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自我保护

  这个星期,我们注重素质教育的逸夫小学,又组织了一次关于法制教育的主题活动。星期二下午临近第三节课时,同学们都手捧笔记本,有说有笑地走进了大多媒体教室。原本空旷的大多媒体一下子挤满了人。

  我坐在中排,还算前面。我本身就对法律很感兴趣,学校能安排这样的活动,真是合我胃口。一阵优美的铃声响过之后,一位穿着黑色正装的年轻阿姨走到了多媒体讲台前,自我介绍说她是本节课的主讲人——来自德清县人民检察院的赵哲含,她这次主讲的题目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自我保护》。

  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赵阿姨。随后,赵阿姨打开了她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多媒体的大屏幕向我们介绍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种种原因和过程,这总的能概括为一道算式:“14—17周岁 8种违法行为=未成年人犯罪”。赵阿姨的讲课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不知不觉中连同学间吵闹的声音也没有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认真听讲、做着笔记。赵阿姨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些近年来她经手办理的案子。为了保护案犯的隐私权,赵阿姨还细心地把每个人名都换成了金庸小说里的人物。

  在案子的最后,总会写着一些小提示。那看似潇洒的人生,其实有着多少悔恨的泪水;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哲理。看到最后,我不禁又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走上了一去不回的路,为什么悔恨的泪水总是那么多?希望经过反省,浪子可以回头。

青少年犯罪论文

共同努力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吧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为了祖国的未来广大青少年能茁壮成长,国家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它对于保护青少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为了明天更美好》这本书,脑海里常常浮现犯罪少年在少管所痛苦流涕、惊慌无助的神情。他们忏悔自己的过失,可这一切都为时已晚,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将白白浪费,我不由得深深地为他们惋惜。成绩优秀的刘某成为“电脑黑客”被公安机关收审;父母忙于工作,只养不教的张某加入偷窃团伙,最后进了看守所……他们的犯罪,让我们反思。因此,预防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才能为预防犯罪奠定坚实的基础。巴金爷爷曾经说过:“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的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这是教诲,是叮咛,是鼓励。如果每位家长、每位教师都能像巴金先生那样“润物细无声”,那青少年还会去违法犯罪吗?另外,过重的压力也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个人的脑海里浮现的总是爸爸的怒气冲冲,妈妈的厉声责骂,老师的横眉怒目,就会对家庭、对学校产生厌恶、反感,这样的青少年难道不会误入歧途吗?浙江金华的徐某杀母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

  如果在未成年人走向犯罪之前,就提高他们对犯罪的警惕性,有效地阻止他们的错误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比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去处罚更科学、更人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同学们,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明天,共同努力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吧!

青少年犯罪

  2月16日,南方网发表评论员文章《整个社会日益童稚化》文章说,“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动用了十八般武艺,最新登场的手段是组建“妈妈评审团”,为青少年的网络世界保驾护航。据称,“‘妈妈评审团’将以‘儿童最大利益优先’为基本原则,当好互联网建设的巡视员、监督员和网上不良信息的评审员。”

  文章指出,母亲的身影不是第一次在类似活动中显现。大概没有多少人记得,早在1995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就曾在一版刊登《一位母亲的呼吁》,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动员起来扫除电子黄毒》。这个“呼吁”是一个普通女工的泣泪之声,她省吃俭用为儿子买了电脑,竟意外发现儿子没有用电脑进行想象中的学习,而是在看黄色光盘。此后不到半年,在隆重推介“中国第一个电脑反黄软件”“五行卫士”时,《光明日报》再次发表题为《为了母亲不再呼吁》的文章,称该报关注反黄软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再让母亲们为此呼吁”!

