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悼念父亲的祭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祭父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能是老天也在为逝去的亲人而哭泣而伤心落泪吧,昨晚竟下了一夜的雨,啊,早上还阴沉着一张脸呢!呜呼哀哉!

  父亲仙逝已快一年了,每每回家看到父亲的遗像就会情不自禁地平添我对父亲的记忆,他的音容笑貌和亲经往事更会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令我魂牵梦绕,难于释怀。今日思之,感慨万千。恰适今日上新坟,特做文记之,以表缅怀。

  父亲身前年青时十分清秀,一直到中年以后才发福,皮肤白净,个性十分强烈,刚直不阿,疾恶如仇。是一个乐观向上,勤奋饱学,热情洋溢,富有同情心,热爱教育事业却命运多舛的人。

  父亲的刚直不阿,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但他为之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父亲从小勤奋好学,尤其爱好文学,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加上他后来还当过抗美援朝兵,当过教师,下过乡,养过蜂……这走南闯北的,成就了父亲的一生。记得在学校任教期间,父亲因为看不惯某些个学校领导的生活陋习,写了我的一张大字报,后果可想而知,被从城镇调走;后来在乡下的学校因为状告学校领导生活作风问题,又被加除了公职。“一批双打”期间,因为父亲的养蜂事件和私下为村里做油漆的事,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批斗。可父亲却始终认为自己无愧于自己的良心,走自己的路,做自己该做的事。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影响也极深远。他学富五车,经常谈古论今,涉及中外。如讲孔子老年学易,韦编三绝;孟母择邻而三迁;董仲舒读春秋三年不窥园;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吉思汗西征,横扫亚欧……等。他喜欢读书,家里书籍众多,有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中国、世界通史等等,小时我经常乱翻一气,别的看的不大懂,喜欢古代名著,历史故事,名人名言等,可能是受了父亲的熏陶,竟然也喜欢上了文学。呵呵,没想到我如今步了父亲、母亲的后尘,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父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那真是我平生所罕见的。他无论在中学,或是在小学;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小学教书,可以说是倾尽了他毕生全部的热血,以至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付出较少。他知识渊博,讲课生动,饱含激情,声音洪亮,认真负责。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无不被他深深折服,赞不绝口。在教期间,曾多次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真是桃李满天下,名符其实呀。每每听当地今人提及,都无不叹服!也作为一名教师得我,虽然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但与父亲相比,实难望其项背,惭愧不已!

  父亲对我有养育之恩,我报答他老人家的却实在是太少了。做为人子,我羞愧难当。如今可以告慰父亲的是,我爱我的母亲,我爱我的弟妹,我爱我的家庭,我爱我的事业!

  安息吧 父亲!

  永远怀念您的不孝之子

  星星

  写于年3月1日早晨

儿子悼念父亲的祭文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祭奠爸爸

  摘要:那时电视机还不普及,当大哥突然从城里抱回一台黑白电视机时,全家人都非常欣喜,几兄妹围着已经衰老的父亲,高兴地对他说:“爸,以后您可以看最喜欢的京剧了。”

  父亲去逝一年了,他老人家走时,我不在身边。现在,第一个清明节来临,我也无法回去为他敬一杯洒,叩几个头。遥望家乡,感觉漂泊无依,身不由已。伤。

  也没有什么送他的,就写一篇文章,记录他在世的事,以为怀念。父亲,愿你在天堂平安!跪!

  《有一种父爱,我们不知道》——佛伤

  那时电视机还不普及,当大哥突然从城里抱回一台黑白电视机时,全家人都非常欣喜,几兄妹围着已经衰老的父亲,高兴地对他说:“爸,以后您可以看最喜欢的京剧了。”

  父亲工作一生,靠微薄的工资养活全家,他退休后不久,母亲就生病离开了,父亲没有打牌泡茶馆的爱好,成天抱着收音机听京剧。

  大哥把电视机放在父亲的房间,每天提前看节目预告,然后全家人挤在一起看京剧,说实话,我对京剧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哥大姐也一样,只是为了让父亲高兴才这么做。

