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医患关系的看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谈医患矛盾:素质低是一种罪 初中议论文

  众所周知,中国的医患矛盾是比较激烈的。矛盾的发生不是单方向的,通常都是有双方的原因。但是矛盾也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之中,负有更大矛盾的无疑是患者一方。大量低素质的患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激化了医患矛盾。

  2019年秋天,甘肃的一位冯姓医生被病人杀害,他工作的科室是肛肠科,据说是最苦最脏最累,很多人都不愿意工作的科室,而就是工作于这个科室的冯医生,这位人人赞不绝口的冯医生,被一位杨姓直肠癌患者持刀杀害。这是“医患矛盾”,但更是一个暴徒对一个普通人举起刀子的一场屠杀,是严重的故意杀人事件。那些被病人以各种理由辱骂、殴打甚至行凶报复的医生们,有什么罪?唯一的“罪”就是他们遇到了低素质的患者。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但是,这些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的医生,救死扶伤,为医学事业做贡献,让大量的病患减轻了病痛,最后等来的不过是没有素质、没有道德的“医闹”。

  医患矛盾始于人性矛盾,始于部分国民的素质低下。他们没有基本的常识,本身不过是外行而已,却按照自己的思路先入为主,还要提出无理取闹的要求。出了看病钱的人嫌病好得太慢,嫌贵。我真的想说,对不起,你穷,你不配。穷绝不是胡搅蛮缠的理由。不是所有人的钱都管够,这并不是医生造成的,如果真的要去归结根源,倒不如说是病人无能,越无能就越拔刀向他人,向着那些无法反抗的人。钱少、命苦、怨气重的病人,即使不是自作自受,也无权迁怒于医生。

  厚颜无耻的病患,不懂得去换位思考,希望花最少的钱,让最好的医生给自己治疗,还要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却不想想,医生已经做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已经尽力。毋庸置疑,他们并没想过,世上没有这等好事,人间没有什么事都称心如意的天堂。

  演员、歌手韩雪,因为角膜炎发作去医院看病,感觉医生对她态度不够好——可能她以为全世界都是她粉丝,要跪在她面前吧——就发微博去公布医生的个人信息,虽说是公众人物,但一个戏子,素质也就不过如此,甚至连法律常识都没有。

  没有科学素养,无法理解他人,甚至缺少做人的基本道德,这样的人一天不消失,医患矛盾就一天不会缓解。

谈谈对医患关系的看法

关于医患关系的时事热点

  在衡东县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当时的值班医生单亚琴。回想起发生在3月12日的事情,她至今仍然感到心有余悸。

  衡东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单亚琴:走在路上,有时候有人走在后面,我都会被吓一跳,有这种阴影在,就是想他会不会跑出来打我一顿。

  单亚琴介绍,3月12日早晨7点钟左右,一名76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为胸闷气促、病情严重被送到了医院。

  单亚琴:他情况很差很差,这种慢阻肺病很多年了,而且发病的话,很难得到缓解,大概8点钟的时候,出现了病情变化。

  很快,患者李某出现了神智不清、脉搏心跳下降的情况,单亚琴和3名医生进行了胸腔穿刺、胸部按压、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然而一个小时后,李某还是去世了。

  单亚琴:他老婆过来了看到我在这里,扯着我的手,甩来甩去,跪在地上,要我为她老公偿命,说我把她老公害死了。女性家属全部都冲过来了,她们人多嘛,就没挡住,我的头发被扯住,我的脖子、头、脸、手全部被抓伤了。

  医院考虑到死者家属悲痛的心情,最后退还了他们预交的2000元医疗费。

  但到了3月16日,自称是死者内侄的谭某带着20多名家属和10多名据称朋友的人来到医院,要求讨个说法。愤怒中,他们还掀翻了桌子。

  衡东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郭诗周:我就单独拉着他(谭某)和他(死者)的女婿和儿子到我办公室看视频,6点58分患者就被推进来了,推进以后我们医生就马上出来。7点钟,医生进去了,他(死者)也推进去了,进行抢救,不存在说有一个小时没人管的问题。

  结合监控视频,医院解答了死亡家属所有的疑问,死者的儿子和女婿当即表示理解,并说不再找医院的麻烦,但谭某坚持认为医院存在问题,有人还扬言说过几天要再组织300人过来,要把医院砸平。

  衡东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凯丰:我们就跟县长、政法委、派出所以及卫计委的领导都作了汇报,县里的领导也很重视,当时就作了指示。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出面积极协调医院做好沟通工作,事情逐步趋于平稳。

