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20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班教育随笔作文

  以下是为你收集的小班教育随笔!!!

  俊俊在班里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入园后他总是不愿与老师交流,不愿意与小朋友在一起,宁愿一个人缩在墙角,拒绝参加一些游戏活动,总以审视的眼光来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时还采取抵触情绪,不愿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而且自尊心很强!他每次小便总是害羞不愿与老师讲。我们对他采取了很多的办法,但是效果不是很大,他还是很孤僻。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老师又是孩子的领路人和心目中的权威。渐渐地蔓延、扩散,从而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势,引发出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这些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病态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危害终身。

  帮助孩子们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师要注意不要轻率地随意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给予褒扬和鼓励。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种信念,恰到好处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

小班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20篇

幼儿园教师观察随笔

  1 “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2、梳头发

  刘平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特别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己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3、睿睿不再含手指了

  “老师,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今天早上入园时,睿睿妈妈愁眉苦脸的对我说。睿睿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孩子,入园时还不到两岁半,虽然在班里比较乖巧,大家也都非常喜欢他,但是他有一个含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还是照含不误。睿睿入园快两个月了,含手指的习惯再不改掉,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一定要帮睿睿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今天下午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接着,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睿睿也很积极回答。借此机会我接着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现在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知道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睿睿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睿睿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4、鼓励让孩子建立自信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集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

  5、提高警惕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很差,并且缺乏生活经验,见了新鲜事物敢于冒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心,把握好幼儿安全这一关,要及时预防随时发生的危险。根据几年来的管理经验,我总结出必须做到三勤,即:口勤、眼勤、手勤。口勤就是反复跟幼儿讲解,时刻提醒,把安全事时刻挂在嘴边;眼勤就是把每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你的视线以内,才能杜绝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手勤就是发现身边有危险的东西,及时处理掉,不存在危险隐患。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玩的开心、踏实;家长们才能满意、放心;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6、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优秀少儿园观察记录

  幼儿园观察记录【一】

  记录人:李君

  姓名:包立

  性别:男

  时间:12、2

  地点:自然角

  行为表现

  种植园和自然角中的大蒜剪掉后又长出来了,这天孩子们围在自然角观察讨论,包立说:“我觉得自然角中的大蒜长的比种植园的快。”其他孩子纷纷表示赞成包立的意见。

  教育过程

  我看到孩子们围在自然角观察,就走过去看看,包立一看到我走过去,就马上向我提问:“x老师,我们发现大蒜剪过后又长出来了,但是自然角的长的比较快,种植园的却长的很慢,这是为什么呢?”听了他的话,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的确,班内自然角的大蒜又长高了很多,但是种植园的大蒜却只长了一点点。于是我借机对孩子们提问:“包立观察的真仔细,他发现了自然角中的大蒜长的比种植园的快,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叶天阳说:“我知道,种植园的大蒜没有天天浇水,自然角的大蒜我们天天浇水的。”蒋铱宁说:“不对,是因为天气冷了,外面比较冷,所以大蒜长的慢,室内比较热,所以大蒜长的快。”我及时肯定了蒋铱宁的说法。孩子们都明白了自然角中的大蒜长的比种植园的快的原因。

  效果

  孩子们对于植物的观察认真而又仔细,总是不断的发现着各种现象。当他们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时就会向老师寻求正确的答案。其实一些孩子对这些问题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们要及时的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交流,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孩子的能力才能不断的提高。

  幼儿园观察记录【二】

  观察时间:20xx年x月

  观察地点:中班教师

  观察对象:张煜沈

  观察目的:正确了解和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鼓励、引导幼儿正确与同伴交往。

  观察实录:

  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活动中,张煜沈小朋友都会频繁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而小朋友们也不愿意和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张煜沈其实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交往,也很乐意与他们一起玩,每次教学活动他也能积极参与,表现自己,但是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发生,也总是有小朋友告他的状。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相要以身作则,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老师,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分析与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的时候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团结,要互相谦让,有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张煜沈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美术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画向小朋友展示,进行表扬。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

  幼儿园观察记录【三】

  观察老师:XXX

  观察班级:大二班

  观察对象:XXX

  观察时间:XXX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背景:

  紫涵小朋友各方面非常优秀:聪明、活泼、懂礼貌,好奇心强,无论对什么活动总有创新精神,喜欢表现自己。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是每个老师心目中的最爱。在家呢,独生女,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任其摆布,从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和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谦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孩子谦让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当重要。