  文章指出,家长的关切终于演进成了制度,虽然发起组织“妈妈评审团”的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更乐意将其称之为“民间公益组织”,但官方在背后的推动显而易见。率先提出建立“妈妈评审团”这一建议的青少年教育专家甚至建议,要给“妈妈评审团”一个传递信息的畅通渠道。“孩子的事情是等不得的。按照目前很多政府部门层层审批的做法,最终批复下来直至解决问题可能会等很长时间。能不能为妈妈评审团建立一个专门的快速通道,把问题直接反映给相关的主管部门,简化中间环节,最好一个星期之内就得到回复”。果真认为,妈妈们的家长权力就具备了升格为社会权力的可能。于是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要不要对评审团团员进行“公推”,以防止人数远较她们为多的妈妈乃至爸爸、爷爷、奶奶们“被代表”

  要不要对她们进行考试,因为低俗信息的标准连专家都说不清,虽然李素丽票卖得好,但人们对她能否清楚地界定低俗信息却不见得有信心?文章说,政府的这一举措明显是要“花季护航”全国人民,把自己摆在为人家长的位置上———而当监护行为被扩大,当家长身份进行了社会化扩张,成人正当的信息诉求往往也必须降至儿童的水准,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日益童稚化。文章说,“深入整治低俗”是一场无情的运动,不知有多少网站在去冬今春的寒风中哀号,然而,妈妈们在运动中的出现不仅为之涂上了一层温情色彩,似乎也赋予其更多的正当性。

  这是因为,妈妈们竖起的大旗是“保护未成年人”,占据了社会道德的制高点。文章说,多年以来,各类内容监管都包含一种奇特的现象:管理者在强调管理合法性时,总是突出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青少年犯罪心理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犯罪群体逐渐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的现象。预防打击青少年犯罪的过程艰难漫长,因此要结合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征以及犯罪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

  当前青少年的犯罪总数正呈现出飞速上升的趋势,同时其犯罪年龄也逐渐走向低龄化。实施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可以正确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特征

  (一)犯罪形式方面

  首先盗窃形式的犯罪率飞速上升,大部分青少年由于长期受到家庭、学校或者其他方面的制约,其价值观念得不到正确的培养,过于贪图物质方面的享受却得不到满足,从而走向了盗窃的犯罪道路。

  其次是抢夺、打架斗殴的犯罪率飞速上升。部分青少年自幼年时期就生活在单亲家庭或不幸家庭中,从小就承受着家庭暴力,使得这部分青少年的性格逐渐内向化、冷漠化;并且还有一部分青少年由于长期受到家庭的溺爱,从而导致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采用极端的报复方式。

  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型的网络犯罪逐渐兴起。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发的广泛,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诸多高科技犯罪人才开始转向利用这一技术展开犯罪活动,并且呈现出愈加旺盛的发展趋势。

  (二)犯罪主体方面

  我国当前青少年的辍学率呈现持续上升且低龄化的趋势。在这一年龄段,法律制度并不能对其进行严惩,因此造成这部分人群形成侥幸心理;社会以及学校、家庭方面的教育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积极的培养。甚至于部分青少年人群在小学就已经辍学,文化程度处于中下等,导致其文化素养极其匮乏。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其物质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丰富多远化的特点;同时青少年人群大部分处于早熟阶段,对于物质需求逐渐提高,并长期受到负面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得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的发展愈加旺盛。

  (三)犯罪手段方面

  青少年犯罪手段逐渐趋于成人化,并且其作案手法极其残忍。已经逐渐从盗窃、挑事等小型犯罪案例转变成为高智能化的犯罪案例,其暴力倾向愈加严重,但是通过和成人犯罪模式的比对分析发现,其犯罪手段存在几方面不同之处。

  第一,预谋性质的犯罪率较低,其偶然因素占据较大比例。第二,其犯罪手法过于大胆。第三,青少年犯罪手段过于离奇,不符合常规,使人百思不得其解。同时在近几年来青少年的犯罪方式逐渐走向智能路线,主要在于对信用卡以及证件方面的伪造应用;并且其科技应用技术也逐渐上升,经常出现盗用他人账号盗取财产的现象。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当前青少年价值观正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对于是非对错的辨别意识有待提高,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容易迷失方向,所以青少年的犯罪因素存在于诸多方面。

  (一)主观方面

  青少年犯罪率逐渐上升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其价值观念得不到正确的培养。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初期阶段,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不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1.模糊的法律概念