  衡东县公安局副局长刘吉宏:他(谭某)刚开始只说要8万,后来越做工作,他说要10多万。

  记者:赔偿是吧

  刘吉宏:是,赔偿,要医院赔偿。后来我们通过两、三天的工作,向他表明了几个态度,如果说他要赔偿,那必须依法依规,依照程序找赔偿,要通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定,如果说医院有责任,那就是应该赔多少就赔多少,但是没有鉴定的话,那医院一定不会赔钱。

  “内侄”曾在多家医院闹事

  现场人员反映,来到衡东县人民医院的谭某一行曾经放话说,他们之前还到过株洲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地,先后以类似举动,分别得到了18万元和40万元不等的赔偿金,如果这次得不到相应赔偿,绝不罢休。

  记者经过努力,拿到了今年2月12日,这群人在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相关照片和视频。

  “黑心医院,杀人偿命”,在这样的口号下,三、四十人堵住了医院的大门,并在门诊大厅里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

  患者家属一行的行为,直接造成了医院就医秩序的混乱。医院保安随后出来交涉,双方发生撕打,一名医院保安骨折,闹事的也有人受伤。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保安邢衡华:缝了8针,还有腿。

  记者:这是怎么受的伤

  邢衡华:他们用铁棍打的。

  记者:这还是肿的

  邢衡华:对,这断了嘛,这里面现在有根钢钉,现在不能下地,走不了。

  “医闹”组织者谭某:他们是恶人先告状。

  记者:这被打的是谁呀

  谭某:打的是我们家属。

  记者了解到,这起事件的起因,是52岁的患者秦某,因为20多天反复腹痛,2月11日他被家人送到了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医生在给他注射一支解痉药后,秦某的病情没有缓解,却出现了意识障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集团党委书记院长罗志刚:打下去之后,大概2、3分钟后,患者就意识丧失,很遗憾抢救没有成功。这个从医学常识上来说,我们知道,这和医疗行为是没有关系的,是一个巧合。

  事情越闹越大。衡阳市、蒸湘区以及衡东县政府、政法、公安等部门迅速成立工作专班,进行协调处置。

  经过调查,公安部门认为患者家属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堵塞医院大门,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就医秩序;投掷鞭炮、砸伤保安的行为,也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将对谭某等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医院保安未经批准,配警棍,戴头盔,着制服等,并造成家属方三名人员受伤,影响同样恶劣。

  衡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吴起:基本上查清楚了,我们正在按照法制程序报经审核,从目前我们掌握的证据来看,应该是属于一起治安案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作出治安裁决,行政裁决。

  当地政府解释,考虑到死者秦某的善后安葬和他家里的经济困难,政府部门给予了相应的经济救济和帮助,不存在有医疗赔偿问题。

  多地屡屡发生“医闹”事件

  记者了解到,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衡阳市这两起“医闹”事件很快平息,然而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相邻的常宁市、衡山县又发生几起类似事件,同样的行为屡屡发生,已给衡阳当地的社会治安带来了威胁,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灵创伤。

  衡东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文鹏: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你说你想把病人的病治好,想着怎么解决困难,但是他们不信任你,有的甚至是怀疑你,没有一个信任的话,我觉得当医生也是可悲的。

  罗志刚:医院的领导、员工他们的后代都没有学医的。可以想想看,我们白天黑夜拼命努力,最后社会不认可,大家都不认可,还有必要吗

  医护人员说,根据职业道德,面对重病患者,他们都会竭尽全力,但囿于医学局限,并不是说患者到了医院,就一定能够全部抢救成功。但面对这样的结果,患者家属往往并不会理解。

  罗志刚:我不打针,你肯定说医院没做处理,病人死了,我打了针,又说我一针打死了,这样的推断对于这个事情没有一个很好解决的。

  鉴于“医闹”频发态势,衡阳警方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同时促成市县两级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坚决打击医闹,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医患关系,贵在沟通心情随笔

  医患关系,贵在沟通。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尊重,需要医务人员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患者也应该尊重医生的工作,充分的信任医生,对医务人员工作的开展进行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医患双方将心比心才能有效的化解矛盾,实现医患和谐,患者也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医疗服务。

  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以人为本”,从整体的的角度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并且以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调动患者的主动性,获得患者的支持,使患者积极参与到健康维护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医患的密切合作提高临床疗效。

  患者不仅是疾病的载体,更是一个有个性、有感情的人,医务人员对人的重视应胜于对疾病的重视,不要以疾病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我们很多医生,只重视患者的生物性特点,忽视患者的社会性特点。习惯的把患者当做机器一样,像对待机器故障一样处理人机体上发生的疾病,哪个部件有问题,就修一修,使整个医疗过程变得疆硬、冰冷,没有关爱和呵护,更谈不上温馨和周到。这是一个误区,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说到底还是一个医德医风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把医德医风的教育贯彻到医院工作的始终,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弘扬正气,宣传典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另一方面,要制定规范医德医风的规章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把医德医风与单位的评先受奖和个人的奖金挂钩,促使科室和个人从内部消除不正之风。

