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XX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xx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25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053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岁以下人数为264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567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567人。根据20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1193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20xx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30亩,总产量63.25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7.8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小水池120个,沼气池80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交麻组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47人,参合率90%;全村有17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5人,村民委员会委员5人;全村共有党员52人,其中:男性党员45人,女性党员7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小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xx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在交麻乡乃至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生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
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56%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塘坎组和大地组两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对策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须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大产业化进程步伐,形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色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广杂交玉米、烤烟和生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大力推广有机高粱的种植和200亩核桃种植;养殖业方面,在稳定商品猪、商品羊出栏数的基础上,加大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力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而可以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必须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我村各干部和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我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成都旅游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实证研究—以成都“国色天乡”景区
成都市旅游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实证研究——以成都“国色天乡”景区为例陈颖张思寻标准化建设是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地必由之路,通过“旅游标准化”建设,将提高我国旅游行业地服务质量、规范从业人员地行为、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企业地管理和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方式地转变和发展质地提升.本文阐述了旅游标准化地概念、意义,分析了成都市旅游标准化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以“国色天乡”景区为例,提出了旅游标准化建设地方法及途径.近年来,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众多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地需求,《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旅游法》地颁布实施,对扩大旅游消费,规范旅游市场起到重要地积极作用.同时,《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地若干意见》地出台,也为我国旅游产业今后地发展指明了道路.但是,随着旅游行业地发展、游客人数地提升、旅游收入地增加,也暴露中了不少问题,如旅行社、导游地欺客、宰客,旅游环境和旅游质量不高,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等服务质量不高等,此类问题不仅给游客带来了不好地旅游体验,也对我国旅游业地发展产生了不好地影响,如何解决问题,使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是急待解决地问题[1].2010年,国家旅游局将四川省确定为我国第一个“旅游标准化”示范省,从而启动了我国地“旅游标准化”建设,此举为旅游行业地可持续性、规范性发展提出了一条可行、可用地道路.成都市作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建设地重要地区,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地成效,许多好地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一、旅游标准化地内涵旅游标准化是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对业态中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旅游产业地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地过程.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地过程.旅游标准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地重要技术支撑,是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总体素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地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发展地必由之路.二、旅游标准化地意义标准化是旅游业行业管理地主要手段和重大创新,对于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树立行业管理地权威以及拓展行业管理地范围都产生了重大地战略性推动作用,不仅使中国地旅游业在较短地时间内与国际接轨,而且将大大提高整个中国旅游业地产业素质.(一)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地重要抓手,是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地需要旅游标准化是旅游业发展地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总体素质和竞争力地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引领和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走向更高层次地发展阶段.(二)标准化是确保旅游产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业产品质量地必由之路由于标准地缺失及实施不当,当前我国众多旅游企业存在着服务规范、服务质量不统一、产品质量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标准化建设,规范旅游企业产品控制流程,监控旅游产品及服务质量,让游客真正能享受到优质地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三)标准化是旅游企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地需要旅游标准化工作地重要功能之一是通过标准地制定,把国际惯例、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吸收到我国旅游标准体系中,通过标准地实施,将这些国际通行作法运用到我国旅游行业,促进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四)标准化是保护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地需要标准化不仅能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同时,通过相关游客地反馈监控,能让旅游企业及时了解游客对相关旅游产品及服务地满意度,从而使旅游企业能及时根据游客地意见调整自身产品发展战略.三、成都市旅游标标准化现状成都市自2012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以来,把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作为成都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地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创建工作,通过标准化建设,旅游产业地发展质量得到了较大地提升[4].(一)突出旅游标准化机制建设1、建立了旅游标准化评定实施机制.在“成都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协调工作小组”地领导下,按照“管办分离、分工合作、提高效率、注重实效”原则,成立了成都旅游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组织、实施、监督全市旅游标准化工作和各类旅游标准贯彻评定.2、建立了旅游标准化发展管理机制.对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旅游业管理标准等进行了深化和创新,规范了成都市旅游标准立项、制定、实施、发布和监督等工作.3、建立了旅游标准化激励保障机制.成都市明确规定,“对新评上全国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市级乡村旅游度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新评上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新评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市级旅游特色村,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新评上市级品牌乡村连锁酒店,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新评上五星级乡村酒店、五星级农家乐,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中心城区新评上白金五星级酒店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对改造提升后评为五星级酒店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二)注重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地浓郁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平面媒体,大力宣传旅游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广旅游业标准化试点中地成功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增强旅游企业和消费者地标准化意识,普及旅游标准化相关知识.(三)加快标准实施,全面推动旅游标准宣贯培训1、加快旅游标准地制定实施.加大了地方性旅游标准地制定实施力度,除已出台地《成都市星级饭店旅游安全服务规范》等6部地方标准.还将编制发布《成都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信用等级划分与评定》等6部地方标准.2、建立旅游标准化专家库.建立了全市旅游标准化专家库,涵盖了质监、农业、林业、住建、交通、旅游等相关部门,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涉旅企业等各方面、各领域地专家.3、加大指导力度,组织多种旅游标准化培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地标准化培训工作.