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谚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诚信

  西汉初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用。凡答应的事无论多么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办到,当时流行一句禅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着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制止道:“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说谎。”曾参坚持把猪杀了。

  “人而无信,不如其可也。”意思是说做人不讲信用,不知怎么可以立身处世。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关于诚信的谚语

关于诚信

  有人说:“诚信像雨,洗净人们心灵上的尘埃。”也有人说:“诚信像雷,震撼人的灵魂。”我觉得诚信像根,深深扎在成功这一片土地上。

  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他将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诚实守信!不能背叛诚信!我看过这样几则关于诚信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诚信,永不凋零的花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一个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儿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儿不该把病牛卖给人家,并亲自找到买主将钱如数退还,牵回了自家的病牛。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紧紧牵住的绝不是一头生病的黄牛,而是一条健康与高尚的道德纤绳。它将一个人的品质、修养引入了纯洁的圣地。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荣誉更具有时效性!”诚信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最重要的品质,是现代文明的财富。2001年7月美国一家权威媒体报导:巴勒斯坦一位年仅13岁少年尤素福为了给在巴以战争中遇难的父兄抱仇,带上干粮,约上三个伙伴上路了。在冲过以色列哨卡时不幸被以色列士兵枪杀身亡。人们在整理尤素福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封写给他妈妈的信,信中除了写一些报仇的话之外,还写道:自己因为匆忙上路,在一家便利店买了三个面包,一瓶牛奶,还没来得及付钱。如果自己牺牲了,请妈妈一定要还这0.3美分的钱。这个男孩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丢弃诚信。

  中国有句古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们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我们更应该知诚信、讲诚信,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学生不讲诚信。他们打架、闹事、逃学、抄作业、考试作弊……还编出一大堆理由来蒙老师骗家长,有些同学甚至还做出小偷小窃的行为,偷偷拿走同学的物品;说好要还给同学的东西,却说又弄丢了。这说明有许多同学丢失了诚信,也丢失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我们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和希望。

  我们都应该怀有一颗至诚之心来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未来。诚信是最美丽、最圣洁的心灵,他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同学们,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播撒诚信种子生根发芽,笑看诚信之花绚丽绽放!永不凋零!

守候诚信

  “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好品质,它需要我们用心灵去维护,更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守候。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经以言警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曾说过:“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这足以说明,诚信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诚信的人,他叫山宾。在他当州官时,因为开仓放粮救济穷人而得罪了朝廷,被罢除了官职。有一天,他看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赶到集市上卖了。等他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道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了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要讲诚信,可见山宾是一个多么高贵的人。

  我们再来看一看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曾子的妻子哄孩子说:“孩子,听话,你在家等着妈妈,等我从集上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就在家安静地等着。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石头上磨刀。得知曾子要杀猪,他的妻子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曾子说完,就把猪杀了。

  山宾和曾子都在尽力维护、守候诚信,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讲诚信,可以是按时上学、按时回家,也可以是在作业没有完成时,和老师说明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讲诚信,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负责任。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我们不求每一句话都说得好、说得妙,但要做到言必求实、求真,言而有信。

  让我们将诚信牢记心中,在书中寻找诚信,在生活中守候诚信,在实践中坚守诺言,让诚信促我们健康成长,让诚信助我们扬帆远航。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一种道德品质,如果你不诚实守信,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培养诚实的品德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古老的话题,“狼来了”

  的故事是讲一个放羊的孩子多次骗农民有狼来了,到后来狼真的来了农民都不相信他的话,让狼把所有羊全吃了。父母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诚实的、说谎的孩子,而孩子们也都知道不应该说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不愿意与不诚实、说谎的人打交道,因为这种人无法给人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

守护诚信

  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没有诚信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无法立足,因为只有诚信之人才能顺利地与人相处,才能有发展,才有光明的前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告诉了我们要洁身自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启迪我们要勇于追求;“言必行,行必果”的曾子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

  明朝着名的学者宋濂诚信求实的经历令人钦佩。宋濂少年时特别热爱读书,但是家里穷,买不起书。它就像别人结束来抄录,而每次借书,他都会准时归还,这使他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一次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而宋濂人在伏案抄书。母亲心疼他,说别人不急着这本书,缓缓再说。宋濂答道:“到期就一定要归还,说话不算数就会失信于他人。”诚信求学的宋濂最终成为了一代学者。