  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的“三大法宝”是“语言、药物、手术刀”。语言是最为重要的。医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病人转忧为喜,精神倍增,病情立见起色;相反,一句泄气的话,也可以使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因此,医疗活动不但是治疗,还包括帮助和安慰。这就要求在医疗活动中,更多的进行有效的医患交流和沟通。

  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的必修课。要做好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医务人员要有积极的心态。医务工作风险高、压力大,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医务人员会出现不良心态。但是医务人员在面对患者时,社会角色的要求,又必须摒除私心杂念,要以仁爱之心,平抑和化解自己的不良心态,保持和发扬积极心态,才能做到有效的医患交流和沟通。②了解患者的就医心态。患者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容易引发急躁情绪,如果在就诊过程中不能受到重视,缺乏心理支持的话,很容易引发医患纠纷。所以,在医患交流和沟通时,医务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态,予以包容和关爱。③注意讲究医患沟通的技巧。医患沟通的技巧很重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敏锐交谈,热情鼓励,认真解释等技巧在沟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医患关系,贵在沟通。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患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尊重、积极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和积极努力,也需要政府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随着全社会在提高对医患关系高度关注的同时,经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随着各种协调医患关系制度的逐步建立,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一定会逐步得到改善,并最终实现医患之间的和谐相处。

优秀论据:中式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突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呢

  1.买一本病历,三次受挫

  去年我腰痛难忍,好在单位离某三甲医院近,于是趁着午休时间去看。考虑到下午还要上班,我只带了证件、公交卡、银行卡和少量现金。

  取完号后准备候诊时,我发现一个问题:忘带病历本了。去挂号处重新排队,排到后工作人员斜斜一指,让我去自动售本机那里买。跑到自动售本机,发现只收一元硬币,而我完全没有。售本机下还有一行提示:如需换硬币,可右转去建档处。

  此时是中午12点半左右,我刚刚来到建档处敲敲窗口,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就在那一刹那,建档处的窗帘突然刷地一下拉了下来。再敲几次,里面传来幽幽的声音:午休呢,半小时后再来。

  我又尝试去“微笑导医台”换钱,被华丽丽地鄙视了:我们这儿没钱,到别处去。最后,我从一位正掏出钱包挂号的病人那里换到了一块钱,买到了病历本。在窗口碰了三次钉子后,你们说,我对这家医院的印象能好吗?如果在医生那里再碰到什么冷脸(并没有,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比窗口部门工作人员态度好百倍),或者医疗中出现纠纷,我会不会也把所有账算到医生身上?用自动售本机卖病历本,或许是个不错的尝试,可以减轻挂号处的工作量,但如果在这个小小的问题上,院方也将本意是便民的服务做得极其不便,并且将各种不便转嫁到病人头上,这算是什么管理思维

  很多时候,病人和家属觉得在医院里处处不便,这不是医生的错,而是与医院的行政管理、建筑设计和基础设施息息相关。

  我还有一次郁闷的经历:跑步跑猛了点,脚踝严重扭伤了,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身为残障人士看病是多么不便。骨科在五楼,X光室在地下一楼,挂号划价在这一侧,取药在另一侧,可是走廊两侧没有扶手,洗手间没有残障设施,只能在医院一瘸一拐。事后我在想,医院在改善体验方面可以做多少改进工作?除了像我这样的外伤病人,还有大量不良于行、身体孱弱的老人家,其中不乏无人陪伴的单身老人,为了确保这类病人的安全,院方原本可以在走廊加装扶手,可以以租或借的方式提供轮椅,可以设置无障碍厕所,并加装呼叫铃,以便在发生紧急状况时可以呼救,可以将骨科这类外伤科室在地理位置上离影像检查科室更近一点……然而什么都没有。

  我曾前往新加坡北部的邱德拔医院采访,这家公立医院的理念是“hasslefree”,即“零麻烦”,医院从建筑设计到管理思维,都以减少病人的困扰和不便为宗旨,比方说可以实时在网上查看每个科室病人的轮候人数,比如有免费巴士穿梭于周边公屋,比如每间诊室上的数字都写得超大,方便年长者识别,比如住院部每个病区主色调颜色不同,以免老人走失。