  父亲老了,听力不太好,眼睛也看不分明,但他显然很欣慰儿女们的孝心,每次都努力睁大眼睛看,有时候乏了,就靠着床头躺一会,一直到京剧演完,我们兄妹离开。

  五年过去了,大哥、大姐先后结婚搬了出去,家里就剩下我与父亲。我也有自己的事,常常把电视机调好台,让父亲一个人看。但渐渐地,我发觉每次再去看父亲的时候,电视机要么关了,要么换了台,我问父亲您不想看京剧了吗?他含混地回答说:“电视机自己关的。”以为是电视机出了问题,不久我们凑钱为父亲买了台彩色大电视,但不到一星期,又出现同样的情况。

  我觉得不是电视机的问题了,一次我又给父亲调好京剧,在外屋听动静,果然听到父亲调台的声音,然后“啪”的一声关了。我走进去,父亲的神情有些惊慌。

  我说:“爸,如果您不喜欢看京剧,可以对我说,我帮您关。”父亲睁着浑浊的眼睛看了我半天,微微点点头。

  想起这五年来,父亲是不是一直不喜欢看京剧?我问他:“爸,才买电视机时,您看不看得清?听不听得见?”他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有些吃力说:“看不清楚。”我的心突然一痛,问:“那您为什么不说呢?你看不清我们可以把电视机放近一点,听不见可以把声音开大一点啊。”

  父亲望着我,没有回答,但眼睛却变得有神起来,嘴角也露出一丝笑意。

  我现在才明白,五年来父亲一直看不清楚画面,也听不清声音,他硬撑着假装看,只为不想拂儿女们的好意,而我们也一直以为自己尽了孝心,并为此沾沾自喜。

  这样的孝心在父爱面前,显得苍白,因为尽孝只会在父亲的有生之年,而他给予我们的爱,却是永恒的,儿女们永远无法超越。

清明祭怀念我的父亲散文

  四年前,父亲走了,没有留下只字半语,就那样静静地走了。一个沉重的打击,犹如五雷轰顶,心如刀割,以泪洗面,一种无奈,天崩地裂的无奈。一个坚强的人,突然倒下,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前所未有的悲恸,痛苦的撕心裂肺,真正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伤痛。

  父亲走了,留下空荡荡的寂寞,与无尽的思念,父亲走了,犹如支柱倒了,无依无靠,无依无靠地没有寄托,不知情归何处,意欲何为,一切都不知所措,措手不及的唐突,走的让我如此内疚。

  父亲是一把伞,能抵御一切风寒雪酷,冰剑霜刀,在他的庇护下,才有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快乐成长的动力。他是无所不能的一杆旗帜,亘古不变的一座灯塔,是我心中的力量源,是永远的太阳。天黑了,两眼空茫茫,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依靠,失去了一脸和蔼,失去了一脸慈祥。

  小的时候,爬在他的背上撒娇,怯生生地用手摸摸满脸的让人生畏的胡茬。他是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他教的儿歌至今记忆犹新,“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簸箕张开斗放上”,以至于后来上学了,理直气壮的跟他理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才是正确的,他只是笑笑,不语,任凭你排山倒海。

  上小学了,学校离家远,同村也没有同伴,冬季起的早,父亲陪我去上学,有时我会提前起床,想挣脱他的视线,一路狂奔,父亲在后面追着,呼喊着我的小名,我一边回应一边气喘吁吁的用力加油,无可奈何中,父亲就抄近路,蹲在门前较高的山坡边,咳嗽几声,呼唤几声我的名字,听到回应,就吧嗒吧嗒抽起旱烟,那烟锅里一明一灭的火光,至今留在我的记忆里。上中学了,离家更远,住校,一周回家一次。夏天天热,每周星期三,父亲用一个大布袋装十几个馒头,步行二十几里地,赶中午,送到学校,风雨无阻,一走就是四五年。

  每当看到书,看到当年装满辛劳的布袋,就想起父亲黝黑的脸庞和转身离去的背影,还有他那种极少用语言形容的爱。读高中了,到了县城,离家更远,父母担心我上学辛苦,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为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可别提心里多高兴。但在当时,家里人多,负担重,捉襟见肘的日子,再加上供我和弟弟上学,皱巴巴的生活,确实不易。父亲在家放羊,每周星期五下午,他就赶着羊群,沿着路边,一直向我回来的方向延伸,直到看到我的身影,和我打个照面,又默默往回走。那时没有表,太阳就是时间,有时回家会很迟。