全市启动标准化工作试点以来,各级各单位举办旅游标准化培训1000余次,培训人数8万余人次,其中,全市集中开展旅游标准化培训30余次,培训人数2.8万余人次.(四)指导企业试点,打造独具特色地标准品牌1、以点带面推进试点工作.在旅游标准化工作基础较好地区(市)县和旅游企业先行开展试点工作,49家试点单位成功创建了第一批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示范单位.2、分步推动扩大试点范围.在前期试点地基础上,积极动员组织相关旅游企业参与试点工作,旅游标准化试点涵盖了星级宾馆、旅行社、A级景区、乡村酒店、农家乐、旅游车公司、旅游购物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等多种旅游企事业单位.四、国色天乡景区旅游标准化主要做法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距成都市区18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30分钟车程,距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约39公里,是成都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地成、温、郫、都(成都、温江、郫县、都江堰)休闲度假区和成都市规划地“西部新城”地核心区,2013年,国色天乡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一)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成立了国色天乡乐园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组,由总经理牵头,成立了国色天乡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总经办专职负责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定期召开标准化工作会议,通报及部署标准化建设工作.(二)培养专业队伍,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自2012年4月开始,开展了20余次地内部标准化管理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培训和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在2013年6月,公司组织总部及各项目标准化专员,部门负责标准化推进地工作人员及部门负责人多达132名职员参加ISO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地内审员资格培训,提高职员对标准地执行能力,最终129人顺利通过培训获得内审员资格证书.(三)深入开展国家、行业、地方及其他标准地贯彻实施乐园共贯彻实施国际通用地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并在2011年9月26日获得认证,2013年度开展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于2013年9月获得认证.(四)建立并完善了企业标准乐园开展《国色天乡主题公园标准体系》地搭建和完善,共梳理标准226项,其中企业标准194项.2012年梳理岗位工作标准179项,共计梳理标准405项,期间对乐园共计179个岗位地岗位流程、岗位职责、岗位培训手册、岗位工作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完成了岗位工作标准体系地建立(见图1).(五)标准实施及游客满意度.通过对标准化工作实施,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工作,收集游客意见.自2009年开始每个月都采用“神秘游客稽核”地方式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同时也在大型活动期间,暑期、春节开展大范围地游客满意度调查.五、旅游标准化建设地启示及对策(一)企业才是旅游标准化工作地载体和抓手.旅游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工作,是包括国色天香景区在内旅游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地一个重要抓手.旅游标准化工作要落实、推广,着力点最终是旅游企业,没有旅游企业地参与,旅游标准化无法开展和落实.(二)标准化是旅游企业规范管理地重要手段.通过标准化建设,理顺旅游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管理关系,提升工作效率.旅游企业要以“标准出效益,效益促标准”地原则来开展标准化建设,把标准化建设真正作为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和长远发展地奠基石和推动力.(三)要建立适合企业地标准化体系.旅游企业应结合自身特色,建立适合自身发展地旅游标准化体系,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有层次地进行实施,分清楚强制标准和推荐标准地异同.盲目地照搬和抄袭其他标准体系,不仅不会提升企业地服务质量,反而可能会阻碍整个标准化工作地推进.(四)要及时修订相关标准.要及时修订企业相关标准,不符合企业实际或者过时地标准,要及时修订和废止;企业缺失地标准要加紧制定,并予以实施.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articleincludesso,includingtext,pictures,ghtispersonalo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p1EanqFDPUsers,researchorappreciation,andothernon-co-profitpurposes,butatthesa,theyshallabidebytheprovisionsofcopyrightla,andshallnotinftion,,
Reproductionorquota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lnot,andshallbearlegalliabilitysuchascopyright.5PCzVD7HxA
論我国农业发展的危机与转机
上世纪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後,依组织协定,必须开放国外农产品进口,并且要撤除对农产品的保护措施,这对早已陷入困境的国内农业,无宁是雪上加霜;再以,农村人力老化问题严重,务农的人逐渐凋零,农事乏人问津。就在内、外环境压迫的情势下,我国农业发展浮现不可忽视的危机。
农业,一向是台湾的重要产业,并扮演着提供全民粮食、维护生活环境及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角色。加入WTO之後,市场机能将置我国农业於物竞天择之中,过去以价格取胜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不过,所谓“危机就是转机”,我们必须利用此一契机,将传统小农经济,整并为大规模的农场经营;再藉由机械化的耕作,来解决农村人力不足问题。另外;利用策略休耕所释出的土地,转型为“观光休闲农园”,鼓励由农村出走的年轻人,返乡经营,利用他们所熟识的行销策略,配合日益盛行的“农游风潮”,才可以招徕游客,再创农业生机。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应用生物科技所创造或改良的产品,既广泛又多元。我国生物科技的研发,早已建立良好基础,如今将生技技术应用在农业上,创造安全、健康又稳定的农产品,让大家“吃出健康、吃得安心”,势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所以,农政单位除了继续推动以休闲观光为取向的“乐活农业”之外,更应该着力於发展健康有机农产品的“健康农业”,以及高科技取向的“卓越农业”,再配合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及海内外市场的开拓;同时,兼顾自然生态的维护,让所谓“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农业,在台湾生根发展。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民生活的保障,也是一切产业的根本。既然我们无法摆脱国际化、自由化的冲击,又必须面对农村人力老化问题,农政单位更需要加强整合与创新,辅导农民发展高价值、高效率的农业,以及推动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为台湾农业发展奠定厚实基础。如此,当可以为台湾农业化危机为转机,开创一条璀璨道路。
当前小农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在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策涉及面广,各地农业生产特点和补贴配套政策差异较大,以及农业比较利益扩大化趋势,导致农业补贴政策面临增产效应减退、补贴效率不高、补贴机制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亟待重构补贴目标,不断完善补贴机制,改进补贴方式,加快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是保障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维系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物质保障。通过农业补贴,对农业生产者以利益诱导,从而引导农户的经济行为,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产生积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财政对农业的补贴目标、补贴力度、补贴方式、补贴重点与结构等政策取向对补贴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1950 年代末我国实施农业补贴政策以来,农业补贴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小水电、农业机耕、脱粒等)、保证农用生产资料的优质低价、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自2004 年全面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12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8957 万吨,创历史纪录,实现粮食总产“九年增”。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竞争力减退、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性始终难以有效提高、农业发展风险因素增多等问题日趋显现,农业补贴政策的功效也在逐渐减弱。因此,不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对于保持农业稳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业补贴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补贴力度有限,刺激增产的作用在减退税费改革与粮食补贴政策的同步实施,在短期内对粮食增产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但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从事非农产业获取报酬的递增,原有减负和补贴政策效应不断减弱,加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增长,种粮收益明显下滑。以2011 年为例,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粮食生产性补贴平均每亩为112.75 元,按每亩平均粮食产量500公斤计算,每公斤补贴金额仅0.2255 元;这一补贴标准按3 等粳稻谷当年全国平均交易价格每公斤2.60 元计算,仅相当于粮价的8.67%。自2006 年11 月以来,化肥、农药、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平均涨幅高达90%,其中化肥价格上涨超过一倍。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小麦种植成本达
到每亩650 元(不包括人工成本),按单产500 公斤、每公斤售价2.00 元计算,每亩小麦纯收入仅为350 元。湖北、湖南等省种植稻谷纯收入更低,每亩纯收入仅110 元。另据袁隆平对湖南农户水稻种植成本和收入进行过估算,结果是扣除成本后,2011 年农民每亩水稻净收入116.6 元,其中农业补贴109.1 元,如果不算农业补贴,则纯收入仅为7.5 元。种植粮食作物报酬递减,直接影响到粮农生产积极性。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幅提高了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从2006 年的120 亿元增至2011年的860 亿元,但与快速上涨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相比,仍显不足。在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依靠提高粮食价格来增加种粮收入已不现实,而通过粮食补贴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政策效应又被持续上涨的生产资料价格完全抹去。因此,仅靠粮食补贴、而不能有效控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实属艰难。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 年获得丰收,其中2012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 万吨,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比2011 年增产1836 万吨,增长3.2%。但是,这些增产九成以上是来自粮食主产区;全国13 个粮食主产省(区) 粮食总产量达到44609.8 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5.66% ,这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高度依赖13 个主产区。相比之下,一些地区的粮食生产始终徘徊不前,有些甚至出现减产。我们通过对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的田野调查,发现这些省份都广泛存在耕地撂荒现象,尤其是在丘陵、山区地区,撂荒面积有的超过30%。甚至有些农户连“口粮田”也不耕种,其所需粮食全部到市场上购买。
