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题题目大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一堂历史课

  上课铃响了,我们的历史老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第十七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在新学期的历史课上,同学们的心情一直是沉重的。从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九·一八”事变;从个七·七”卢沟桥事变,到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这一件件血的事实,就好像把把利刀一样刺痛着每个同学的心,使同学们倍感耻辱,回味着中国人民深受的剥削、奴役和饥苦。今天,看到黑板上这醒目的大字,心情怎能不激动呢

  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我国的首都,讲到我国的国歌,讲到开国大典的那一辉煌时刻。老师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声音越来越洪亮。

  此时此刻,我似乎置身于1949年10月1日,又看到亿万中国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到处都是五星红旗,好像一片红色的海洋。礼炮声中,一排排整齐的人民解放军队伍,威武地从天安门前经过,接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天上飞的是人民解放军的机群,地上跑的是人民解放军的汽车和大炮。敬爱的毛主席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广场上立刻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和雷鸣般的欢呼声。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中国人不再受剥削和奴役了;我的祖国从此有了自己骄傲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怎能不让我激动呢?我不自由自主地拍手欢呼起来。抒情作文教室里先是静了一下,随后响起了欢快的掌声,此时的课堂多么像当年的天安门广场啊!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全体起立,不约而同地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声音传出校园,传遍祖国大地。

历史课题题目大全

历史一练习测验题

  第一单元练习

  1、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地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地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地原始人类地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170万年前地云南元谋县B.70万年前地北京周口店

  C.30000年前地北京周口店D.7000年前地浙江河姆渡b5E2RGbCAP

  2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地是p1EanqFDP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

  B.人和猿在几个磨过地石头边告别了

  C.人和动物地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

  D.人和动物地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

  3.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地描述,正确地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中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下午,大家聚在一起钻木取火烧烤捕到地食物.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4.韩非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地选择是DXDiTa9E3d

  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禽兽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

  5.恩格斯说:“就世界性地解放而言,人工取火地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地是RTCrpUDGiT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6.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体验右图中人们地生活,并对他们进行采访,

  那么你应该到

  A.五千年前地陕西西安B.七十万年前地北京周口店

  C.三万年前地北京周口店D.四千年前地陕西黄陵县

  7.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5PCzVD7HxA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

  8.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地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地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地是jLBHrnAILg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9.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地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地应该是

  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xHAQX74J0X

  10.《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我国古代地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最早进入这一阶段地原始居民有LDAYtRyKfE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原始居民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Zzz6ZB2Ltk

  1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地农耕,人们造屋定居,辛勤劳动,结合图文选出正确地选项

  图一图二

  ①图一属于半坡人居住地房屋,图二属于河姆渡人居住地房屋

  ②图一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图二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

  ③图一房屋居民种植粟,图二房屋居民种植水稻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12.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工具制作、粮食培育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地最主要因素都是dvzfvk

  A生产力发展水平地差别B自然条件地差别

  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D生活时代不同

  13.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地大魔头.游戏中地大魔头是课本上地哪一个传说人物rqyn14ZNXI

  A.尧B.舜C.大禹D.蚩尤

  14.“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之易方向.”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地祭文E

  A.黄帝陵B.炎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

  15.阅读丝绸地历史就是追溯美地历史和探寻人类智慧地旅行,中国每一段历史时空里都少不了丝绸地身影,在中国文明史地第一页,就有蚕、丝,有练、染.丝绸最初出现距今约有SixE2yXPq5

  A.六七千年B.五六千年C.四五千年D.三四千年

  16.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地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地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水患,造福于民.这个历史人物是6e

  A.黄帝B.尧C.舜D.禹

  17.学完“中华文明地起源”这一单元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地社会吗?”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四位同学地发言,哪一位地最科学kavU42VRUs

  A.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社会

  B.并不是理想社会.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剥削压迫,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地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丰富地精神文化生活y6v3ALoS89

