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微机原理课设

  1设计任务描述

  1.1课程题目本课程设计题目是:模拟投票系统,利用微机原理实验箱,采用LED显示器显示得票数。

  1.2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有关知识,提高应用微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微机应用的理解。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软、硬件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微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及方法。为以后学生结合专业从事微机应用设计奠定基础。

  1.3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查阅可编程并行芯片8255、LED发光二级管等其他相关资料。

  用简单的输入输出端口等硬件,结合实际投票过程进行模拟设计。

  1.4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内容:利用微机原理实验箱,采用LED显示器显示得票数。

  要求:(1)向上拨动开关表示“支持”,向下拨动开关表示“反对”

  (2)统计的票数显示在LED显示器上,不读票时LED数码管呈现霓虹灯状态。

  2设计原理

  2.1设计原理我们在这次课设选择了模拟投票系统设计,模拟投票系统可以实现现场模拟投票并对票数进行统计。对于投票的判断以及投票数目的统计我们可以利用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芯片和LED显示器来实现的,以此来达到实验的总体要求。

  模拟投票系统利用8255A芯片,PA口作为输入口,在LED显示器侧,利用PB口作为整个显示器的段选,PC口作为整个显示器的位选口,以此来达到在LED显示器上显示出总的投票数目,以及判断是否为“同意”,我通过8255的B口显示LED灯,A口读取开关状态,K0,K1,K2,K3,K4,K5,K6,K7,K8开关向上拨动,表示同意,LED显示器上的数目加1,可以最高达到8人投票。在进行票数计算与统计的过程中,才有了左移检测,以此作为统计与判断票数的方法,当开关K0向上拨动而其他开关没有向上拨动时,程序判断K0为1,其余开关为0,则在LED显示屏上显示1;当K0和K1向上波动时,程序首先判断K0为1,在显示器上显示1,然后程序左移检测,检测出K1也为1,则向显示器输入1,总计为2,LED显示屏上显示数字即为2。为了使程序设计更加美观,我对LED显示器上的显示进行了小小的改动,由4号显示屏显示投票数目,1、2、3号显示屏显示投票小组FDB——发电本,来表示我们班级,使投票的人员及组别能明确显示在LED的显示器上,使整个模拟投票系统能更加明了,易懂。2.2设计环境及设备PC机一台、系统、实验箱,导线若干。

  8255并口:用做接口芯片,与数码管相连

  LED显示器

  2.3硬件接线图硬件接线图如图2.1所示XD0XD1XD2系XD3统XD4总XD5线XD6XD7IOWIORIOY3IOY1XA1XA2Clk+5VD0PB0D1PB1D28D32D45D55D6芯D7片WRRDPA0CSPA1A0A1PC0PC1

  图2.1硬件接线图

  2.4设计流程图软件流程图如图2.2所示。

  图2.2软件流程图

  3主要芯片介绍

  3.18255介绍8255A具有24条输入/输出引脚、可编程的通用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它是一片使用单一+5V电源的40脚双列直插式大规模集成电路。8255A的通用性强,使用灵活,通过它CPU可直接与外设相连接。

  3.1.18255引脚8255为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其引脚信号,如图2.3所示。

  图2.38255A芯片

  8255的引脚功能:8255采用40条引脚的双列直插式(DIP)封装,其引脚信号有:

  ⑴PA0~PA7:为A端口的8条输入/输出引脚。A口外设双向数据线;

  ⑵PB0~PB7:为B端口的8条输入/输出引脚。B口外设双向数据线;

  ⑶PC0~PC7:为C端口的8条输入/输出引脚。C口外设双向数据线;

  ⑷D0~D7:双向数据信号线,用来传送数据和控制字和系统数据总线相连与CPU侧连接的八条双向数据线;

  ⑸:为片选信号线,只有当其有效时,读出信号与写入信号才对8255有效。(低电平有效)——片选输入信号;

  ⑹:为写信号线,CPU通过OUT指令使其有效,与其他信号线一起实现对8255接口的写操作,将数据或状态信息从CPU中写入8255。(低电平有效)——写输入信号;

  ⑺:为读出信号线,CPU通过IN指令使其有效,与其他信号线一起实现对8255接口的读操作,将数据或状态信息从8255中读到CPU。(低电平有效)——读输入信号;

  ⑻A0,A1:为端口选择信号线,8255内部有3个数据端口和1个控制端口,共4个端口。片内寄存器选择输入信号;

  3.1.28255外部引线D0--D7:双向数据信号线,用来传送数据和控制字。

  RD:为读信号线,与其他信号线一起实现对8255接口的读操作。通常与系统总线IOR连接。

  WR:为写信号线,与其他信号线一起实现对8255接口的写操作。通常与系统总线IOW连接。

  :为片选信号线,当它为低电平(有效)时,才能选中该8255芯片,也才能对8255进行操作。

  A0,A1:为地址选择信号线。

  8255内部有3个口:A口,B口,C口,还有一个控制寄存器,它们可由程序寻址。A0,A1上的不同编码可分别寻址上述3个口和一个控制寄存器,具体规定如下:

  A1A0选择00A口01B口10C口11控制寄存器

  通常A0,A1分别接系统总线A0和A1,它们与CS一起来决定8255的接口地址。

  PA0--PA7:为口的8条输入输出信号线。该口的8条线是工作与输入、输出还是双向方式可由软件编程来决定。

  PB0~PB7为B口的8条输入输出信号线。利用软件编程可指定这8条线是输入还是输出。

  PC0~PC78条线根据其工作方式可作为数据的输入或输出线,也可以用作控制信号的输出或状态信号的输入线。

  3.1.38255控制字8255有两个控制字:方式选择控制字和端口C按位置置位、复位控制字。方式选择控制字的第七位总是1,而端口C按位置置位、复位控制字的第七位总是0,所以称第七位称为区分两个控制字的标识位。

  1.工作方式选择控制字

  2.C口按位置置位/复位控制字

  图2.4方式选择控制字及端口C按位置置位、复位控制字

  3.1.48255三种工作方式8255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是通用并行I/O接口芯片,它具有A、B、C三个并行接口,用+5V单电源供电,能在以下三种方式下工作:

  方式0-基本输入/出方式

  方式1—选通输入/出方式

  方式2—双向选通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

  在此工作方式下,每个口都作为基本的输入输出口,C口的高4位和低4位以及A口和B口都可独立地设置为输入口和输出口(如表1所示)。在此工作方式下:输出的数据被锁存,而输入的数据不被锁存。

  方式0基本功能是基本输入/输出方式。其功能如下:

  ①进行数据传送时不需要联络信号。

  ②任一设置成方式0的端口均可设置成输入或输出。

  ③输出具有锁存功能。

  ④输入没有锁存功能。

  ⑤每一个8位口和4位口均可设置成方式0。如果所有的8位口和4位口都设置成方

  端口是否具有锁存功能是需要注意的。如果具有锁存功能,则8255A可作为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的中转站。这时,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是异步的。如果没有锁存功能,则8255A作为数据通道,仅起单向三态门的作用。这时,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是同步的。

  序号控制字A口(PA0---PA7)C口(PC4---PC7)B口(PB0---PB7)C口(PC0---PC3)180H入入入入281H入入入出382H入入出入483H入入出出588H入出入入689H入出入出78AH入出出入88BH入出出出990H出入入入1091H出入入出1192H出入出入1293H出入出出1398H出出入入1499H出出入出159AH出出出入169BH出出出出

  表18255在方式0下的输入输出组合

  方式0的输出具有锁存功能,而输入没有锁存功能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

  在工作方式下,三个端口分为A、B两组,A、B两个口仍用作数据输入输出口,而C口分成两部分,分别作为A口和B口的联络信号。在8255A中,联络信号是3位,两个数据口,共用去C口的6位,剩余的两位仍可作为数据位使用。

  方式2——双向选通输入/输出

  此工作方式只限于A组使用,它用A口的8位数据线,用C口的5位进行联络。工作时输入输出都能被锁存。当A口工作在方式2时,B口可以在方式0或方式1工作。

  在模拟霓虹灯的设计中只用到了工作方式0,如表3.1所示。

  工作方式0:又称为基本工作方式。在此方式下,可分别将A口的8条线,B口的8条线,C口高4位对应的4条线和C口的低四位对应的四条线定义为输入或输出。故它们的输入输出共有16种不同的组合。

  8255的数据线、片选信号线、地址线、读写控制线等分别与系统总线相连,其中A、B、C三个端口以排针形式引出,供实验使用。

  并行接口是以数据的字节为单位与I/O设备或被控制对象之间传递信息。CPU和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总是并行的,即可以同时传递8位、16位或32位等。

  3.1.58255内部结构

  表2.58255A的内部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到,左边的信号与系统总线连接,而右边是与外设相连接的3个口。3个口均为8为。其中A口、B口输入、输出都有锁存能力。C口输出有锁存能力,输入有锁存能力,在使用上要注意这一点。

  为了控制方便,将8255的3个口分成A、B两组。其中A组包括A口的8条线PA0~PA7和C口的高4位PC4~PC7。B组包括B口的8条线PB0~PB7和C口的低4位PC0~PC3。A组和B组分别由软件来加以控制。

  3.1.68255A的端口地址信号线寄存器编址IOY3A口60HB口61HC口62H控制寄存器63H

  3.1.78255A的基本使用方法8255作为并行接口芯片,有3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0相当

  于可作无条件输入/输出方式,方式1和方式2将PC口的一些线作为状态线使用,

  相当于工作在查询方式或中断方式。8255的PC口具有位控制功能,可以用指令将

  某条线单独置1或清0,利用此功能也可串行接收或发送数据。注意:8255有2

  条单元选的地址线,有4个端口地址,要能正确地完成与CPU的地址线、数据线、

  控制线的连接3.2LED数码管介绍3.2.1LED数码管的组成

  组成:LED数码管由7段或8段发光二极管组成,在平面上排成8字型。

  3.2.2LED数码管分类

  分类: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

  显示原理:使某些段点亮而另一些段不亮就可以显示0---9,A---F等字型。

  使某段点亮必须具备2个条件:

  ①共阴极管的公共端接地和共阳极管的公共端接电源。

  ②共阴极管的控制端接电源和共阳极管的控制端接地。

  3.2.3LED数码管详细介绍

  LED数码管(LEDSeg)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的器件,引线已在内部连接完成,只需引出它们的各个笔划,公共电极。LED数码管常用段数一般为7段有的另加一个小数点,还有一种是类似于3位“+1”型。位数有半位,1,2,3,4,5,6,8,10位等等,LED数码管根据LED的接法不同分为共阴和共阳两类,了解LED的这些特性,对编程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数码管,除了它们的硬件电路有差异外,编程方法也是不同的。图2是共阴和共阳极数码管的内部电路,它们的发光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电源极性不同而已。颜色有红,绿,蓝,黄等几种。LED数码管广泛用于仪表,时钟,车站,家电等场合。选用时要注意产品尺寸颜色,功耗,亮度,波长等。下面将介绍常用LED数码管内部引脚图。

  3.2.4LED数码管引脚

  图1这是一个7段两位带小数点10引脚的LED数码管

  图2引脚定义

  每一笔划都是对应一个字母表示DP是小数点.

  数码管分为共阳极的LED数码管、共阴极的LED数码管两种。下图例举的是共阳极的LED数码管,共阳就是7段的显示字码共用一个电源的正。led数码管原理图示意:

  图3引脚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要是数码管显示数字,有两个条件:1、是要在VT端(3/8脚)加正电源;2、要使(a,b,c,d,e,f,g,dp)端接低电平或“0”电平。这样才能显示的。

  3.2.5共阴极共阳极详细介绍

  共阳极LED数码管的内部结构原理图图4:

  图4共阳极LED数码管的内部结构原理图

  共阴极LED数码管的内部结构原理图:

  图5共阴极LED数码管的内部结构原理图

  3.2.6二进制电平信号

  表1.1显示数字对应的二进制电平信号

  显示数字abcdefg01111110101100002110110131111001401100115101101160011111711100008111111190001101

  3.2.7LED驱动电路

  LED数码管要正常显示,就要用驱动电路来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从而显示出我们要的数位,因此根据LED数码管的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式和动态式两类。

  A、静态显示驱动:

  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段码都由一个单片机的I/O口进行驱动,或者使用如BCD码二-十进位转换器进行驱动。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显示亮度高,缺点是占用I/O口多,如驱动5个数码管静态显示则需要5×8=40根I/O口来驱动,要知道一个89S51单片机可用的I/O口才32个呢。故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驱动器进行驱动,增加了硬体电路的复杂性。

  B、动态显示驱动:

  数码管动态显示介面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a,b,c,d,e,f,g,dp"的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COM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I/O线控制,当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单片机对位元选通COM端电路的控制,所以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就显示出字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

  透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LED数码管的COM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这就是动态驱动。在轮流显示过程中,每位数码管的点亮时间为1~2,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体的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资料,不会有闪烁感,动态显示的效果和静态显示是一样的,能够节省大量的I/O口,而且功耗更低。

  4具体模块设计

  4.1基本数据库

  DATASEGMENT

  TABDB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

  DATAENDS

  CODESEGMENT

  ASSUMECS:CODE,DS:DATA

  后面的程序可以再这个基本的库里选取数据,如LED显示屏的显示

  4.2字母F的显示

  LEABX,TAB

  MOVAX,0FH

  MOVDX,0642H

  OUTDX,AL

  MOVAL,1

  MOVDX,0644H

  OUTDX,AL

  通过此程序,可以在1号显示屏上显示字母F,通过对显示屏的段选和位选进行调控,来显示F

  4.3字母D的显示

  MOVAX,0DH

  ADDBX,AX

  MOVDX,0642H

  OUTDX,AL

  MOVAL,2

  MOVDX,0644H

  OUTDX,AL

  通过此程序段,可以在二号显示屏上显示字母D,通过对显示屏的段选和位选进行调控,来显示D

  4.4字母B的显示

  MOVAX,07H

  ADDBX,AX

  MOVDX,0642H

  OUTDX,AL

  MOVAL,3

  MOVDX,0644H

  OUTDX,AL

  通过此程序段,可以在二号显示屏上显示字母B,通过对显示屏的段选和位选进行调控,来显示B

  4.5程序启动、循环以及主要工作原理

  START:MOVAX,DATA

  MOVDS,AX

  MOVAL,90H

  MOVDX,0646H

  OUTDX,AL

  RP:MOVBL,0

  MOVDX,0640H

  INAL,DX

  MOVCX,8

  LP:SHLAL,1

  JNCNEXT

  INCBL

  NEXT:LOOPLP

  CALLDISPLAY

  JMPRP

  DISPLAY:LEASI,TAB

  MOVDX,0642H

  MOVAL,3FH

  OUTDX,AL

  MOVAL,1

  MOVDX,0644H

  OUTDX,AL

  MOVBH,0

  ADDSI,BX

  MOVAL,[SI]

  OUTDX,AL

  MOVDX,0644H

  MOVAL,1

  OUTDX,AL

  CALLDELAY

  RET

  在此程序段中,利用了循环语句,进行了8次的循环,进行左移检测来检测开关状态,向上为“1”,向下为“0”:

  START:MOVAX,DATA

  MOVDS,AX

  MOVAL,90H

  MOVDX,0646H

  OUTDX,AL

  RP:MOVBL,0

  MOVDX,0640H

  INAL,DX

  MOVCX,8

  每当一个开关向上时,就向LED显示器上输入一个脉冲,记录数字为1,即该投票系统投了1票

  具体工作原理:

  (1)接通电源,系统复位;

  (2)运行程序,所有开关均向下,LED显示为0,此时系统左移检测,没有开关向上开启,则无脉冲1信号给进LED显示器,显示器为0;

  (3)拨动任意开关,系统第一次检测,检测开关向上,则产生1脉冲信号送进LED显示器,显示器数值加1,共循环8次,检测K0,K1,K2,K3,K4,K5,K6,K7共8个开关;

  (4)检测完毕后,系统停止工作;

  (5)在LED显示器上会显示总的投票数以及投票组

  4.6延时系统的设计

  DELAY:MOVCX,0FFFFH

  NOP

  NOP

  LOOP$

  RET

  在程序的组后部分,我加入了一个延时系统,输入延时信号,以达到减少系统时间误差,防止检测时间过长,避免出现N个开关向上后,不能马上进行数据检测,无法在第一时间产生脉冲信号,产生数据延迟。

  4.6程序结束

  CODEENDS

  ENDSTART

  程序结束循环,并终止程序。

  课程设计总结

  本学期微机原理课程即将结束,关于微机课程的心得体会甚多。

  初学《微机原理》时,感觉摸不着头绪。面对着众多的术语、概念及原理性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了解课程的特点后,我发现,应该以微机的整机概念为突破口,在如何建立整体概念上下功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通过学习一个模型机的组成和指令执行的过程,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

  《微机原理》课程有许多新名词、新专业术语。透彻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一个新的名词从首次接触到理解和应用,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而在众多概念中,真正关键的并不是很多。比如“中断”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不懂中断技术,就不能算是搞懂了微机原理。在学习中凡是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不轻易放过,要力求真正弄懂,搞懂一个重点,将使一大串概念迎刃而解。

  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概念很相近,为了更好地掌握,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比如:微机原理中,引入了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这一概念;从中央处理器引出微处理器的定义;在引出微型计算机定义时,强调输入/输出接口的重要性;在引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定义时,强调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大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机械类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是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主干学科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方面的知识,并初步具有灵活运用设计资料和查阅机械零件手册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技能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重点课程,它更是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必修课程的理论基础。

  部分教师似乎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致使在后期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不知从何下手,而在工作中,不善于将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应用操作不合理甚至发生重大错误。

  因此,通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课程内容与就业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提高自我找错,及时改正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后续专业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我将《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

  有研究者将教学的观点归纳为两种:第一种观点,强调教师的教和传授,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学词条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认为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所知所能告诉、展示给学生,使之听到、记忆、看清、模仿、学会。第二种观点,强调学生的学,认为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会学。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生从自身活动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到底哪种合适

  此前,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所有的中、高职机械基础类课程都沿袭本科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教学,轻视实验和实训,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机械基础实验室或成为摆设,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全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近几年,众多学校都派出骨干教师远赴德国学习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逐渐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了本科教育“重教学,轻理论”的教学模式,提出了“用实践教学督促理论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并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模块化,使“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形成。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具有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学科实验能力,同时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实现此目标,我们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的全新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的项目化、模块化实现课程内容重构,方便不同专业的同学学习。课程设计方法体现“与专业结合,为岗位服务”的宗旨,课程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步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

  2.重构知识,以就业为目的

  坚持实用为主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淡化纯理论分析,强调应用性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教师而言,在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追求全面讲解,其结果是对学生来说最重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常常是蜻蜓点水,无法深入,这就需要教师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讲清难点,简化非重点”。在选取实例时,注重实例的典型性、覆盖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并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适合学生学习,既保证了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在学习过程中要符合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结合专业知识,与其就业相结合,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轴的强度计算和设计步骤等难度较大,对较为繁琐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让学生对轴的类型、功用和结构设计重点掌握,对复杂的设计计算过程简单了解,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应用基本和常用知识,为兴趣较浓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留出余地。

  通过对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及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既懂得原理又会操作,正是高职学生特点和优势所在,只有掌握了机床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驾驭它,进而减少不合理操作及由此带来的日常维护和维修问题。根据调研情况分析,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际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再三强调。例如,失效分析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是设计零部件的基础,是选择传动系统的依据,而失效本身是造成机床维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讲课过程中对带、链失效形式,需详细讲解,并仔细分析每一种失效的原因,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分析,对于齿轮、蜗杆、轴承等的失效形式,则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在由浅至深的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也会注意自己的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效操作,从而增加机床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岗位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3.教学手段,以多元为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更为简单,采用以你问我答的形式,这对本科生是行之有效的,而面对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未必奏效。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本质的不同,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水平更不同,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要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