  观察实录:

  今天的操作活动是用橡皮泥装饰《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紫涵那组),操作盒刚放到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己设计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这时,三组的书展告诉我:“老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紫涵自己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当我问紫涵时,她竟然认真的说: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面对紫涵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让她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你怎么用啊?接着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话,紫涵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起用吧!”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小班行为习惯教育随笔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减少分离焦虑和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两个重点内容。通过摸索我发现,晨间接待和离园前谈话是两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做好这两个环节的工作,既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也有利于培养和鼓励孩子们早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每天孩子们吃完早饭后,我开始“点名”,点到谁,我就亲切的对他微笑,走到她跟前,摸摸他的头,温柔地抱抱他,问一声:“谁送你来幼儿园呀?”“老师都想你了!”“你今天没有哭,真是好孩子!”……每当这时,孩子都会满脸幸福的依偎在我怀里,用充满信任的眼神看着我自豪的说:“妈妈送我来的。”“我今天没哭。”“老师,你想我吗?”……有时,我会用游戏的口吻温柔的问:“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呀?”想玩捉迷藏一样的说话口气让幼儿感到老师向朋友一样在注意他、关心他,想知道它的存在。采用这种方法后,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明显减少,他们打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转移到了教师身上,为在幼儿园度过愉快的一天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天下午,孩子们玩了游戏,吃好点心后,都兴奋地盼望着爸爸妈妈来接。我给孩子们整理衣裤时便与他们进行亲切地交流。我主要选择与孩子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来谈,我会说:“小雨,你中午睡觉了吗?不要老师拍着睡吧?”“涵涵,今天的午饭是自己吃的,真棒,我一定告诉妈妈!”“点点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学会脱衣服了,老师心里可高兴了。咱们大家为他拍拍手吧!”……亲切、简短而又温暖孩子内心的话语不但让孩子体会到了教师的关爱,更鼓励了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吃饭、脱衣、洗手等的积极性,为培养孩子们自我服务能力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之,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从小事做起,不但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以积极地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愉快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小班个案的观察日记

  睿睿,一个甜美可爱的小女孩。白白嫩嫩的皮肤,个子小小的,小小的脸蛋上,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最让我难忘的要数她的笑了。开学头几天,别的孩子大都因为刚刚入园还不适应,要么号啕大哭,要么乱丢玩具,还有的虽然心里很难过,但还是强忍住内心的悲伤,脸上显得很茫然,有点呆呆的。我们即要忙于应付哭闹的孩子,还要想办法组织各种集体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时不时地还要处理孩子的“突发事件”。真的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唯有睿睿,不哭不闹。有时不经意间看过去和她目光相遇,她就会冲你嫣然一笑,那笑容甜甜的,把我们的疲惫一扫而光!那时就在心里想:这么天真甜美的笑,真象秀兰.邓波儿。

  这么甜的小女孩,吃饭时可真让我们伤脑筋。一个字:慢。催她,她还是冲你甜甜地笑。后来,我慢慢地开始使用“杀手锏”——谁吃的慢我就把她送到小一班去!再配合让他们同组一起比,看谁做的老虎嘴巴大等等办法,总算让她加快了一点速度。还好总算有点成效,慢慢地她应该会吃快的。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后感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是一本让人内心敞亮的书,它兼容理论与实践,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以生为本,促使社会大众关心幼儿发展,增进对幼儿成长的了解,有见地,靠谱,实用!

  书香满满,我的收益也多多:

  一、借一双慧眼,锤炼洞察幼儿心灵世界的观察能力

  有句俗话说的好,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明白观察的重要,才会用心去观察。幼儿行为是最有研究价值的,也最能真实反应各种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加以科学分析,给幼儿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做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关键。

  二、用他山之石,建构记录幼儿行为的方法系统

  只停留在观察层面,不用心记录,那么,就会流于“熟视无睹”。观察记录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主要工具,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前,我的观察记录大都是叙事性的,方法单一,深度不够。《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一书,为我们建构记录幼儿行为的方法系统,收益颇深。

  1.教师的观察分析

  本书的七、八两章,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多种观察记录方法,如:文字记录叙述法、QSR法、次数统计法、评定量表、检核表等。灵活运用多种观察记录方法,可深入研究某一问题,使研究更有实效。