(二)政策操作过于简单,效率不高
现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在政策设计上均有所不同,体现了政府支持粮食生产的目的和方向。粮食直补是对种植粮食的农户给予的补贴,其目的是鼓励农户生产粮食,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良种补贴是对繁育、销售和使用良种过程的补贴,其目的是推广良种种植,改良农产品品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是对农户购买和使用农业生产资料给予的补贴,其目的是补偿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受到的利益损失,以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良种补贴依据农产品品种补贴实行现金直接补贴和差价供种两种方式,其中对水稻、玉米、油菜、花生良种采取现金直接补贴,实行良种推介、自愿购种;对小麦、大豆、棉花、青稞良种采取差价供种或现金补贴。差价补贴由省级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招标采购良种,中标单位在获得预拨的良种补贴款后向农户提供折价后的种子。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定,各地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的补贴政策,导致政策的差异性较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求简便省事,大多数省份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捆绑在一起,按照耕地面积计发补贴,使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补贴演变成单一的农业综合收入补贴。少数省份在良种差价补贴中,因折价后的良种价格并不比市场价格低而广受指责,也有“暗补”之嫌,难以让农户真正受益。
目前,问题的关键不是补贴资金是否捆绑发放,而是如何发放。在补贴政策实施初期,大多数省份采取按计税面积(原农业税计税面积)核发办法,后由于各地普遍反映计税面积与实际耕地面积相差过大,又改为按实际耕地面积核发。按耕地面积发放补贴资金虽然操作起来简单省事,但违背了农业补贴初衷,导致补贴政策作用大打折扣,补贴效率低下。
(三)政策的公平性不够,机制有待完善
一项政策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实施的效率,而且要考虑其公平性问题。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在公平性上存在的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省际间补贴标准相差过大,导致不同省份之间、地市之间农业补贴额的不公平。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是由中央政府推动、中央财政主导的,中央财政依据各省、市、自治区耕地面积按照同一补贴标准每年将补贴资金拨付给省市自治区财政;地方政府承担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及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资金的补贴配套。在分税制体制下,由于地方财政财力状况不同,财力越雄厚的地区,其配套补贴标准越高;财力越薄弱的地区,其配套补贴标准越低,有些省份在一些补贴项目上甚至没有配套补贴,完全依赖中央财政给予的补贴。如粮食直补中,种植小麦全国补贴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每亩88 元,最低的甘肃省每亩仅为6.51 元,高低之间相差13.5 倍。像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由于自身财力薄弱,高度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根本无力给予农业配套补贴;而像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省份,由于财力雄厚,可给予农业补贴的数额就相当可观。即使是同一省份,不同地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以湖北省粮食直补为例,武汉市每亩补贴标准为30 元,而相邻的黄冈市每亩仅为15 元,两者相差一倍。
二是撂荒地的农户在没有任何农产品产出情况下仍可获得全额补贴,有些农户甚至将补贴资金用于购买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这显然与农业补贴政策的目的背道而驰;有些地方耕地转包、转租农户,转出或转租耕地后,仍可获得农业补贴,而转入、租入耕地的农户或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实际种植粮食却不能获得应有的补贴。
三是缺乏对种粮大户激励政策,补贴力度有限。种粮大户每年为国家贡献了大量商品粮,但获得的补贴与其他不贡献商品粮的自给农户、撂荒而购买商品粮的农户相比并不算多,每亩相差不到10 元,有些地方每亩仅高出2 元。
(四)中央出台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力度大,但运行不畅,覆盖面不宽
自2007 年试行农业保险投保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62.1 亿元,保费补贴从2007 年的21.5 亿元增加到2011 年的97.06 亿元,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保险投保保费补贴实行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共同分担办法,在农户、农业生产企业投保保费基础上,省级财政承担规定比例的保费,中央财政再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各级财政分担比例依据农业生产布局、农产品品种和地方财政财力状况确定,补贴比例为中央财政补贴30%~40%,地方财政补贴25%~40%,各级财政补贴额占农户、农业生产企业投保保费总额的比例不少于70%,其中大宗农作物、牲畜等保费的补贴比例高达90%。这一政策的优厚程度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发达国家,其补贴比例也未超过保费总额的50%。
但是,由于机制不够完善,农业保险运行并不通畅,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广泛推行,覆盖面始终难以有效扩大。2011 年全国水稻保险的平均承保覆盖率不到一半,仅为49%;承保主要粮油棉作物仅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5% 。究其原因:一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行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地市级财政(未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地市级)和县级财政共同分担机制,且要求地方财政的配套补贴比例达25%~40%,这对地方财政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财力较薄弱的地方、特别是高度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地方,其配套的意愿和主动性并不强,在中央政府强调“农民自愿参保原则”下,地方政府更是被动应对,少数地方政府甚至是应付农业保险,在农业保险推广上并不积极,以至于许多农户不知道农业保险的作用和功能,这也是农业保险“一头热”症结所在。二是由于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宣传不力和农民自身观念原因,农户参保热情也不高。据我们对全国8 省30 个村1585 个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并乐意参保的农户不足20%,有些农户甚至认为基层组织代收的农业保险费是乱收费行为,即使每亩稻田农户参保出资仅为2 元也不乐意。我们认为,农户之所以对农业保险如此抵触,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临时救助式措施密切相关,大多数农户认为无须参保,一旦受灾财产受损,政府也会出手相救,农业保险可有可无。三是农业保险由商业保险机构承保运营,政府给予保费补贴,这些保险机构出于盈利目的,对开展农业保险这种风险大、赔付率高的险种,并不情愿。据保监会统计,2010 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5.68 亿元,全年农业保险支付赔款100.69亿元,赔付率74.42%,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68.5亿元,森林保险赔款1.8 亿元,养殖业保险赔款30.4 亿元。如果计入保险公司运营费用和相关税费,则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盈亏基本持平。
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保监会的支持,农业保险可能还像2005 年之前一样处于停顿状态。截至2011 年,全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74.03 亿元,仅占财产险业务的3.77%,占财产险公司全部业务的3.64% 。
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农业是具有广泛外部性的产业,但其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又是比较利益较低和承受风险较大的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补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既要考虑农业自身的发展,又要考虑农业对社会稳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既要注重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又要注重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针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经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需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对策建议作文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工业比重高位运行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长时期比重较低等结构特征。总体上而言,这些产业结构特征与我国过去特定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和发展环境相适,但随着中长期经济发展阶段转换、比较优势调整和发展环境变化,尤其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结构亟待新一轮转型升级。破除制约产业结构转型动力持续发力的体制机制,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对于培育新增长动能、转换增长动力,以及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意义重大。
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发力的历史经验
