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意思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读《王阳明全集》体悟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混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去人欲,存天理,常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
以上为本人在阅读《王阳明全集》的一些读书札记,自从开始接触阳明心学,近来越发感觉心学之路在于修心,修心就是向内求,剔除内心不洁净之物,升华自我精神,净化自我灵魂。凡事向内求,就不会被外物所迷惑。明心见性,觉悟人生,要先从自我修心开始。好好吃饭、走路、睡觉,就是修行。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时就好好吃饭,走路时就好好走路,睡觉时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修行炼心的第一步。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收心是降服心魔的开始。
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他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总是手忙脚乱、越忙越紧张,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这都是因为存有得失之心,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人生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顺乎人心的态度。艰难困苦的经历,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博大境界。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动静不失其心。
阳明心学的世界观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而我们该如何做呢?答案就是修心,时刻保持良知在场,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做任何思想斗争,不用刻意用脑用心就能做出决断。做事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专一对待。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皮看。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是矫正心态的一种方法。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往享乐上靠。这样的心灵越是贪恋舒服享乐,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变得更加浮躁、肤浅。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人世复杂,诱惑众多,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学会在心性上打磨。不逾矩,不随心。
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良知的,每个人只要遵循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摒弃了利益、物欲后的最纯粹的良知,就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和真相,也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当一个人凡事只是为良心而干,他就已经是“致良知”了,要学会接受不满意的结果。
通过阅读《王阳明全集》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内心高贵的人,是如何与这个不平静的世界相处的。我懂得了“温凊定省”、“存天理、去人欲”的真正含义,使我在王阳明的传奇故事里,读懂人生,收获力量!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知即认识,知识;行即实践,行动。知识是引领行动的方法,行动是领悟知识的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现在的德育包括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来叫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行在前,知在后。他一生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
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与行是统一的,不能截然地分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知到行,即从认识到实践。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前,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就是要认真的学习,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作用,怎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践就是要把学习到的怎样去落实,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首先群众利益至上,群众是英雄,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教育实践活动也不应一阵风吹过去,而应该长期坚持,坚持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学习懂得了一些道理,就应该按这些道理去采取必要的行动,该为群众办些什么事,怎样为群众办好这些事,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执政之基。
但愿学习不流于形式,也不应想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应当实事求是地去为群众办事,惠利于民,最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知行合一传承美德
“知不易,行更难,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是爸爸经常给我说的一句国学经典语句,这次也出现在了“国学小名士”栏目中。
通过观看“国学小名士”栏目,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课堂上,我们教科本上的古诗、词,不仅要求背下来,最重要的是还要去理解它的意思。我感觉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才是最关键的。特别是在看节目时,每个选手背诵诗句的速度都十分快,脱口而出,好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一样,也好像是从电脑中直接取出来一样。虽然他们口中的诗句都是古代文人们智慧的结晶,但在节目中,已经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知识。
古诗词的境界也很高,不只是字美词美意境美,更重要的还是隐藏在诗句里的深层含义更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写出四季变幻的美景,让我们要留意身边的美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写出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是写出了陶渊明悠然、淡泊,超脱于陈杂之外的感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仅写出了春雨的轻柔,更是写出了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仅描写了宝剑和梅花的由来,更是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艰苦认真,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句诗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观看了节目,我还了解到,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的语言从古诗词、文言文到现在的白话文,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我们还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必要性,原因就是要把古人所创造的经典作品转变成自己的东西,让自己的脑子能牢牢记住它们,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就要像参赛选手们一样,随时都可以脱口而出,灵活运用。
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国学经典,让我们一起传承祖国的璀璨文化!
携自知一起行走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用行走演绎如戏人生,但行走并非只是用双腿走路。它既是人的生活姿态,也是人生之旅的精神历程。它需要自知。
自知就是谦虚慎行。广阔深邃的天空,因为自知,容忍了狂风暴雨的一时肆虐,才会有雨后彩虹;默默无闻的沙粒,因为自知,接受了海浪的不断洗刷,才会变成璀璨夺目的珍珠;弱小无力的刺猬,因为自知,懂得利用锋利的外壳保护自己,才能安然生存。自知是人生路上一剂不可缺少的“良药”,因为它,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
自知就是认清自我。自古以来,就有名医扁鹊自称“天下第一”的故事: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的医术如此有名,看来将你称为天下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吧?”扁鹊笑了笑,回答说:“大王您错了,我只是简简单单,天下第三而已。我的大哥、二哥才真的是医术精湛。”文王立即感到十分疑惑,不解地问:“那为什么你最有名呢?”扁鹊答:“我大哥治病,是治于病症发作前,在别人身体尚好时,就用消、补的方法,使人身体健康不患病。我二哥治病,是治于病症初起时。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于病症严重时,一般人只看到我在皮肤上敷药、在经脉上放血等大动作,便认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与扁鹊的对话,字字珠玑,寥寥几句表现出扁鹊的自谦,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医术高超受到了文王的肯定与赞美,而失掉自知之明,能清楚地认识自我,而没有骄傲自满,令人钦佩。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多少人步履匆匆,在人生道路上失掉自知,由于丧失自我,变得得意忘形。民间就有“井底之蛙”、“骄傲的孔雀”等故事流传,故事中的青蛙与孔雀盲目自大,都因自己的愚昧无知最终落得被他人取笑的下场。“人贵自知”等种种劝诫,也都告诉我们: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拥有自知,持满戒盈,懂得认清自我,才更加让人钦佩。
像“田忌赛马”中的孙膑,能够识清田忌的赛马不能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较,懂得利用规则,做出对策,才能赢得胜利。自知是通往成功的道路的奠基石,齐王的失败也告诉我们: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没有自知,而不懂得认清自身优缺点的人,最终会导致失败。但真正的智者,懂得分析时势,运筹帷幄,认清自我,从而推开成功的大门。
行走在自知的路上,认识自己,了解自我。当感到天空蒙尘时,请擦一擦不太清亮的双眸,认清自己!