  C.不是理想社会.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地现象,而且人地寿命都很短

  D.是理想社会.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有尧、舜、禹这些杰出地首领,那时地社会风气好,人们之间地关系和谐

  18.同学们大都看过《上下五千年》这部书,它说地是我们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地历史了,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M2ub6vSTnP

  A.约公元前2080年B.约公元2070年C.约公元前2070年D.距今约四五千年

  19.新学期开始,七年级一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地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地名称是一样地”,他姓0YujCf

  A.商B.秦C.夏D.周

  20.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地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但是它地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我国地奴隶社会开始于eUts8ZQVRd

  A.黄帝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B.尧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C.舜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D.禹建立夏朝

  21.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地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云南元谋B.浙江河姆渡C.北京周口店D.湖南道县

  22.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地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地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sQsAEJkW5T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23、下列有关“北京人”地陈述正确地一项是

  A.开始使用天然火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C.开始烧制陶器D.开始培植农作物

  24.小华在阅读一本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地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GMsIasNXkA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

  25、在半坡遗址里,考古人员发现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籽之类地种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A.彩陶B.黑陶C.白陶D.青铜器皿

  26、下列几处人类遗址中,位于长江流域地是

  ①元谋人遗址②北京人遗址③山顶洞人遗址④半坡遗址⑤河姆渡遗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⑤D②③④

  27、考古发掘地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地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地故乡”地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

  28、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地半坡原始居民地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地粮食作物是A.小麦B.米饭C.小米D.玉米TIrRGchYzg

  29、能最早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地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0、下列属于我国氏族聚落居民,并且进行原始农耕地人类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人类④半坡原始人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1、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地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7EqZcWLZNX

  32、为纪念中国历史上地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地人物是lzq7IGf02E

  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大禹

  33、下列哪个王朝地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地产生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zvpgeqJ1hk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3月,一个白色和棕黄色相间地北京猿人头骨图像成为英国《自然》杂志地封面,头骨图像下方是一句黑体大写地英文双关语:“北京猿人真酷(cool)”——这项成果将使北京猿人“老了27万岁”,意味着他们生活在更加寒冷地自然环境中.ihr!_QjLNrpoJac3v1

  材料二1960年8月,郭沫若视察西安半坡博物馆,当他看到装有一女孩地瓮棺时,解说员说,在半坡时代,成人死后葬于氏族地公共墓地,而未行“成丁礼”地幼童,则是装入“瓮棺”,埋在自己地房屋附近,以免被野兽伤害.郭老听后,不胜感慨,他说:爱护儿童,历来有之,这是我们民族地传统美德.1no

  (1)说出北京人距今地年代.(2分)与古猿相比,北京人在体质上有何特点?(2分)

  (2)材料二中地北京人是怎样应对“更加寒冷地自然环境”呢?(2分)有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二中地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什么大河流域?(2分)由“瓮棺”“埋在自己地房屋附近”,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什么样地生活?(2分)fjnFLDa5Zo

  (4)在刚装入“瓮棺”地时候,女孩可能有衣服穿吗?(2分)为什么?(2分)

  35.我们地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地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我们地客人一一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地历史文化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tfnNhnE6e5

  ⑴第一站是北京,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哪些远古人类地遗址?(4分)

  ⑵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地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地名称吗?(2分)出土地石器与彩陶与原始居民地生活有什么关系呢?(2分)Hb

  ⑶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中华文明地始祖.你知道中华文明地始祖是谁吗?(2分)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地贡献有哪些?(4分)V7l4jRB8Hs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地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地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地事务.83lcPA59W9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地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地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地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地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地“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AVktR43bp(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地首领是如何产生地?(2分)这种制度地名称是什么?(2分)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跟课本地说法是否一致?(2分)为什么?(2分)

  (3)通过以上材料与课本内容地对照,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articleincludesso,includingtext,pictures,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2MiJTy0dTT