产业结构转型是供需合力作用的结果,受市场内生驱动与政府政策双重影响。首先是需求拉动。其一,内需拉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低收入水平跃升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人们的消费需求出现了从满足温饱到追求更高层次的医疗、教育、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转变,拉动了产业结构从农业向非农业及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二,外需拉动。外需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需结构变化构成产业结构转型内需拉动力的重要补充。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随着我国逐渐深入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我国的出口比重及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均在不断上升,带动了出口产品从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先进信息技术产品等转变,拉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由于受限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自主创新不足、体制机制弊端等因素,很多外向型产业仍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我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创造”的跨越仍有较大距离。其次是供给推动。其一,技术进步推动。随着技术进步,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出现调整,将出现新技术更新改造传统产业等结构转型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和开放的纵深推进,我国不仅加大力度从发达国家引进、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优良的制度设计等,而且还通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制度红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工业相关行业生产率提升、社会整体效率改进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新兴产业更新改造传统产业、“高精尖”技术产业淘汰低端落后产业等结构转型。其二,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推动。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各产业的比较优势随之出现调整,将出现新的富余要素密集型产业取代旧的要素密集型产业等结构转型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深化加速、人口老龄化显现、人力资本质量提升、资源环境恶化、耕地红线触底等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经历了资本密集型产业渐渐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产业等结构转型。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即未来产业结构转型方向虽已逐渐清晰,但以新技术为基础的全面产业转型升级还在孕育和发酵过程中,而且结构转型升级路径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二、中长期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发力的关键性因素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仍将持续面临较为严重的收入不平等、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要素禀赋结构逆转等不利国内发展条件,以及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大和国际经济格局重构集聚外需下滑风险等不利国际发展环境。一是严峻的收入不平等制约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内需拉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维持在0.48左右,长期高于国际通行的“警戒线”0.4,也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的0.24—0.36水平。若从存量的财产不平等来看,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差距会更大。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目前我国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3,顶端1%家庭占有全国1/3的财产,而底端25%家庭只拥有财产总量的1%左右。严峻的收入不平等形势,不仅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增加社会稳定风险,而且还会削弱居民消费预期,阻碍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制约内需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拉动。二是外需下滑削弱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外需拉动力。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财政悬崖等不利国际因素影响,主要发达国家重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负债消费型发展方式压缩进口,并同时采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抑制国际贸易流量增长,压制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我国出口与GDP的比值从全球化高峰时期的0.36下降到2015年的0.21,增速则从23.9%下降到2015年的-1.8%。外需大幅下滑制约了外需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削弱了外需结构升级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拉动。三是技术进步逼近世界前沿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产业结构转型的供给推动力。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前沿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小,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前沿国家先进技术的潜在空间越来越小,自主创新成为提高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目前的自主创新却面临动力不足、能力不高等问题,集中表现在大部分企业不开展创新活动。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仅占16.9%,平均R&D强度只有0.84%。随着我国技术进步离世界技术前沿越来越近,将直接压缩技术引进与模仿的空间,再加上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来自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转型推动力将越来越弱。四是要素禀赋结构转变缩小了产业结构转型空间。2015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达16.1%,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2014年我国16.1%的土地受到重金属污染,9.2%的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9.9%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环境恶化持续加剧;耕地面积已逼近18亿亩“红线”,未来土地供给面积将不断缩减。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供给量下降和人口抚养比上升,推动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本形成速度下降;环境不断恶化要求加强环境监管、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了环境成本;土地可用空间缩小,推动用地成本上升并限制了产业扩张空间。要素结构变化将使得企业必须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土地资源节约型产业等转型,这将在增加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同时缩小产业转型空间。
三、构筑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动力持续发力机制
破除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发力的因素、构筑产业结构转型动力持续发力机制,应以系统性思维构筑产业结构转型的政策组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导向,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推进收入分配公平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完善要素市场体系等。一是推进收入分配公平化,提升产业结构转型需求新拉力。造成我国持续巨大收入鸿沟的原因,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市场竞争能力差异因素,也有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扭曲,包括不公平的受教育体制机制、不公平的垄断交易机制、被压抑的金融体系等。未来我国应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导向,从根源上推动城乡间、区域间教育资源均等化,破除不公平的以权力为核心的垄断交易机制,加快推进被压抑的金融体系的转型升级等,改善收入分配,提升产业结构转型需求新拉力。二是扩大消费需求,弥补产业结构转型外需拉力不足。外需下滑而难以启动内需的主要原因,既有我国长期依赖外需形成的惯性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更有我国长期存在收入分配机制不公平、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体系被扭曲等体制机制扭曲。未来我国应以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发展“普惠型”金融体系等,扩大内需,降低外需下滑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不利影响。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培育产业结构转型供给新推力。造成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既有过去发展起步阶段形成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发”惯性,更有政府主导的创新体制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科技管理体制不顺、自由思想被压抑等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随着我国发展阶段提高,需要加快创新体制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开创文化繁荣等,以此提升创新能力,开启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转型供给新推力。四是完善要素市场体系,释放产业结构转型供给新推力。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既有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对要素禀赋结构的动态影响,也有我国过去为加快经济增长而压制劳动力价格、抑制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土地价格形成机制、资源环境市场定价缺位等。未来我国需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导向,从制度构建上逐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让市场在要素价格形成、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要素市场改革红利,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我市畜牧产业化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以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为中心,培育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预计1-6月,全市出栏肉猪17.7万头、肉羊2.93万只、家禽169.2万只、肉牛2878头,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8%、51.4%、52.1%、52.5%;肉类总产量16715吨、禽蛋产量2400吨、牛奶产量196吨,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3%、54.5%、59.4%。达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和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
(一)养殖业主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市1-6月新发展适度畜禽规模养殖230户,其中生猪112户、家禽110户、肉牛3户、肉羊5户。新建玉林、沱湾、宏云等生猪规模养殖场10个、改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9个,新建顺均、华隆等养牛场3个。
(二)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多。目前在工商新注册**市华阳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以**山种鸡场为核心发展会员60余户,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养殖土鸡4000余只。