知·行
我认为,知,是知识,是学习,是探索,是认知。行,是旅行,是实践,是所见,是行动。
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他既重见闻,又重思索,并主张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墨子把认识的来源归结为“闻之见之”,主张“口言之,身必行之”;孟子主张人有“良知”、“良能”,认为人的道德认识是先天的;老子持“不行而知”的观点,主张“不出户,知天下”;庄子则根本否定人们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张“齐是非”,“辩无胜”。荀子明确提出“不闻不若闻知,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知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读书。一本好书,不仅是先人们的智慧结晶,还包含了他们的认知,对世界的理解。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学习也是一种知。而读书,就是学习。学习书中先人的见解,琢磨他们的观点,揣摩他们的思想,吸收书中的精华,丰富自身。书,承载着作者不同的心情。或宁静,或激动,或沉寂,或……而我们看书,就是在他们的想法里畅游,与他们创造的人物交流,甚至看见他们所看见的。这就是读书。
读书和学习,包含了知的所有。
行的一种表现方式,是旅行。人生的意义,在于行动。如果固守在原地,不去看看奇妙的大千世界,那么,无论读再多的书,眼界也始终有限,视野也不能真正的开阔。所以,行,也同样重要。我们要把从书中学到的,运用到生活中,让知和行互补互助,将知的积累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改造中,为社会创造出财富,以及这个创造过程中体现的精神。
知和行更重要的,体现在人生。人生,其精神之一在于探索。人类从婴儿起便开始探索,探索说话的方式,日常的行为,并学习。人生,其精神之二是实践。把所想及所得实践在现实生活里,取得成功,证实想法,这是知和行在人生中的意义。
学习,认识,实践,再学习,再认识,再实践。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知行。
我要知行并重去书写,去描绘,去创造我的精彩人生!
心存美德,知行合一
有一粒种子,叫做国学经典,把它播撒在心中,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有一条潺潺的溪流,叫做中华美德,让它滋润、浇灌着心田,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有一盏灯,叫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着它走过漫漫人生,让知识在现实中灵活运用,给予你莫大的力量!
诵读经典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萧抡谓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这些诗句就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经典诵读巨大的影响力!《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熟读、熟背很多的古诗词,朗朗上口、滔滔不绝,这种境界让我心中震撼无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是呀,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宛若春日的遍野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会给予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今后,我要向《国学小名士》中的同学学习,广泛诵读经典,牢记于心,我要诵读国学经典,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传承美德中华美德到底是什么?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观看了《国学小名士》之后,我心中终于有了答案。古语有云:“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就是中华之美德——它陶冶人的爱国情操,树立爱国爱民的远大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别人,不图任何回报……而对于我们青少年,中华美德并没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事。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可以衡量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从小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进屋要先敲门、吃饭要礼让、要尽量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的优良美德我都没有养成,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愧疚!
从现在起,我要改掉坏习惯,力争做一个中华美德的传承者!今天,中华美德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的手中,将由我们焊接,要靠我们传承,我定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伴我成长!
知行合一
知行这个词早在明武宗正德三年就提出来了,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的知就是自己脑子中的知识,行是实践。而知行合一就是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知行在当代社会几乎是无处不在,上到大企业的老板,下到普通电工都在运用着自己脑子中的知识去实践,去摸索。而只靠动动嘴,动动手就财运滚滚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就算是骗子也要去创新骗人的手段。
公元前22019年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它讲述的是赵国赵奢的儿子赵括带兵打仗却只按兵书办事不去变通从而兵败的故事。
这故事很直接的告诉了我们知行结合在一起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嘴上的空谈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就像人们在当时改良蒸汽机一样,如果只是去谈论他的改良方法而不去解决它在实际生产当中的问题,也就没有后来的瓦特和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废寝忘食发明永动机,花了十年时间,最终没有成功。因为“永动机”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假设本身就违背了物理学上的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单独从发明永动机的目的而言,这是无意义的。
焦耳的作为一个科学家,知识的渊博远远高于常人但她在决定做这项研究是却犯了糊涂,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最后无功而返。
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这一切都是在“行”的驱使下获得的感受,只有“知”让他们知道,火不能去碰,冰不能常握,糖不能多吃,石头不能硬碰。知行结合为一体,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其实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不要还没做就开始在自己头脑中虚构,而要一边做,一边总结,最终让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凡事都要做到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懂得道理与实际应用都是重要的。说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实现理想,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这看上去是句简单的话,实际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
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我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我们究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給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
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
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
其实现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要真正实现目标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这样我们才能不留遗憾!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知行合一,方为真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未来的路虽总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或肝脑涂地,或骈手胝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捡拾起慎独,才能让我们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山间幽径、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高举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脚踏实地,忠贞不渝,锲而不舍地去穿过并征服所有坎坷泥泞寒冷坚硬的大地,方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