  大部分的青少年对法律制度没有实际的认知,并且对于犯罪行为、违法行为以及犯罪后果等认知过于模糊。另一方面,青少年人群经常会出现小型的抢劫犯罪案例,认为只是单纯的抢劫,并不知道这一系列行为已经触犯了一般犯罪底线。

  2.缺乏对犯罪行为后果的认知

  当青少年发生犯罪行为时,对自身行为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知,并且对于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认知也过于模糊。虽然青少年在成长时会逐渐提高自身的鉴别水平,其思维模式依然处于不成熟阶段,过于追求现实生活中的负面现状,;在这种背景因素下,容易诱发青少年群体发生犯罪行为。

  (二)客观方面

  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其腐朽的拜金思想以及享乐思想等逐渐衍生。同时在暴力文化等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由于青少年长期受到物质诱惑,从而导致其犯罪活动屡屡发生。

  1.社会环境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现象愈发严重。这一因素致使青少年群体经常出现盗窃财产的现象,加大了青少年的犯罪率。同时网络方面开始出现负面文化,在信息网络技术应用逐渐广泛的背景下,使得部分青少年禁不住诱惑从而走向网络犯罪的道路。并且当前的就业压力逐渐加剧,使得辍学较早的青少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正确积极的管理,使得青少年犯罪率屡创新高。

  2.管理方面

  学校在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过于重视智力开发。没有发挥素质教学的现实意义,使得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教育,并且法律观念过于淡薄,心理以及生理方面得不到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初步形成时期,家长没有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由于长期得不到法律观念的灌输,使得这部分青少年逐渐发展成为犯罪群体。

  三、针对青少年犯罪展开的相应预防措施

  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开展对未成年犯罪预防的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使得价值观念得以正确形成,从而推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要将我国青少年的相关立法工作进一步改善,使得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针对青少年开展法律知识的普及活动,拓宽宣传领域,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进行展开及时有效的预防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整顿社会中各种不良现象,使得社会环境得到良性改善。尤其是“黄、赌、毒”这三大害对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承兑最高,要严厉打击这一现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将社会德育教育全方位的展开,使得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得以形成,从而发挥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

  (二)教育预防工作

  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学生可以得到优秀的知识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学校自身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资源,因此要对教育方式加以改善,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德育教育力度,平衡智力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学校还需要加强和学生家庭方面的沟通,使得青少年学生可以长期处于积极的校园氛围中,使得不良因素得以剔除,推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三)家庭预防工作

  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中,家庭预防工作是最直观的方式。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和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关联,因此家长需要对青少年展开全面教育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摆脱溺爱与高压教育等教育模式;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青少年处于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其身心必然可以得到健康发展。

  家长开展教育工作时,要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动向,采用合理方式对其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其可以得到健康向上的教育思想,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

  (四)自我预防工作

  青少年自身需要加强素质的培养提升,提升自身的是非辨别水平。虽然青少年正处于自制能力、法律认知都较为薄弱的成长阶段,但是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辨别意识。因此要加强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强化其道德观念,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在这一健康氛围的影响下,青少年的综合道德素养得到健康发展,其行为模式、思维模式都得到合理规范,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增强,同时对犯罪诱导因素的自觉抵挡意识逐渐得到提高。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不仅社会各界迫切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同时青少年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严于律己。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得到良好教育,不仅自身得到健康成长,同时也推动了文明社会的建设。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陈奏捷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问题。为此,我通过走访,交谈找到了他们犯罪的一些原因:

  1.好胜。某些人因为从小好胜,所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好奇。某些青少年因为好奇,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3.好玩。青少年看惯了电视上称老大杀人,且自我强壮,便好玩被骗下山涧。