(三)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编制了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围绕广溪路沿线建立规模养殖带(小区),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划生产,制定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养殖标准》组织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据统计,到目前,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4个,家禽养殖小区3个,肉羊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小区2个。
(四)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特色养殖迅速发展。目前,我市已发展肉牛、肉羊、野鸡、原鸡、肉兔、鹌鹑、肉鸽等特色养殖大户20余户,出栏肉牛100头、山羊XX只、野鸡3万只、肉兔10万只,仅特色养殖实现产值500万元以上。
(五)产业化带动增收明显。据测算,今年1-6月全市畜牧业带动农户人均增收可达85元,其中,参与畜牧产业化生产的农户人增均收达110元。
二、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一是成立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生产科教股和改良站人员为成员,统筹全镇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和考核。把畜牧产业化建设列入全市各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体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
(二)落实畜牧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畜牧产业化的扶持政策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财政投入,遵循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标准,依程序兑现相关政策,落实养殖保险规模养殖保护,调动农民从事畜牧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反乡农民工畜牧创业,拉动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全面完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任务,充实技术支撑力量,开展畜牧兽医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养殖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三、存在问题
(一)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我市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增加值少,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骨干。
(二)专合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市的专合组织其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多数专合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建立,没有起到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
(三)业主发展不稳定。多数业主对畜牧业发展形势估计不准,常常盲目跟风,扩大规模,造成养殖效益不高,影响积极性,一旦遇到市场,疫病等风险,就会发生关停并转。
(四)基地规模发展不平衡、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局虽按照产业带对基地进行了规划,但均是小基地规模,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造成基地的专一性生产能力不够,标准化程度不高,无法形成知名品牌。
(五)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全市的龙头企业、业主、专合组织、基地等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造成产、加、销相对脱节,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抓重点,扶强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业。二是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三是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茁壮成为畜牧龙头企业。四是引进龙头企业。利用我市自然资源,引进一个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我市畜牧业的发展。
(二)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着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
(三)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通过谈判与龙头企业达成合约,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四)强服务,为业主发展护航。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要求,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各乡镇要对业主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土地使用、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抓统筹,完善利益机制。要把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与壮大专合组织结合考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推广机构+农户”等多种模式,建立起稳定的多方合作关系,形成有基地提供畜禽产品,有企业加工增值,有市场促进营销,有科技作保障的良好格局,实现畜产品商品价值,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六)重投入,夯实产业化基础。一是加大对畜牧兽医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增大畜禽养殖圈舍改造、良种引进、人员培训等投入基础上,增大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需的办公设施(冷链设施、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提高基层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保障畜牧产业化健康发展。二是加大对专合组织建设投入,重点是将支农项目资金倾斜扶持畜牧专合组织建设,帮助专合组织壮大自身实力。三是加大对组建畜产品信息平台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畜产品信息平台,引导农户与市场对接,规避风险、增强其免疫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贡献大的有功之臣,实行奖励,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力,专合组织运作等方面分别实行奖励。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以上浦镇农业发展为例
农业产业化是通过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使产、加、销一体化,农民不仅能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享受“从田头到餐桌”的利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上浦镇地处虞南地区,全镇约2.3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2.23万亩,山林面积6.73万亩。近年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部门的项目,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推进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文秘范文)
一、上浦镇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开始走向产业化。以九连村为例,全村共有1861人口,600多户农户,有土地2400多亩。到xx年,全村有100多户农民种蔬菜,形成蔬菜基地652亩,除了一些不适合种蔬菜的土地外,基本上都种上了蔬菜,农民每亩田的收入从600多元增加到xx多元,蔬菜基地成为九连村的特色农业。
2、特色农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到xx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652亩,桑园2500亩,杨梅2110亩,竹林2400亩,茶业1430亩,板栗xx亩。
3、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目前全镇拥有5个养禽场,规模5500羽以上,6个养猪场,年出栏7500头以上。
4、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有所发展,目前有金达茶厂、玉龙茶业有限公司、绿鼎茶业有限公司、谷贤粮油加工厂等四家农业龙头企业。有一家专业合作社(九连蔬菜专业合作社)。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开展劳务输出,逐步把农民引导到二、三产业上来,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出现部分离土农民。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上浦镇的农业产业化虽然有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基础建设滞后及家庭承包经营模式的影响,制约了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受长期以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村庄、农田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大规模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加快,上浦镇村康庄公路都已建造好,但运送蔬菜的大型集装箱车仍然到不了田头,运输成本加大,成为制约产业化发展的硬件因素。
二是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缺乏,上浦镇虽有四家农业龙头企业,但除了金达茶厂年产值超千万元以外,其他三家企业规模小、设备差。且农业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者关系松散,与各类龙头企业签约从事市场化生产的农户少,本地龙头企业原料以外地采购为主,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对本地农产品的销售没有带动力。原料生产者的利益未得到有效保护,不能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生产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
摘要:客家硒都连城地处世界少有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部,是福建省第一批10个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之一。发展富硒农业,有力促进连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科技创新开发不足、品牌意识不足、产业层次较低、经营主体不强、产品标准缺失等问题。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和总结梳理,对客家硒都连城发展富硒农业产业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客家硒都;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连城县地处世界少有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部,全县土地硒元素含量适中,含硒土地面积2567k,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9.6%,其中富硒土地面积853k,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3.1%,境内分布“罗坊乡—北团镇—塘前乡—姑田镇”、“庙前镇—莒溪镇—曲溪乡—赖源乡”两条富硒土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孕育了连城种类繁多的富硒动植物资源,20xx年10月被省农业厅列入第一批10个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之一,2017年2月,连城县获授“中国客家硒都”荣誉称号。发展富硒农业,开拓连城农业供给侧改革新领域,对于促进连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将发挥巨大作用[1]。