  Users,researchorappreciation,andothernon-co-profitpurposes,butatthesa,theyshallabidebytheprovisionsofcopyrightla,andshallnotinftion,,

  Reproductionorquota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lnot,9qLsgB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A.夏朝B.春秋期C.秦朝D.西汉

  2.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3.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

  A.统一全国B.统一文字C.实行分封D.建立郡县

  5.以下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匹配正确的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3世纪初期B.公元前3世纪末期

  C.公元前2世纪初期D.公元前2世纪末期

  7.7.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D.为了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8.钱穆在《国史大锅》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现点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度D.军机处制度

  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10.历史巨片《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描述了秦国由弱变强的历史,其中促使秦国“裂变”的关键事件是

  A.商鞅变法B.百家争鸣C.推行郡县制D.实行分封制

  11.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12.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B.C.D.

  13.对秦的统一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B.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C.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D.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14.下列关于秦朝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B.秦统一货币后,商人们使用圆形方孔钱

  C.秦朝东至临洮,西到陇西,是当时的世界大国之一

  D.秦始皇兴修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1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广阔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新皇帝”是指谁?从材料看他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4)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17.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央政府各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代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2)写出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中1688年后议会与国王确立了怎样的关系?这一关系的确立意味着英国开始了什么政治制度?为什么说“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材料四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领导的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4)他领导的“革命”指什么?从政治制度演进谈谈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参考答案

  1-15.CDDAABBCBADCDCB

  16.(1)秦始皇;郡县制度;

  (2)颁布“推恩令”。作用: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7.(1)郡县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2)科举制。使平民可以凭才学做官,有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影响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

  (3)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在世界上第一次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4)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2017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精彩试题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测试题

  班别_____姓名_____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

  1.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

  A.神权色彩B.血缘色彩C.平等色彩D.民主色彩

  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A.封邦建国B.宗法世袭制C.礼乐制度D.封建社会

  3.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敌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4.分封制的主体是

  A.殷商旧族B.殷商降族C.古老方国D.同姓亲族

  5.《礼》曰:“宗人集有事,族人皆侍。……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据此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C.“国”与“家”的结合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从中可以看出

  ①礼乐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②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宗旨

  ③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④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窗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

  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

  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D.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

  10.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11.下列有关秦朝官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B.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C.按官职大小排列应是三公、九卿、郡守D.地方政权分为郡、府、县三级

  12.秦朝能够“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国家的统一

  C.秦推行法治D.秦推行郡县制

  13.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皇权至上是这一制度的核心

  C.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14.秦朝郡县制度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B.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5.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③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④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爵位世袭制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④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上(汉高祖)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镇)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二城。”又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王教训,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18.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19.“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中朝外朝制

  20.北宋设立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A.参知政事B.三司使C.转运使D.枢密使

  21.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高,主要得益于实行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均田制

  2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总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23.《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官吏B.征收赋税C.行政管理D.笔录政事

  24.《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25.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③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④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

  26.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

  27.西汉初和北宋初都面临制度上的问题是

  A.地方与中央争权B.郡县与封国并存C.皇权与相权矛盾D.内朝与外朝并存

  28.“安史之乱”和“七国之乱”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中央政府统治腐朽B.地方势力强C.内地兵力空虚D.皇帝不问政事

  29.《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B.推恩令C.夺取王侯的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30.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地主阶级的权欲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C.地主阶级的要求D.法家思想的启示

  31.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演变的轨迹总体呈现

  A.相权始终居皇权之下趋势B.相权多凌驾于皇权之上趋势

  C.皇权呈不断加强的趋势D.相权与皇权始终各司其职趋势

  32.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表明

  A.皇权日益强化B.君权和相权矛盾缓和

  C.皇帝宰相分权D.加强中央集权

  33.万历初年,内阁首府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这件事反映的是

  A.说明张居正擅权专恣B.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D.内阁设立后,地位提高,权利日益增大

