200万。在美国人的身上,我没有感受到家国情怀,而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为什么我会觉得中国人总是把家国情怀放在第一位

  因为有国才有家!

  爱国是深入每一位中国人基因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的中国却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日本强占了山东。知名外交家顾维钧先生说到: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圣人孔子和孟子就此诞生于此,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中国人都有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这是2000多年来的文化积淀。这是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

  所以,中国人总是把家国情怀放在第一位!

树立广袤视野,厚植家国情怀-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卷Ⅰ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各位对管鲍之交的这段佳话一定并不陌生,鲍叔牙大度让贤,齐桓公不计前嫌,管仲倾力付出,共同成就了齐国的霸王之业,而鲍公之举令我最为动容。他知贤、荐贤、让贤,把齐国百姓的利益置于个人荣辱恩怨之上,用斑白的两鬓点亮了友人的事业和齐国的壮阔辉煌。

  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恩怨之上,背后蕴藏的是鲍公的广袤视野与家国情怀。所谓“生者父母、知者鲍叔”,鲍叔牙对于管仲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管仲在前台一匡天下、尊王攘夷、南征北伐,而鲍叔牙则在背后鼎力相助。表面上看,鲍叔牙确实失去了名垂青史的机会,失去了万人之上的地位,但正如孔子所言,他的谦让让齐国称霸,停止了诸侯间的战火,安抚了担惊受怕的百姓。如果没有鲍公之让,便没有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而会是一地野蛮狼藉。由公而私的家国情怀,看似短暂的让鲍公失去了成名的机遇,却为他换来了世代的称赞。

  鲍公之礼绵延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五千年悠悠岁月里,我们见证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执着,领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豪迈,品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沉痛悲愤,体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生死托付,敬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在无数的他们的心中,个人之利已然轻如鸿毛,国家天下之系乃重如泰山,这是如此袒露着的一个个中华灵魂心系家国的拳拳之心。

  时代在进步,但对于这份广袤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需要却从未减少。新冠病毒爆发之际,杜富佳一生奔赴前线”让我来“,不惧奉献,尽己所能救死扶伤;老三杜富民作为新入职ICU的一生,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岗位;老四杜富强,春节刚过,就跟随战友踏上了国家所需的巡逻路。在人人享受春节的日子里,杜家姐妹放下私利,用行动完美诠释着新时代青年人的家国情怀。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有的人驻守边疆,用男儿的铮铮热血守护这片大好山河;有的人建设一线,用坚强之躯扛起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还有的人默默关怀,相互牵挂、体谅,彼此守望,一寸丹心图报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着迥异的人生目标,有着多彩的人生道路,但鲍公之礼却应伴你我始终。透过这次读书会,我想我们都应该学到,将你我之小我融入祖国之大我、人民之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树立广袤视野,厚植家国情怀,方能更好地实现你我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谢谢大家!

关于家国情怀的作文 为国守望

  一曲《苏武牧羊》,让人想起两千年前的边地寒雪,想起那不屈的苏武。雪野茫茫,朔风凛冽,却无法吹冷他的爱国热肠;武力强迫,重利诱惑,却无法打消他的望“汉”雄心;饥寒交迫,漫长折磨,却无法销蚀他的赤胆忠心。整整十九年,为什么他能在荒寒之地的漫漫长夜里饮雪吞毡、心坚如铁?因为他心中有汉,因为他有一腔为国守望的热血。

  大浪淘沙,那些因贪图个人享受而汲汲于名利者早已被人们唾弃,而那些为国守望者却被人们举得很高很高。个中原因,有两点特别重要。

  一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苏武隐忍雪域,不屈服于权力压迫,不贪慕荣华富贵,是因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责任和担当。同样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忘我旷达,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刚烈决绝,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舍家报国,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

  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人以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的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以致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涌现出了几十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把一生交给祖国,始终守望着“国之重器”的黄旭华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现出了带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战天斗地、劈山凿渠,守望一方的黄大发式的村干部;涌现出了守望母亲、眷顾故土、担忧家国命运而一生泣血的余光中式的“乡愁”诗人……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担负着复兴家国的重任。

  二是那一份牺牲和奉献精神。古往今来,为国守望者无不勇于牺牲和奉献。国难当头时,以自身鲜血警醒同胞的陈天华,奉献牺牲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平年代在异国争取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爱国人士黄素梅历尽周折,艰难奔走,奉献牺牲的是个人享乐;入伍七年,却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的国旗哨兵张自轩,牺牲奉献的是小家幸福。正是因为他们自觉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命运有机结合,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怀为一体,从流连小家的私情走向复兴中华的大义,中华民族才能国运昌隆。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同样,一个国家多一些为民族利益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如果只耽于一己私心,守望着鲜花美酒,守望着权位美色,那国家就危险了。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为国家担起责任,为民族奉献牺牲吧!