一、客家硒都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富硒特色农产品优势突出
连城县是福建省仅有的几个富硒带之一,是“上天赐予连城的黄金宝藏”,优势突出。20xx年,连城县把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作为有效载体,结合连城实际,制定下发《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将富硒产业列入20xx年“4+X+1”整县推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着力生产“安全、天然、富硒”农产品,全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独具地方特色的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山苦瓜等富硒产品[2],成为连城富硒名片。其中,“天水间”牌连城白鸭蛋在第三届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
(二)富硒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为加快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构建,20xx年5月出台《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一是举办“众创连城富硒农业英雄会”和“富硒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班”,切实提高经营主体品牌策划、质量安全意识和水平;二是指导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富硒产业协会。截止到2017年6月底,全县共发展硒农产品经营主体63家,从业人员5600人;发展富硒农业种植基地约1.7万亩,开发硒农产品35种,实现产值3.6亿元[3]。
(三)富硒基础研究不断夯实加强
2012年以来,与省农科院合作,长期开展天然硒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并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签订《福建省富硒农产品(连城)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地方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合同》[4],结合检测结果,在重点乡镇开展水稻、地瓜、红衣花生、雪薯、山苦瓜、铁皮石斛、金线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河源鸡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种养殖技术试验,为制定富硒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规程、企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奠定基础;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展土壤硒含量状况调查方案编制及分级评价工作;联合诏安县,委托标盟(中国)机构制定富硒农产品福建地方标准[5]。
(四)富硒交流扩大提升市场占有
为提升富硒产品市场占有率,县政府树立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积极加入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联盟举办的高峰论坛、招商引资洽谈会及产品推介活动;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营养学会、九三学社的合作,共商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大计。组织、引导富硒产业经营主体积极参加湖北恩施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广州国际富硒产品博览会、上海国际富硒食品产业展览会、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两岸经贸洽淡会、海峡两岸机械博览会等活动,在百农汇福州展销中心、闽西宾馆、古田会址、冠豸山游客服务中心设立中国客家硒都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厅,全力推介我县富硒农产品,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开发不足
一是缺乏富硒生产技术体系。目前,与省农科院、农林大学合作的种养殖技术试验与硒土壤检测分级工作均未全面完成,无法有效指导富硒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保障富硒产品硒含量稳定。二是富硒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滞后,影响产业链延伸。已有的富硒产品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大米、红衣花生、雪薯、洛神花、山苦瓜、葛根等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同时,多数新产品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的多,采用高新技术的少。
(二)富硒品牌意识不足
一是连城富硒农业经过5年发展,富硒农产品仅有“天水间连城白鸭及蛋品、乐硒有机大米、花丁米酒、森农良品蜂蜜、鑫菇田系列大米”等5个屈指可数的独立品牌,大部分富硒农产品尚无品牌,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数量不多。二是中国客家硒都的发展定位,有效提升了连城富硒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但缺乏足够支撑起中国客家硒都的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缺乏一批龙头企业和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地特色品牌。构建与中国客家硒都相适应的富硒农产品品牌集群任重而道远。
(三)富硒产业层次较低
从现有产品体系看,富硒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为种养类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还较低,富硒食品、富硒饮品以及富硒产业衍生的生物制药、休闲旅游、保健养生尚未起步,“富硒+”产业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四)富硒经营主体不强
因为起步晚,相关富硒的科普知识、营养作用、发展前景等宣传不够,富硒资源开发价值未能全面普及,富硒产业发展的理念、文化和氛围还没形成,富硒产业的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产业发展一直不快,一直没有形成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突出表现为从事富硒农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数量少、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高精产品开发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推动连城富硒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能力不足。
(五)富硒贴标乱象丛生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权威检测机构认证,一些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自认为全县土地均含硒元素,种养殖生产的农产品就都是富硒的。一些地方“富硒大米、富硒地瓜、富硒葡萄、富硒百香果”等不经检测一窝蜂地打上富硒标签,吸引消费者眼球,“想贴就贴”乱象丛生,成为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隐忧。
三、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政府在富硒农业产业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扶持富硒产业全面发展。一是优化富硒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坚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二是强化富硒农业产业行业管理。对富硒产品的硒含量进行地方标准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信息档案和可查询系统,形成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三是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把准入关,明确富硒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杜绝富硒贴标乱象,对不含硒的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决不允许以富硒产品专用标志、富硒产品名义入市。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对整个富硒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并投入足够的力量,帮助企业策划、申报和争取项目,通过项目资金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加大对富硒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贴息支持或风险补偿等有效途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政府搭台打响“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引导和扶持富硒经营主体加大独立品牌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建立自有富硒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以“中国客家硒都”区域品牌建设,带动富硒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以品牌的溢出效应提升广大消费者对连城富硒产品的认知度,提高连城县富硒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注重主渠道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渠道,在传统的新闻、网络、电视、报刊、广告等方式宣传富硒产业产品的基础上,依托旅游、餐饮、文化等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宣传推介连城富硒产业产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认识硒功能、发展硒产品促进人人健康”公益性科普宣传活动,营造“全民补硒、科学补硒”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二是增强推介力度。引荐、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推介会、项目对接会,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设立连城富硒农产品专营店。三是用足“互联网+”。引导企业借助“互联网+富硒农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连城富硒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融合文、旅、体活动与富硒产品宣传。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特色旅游、特色体育赛区事等活动,搭建连城富硒产品宣传销售等平台,打造富硒品牌。
(三)强化企业主体,坚持市场运作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落实兑现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激励政策;积极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新型富硒产业龙头企业,扶持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建品牌、开发产品、申请专利和申报“三品一标”;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加快基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引导、引进企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扩大原材料供应基地,走种、养、加工一体化的路子。三是市场动作,优胜劣汰。引导富硒经营主体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支持富硒经营主体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三品”证的标志。