  邱德拔医院走廊有扶手,诊室门上的字号很大,而且颜色各不相同,这都是帮助病人的实际举措。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这家医院所处区域老龄人口集中,糖尿病发作比例较高,在确立了糖尿病专科中心这一重点学科之后,医院管理者又进一步围绕糖尿病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相关的眼科、足专科与护理、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科业务……而且最让病人和医疗工作者感到舒心的是,糖尿病专科诊室与老年病科、眼科诊室共处同一楼层,比邻而立,不需要四处奔波。

  两相对照,我的结论是:新加坡的公立医院是医院,而中国的公立医院是衙门。大量中国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并非专业医生出身,既不了解病人的需求,也不在乎病人的体验——甚至也不在乎普通医护工作者的需求,病人在求医看病过程中步履维艰,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患者对医生的不满。

  2.医生为什么这么累

  还是亲身经历。两年前,女儿夜里突然捂着耳朵哭闹不止。我初步判断是感冒引起耳道发炎,因为孩子哭得太惊天动地,担心有耳膜穿孔,所以凌晨两点抱着孩子看急诊。

  去了某儿童医院后,发现这里简直比白天还热闹。到处是啼哭的孩子和疲惫的家长。我们的就诊很顺利,因为夜间看耳鼻喉科的病儿很少,不过医生的态度让人有点不舒服。这位医生在看诊过程中只问了一句“怎么不好?”检查后说了一声“中耳炎”,再无他话。女儿见面时对她问好,临走时说了声“谢谢阿姨”,也没有得到一句话或者一个微笑。

  医生开的药很管用,几毛钱的滴耳液滴了三天后孩子就痊愈了。我一度对医生当时的态度不太满意,但很快我就释怀了,我还记得当天接诊时她的脸色:那是一张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脸。如果把她当成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会心疼,会劝她好好休息几天甚至辞职。

  中国的医患比例已经失衡,而且随着医护人员大量流失,医患比还将进一步恶化。据卫生部2011年统计公报,全国执业(助理)医师246.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含助理)医师1.82人。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193个国家中,中国的每千人口执业医生数排名80位。

  中国的医生,尤其是大量三级以上医院的医生,每天面对的是庞大的病人数量,需要在门诊、住院、科研、行政等多重任务间奔波。有统计称,在中国,病历书写超过60%的时间;在美国,病历书写时间不超过25%,大量行政事务由医生助理完成。

  病人看到挂号的长龙固然会烦躁不已,而医生看到这一幕,简直是欲哭无泪。

  病人和家属(比如我)责怪医生不苟言笑,或许不知道这位医生已经连续工作了24甚至36个小时;病人责怪医生出门诊迟到,或许不知道这位医生刚刚做完一台大手术;病人责怪医生5分钟就将自己匆匆打发掉,或许不知道这位医生一上午要看50个病人,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我曾在产检时亲眼看过,妇产医院一位50几岁的主任,一上午看了50个孕妇,一直看到12点多,匆匆吃了三个护士捎来的包子,接着看下午的孕妇。这样的工作强度,我们职场人士也许偶尔有之,可谁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又有多少人知道医生的加班费、夜班费极其微薄,甚至在今年两会,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看望卫生医药界代表时还需要强调,“医生加班一定要给予加班费”。

  换位思考,或许有助于病人加深对医生的理解。我的一位儿科医生朋友跟我说过:当家长深夜抱着孩子来看急诊时,一看前头排着一两百位,肯定会焦虑会烦躁,甚至对医生和医院横加指责;可是换位想一想呢?夜里值班的医生一看到排着一两百个病人,而医生就那么两个,看一夜也看不完,他们不光是焦虑,简直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场。

  3.医生为什么这么恐慌

  这是一位担任外科医生的朋友的故事,所以在这里使用他的第一人称:

  我平常去厕所,喜欢多上几层楼,去老干部门诊,你懂的,那里人少,维护好,比普通门诊干净得多。

  有一天啊,我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又赶紧往楼上厕所跑,蹲完后一拉门,就看到一个人站在我面前,看着眼熟,应该是我前两天看过的。我不知道你碰到这种事情是什么感觉,顶多是意外或者纳闷吧。但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慌,慌得不得了,不知道他会不会从口袋里掏出刀子,然后开始想着该怎么呼救,怎么逃生。我知道这种恐慌完全是非理性的,我自问是个很干净的医生,没拿过回扣没收过红包,跟病人相处得也还算不错,但我在那一刻就是觉得,一定是自己在哪个环节没留神,留下祸根了。

  两秒钟后病人才跟我解释说,他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有一项特别不好,因为太着急了所以在诊室门口守着我,见我一溜烟儿往楼上跑,就跟上来了。

