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上编制了还要签合同(现在所谓的事业编制为什么还要签合同呢)
亲爱的读者,您可能对为什么考上编制了还要签合同还存在一些不解吧。别担心,您完全来对了地方。今天的文章里,我们将会一起深入分析为什么考上编制了还要签合同,还会探讨一下现在所谓的事业编制为什么还要签合同呢这个话题。希望我们的文章能解答您的问题,让我们开始吧!
一、有编制为什么还要签聘用合同一、签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况根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四章“聘用合同”相关条款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且只有三种情况才能单位才能解除聘用合同。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和一般企业单位与被雇佣对象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是有本质区别的。
1、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日;
2、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
3、受到开除处分。
二、事业单位与一般单位签订合同的区别
1、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的对象一般为在编人员,签订合同前除了要人社核定相关信息,办理备案、人事、工资关系,还需要编办用编许可。而其他合同签订的对象均为非编人员,既不需要编办列编,也无需向人社部门报备,用不用人、签不签合同由单位自己说了算。
2、事业单位与在编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此合同非彼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而是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只有在上述条规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会寻求劳动合同法解决。而其他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务合同、聘用合同统一归口劳动合同法管理。
3、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一般是三年一签。因为有编制几无下岗风险,很多单位的人事部门图省事忽略了签合同这个环节,使得不少事业编制人员以为自己不用签合同。而其他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无保底年限,可以三年一签,也可以一年一签。无论几年一签,只要中间有一年不签订合同,就意味着下岗,不仅工资拿不到,也无法缴纳社保、公积金。合同的效用与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天差地别。
4、事业单位招录在编人员,在招录公告中一般都会注明单位性质、岗位用编情况,并特别强调录用后“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等细节,从侧面也证明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与编制的联系。
二、事业单位有编制人员为什么还要签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确定,事业单位作为法人,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建立人事关系,确立了双方平等人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工作人员可以自主应聘,按聘用合同履行职责、享有待遇。
事业单位需与编制人员签订合同,且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参考资料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
三、现在所谓的事业编制为什么还要签合同呢
您好,江门华图教育为您解答:
国家自2002年起,在事业单位中推行聘用制度,并要求聘用人员必须签订聘用合同。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规定应与其工作人员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签订的是“聘用合同”而非“劳动合同”。其法律关系为“人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事业单位承担公益服务职能,全行全员聘用制管理,而其他编外临时工、雇员以及其他合同制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与正式职工区别开来,在工作内容上以及一定的福利待遇上都会有所差别。
您好!广州华图乐意为您解答:
首先,无论是编制内还是编制外都要签合同,只是签订的合同不一样。一种是聘用合同,一种是劳动合同。
国家自2002年起,在事业单位中推行聘用制度,并要求聘用人员必须签订聘用合同。2018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至少为3年以上,试用期为12个月。
那么签订“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的有什么区别呢?
1、编制内签的是“聘用合同”,编制外签的是“劳动合同”。
2、编制内采用的是事业工资结构,事业人员一般分为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和编外的工资福利有一定的差别。
3、事业编制人员有不参加养老保险的,也有参加养老保险,但是一般参加事业养老保险,与职工养老保险有区别。
其实现在公务员也改为签聘用合同了,但是这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过程,只是多了个签合同的步骤而已。
很多人会问:编制内和编制外的人员工资福利虽然有区别,但是好像差别也不大啊,为什么那么多人拼了命想进编制内?
中国有个部门叫编制办公室,他们手握着各层级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的名单,也就是俗称的有编制的人员名单。有些人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上班,但是没有正式编制,属于劳务派遣,表面上看工作内容和工资待遇差别不大,但是当单位资金趋紧或者上面下文件要清退编制外人员时,这部分人就随时得走人。而有编制的人,就算有天这个单位要被撤销了,你也可以带着这个编制安排到其他地方继续工作,享受正常的待遇。
所以虽然无论是编制内还是编制外都要签合同,但是签订的合同不一样,差别也大着呢。
简单一句,事业单位采取聘任制、职称制管理制度。行政单位采取职务、职级管理制度。
首先,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自2014年开始,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的确要订立合同,但并非《劳动合同》,而是《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劳动合同是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拟定的一种合同形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是劳动关系。
但是,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建立的是人事关系,并非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法》的第二条明确了其适用范围:中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所以,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是不适用《劳动法》的。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相关的法规依据是2014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其第三章、第四章详细介绍了“聘用合同”的有关规定。
第一,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公示等一系列手续后,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二,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三,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第五,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的,自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简单来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依法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合同后,才是正式的事业编制国家干部。
并且,《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有多种不同:
第一,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聘用合同的试用期为 12个月。
第二,签订劳动合同的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事业编制干部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等五险两金。
第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聘用合同的解除差别甚大,事业编制干部的职业稳定性远远高于企业职工。
第四,企业职工加班有加班补贴,事业编制干部没有加班补贴。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三年一聘
需要签聘用合同,构成人事关系,合同工是签劳动合同,形成劳务关系。2者受不同法律保障,前者是事业单位管理条例保护,后者是劳动法!
体制内的人应该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来,实行全员聘用制管理。事业编制人员签订的是聘用合同,而其他编外临时工如公益性岗位等没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与正式职工是有本质区别的。一句话,只要有编制,签订合同只是在法律上规范化而已,轻易不会下岗,对个人待遇和晋升也没有任何影响!
现在的事业编为什么还签合同,应该说现在的事业编制单位为什么还要和员工签定合同。比如:学校和医院有正式编制的正式职工他们不用签合同,一些服务性的季节工、临时工就要涉及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聘用时限,上班时间和工资额度及福利,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注意事项,“五险一金”的约定,违约的法律责任等等,一句话,需要签定合同的除了单位改革改制,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外,均是无编制的人员。
全员劳动合同制度,是社会走向公平,公正的未来趋势,抱着正常心态,努力工作吧。
事业编需要签合同吗,好象不需要签。除非是招的合同制事业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