(四)坚持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开发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申请,将连城县列为“2017年农业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县”,同时、加大与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整合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研发,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富硒产业研究部为基础的富硒产品研发科技平台,增强富硒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富硒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富硒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解决应急科技人员紧缺问题;同时,实行委培和鼓励本地学生报考富硒产品开发相关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储备人才。三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富硒产品产业的开发和创业。
参考文献
[1]伍永寿.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7,(4):1.
[2]黄水林.温晓洁.连城全力打造“客家硒都”[J].闽西日报,20xx,(08):23.
[3]黄宏.屏山县发展富硒农业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科技新闻数据库,20xx,(8):10.
[4]邵秀芳.富硒农业看平安[J].海东时报,20xx,(06):20.
[5]巨拴科.推进安康富硒产业发展的对策[J].安康日报,2007,(11):12.
新疆棉花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在没有加入WTO之前,我国棉花多用于内需,生产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只从国外进口少量品质较高的棉花。但是,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棉纺业快速发展,棉花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随着国内纺织业出口的大幅增加,产需缺口不断放大,致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虽然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业出口受阻,棉花进口量有所回落,但进口棉的威胁仍然很大,“外棉入侵”不仅使我国棉花价格一直处于忽高忽低状态,而且不断挤压国产棉花市场,加重了我国新疆棉花的产销矛盾。
目前,棉花已经成为继大豆和食用油之后我国第三大进口农产品。作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新疆一直以来在我国棉花产业发展中都起着基础支柱的作用,笔者将从产业链各个环节剖析整个新疆棉花产业的特点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诚恳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提升新疆棉花产业的竞争力,助力新疆涉棉企业做大做强。
产业现状
资源优势未发挥各种问题突出
每当人们提及棉花这种初级的农作物时,首先会想到的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装纺织、棉被等纺织产品。其实,棉花产业链有着庞大的支系,它不仅关联到棉花种植业和纺织业,而且涉及到食用油、饲料、油脂化工、医药等其它衍生行业。整个棉花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中心轴是:良种繁育—棉花种植—棉花采摘—棉花初加工—储存—棉纺纺织—服装制造—服装批发和零售—服装消费。在棉花产品的初加工这一环节,除主要产品皮棉外,还有许多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可以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副产业链条:棉籽—棉油—精化工;棉籽—棉籽壳—培养食用菌的原料;棉籽—棉粕—精饲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一直坚持“一黑一白”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国家大力扶持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新疆棉花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将近14年的科技攻关和基地建设,新疆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产量和调出量连续十几年来都是全国第一。2009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34.33万公顷,占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6%;总产量达302.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8%;棉花单产从1999年的1413千克/公顷提高到2008年的1808千克/公顷。而且,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和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如今,棉花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植棉收入已经占到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1.自然条件好,有利于棉花生长
作为全国三大产棉区之一的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产区日照充足且时间长。由于海拔低而受盆地增温效应影响,新疆地区气候干燥、热量适宜,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资源稳定,气象灾害相对较少,病虫害轻,宜棉区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现有棉田地块宽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可以保证大规模的棉花种植。在新疆辽阔的地域内,南疆、北疆和东疆有着不同的绿洲生态条件,适宜种植细绒棉和长绒棉等多品种优质棉。
2.棉花品牌优势明显
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里,为了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新疆本地的棉花企业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和企业改革创新,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到目前为止,新疆已经拥有了锦牌、银辉、叶尔羌、沙枣花、凯欣等17个全国知名棉花品牌,其中“锦牌”棉花在2000—2005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知名品牌棉花金奖,被称为“中华第一棉”。2009年6月,“天彩”彩棉和“银力”棉花更是史无前例地入选了中国驰名商标。
3.良种繁育环节喜忧参半
新疆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棉花原种扩繁基地,每年繁育的棉花良种基本保证了疆内的播种需求,疆内棉花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5%。同时,新疆逐步建成了棉花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在棉种生产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的同时,还不断购置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种子检测仪器设备,种子质量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在经过长期的培训后不断提升,棉种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建立和健全。但是,当前新疆乃至全国的棉种培育和销售存在严重的多、乱、杂现象。首先,棉种的定价混乱,不同品种间的价格从2—3元/斤到100元/斤不等。其次,品种繁多,而且质量良莠不齐。这使得棉农在选择棉种时无所适从,更有一些棉农因为选择棉种不当而蒙受经济损失。
4.生产环节“三丝”问题严重
“三丝”问题是目前新疆棉花生产的最大问题。棉花“三丝”是指混入原棉中的对棉花及其制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非棉纤维和有色纤维,如化纤、塑料膜、塑料丝、布块、纸片及动物毛发羽绒等。“三丝”容易引起初加工阶段和纺织阶段的很多问题,如织布时断头率增加,布面质量下降;染色时因着色不同,印染效果不理想,影响外观。
尽管国家对棉企的“三丝”问题监管非常严厉,只要发现异性纤维含量超标,对违规的企业罚款额度高达万元,而且也明确规定棉农在采摘过程中不得使用编织袋、塑料袋,但是由于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部分棉农意识不到“三丝”给纺企带来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而且近几年,一些对棉花生产缺乏了解的外省棉农进疆采棉,使“三丝”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以某棉纺厂为例,仅2006年上半年“三丝”车间共挑拣原棉5000余吨,仅工人工资一项就支付140多万元,每吨棉花成本增加280多元。对于“三丝”问题,很多棉企也是有苦说不出,显得很无奈。虽然很多棉企都对棉花收购有着严格的规定,进场棉花必须用棉布袋装,否则拒收,但他们无法控制进厂前就混入原棉中的“三丝”。
5.初加工业设备落后、秩序混乱
从产业分布看,新疆的棉花纤维加工企业主要建立在南疆、北疆和东疆的棉花产区附近,不但交通方便,而且可以节省成本。虽然整个棉花加工产业规模庞大,但小作坊式加工企业过多,只有一小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应用新扎花工艺。这使得新疆棉花加工能力过剩和行业秩序混乱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
据新疆自治区政府统计,截至2006年年初,整个新疆境内具有资格认证的棉花加工企业就有820多家,加工能力在526万吨左右,高于疆内产棉总量的一倍还多。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导致棉花加工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为了争夺原材料,棉花加工企业竞相抢购棉花,加工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经常导致棉价异常波动。而且,一些中小企业在棉花收购竞争中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试五定”政策收购,降低了收购标准,使一些有“三丝“问题的原棉混入,导致最终的棉花加工质量普遍下降。
6.“疆棉外运”困难
疆棉外运困难的历史难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新疆棉市场占有率,从而给新疆的棉企和纺企都带来了不小经济损失。目前,新疆棉花年产能力已达250万—290万吨,其中的70%要调出新疆。每年9月至次年3月新棉上市时节,几乎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铁路运输紧张问题,一般来说,内地纺企在订货后2—3月才能发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为了确保粮食、煤炭、天然气等“一级物资”的运输,很多地方铁路部门都减少了棉花运输车皮。第二,每年1—2月份铁道部门的工作重点是确保春运畅通无阻,像上海、北京等春运压力较大的城市不得不在高峰时期停止所有货运以保障客运的顺利进行。第三,新疆棉上市期经常会有推迟现象,部分地区的加工产能严重过剩,籽棉收购加工期短,造成皮棉在某些年份集中在11—12月份上市。所以,疆棉外运不利也就“理所当然”了。
7.下游基础薄弱,产业短板明显
据统计,我国棉花产业链的平均利润率大概4%,而在利润链上种植生产为6%、初加工为8%、纺织为38%、服装制造为18%、销售为30%。很明显,棉花产业链上游利润微薄,相比之下,中、下游环节例如纺织、服装制造和销售的附加值较为丰厚。但是,新疆在棉花产业链上游的棉花生产和初加工环节占的比重较多,而下游的初加工、纺织和服装制造占的比重过轻,其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变成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棉农辛辛苦苦忙碌半年种植的棉花,却只能得到较低回报,多数利润被大部分内地的纺织和服装制造企业抽龋产业链过短给新疆造成的产业附加价值流失的问题在过去10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以2007年为例,新疆纺纱408870吨,而棉布产量只有15989万米,根据棉布每百米耗棉纱约16.2公斤的技术指标计算,新疆棉纱仅有6.34%在当地加工成棉布。原产棉不能大量在新疆当地有效得到消化,而不得不大批量外运,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减弱了新疆棉花的竞争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疆棉花产业。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开展,新疆纺织工业装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精梳机、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代表当今棉纺织产业先进生产力的关键设备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带动了产品品种的不断扩展,产品质量和档次逐年提高。但总体来看,新疆棉纺企业总体规模校虽然“十五”期间乌昌地区、阿克苏市、喀什市以及石河子市、奎屯市等地发挥优势吸引投资,先后吸引了部分内地纺织企业在疆投资建厂,但由于缺乏纺织业龙头企业的牵动,新疆棉花产业吸纳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大大减弱,棉纺织企业的深加工能力普遍较弱,产品过于单一且科技含量低,除棉纺纱外,棉布、印染和成衣制作比重较校当棉纺企业产业延伸度低导致产业链环发生断裂或衔接不通畅时,就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信息滞后、货物积压、资源浪费和资金紧张。任何一个产业链的信息传递都是从下游向上传递,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才能正确及时地调整上游初级产品的生产策略和方向,不至于盲目生产过时纱布,造成产品积压和经济损失。