  我家住在山上,吃水要到深沟里去挑,大约三四多里地远。好不容易回趟家,心想帮家里干点活,礼拜六起个大早,全副武装,准备好去挑水,却发现,所有的水缸都是满的,不见父亲,只是母亲微微一笑。星期天,父亲起床就赶着羊群出门了,早晨吃过饭,我去学校的路边,碰到了父亲,他有意无意地注视着我,直到走出了他的视线才肯罢休。父亲就这样一直守望着,他的每一个离家的孩子。从他的目光里走回,又从他的目光里走出,始终默默无闻地无声无息。

  走出校门,回家的次数更少,一年或者半年一次。在年复一年的操劳中,岁月在他的额头由浅入深地刻上了皱纹,两鬓渐染霜华,不过硬朗的身板,犹如铮铮铁骨,千锤百炼,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始终没有一丝改变,一双结茧厚重粗糙的大手,是他一生中辛劳的写照。

  老话说,隔辈亲。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哄他们开心,逗他们乐,教他们认图识字,犹如看到小时候的自己。放纵他们的任性到极限,容忍他们的过错,有时候看到他快乐的跟小孩子一样。腿脚灵便时,还时常去赶集,舍不得坐车,走十里山路,再走十几里的平路,才能到镇子上的集市,不为别的,就是给宝贝孙子买吃的。

  现在超市里小孩的零食很多,父亲不懂,农村人的交易,都在农贸市场,看到有卖南方的桔子,就买了些,自己舍不得吃,每天定时给小朋友们分享,由于酸的出奇,俗称吃酸溜溜的时间,一种诱惑,吊足了小孩子的兴趣。所以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都是他的小尾巴。父亲牙不好,胃也不好,不能吃硬的东西,北方的馒头,只能用开水泡着吃,放点咸菜,少搁一点辣椒油是为了好看,俗称“羊肉泡馍”,再挑食的小孩,也眼馋,不免想尝一口,你一口我一口,早餐就在这样快快乐乐中日复一日地结束了,直到他们一天天长大。

  他爱他的每一个孩子,看着他们个个长大,个个离开了自己,开始能够独立生活,本应该享享清福,但是劳动一生的庄稼人,离不开他最爱的土地,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精力明显不支,千方百计不让种地,他就开始又放羊;山高坡陡,又经几番轮流劝阻,无果,只好出此下策,偷偷地把羊卖了,他埋怨了好长时间;又开始养鸡,种瓜种菜栽豆,把郁郁葱葱从春一直延续到秋,满园喜悦,乐此不疲,耕种一生。

  父爱如山,伟岸,挺拔,高耸;父爱如水,沉默,宽广,深远。他把一生都倾注给了我们,只留下一个背影,一腔怀念。

  每年都想起,每年都思念,每年都有不同的感触,今年也是。

怀念岳父的百日祭文

  岳父离开我们整整一百天了。

  今天,我携带妻儿来到他的墓地祭奠于他,村头的小河边,一片高大的杨树林下,岳父一个人孤单单躺在那儿。一抔黄土,几缕枯草,寒风萧瑟……

  岳父走的时候才60岁,今年正是他的本命年。

  60岁,在中国是一个人真正意义上步入晚年的开始,而岳父的生命却到此戛然而止。

  岳父弟妹9人,他为长兄,下面三个弟弟,五个妹妹。他最小的弟、妹还没有他的长子大,“长兄为父”这个词,在他身上做了最好的诠释。他半生的操劳中,有四分之一用在其弟妹们的身上,另有四分之一在自己的家庭、子女身上,其余的四分之二在全村一千多人的百姓身上。

  岳父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位置上,岳父一干就是三十年。如果从他16岁当生产队长开始算起,岳父这短短60年的一生中,有44年在农村基层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岳父半生为“官”,却固守清贫,到现在,家中的几间房屋还是砖、坯结构。据我爱人回忆,这几间房屋乃是她幼年时期建造的,而盖房屋所用的砖、坯,是岳父和家人和泥一块一块用砖模制成的,然后一把火一把火烧窑烧制成的。

  岳父去世后,我们将灵堂仍设在他住了三十多年,已是缝隙危危的老房子里。前来拜祭的镇领导看了后,当即对同来的民政所长说:“我们的工作有失误啊,我们以前光照顾老百姓的疾苦,独忘了身边长年服务基层的村干部啊!马上拨付专款维修,我们要让老支书走得安心!”