  4.“乐于助人”。青少年为了在哥们中威风起来,帮孤朋狗友做见不得人的坏事。

  5.电脑与电游。某些青少年因为某些因素,去打劫别人,使自己能玩电脑电游。

  6.家庭暴力。某些人因为家人打他,他实在忍不住了,便走上自亡的道路。

  7.仇恨,与第六点差不多。不过不是家人打他,而是因为他对某些人有仇,想报复一下,从此走上犯罪之路。

  这些原因只要触到了,那青少年的前程就被挡了,要很久才能再前进,也有可能一生前进不了。

青少年犯罪

  1、从犯罪动机来看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都很盲目,具有冲动性,在不知不觉中就步入了犯罪的深渊。这一点我们先从青少年的心理和身理来分析,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冲动性。再加上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所以往往并不是策划好了的犯罪,而是在无意中就做下了血腥的傻事。如令人震惊的成都建筑职中学生刘飞杀人案。2004年10月13日上午,刘飞在电话中与周浩发生纠纷。当日中午,周邀人找到刘飞理论,双方发生打斗,在打斗过程中,刘飞拔出随身携带的小刀朝周的胸部猛刺,随后又持路边店铺的一把菜刀追杀周浩。最终,周浩因心脏破裂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此案例中的刘飞在打斗过程中就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一时冲动拔刀相向,甚至还持路边店铺的菜刀追杀周浩,由此可以看出其心理的不成熟,由于他的逞强好胜,在冲

  动中将一件小事酿成了命案。

  2、从犯罪过程来看,由于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所以青少年犯罪大多在一念之间,它具有突然性。可以这样讲,大多数青少年犯罪都没有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罪的意图,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上述案例中的刘飞和周浩其事件起因就相当简单,犯罪过程极其突然。刘飞就是因为周浩问责的刺激,一时可能想不通,继而萌发了伤人的念头。而且不计后果,从而酿成了命案。

  3、从组织结构来看,青少年犯罪具有团伙性,这源于青少年本身的合群性。崇尚江湖义气,在犯罪中往往组成团伙以聚力壮胆。从河南省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一项调杳表明,在受调查的538人中,参与团伙作案的有309人,占60.5%[5]。从各地情况看,团伙作案普遍呈增多趋势。并且许多犯罪团伙有向犯罪集团发展的趋势。团体内不仅有头目、有名称,而且有纪律,实施犯罪时有计划、有分工,对社会危害较其他犯罪更严重。随着社会人、财、物的大流动,青少年犯罪团伙流窜作案逐年增多。

阻止“青少年犯罪”

  今天最后一节课,我们通过电视,观看了在“多功能活动室”的讲座,主要讲的是“未成年犯罪”。

  对于“未成年犯罪”,这个词儿在多年前是不“流行”的,就在近几年内,这个词在社会不断蔓延,弄得社会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未成年犯罪”,到底是怎样的呢?对于“未成年”,这些“未成年犯罪”的人又有多大呢?关于这一点,公安局局长作了以下解释:未成年犯罪,未成年的小孩,最小9岁,最大18岁,但一般是10岁左右。“9岁、10岁……”惊人的年龄。在这个时期,做为小学生的我们还在干什么呢?没错,那时,我们正读4、5年级,正在教室里面专心致志得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在教室里做作业。可是,当我们在听课,做作业时,这些小孩正在犯罪。他们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假如9岁被判刑,坐牢,13岁出来,那将是什么时候,绝大多数知识已经匆匆擦肩而过,到那时,又能做些什么呢?又去犯罪,做惯犯?还是努力学习?还是打工?都不行啊!因为到那时再来亡羊补牢已经晚了,再怎么也不可能坐在教室里听课,将来上一所好大学了……

  “未成年犯罪”,看起来简单,其实,它却牵连着我们的一生啊!即使是一天、两天时间,都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局长特地向我们介绍了几种避免犯罪或被害的经验:

  ⒈少参加宴会。在宴会里,大多数犯罪份子都在那里集中,如果,悄悄给你的饮料等加入毒物等,那么,你的一生就全毁了。

  ⒉少跟着陌生人走,不认识的人千万不能和他交朋友。不好的朋友也象一颗埋藏在身边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所以,我们要慎重交友。

  ⒊如果遇到坏人,千万不能够紧张,要以智和坏人斗,记住坏人的样子,习性以及他的车牌号……

  ⒋到哪里去要早点回家,不走僻静的小道,不在路上玩耍……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要控制住自己,不要被青春期的好奇心感染,凡事要多为后果着想……