  34.按时间先后排列清朝下列机构成立的顺序

  ①南书房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内阁、六部④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35.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37.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内阁名存实亡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皇帝完全掌握军政大权

  38.不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A.皇权至上B.高度中央集权

  C.发展稳定,一成不变D.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

  39.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废丞相B.废六部C.设立中书省D.设立军机处

  40.下令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宋太祖D.宋太宗

  二、非选择题:(20分)

  4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史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一一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请回答: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5分)

  (3)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书门下担任最高长宫,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3分)

  (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

  (5)右图机构是谁设置的?设置的原因有哪些?其设置有何影响?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6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史记·楚世家》

  ①请回答:这个是什么事件?(2分)这个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材料二“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②请回答:按西周时期宗法制原则,这个官员的爵位应该由他的哪个儿子继承?(5分)

  4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15分)

  ①过程(写出哪个朝代):

  建立时期:

  巩固时期:

  完善时期:

  发展时期:

  顶峰时期:

  ②并写出在“建立时期”的这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

  44.(18分)选拔官吏,招揽人才是关乎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大事,古代历史上选官制度的变化明显呈现出几个阶段。回答以下问题:

  (1)“与分封制相适应….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很大的不同。…….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依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是何时被废止的?(4分)

  (2)汉至唐在选官标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选官标准变化的原因。(8分)

  (3)“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逐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根据材料指出哪些属于对科举制的评价?(2分)你认为科举制得到肯定的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序号12345678910答案BADDBCCCAA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DDDDBDCB序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ACCBABBB序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ADCBCDCDA

  二、非选择题

  答:(l)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严酷的法律。(4分)

  (2)程序: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兵部。

  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帝的独尊;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造,为历朝所沿用。(5分)

  (3)科举考试。局面:虽行使宰相职权,但被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了行政权、军权和财权。(3分)

  (4)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2分)

  (5)雍正皇帝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皇权;直接原因是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2分)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时代特征:封建制度衰落。(2分)

  42、①楚王问鼎。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②由小儿子继承

  43、①过程(写出哪个朝代):

  建立时期:秦朝

  巩固时期:西汉

  完善时期:隋唐

  发展时期:宋朝

  顶峰时期:明清

  ②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44.(1)选官制度:根据出身高低,世代为官。(世卿世禄制)废止:战国时期的变法中,逐渐取消贵族特权。(2)标准上的变化:西汉至东汉前期以才能和品德(声望)为标准;

  东汉后期至魏晋注重门第出身;唐代以才能(考试成绩)为标准。原因: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选官逐渐被官僚家族支配。隋唐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3)评价:孙中山先生肯定中国的科举制是“世界各国中用以选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科举制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原因:科举制度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体现择优录取的原则。起到了一定的选拔人才的作用,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现代人才的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

历史课

  从最初只是稚嫩着单纯的讲着课本上的内容,到后来的历史短剧,分四大组比赛,制作幻灯片,观看影片和现在的组长提问,历史课无疑不在进步着。

  印象很深的是初一下学期的四个大组的比赛。

  上课的时候,为了给组里争分,大家都是很拼命地举手回答问题,只为了总分第一的那种小小的荣誉感,现在察觉这里面似乎也有司老师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狡黠”的私心——为了给初二上学期将要学习的屈辱的近代史所需要的民族主义感做一点小小的培养。

  依稀记得当时大家为了争着回答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热,历史老师犹豫着这个宝贵的机会应该花落谁家,以及大家为了这个幸运的抢到机会并且又回答正确的组应该加上几分的争吵声,这是初一下学期历史课最真实的写照。

  这种有趣的讲法无疑能被任何学生接受,虽然他们的喜好并不一定相同(就像趣访所说的“与作的心情只有与作知道”)。

  当然我也曾注意到有学生过于在意分数,那么激动地叫好。似乎那一个个分数对他们有着莫大的引力,他们的目光停留在了自己组加了多少分,是不是第一,自己组是不是最差或比着第一名差着几分上面。