8.成本不断提高,棉农收益不稳
近年来,用于棉花生产的农膜、化肥、农药等主要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致使棉花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再加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内纺织业出口受阻,整个棉花产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导致棉价大幅下跌,最终形成了棉农“增产不增收”的状况。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编印的2009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提供的数据,2008年新疆陆地棉的产值减少349.98元/亩,但生产成本却提高了65.84元/亩,导致净利润只有70.04元/亩,较2007年大幅减少415.82元/亩,成本利润率仅5.85%。这远远低于新疆其它主要作物:小麦为40.67%、玉米为47.27%、甜菜为43.56%。种植经济效益的下滑也严重地影响到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2009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减少37.53万公顷,产量减少52.5万吨。
发展建议
多手齐抓促进产业升级
1.结合市场需求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新疆应继续坚持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从目前种子工程建设中育种产业基础薄弱和缺乏系统的种子田配套建设等实际问题入手,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管理和合理布局。在当前三级种子繁育体系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建设以核心种子田和原种繁育田为主的高标准良种繁育田,并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通过考察学习和自主研发,逐渐形成一种集种子研发、区域试验、原种繁育和生产推广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2.采取多措施根除“三丝”问题
“三丝”现象在新疆由来已久,它不但是制约新疆棉花及下游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令棉纺企业最头痛的问题,而控制“三丝”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严格控制住源头。鉴于新疆棉花生产多以个体农户为主的特点,疆内棉花种植地区各级政府应当采取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办法监督棉花采摘和收购。与此同时,新疆有关部门应协同有关单位对棉农采摘进行指导和教育,并大力宣传“三丝”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另外,对按照标准进行采摘的农户进行表彰,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鼓励和促使他们今后继续按照这种采摘流程和方式采摘棉花,使其形成一种自然的、科学的采摘习惯。
3.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扶持龙头企业
要想真正使整个新疆的棉花产业做大做强,只有延伸棉花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棉花深加工业,改善产业结构。尽可能地开发市场所需要的高档精梳纱、高支高密宽幅织物等附加值高的棉纱布产品。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规模较大的企业带动,所以还应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积极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型棉纺企业。这样的重组可以通过企业间的信息、资源、人才和技术的共享,实现企业结构优化,科研能力提升,生产规模扩大等目的,从而使这部分企业变得更大、更强、更有竞争力。然后,再由这些龙头企业带动整个棉花产业的结构升级,以实现棉花生产、加工和棉纺的一体化。当然,这一切都少不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新疆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为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并且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一定帮助。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新疆有关部门还应联合疆内企业建立起一套包括棉花科研、生产、流通、纺织等各个环节的供求信息、国内外市场价格及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功能完备、反映迅速的棉花信息网络系统。这样不仅有助于疆内棉农的选种种植,而且可以使棉纺企业及时有效地获取最新的棉布需求信息,不至于盲目地生产过时产品。
4.沟通协调,加大“疆棉外运”力度
几乎每年疆棉外运的进程都是坎坎坷坷,而这一问题也让外棉在一定程度上趁机抢占了国内市常美国的棉花隔着太平洋都能源源不断地过来,而我国新疆的自产棉花想运到内地却步履艰难。目前,要想完全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是不现实的,但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这一问题,比如在运棉高峰期,新疆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应该与铁道部门及时保持沟通和协调,在不影响粮食等一些紧急物资运输的情况下增加进疆空车皮供棉花专运。另外,新疆有关部门应向国家反映此问题,并且申请部分疆棉移库的管理办法,从而缓解高峰时的紧张运输局面。
5.继续实施政策性补贴并加大扶持力度
在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为了保障棉农利益,防范不可抗拒性风险和调动棉农的种植积极性,国家对棉农的政策性补贴和扶持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当参考目前粮食补贴标准对棉农生产进行直接补贴,这一点也是依据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直接补贴政策提出的。其次,坚持良种补贴。仅2007年国家就调拨5亿元资金用于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8个棉花主产区的良种补贴,对新疆的补贴额度占到全国的32%,为1.59亿元。再次,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棉农的生产成本,并建立最低棉花收购保护价格,一旦市场价格低于成本价格,国家应以补贴的形式弥补差价。最后,建立完善的棉花保险体系。由于棉花的种植期较长,受灾几率高于其他农作物,种植风险较大,国家应该鼓励国内外较大的保险公司开设棉花种植保险业务。一旦新的保险体系建立,多方都将受益,企业本身既可以盈利,又可以保障棉农的利益,还替国家分了忧,可谓是“一举三得”。
6.稳定疆内棉花价格
近几年棉花价格的起伏较大,不但危害了棉农和棉纺企业的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为了保证新疆棉花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以下三点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择机参与国家收储计划
新疆应根据供需关系的变化继续有效及时地参与国家每年的收储计划。如2008年新疆总共收购棉花210万吨,但由于中国纺织业出口不景气,只售出40万吨,大部分都依靠国家收储,这不但促进了新疆棉花的销售,而且对国家今后稳定棉价有着不小贡献。
适当控制配额
外棉不断地涌入国内市场可以说对疆棉产生了很大威胁,特别是价格冲击。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我国实际的供求情况严格控制配额发放,否则,我国棉花产业恐将沦落为下个“大豆产业”。
鼓励企业参与期货套保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规避现货风险,期货一直是被政府鼓励使用的一种金融避险工具。在美国,如果涉农企业没有参与套期保值,那么它在银行的风险评级将会大大下滑,就很难从银行贷到所需要的资金。反观我国,2005年郑商所刚刚推出棉花期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随即就发出通知,重申农发行贷款资金不得“违规”进入期货市常由于国内棉企收购资金的60%以上来自农发行贷款,大多数生产企业被隔离在期货市场之外。而跨国棉商却利用国内外期货市场不断打压中国棉价。所以,应鼓励新疆规模较大的棉企参与棉花期货套期保值交易来规避风险,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正确认识到期货套保的意义和目的,并为有意愿参与套保的企业提供帮助。如联系交易所和规模较大的期货公司一起对有意参与套保的企业进行评估、期货知识讲解和套保方案制作。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战略意义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继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不仅进一步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而且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进行安排。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为新世纪之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良好契机。
目前,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其涵义有二: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1、##文化资源概览
文化资源是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居秦、楚、渝、川之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横贯其中,东西融会,南北兼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山青水秀,峰奇洞异,茂林修竹,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曾经的封闭、发展的滞后,使民众的生活、生产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
##的民间音乐呈品类众多、支系繁荣的景象。##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汉江两岸是唱山歌、情歌、小调的胜地。其中以紫阳民歌最具代表性。紫阳民歌分“山歌”、“小调”、“民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和“新民歌”等类别、十几个曲种。XX年10月,紫阳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民歌之乡”,XX年3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的各种劳动号子以汉江号子最为着名,它以乐句短、起伏大、节奏紧、气势跌宕豪放而激荡着汉水文化的发展进程。民间鼓唱乐,锣鼓乐为生活中的红、白喜事争光添彩。民间小戏、陕南道情、弦子腔、大筒子戏等等,以及曲艺形式的##曲子(坐唱),常年活跃在城乡、村舍,观众无不喜闻乐见。
##的汉剧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又一奇葩。汉剧在全国来说,既是一个大剧种,同时也是一个稀有剧种,在陕西仅次于秦腔,为第二剧种。据统计,##初步纪录汉剧的各种板腔及丝弦、唢呐曲牌、锣鼓打头,多达250余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积累汉剧剧目达1000多个,收集历代有名有姓的脸谱400多个,比京剧和秦腔还要考究。XX年3月省文化厅授予了##汉滨区为“汉剧之乡”称号。
##的民间舞蹈以“小场子”最为着名,流传于全市大部分区县,其它如“狮子舞”、“龙灯舞”、“彩莲船”、“地围子”等亦流传甚广。
##的传统民间美术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剪纸、刺绣、编织、石雕、木雕、土陶、印染、面花、皮影雕刻等,遍布一区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