  岳父去世后,一个十多年前在本镇任书记现任外县副县级干部的领导听说后专程从外地赶来拜祭他,拜祭后,他感慨地说:“这个家、这个房,我刚来此当书记时都这样,现在还这样,只不过房子的裂缝更大了。”听者无不动容。

  岳父一生嗜好烟酒,这也正是促使他早逝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据听他的故友说,岳父盛年时一年喝的酒有三百斤。岳父的酒量在全镇上极富盛名,场面人一提起他都说:“此人能喝,豪爽。”但岳父有个坏毛病,一旦喝醉酒,遇到不合理、不顺心的事情就拍桌子骂娘,为此得罪了很多人。

  岳父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体重将近200斤,颇有几分猛张飞的气势。

  岳父一生耿直、性情火爆、嫉恶如仇,半生在基层工作,因为脾气不好得罪了不少人,有人到镇上告他的黑状,领导说:“如果换你做支书,你愿意住在砖坯房子里吗?村里一千多人你压得住吗?”来人无语。别人总结岳父的一生是:一辈子没少操心,一辈子没少问事,一辈子没少得罪人。我听后无声苦笑,心中认为一语中的。

  岳父身体一直很好,但从检查出肺癌到去世仅一年多时间,他的骤然去世,很多人听说后都很惊讶:“呀,他身体可是好着那?”我每每回到岳父家中,站在老房子前,眼前总浮现出岳父那一饮千盅的豪气、吃饭时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的大丈夫气概,耳边传来他那爽朗的大笑声,呼儿唤孙的叫声……

  其实,我和岳父从相识到翁婿一场不过十年,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又穷又酸的破落书生,而岳父事业正处鼎盛时期,我爱人也刚大学毕业,像个骄傲的公主,蒙其收留,在村里任教,并把女儿嫁与我。后来,在我的事业上岳父又给我很多关心与支持。在生活上,对我的家庭倍加呵护,参加工作十余年,多半是依附在他的羽翼下。因我父亲有病,多年不能理事,我每遇到问题总是先想到他,与他协商,我能有今天的些微成绩,与他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的,我感谢我的岳父!

  岳父身体一直很好,直到他去世前的半个多月才卧床不起。他知道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连自己埋哪儿都选好了。

  岳父走后,村里人遵从他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村头的小河边,让他永远守护他的百姓、他的村庄……

  今天是岳父的百天祭日,我怀着沉重的哀思写下这篇文章纪念他。

  怀念我的岳父,愿他在天国一路走好!

沉痛祭奠我的父亲

  20XX年清明节快到了,我沉痛祭奠我的父亲!我永远不会忘记20XX年4月1日那个凄婉的下午。那天下午,我特意摆脱公司繁琐的事情只身赶回家里。那天可以说是除春节外有史以来我们一家的第一次大团圆,父亲、母亲、我姐、姐夫、我哥和我一家都聚齐了。目的是陪父亲到祖先墓前祭扫祖先坟墓,另外一个也是最重要就是大家再伴父亲走完人生最后的一个清明节,儿女们心里明白父亲在世之日已不多了,这可是病入膏肓的父亲全然不知的呀。那天父亲的心情确实不错,每到一处他都在忙于除草添土,还时常说起祖先们生前的一些往事。

  由于身体的极度虚弱我看他做一件事都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嘴中还一直喋喋不休责怪我鞭炮买得太多太浪费钱。爸,你可知道我们明年反而还会烧更多的纸钱买更多的鞭炮,现在是你和我们一起祭扫坟墓,可明年的今天我们会因你的离去而深深地祭奠呀!看着眼前的父亲,而此时的我只有暗自流泪感伤,愧疚?无助?个中的滋味别人有谁知?上帝啊,为何要这么折磨人,要人生经历生离死别的苦难,要给世间创造出天地这两个无法融合的世界?有人说“生不如死”若果真如此的话,爸,人世间的苦难苍桑有什么好留恋的?你还是忘掉我们吧!4月30日晚,父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愿他在天堂里一路走好!