  听完这个笑话,我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既辛酸又难过,既为医生,也为病人。

  邱德拔医院里张贴着对伤医零容忍的海报。

  由于医患信息不对等,病人处处疑心,保存证据,不断从亲友或者网络上获取疾病信息,由于“以药养医”等客观现实,他们担心医生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现在还要担心医生是假医生,医院被承包),在首诊后往往还会反复看其他专家,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有可能贻误病情。

  医生同样必须步步为营,可做可不做的检查为了保险起见,通通做上,不需要用药的病情无论如何还是要开点药,以免病人怀疑自己看病太草率,这反过来加重了病人甚至整个医保体系的负担。

  社会群体之间的互不信任,并不仅见于医生和患者群体。官民、警民、民商、家长与教师,管理者与员工……这是我们脱离了熟人社会的结果,也与法制不健全有莫大关系。从患者角度来说,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各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独立性让人怀疑,患者担心求告无门;从医生角度来说,一旦被患者和家属殴打,甚至被家属强迫向死者遗体磕头,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同样相当艰难,如果被鉴定为轻微伤,打人者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往往只被关押七天,难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也与其产生的恶劣社会影响不相称。

  4.最后,让我们回到陈仲伟医生的悲剧上

  陈仲伟医生被砍杀事件,至今有众多事实有待厘清:凶手确诊患有精神障碍吗?从芳村精神病院出院时,他的症状是否有所减轻?他的监护人是否尽到了职责

  从现有的少量事实来看,凶手反复纠缠自己的医生,目标明确、反侦察能力高超,不管其行为显得有多么不合逻辑,也依旧是此前医患矛盾的延续,因此这起伤医事件不仅折射出了医者的艰难,社会的戾气,同时还提示出另一个亟待关注的紧迫问题: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和监管问题。

  精神病人伤医在近年来频繁出现,在2015年的10天里就曾发生过三起:

  10月23日,广医三院住院部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28岁护士被一名59岁的住院患者持刀刺伤。警方调查显示,行凶者住院期间经常失眠,心情烦躁,出现幻觉,怀疑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迫害。

  10月24日,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菱湖院区急诊室内,18岁的实习女护士被病人砍断手筋,头皮裂伤。警方证实,行凶者与受伤护士未涉医患纠纷,此前曾有精神病史。

  11月1日中午,一名女子突然闯进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将一名女医生砍伤。病历调查显示,行凶者两年前曾患“精神分裂症”接受过治疗。

  国家卫计委称,截至2014年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到429.7万例,但以广东为例,其中仅有四成送院治疗,大量有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病、危害社会的精神病人并没有登记,散落在社会上,或者即使登记了,但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入院治疗,精神病患者伤人的事情因此时有发生。

  中国的重症精神病患者无法得到正规的治疗和监护,除了和本人与监护者缺乏认识有关,也与医患比例失调有着莫大的关系。2013年的数字,在国际精神卫生行业,平均每10万人中有4名精神科医生、13名护士;而我国是1.5名精神科医生和2.2名护士,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精神科医患比,一位精神科医生要面对840名患者。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数字,而且有可能继续恶化。

  说到医生流失,很多人关注的是儿科、全科、急诊科医生流失现象,殊不知精神病科的医生同样流失严重,最大的症结在于医护人员付出的代价与其收入完全不相称。一位医生对我说:“精神科是收入最低的,而精神科专业是最难的,也是最危险的。医护人员上班时间被伤害数不胜数,连工伤都算不上。陈仲伟医生碰到的事情,我同样也碰到过,只不过运气好,现在还安稳地活着。”

  陈仲伟医生的悲剧,既带有特殊性——凶手高大健壮、具有刑侦能力,尾随进入保安严密的医院宿舍,仅因25年前的一颗烤瓷牙变黄就杀人自杀;同时具有普遍性——精神病患者或偏执型人格的患者伤害医生、无差别攻击路人的事例已经越来越多,如果不在保障精神病人权益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诊治和监护,陈仲伟医生的悲剧确实有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陈医生被害事件的后果,更值得每个人深思。某新闻门户对该事件的热门评论是“干得漂亮”,某些医院和医学院禁止医生和医学生前往广州英雄广场公开悼念陈医生。

减少医患矛盾,从理解医生开始

  当患者伤害医生的惨案一次次发生,医闹问题无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医生与患者的紧张关系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世界上存在一小部分不负责任的医生,但是医患矛盾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源于患者对医生的不够理解和对医学知识的不够了解。

  为什么会有医闹?除去个别精神状态存在障碍的人,原因首先是患者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其中有一些是医生的责任,更多的却是患者不够了解情况。