  对比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而任务驱动则是通过任务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授仅仅起到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思维的作用,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亲自实践,习题、大作业、设计方案讨论、参观等教学环节必不可少。例如,在学习机械传动时,以减速箱为设计目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

  现场教学法。高职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甚至能熟练操作多种机床,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对理论与实践的转换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使大多数学生只会简单操作,不能将实际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既然有这么多实践的机会,为什么不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真真切切地打开机床,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零件的结构、工作状况,这样的教学模式生动、深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比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对比法,例如,学习三种机械手(平面连杆机构机械手、凸轮机构机械手、不完全齿轮机构机械手)的对比学习,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消除了学习机械的恐惧心理,激发了学习热情。

  多媒体教学。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把静态的二维图像演化为动态的三维模型,使枯燥的传统教学变得直观和生动,从而弥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眼界,使最新的科技信息及时传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除了教学手段多元化外,考核模式也要推陈出新,除了采用传统的“一张考卷”定能力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小课题形式。例如,若干机械课程设计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可单独完成,也可自由组合,也可设计多个方案。在此期间考虑到学生知识面不足的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要由浅至深逐步过渡。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的培养。作为学生的必备素质,团队意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前景。

  总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前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不断地进行,不断地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改革必须和其他专业课结合起来,使整体教学脉络通畅,使《机械设计基础》更有利于激活创造性思维,形成设计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心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机械原理这一门课程。主要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和运动,以及机器的结构、受力、质量和运动的学科。这一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和一个学期的学习经验,《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挺有意思的,它大部分是理论的东西,而且各个章节互相联系,平面、空间机构的讲解及自由度分析、各种连杆机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靠自己理解及记忆。

  在期末,老师采取了让学生上台讲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每个学生都分配有自己的讲课内容,或是理论概念,或是习题解析。我们组的任务是讲解:摆动导杆机构。

  讲解要求:讲解设计作图步骤(课件中)。

  我们已知:机架长度AC,K,设计此机构由于θ与导杆摆角ψ相等,在设计此机构时,仅需要确定曲柄AB。

  步骤:

  ①根据计算θ,θ=180°(K-1)/(K+1);

  ②任选C作∠ψ=θ,作角分线;

  ③取A点,取机架AC。

  ④过A点作极限位置C垂线AB,即是曲柄AB。

  在该章的学习中,大多采用图解法,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清晰地以线图的形式表现在图纸上,具有直观,定性简单,容易理解,检查正确性方便的特点。

  该上课方式的优点: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引入该课程的时候,老师给学生耐心解答所有问题,关心爱护每位学生。激发他们对机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渊博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程不再枯燥无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现在所有职业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光掌握方法,最重要的是操作。

  三、课程内容调整,重视人性化教学。

  四、引入现代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各种软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懂书本上的东西,还学会了生活中经常利用的软件知识。

  在听其他同学讲课和提问的过程中,我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导,我在学习中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1课前要做好预习,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掌握基本概念。

  3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4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5学会自学。

  6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

  在这次亲自上台讲课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老师在课堂上面对全班同学教学的感受,这是平时在座位上所体验不到的。我觉得老师的这种方法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平时听课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努力学习,真

  正掌握书本知识才能像老师一样在台上坐到条条有理,从容不迫。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有责任感,认真听课,努力学习,不断思考,并且耐心细致地对同学负责,再学习中养成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借此我也谢谢老师给我们的这次机会,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

  1、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普通碳素结构钢(Q屈服强度)优质碳素结构钢(20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20)、合金结构钢(20Mn2锰的平均质量分数约为2%)、铸钢(ZG230-450屈服点不小于230,抗拉强度不小于450)、铸铁(HT200灰铸铁抗拉强度)

  2、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随炉缓冷)、正火(在空气中冷却)、淬火(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却)、回火(吧淬火后的零件再次加热到低于临界温度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的过程)、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

  3、 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便于零件毛坯的制造、便于零件的机械加工、便于零件的装卸和可靠定位

  4、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因强度不足而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松动;容器、管道等的泄露;运动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5、 应力的分类: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最基本的变应力为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

  力有非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和对称循环变应力三种

  6、 疲劳破坏及其特点: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特点:在某类变应力多次作用后突然断裂;断裂时变应力的最大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即使是塑性材料,断裂时也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确定疲劳极限时,应考虑应力的大小、循环次数和循环特征

  7、 接触疲劳破坏的特点:零件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首先在表面或表层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再滚动接触过程中,由于润滑油被基金裂纹内而造成高压,使裂纹扩展,最后使表层金属呈小片状剥落下来,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个个小坑,即疲劳点蚀。疲劳点蚀危害:减小了接触面积,损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使其承载能力降低,并引起振动和噪声。疲劳点蚀使齿轮。滚动轴承等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8、 引入虚约束的原因:为了改善构件的受力情况(多个行星轮)、增强机构的刚度(轴与轴承)、保证机械运转性能

  9、 螺纹的种类: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10、自锁条件:λ≤ψ即螺旋升角小于等于当量摩擦角

  11、螺旋机构传动与连接:普通螺纹由于牙斜角β大,自锁性好,故常用于连接;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因β小,传动效率高,故常用于传动