清明祭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曲千年绝唱,唱不尽万古哀思。小时候读《清明》,完全是当作儿歌来吟唱,全然不知其中那份朴素真实、清新凄婉的怀故情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岁的增大,我越来越怀念我的父亲。每逢清明时节,对父亲的怀念愈加深切。

  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 ,虽然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但幼小接受严格的私塾学习所打下深厚的文化功底,足以使得父亲可以成为那个时代出色的小学语文老师。因为我们兄弟姊妹多,母亲的身体一直又不好,所以家里特别困难。父亲就一边教书,一边帮母亲干农活。特别是责任田到户以后,大哥娶亲分家,我们小兄妹五个,小的小,大点儿的都在读书,家里所有的力气活都是父亲的。犁田耙地、播种施肥、打谷扬场,父亲样样都得干。农忙的时候,父亲总是天亮时浑身泥土回来,换了干净衣服后饭也不顾吃就得往七八里开外的学校跑。那时买不起自行车,父亲的双腿就这样在家和学校之间不停的奔波。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那么忙,那么累。

  父亲性格很温和,是单位和邻里乡亲公认的好人。因为有私塾功底,父亲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我认为),所以我很小时就记得,每到过年的前几天,父亲总在成天成夜的写春联。那都是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家送来请父亲写的。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就要我学写毛笔字,但父亲没时间教我,我就利用学校写大字的时间,想象父亲写春联时的字体模样,认真练习。初二的时候,父亲看我的毛笔字已经写得有点像样了,过年时就叫我帮他写春联了!当时那股得意劲,现在回想起来还美滋滋的呢!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我们兄妹六个都很疼爱。除了惹他生气时训斥几句,很少动手打我们。只要有外出学习或开会的机会,他都会给我们带好吃的东西,就连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哥二哥也有份。我现在还记得, 那时最好吃的当数蜜枣了,那甜劲到现在还没败呢!

  虽然父亲是教师,但他从没教过我。我小时候父亲是在外村一所小学教书,离家较远,还要过河。我的小学前三年几乎是在牛背上读的书,到三年级下学期才到村里学校上学。记得四年级时,父亲翻看我的作文本后夸我的一篇作文写得不错,并说要带到他的学校当范文读给他的学生听!从那以后我才真正喜欢上写作文,一直到现在。当自己也成为教师后,才懂得鼓励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父亲九二年退休,那时家里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差。所以父亲就在学校外卖点学生用品,一直到零四年春患病。父亲患的是喷门癌。父亲知道自己的病情后表现得很乐观,说反正迟早要死的,就不治了,还要花冤枉钱。但我们兄妹几个征求了医生的意见,坚持要给他手术治疗。手术半个月新学年就要开学了,我又被调到镇中心小学任职。父亲怕影响我的工作,坚持要回到镇医院化疗。毕竟镇里医院医疗条件差,父亲的身体恢复的不是很好。后来癌细胞扩散到全身,再也无法治疗,父亲也坚决放弃治疗。在去世前一个月时间里,父亲坚决绝食,我们只能靠给他输营养液来维持。我心里明白,父亲想在开学前离去,那样才不会影响我的工作!

  二零零五年九月二日凌晨——新学年开学的第二天,父亲带着对亲人深深的爱离去了!那一天,整整下了一夜的瓢泼大雨。

  直到去世前半天,父亲的头脑都比较清醒。但他什么都没跟我们说——他对亲人的眷恋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他对我们的爱像山一样厚重,像海一样深沉!

  父亲去世八年了,但父亲慈祥的音容犹在眼前。今天又是清明节,我在父亲的坟头上捧一撮新土,插一枝嫩柳  ,献一份心愿:

  愿父亲安息!