  科学技术在发展,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是现代医学暂时无法完全解决的。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一些曾经被认为不能根治的疾病找到了治疗方案,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不能治愈的疾病仍不在少数。严重致命的如癌症、艾滋病、先天性胆道闭锁,医学只能稍微延长一点患者生命,慢性的如血管神经性头痛、帕金森氏综合征等,尽管可以缓解病情但是常常治标不治本。这些是世界范围内的医学难题,不是一个医生以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但是很多病人和家属却对于医生的无能为力不理解、不接受,从而变成了医闹。

  其实病人家属应该明白,医生在重大疾病面前能做的只有竭尽全力挽救生命、和病魔斗争,没有人能够保证什么百分之百治愈。有多少患者家属看到亲人抢救无效去世就哭天抢地诉说是医生的责任,却不知道医生也已经尽力,没有人想看到自己治疗的患者撒手人寰。可是人固有一死,医生也不过是给患者稍微多争取一段时间,哪有人能真正实现长生不死?医院里最常见的抱怨就是“活着送到医院,却没有活着出来”,可是难道不就医,患者就一定能活下来吗?医生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如果医生没有明确过错,死亡就不应该是他们的责任。而鉴定过错的不是病人自己,而是有专业资格的医疗鉴定机构。

  患者还常常没有意识到医生也是人,有自己的饮食起居,有的患者不在医院的正常就诊时间前来,当得知医生在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破口大骂,难道医生经过一天的劳累工作后,坐下来吃饭和休息一下的权利都没有吗?医生也会疲惫,会有委屈,仅仅是在这样的层面上多给医生一些理解又有多难吗

  宽以待人,严于责己,遇到事情不要先责怪他人,多从客观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彼此多理解,才能友好相处、共建和谐。

医患关系心得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倡导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对医疗机构来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善于分析自身的问题,从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我认为医疗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来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强化医患沟通是基础。

  第一、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风险性高的学科。医患双方在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应该互相信任,医务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使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心态从事医学事业,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第二、加强医患沟通是患者及家属的需要。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疗信息极不对称,病人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医务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有选择的告知,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既尊重了患者,又拉近关系,也可避免可能发生的矛盾。

  第三、加强医患沟通是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的需要。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时体现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处处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是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宣传医院、吸引病人、提高医院声誉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第四、医患沟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二是要强化对医患沟通建设的领导,健全完善机制和制度,加强

  事先防范的管理意识。三是要增强医患沟通的技能。教育医务人员要勤于临床实践,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提高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二、加强内涵建设是关键。

  一是要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让患者放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再加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要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同人类的各种疾病作斗争,用高新精湛的医术切实解除患者的病痛。

  二是要严格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是性命攸关的头等大事。因此,医生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为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必须努力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三是要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创新服务举措。患者就医不仅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除了技术、设备等硬实力外,不能忽视管理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的竞争。

  四是要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要以社会效益为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要根据医院自身的条件尽可能地为病人提供方便,尽可能创造条件采取适当措施,减轻病人经济上的负担,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保障。

  一是要恪守医德,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崇高的医德。医院一方面应理解医务人员,想方设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加强教育、完善规章制度、严肃惩处违纪违规行为。

  二是要建立健全医疗告之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要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做到让患者“五个明白”,即明白诊疗方病情

  及预后、注意事项、收费标准、诊疗费用;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诊治项目和诊疗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进而使患者对医生、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

  三是要加强舆论的正面宣传。新闻和舆论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医疗机构应主动搞好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要化解负面、引导正面,以嬴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法治化管理是根本。

  第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尽快地建设覆盖我国城乡的城镇社区医疗和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网络,提高农村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深化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二、对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执法要严。医生依法执业、依法行医,遵守法律法规,病人也应依法维护自身的利益。我国是法治国家,对违法违规的医务人员、病人都应依法处理。如果执法部门措施不力,执法不严,某种程度上就是助长了医患矛盾的形成。

  医患关系不仅是病人个体和医务人员个体交往关系的集合,而且是整个医务界乃至社会的关系的缩影。彻底解决医患纠纷也不能简单从个案来考虑,更应该上升到政策、文化、经济的层面,通盘予以考量。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体,我们要不断探索、前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振奋精神、积极努力,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嬴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认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医患关系心得体会

  医疗卫生工作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看党风政风建设,看政府治理水平,看社会公平和谐。因此,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又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多年来,医疗卫生治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治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熟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足;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治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二)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三)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并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脖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四)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五)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

  二、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对医疗机构来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眼睛向内,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要善于分析自身的问题,从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我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东北、华北部分地区疑难重症的抢救中心。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思路到规划,从举措到实施,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把病人的满足作为医院的追求。从我院的实践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从六个方面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用保障人民健康来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是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随着我国加入和多元化发展医疗服务事业,医疗服务体制正面临着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在更加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患者在就医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医院除了拼技术、拼设备等硬实力外,不能忽视治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的竞争。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治理的全过程,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是只管治脖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脖的现代医学模式,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治理的重要课题,值得认真思考、研究和探索。医院应就如何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等方面采取措施,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足度。