  例如:小班孩子最喜欢玩娃娃家,但由于刚进入集体生活,语言表达不是很清楚,所以玩游戏时容易产生各种矛盾。我班娃娃家里有一个大芭比娃娃和一个大奶瓶。小朋友们每天都喜欢抢着给芭比娃娃喂奶,每天都有人到我这告状,谁抢了大奶瓶。我对幼儿争抢奶瓶行为进行了次数统计,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持策略。

  2.幼儿参与的观察

  还有些观察量表简单方便,为了加强幼儿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老师可以把幼儿游戏时的视频拍下来给幼儿看,让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表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也可以游戏时,老师请几位幼儿当小助手,边观察边记录。当幼儿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游戏行为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引一泓活水,坚实记录幼儿行为的实践操作

  学然后知不足,读书,更要坚持实践。对照此书,我学以致用,观察记录幼儿的点点滴滴。我班有个不爱说话的孩子,语言发展极其缓慢。他整天不与人说话,一个人自己玩自己的。他妈妈告诉我,他是会说一点话的,就是怕生、胆小、不愿意和别人玩。平时他和外婆住在一起很少与他人交流,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我根据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慢慢引导:

  1.打开心灵的窗户,鼓励他与别人眼神交流。

  刚开始时只要一看他,他马上会把头转向别处。为了锻炼他的胆量,我们班上的老师经常和他玩对视游戏。

  2.爱就大声说出来,引导他对别人开口说话。

  我和他妈商量,无论多忙每天陪孩子说说话、读读儿歌和绘本。每天早上点名,我会走到他旁边,鼓励他大声说“到”。上课时,也多关注他。我还利用第六章的知识,按照幼儿语言沟通发展的规律,从双词句、多词句再到复合句,如:谢谢、你好、你真棒、我很开心、老师早上好等,慢慢引导他说话。

  3.融入温暖大家庭,启发他与别人快乐交往。

  我让小朋友都和他交朋友,主动找他玩游戏,利用他感兴趣的活

  动,如摘石榴、做月饼、蔬菜印画等,鼓励他与人交往。我深刻地领悟到:唯有熟读此书,方能活学活用!

小班观察日记

  观察地点:小五班教室

  观察幼儿:张雨恩(小小)

  观察实录:午餐快结束了,大部分幼儿已经出去散步了,只见小小等三、四个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进餐,我用眼神暗示他们稍快些。只见几个幼儿立刻快速地嚼起饭来,仅有小小一个人还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顾自地悠闲地进餐,不时还玩弄一会儿。“小小,加油呀,你看仅有你一个人了,需要我帮忙吗”小小看了我一眼,最终说,我吃不下了。

  分析:张雨恩小朋友在班级中做任何事总是慢吞吞的,吃饭慢、穿衣慢、洗手慢。。。从不争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蜗牛。姥姥反映在家也这样,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动。可是,她做事较仔细,不慌不忙,不易冲动,比较冷静,喜欢思考,观望。

  反思和措施:

  一、“进取鼓励”策略

  运用团体荣誉感去激发思远,让琰琰抓紧自我的动作,为团体争光,并长此以往地影响她,让琰琰逐步构成新的习惯。

  二、“感受代价”策略

  我们与她家人交流,期望他们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帮忙小小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响去公园玩的时间”、“饭吃慢了,会错过好看的电视”等,以此激发她尽快完成的目的。

  三、“濽移默化”策略

  经常玩一些“争上游”、“争第一”的竞赛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孩子能真正体会“准确快速”的内涵,在孩子感受获胜后的愉悦时逐渐远离“慢吞吞”。

  其实,个性的转变与发展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只要教师、家长能配合默契,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个性,对待孩子不急躁,长时间地给予孩子良好环境的影响,孩子必须会有变化,会成长得十分好。我们期待着琰琰的变化,相信她必须会有好转。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书心得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必须坚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本次寒假在家,我认真仔细的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翻阅了一遍,深觉这本书中所著内容对一线的幼儿教师来说大有裨益,通过这段时间段的学习,受益匪浅。

  一、教学教研一把抓,学会观察是基础

  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大是业内普遍的共识,因为幼儿园的工作作息与中小学的不同,教师在白天的工作几乎不能有任何的中断,需要全天对幼儿进行照顾。尤其是在我经过两年的中专学校工作之后,对中小学和幼儿园工作的方式的差别上深有体会。因此,在我看来,幼儿教师在承受高压、劳累的双重负荷下,进行教研活动就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在读过《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之后,我感觉自己在教育与教研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其实,教育与教研本位一体,真正的教研正是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并且服务于教学。教学教研应该一把抓,首先,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用眼、用心,学会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