  虽然有其不足,但我仍然很喜欢这种讲法,这种讲法也是一段历史的体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2.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大兴土木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

  3.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C.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

  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

  4.学习历史首先要掌握历史年代与世纪的计算方法,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王朝,应属于

  A.公元前2世纪B.公元2世纪C.公元前3世纪D.公元3世纪

  5.汉朝的法律规定,商人禁止穿丝绸和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及其子孙当官,向他们加倍征税。据以上材料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该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B.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该政策导致更多人弃农经商D.该政策导致人们不再经商

  6.汉朝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7.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开始采取休息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8.“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句中的“汉祖”是

  A.嬴政B.项羽C.刘邦D.李斯

  9.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该材料说明了汉文帝

  A.注重以农为本B.废除严刑峻法C.提倡节俭治国D.减免徭役赋税

  10.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文景之治B.为西汉鼎盛奠定基础

  C.百姓税赋加重D.生产得到恢复发展

  11.西汉初期皇帝出巡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车,短短几十年后“京师之钱累巨万”。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①勤俭治国

  ②休养生息

  ③以德化民

  ④轻摇薄赋

  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2.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农民起义B.匈奴的威胁C.王国问题D.统治者的腐败

  14.汉高祖和他们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B.做给农民看

  C.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1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大泽乡起义②刘邦占领咸阳③陈胜建立政权④西汉建立⑤巨鹿之战⑥楚汉争霸⑦指鹿为马

  A.⑦①③②④⑤⑥B.⑦①③⑤②⑥④

  C.②①③⑦⑤⑥④D.③④①②⑥⑦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6.为巩固统治,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___________的政策,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了“_________”。

  17.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18.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实行______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9.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战争,史称“______”。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0.请列举西汉皇帝三位。

  2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据所学知识回答:

  (1)秦朝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汉高祖为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采取了什么政策?历史上又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3)请你据秦汉的统治措施给今天国家的统治献计献策。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材料二“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拉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如何发展孔子思想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陈胜起义在历史上有何地位

  (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西汉前期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答案

  1.B2.C3.C4.C5.B6.A7.A

  8.C9.C10.C11.C12.C13.C14.C

  15.B

  16.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17.文景之治

  18.休养生息

  19.楚汉之争

  20.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文帝和景帝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在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将西汉王朝推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西汉的皇帝有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故答案为: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21.

  (1)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3)国家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在选拔人才上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政府要关注民生,为人民服务;国家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

  22.(1)孔子:“仁”。孟子:“仁政”(或:民贵君轻)。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变化:由西汉初年的残破荒凉到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政策:休养生息。

  (4)统治者要关注民生(或:要以人为本等,言之有理即可)。

历史

  历史第四单元的课文讲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记住了日本人毫无忌惮地在这片土地上撒野。课上,每位同学都义愤填膺地听着这些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大事。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一名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露出了法西斯豺狼般的面孔,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犯下了永不磨灭的罪行。卢沟桥在中国起着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是进入中国的首都——北京的一条主要通道。占领一个国家的首都就等于摧毁了这个国家的精神支柱。而狂妄自大的日本人目标就是:占领中国、占领亚洲、最后称霸世界。这场战争后,日本人接二连三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又向南京进犯,把毫无寸铁的百姓们杀害,日本军国主义者继续犯下的滔天罪行,都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按照国际惯例,红十字会是站在中立立场上的,交战双方不得侵犯它。但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日本军队竟冲进去,大肆屠杀中国人。真是一群丧心病狂的战争狂人。

  这样的滔天罪行,我们已经忍无可忍了!但是日本一小撮死不悔改的法西斯军国主义者正在歪曲历史,澄清他们自己的过错,居他们而言发动战争是因为他们忍无可忍;南京大屠杀是锻炼中国人的意志!上帝保佑这些丑陋至极的家伙因为他们的良心不忍而遭受惩罚。