  二是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让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

  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三是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为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治理,做到“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把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种方式”。一个要求,就是医务人员要有诚信,对病人或家属要尊重,具有同情心和耐心;两个技巧,就是多听病人的询问,多向病人介绍病情、治疗效果、用药和检查目的,关心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生活或不便;三个把握,就是及时把握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医疗费用情况和病人的社会心理;四个留意,就是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受教育程度和对沟通的感受、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对沟通的期望值;五个避免,就是避免强求病人即时接受、避免使用刺激语言或词语、避免使用病人不懂的医学专业词汇、避免强求改变病人观点和避免压抑病人情绪;六种方式,就是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互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同意沟通和实物对照形象比喻沟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医院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要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

  四是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让患者放心。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再加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要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同人类的各种疾病作斗争,用高新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医生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为病人着想,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

小生之见:有关医患矛盾浅谈

  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必会凸显它新的较为尖锐的矛盾!在科技腾飞、经济旷达的今天,矛盾更是层出不穷!其中较为普遍典型的莫过于“医患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这个问题真要具体分析起来,似乎还不太容易!)首先,我们得明确:根据现今社会进步的全面状况,存在这样的矛盾是必然性的!下面,就让我对这个问题做一段简要的表述!

  “医患矛盾”通常指医者(行医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碰撞与摩擦!且这种碰撞摩擦不仅仅是单纯地来自于单方面或双方面。它的成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深层地包括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医疗经济、技术局限;社会舆论激化与政府法制缺全、有关单位行政效率低下等因素在内!(当然,也不排除医疗机构与患者自身的原因!)

  至于个中原由,且请听我一一道来: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财政部门就开始逐渐减少对医疗机构的“关爱化”,并最终系统地将其推上市场!而维持好的医疗体系的保障制度是少之又少!医疗机构因此本能地演变成利益所,而不是善堂!由于缺少国家技术支持与财政补贴,医疗机构为维持运转,在经济失和的市场上挺首奋发,很快形成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作战计划:开大方、卖假药、收红包、搞回扣……一时间道德与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调!随着物质水平与物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再加之群众、媒体的舆论喧哗,矛盾冲突日益剧烈!医者与患者之间明显保持着距离,缺乏着互动与信赖!

  可想而知,社会环境与人文思想的改变,势必造就今天的局面。但是从任何方面来讲,这始终实在不应成为任何医者(医疗机构)弄虚作假、撇却医德之行径的借口牌……

  医生,曾一度被称为郎中、大夫!(其本为朝廷高阶官名,至宋后我国南北方分别引为对医者的尊称!)“医者,行医济世,至善至仁!”可见,医生从来都是种崇高的职业!所谓“医生医生,”就是让患者肉体与灵魂及时得以治疗,重燃起生的希望!但是现代的医生,却只予肉体上的治疗,少与病人进行心灵沟通、接触!“医者无情,患者无意!”反之,利益方面的往来,才是双方最为看重的!这不禁引发了我们对于人性的又一次深刻探索与思考!

  纵观上几十年代的中国,老百姓很少会为无钱就医而苦闷!当时的社会情况真正造就了人人都有爱:医者医风纯朴、医德高尚,医疗机构救死扶伤。患者主动配合、乐观积极,懂得感恩于怀!人人亲如兄弟,大家情同手足!相较于如今社会某些冷酷场景,确实令人震愤之余痛心感慨!

  所幸的是:历史是进步的!人类也一样!我们不能反不如初!归了根底,医患矛盾只是社会与人性质变的一个体现程度!同时也是文明提升的一个新的行动方向!客观来讲:亦是时代步伐如此!社会进步造成“物、欲并竞”,诚然会引起经济等各方面混乱!这需要作为主导者的国家政府逐一加强调控、化解!!在此,我希望国家能继续增加法律法规的打击、约束力与道德文明的教育、播传!愿“医患矛盾”问题能早日化解!让人人生活都美满幸福吧!