  幼儿行为的观察,观察什么?书中有详细完整的记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幼儿在常规活动中的行为

  幼儿在园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常规活动:进餐、午睡、洗手、如厕、午休等等。这些活动看似平凡、枯燥,但却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值得我们注意。

  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如何观察幼儿进餐行为、如厕行为、午休行为和过渡时间的行为,虽然很琐碎,但是却不能轻易的忽视。

  2.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

  与常规活动一样,游戏材料是幼儿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两个在幼儿个性方面发展的功能是不同的。游戏材料的一种重要作用就是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符号表征能力。

  阅读和书写的确是符号表征过程,但是只能反映我们一半的表征能力,它们是语言符号的一部分;而非语言符号表征要借助艺术形式呈现——绘画、雕塑、舞蹈、哑剧、音乐及戏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能充分地把握或者用语言解释他们对事物的模糊理解,所以他们是通过使用游戏材料时形成的关系以及所引起的变化来获得对抽象概念的直观感觉。在儿童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儿童使用材料的环境、刺激、话费的时长等等内容。

  3.观察幼儿之间的社交行为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便会有各式各样的社交行为和反应。在儿童早期阶段,他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开始在人格结构中打下基础,我们需要去观察以下三个方面:

  ①幼儿对待他人的态度(关怀/疼爱/信任/怀疑/厌恶)

  ②幼儿的情感态度(深厚的/随意的/冷漠的)

  ③幼儿拥有的与他人相处的技能的数量和种类(通过要求、偷拿或者抢夺得到玩具娃娃)

  4.观察师幼关系及在教师主导活动中幼儿间的相互关系

  师幼互动是我们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常提到的词语,在许多情况下,师幼关系的细节都会存在与日常的偶发时间中。从生命中最初的几年里,幼儿会从身边非常重要的成年人——父母、养父母、祖父、老师以及其他亲戚的接触中形成其他人和对自己的理解。

  我们需要观察认真的观察师幼关系,这样可以告诉我们幼儿感觉到成年人是可以信任的、抑或是持怀疑的态度看待成年人;是可以借助成年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亦或是对他们敬而远之等等。

  总而言之,“观察”是记录的基础,也是教研的基础。我们需要学会认真的观察,善于发现幼儿的行为特点,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进行教育教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积少成多,记录需坚持不懈

  观察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再到迈出他们人生的第一步,都是一个不断接受外部信息并尝试着向外部发出反馈和意念的过程,从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然而在这样的一个成长与探索的过程中,孩子又要不断的面对各种挫折和挑战。面对如此多面和复杂的社会,孩子们如何的发展,这不光是孩子所面对的问题,更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就必然成为我们成年人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重要途径和如何施展教育方式的必要手段,因此我认为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父母掌握这样的专业技能都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观察是教育教研的基础,同时,学会做记录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多样的素材。但是,我们许多的幼儿教师常常不能坚持的进行观察和记录。而且翻看自己以前的观察记录,再对照本书所叙述的观点,我发现自己的观察记录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叙述的语言太具主观性,有一些自己总结的语言在里面,而不是完全在客观陈述孩子的动作和语言交流。

  二是虽然反思比较具体,但是怎样深入挖掘可学习的价值,还做的不好。譬如,我认为可以提供某些材料,那么这些材料我可以怎么用呢,我可以让孩子做什么,我还可以提供哪些材料,这些问题我还没有深入思考。

  在以后的观察记录中,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的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要养成坚持不懈进行记录的好习惯。

  三、多思多想,勤于总结才能致于行

  观察与记录,它的价值在哪里?素材取之于幼,服务于幼。

  在这个儿童飞速成长的时期,教育者极有必要抓紧尽量多的时间来及时记录这些纷繁复杂的发展性变化。这种记录数据对于婴儿/学步儿项目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一种独特的资源。所以,记录的价值在于,对于经常一闪而过、淹没于日复一日的保育教育重点的幼儿的细节,给予显微镜一般的关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中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同时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看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我觉得,它很好的诠释了《指南》的这句话。多看多思,将自己平常的记录素材及时进行总结反思,然后服务与平常的教学中,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人说爱一行干一行,我觉得更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做幼儿教师,光做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有人曾说:“幼师不能只当孩子王,更要理论硬技能强,做幼儿领域的研究者”,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样的书籍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多多发现这样的书籍,彼此交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来使我们目标明确,砥砺前行。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小班观察日记