  12、螺旋副的效率:η=有效功/输入功=tanλ/tan(λ+ψv)一般螺旋升角不宜大于40°。在d2和P一定的情况下,锁着螺纹线数n的增加,λ将增大,传动效率也相应增大。因此,要提高传动效率,可采用多线螺旋传动

  13、螺旋机构的类型及应用:①变回转运动为直线运动,传力螺旋(千斤顶、压力机、台虎钳)、传导螺旋(车窗进给螺旋机构)、调整螺旋(测微计、分度机构、调整机构、道具进给量的微调机构)②变直线运动为回转运动

  14、螺旋机构的特点:具有大的减速比;具有大的里的增益;反行程可以自锁;传动平稳,噪声小,工作可靠;各种不同螺旋机构的机械效率差别很大(具有自锁能力的的螺旋副效率低于50%)

  15、连杆机构广泛应用的原因:能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连杆机构中各运动副均为低副,

  压强小、磨损轻、便于润滑、寿命长;其接触表面是圆柱面或平面,制造比较简易,易于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

  16、曲柄存在条件:①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他两杆之和②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

  17、凸轮运动规律及冲击特性:①等速:刚性冲击、低速轻载②等加速等减速:柔性冲击、中速轻载③余弦加速度:柔性冲击、中速中载④正弦加速度:无冲击、高速轻载

  18、凸轮机构压力角与基圆半径关系:r0=v2/(ωtanα)-s,其中r0为基圆半径,s为推杆位

  移量

  19、滚子半径选择:ρa=ρ-r,当ρ=r时,在凸轮实际轮廓上出现尖点,即变尖现象,尖点很容易被磨损;当ρ<r时,实际廓线发生相交,交叉线的上面部分在实际加工中被切掉,使得推杆在这一部分的运动规律无法实现,即运动失真;所以应保证ρ>r,通常取r≤0.8ρ,一般可增大基圆半径以使ρ增大

  20、齿轮传动的优缺点:①优点: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传动比精确;机械效率高;

  工作可靠;寿命长;可实现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之间的传动;结构紧凑;②缺点:要求有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成本较高;不适宜于远距离的两轴之间的传动

  21、渐开线的特性:

  ①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一段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②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且N点位渐开线在K点的曲率中心,线段NK为其曲率半径;

  ③cosαk=ON/OK=rb/rk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等,向径rk越大,其压力角越大,基圆上压力角为零;

  ④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大小,随着基圆半径增大,渐开线上对应点的曲率半径也增大,当基圆无限大时,渐开线成为直线,故渐开线齿条的齿廓为直线;

  ⑤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22、齿轮啮合条件:必须保证处于啮合线上的各对齿轮都能正确的进入啮合状态,;α1=α2=α即模数和压力角都相等;斜齿轮还要求两轮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旋向相反;

  锥齿轮还要求两轮的锥距相等;涡轮蜗杆要求蜗杆的导程角与涡轮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同

  23、轮齿的连续传动条件:重合度ε=B1B2/ρb>1(实际啮合线段B1B2的长度大于轮齿的法向齿距)1

  24、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作平面啮合的一对齿廓,它们的瞬时接触点的公法线,必于两齿轮

  的连心线交于相应的节点C,该节点将齿轮的连心线所分的两个线段的与齿轮的角速成反比。

  25、根切:①产生原因:用齿条型刀具(或齿轮型刀具)加工齿轮时。若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过少,道具的齿顶线就会超过轮坯的啮合极限点,这时会出现刀刃把齿轮根部的渐开线齿廓切去一部分的现象,即根切;②后果:使得齿轮根部被削弱,齿轮的抗弯能力降低,重合度减小;③解决方法:正变位齿轮 26、正变位齿轮优点:可以加工出齿数小于Z而不发生根切的齿轮,使齿轮传动结构尺

  寸减小;选择适当变位量来满足实际中心距得的要求;提高小齿轮的抗弯能力,从而提高一对齿轮传动的总体强度

  27、齿轮的失效形式:齿轮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开式齿轮主要失效形式

  为齿轮磨损和轮齿折断;闭式齿轮主要是齿面点蚀和轮齿折断;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为轮齿的胶合、点蚀和磨损

  28、齿轮设计准则:对于一般使用的齿轮传动,通常只按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及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计算

  29、参数选择:①齿数: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增加齿数能增大重合度,改善传动的平稳性,

  节省制造费用,故在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条件下,齿数多一些好;闭式z=20~40开式z=17~20;②齿宽系数:大齿轮齿宽b2=b;小齿轮b1=b2+(2~10);③齿数比:直齿u≤5;斜齿u≤6~7;开式齿轮或手动齿轮u可取到8~12

  30、直齿轮传动平稳性差,冲击和噪声大;斜齿轮传动平稳,冲击和噪声小,适合于高速传动

  31、轮系的功用:获得大的传动比(减速器);实现变速、变向传动(汽车变速箱);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差速器、汽车后桥);实现结构紧凑的大功率传动(发动机主减速器、行星减速器)

  32、带传动优缺点:①优点:具有良好的弹性,能缓冲吸振,尤其是V带没有接头,传动较平稳,噪声小;过载时带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其他器件损坏;结构简单,制造和