医患关系

  在这“和谐”成为全民追求的时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医患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但,请不要悲观,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真如想象中的如此紧张?难道医生不应是每个病人的“白衣英雄”“白衣天使”么?医患关系本是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医生与病人携手共同战胜病魔的情怀也充满了正能量。可如今,医患关系是如何变得相互提防、剑拔弩张了

  的确,是极少数无良医生导致了医患关系开始破裂。医生本是一份高尚的职业,而无良医生使得这份职业蒙上了污点,也从此使部分人对医生开始持怀疑态度:“医生真的真心帮我治病吗?”“他会不会误我?”“他会不会为了谋私利故意开一些无效药?”……当无良医生被陆续曝光后,医患问题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个体并不能代表整体。并不能因为只听说过黑天鹅,便说天底下的天鹅都是黑的。同理,若因此说天下医生皆无良,那可真太冤枉那些尽职敬业的好医生了。

  网络时代的来临,一些新媒体为了搏人眼球,增加阅读量,对事实的报道也往往夸大其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使得人们对此的偏见更加严重。这样以后,病人战胜病魔的决心便动摇了,因为他们开始不能完全信任与他们并肩作战的“白衣战士们”。同样,医生也不能全身心投入“战斗”之中,他们救死扶伤的一腔热血可能被现实的打击后消磨殆尽,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此,理性对待医患关系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舆论导向也是导致公众易发现偏见的原因之一。藏匿于黑暗之中的键盘侠将负能量宣泄在网络上,把恶意揣测当作乐趣,将恶言作为匕首,一刀刀地破坏美好。从网络上的弹幕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恶毒言论不应该误导人们,这也应当提醒相关运营单位在追求言论自由方面的同时要有底线与红线,言论自由不等于随意“阴谋论”,不等于恶意猜测。

  对世界怀以善良,世界也将善良待你。愿我们理性地看待医患关系。白衣战士也需要盔甲,而一道信任的目光,恰是他们最强大的护盾。

浅谈目前的医患关系

  目前,医患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冲击医院、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殴打医护人员至伤亡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曾有经济学家预言:未来20年内,在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医患纠纷”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挑战之一。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精辟地论述:“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里,把医生与病人的关系,看成是整个医疗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可以说是高度地评价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医”已由单纯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其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

  “医患关系”这个词频繁露面主要是近几年的事情,不是说以前这样的纠纷不存在,而是因为以前老百姓对医生这个职业有着崇敬之心。“医圣”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老百姓对治病救人的医生不乏“再生父母”、“救命恩人”等溢美之词。然而,近年来医患之间恶性事件屡屡上演,医疗纠纷层出不穷,让人不由得心生疑窦:医患之间到底怎么啦?医患纠纷缘何剪不断理还乱

  一位伦理学专家这样解释:“现在的医疗活动太科学化而忽视人格,太技术化而缺乏人情,太市场化而失去人道。”因为,医患关系是一对特殊的社会关系,从人格上看是平等关系,从法律上看是公民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则属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偏于一方就会关系失衡。曾有人这样说过,病人将医生告上法庭,是病人的无奈,至少病人已经受到了伤害;医生被病人告上法庭,有些时候是医生的无奈,至少他们已经尽责。医生和病人本是相依相存的关系,是共同对抗病魔的战友,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

  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随着改革开放,医疗的市场化导致现在“医”与“患”之间根本利益的冲突,而出现了现在医患关系的紧张,我们不能怪医疗市场化这个政策不好,应该说是时机不对。国外是在全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走向市场化的,但医疗行业还是一个公益事业。二十年前医患纠纷就没有这么多,因为那时是公费医疗!但后来国家负担太重,不进行医疗改革行吗?显然不行。要进行医疗改革,老百姓必须要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就推行医疗的市场化,必定会引起现在医患之间利益的冲突,从而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医患关系紧张,其结果是没有赢家的对立,对医生、对病人都不利,但最终受害的是病人。因为病人不相信医生就很难配合检查和治疗,医生人人自危,会造成治疗中强调安全性而忽视彻底性的倾向,这不仅会使病人一个病需分几次看,甚至长期难以治愈,也使医学技术难以发展。

  医患关系究竟该如何协调?医患之间的权益该如何达到平衡,能否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而又融洽良好的互动关系,解决医疗纠纷的最终出路到底在哪里?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角度,认识和解决自身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医患矛盾,才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显然,听患者、家属多说几句,给患者、家属多说几句,就会拉近距离,化解矛盾,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因此这首先就是沟通,“医”与“患”之间多沟通。通过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再次,就是加强医院的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完善的医疗政策导向、良好的医院管理制度、良好的社会环境等等许多客观条件,我觉得现在政府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是完全必要的。这也将成为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医务人员也应工作中认真抓好医疗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使政府满意,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还有就是,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使老百姓的医疗有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医患之间的问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我们呼唤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们希望,医生那双握着挽救生命手术刀的手不再颤抖;我们期盼,“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这两个让社会普遍烦恼的名词可以早日成为历史。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听课记录与评析

妻子对丈夫的廉洁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