  一个人,应该从小学会诚实守信。宋濂就始终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人生的人生信条,做到言而有信,不失约,再加一刻苦的努力,诚信的宋濂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赢得了世人的景仰。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应更加大力呼唤这种美德。

  二零零八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让大家记忆犹新,似乎很简单,屡次交奶检验不合格被拒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后得知在奶粉中加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于是耿氏兄弟自二零零七底,开始购进三聚氰胺,也正是这一举措,使6000名婴儿患病。

  三鹿奶粉事件引人深思,因为某种利益,“诚信”二字可能早已抛向脑后,金钱名利的诱惑,最终压倒了诚信的品格,他们这样见利忘义,令人唾弃,三鹿品牌也从此倒下。

  诚实守信,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坚强的信念。这样,将是我们的生命更加高贵,更具有价值。也许,我们一生会碰到许多这样那样的坎坷与困难,但决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因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问心无愧。

  让我们一起守护诚信,守护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我相信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我们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诚信是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实现承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轻易承诺而不实现,是一种不良品质。我们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要学会拒绝;一旦有所承诺,我们应该努力实现。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与信任是一棵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或许一个不诚实的人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场合,通过特殊的手段可能蒙蔽一些人,但只是暂时的,“庐山真面目”终究被揭穿,信任的基础永远是事实。

  诚信的核心是善。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复杂的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胡锦涛

诚信即诚实守信

  上帝给了啄木鸟一张有用的“嘴巴”,但是给出条件“必须好好利用”。啄木鸟诚然接受了。

  上帝给了青蛙一条有用的“舌头”,但是给出条件“必须好好利用”。青蛙诚然接受了。

  上帝给了春蚕一个有用的“口腔”,但是给出条件“必须好好利用”。春蚕也诚然接受了。

  ……

  于是乎,啄木鸟不再是原来的啄木鸟,青蛙不再是原来的青蛙,春蚕不再是原来的春蚕。啄木鸟没有将上帝的“恩赐”作为损人利己的“工具”,而是用它来为树木排忧解难,青蛙没有将上帝的“恩赐”作为大吃大喝的“利器”,而是用它来为农作物减少成长的烦恼,春蚕更是成就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千古绝唱……

  由此,我不禁发出这样一个疑问:它们并没有要为他人造福的天职,是什么让它们有如此大的改变呢?仅仅是因为上帝的要求吗?不,绝对不仅如此。是“诚信”,对,是“诚信”!它们本可以不那么做,仁慈的上帝也不会怪罪,但是因为“诚信”让它们彻底地改变了。世界似乎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了!

  “低级”的动物尚且如此,一贯以“高级”动物自居的我们———人类,又如何呢?答案是模糊的,答案也可能是错误的,我只能这样聊以自慰。虽然我明白“理论与实践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即使我思尽秦川,忆尽渭水,也无法理解现实和理论会那样得大相径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就让我们实实在在地走一遭,访一回吧!

  莫名来到一考场,虽然没了那“书声朗朗”的香气,却也少了“勾心斗角”的不安。令我瞠目的是:一批“档次”不尽相同的学生拿到了相同的问卷,但交上的也是一份份类似到相同的答卷,可他们的内涵明明不同啊!从未曾见过如此怪事,值得做诗一首:

  寒窗苦读十余载,

  学富五车无所用。

  读书娱乐两不误,

  多个心眼多条路。

  我摇摇头,离开了考场,转身又来到商场。我再次瞠目:在这里,承诺就是空话,和约等于废纸,“兵不厌诈”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工人一批批地下岗,企业一家家地“关门大吉”,却有一群“空壳”挂上了“富翁”的头衔,登上了“爱心”的榜单。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与安乐。居安思危固然可取,若是将“尔虞我诈”混为一谈那就不可取了。生平再遇此等怪状,值得再做诗一首:

  君子取财定有道,

  坑蒙拐骗不可少。

  财源滚滚何其难,

  多个心眼就是宝。

  不堪入目的所谓的“现实”一次次冲击着我稚嫩的眼皮,虚伪荒诞的空气不住地灌人我脆弱的咽喉,糊涂透顶的谬论深深根植于我单纯的思维,一身的全副武装早已支离破碎。我已不想,我也不能再想。如果我还有权利选择的话,我宁愿,我希望,我乞求自己立即死去,因为我真的不想再继续了。