  维护方便,成本低;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②缺点:工作中有弹性滑动,使传动效率降低,不能准确的保持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转速比关系;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由于需要张紧,使轴上受力较大;带传动可能因摩擦起电,产生火花,故不能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

  33、影响带传动承载能力的因素:初拉力Fo包角a摩擦系数f带的单位长度质量q速度v

  34、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破坏;设计准则:在不打滑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35、弹性滑动与打滑:打滑:由于超载所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全面滑动,可以避免;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滑动,不可避免 36、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螺栓连接(普通螺栓连接、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紧螺钉连接

  37、螺纹连接的防松:摩擦防松(弹簧垫圈、双螺母、椭圆口自锁螺母、横向切口螺母)、机械防松(开口销与槽形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止动垫圈、串连钢丝)、永久防松(冲点法、端焊法、黏结法)

  38、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方法:避免产生附加弯曲应力;减少应力集中

  39、键连接类型:平键连接(侧面)、半圆键连接(侧面)、楔键连接(上下面)、花键连接(侧面)

  40、平键的剖面尺寸确定:键的截面尺寸b×h(键宽×键高)以及键长L 41、联轴器与离合器区别:连这都是用来连接两轴(或轴与轴上的回转零件),使它们一起旋转并传递扭矩的器件,用联轴器连接的两根轴,只有在停止运转后用拆卸的方法才能将他们分离;离合器则可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不必停转随时将两轴接合或分离

  42、联轴器分类:刚性联轴器(无补偿能力)和挠性联轴器(有补偿能力)

  43、联轴器类型的选择:对于低速、刚性大的短轴可选用刚性联轴器;对于低速、刚性小的长轴可选用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对传递转矩较大的重型机械可选用齿式联轴器;对于高速、有振动和冲击的机械可选用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对于轴线位置有较大变动的两轴,则应选用十字轴万向联轴器

  44、轴承摩擦状态:干摩擦状态、边界摩擦状态、液体摩擦状态、混合摩擦状态;边界和混合摩擦统称为非液体摩擦

  45、验算轴承压强p:控制其单位面积的压力,防止轴瓦的过度磨损;演算pv:控制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摩擦功耗fpv,防止轴承工作时产生过多的热量而导致摩擦面的胶合破坏;演算v:当压力比较小时,p和pv的演算均合格的轴承,由于滑动速度过高,也会发生因磨损过快而报废,因此需要保证v≤[v]

  46、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磨损和胶合

  47、轴的分类:心轴(转动心轴、固定心轴;只承受弯矩不承受扭矩)、转轴(即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传动轴(主要承受扭矩,不承受或承受很小弯矩)

  48、轴的计算注意:①轴上有键槽时,放大轴径:一个键槽3°--5°;两个键槽7°--10°

  ②式中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当扭转切应力为静应力时,取α=0.3;当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时,取α=0.6;若扭转切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时,取α=1 (α为折合系数)

  49、轴结构设计一般原则:轴的受力合理,有利于满足轴的强度条件;轴和轴上的零件要可靠的固定在准确的工作位置上;轴应便于加工;轴上的零件要便于拆装和调整;尽量减少应力集中等

  50、滚动轴承类型选择影响因素:转速高低、受轴向力还是径向力、载荷大小、安装尺寸的要求等

  51、机械速度波动:①原因:原动机的驱动力和工作机的阻抗力都是变化的,若两者不能时时相适应,就会引起机械速度的波动。当驱动功大于阻抗功时,机器出现盈功,机器的动能增加,角速度增大,反之相反。②危害:速度波动会导致在运动副中产生附加动压力,并引起机械振动,降低机械的寿命,影响机械效率和工作质量;③调节方法:周期性:在机械中加上一个转动惯量较大的回转件飞轮;非周期性:采用调速器来调节

大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简单机械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

  2、学习和掌握设计机械传动和简单机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机械cad技术。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性质、内容以及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过程不能与专业课程设计或工厂的产品设计相等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选择由机械设计课程所学过的大部分零部件所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或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械作为设计题目,通常包括以下主要设计内容:

  1.总体设计(约占总学时的10%)

  主要包括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原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确定。

  2.各级传动零件的主体设计(约占总学时的5%)

  主要包括传动零件主要参数和尺寸的确定。

  3.装配草图的设计绘制(约占总学时的40%)

  包括分析和选定主要机械部件的结构方案;各零件的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零部件结构形状及装配组合关系的表达。

  4.装配工作图的绘制和总成(约占总学时的20%)

  主要包括装配工作图的绘制;装配尺寸及配合关系的确定;技术要求及技术特征的确定。

  5.零件工作图的设计和绘制(约占总学时的10%)

  主要包括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等级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6.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约占总学时的10%)

  7.答辩(约占总学时的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1.方案简图2~3张,主要机械部件装配图(a1或a0号图纸)1张;

  2.零件工作图若干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课程设计接近尾声,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们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整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两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