关于疫情下的家国情怀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字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曲《国家》唱响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人们的心声,爱国爱家情怀油然而生,爱国爱家的故事也萦绕于心……

  在抗疫的战场上,志愿者也是值得我们崇敬的。汪勇,一个普普通通的快递小哥,疫情暴暴暴发后,他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杨雪,一个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发起组建了一个"守护天使"车队群,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运送物资进方舱。现在车队群里有69人,完成医护人员接送超过800人次,运送医疗设备和物资募集有20多次,完成的物资运输超过500吨。

  一度时间,我常常在报刊上、在电视里、在网络中看到一夜爆富的“大款”、涂脂抹粉的“小三”、红得发紫的“大腕”。而英雄董存瑞、邱少云却被嘲讽;大地主刘文彩、大恶霸黄世仁反而被平反.每当看到这些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帖子,我就气愤得无语。

  在这次新疫情阻击战中,我高兴地看到冲在最前线的不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小三”,也不是那些搔首弄姿的“明星”“大腕”,而是科学家,是人民子弟兵,是白衣天使,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是人民警察,是出租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最底层普通劳动者。他们才是闪闪发光的金子,才是最可爱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家国情怀感动天地!他们的家国情怀让人泪奔!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病毒藏住了全国各地的喧嚣,口罩遮住了你我最灿烂的笑容。在春节这个最热闹的传统佳节,城市静得出奇,它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是一场特殊的考验,别害怕漫长的黑夜,这只是黎明曙光来临前的征兆。前线有艰苦奋战、不辞辛苦的医护工作人员,后方有向武汉源源不断输送爱心的华夏子民,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我们本就是一体,我们用口罩和防护服隔离了病毒的入侵,却永远不会隔绝爱的传递。

人要有家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我的家国情怀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家人与祖国哪个更重要?家人是世界,祖国是太阳,我与世界共存亡,可我不能没了太阳。

  在我还牙牙学语时,父亲就抱着我教我背古诗。他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诗人生平,写作背景等有助于理解的东西,我也听不下去,就总是动动这个,摸摸那个,他也到不以为意。但有天下午,父亲那读古诗时严肃的神情把我吓到了,我一反常态,认真看着父亲,我吃惊地看到在他讲到诗人的写作背景时红了眼眶。那天下午父亲讲的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也学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爱国。

  长大后,看了许多书,其中不乏有爱国人士的故事,也慢慢的了解到了一些人,一些事。“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的樊锦诗;“青山忠诚的卫士,死亡的永恒对手,投身于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的救火英雄;舍弃了家人,团圆,奋不顾身坚持站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与为防疫捐献物资的爱心公益者们……

  “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这样才不会愧对于祖国的养育之恩”“只要国家需要我,保证随叫随到”“能为祖国做贡献,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这一件件事,一句句真挚的话语,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弦。不知为何,我竟会想到父亲。

  爱国也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徐锡麟的“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还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更是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父亲教会了我很多道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那次读诗时微红的眼眶下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我想,那可能会陪伴我终生,我也会牢牢地记住它。

家国情怀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而我想说,不管身处什么时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

  “青年人要有梦想,有担当,这样新中国才有足够的青春力量。”梦想不应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更应与国家挂钩。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拥有的梦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们都如一盏盏明灯,在黑暗的道路上给人以希望和方向。只有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便铸成了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有梦方能追梦。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日新月异。无论科技还是民生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迸发无穷的乐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只有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中华民族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李大钊曾说过,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建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却仍是发展中国家之一。而我们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全面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方能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否则,纵有爱国之心,亦难酬报国之志。

  诚然,2035年的一切与现如今大不相同,中国将更加进步,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实现了我们的中国梦。但这并不意味着砥砺前行,圆中国梦这一追求会褪色。那时的世界不仅仅是未来的我们的,更属于年轻的你们。新时代的你们要有新的梦想和追求,以更加优秀的姿态拥抱更加辉煌的中国梦。

  著名学者罗素曾说:“我这一生被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所支配着,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新时代的青年们,你们应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以万丈豪情拥抱新时代。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秉持使命与担当,方能不负大国情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初一英语自我介绍作文

感恩老师作文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