祭奠爸爸作文

  那时电视机还不普及,当大哥忽然从城里抱回一台黑白电视机时,全家人都非常欣喜,几兄妹围着已经衰老的父亲,兴奋地对他说:“爸,以后您可以看最喜欢的京剧了。”

  父亲工作一生,靠微薄的工资养活全家,他退休后不久,母亲就生病离开了,父亲没有打牌泡茶馆的兴趣,成天抱着收音机听京剧。

  大哥把电视机放在父亲的房间,天天提前看节目预报,然后全家人挤在一起看京剧,说实话,我对京剧一点爱好都没有,大哥大姐也一样,只是为了让父亲兴奋才这么做。

  父亲老了,听力不太好,眼睛也看不分明,但他显然很欣慰儿女们的孝心,每次都努力睁大眼睛看,有时候乏了,就靠着床头躺一会,一直到京剧演完,我们兄妹离开。

  五年过去了,大哥、大姐先后结婚搬了出去,家里就剩下我与父亲。我也有自己的事,经常把电视机调好台,让父亲一个人看。但徐徐地,我发觉每次再去看父亲的时候,电视机要么关了,要么换了台,我问父亲您不想看京剧了吗?他含混地回答说:“电视机自己关的。”以为是电视机出了问题,不久我们凑钱为父亲买了台彩色大电视,但不到一星期,又出现同样的情况。

  我觉得不是电视机的问题了,一次我又给父亲调好京剧,在外屋听动静,果然听到父亲调台的声音,然后“啪”的一声关了。我走进去,父亲的神情有些惊慌。

  我说:“爸,假如您不喜欢看京剧,可以对我说,我帮您关。”父亲睁着浑浊的眼睛看了我半天,微微点点头。

  想起这五年来,父亲是不是一直不喜欢看京剧?我问他:“爸,才买电视机时,您看不看得清?听不听得见?”他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有些吃力说:“看不清晰。”我的心忽然一痛,问:“那您为什么不说呢?你看不清我们可以把电视机放近一点,听不见可以把声音开大一点啊。”

  父亲望着我,没有回答,但眼睛却变得有神起来,嘴角也露出一丝笑意。

  我现在才明白,五年来父亲一直看不清晰画面,也听不清声音,他硬撑着假装看,只为不想拂儿女们的好意,而我们也一直以为自己尽了孝心,并为此沾沾自喜。

  这样的孝心在父爱面前,显得苍白,因为尽孝只会在父亲的有生之年,而他给予我们的爱,却是永恒的,儿女们永远无法超越。

祭父亲

  爸爸,今天是你的祭日,拂去岁月的灰尘,十七年前农历十月廿五下午,在你病榻前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唤,竟成了咱父子的最后一别,任凭儿悲怆呼喊,你出奇安静,只是眼角渗出了浑浊的泪,我知道,你是带着些许安慰还有那不舍,更有未了的亲情离去的。这一别,竟阴阳两隔十七载。

  儿还清晰地记得,高考那年,儿落榜了,爸爸你强忍着失落与忏悔,你深深责怪自己患病给儿的牵挂与不安,暑假那段时间,我从紧闭门缝总能清晰地听到你的脚步声在门前徘徊,那似乎是想敲门又止住了,如今,在儿失落彷徨,困惑中挣扎时,爸爸,你的脚步声又在哪里?儿多想再次聆听你那熟悉远去的脚步声!梦里的脚步声依旧清晰,几次醒来,泪水沾湿了枕头。

  那一段日子里,你总是鼓励儿,不要灰心,再补一年,你说你会坚持的,你一定要等儿的好消息。无情的病魔一天天的吞噬着你本已瘦弱的身躯,化疗后,更是孱弱憔悴,那时,儿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痛。每当回家学习累了,抱着年幼的侄儿,轻轻地走到你的病榻前,你总是很警醒,吃力地挪动身子,仰起头冲儿侄挤出笑:“没什么,累了休息一会儿,好多了。”爸爸,那时,儿除了掩饰还能做些什么?为了不让儿分心,看到你的痛苦,你主动联系医生住院,临走,你还挨个交代邻居、亲戚,不要告诉儿你住院的消息,说你是到厦门疗养……