  或许很多人认为课程设计两周时间很长,可我们却丝毫未感觉到时间的充裕,这些天我们每天早出晚归,除了在寝室休息食堂吃饭其他时间就窝在基地做课设。这两周的时间大致的安排是第一周做选定题目、背景调查、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网上收集资料,选定方向,提出初步的方案,经过几次不断地反复修改和讨论,我们基本确定了题目和实现原理。第二周的任务就着重在详细设计。这个阶段我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我和黄彦鑫由于有一些建模基础,负责建模和动画,彭浩负责文档、图片的整理和说明书。我想这是我最充实的几天,经过概念设计后我们对方案都认为有深刻的了解,可是真正落实到细节,我们低估了它的困难性,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定位都需要确定,一个螺钉、一个轴承、一个卡簧都要装配,从来没有体会到装配原来也这么的有技术含量,经过四天的努力,我和黄彦鑫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这期间我想最痛苦的并非我,而是我的笔记本,几乎每次都是以死机而告终,最后装配体里一百多个零件,三百多个装配约束,只要修改一个尺寸,就要驱动很多零件的位置,最后做动画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删掉了如圆角、推刀槽、筋等一些结构特征,甚至一些不影响约束的螺钉螺帽和卡簧,即便是这样动画也渲染了近八个小时。这期间痛苦过纠结过,郁闷过犹豫过,可是也只有经历过才能学到知识,我们使用的机构类型比较多,这促使我对机械原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理解,槽轮中槽数的选择和拨盘圆销的选择、凸轮的轮廓设计和运动性能分析及其优化、齿轮的模数齿数的选择和变位系数的计算、曲柄滑块中急回特性的应用和杆长的设计,这每一点都要用理论来指导,例如,我以前从来真正不明白为什么变位齿轮的重要性,中心矩不是设计好的吗?为什么还要凑呢?只有自己亲手设计东西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所以也真正认识到学好机械原理的重要性。

  我收获的另外一点或许是我对设计方法的认识,对CAD的认识,之前学过一些CAD软件,也跟老师做过一些建模和软件测试的项目,而真正这么完整的自己用CAD软件细致的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想还是第一次,CAD画图,最重要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可能理解不同,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时时刻刻记住自己使用CAD画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进行工程设计,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三维的或者二维的实际上都是要将某些设计思想或者是设计内容,表达、反映到设计文件上。而图,就是一种直观、准确、醒目、易于交流的表达形式。所以我们完成的东西(不管是最终完成的设计文件,还是作为条件提交给其他专业的过程文件,一定需要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设计内容。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应该明白,好的计算机建模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清晰、准确。

  由于以前的一些经验,这次我没有按照传统的从零件设计,然后装配、检验、运动仿真,而是尝试了一种耳熟能详但是没有实践过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设计。这是一种逐步求精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对要方案进行分解,定义出各个模块和机构,而将其中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子任务放到下一层次中去解决。这样逐层、逐个地进行定义、设计和调试。按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时,我们首先要对所设计的系统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然后从顶层开始,也就是从装配体开始连续地逐层向下分解,分解到到子装配,最终到每一个零件的参数和定位以及标准件的选择。这样设计速度明显会加快(这也是我们能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建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耦合性低,最终也不回出现各个模块之间运动矛盾或者干涉等问题出现。

  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了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也让我体会到了合作与双赢的快乐。

  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了,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 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 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 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 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 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 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 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 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 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 ~~~~~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了解了~~~~~~~方法;以及如何提高~~~~~~ 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 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 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 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 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 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 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 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 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 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 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 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 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 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 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第二章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 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 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 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 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 实践, 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 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 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 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 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 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 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 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 固,比如说三极管 PNP 管脚不懂怎么放置,不懂分得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单片机汇编 语言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梁强老师的 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梁强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 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第三章心得体会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 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 候他们一起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 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怎么,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 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 10 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 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弃了,因为我本 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

  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 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 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 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 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 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 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 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 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 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 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 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 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 打交道。51 的引脚及其功能,A/D 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 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 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 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 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 3 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 了我真实的水平, 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 长的。

  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 没有什么不平衡的, 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 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 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 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 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 他们叙叙旧。

  三 1 前言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我认为要学好 C 语言程序这门课程, 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 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高职生,更要注 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

  整个设计通过了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 大的帮助。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 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 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 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对于教材管理系统,其程序是比较简单的,主要 是解决程序设计中的问题,而程序设计是一个很灵活的东西,它反映了你解决问题的逻 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它才是一个设计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 用在程序上面的。很多子程序是可以借鉴书本上的,但怎样衔接各个子程序才是关键的 问题所在,这需要对系统的结构很熟悉。因此可以说系统的设计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 上已经掌握, 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 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

  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其 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 的有条不絮。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 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

机械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因此,我们此次设计与制做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设计要求

  (1)设计指标

  ①时间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

  ②显示时、分、秒;

  ③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④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

  ⑤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

  (2)设计要求

  ①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②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③电路仿真与调试;

  内容来自

  ④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制作要求自行装配和调试,并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三、原理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a)数字钟组成框图本文转载在代写之家

  2.晶体振荡器电路(b)c晶体振荡器(仿真电路)

  3.时间记数电路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换,只需将qa与cpb(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cpa(下降没效)与1hz秒输入信号相连,q3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内容来自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部队个人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