历史课

  那一天,上课铃响了。杨老师用他那庄严的字在黑板上写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室里鸦雀无声。

  在学期初的历史课上,同学们的心情一直沉重得像块大石。从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到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这一件又一件的血的事实,都像把把钢刀插进每个同学的心,使同学们倍感羞耻,回味着中国人被深深的剥削和饥苦。而今天看到着醒目的,耀眼的字眼,心情能不激动吗

  老师始终没停过,从国旗讲到国歌,再讲到那辉煌的时刻——开国大典。杨老师越讲越激动,声音越来越洪亮,他越讲越兴奋。

  此时此刻,我仿佛回到了1949年的10月1日,又看到亿万的中华人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布满了五星红旗,像一片红色的欢乐的海。礼炮声中,一排排整齐得人民解放军队伍,威武地从广场步过。天上飞的是人民解放军的机群,地上跑的是汽车和大炮。伟大的领袖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多振奋人心的一幕呀。广场上顿时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雷鸣般的欢呼声。

  不知不觉,我已热泪盈眶,不止是我,很多人都一样。因为我们深深感悟到:我们中国人不再受屈辱,她有了自己骄傲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她从此站起来了!我们怎能不激动?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拍手欢呼起来。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随后响起了欢呼之声,当时的课堂多像当时的天安门广场啊!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全体起立,不约而同地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声音传出校园,传遍神州大地。我终生难忘这一课。

2019年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母题来源一】2019年江苏卷

  【母题题文】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C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在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以《卖宁波脚带》的劝诫歌谣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解读。由材料中的“啥好看”“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可以看出,材料是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女子缠足现象的一种否定和劝诫,说明这一现象在当时具有普遍性,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1.(2019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考模拟)在辛亥革命潮流冲击下,人们纷纷剪掉辫子。1919年,末代皇帝溥仪也剪掉了大清国的象征——辫子。但是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地处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村,还有不少人留着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

  A.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有限

  B.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不畅

  C.封建保守势力十分雄厚

  D.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大多数人已经剪掉辫子的同时,偏远的农村还有不少人保留辫子,说明中国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故D正确;辛亥革命影响十分有限的说法错误,排除A;交通不变导致信息不畅,不是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B;封建保守势力雄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

  2.(2019届安徽省蚌埠市三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

  A.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

  B.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

  C.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

  D.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较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民国时期女子服装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故选择C选项;材料中女子服饰变化也并不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不存在崇洋媚外,故排除A选项;伦理纲常思想被抛弃的时间应为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故排除B选项;材料并没有将中西方服饰风格进行比较,故排除D选项。

  3.(2019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1924年,四川成都的电线杆、街旁树木及墙壁上陆续贴出许多标语,如“禁止妇女缠足”“夏天在茶馆、酒肆、大街等公共场所打赤膊是不文明行为”等。这一举措

  A.是国民革命运动在四川省的积极响应

  B.终于开启了四川近代化步伐

  C.对革新社会上的陋习有积极作用

  D.加剧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禁止妇女缠足”、“夏天在茶馆、酒肆、大街等公共场所打赤膊是不文明行为”可知这一举措对革新社会上的陋习有积极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国民革命运动在四川省的积极响应,A选项排除。仅从标语来看,不能得出终于开启了四川近代化步伐的结论,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破除陋习的作用,与加剧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说法无关,D选项排除。

  4.(2019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尽管传统婚礼并不符合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诉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但是当时江南地区仍有不少知识分子出于孝道观念,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这说明

  A.婚俗具有传承与变迁的特征

  B.理学通过婚俗强化了社会地位

  C.婚姻自由使社会价值观转变

  D.中西合璧成为婚俗变迁的主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尽管传统婚礼并不符合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诉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等信息可知,婚俗具有传承与变迁的特征,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理学,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价值观转变,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西合璧成为婚俗变迁的主流,D错误。