  爸爸,人说只有到了十八岁,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可为什么,还没等儿了解你,你就这样走了?爸爸,这辈子我做你的儿子还没做够啊!而今回到老家,只有面对着老屋大厅前的遗像,默默地凝然对视,心底里一遍遍默默地喊道,也许只有咱俩才能懂。“孝敬母亲,教育培养侄子侄女……”儿会铭记给你的承诺,一定会。

  又是一年农历十月廿五,愿爸爸泉下有知,能感知儿的哀思,愿爸爸的在天之灵,能原谅儿的不孝。

清明祭奠父

  倏忽间,我的女儿也到了您辞世时我的年龄,虽然还是一脸的天真和稚气。 二十多年阴阳相隔,您孤伶伶一人幽居于青山之中,而母亲却在经历了无数凄凉的苦难之后终于将一双小儿拉扯成人。如今,儿子的女儿已经懂得替儿感恩母亲,不知当儿带着女儿为您在坟头植下那株柏松时,您的心里是否已经感到了欣慰

  二十三年了,我不想掀开这伤疤,爸爸,您的走是我心口永远的痛。回首父亲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昨日,无数个记忆之门开启的时刻,心底深处不可碰触的柔软空间瞬时凝聚;无月的夜清泪点点;一杯黄土,生死之间的距离竟然如此远阻隔了千山万水,阴阳之间却无山可攀,无水可涉。儿无从传递哀思的经纬,只能隔了日月星辰,遥遥相望。清贫的日子中,温馨的父爱依然如昨!

  又近清明,那时时飘洒的春雨可是上天为无数亡魂落泪?昨天晚上父亲突然在我梦中出现,我只恍惚知道那是父亲,却怎么也看不清父亲的容貌。父亲的一生不容易,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自己了,爸爸,你在天堂可好?您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几十年风风雨雨一个人在此多孤单?是不是天天盼望着我的到来?这些年来,尤其是清明时节,我都想为父亲献上一点心仪的文字的想法,却一直如骨鲠在喉。每当拿起寸管之笔或者打开电脑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对于父亲我想说的太多,想写的也太多,只是每个思绪都太乱,在越理越没有头绪的时候只好放弃。我不知道这世界上最博大的爱如何可以凝固成文字,也许我不能写就父亲的一生,经历过无数的坎坷和磨难,儿一直不明白,在您六岁,爷爷就走了,您是如何带着小脚的奶奶过来的,您如何用稚嫩的肩膀扛起那一片天空,儿一直想象不出那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凭什么?凭您一双布满老茧的小手,把地从山底翻到山顶,把太阳从东边撂到西边的直诚。这是英雄的壮举!

  父亲对我们兄妹四人是严厉的、但在严厉的同时还深藏着一股浓浓的慈爱,慈父的心,只是在我们为人父为人母时才深深感怀到。父亲去世了,但一脉相承的秉性却留给了我们,在我们的身上总是能看到父亲的踪影,无论长相还是思考世界的方式,生命还有什么比之能更紧密联系父亲和我们的纽带呢!有了这根纽带,再长的岁月,父亲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也无法消失、无法淡忘!

  我想父亲如果天上有知,定会在闲暇之余看看尘世间他的儿孙们在如何忙于生活,当然如果还有上天的神力,那也定会保佑着他的儿孙们幸福地生活。父亲是个农民,也是个无神主义者,当然这只是一种儿孙们的愿望!

  父亲,春风又起了,您的坟茔是不是已被吹绿?天堂中的您,是不是已看到我为您写下的这些文字,我知道我写下的这些文字有多呆滞,有多不连贯,一点儿都描不出真实的您!

  上天啊!如果所有的传说都是真的,我只能这么说,父亲,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儿子!

祭拜爸爸 纪念爸爸作文

  春节快到了,今天上午我和妈妈乘5路车去陵园祭拜爸爸。我心想:爸爸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我很想念他,我有好多话要跟他说。

  到了陵园,妈妈买了些祭品,到了爸爸的墓前,妈妈把祭品放好,并把家里的情况向爸爸叙叙。我又把我的心里话跟爸爸讲讲,我想:爸爸在天堂里是能听到的,请爸爸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妈妈和我自己,愿爸爸在天堂里过的开心。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催人泪下的追悼词

怀念已故父亲催人泪下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