远离青少年犯罪

  犯罪,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是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关系。”在此,我要严肃地告诉你:“不,你说错了。18周岁以下的我们是不能犯这8种罪的:杀人、放火、抢劫、投毒、撅水、故意伤害造成他人重伤和爆炸。”

  那么青少年犯罪有那些原因呢?从主体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头脑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贪图享受。从客观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误区;二是学校教育的失当;三是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的误导;四足缺乏社会救济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六是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对我们学生来说,让犯罪远离校园,应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犯罪滋生的土壤。我们在打击侵害校园犯罪的同时,还应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1、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们要多学点法律知识,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也有可能制止他人违法犯罪。

  2、增强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为什么侵害校园犯罪屡禁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团结起来,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面对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胁,竟然会束手无策,让他们得逞,原因是他们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卫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门,钱财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请假,夜行要结伴,让同学老师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问题有个照应,防止犯罪分子袭击;二是同学们应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应受到保护。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与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

  让我们与法律作朋友,与犯罪作战斗。我们要知法、懂法、用法,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关于青少年犯罪

  星期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个法制节目,这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节目中的很多很多的青少年,他们犯了法。他们现在被关入大墙之中,后悔莫及。

  当他们见到自己的亲人后,一直在听他们的教育。当然现在听已经太晚了,如果当时听一下他们的劝告,也就不会落在这个泥潭之中。他们没有一个人不关心家里的,没有一个人不后悔的,没有一个人不想好好改造后到大墙外面去,获得自由的。如果再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不会再犯罪的。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一个同学把另一个同学的橡皮弄没了,那个同学肯定会去找他算帐,就难免打架。在玩的时候,有人只是开个玩笑,拿一下别人的东西,而那个人以为他是故意的,就上去打架。现在很多少年罪犯都有一个规律是:辍学——流失——染上恶习——犯罪。往往也有很多人都不想杀人,而是在自卫时都误杀了他人。

  很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他们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在社会上闲逛或去上网吧结识一些坏人。我们平时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但要把数学、语文学好,更要把思想品德学好,要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和人相处要团结友爱,相敬如宾,做到宽宏大量,不要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要有正确的思想观,不但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更要做一个有很好心理素质的新新人才,心理的健康,能使青少年犯罪降低到零。

  让我们都重视起来吧,杜绝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争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青少年犯罪

  我认真翻阅了这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的违法案例,难免心伤,案例中的犯罪青年几乎跟我们差不多大。本应该在学校享受青春美好时光的他们却在花样的年华踏上了犯罪这条不归之路…

  家庭是每个孩子生活的起点,家长则是我们生活学习的最直接启蒙者。现在很多违法青少年的家庭都存在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等问题……这样的问题使青少年在家里无法感受到来自家庭本应该有的温暖。试想,一个整日在家面对父母不和或恶语相向的少年,怎么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所以,我认为家庭和谐对青少年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认为父母更应该懂得对子女的科学教育,改变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同时家庭成员也要关心孩子,特别要在思想上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孩子心里的烦恼或困惑。更要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使未成年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最单纯的温暖。这样孩子才能保持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想想,一个心理健康,家庭幸福的孩子又怎会价值观扭曲,放任自己去踏上一条不归路呢?我想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家庭问题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最大关键! 现如今,也有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孩子们都享受着来自多个家长的溺爱,使很多孩子从小就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也存在也很多问题……这些往往也是青少年误入企图的一个原因。并且,我认为社会的不良影响也是青少年犯罪的一大祸根……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常常对涉世未深,判断力差的未成年人起着导向作用。含有暴力、赌博、色情、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的有害信息乘隙而入,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与思想。以致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堕落,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家人有时也需对孩子的社会交际进行小部分干预,尽早防止孩子误入的歧途。

  这些都是我看完案例后的感悟,也更加警醒自己要端正自己的自我价值观,谨慎交友,更要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到学习中来,享受在校园里的最纯粹的青春美好!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青少年犯罪心理

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