  5.(2019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等七校联合体冲刺模拟)晚清政府自主修建的近代中国最早的几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到张家口)卢汉铁路(卢沟桥到汉口)京奉铁路(北京到东北奉天)京绥铁路(北京到绥远)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这主要反映了晚清的铁路建设

  A.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B.体现了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倾向

  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自主修筑的几条铁路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这体现了清政府通过铁路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晚清时期以北京为中心修建铁路,不能说明这是为列强侵略服务的;C选项错误,晚清时期的铁路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与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无关;D选项错误,这些铁路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与洋务运动的发展没有必然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6.(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得分训练)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由此可知

  A.政府加强公共管理

  B.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C.自行车已普遍使用

  D.民众抵制西方文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可知政府通过规范自行车检验登记以加强对城市交通秩序的管理,故A项正确。使用自行车不等同于崇洋媚外,排除B项。自行车已普遍使用说法不符合当时社会的事实,排除C。题干没有反映出民众对西方文明进行抑制,排除D。

  7.(2019届江西师大附中三模)19世纪末,国内出现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王韬于1874年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一共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30多种报刊。在上海、重庆等地也出版了不少兼载新闻评论和译文的时事性政治刊物。这一现象

  A.有助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B.直接受益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C.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说明清政府社会控制力遭到削弱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19世纪末创办的报纸主要是政治性刊物,与维新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关系密切,是宣传变法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主要载体,故选A。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报纸刊物的创办显然在维新变法运动开展之前,排除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进一步壮大,故才会利用报纸提出相应的政治诉求,排除C;近代报纸的创办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说明清政府社会控制力遭到削弱,排除D。

  8.(2019届广西南宁、梧州等八市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1908年,虹口大戏院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十多年后,上海电影院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而20世纪30年代,电影院的平均观众容量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最大容量的大光明电影院将近2000个。”材料表明

  A.电影业竞争较为激烈

  B.电影成为民众娱乐主流

  C.电影大众化有所发展

  D.中国电影事业走向成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将近2000个”中可以看出,上海电影院的规模不断扩大,这说明观影人数逐步增长,观看电影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电影院规模的扩大,不能反映电影业的竞争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对民众消费情况进行对比,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的是上海影院的发展情况,不能说明中国电影制作和发行的情况,故D项错误。

历史话题

  历史是飘渺的,你无法触及到它,甚至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是真实的,它以天地为纸、时间为笔、万物为墨,书写出一部经典传奇。

  历史是茶,每一枚茶叶到记载了一个故事。只有将其掷于沸水之中,经过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得到第二次生命;那么,你才能用一颗淡然的心去品味人生的苦涩与甘甜。

  历史是酒,越久越醇厚。一直蛰伏在暗无天日的地窖中只为厚积薄发,从出世的那一刻起,便将辛辣的酒香洒满人间;仅是一嗅,就会深深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闲暇之余,我喜欢孤独地坐在角落中,静静地把玩着一件小古玩,细心地揣摩其中的纹理;在惊叹工匠的精湛技术时,也会感悟着历史所留下的岁月印迹。

  我知道,每件古董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只因在被铸造的过程中,工匠们倾注了他们所有的心血与虔诚的希望。

  古董们每时每刻无不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只是那些故事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茶和酒一样,不懂的人只会把它们当做解渴的蠢物;而真正懂得的人却会细心品味,去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

  殷墟的甲骨文描摹出夏商的辉煌,塞北的丝绸之路走出了汉朝的盛世,而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更是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历史仍在延续,传奇依旧在书写。每一分、每一秒的逝去,都将化作历史长河里的一滴水,沿着时间坐标所指引的方向,携带着沧桑岁月流向宇宙的终点,一去不复返。

  当金镂玉衣的最后一针被穿起,青花瓷也勾勒出了第一条线;这是一个历史的结束,亦是一个历史的开始。

  只愿凭窗而立,看日落黄昏,将今日的历史点上最后一个句号。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校园安全顺口溜6句话

历史课题研究题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