  朋友,或许你也曾是个诚信的人,也巧遇过不诚信造成的损失。可是,在这之后,你可曾动摇过“诚信”的初衷,改变过“诚信”的信念?是否可曾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窒息感将你缠绕,让你心情沮丧,蠢蠢欲动,不时地刺激你去体验“不诚信”带来的快感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朋友,赶快焚烧掉你的心理垃圾,重温诚信的旧梦吧,不然那些鬼祟将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幻化成行,将你无形地牵入歧途。

  情感的琐碎,剧情的平淡,物质的匮乏,包罗着生活特有的细枝末节。因个人情感偶然亲吻一下自私本也无可厚非,但若弃“诚信”于不顾,一味地沉浸于追名逐利的怪圈,只能使我们更快地与罪恶同行,与死亡为伍。与其这样,如果我还有选择的权利的话,我宁愿,我希望,我乞求,去掉一切华丽的外在,平平淡淡地生活。

  拥有诚信,不一定使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失去诚信,我可以断言:你一定成不了一个完美的人!与其沦落为行尸走肉,铤而走险地寻求“维纳斯”的残缺美,不如踏踏实实地走出一条“诚信”之路呢!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不仅是一个纯粹的概念,更是一种精神,一种高度,一种境界。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

  诚信,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多少人为我们树立起诚信的榜样啊!西汉时的季布,做人守信,答应他人的事总是尽全力去做。所以有人说:“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古语有云:“言必出,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都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做人要诚信。诚信二字重千斤。

  可如今,诚信这朵奇葩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们遗忘,丢弃。不守诚信之风逐渐蔓延:在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中,那些厂商为了谋取暴利,全不顾及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剥夺了他们健康成长的权利。这些商家怎么忍心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黑暗、贪婪的魔爪伸向一直相信他们的父母和孩子?他们怎么忍心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失去生命的光彩?他们的道义往哪儿了?他们的诚信去哪儿了

  再说说眼前,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作为中华民族接班人的我们,有发自内心地问过自己:我诚信吗?我们能够挺起胸膛,拍着胸脯说:我从没做过有违诚信的事吗?一些同学的行为让我们失望:为了玩电脑,他们欺骗父母;为了考试成绩好,他们作弊,抄袭,既欺骗了老师,欺骗了家长,欺骗了同学,同时也欺骗了自己。失去了诚信,失去了做人的准则,分数再高,又有什么用呢?是时候对我们自己的言行做一次深刻的反省了。

  诚信,是对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诚信,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点缀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活跃起整片海洋。可是失去了诚信,我们的社会将一片混乱,假若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国家怎么能发展?社会怎么能变成和谐社会?失去了诚信,一切将如纸上谈兵。

  其实,诚信并不遥远,诚信就在身边。同学们,请实践你的每一句诺言,哪怕是再小不过的一件事,不迟到一分钟,不说一句空话,不拖交一次作业,不说一次脏话。让诚信融入到我们的学习中,让诚信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希望有更多的班级将“诚信”作为立班之本,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将“诚信”作为做人之本,让诚信观念在我们的校园中不断深入,蔚然成风!

谈诚信

  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源远而流长,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讲一个名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将信用。凡答应了的事,无论多么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办到。当时人们都称赞他,说是“得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个成语的由来就是这样。

  诚实守信,是我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行为准则,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都要讲究诚信。诚实守信使人乐于和你交往,乐于和你共事。久而久之你的朋友自然越来越多。

  曾经有一个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之一的晋国,攻打小国原,晋文公重取命令出往部队只带三天的军粮,三天攻打不下,部队就撤退。原国凭城固守,顽强抵抗,三天已到,未能攻下原国,晋文公命令撤退,军队统帅请求说:“根据情报,原国已不能久收了,等原国投降后再撤。”晋文公说:“信用,乃立国之本,百姓的依靠,为了得到原而失信于百姓,那是得不偿失。”晋军按晋文公命令撤退。原国闻讯后自愿投降了晋国。

  信用是立身之本,守信用即使守住人格。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他将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它将无法在商界立足;一个国家或政府不讲诚信,它将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诚实可信就是确立自己为人的基本准则,就是确立了一个集体的交足之根。我们用诚信对待他人,必将获得他人的诚心相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学学生会部长竞选稿

学生会竞选ppt免费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