  孩子们都喜欢玩玩具,但令人头痛的是即使家长费尽口舌,孩子们依然不能把玩具收好。怎么办呢?我想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育。

  小班的孩子具有“泛灵论”的特点,他们会把一切事物看成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的,所以会把玩具当作伙伴。我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引导孩子收玩具方面进行了尝试。

  1.让孩子尝到不收玩具的后果

  有一天,熠熠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游戏结束的时候,我叫她收玩具,她不收;我说和她一起收,她仍不动手。这时我告诉她:“你要是不把玩具送回家,它们生气就要跑了,不和你玩了。”可她却满不在乎的样子,依旧不收玩具。第二天早上她玩游戏时,发现她最喜欢的好多玩具都不见了。她问:“妈妈,我的玩具去哪了?”我说:“妈妈和你一起找找看吧。”我们在屋里四处找,桌子下、沙发下,哪里都没有。我一边找一边跟她说:“一定是玩具找不到家伤心了,然后就躲起来了。”我遗憾地说,“没办法呀,谁叫你不把它们送回家的!它们生气就跑了。”这时她无可奈何地噘起了嘴。我说:“如果你以后好好收玩具,也许它们还会回来的。”听后她心中燃起了希望,自言自语地说:“我把玩具收好吧,不然这些也该跑了。”

  孩子感受到了不收玩具的后果,心里就会对收玩具的重要性有所意识。过几天,我就和她一起从沙发底下、床下,把这些“跑掉”的玩具找回来。以后每当她犯懒不想收玩具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她:“快把玩具收好吧,跑了可就没的玩了。”

  2.家长树立榜样,引导孩子模仿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作为家长要随时整理家中的物品,养成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大人在帮孩子一起收玩具的时候,可以一边送玩具回家一边说:“小玩具我送你回家!谢谢你和我玩,快回家找妈妈吧!看我的宝宝送你回家,她多乖呀!”家长耐心做好榜样,孩子自然会学习、模仿,再加上及时肯定孩子的做法,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便能养成好习惯。

  3.参考幼儿园的办法,保持家园一致

  我们都知道玩具少了容易收,但如果满屋子都是玩具,孩子看了的确头疼,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幼儿园的办法是:孩子们随时可以换自己喜欢玩的玩具,但必须把不玩的先收好。孩子们在幼儿园基本都能遵守规则。在家里我们要学老师的办法,告诉孩子如果在家也和在幼儿园一样,妈妈会告诉老师,老师会奖励他小星星之类的,以此来激励孩子。

2020年新版幼儿园观察笔记优秀范文

  观察时间:20xx

  观察地点:小五班教室

  观察幼儿:雨恩(小小)

  观察实录:

  午餐快结束了,大部分幼儿已经出去散步了,只见小小等三、四个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进餐,我用眼神暗示他们稍快些。只见几个幼儿立刻快速地嚼起饭来,只有小小一个人还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顾自地悠闲地进餐,不时还玩弄一会儿。“小小,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个人了,需要我帮忙吗?”小小看了我一眼,最后说,我吃不下了。

  分析:

  张雨恩小朋友在班级中做任何事总是慢吞吞的,吃饭慢、穿衣慢、洗手慢。从不争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蜗牛。姥姥反映在家也这样,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动。但是,她做事较仔细,不慌不忙,不易冲动,比较冷静,喜欢思考,观望。

  反思和措施:

  一、“用心鼓励”策略

  运用群众荣誉感去激发思远,让琰琰抓紧自己的动作,为群众争光,并长此以往地影响她,让琰琰逐步构成新的习惯。

  二、“感受代价”策略

  我们与她家人交流,期望他们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帮忙小小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响去公园玩的时间”、“饭吃慢了,会错过好看的电视”等,以此激发她尽快完成的目的。

  三、“移默化”策略

  经常玩一些“争上游”、“争第一”的竞赛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孩子能真正体会“准确快速”的内涵,在孩子感受获胜后的愉悦时逐渐远离“慢吞吞”。

  其实,个性的转变与发展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只要老师、家长能配合默契,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个性,对待孩子不急躁,长时间地给予孩子良好环境的影响,孩子必须会有变化,会成长得十分好。

  我们期盼着琰琰的变化,相信她必须会有好转。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儿园中班故事100篇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